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

基本概述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

病理机制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心肌梗死往往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晨6时至12时或用力大便时发生。

这与餐后血脂增高,血粘度增高,易于发生血栓,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易使冠状动脉痉挛,用力大便时心脏负荷增加等有关。心梗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进一步而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1严重的心律失常2心源性休克3心力衰竭4心脏破裂

其中冠状动脉硬化伴血栓形成90%,冠状动脉痉挛8-10%,其他(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炎)1%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严重疾病,饱餐等。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昼夜规律:上午6-12点为高发时间。9点为最高峰。

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破裂----->白血栓---->红血栓---->梗死范围大,形成Q波心肌梗死,若较小斑块破裂,血栓迅速溶解,梗死范围小,形成非Q波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部位和大小与冠状动脉阻塞的部位有关:

1左前降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前间壁,前壁,心尖部,前乳头肌梗死.

2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左心室下壁,后间隔,右心室梗死,可累及窦房结,房室结, 3左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高侧壁,正后壁,左心房梗死.

4左冠脉主干闭塞引起--->广泛前壁,高侧壁,正后壁梗死.

病理

1.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有弥漫广泛的粥样硬化病变。2.心肌病变冠脉闭塞后1~2小时之内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伴多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逐渐溶解,形成肌溶灶,随后渐有肉芽(7D)组织形成。心电图有Q波出现,若心梗部位灶性分布,累及室壁内层,不到室壁厚度一半,称心内膜下心梗。

临床诊断

1.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不能缓解),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2.症状

(1)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

(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右心梗死).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2)血压降低。

疾病诊断

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对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而原因未明或突然发生较重而持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应考虑本病。

诊断:

1Q波AMI :含以下3相中任意2项即可。1典型的持续性心绞痛2典型的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及演变过程3典型的血清心肌酶学动态改变或肌钙蛋白阳性。

2非Q波AMI:含以下三项中2项即可:1持续性心绞痛>30分钟.2相邻部位导联ST段明显压低或ST段明显抬高.T波深倒置>24H并有逐步恢复的演变过程。3血清心肌酶升高>2倍正常值或肌钙蛋白阳性

3KILLIP心功能分级:

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

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底啰音(<50%的肺野),第三心音

(室性奔马律)及X线胸片上肺淤血的表现。

Ⅲ级:重度心力衰竭,啰音大于两肺的50%。急性肺水肿。考乐网医学考试网

Ⅳ级:出现心源性休克。

鉴别诊断

①心绞痛性质轻,时间短(多持续3-5分钟,小于30分钟),休息和硝酸甘油有效,血压升高,全身症状少,ST段暂时性压低。

②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心脏B超刻发现心包积液。

③急性肺动脉栓塞以右心衰为主,心电图Ⅰ导S波深,Ⅲ导Q波显著。咯血,胸部疼痛。

④急腹症:有原发症的病史,体检,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可鉴别。

⑤主动脉夹层分离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差别明显,胸痛一开始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下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等可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检查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1)坏死区出现病理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出现。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 5 )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

2.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K,34d恢复正常。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其中CK的同工酶C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3.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梗。心脏B超检查确诊。如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治疗。

2.心脏破裂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85%,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迅速纠正休克,尽早行心包穿刺术。室间隔穿孔10%,在胸骨左缘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但有的为亚急性。

3.动脉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可引发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若栓塞时间<6H者,可进行溶栓治疗.

4.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常位于前壁和心尖部.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广泛,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ST段持续升高,X线和超声可见左室局部心缘突出。心脏B 超明确诊断.需加强抗心功能不全,抗心律失常,抗凝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手术切除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ressler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每天用强的松30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