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桩在既有建筑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应慎重采用,如设计考虑不周或施 工控制不严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M LN 采用强配筋、压力注浆施工 的树根桩, 具有较高承载力, 可承受压 力、 拉力和水平力。其施工噪声小, 占 用空间少, 设备灵活方便, 可在室内外 施工,施工过程中不改变原建筑物的 静力平衡状态。

・ !"#・
建 筑 技 术 HI0JCKL0KMIL NL0JDFGFOP
第 !$ 卷第 # 期 EFG * !$ ?F * # 未完成自重固结, 属欠固结土, 仅 ! 年, 在外荷载和浸水作用下会产生湿陷变 形。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正值旱季, 也未 做浸水载荷试验, 故载荷试验未能模拟 实际工作条件, 结果偏高。上部结构施 工正值雨季, 地面无排水措施, 大量地 表水浸入地基, 加剧了地基变形。 7 76 4 树根桩托换加固设计和施工 树根桩托换加固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树根桩桩长设计 进入硬塑残积土 & + ( ), 为 (( + (. ), 桩身采用 =(, 混凝土, 配 桩径 $ * &, ), 筋 ! &., 箍筋 单桩 #> &$$ + ($$ )), 承载力 &/$ 8?。根据振冲碎石桩填料 量反算原复 合 地 基 承 载 力 仅 &($ 867 左右 : 设计要求 &#$ 867 ; , 因而整座建 筑物仍有 ($ !($ 8? 的荷载需由树根桩 来托换, 经计算需布树根桩 &&! 根。树 根桩和碎石桩与地基土构成新的复合 地基共同工作, 达到新的平衡。 7 6 5 加强树根桩与原基础连接的措施 : &; 树根桩压浆完毕后, 在桩顶 : 混凝土基础底板下 ; &) 范围内用花管 进行二次注浆, 以增大桩身上部直径。 : (; 在混凝土基础梁顶面 : !%$ 现 )) 砖墙上 ; 凿 .$ 0) @ .$ 0) 孔洞, 浇混凝土托梁横穿砖墙并与桩顶连 接, 把桩分担荷载传至承重砖墙上。 76 7 树根桩的施工 施工设备采用工程地质钻机,由 于是室内施工,房间净高仅 ! * $ ),原 钻机三角架经改造后才满足室内施工 要求,主钻杆和钻杆均加工成 & + ( ) 长,注浆泵采用 AB&($ 型泥浆泵,开 孔采用金刚石钻头,钻穿混凝土底板 后改用合金钻头,钻至设计深度后空 转钻机 !$ )CD 洗孔,直至孔口返出清 水为止, 然后分段安放钢筋笼并焊接, 注浆管 : 采用优质塑料管 ; 绑在笼筋内 一并放入孔内,注浆管下端用胶布封 住, 以防泥砂堵塞。 注浆管和钢筋笼安 放完毕后, 将干净的粒径 , + &$ )) 砾 石缓缓投入孔内并轻击笼筋。在充填 石子的同时,应保证注浆管不停地注 入清水。 石子充填完毕并清洗干净后,
!
此反算碎石桩径仅 $ * % ), 面积置换率 未达到设计要求。 仅为 ($- , 56 7 表层回填土的加固效果掩盖了 复合地基压板宽仅 & * , + ( * $ ), 载荷试验又仅在地表填土层进行,人 工填土厚度 (* ( + ! * ( ),因表层碎石 桩桩径较大,人工填土挤密效果较好, 故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 求,承载力标准值达 ($$ 867 以上 : 设 计要求 &#$ 867 ; , 人工土以下的淤泥层 未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由于压板 尺寸偏小,人工土下面的淤泥土加固 效果在静载期间并未真实反映出来。 基底下人工土浸水变形 56 8 排水不畅, 建筑物基础埋深 & * !, ),基底下 仍有 $ * /, + & * /, ) 厚人工填土,该人 工土层虽经部分挤密, 但由于回填时间 下卧淤泥层的强度不足
固, 施工期间每 # 2 沉降观测 ’ 次, 从开 建筑物的沉降已明显 工到 ’F 月 ’R 日, 收敛, # 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分别由 加 ’ Q L 99 S 2 下降至 F & F# Q F & L 99 S 2。 结果 固工程结束后, 连续观测 ’L 个月, 表明, 建筑物已明显趋于稳定。 F 结论 M ’N 振冲碎石桩加固深厚淤泥土
""""""""""""""""""""""""""""""""""""""""""""""""""""""""
立即压入制备好的水泥浆 M 水灰比 F & ( Q F& G,由 PL(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制成 N , 待孔口溢出新鲜水泥浆后停止 重新插入注浆花 注浆, 停歇 !F 95, 后, 管, 在基底下 ’ 9 范围内二次注浆。 E 加固效果 加固工程从 ’""# 年 R 月 L" 日开 完成树根桩的托换加 工, 历时 L 个月,
树根桩在既有建筑地基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王哲英
!"#$%&$#’ ()#*!’( +, ,+-./#%&+.! 0 $+.0+’&/#%&+. 1&%2 "++% 3 !&’(0 !"#$ %&’()*+ 广东省中山市某住宅楼为 % 层砖 混结构,地基主要持力层为海相沉积 淤泥土, 不能满足承载要求, 故采用振 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碎石桩有效 桩径 $ * " ), 桩距 &* ! + &* , 桩长 &$ ), 面积置换率为 !$- , 振冲碎石桩施 ), 工日 期 为 &""# 年 " + &$ 月 , 共 成 桩 .&/ 根,工程结束后于同年 &( 月进行 了单桩静载试验、两桩台和三桩台复 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设 计要求。 &""% 年 ( 月上部结构开始施 工, / 月主体结构完工并完成部分装 修,此时建筑物实测最大沉降量已达 最小沉降量 &# 0), 沉降差达 !( * . 0), &# * . 0),建筑物周围道路明显下沉, 建 筑 物 局 部 倾 斜 $ * !/- , 整 体 倾 斜 均超过了有关规范规定。观测 $ * .,- , 表明,建筑物仍以 & + ( )) 1 2 的速率 沉降, 且未趋于收敛。为此, 决定对该 楼基础进行树根桩托换加固。 4 工程地质条件 该住宅场地位于河口三角洲堆积 平原, 根据勘察资料, 场地地层自上而 主要由粘性土 下依次为: ! 人工填土: 混块石组成, 未经压实, 层厚 (* ( + !* ( 深灰至灰黑色, 饱和, 呈流 ); " 淤泥: 塑状, 含少量蚝贝壳, 标贯击数平均 & 击, ! 3 4 &* , 567, " 8 4 ,$ 867 9 层厚 % + 灰白, 灰黄色, &$ ); # 冲洪积粘性土: 湿, 可塑状, 局部夹砾砂透镜体, 标贯 击数平均 &( 击, ! 3 4 . * # 567, " 8 4 ($$ 层厚 , + &$ ); 867, $ 软可塑状花岗岩 残积土:褐黄间灰白,砖红间灰白色,
王哲英,冶金部勘察研究总院岩土地基一公 司, 副总工程师, 工程师, 河北保定 $%&$#", 收稿日期: &""" ’ $( ’ &(
湿至很湿, 呈软至可塑状, 标贯击数平 层厚 均 && 击, ! 3 4 ! 567, "8 4 &,, 867, . + , );% 硬至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 砖红间灰白,褐黄间灰白色,湿至很 湿,呈硬至坚硬状,标贯击数平均 (/ 击, ! 3 4 ! * ! 567 9 "8 4 (%, 867 9 钻探时 未钻穿此层。 5 建筑物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56 4 部分碎石桩未穿透淤泥层 原设计要求碎石桩长采用双控原 则,即最小有效桩长 &$ ) 和最少进入 持力层 $* , ) : 穿透淤泥层 $ * , ) ; 。实 际施工中桩长控制不准确,部分地段 淤泥层较厚, 碎石桩未穿透该层, 致使 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56 5 碎石桩填料量未满足设计要求 设 计 要 求 <"$$ 碎 石 桩 填 料 量 实际投料量为 $* . )! 1 ), 由 $* #.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