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提纲归纳(初级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剩余价值学说。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③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1)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④物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三.物质的根本属性(基本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四.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马克思哲学认为)。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五.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⑥.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贯穿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方程的中心线索,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矛盾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⑦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情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事物的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⑨主、客体的基本关系:主体通过某些意象传递给客体,客体具有认识关系(反映与被放映的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⑩.感觉、知觉、表象: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感觉:对事物某一属性的感性认识知觉:对事物整体性的感性认识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是感性认识。当有人问我们:“你最近吃的是什么水果?”我们头脑中会再现那种水果的表象。记忆既包括表象(形象记忆),但更多的是对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原理)的记忆。

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感觉器官直接感受事物的认识。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2.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13.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具有多维性。14.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最基本的前提、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15.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17.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2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⑤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1.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价值形式发展: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货币: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2.价值尺度职能:货币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价值和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职能。23.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5.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关系

价值:商品的特有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和非商品的本质区别。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的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联系:1、二者共处于商品的统一体中,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6.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7.剩余价值率

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28.利润率平均化:大量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利润率高的部门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形成条件:(1)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的快慢;

(2)竞争2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30.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时间不变得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剩余价值。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2.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的三种职能形式:(1)货币资本——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2)生产资本——生产阶段——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3)商品资本——销售阶段——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3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34.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3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标志: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37.参与制:含义:指垄断资本家利用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对企业实际控制的一种方式。38.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国家干预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观题:39.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物质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3、马克思主义物质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运用:关系:辩证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不能离开普遍性。运用:正确掌握矛盾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掌握唯物辩证法,推动马克思不断取得胜利。(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41.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及其运用:辩证关系:相互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离不开整体。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务及服从于整体。

方法论:a.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功能之和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b.必须重视

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

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2.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及其运用:群众路线: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方法论:a.在自己一切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b.群众的意见能真正及时反映,领导的意见能为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坚持下去并接受群众的检验。

44.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及其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要以全面/动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认识社会(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要以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历史分析方法的运用)

4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原因:原

因:a.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根本上决定

了生产商品既具有私人劳动性质也具有社会劳动

性质 b.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c.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