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消防支队项目建议书

中卫市消防支队项目建议书
中卫市消防支队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消防消防站暨宁南战勤保障库

二、项目建设单位:中卫市消防支队

三、项目负责人:赵德明

四、项目建设地点及占地面积:该项目位于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东连线西侧,阳光职业陪训中心南侧,占地100.2亩。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中卫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95)次,2010年3月5日。

二、中卫市公消[2009]34号《关于在美利工业园区建立消防站的立项报告》。

三、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总平面方案及单体方案

四、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五、国家有关规范及规程

第三节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消防站办公楼、模拟化工训练场地、综合训练设施、器材装备保障库。

二、项目建设期限:2009年11月—2010年12月。

三、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000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和自治区补助资金500万元,其余自筹。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节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卫市城市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尤其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卫市经济步入快车道。化工企业新兴的同时,也对中卫市的化学灾害事故消防救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美利工业园区化工企业比较集中,而且工业园区植树造林面积在逐步扩大,由于美利工业区属缺水带,一旦发生灾害或灾害事故,市区消防中队官兵由于路途较远,无法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而贻误战机,必定会给中卫市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能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反响。因此,在工业园区新建处置化学灾害等火灾事故的特勤消防站尤为必要。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美利业园区内建设消防站,将有利于美利工业园区内的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也保证一旦工业园区内发生化工材料火灾、化学危险品火灾、化学危险品泄露等各种特殊火灾及抢险救援或一般性火灾事故及灾害事故,消防部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警出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市政府批转的《中卫市“十一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为加快中卫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抢险救援应急处理能力,计划在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新建特勤消防站一座。

第三章使用功能、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一节使用功能

项目使用功能主要有办公、模拟化工训练、器材装备及等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总建筑面积5350主要建设消防站办公楼、模拟化工训练场地、综合训练设施、器材装备保障库等。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条件

第一节建设地点

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东连线以西,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南。

第二节建设条件

一、市政条件

1、该项目位于中卫市工业园区,东连线以西,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南,

用地四周已形成城市道路,不需要新建道路,交通便捷。

2、四周道路在2008年以前将完成给排水、供热、供电、通讯管网的铺设,

本工程具备水、暖、电接通的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

中卫地处宁夏西部,黄河北岸,地理座标为东径104°17′-105°37′,北纬36°39′-37°43′。城区地形平坦,海拔1244-12300M之间,西部略高于东部,北部稍高于南部。地面坡度0.15%左右。

2、气象

中卫是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兼沙漠性气候,干旱少雨雪,日照充足,风大沙多,昼夜温差大,蒸发强烈。据1959年以来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8.5℃

最高气温37.6℃

最低气温-29.2℃

年平均水量188毫米。

年蒸发量1974.5毫米

年均相对湿度59%

最大冻土深度83厘米。

3、地震

中卫城区处在冲洪积平原上,平原属沉降地带,受上述构造带影响,该区又属多震区,地震烈度为8度。距县城南约5KM,有一条分析推断性大断层。

第五章建设方案

第一节设计原则

一、结合中卫市消防支队的功能及使用特点,综合城市规划要求及地段特点,力求总体布局合理,注重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及变通性,以服务好地方百姓。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平面空间的处理中处处体现出为人的工作与生活创造最优条件的主旨。

三、本着立足现在,考虑长远发展的原则,在功能上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规,合理安排投资,满足环保、消防、抗震、节能的要求。

第二节总体布局

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消防消防站暨宁南战勤保障库位于中卫市工业园区

,东连线以西,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南,交通便利。

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消防消防站暨宁南战勤保障库,主要出入口面向东,南设有一个辅助入口与场地内硬化道路相接。

第三节技术经济指标

一、总建筑面积:5350平方米

二、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218平方米

三、占地面积100.2亩

四、建筑密度0.04

五、容积率:0.08

六、绿地面积:26733平方米

七、绿地率:40.0%

第四节建筑设计

一、平面设计

中卫市美利工业园区消防消防站暨宁南战勤保障库,主要建设消防站办公楼2650平方米、材装备库1500平方米、附属用房1200平方米。

二、立面设计

初步选定的立面方案近似于矩形体,上部屋面为彩瓦坡屋面,立面构图曲、直对比强,动感性强,整体效果现代、新颖、符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外形特征。

三、剖面设计

综合办公楼一层层高3.9米,二、三层层高3.6米,室内外高差0.9米,建筑檐部总高为11.1米。器材装备库为一层框架结构,层高6米,室内外高

差0.15米。

四、室内外装修

室内外装修标准为中等。

1、楼地面

办公室双层木地板,器材装备库为水泥砂浆地面其它房间为防滑地砖地面。

2、墙面

内墙为乳胶漆墙面,舞厅、羽毛球馆为矿棉吸引板墙面,外墙为干挂石材墙面,并做60厚挤塑保温板。

3、顶棚

门厅、走廊、办公室、顶棚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其余为乳胶漆顶棚。

4、门窗

外门窗及玻璃幕墙为断热铝合金框中空玻璃,内门为装饰木门。

5、屋顶

彩瓦坡屋面。

第五节结构设计

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年限为50年。

二、中卫地区基本风压为0.45KN/㎡ (n=50),基本雪压为0.10KN/㎡

(n=50)

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确定,由甲方提供地勘资料。

三、屋面采用混凝土现浇坡屋面。

四、进行结构整体分析,内容包括结构的内力、位移及稳定性。

五、设计依据及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第六节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

(2)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资料图及要求。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2、设计内容

(1)室内给水、排水、雨水。

(2)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

(3)室外给水、排水、雨水。

二、给水设计

1、水源:本工程均为生活用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水源由城市管网

供给,城市规划管网分别引入二根DN100的给水管,供水压力0.3Mpa。

2、生活用水量:最大日用量50.4吨,最大时用水量3吨。消防用水量

38吨/日。

3、给水系统:建筑内的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

4、楼内饮用开水由设在每层的电开水器供给,每台开水器不超过7.5

KW。

5、室内生活热水由城市管网供给。

6、室外给水管分二个系统,生活和消防用水为一个系统由城市管网供

给,绿化用水为另一个系统,目前由城市管网供给,待今后由城市中水系统供给。

三、排水设计

1、生活污水经室内排水管网收集出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与院内雨水

一起排入室外污水管网,最终分别排至两侧城市排水管网。

2、室内排水系统采用排水管伸出屋面的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为内排水系统按汇水面积设雨水斗,雨水通过管道排出室

外。

4、雨水系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为有组织排放,在道路上设

雨水口,地面雨水充分利用地形汇到雨水口。

(1)雨水量公式采用中卫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q =551.4(1+0.58411gp)/(t +11)0.669

其中重现期为0.5年,降雨量历时为5分钟。

t =t1+2t2=5+2t2

(2)雨水流量:Q=ф.q .F(升/秒)

ф-经流系数,取0.9.

F-汇水面积(公积)

q –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四、消防灭火系统

1、消防用水量

建筑高度14.1m,属一般性的公共建筑。

室外消防水量20L/S

室内消防水量15L/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15L/S。

2、消防水源

室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为一个系统由城市管网供给,并按规范设地下式消火栓。

消防水源为30m3的消防水池一座,水泵房一座(泵房内设消防泵二台)在二层屋顶水箱间内储存10分钟消防贮水6m3.

3、消火栓系统:根椐建筑物高度将室内消火栓系统分为一个区。按规范要求在室内设置消火栓,消火栓最大间距≯30m.在每个消火栓箱内配有DN65,L=25M麻质水龙带,φ19mm水枪,箱体内配有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同时使用2股水柱,每股水柱5L/S.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宁夏典型地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策略研究—以中卫市为例(项目答辩提纲)--1-30

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宁夏典型地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策略研究 —以中卫市为例》答辩提纲 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 2013年12月20日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者的有机融合,可爆发无限的能量。201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就对文化科技工作给出了明确要求,即“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意见》明确强调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特别提出“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要将“文化科技创新”的面向由文化产业拓展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要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深化为“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紧迫性。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也是始终紧密相连的。因此,以典型地区为例,研究如何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如何将科技创新优势

转化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现实竞争力,对于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文化的独立与强大是一个民族真正独立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文化与科技是人类对于世界本体认识的不同侧面,两者同源于一个世界,又以不同的形式揭示和表达着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文明的演进,历来离不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例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降低了文化学习的成本,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解放了生产力。同样,文化的进步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的涵养,便不会有创新的心灵和奔腾的人类想象力。可以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等运动对人类心灵的解放,欧洲从十七世纪开始的科技飞跃便无从谈起。如今的时代,更是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时代。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催生出新的文化样式,赋予文化以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样态。这是科技的革命,更是文化的革命,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密,文化传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文化的形态和内容更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现代国家、地区和

中卫民俗文化

二毛皮鞣制工艺 史志记载,在千年前,中卫地区的养羊业已相当发达,到了清乾隆年间,滩羊二毛裘皮就已文明于世,滩羊出现在中卫大地上已逾数百年历史。 中卫滩羊属长尾脂、粗毛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养羊业中至今还没有发现类似滩羊的裘皮羊,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滩羊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2009年《二毛皮鞣制工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传统的二毛皮加工工艺、旧时曾为民间流动的一道独特风景。 现在“羊把式”(传承人)对裘皮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传统的裘皮加工工艺大多采用黄米等农作物进行鞣制,工序非常复杂。出生40天左右宰杀的滩羊,毛色洁白,质地坚韧,非常结实,尤其毛穗呈现特有的弯曲柔这状,轻轻抖动,如玉簪滨落,,梨花纷飞享有“九道弯”美誉。若将皮板纵横倒提,只见洁白的毛穗,自然下垂,宛如冰锥叠撞倾倒,平户涟漪荡漾,若在轻抖,仿佛玉簪滨落,梨花纷飞,更觉轻盈动人。用滩羊二毛皮制作的男女皮衣穿着舒适,美观大方,保温性能极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嵌,色调明快,典雅素致,别具风韵。 中卫民歌 涉及爱情生活的主要体现旧社会青年男女吐露纯真爱情,抒发离愁别怨,反抗封建婚姻等多种内容,表达出劳动人民真挚感人的爱情。 反应日常生活的民歌中最具普遍性的有仪礼歌,(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祛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多为吟诵演唱)。主要内容为祭神求福,祈保丰收等。 民歌虽来自民间,它的内容、韵律中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对社会和人生的解读,正式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贴切的反应了人们的心声,所以才悠远流传至今。 传统民歌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风格色彩、音乐特征、审美特色的载体。民歌依即兴方式创作,借口传心授流播,因而是最贴近民众与社会现实、最直接地反应当地人民大众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中卫地区流传于民间的民歌小曲,目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歌,就形势而言,除民谣、二哥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山花儿”、“十二个月”、“王哥放羊”等具特色的多种形式。民歌内容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各个时代各民族的民歌,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教音乐 流传入中卫地区的确切年代无从考证,具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四川道人龙门派金真道士第十七带北、弟子罗教福支由定居中卫老君台“金真观”,至今收徒传道二十一代,有教徒几百人。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演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办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渊源甚古,历经千百年悠久传承,道教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从道教音乐的功能,它既是道教徒举行宗教法事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以一种艺术形式感化百姓而传教布道方式,所以,道教音乐具有宗教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功能。于道教内部而言,道教音乐是道徒行法布道的仪式内容,是道徒与各界沟通的特殊“语谈”,于道教外部观之,道教音乐又是娱神乐人的一种有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 公示简本

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2014-2020)公示简本 1.规划编制目的 为推进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支持佛山高新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统筹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自主创新发展;统筹、整合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现有资源,实现高新区一区五园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规划》。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以及佛山市上层次规划制定。 规划范围协调范围三水园南海园禅城园高明园顺德园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以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五个园区经国家审核公 告的四至范围为准,五个园区具体为南海园、三水园、禅城园、顺德 园、高明园。南海园规划范围面积753.79公顷。三水园规划范围面积 431公顷。禅城园规划范围面积1200公顷。顺德园规划范围850公顷。 高明园规划范围面积1339公顷。 (2)规划协调范围 为促进工业园区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实现产城融合,划定规 划协调范围。 南海园规划协调范围为南海中部片区,总面积约403.36平方公里; 三水园区,规划协调范围总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禅城园规划协调 范围扩展至南庄绿岛湖片区及张槎街道工业园区、吉利工业园区,总 面积约49.5平方公里;顺德园规划协调范围扩展至西部生态新区范围 以及五沙、容桂片区,总面积约109.13平方公里;高明园规划协调范 围拓展至荷城街道北部以及杨和工业区、明城工业区等范围,总面积 约100.75平方公里。 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3.规划目标与策略: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五园)总体发展目标是:国家 一流科技产业园。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光电产业战略崛起,加快促进汽车及 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高端发展,全力推动新材料、 环保、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力促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 升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共进,重点发展8大产业30个细分领域,构 建佛山高新区“830”产业体系。 总体发展策略: 策略1 核心引领,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策略2 强化先进制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策略3 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与公共环境品质 规划范围示意图周边协调发展分析图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说明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中国西北璀璨的明珠。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河水。秀美富饶的塞上湖城,不仅用千古文明、多元文化,支撑着银川不断发展的辉煌。如今,更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宏图的实施,拉开了更高发展的序幕。 一、规划范围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全长17.5公里,是城市南北向新主干。主轴南段起点在五里台,现状是宁安大街,北段终点在元宝湖,现状位于万寿路。 二、规划依据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理念 银川城市中轴线以“多彩银川”作为规划理念,不仅表达了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空间的规划诉求,更加体现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的城市精神之魂。 三、规划结构 “多彩银川”城市中轴的规划结构,分为一轴一心,三廊五段,九大节点。 按照城市人文生命序列中轴线由南向北分为历史银川、风情银川、和谐银川、开放银川和未来银川五段。历史银川是表达银川千年人文的底蕴,风情银川是反映银川民俗民风珍贵遗产,和谐银川是打造银川最靓丽的窗口,开放银川是创新银川城市精神的新亮点,而未来银川,则是进一步展示银川可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九个城市节点分别为塞上明珠、银川民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市民中心、塞上西湖、中阿论坛、北部新城、月坛金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历史文化公园、英贤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夏民风街、银川青少年宫、宝鼎广场、宁夏歌剧院、银川图书馆、宁夏博物馆、三馆两中心、曾杏绯艺术馆、中阿论坛、宁夏移民博物馆、人文亭阁等。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通过集中考虑设置和完善一批大型文化空间,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人文的精神所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开放性城市旅游价值,同时向全中国及世界人民展示着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荆州市朝阳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说明.doc

荆州市南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说明 第一章概况 南湖单元位于南湖单元位于沙市区与荆州区交界处,西与长江大学接壤、南与临江仙公园毗邻,地处长江大桥桥头、荆江大堤之下,是荆州南部的门户区域之一。 单元范围南至荆江大堤,东南至太岳路、东北至北京西路、北至武德路、西至南湖路及长江大学新校区东侧规划通道,规划总用地面积104.63公顷。单元内现状居住用地主要有九龙湾小区、南湖花园小区、长江尚品小区。 单元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集中布置在武德路南侧,包括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实训中心、长大医院、电力局、长江防汛调度中心等,以及南特陶瓷大市场、金龙大市场、荆州购物广场等商业设施;近年来陆续完成的居住小区:九龙湾、长江尚品、南湖花园、南苑小区、尚上名筑、嘉富丽苑、鸣凤园,32.45公顷。少量工业用地:南湖机械总厂、富盛石材加工厂。单元现在总人口约11000人。 《中心城区南湖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长大国际园)》于2015年获得荆州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规划确定南湖单元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单元。拟将南湖单元建设成为城市与水体相互交融、自然与人文和谐发展,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充分体现荆州市整体风貌特色的城市居住功能区。在原控规的指导下,对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第二章修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5、《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6、《荆州市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2008) 7、《荆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 8、《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第三章修改原因 1、棚户区改造后, 需对整体功能的梳理,并重新细定相关地块的用地性质。 2、按照市政府要求,落实石油科技城建设,将长江大学科技园作为石油科技城的“一核”,紧紧依托长江大学“双一流”石油学科的专家和技术优势,以荆州市石油产业发展壮大为核心、向创业者提供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及其他相关综合服务,拟选址在南湖单元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北侧。 3、荆江大道作为城市的主要干道,线形设计上需满足规范要求,在本单元内存在偏移。 4、合理布局单元内其他用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5、增强控规的可操作性。 第四章修改内容 1、用地布局修改:结合棚户区改造,将棚改区范围内原有分散的社区服务、停车、超市等公共设施集中,形成单元南片综合服务中心,整体建设。在道路交叉口处形成开敞空间。 根据《中小学布点规划》,在单元内设置24班小学,小学用地规模由0.94公顷扩大至1.68公顷。 结合长江大学科技园的选址,在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北侧建设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汇中心、研发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招商中心、综合服务区及人才居住区,

宁夏中卫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宁夏中卫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若sinα=﹣,且α为第四象限角,则tanα的值等于() A . B . ﹣ C . D . ﹣ 2. (2分)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 x的图像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再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y=g(x)的图像,则函数在(0,)上() A . 是减函数 B . 是增函数 C . 先增后减函数 D . 先减后增函数 3. (2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中)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 和

B . 和 C . 和 D . 和 4. (2分)在△ABC中,若cosA= ,则tanA=() A . B . C . 2 D . 3 二、填空题 (共14题;共14分) 5. (1分) (2020高一下·湖北期末) 已知扇形的周长等于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 6.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角属于第________象限角. 7. (1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则 ________. 8. (1分) (2017高一上·红桥期末) 在0°~180°范围内,与﹣950°终边相同的角是________. 9. (1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月考) ________. 10. (1分)计算的值为________. 11. (1分)若函数f(x)=sinx+ cosx+2,x∈[0,2π],且关于x的方程f(x)=m有两个不等实数根α,β,则sin(α+β)=________. 12. (1分)已知tanα、ta nβ是方程的两根,并且α、,则α+β的值是________.

荆州市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部分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控制指标解释与规定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用地性质代码 第四章用地规划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第七章绿化规划 第八章“五线”规划控制 第九章土地使用及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第十章图则说明 第十一章实施管理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深化、落实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各项设施,指导城市片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落实和深化上位规划要求 2.综合协调原则——规划用地集约、设施高效、环境优美的产业园区 3、软硬件并重原则 4、生态优先原则 第1.0.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1998年4月1日) 4、《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年》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年) 》(国土资发〔2008〕24号) 8、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 第1.0.4条规划目标: 成丰单元是以现代工业、仓储物流和港口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单元,也是服务全市的重要功能区之一,规划建设成为工业发达,港口交通便利的现代化城市单元。 第1.0.5条规划范围及规模: 1、单元位于荆州市城南片区南部学堂洲,用地范围东至郢都路,西至健康路,北至荆江大堤,南至长江子堤。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141.31公顷。规划区共分4个街区,29个基本地块。 3、人口规模:成丰单元人口为1.0万人,片区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少量居住人口两类。 ⑴、就业人口规模 本规划区内的就业人口主要是工业用地的就业人口。 ①、就业人口密度指标的分类确定 通过国内工业用地的经验数据及我国部分工业园区就业密度类比分析,本规划区内工业用地就业人口密度分为机械制造产业用地、纺织工业用地、其它一般工业用地三类进行估算。 经验数据表明,轻工、机械、医药等用地就业人口密度一般为100人/hm2;一般工业用地就业密度一般为150人/hm2;纺织、印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地就业人口密度一般为250人/hm2。 ②、工业用地的就业人口规模 本次规划的纺织工业用地约为1.30hm2;机电工业用地约为5.87hm2;生物医药用地约为6.27hm2;建材工业用地约为35.86hm2;一般工业用地(除纺织、机电、生物医药、化工以外用地,本次规划统称为一般工业用地)约为19.59hm2。 综上,计算可得,规划学堂洲单元可容纳的工业用地就业人口数量约为:1.22hm2×250人/hm2+9.08hm2×100人/hm2+6.27 hm2×100人/hm2+28.3hm2×150人/hm2++28.64hm2×150人/hm2= 10381人。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 程。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 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遵循从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每后一个阶段也不单单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重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作为实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的探讨、分析。选取该城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有理由认为,银川的强盛会带动在包头、太原、西安、兰州一带形成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2、作者本人来自宁夏,对银川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了解,银川作为我的故乡,借这次机会可以更好的了解银川的历史发展及规划现状。 1.银川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 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

宁夏中宁县城市规划动态

宁夏中宁县城市规划动态研究 摘要:随着中宁县经济的提速发展,县城人口规模和田地规模急速扩增,城市规划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对中宁县城市规划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尽快做出积极调整,以适应中宁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提速发展、规模扩增、分析研究、规划调整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zhongningxian speed, the county population size and scale rapid expansion field,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epped up.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 to zhongningxian urban planning a deep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make positive adjus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emands of the temple. keywords: speed development and scale expansion, analysis, planning adjustment abstract: with the 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zhongning, the county population size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field ,city planning and the speed ofconsructionaccelerated apparently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宁夏中卫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数学试题含解析

宁夏中卫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点(A 在双曲线()22 21010x y b b -=>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点A 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即可求出双曲线的实轴长和虚轴长,进而求得离心率. 【详解】 将x =y =()22 21010x y b b -=>得b =,而双曲线的半实轴a =,所以 10c ==,得离心率c e a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离心率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2.集合* 12|x N Z x ?? ∈∈??? ? 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6 C .8 D .12 【答案】B 【解析】 解:因为* 12|x N Z x ? ? ∈∈??? ? 集合中的元素表示的是被12整除的正整数,那么可得为1,2,3,4,6,,12故选B 3.已知函数()1x f x xe -=,若对于任意的0(0,]x e ∈,函数()2 0()ln 1g x x x ax f x =-+-+在(0,]e 内 都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e B .2(,]e e e - C .22(,]e e e e - + D .2 (1,]e e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原题等价转化为方程()2 0ln 1x x ax f x -++=在(0,]e 内都有两个不同的根,先求导()'f x ,可判断 ()0,1x ∈时, ()0f x '>,()f x 是增函数;

湖北省荆州市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缘起 2010年11月15日,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10】342号文件正式批准设立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暨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并提出了将本区建成中国南方大遗址保护示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示区的发展目标。本区域为国家文物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核心区域,属部省共建的国家项目。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旅游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从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层面看,旅游业正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国际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从旅游市场投资层面看,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旅游产业。从交通与旅游出行层面看,中国高速交通体系近几年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高铁、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综合交通体系较为发达,为荆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带来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从本区域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层面看,所蕴含的楚文化和生态等资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目前,新区成立了管委会,理顺了管理体制,具备了操作条件。综上所述,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外条件均已具备,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建设,这正是本规划编制的缘起和目的。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修正) 3.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4.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容暂行规定》(2002) 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9.《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 17775-2003 10.《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11.省政府、国家文物局《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框架协议书》(2010) 12.国家文物局《楚纪南故城遗址区保护总体规划纲要》(2011) 13.省政府《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2008-2020) 14.《省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1993) 15.《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6.《荆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7.《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8.《荆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 19.《荆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20.《长湖保护治理和利用规划》(2008-2020) 21.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规文件 第3条规划围 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为136.1平方公里。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是:南至沪蓉高速铁路,北至318国道改道新线,东至桥河与相邻,西至老207国道及纪南城遗址西侧。总面积为115.25平方公里。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行政管辖围沪蓉高速铁路以南区域及长湖东部水域未纳入核心规划围。楚纪南故城遗址区总体保护规划中的楚纪南故城城址、雨台山墓群位于本规划的核心规划围。第4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 近期为2011—2015年; 中期为2016—2020年; 远期为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性质与任务 (1)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以文化为支撑,以旅游为主体的旅游区总体规划,是大遗址保护区和生态文化旅游区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建设管理的行动纲领。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专题研究。 (2)主要任务 ?分析现状条件,协调区域关系;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 ?利用资源优势,策划旅游项目; ?明确功能构成,确定空间布局; ?强化保护措施,规划发展规模; ?配套基础设施,合理分期建设。 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处理好大遗址保护、旅游发展宏观态势与荆州现实情况的关系,既要有高的起点,又要结合实际。 (2)以楚文化为灵魂,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旅游为主体,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3)协调好本旅游区与中心城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关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关系;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建设原则,近远期相结合,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7条强制性容规定 文本中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容。强制性容是对总体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总体规划强制性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规划背景分析 第8条环境敏感性评价 本规划借助于ArcGIS 10.0,选取了文物遗址、市政设施、水体、已建设用地、坡度、植被等6个因子作为环境敏感性评价的因子。结果显示,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西部、南部和北部,在其他区域也有线形穿越,二者占规划区面积的35.33%,在这些区域应尽量避免或应控制人类活动的干扰。穿越其他地区的线形的高敏感区多为市政基础设施,如能采取措施改变这些设施的走向或布置形式,则会明显降低环境敏感性程度。中度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规划区的中部和东部,与海子湖湖面及东部的鱼塘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占规划区面积的34.4%,适合较低强度开发利用,尽量以自然要素为主。轻度敏感的区域呈镶嵌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各处,占规划区面积的12.04%,可以适度开发利用,但也要控制开发利用的强度。低度敏感的区域呈岛屿状分布于规划区的北部和南部,占规划区面积的18.23%,限制因子少,可以开发利用。 第9条旅游资源评价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总体计划

石银7标改线后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一、工程概况 石嘴山至银川高速公路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纵九横”干线公路网规划中“西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宁夏北部石嘴山和银川两大城市的快捷通道,也是将来南延至吴忠、中卫市的重要公路之一。 本项目为石银高速公路LJ7合同段,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路线起点桩号为K39+500,路线沿西干渠布设,部分利用西干渠东侧渠堤。于k39+385处跨越暖泉四斗、暖泉三斗K40+500,于k43+600处经过金北村四队西头,于k44+740处与通山公路相交,K45+700处经过金南三舍西头、K46+350处跨越党委渠、K46+900处跨越十九斗渠、 K48+777处跨越十八斗渠、K50+080处跨越十七支渠,K50+620处与通乡公路相交,从k50+750处开始远离西干渠渠堤,于K51+160处跨越十六支渠,终点止于K52+400。路线全长12.9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米。 合同工期为2009年3月25日至2010年4月25日,工期13个月。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路基借土填方123万方;中桥79.06m/2座,分离式立交桥232m/2座,汽车通道38.02m/1道。 涵洞工程:主线24道,其中盖板涵14道,圆管涵10道;辅线20道,其中盖板涵13道,圆管涵7道。 二、总体施工安排 由于本合同工程变更改线,从5月26日变更方案确定后开始路基土方的施工,至7月27日正式图纸下发,已完成部分路基土方工程和桥梁的部分桩基础工程以及涵管的预制工程。根据变更后的图纸和

已完成的工程情况,制定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基本计划是在2009年10月底完成主线路基土方(除上路床30cm 厚部分)工程132万方,上路床部分10万方土方计划于2010年3月开始至4月20日完成。通山路和通乡路分离立交的路基工程和辅导的路基工程,由于征地问题,计划于2010年在进行施工,本年不再计划。 于2009年11月初完成主线桥梁及涵洞工程。通山路和通乡路分离立交的跨线桥计划2010年施工,本年于10月初完成箱梁的预制工作。 辅路的一座桥梁和涵洞工程将视征地情况,争取能在本年完成基础工程。 分离立交桥根据征地情况,争取能在本年完成钻孔灌注桩工程。 根据目前的完成情况和变更后的施工图纸,本年工作的重点是盖板涵的施工。由于涵洞工程紧接西干渠,涵洞与现有的西干渠的出水口由于目前正在灌溉,无法进行施工,要于9月20日停水后才能施工,所以盖板涵的施工将是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 空心板预制台座已经完成,可以立即进行施工,20米箱梁由于要重新建设预制台座,计划在已经建成的10米台座位置将其拆除,然后建5个预制台座,与8月20日开始预制,投入两套内模,一套半外模(中板一套,边板半套,另半套与中板共用),每天完成一片。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1).主线路基填筑施工:2009年5月26日-2009年10月30日。 2).盖板涵左幅:2009年8月5日—2009年9月21日

中卫方言

中卫方言 超级经典的中卫话1(想学中卫话的赶连么进来) -3 很好--好美美地了 -2 差一点点——“西豁淋淋” -1 弯曲很严重——“歪牛瘸把” -0 我们中卫的面片好吃--阿(er 读)二声中卫地揪面片片子吃着好鲜鲜地了 1、蝴蝶——“叶跳子”(意为:在花草叶子上面跳) 2、蜻蜓——“精沟子刘四”(意为:光着屁股的刘四。刘四可能是个智障患者) 3、乱发——“锈毛狮子” 4、生气、赌气、耍小性子时的表情——“搐(chu)鼻子骡子” 5、小的东西或事物——“猫三狗四”、“碎叽玛瑙滴” 6、癞蛤蟆——“癞呱呱”或者“癞国子”,很形象 7、小蝌蚪——“癞黑毛”,也很形象 8、鲜血淋漓——“血糊撂嘞”,还很书面语 9、马上、立即——“立么短时”,形象吧? 10、答应——“应承”,外省市也说,属于古代汉语 11、怂恿、鼓动——“挑撺”,哈哈,一看就坏得很呢 12、耳光——“别子”“逼斗”(后者为下流话)

13、打架骂架——“打捶嚷仗”"打捶闹棒" 14、垃圾——“恶梭”,与南方的“勒色”有一拼,同源 15、发愁——“腠肠地”或“惆怅”,古语 16、婶婶——“新妈” 16、姑姑---“嬢嬢”(niang 读二声),经考证与四川的叫法很相似。 17、叔叔——“叔老子”、“老老”,可不是那个“姥姥”哦 18、不知道——“阿不子” 19、不争气——“丧母士”,注意,是连读的 20、差不多——“帮肩” 21、衬衣——“布衫子” 22、活泼、高兴——“欢势” 23、转街——“逛该(街gai)” 24、蝙蝠——“夜别风” 25、各类豆角——“豆格子” 26、龙卷风——“旋风风” 27、品质恶劣的人——“尕(ga)渣子” 28、小鼓——“钹浪子” 29、小女孩——“屎格子” 30、小男孩——“牛格子” 31、火柴——“火取子” 32、小腿——“干腿子”

荆州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荆州市区域经济概况分析 引言:荆州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川、渝、湘、鄂区位经济发展的纽带,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江汉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强的旅游资源优势;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也造就了荆州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荆州市在几代人努力下,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但荆州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湖北省17 个地市州中处于最低阶段。因此,怎样提升荆州的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目前首要的问题。荆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荆州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荆州优势资源在于土地、水和文化,从而荆州优势产业就是生态农业和人文生态旅游。因此,以荆州城区为辐射中心,建设生态市是使荆州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荆州优势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建立了实施这些战略的保障体系。 摘要: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已成共识,而各地区经济发不平衡,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区域为主体,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提出并论证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荆州,区域经济,定位,产业,对策 一、荆州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上分析,经初步核算,2006年~2008年度,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438.06、519.63、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1.45%、12.4%、12.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6.73、154.20、18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7.8%、8.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41.78、174.15、211.1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69.56、191.28、224.9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9%、10.1%、12.0%。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经济总量上虽然增量较大,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多、比重大,“三农”问题集中突出,作为江汉平原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着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负债过大的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面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偏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低,受制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甚至失衡。 二、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