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课程复习大纲
题型与分值
、填空题(共分)每小空分,且以每小空为计分单位。

、选择题(共分)包括小题,每小题分,每小题共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名词解释(共分)共小题,每题分。

、简答题(共分)共个小题,每题分。

、论述题(共分)共个题,每题分。

参考教材
肖金香主编. 农业气象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课程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绪论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的任务。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农业气象学。

选择题:下列现象不属于农业气象学研究的范畴是()。

今年因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暖冬,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荆州地区夏天伏旱会造成中稻减产
这次的降雨造成监利农田大面积水淹
副热带高压移动是造成我国东部雨带主要成因
第章大气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干洁大气、温室效应。

()空气的组成: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等。

() 臭氧的形成原因: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温室气体的类型。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及其各层的特点。

() 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干洁大气。

填空题: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选择题:民航飞机一般飞平流层的底部,其原因是()
平流层空气以平流为主,飞机平稳平流层空气稀薄,省油
平流层中没有水分和云雨,减少结冰以上都正确
简答题:简述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

第章辐射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辐射、太阳常数、光合有效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包括哪三种: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的发育速度与光照时间长短的关系。

()日照时间与作物引种的关系。

()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散射较多的结果。

()地面有效辐射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对农业生物的生物学意义。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异同。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可见光占总能量比例最大。

()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括在可见光中。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日地平均距离上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填空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主要包括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选择题: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 延长.缩短. 不变.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简答题:简述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三波谱段对农业生物的生物学意义。

第章温度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热容量;三基点温度;活动积温
()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 按流体流动的各方向,空气之间的热传导的分类:对流、平流和乱流。

() 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与地面温度的关系。

()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 水体温度的日变化规律。

() 农业界限温度的农业生产意义。

()空气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

(以中高纬度夏作物进行说明)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三基点温度:植物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植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填空题: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为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选择题:某时刻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下列哪种类型().日射型.辐射性. 清早过渡型. 傍晚过渡型
简答题:简述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论述题:论述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

(以中高纬度夏作物进行说明)
第章水分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水汽压之间的关系式。

() 相对湿度与露点、饱和差、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的关系。

() 影响蒸散的因素:土壤水分与土壤毛细管的传导特性、辐射差额和植物因子。

() 使水汽达到饱和的冷却方式:辐射冷却、接触冷却、绝热冷却和混合冷却。

() 蒸散与单纯土面蒸发的区别。

()抑制土壤蒸发的措施。

() 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填空题: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选择题:当饱和水汽压为,相对湿度为%,则水汽压为()。

简答题:简述蒸散与单纯土面蒸发的区别。

第章气压与大气运动
、知识点
()作用于空气的力的类型及其作用特征。

()气压系统垂直结构: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地方性风的类型。

()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热力因素。

() 三圈缓流模式中全球的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 焚风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典型试题
填空题:常见的气压系统垂直结构分为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选择题:在作用于空气的力当中, 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简答题:简述三圈缓流模式中全球的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论述题:论述风和乱流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第章天气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天气系统、气团。

()气团的分类(按温度情况和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的分类方式)。

() 锋的分类及各类锋的特点(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和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结构的分类方式)。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 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反气旋。

()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气团: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且垂直方向上变化很小的大块空气。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填空题: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和热带锋。

选择题: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称为()
、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简答题:简述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第章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知识点
()霜冻按其成因的分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入侵我国的寒潮冷空气的三个源地:新地岛以西的北方冷洋面、新地岛以东的北方冷洋面、冰岛以南洋面。

() 对作物而言,低温冷害的类型: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和稻瘟病型。

() 冰雹的结构。

() 寒潮的危害和防御对策。

() 影响霜冻的主要因素和霜冻防御的农业措施。

() 我国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防御对策。

、典型试题
填空题:霜冻按其成因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选择题:冰雹是从强烈积雨云中降下来的水汽凝结物,其结构是()
.一大团小冰粒.水和冰粒的混合体
.球形雪块.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
简答题:简述寒潮的危害和防御对策。

论述题:论述我国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防御对策。

第章气候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厄尔尼诺现象。

()气候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 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五个因素:宇宙地球物理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 洋流的类型及其特点。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全球有哪些气候带和气候型。

() 世界主要气候带内的农业类型和特点。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南美西海岸的厄瓜多尔和秘鲁附近太平洋沿岸的寒流水温异常升高,并扩展到赤道东太平洋,向西延伸至日界线附近,这种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填空题: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选择题: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夏季温暖干燥、冬季高温多雨.夏季温暖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简答题: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论述题:论述世界主要气候带内的农业类型和特点。

第章中国农业气候
、知识点
()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及其各自的特点。

()影响我国气候形成的主要环流因素:季风环流。

() 光能资源的类型:太阳年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

() 表征水资源多少的指标:年降水量。

、典型试题
填空题: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为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

选择题:表征一个地方的水资源多少,常用()
.地下水量 .水库水量.降水变率 .年降水量
论述题:中国农业气候大区有哪三个?论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章林业气候
、知识点
()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气候生产力估算方法:独立因子法、多因子逐级订正法和气候植被生产力指数法。

() 果实气候生产力计算方法:光能利用换算法、回归分析法和经济系数法。

() 树木引种与驯化的途径和原则。

、典型试题
填空题: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简答题:简述树木引种与驯化的途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第章农业小气候
、知识点
()概念和术语:活动面。

()小气候的特点。

() 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典型试题
名词解释:活动面。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小气候的特点()
范围较小差别较大稳定性强稳定性差
论述题:论述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

练习题
填空题
、大气层中的空气是由干洁大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等多种物质混合组成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和反射作用。

、地面和空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为辐射热交换、分子传导热交换和潜热交换。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常见的气压系统垂直结构分为深厚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浅薄对称的冷高压和暖低压、温压场不对称系统。

、按温度情况,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霜冻按其成因可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平流辐射霜冻。

、气候系统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

、中国三个农业气候大区为东部季风农业气候大区、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和青藏高原农业气候大区。

、森林对近地层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动力效应、荫蔽效应和对空气湿度、温度变化的稳定作用。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冬季,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
、按流体流动的各方向,可将空气之间的热传导分为对流、平流和乱流。

、影响蒸散的因素有土壤水分与土壤毛细管的传导特性、辐射差额和植物因子。

、根据锋面所分割的气团,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和热带锋。

、入侵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有三个源地,分别为新地岛以西的北方冷洋面、新地岛以东的北方冷洋面、冰岛以南洋面。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气候形成和变化可归纳为五个因素,分别为宇宙地球物理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

、影响我国气候形成的环流因素主要是季风环流。

、气候生产力估算方法包括独立因子法、多因子逐级订正法和气候植被生产力指数法。

、按气团形成源地的地理位置,可将气团分为冰洋气团、极低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减慢。

(填加快或减慢)
、地面温度最高时,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填等于或小于或大于)
、使水汽达到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辐射冷却、接触冷却、绝热冷却和混合冷却。

、作用于空气的力包括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球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及结构,将锋划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对作物而言,低温冷害有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和稻瘟病型四种。

、光能资源包括太阳年总辐射量、光合有效辐射和日照时数。

、果实气候生产力计算方法包括光能利用换算法、回归分析法和经济系数法。

、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变性极地大陆气团、热带太平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热带南海气团。

选择题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部分是()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长波辐射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

. 延长.缩短. 不变.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
、某时刻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日射型.辐射性.清早过渡型.傍晚过渡型
、当饱和水汽压为,相对湿度为%,则水汽压为()。

. . .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下述的几种风中,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
.海陆风.山谷风.季风.焚风
、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称为()
.冷锋.暖锋.静止锋.锢囚锋
、冰雹是从强烈积雨云中降下来的水汽凝结物,其结构是()
.一大团小冰粒.水和冰粒的混合体
.球形雪块.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冰块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夏季温暖干燥、冬季高温多雨.夏季温暖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表征一个地方的水资源多少,常用()
.地下水量 .水库水量.降水变率 .年降水量
、下列哪项不是小气候的特点()
.范围较小.差别较大.稳定性强.稳定性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