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化工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建设方案
项目组负责人:
邓启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陈广聪泸县环保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项目组校内成员:
杨宗伟(教授)、王志斌(教授,博士)、刘文(副教授)、陈淑刚(副教授)、李宏(副教授)、周文(副教授)、叶昌伦(副教授)、杨迅(副教授)、张欣(副教授)、杨方文(副教授)、张华君(副教授)、苏翔(高级工程师)、唐利平(副教授)、李尚科(高级工程师)、蒙坪(副教授)、徐启琴(副教授)、谢光杰(讲师)、梁贤军(讲师)、徐丽萍(讲师)、蒋开勇(技师、助教)、徐启琴(副教授)、张丽(助教)、白晶(助理实验师)、司徒杨璟(助理实验师)、周玉娇
项目组校外成员:
张利梅(泸州市江阳区环境保护局高工)
罗秀兵(四川省环境监察总队工程师)
余连英(泸州市环境监测站工程师)
周志明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质安部副部长、工程师
王明宏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质安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余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环安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宋学兰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副部长、工程师
黄河泸州市俊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4)
(一)建设背景 (4)
(二)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5)
(三)建设基础 (6)
(四)存在的差距 (11)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12)
(一)建设思路 (12)
(二)建设目标 (13)
三、建设内容 (13)
(一)体制机制创新 (13)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6)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教材建设 (18)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4)
(五)教学手段改革 (25)
(六)师资队伍建设 (25)
(七)实训基地与专业服务能力建设 (27)
(八)专业网络资源平台建设 (37)
(九)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平台 (38)
四、改革举措 (39)
五、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 (42)
六、年度执行计划及绩效指标 (43)
相关专业群:工业分析与检验药物分析技术安全技术管理
建设周期:两年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环保工作高度强调,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进行深刻思考,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新概念、新观点,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变化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乡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达到基本遏制,环境安全基本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全面控制污染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随着政府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视,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必将拉动对环保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产业背景。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相当严峻,面临的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都相当艰巨,对环境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同时,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之一,这些都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增加的分析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根据《国家十二五环保产业预测及其政策分析》,“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1万亿元人民币,即年均环保投资为6200亿元左右。按环保方面投入1000亿元,新增就业人口60万计算,每年预计新增环保就业人口372万人,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2、在职环保产业人员提高技能,继续学习的需求分析
环保产业近几年和未来几年发展较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从业人员多。这些从业人员需进行继续学习,更新知识,掌握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动
态、新政策和新技术,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进步。本专业的建设,能为这些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和继续学习提供基地。
(三)建设基础
学院于1997年首次开办环境保护与安全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4年更名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并开始招收三年制普通高中毕业生,2005年再次更名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该专业现已为社会输送了环境类技术应用型人才1000余人,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环保中坚力量,为本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生进出两旺,学生就业率达98.2%,就业对口率76.4%。目前本专业拥有在校生412人。本专业14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中,造就了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都较为合理,业务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副高以上职称22人,硕士学位10人,双师素质教师18人。现有4000平方米校内实验和实训室,其中含15个实验室、1个专业科研室、2个污水处理系统、2个废气治理系统。生均设备值达6900元。陆续地与泸州市污水处理厂、泸州市环境监测站、泸州市固体垃圾处理厂、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有限公司、俊宇环保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1.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学院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艰苦探索,在近60年的艰苦探索中形成了多种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模式。本专业教研室教师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建设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