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计划教案 (1)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全册(一)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全册(一)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全册单元一:生活中的水课时一:水的特点•学习目标:了解水的特点,认识水的形态和颜色。
•教学重点:水的形态和颜色。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
•学习过程:1.讲述水的特点:无色、透明、无味、无气味。
2.展示水的不同形态图片,让学生观察水的形态。
3.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水(如红色果汁、蓝色染料等),并鼓励他们发表观察结果。
4.讨论水的形态和颜色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水的特点。
课时二:水的变化•学习目标:了解水的三种常见变化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形态。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解。
•学习过程:1.教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水的三种变化形态(如将水放在冰箱冷冻、加热水使其沸腾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
3.讲解液态、固态和气态的基本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变化。
4.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不同的水的形态,并记录下来。
课时三:水的用途•学习目标: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
•教学重点:认识水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小组活动。
•学习过程:1.朗读水的常见用途,如饮用、洗衣、浇花等。
2.引导学生讨论水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如游泳、洗车、煮饭等。
3.分成小组,让学生列举出水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并展示给全班。
4.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水,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发育课时一:植物的生长•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需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必需条件。
•教学方法:图示、讲解、观察。
•学习过程:1.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示,解释植物的生长过程,如从种子、发芽、成长到结果等。
2.讲解植物必需的生长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和空气等。
3.观察班级中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4.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课时二:动物的生长发育•学习目标:了解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1.认识不同物体:有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之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分类整理。
2.物体的形状特征: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3.物体的质地特征:观察物体的质地,运用触觉辨别不同物体的质地。
第二单元:各种功效的水1.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2.水的三态变化:观察水的凝固、融化、汽化等状态,了解水的不同形态。
3.水的净化:通过实验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单元:食物和营养1.食物的来源:认识不同食物的来源,了解农田和海洋等食物供应地。
2.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
3.合理膳食:学习如何搭配合理食物,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过程。
2.植物的繁殖: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式。
3.种子传播:观察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培养对植物保护的意识。
第五单元:动物的运动和感觉1.观察动物的运动方式:研究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动物的运动原理。
2.动物的感觉:了解动物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的作用。
3.动物的行为:观察动物的行为,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与讨论:通过教师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共同理解科学知识。
2.实验与观察:利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3.游戏与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通过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3.知识测试: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教材:使用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篇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篇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
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
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
在些什么用途?(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
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
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
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吸管吹冰块(预设8分钟)(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0分钟)(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作者整理了5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
3、能够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主动的与同组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并能分辨出什么物体在水中可以溶解,什么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教学难点:知道加快物体溶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砂糖、高锰酸钾、一盆凉水、一瓶热水。
学生用具:共分五组,每组一次性杯子5个、木棒一根、砂石、食盐、味精、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实验表一张。
教学方法:小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等等多种方法相互协调使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引入(1)师出示一撮砂糖问:同学们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平时用它来干什么?(2)现在我们就来冲一杯糖水喝,(师边说边冲)谁来尝尝?指名尝试。
.师及时提示:注意不熟悉的物品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口尝?为什么?(3)师举起杯子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糖到哪里去了?并直接板书课题。
(4)师重复是否真的化了呢?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出来,得用实验验证一下才行。
2 、设计实验证明师述:为了让同学们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有颜色的物品————高锰酸钾,来代替砂糖。
师出示高锰酸钾让学生观看并解释: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现在跟我一起认识它(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两遍)不要看它这么小它可很神秘噢!我把它放入水中你们可要仔细观察。
师提问: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它到哪里去了?谁来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得越来越小,较后消失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师总结:我们把像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
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
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三年级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1.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1.2 科学思维与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二章:生物世界2.1 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废物等。
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识别它们的基本特征。
2.2 生物的分类培养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三章:自然现象3.1 天气与气候引导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如晴天、雨天、四季等。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特点。
3.2 自然界的物质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如水、土地、空气等。
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第四章:人与环境4.1 人类活动与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资源消耗等。
培养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4.2 生活与科学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饮食、健康、安全等。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简单的机械5.1 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概念,如推、拉、提、压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游戏,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5.2 简单机械培养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知识,如杠杆、滑轮等。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探究物质6.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燃烧等。
6.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培养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如元素、分子、原子等。
通过实验和模型,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七章:地球与宇宙7.1 地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构造、气候等。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10篇)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10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1、认识纤维。
(1)师出示几种纤维。
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
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
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
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
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
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
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
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一课什么是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3. 能够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教学重难点1. 科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2. 科学技能的研究和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是什么”,引入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概念:播放科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含义3. 研究科学的方法:解释科学方法的概念,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方法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4. 研究科学技能: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学生实验成果第二课科学常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科学常识的研究和了解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常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常识2. 研究科学常识: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等3. 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训练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观察实验报告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课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力的作用2. 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学会如何利用力教学重难点1. 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和效应2. 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力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力是什么”,引出课堂主题2. 研究力的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和种类,例如重力、摩擦力等3. 力的测量:让学生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4. 利用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力的实验,学会如何利用力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四课生活中的定向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2. 掌握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1.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2. 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定向”,引入课堂主题2.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介绍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3. 定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罗盘进行定向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定向实践成果第三单元声音传播第五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声音的传播特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是什么”,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源头和产生方式,例如乐器、嗓子等3. 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例如声音的传播速度等4. 声音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六课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学会利用声音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利用声音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的作用和用途”,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的常见用途,例如广播、聆听音乐等3. 利用声音:引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利用声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乐器、录制广播等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践项目成果总结本教案以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基础,设计了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和第三单元声音传播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准备“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
(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
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
(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科学教学规划:三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规划:三年级上册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三年级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观察与实验-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 教学内容:- 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记录观察结果;-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习使用科学工具,如显微镜、天平等;- 学习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单元二:物质与变化- 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原因。
- 教学内容:- 探索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学习物质的分类和测量;- 研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如溶解、融化等;-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单元三:植物与动物-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教学内容:- 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 探索植物和动物的不同种类;- 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方法。
单元四:天气与季节- 学习目标: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 教学重点: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 教学内容:- 学习天气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变化;- 研究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科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科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记录、口头回答问题和小组合作情况,以及定期的测验和评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细铁丝。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箔、潜水艇、筷子、塑料管、泡沫板、生鸡蛋或土豆、硬币、针线。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记录卡、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课——科学,谁能说一说,你认为科学课上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科学知识,观察,做可实验,进行科学考察等活动)“对,科学课上我们就是要记性一些观察、实验,要亲身经历一个个的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究活动,在研究、认识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
可不要小看这一个个的活动,今天我们人类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实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
谁知道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二、学生自主学习。
1、看图上的树。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叶子,枝条,茎……)让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2、回忆曾经看到的树。
师:“你在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生说出记录)“想再去看一看吗?” 生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用记录的词语:嫩绿、绿叶、黄叶;大树、小树;绿皮、干皮等3、观察一棵树。
(1)讨论观察方案。
师:“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2)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大树前开始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4、比较三次的记录。
带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2、会拓印树皮的图案;画出树叶的形状。
3、能搜集一些实物的标本。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树皮的拓印、几张大树的照片。
2、学生准备:白纸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大家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观察的那棵树是什么样的?”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师:“请你用动作告诉别人你看到的树的树冠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 学生进行交流。
2、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师:“你看到的树的树皮是什么样的?” (生说师板书:粗细干…)“你能拓下来给大家看一看吗?”3、学生到教室外拓印树皮。
(1)指导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
师:“除了拓树皮,还有其他描述大树的方法吗?”(2)画画树叶的形状。
(3)展示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
师小结: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师:“我们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
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这课树。
三、课后研究。
试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二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 、“纸”、“米饭喝淀粉”等六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的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的计划
1. 第一单元: 身边的物体。
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并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轻重、硬软等性质。
2.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能量。
通过实验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光、声、热、电等能量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感受不同形式的能量传递。
3. 第三单元: 空气中的水汽。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和水的循环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水蒸气和雨的形成原理。
4. 第四单元: 生物之间的关系。
探讨植物、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5. 第五单元: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自转、公转等现象,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念。
6. 综合实验: 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7.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植物园、动物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
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非常敏锐,发言和回答都非常积极。
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习与以往的常识学习有许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知道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
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
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区别,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1、全册内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学会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相应的问题。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红糖各一份、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1小包食盐,一小包小苏打,一小包碱,装有水的烧杯1个,玻璃棒1根]1.出示食盐,提问:把它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预设:消失了,不见了,溶解了。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之溶解。
3.提问:除了食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在水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预设:白糖,味精,红糖等。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小苏打和碱,并出示小苏打和碱。
(板书:小苏打,碱。
)5.提问:如果我在这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一直加一直加,食盐能够不断溶解吗?那小苏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
)6.提问:那么,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猜测。
)7.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板书)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盐、小苏打、2克的勺子、尺子),装有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全班数据汇总表。
教育计划:三年级上册科学
教育计划:三年级上册科学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科学基础,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年级上册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基本概念,如动植物、天气、季节等;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温度计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关爱大自然。
3. 教学内容1. 动植物: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学会分类;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2. 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3. 科学工具:学习使用放大镜、温度计等简单的科学工具。
4.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5.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6.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我国教育部门要求的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教具:放大镜、温度计等简单的科学工具。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7. 教学进度安排每周安排两节科学课,共计36课时。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 第1-4周:动植物特点及分类2. 第5-8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3. 第9-12周:天气与季节的变化4. 第13-16周:科学工具的使用8. 教学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
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
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涉及温度的测量和水的三态变化。
磁铁单元从我们知道的磁铁开始,来了解磁铁的两极和作用,制作指南针。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
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
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这5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各种科学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
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习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
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较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动物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我们周围的材料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2、谁更硬一些3、比较柔韧性4、它们吸水吗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6、砖和陶瓷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1、水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谁流得更快一些4、比较水的多少5、我们周围的空气6、空气占据空间吗7、空气有重量吗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计划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28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植物和我们:(1---7)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植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动物和我们:(2—14)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初步掌握其生活习惯及其生命特征。
3、我们的生活材料:(15--21)课,以“学生对生活材料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22---2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5.-28)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目的: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重点:《动物和我们》、《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 、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
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内容(课时)备注1 我看到了什么(1)开学注册2 校园的树木(1)完成练习3 大树和小草(1)水生植物(1)4 植物的叶(1)5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6 国庆节放假一周7 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1)8 寻访小动物(2)9 蜗牛(2)10 完成相应的练习11 期中考试12 蚂蚁(1)金鱼(1)13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2)14 我们周围的材料(1)哪种材料硬(1)15 比较韧性(1)它们吸水吗(1)16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砖瓦和陶瓷(1)17 給身边的材料分类(1)水(1)18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谁流得更快一些(1)19 比较水的多少(1)我们周围的空气(1)元旦放假一天20 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有重量吗(1)21 期末复习三上册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