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作业论文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第一篇: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百年中国》观后感重温百年历史,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自豪、从贫弱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从专制到民主、从分裂到统一,心情也从沉重到舒缓然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被外国列强入侵分割领土,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神州大地哀鸿遍野,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经济一片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中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五”成功升天、世博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世界的神经,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时间的灰烬铺平不了列强铁蹄碾过的道道划痕,漫天的黄沙掩盖不了那硝烟弥漫惨不忍睹的幕幕史实,湍急的碧波荡涤不了抛洒在历史长河中的沽沽热血。
风云世纪,百年中国,穿梭于深远悠长的历史隧道,听着那风起云涌年代的咆哮,撕开那血腥淋淋的层层面纱,几阵悲痛夹着几许哀愁;看着黑暗里一双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感受着那弯曲背影里隐藏的无可奈何,听着那战争年代下一曲曲的国民悲歌,几番警醒混着几丝悲凉......一百年前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写下了史上最为耻辱的篇章。
慈禧太后,中国垂帘听政的第一人,是她让清政府一步步迈向了落魄,走向了灭亡。
在她之水深火热的广大人民于不顾并且还毫不犹豫的答应履行各国列强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政策,还能欣然说出“量吾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她可曾想过她会成为历史批判的罪人,她的名字不是流传千古而是遗臭万年?就因为她,美利坚军队可以明目张胆越俎代庖地在气势雄伟的紫禁城里练兵,德国骑士可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搞骑射比赛,并且用的是中国的毛驴,各国公使可以很舒适度地坐在金光闪闪的皇宫大殿的龙椅上拍照.....如此昏庸无能的政府,如此痛人心弦的惨状,却又如此真实地把清政府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其中有曲折也有成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历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历史论文范文篇一《晚清满汉政争与中国政治走向》摘要:清沿明制,清王朝入关后迅速把明朝时已比较完备的内阁六部九卿制化为己用,并且后来不断完善发展,“可是终清一朝,唯独两点不曾改变过其一是政府组织的满汉双轨制,其二是军事组织的八旗驻防。
”[1](p43)这主要的原因是清朝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对汉人存在深深的不信任感,这点在我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存在,可是在清代却是把部族政治发挥到极致的,满洲人在国家权力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可同时入主中原之后八旗子弟的腐化速度却也够快,满人“强悍之气已失,蒙昧之性未改。
”[2](p76)以至于等到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已不堪一击,清王朝不得不起用汉族官僚曾胡左李等人外攘蛮夷内平叛乱,自此汉族官僚势力迅速上升满汉矛盾也急剧上升,等到戊戌变法之后则已激化,待到清末立宪汉族士绅的数次请愿被拒绝后已经不可调和,而清王朝的末日也不远了··关键字:晚清满汉矛盾政治斗争引言:满洲以刚柔兼济利用和驯服汉人而盛,“然有清一代“满汉合作”始终缺乏互信和平等,汉人始终处于绝对的政治弱势,满汉畛域严密。
究其根源,在于内化于历代清帝心中的‘崇满抑汉、以满驭汉’之祖制,清廷对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数万万汉人始终加以猜忌和防范。
”[3](p3)一、太平天国战争之前的满汉关系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汉族入主中原过程中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无情,亦有圈地圈人并颁布逃人法的残酷,故清初的满汉矛盾十分尖锐,南方有天地会等汉族反清势力,台湾有郑氏家族的反清势力。
这种形势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推行一系列与民生息的仁政和消弭满汉矛盾的举措之后才缓和下来。
而康熙皇帝平三番时,八旗子弟已难堪大用了,主要就要靠汉人绿营兵了。
康雍乾三世多颁行弥合汉满的措施,可是汉满矛盾并未真正得到弥合,只是成为一种潜流,这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矛盾缓和为前提的,而清王朝恰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满汉矛盾的缓和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篇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姓名:黄永超班级:2010020901 学号:105020940026 指导老师:刘晓研【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通过条约体系,不仅夺占了大量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而且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等,使其侵略势力逐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与此同时,中国缓慢地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并且促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救国救民【正文】一、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国廉价工业品的大量倾销,又促使了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结构走向解体,同时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首先,中国从此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中国人民面临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的同时,还必须遭受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受洋鬼子的种种欺压。
其次,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社会性质的改变,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主权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灾难,而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则是进步。
近代史论文《松花江上》(共5则)
近代史论文《松花江上》(共5则)第一篇:近代史论文《松花江上》《松花江上》的九一八事变我的家乡在西安,现在又在哈尔滨上学,所以我想讲讲近代时在我的家乡跟哈尔滨有关的一些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悲怆、凝重的著名歌曲,当年在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东北人民中,唱得让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
而对于我,这首歌我第一次知道是我的小学老师教给我们的,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首风靡全国、流传不衰的歌曲是为何被传唱,也一直以为这是东北人民写的歌,后来才知道它竟然是从张寒晖先生在西安回坊所做并从西安回坊传向全国的。
说起这首歌,先说说导致它传唱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趁中国内乱之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事变拉开了日本侵略的序幕,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极其残酷的蹂躏和摧残,身陷水深火热之中。
谈到九一八事变,众所周知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是在课堂上听到老师说起时说不能怪蒋介石,其实是张学良为了保全中国放弃了东北,想等国内安定后再夺回来,未曾想到日本人胃口很大占领了东北还想要华北。
课后我查了一些资料确实是有这样的说法,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不抵抗”完全是张学良下的令,而与身处长江中“永绥”军舰上、不知道日军已在沈阳动手的蒋介石彻底无关。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驻扎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中国近代史作业(小论文)
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后记——11096119 黄升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简介(一)八一起义纪念馆总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砖泥建筑,是当年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创建于1956年,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多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致力于馆藏文物的征集和研究,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同时对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了维修和翻新,对现有陈列进行了更新、改进。
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同步进行的大型沙盘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运用多媒体影视合成景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施计"的故事情节;运用电动图表、绘画、雕塑等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整个大厅的陈列内容,新的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更富有生动性和教育性,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军70周年前夕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刻作为陈列的序幕,将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二万多起义军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
硝烟散尽,至今尚存革命旧址五座: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
均为国保单位。
为了纪念和宣传这一光辉的历史,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40多年来,接待观众逾1000万人次。
南昌起义暨建军70周年之际,五座革命旧址经过维修,再现了历史的光辉;辅助陈列全面更新,充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展览手段,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已达国内一流水平,令人留连忘返。
(二)八一起义纪念馆布局位于南昌市老城区中心的洗马池,中山路西端。
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于1924年。
旅社大楼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共四层,中部为天井,共有96间房。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篇1摘要:众所周知,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
然而,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关键字:爱国;救世;危机;新潮;出路正文:1840年,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亦从此拉开,中国也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猛然被对世界打开,众多的外国资本蜂拥而至,同时这也引起了国内封建集团的极力抵触,外国资本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
一、林则徐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林则徐经世派主要是提倡经世致用的主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迫使他们去反思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探求挽救衰世的办法,开始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中国近代史研究经过二十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学领域里一门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小论文范文篇一《近代史小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和国土的大门,是中国历史性的变化,也是中国觉醒的时候,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大国,曾几繁荣,却敌不过洋炮的轰击!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由于内部斗争,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了。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
10月下旬,清政府又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
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定不平等条约。
至此,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19世纪末,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斗,所向披靡。
辛亥革命的胜利后革命党人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研究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曲折、艰辛与变革的历史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逐渐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段历史既铸就了民族的辉煌,也铭刻了国人的悲痛。
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以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近代史的背景政治方面,清朝统治逐渐衰落,封建社会面临严重危机。
封建专制、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经济方面,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1.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侵害。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造成中国巨大损失和民族耻辱,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5.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
四、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现代化史,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段历史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觉醒。
其次,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
五、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中国近现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篇一《浅谈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摘要: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人物选择的道路、革命策略决定了他的立场、成就和历史功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命运。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使中国这个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关键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革命策略社会主义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就由其性质决定了,那就是要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富强。
对此,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似乎都没有异议。
尽管他们都怀抱着这样的理想,但基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所选择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和谋略也是大大不同。
1、不同的救国道路林则徐在封建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又在失去封建皇帝支持的情况下无奈承认其失败。
洪秀全则继承了林则徐反对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其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宣告了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阶级是不甘于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的。
但不同于林则徐的是,洪秀全完全和封建皇帝站在了对立面,在反对封建皇帝的同时反对帝国主义,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既反帝又反封的革命,对以后的革命开启了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孙中山就称自己为洪秀全第二。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在方式方法上、在谋略方略上也很明显受到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影响。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其反帝反封建的目标错了,而是其用来反帝反封建的路线、方法、谋略方略还不能够把这一历史任务更加彻底、全面地完成。
而从戊戌变法开始,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所进行的维新、变法,在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方面都显得畏首畏尾得多,甚至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是反封建有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敢明确反帝的目标。
近代史论文1000字范文(13篇)
近代史论文1000字范文(13篇)写作思路:以近代史作为框架,选择其中比较知名的事件进行书写,最后总结中国人,绝不允许“佛狸祠下,神鸦社鼓”的菊面出现!正文:1840年,_战争爆发,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束,中国的屈辱历史也随之开始,这,便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布不堪回首的侵略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是面对一堆悲惨的数据愤怒的大声嚷嚷几声就算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更应该冷静的分析这段历史,然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中国近代史可以简单的以1919作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众所周知,_战争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Y个不平等条约。
割地,赔款,甚至连关税都要同英国商量,曾经的天朝上国此时不得不对船坚炮利的英国言听计从。
即便如此,英国,美G等资本主义国家仍是贪得无厌,它们又通过南京条约副约,虎门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以方便它们更好的在中国进行搜刮和侵略。
美G无耻的将所谓“扩大各_益”的功劳归功于自己,而法国则用《黄埔条约》将传教士的坟地都搬到了中国,更可悲的是,为他们守墓的,居然还是我们中国人。
和平的日子没过几年,资本主义列强又开始蠢蠢欲动。
英法急欲通过“修约”来扩大他们在华的侵略范围,而不巧的是,他们的无理要求被中国的皇帝拒绝了。
而他们,便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_战争。
_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绝不仅仅是烧毁了一座圆明园那么简单。
天津条约使的他们的魔爪伸向中国内地,而北京条约则使大批中国人被当作“猪仔”贩卖出国。
与此同时,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久的俄国也趁火打劫,强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每每想到俄国的版图,笔者的心都不禁一颤,那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可是,那些数字,本来有很多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在资本主义列强无耻侵略的同时,中国人也开始有所觉醒,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打击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促进作用仍不可磨灭!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倭国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G。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3000字)
在抗战历史中反省院系:外语系班级:14商英2班姓名:***学号:************目录一、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内战的漫长道路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3、关于好与坏的诠释二、抗日战争——中国无法忘记的伤痛1、从分叉路口走到统一的道路上2、沉重的八年抗战,团结的八年日子三、反思与启示一、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内战的漫长道路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1840年,中国的宿命在这年彻底改变。
在它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迅猛,而西方殖民主义也向我们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伸出了魔爪。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战争,革命,起义,多少大清皇朝始料不及的大事件都是在此期间爆发,而这些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权益的侵害。
尽管有部分人民群众、爱国官员还有后来的义和团对西方列强做出反抗,也有著名的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来表示红果人民抵御外敌的决心,但是清皇朝的懦弱无能终究还是让天朝上国变成了洋人手中的玩偶。
2、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后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西方殖民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不仅仅是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还有对大清皇朝以及其百姓的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
然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愤然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也便是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它让中国掀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让封建帝制走到了日薄西山之处。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 [1]“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代史论文范文写
近代史是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尤其是近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革,对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近代史背景下的政治变革在近代史这个阶段中,人类社会经历了重大的政治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层面的权力转移、鸦片战争、开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相继发生,各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
在这些政治变革中,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意义。
戊戌变法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开启改革之路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现代化之路,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共和民主制度建立的开端。
与此同时,日本和欧美国家在思想、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也在不同程度上展开。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经过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需求,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二、近代史背景下的经济变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各种技术创新的出现,欧美国家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以此开启了现代化飞速发展之路。
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变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经济体制,比如英国、美国等国家在自由市场经济、西欧、北欧国家在社会福利经济、苏联在计划经济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的成绩。
而在中国,经过多次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三、近代史背景下的文化变革随着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全球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等,都让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多元性得到更加强调。
在中国,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化思想的多元化逐渐凸显出来,中国的文化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诸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世界闻名的文化经典都是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大成果。
四、论近代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近代史——这个充满权力斗争、思想变革、经济进步、文化开放和技术创新的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代史2000字论文
近代史2000字论文第一篇:近代史2000字论文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简单地把它的发生归于某些个人的因素,尤其是企图从个人品质上找原因,都无助于我们正确的总结历史经验。
文化大革命是党和毛泽东在探求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时走入歧途的结果。
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他们尖锐的形式,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体制等方面从在的缺陷。
从政治、法律上来看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1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必须把党和国家的的工作重心转到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不受干扰,必须对社会主义建立后国内的阶级现状和阶级斗争作出合乎客观实际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
3要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坚持集体领导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5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安定团结,才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经济上来看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1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变化。
2经济政策的正确必须要用思想理论的正确作保证。
3生产力布局的改变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进行急于求成。
4现代化的生产,必须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劳动制度,不能搞“无政府主义”。
5加速增加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6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采取闭关政策,必须加强对外交流。
二继承发扬抗战民族精神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剑与火、血和泪、苦难和抗争的交响曲。
顽强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
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史被纳入到整个世界近代史范畴中。
如何解读这样的中国近代史,不同的模式体现着不同的立场和想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篇一《浅谈戊戌思潮》摘要:在19世纪末兴起的戊戌思潮,以传播资产阶级学说,抨击封建专制,探索救国真理为标志,以冲击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为基本流向,与19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爱国进步思潮汇合在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主潮流。
关键词:社会思潮;社会变革一、戊戌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进入19世纪90年代,内忧日甚,外患日迫。
人们对西方的认识和对自身的反省变得日益自觉。
伴随新的阶级力量的成长,一种新的政治思想潮流也正在积聚。
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了朝野的剧烈震动,集三十五年洋务努力之精华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同时,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国家全面瓜分的危险。
如果说种族上"夷夏之大防"的观念在40年代即已动摇的话,那么文化上的"中西之大防"的观念在90年代也开始坍塌。
这时期,严复介绍西方哲学、政治学的一系列译著犹如一剂救世良方,使国人看到了希望并产生了以之为借鉴改革中国政治体制和其它各项制度的愿望。
在这种形势下,维新变法的思想终于汇合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并且迅速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政治改革运动。
二、戊戌思潮的具体内容政治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思想家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樊篱,开始把思维触角延伸到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领域,他们倡导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严复不但把开设议院作为刷新政治的关键,而且视为国家经济复兴和民族道德进步的良策。
在光绪帝的支持下,维新派发动"百日维新",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但是在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击下失败。
思想上,维新志士运用民权理论对"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等级观念严加批判,他们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为武器,批判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摘要本篇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文章回顾了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以及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
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
然后,文章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一、中国近代史的回顾1. 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与外国进行接触和贸易,但同时也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控制。
洋务运动的兴起带来了一些现代化的变革,但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更加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
2. 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制度的终结和共和制度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尽管政治改革开创了新的时代,但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贫困、民族问题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权力争夺,以及不同思想和派别之间的斗争。
经济上,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和商业企业。
三、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华民国推翻北洋政府。
国共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联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近现代史论文三篇
近现代史论文三篇论文是毕业的关键,以下风林网络论文栏目小编为您整理近现代史论文三篇,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风林网络查看。
分析抗战时期“贷金制度”全面抗战时期,贷金制度在资助流亡学生完成学业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仅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依靠贷金完成学业,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为抗战的胜利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学术界关于贷金制的研究大都是关于这一事件本身,而对于“贷金制度”其制度方面缺少研究,本文从贷金制的制度层面,对其制定的原因和实行的始末做一梳理,以期补充贷金制方面的研究。
一、贷金制度实行的原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相继攻占了中国华北的大部分领土。
日本对占领地区采取了野蛮的掠夺政策,侵占学校和学生宿舍,掠夺学校的设备、器材等物资。
许多学校被迫迁移,学生也流离失所,大多数学生逃亡到抗战的大后方——西南各省;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共抗日政策宣传影响下,来到陕北的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继续接受学习。
流亡到国统区的学生,由于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因而也就无法继续上学了。
这一大批流亡学生,一方面与父母失散,由于年龄相对较小,无法就业,因而没有经济来源,不但没有资金继续上学,甚至连维持自身的生计也成了问题;另一方面,无法参军到抗战的最前线。
面对数量众多的流亡学生,国民政府一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和国民政府的一筹莫展相比,共产党在争取青年学生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各根据地制定了明确的政策来安排到边区学习和工作的青年学生。
共产党的政策吸引了平津等沦陷区的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来到陕北抗日根据地,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则是接收青年学生的主要地方。
面对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奔向中共的怀抱,国民党政府一时心急如焚。
为了争取这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更是为了争取民心,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王世杰接受任务通盘筹划。
然而,面对如此困境,知识分子出身的王世杰也无计可施。
近代史论文4000字
近代史论文4000字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4000字,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论文4000字篇一《再论辛亥革命的性质》摘要:本文拟就革命的性质问题略陈管见。
――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可知,就辛亥革命的性质而言,与其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还不如说是以反满为主题的国内民族革命与变君主政体为民主政体的政治革命的有机结合。
关键字:辛亥革命;性质一笔者认为应该从革命的具体目标与实际效果为依据,重新把握辛亥革命的性质。
与其说辛亥革命主要是阶级利益与阶级关系的变动,还不如说是国内民族关系与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动,是国内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的结合。
革命固然应该为建设者开辟道路,但任何革命都不可能取代建设本身。
在革命的武力与民主素养均未完全到位时所发生的辛亥革命尽管不曾为建设者彻底摧毁中国专制主义的社会土壤,但它毕竟给建设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对于一个拥有两千余年君主专制传统的国家和人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胜利。
诚如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所指出的:“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既然民权政治的诸多条件尚未具备,政治革命本身就失败不到哪里去,除非那个供建设者们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已遭废弃,不应苛求和指望当时的革命者除了誓死捍卫《军政府宣言》的原则外,还能做更多的事情。
至于这场革命的价值和意义,恰恰需要为数更多的建设者用劳动和智慧去证实和充实,而不是看客式地指手画脚。
这是因为,尽管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改变以往发生的事情,但是,“已经发生之事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将要发生之事的结果。
”由国内民族革命所带动的政治革命固然没有取得十分可喜的成就,但革命者大致已达到自己所预期的政治目的,他们所获得的与他们能获得的大体一致。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变革和崛起。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列强的侵略、内部的战争以及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列强开始向东方扩张,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目标。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列强的侵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受到了严重冲击。
然而,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时期。
在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开始组织起来进行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都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这些斗争虽然最终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但它们为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还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19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协约国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持,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在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和现代化,才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文化运动、建立民主共和国等。
这些改革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国家的动荡、变革和崛起。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3)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3)近代史小论文范文篇五《中国近代史事件论文》1840~1859年鸦片战争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此时的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闭塞,已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于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目标。
腐败的社会制度最终无法抵御新兴的资本主义,1840~1842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扩大国外市场和掠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愿望。
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阻止了中国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继续发展,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经济上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国内人民起义不断,边疆危机四起。
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近代史相关论文1000字范文
近代史相关论文1000字范文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1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1000字论文篇一:《以近代史观看洋务运动》摘要: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运动的险恶情境中,洋务运动为维护清朝统治展开了一场自救运动。
作为地主阶级,他们不可能超越阶级局限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清朝现代化(近代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在这个过程里,中国为求自保,开始被动地、小心翼翼地去适应当时的形势。
这样,使得中国并不像大多数西方国家那样由资产阶级首先开始,而是由地主阶级开始的,过程也是极其艰难和曲折的。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英法的参战,清军在上海及浙江附近击败了太平军,使中国真正感受到了西方的军事优势,这样,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就被当成解决国内外问题的办法。
“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这句话被曾国藩引用,说明了他想利用这次运动来使中国强大。
奕也曾建议利用镇压叛乱来作为得到西方武器的途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认识。
这其实也是在某些方面实践着魏源所提倡的“师夷长技”。
于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曾国藩等人开始聘请洋人练兵,虽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但已经采用近代的方法并配备给军队以洋枪洋炮,还开始筹建新式水师。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兵工厂和造船厂逐渐建立起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包括外国的技术人才纷纷引进国内。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建立。
它们不仅制造军火还包括船只和机器,这些又用来装备中国的军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也隔数重“山”
近代历史上,唯一被人称作“国父”的,也就只有这中山先生了。
近代历史风云变幻中,他留下的更多是耀眼的光辉。
三民主义在那个时代那样振聋发聩,惊醒多少有志之士。
不过,就像远望天边的绚丽晚霞总是隔着重重山巅,历史天空那么辽阔,历史人物毕竟遥远,直到翻阅史书取代了道听途说,在课堂上老师细细讲解中,目光才渐渐穿透着几重山……
之前,在各种信息中,中山先生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是真英雄,单单纯纯的一个英雄,甚至没有七情六欲,更像一个神明。
高举义旗,创立同盟会,推翻了腐朽封建的清王朝,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的,成果被袁世凯等军阀所窃取,但是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不会泯灭。
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
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中山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乱世中的英雄,肩上背负着国家民族的责任,歇斯底里的战斗,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隐藏在这背后的,是那种对革命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种种失败的不屈不挠,对国家的热爱,还有那种天下为公的宽阔胸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也敏锐看到了中国革命需要长期的奋斗,一句朴实无话的话语,将心中那种继续奋斗的精神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虽然他所畅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让
位于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但是,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也是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而不是伟神,是因为他仍是一个具象的,实实在在的人,他有普通人没有的伟大,同时,也会有普通人所有的特质,有其长,有其短。
如果仅仅看到了英雄的光辉,是不客观与不实际的,那些被光辉遮盖的瑕疵,更能使眼前的遥远的形象变得丰满。
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最终失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作为一个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妥协性与不彻底性。
他曾经幻想寻求在华帝国主义的支持来进行革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答应了列强很多丧权辱国的条件。
辛亥革命首义成功后,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是未能触及到封建制度的本质,也是导致日后军阀混战的一个原因。
中山先生领导了多次针对大城市的起义与暴动,最终几乎均以失败告终。
其实这些起义在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如果仔细考证起义前的情况,就会发现中山先生在起义的各个方面准备并不充分,很多时候都是仅凭一腔热血与仅仅几十杆枪,几十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进行起义。
所以中山先生英雄事迹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冒险主义与空想主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是最大的受害者,更是最强大的革命力量,谁能够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谁就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但是,中山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将人民群众定义为“不知不觉”的下等公民。
由此,中山先生思想上的局限性可见一斑。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他们能够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最后能够取得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看待一个历史人物需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去分析。
中山先生的革命英雄形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一个缩影;中山先生的各种缺点,也有很大部分是受那个时代的束缚而造成的。
我们不能去苛求前人做到完美,满足我们对于正面人物的所有幻想,我们要以一种更实际的眼光,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他们。
一个不再完美的中山先生,在拨开历史重重迷雾后展现在眼前,他的功绩与局限随着他的逝世盖棺定论,他仍然是中国近代史上屈指可数的伟人。
中山隔着数重山看是英雄,当目光穿过这重重屏障,虽然不再完满,可是却换回了真实。
也许,一个真实的英雄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