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留白”的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留白”的艺术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让学生回味无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授课时不能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学生的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留白”呢?
一、知识留白,余韵悠长
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

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留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二、答案留白,展现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留白”。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先思后问,先问后讲,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某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辩论,而教师“引而不发,疑而不答”,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发挥。

三、练习留白,发散思维
“训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练习是检查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

只“感悟”而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更好的训练。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自己知识点的误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是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才是目的。

所以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练习中。

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共同欣赏菲利普夫妇知道了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的言行,再让学生讨论假如穷水手不是于勒,出现一位有钱人酷似于勒,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又会如何?进一步体会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布置了题为《再遇于勒》的续写练习,要求想象合理,不强求一律。

可见训练中的“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情感留白,放飞思绪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从而把学生引入文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亲身体会和自然感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正是这种主体性的具体显现,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留白”也就是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填补空白内容,使其体会到自我的参与感与创造感,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留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