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起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加强中央集权,联合天主教诸侯同新教诸侯进行的一场内战。欧洲主要国家借机干预德意志事务,以便扩疆拓土,争夺霸权,都先后卷入战争,致使这一场以天主教同盟同新教同盟开始的德意志内部斗争演变成了广泛的国际战争。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主权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关系史真正开始。

遗产战争(1667~1668)

法国为实现称霸欧洲的目的与西班牙进行的战争。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之女Marie Therese,166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体弱多病。两年后,路易十四借口其妻是现任西班牙国王之姊,宣称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以此向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是向西班牙宣战。这场战争打开了通往荷兰的大门。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the Treaty of Aachen),战争结束。

西班牙继承战争

1700年11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法奥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起战争。英荷对法作战。这场战争把法国拖得筋疲力尽,并开始走下坡路。战后,参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与《拉斯塔特和约》,保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五世获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但法西不得合并。和约使英国保持了海上优势并为其近一步扩张扫除了障碍;法国虽然基本保住了欧洲大陆头等强国的地位,但丢失了大量海上殖民地,使其海上势力大大削弱。

北方战争(1700~1721)

沙皇彼得一世为争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所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战前,俄国、瑞典实力上升,土耳其北进,而处于战略要地的波兰相对弱小。而西欧诸强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顾及。战争以俄瑞为主,于1700年开始历时21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几乎卷入了全部欧洲国家。其间双方各有胜负,同盟组合与分化也多次变化。结果俄瑞签订《尼斯塔得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圣彼得堡,海上力量不断增强。

七年战争(1756~1763)

英法争霸,普奥争夺地区霸权,同时俄罗斯为推进扩张政策与普鲁士的关系恶化。在此背景下以英普和法奥俄瑞为首的两大交战集团在欧洲、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史称七年战争。战争的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波兰-萨克森问题

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厚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神圣同盟

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针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为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专制所建立的国家联盟。最初由俄、奥、普组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主要发起者,同盟国表面上强调三国时根据基督教义组成同盟,缔约各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要互相帮助,实际上列强希望借此维护在维也纳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各国利益和欧洲旧秩序,反对资产阶级和民族革命。此后欧洲几乎全部国家都加入了其中。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招致美国的反对并抛出“门罗主义”。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四国同盟

英俄普奥为保证1815年巴黎和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同样具有维持专制制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性质。拿破仑战败后,在签订《巴黎和约》的同时, 英俄普奥又签订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旨在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和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

五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但在内部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外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该同盟只勉强支撑了7年便于维罗纳会议后瓦解了。

亚琛会议: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一世,欧洲协调的第一步,为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以梅特涅外交为代表的反动政策主导了维也纳体系。

维罗纳会议: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普王威廉一世,英国公爵威灵顿,法国外交大臣蒙莫朗西。会议主要议程是讨论是否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

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各民族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

内容:

1、列强对土耳其的干预:对希腊起义的干预;对两次土埃战争的干预;签订《伦敦条约》和《海峡公约》。

2、沙俄的扩张及俄土战争。

3、土耳其内部各民族反抗的民族解放运动。

核心:列强对土耳其领土及权益的争夺。

矛盾:土耳其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列强与土耳其之间的矛盾;列强之间因争夺土耳其而引起的矛盾。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因沙俄的扩张计划所导致的沙俄与英法在近东为争夺土耳其权益而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尤其是争夺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控制权。战争的导火线是圣地保护权问题。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并于1856年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并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同时,英、法加强了在地中海和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虽为战胜国,反被剥夺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利,并在经济上成为英法的附庸国。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

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是于1878年6月13日开幕的,旨在重建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平衡英国、俄国与奥匈帝国的利益的而召开的继维也纳会议以来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修改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条款,让土耳其保住君士坦丁堡。此举意在防止俄国向巴尔干扩张。最后,与会国签订柏林条约。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黑山获得独立;保加利亚得到自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划归奥地利管理。这也标志着土耳其被瓜分的开端。同时,俄国军事胜利的部分果实在柏林会议后被剥夺。三皇同盟(俄德奥)在此次会议后被瓦解,柏林开始成为国际事务的中心。

《圣斯特法诺条约》→《柏林条约》

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帝国总的对外政策。

核心内容: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联手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合奥地利,拉拢俄国,亲近英国,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合奥地利是其体系的关键。

三国同盟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国与奥匈结盟后不久,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又利用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问题上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同时,意大利因为与教皇领的矛盾也感到有和德奥联系的必要。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中的一方初告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三国同盟随之瓦解。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德国的崛起使英法接近。 1904年4月8日,英法签订瓜分殖民地的协约。1907年8月31日,俄国和英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中,协约国成为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萨拉热窝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