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设计实验3

合集下载

《算法设计综合实训》题目讲解

《算法设计综合实训》题目讲解

算法设计综合实训题目0.逆序数字(借助栈)编写一个函数,接收一个4位整数值,返回这个数中数字逆序后的结果值。

例如,给定数7631,函数返回1367.输入:第一行一个正整数T(T<=10),表示有T组测试数据; 以下T行,每行一个非负的整数N。

输出:共T行,对于每组输入数据输出一行,即数字逆序后的结果值。

样本输入:3763110185158样本输出:1367810185151.人见人爱A+B这个题目的A和B不是简单的整数,而是两个时间,A和B 都是由3个整数组成,分别表示时分秒,比如,假设A为34 45 56,就表示A所表示的时间是34小时 45分钟 56秒。

输入:输入数据有多行组成,首先是一个整数N,表示测试实例的个数,然后是N行数据,每行有6个整数AH,AM,AS,BH,BM,BS,分别表示时间A和B所对应的时分秒。

题目保证所有的数据合法。

输出:对于每个测试实例,输出A+B,每个输出结果也是由时分秒3部分组成,同时也要满足时间的规则(即:分和秒的取值范围在0-59),每个输出占一行,并且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用32位整数表示。

样本输入:21 2 3 4 5 634 45 56 12 23 34样本输出:5 7 947 9 302.敲七【问题描述】输出7和7的倍数,还有包含7的数字例如(17,27,37...70,71,72,73...)【要求】【数据输入】一个整数N。

(N不大于30000)【数据输出】从小到大排列的不大于N的与7有关的数字,每行一个。

【样例输入】20【样例输出】714173.统计同成绩学生人数问题【问题描述】读入N名学生的成绩,将获得某一给定分数的学生人数输出。

【要求】【数据输入】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格式为第1行:N第2行:N名学生的成绩,相邻两数字用一个空格间隔。

第3行:给定分数当读到N=0时输入结束。

其中N不超过1000,成绩分数为(包含)0到100之间的一个整数。

算法实验报告范文

算法实验报告范文

算法实验报告范文《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目录实验一二分查找程序实现…………………………………………………………………03页实验二棋盘覆盖问题(分治法).…………………………………………………………08页实验三0-1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算法设计……………………………………………….11页实验四背包问题的贪心算法………………………………………………………………14页实验五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回溯法)………………………………………………17页实验六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分支限界法)…………………………………………20页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的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2实验一:二分查找程序实现一、实验时间:2022年10月8日,星期二,第一、二节地点:J13#328二、实验目的及要求目的:1、用c/c++语言实现二分搜索算法。

2、通过随机产生有序表的方法,测出在平均意义下算法比较次数随问题规模的变化曲线,并作图。

三、实验环境平台:Win732位操作系统开发工具:Codeblock10.05四、实验内容对已经排好序的n个元素a[0:n-1],现在要在这n个元素中找出一特定元素某。

五、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算法描述:折半查找法也称为二分查找法,它充分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采用分治策略,可在最坏的情况下用O(logn)完成搜索任务。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n个元素分成个数大致相同的两半,取a[n/2]与欲查找的某作比较,如果某=a[n/2]则找到某,算法终止。

如果某a[n/2],则我们只要在数组a的右半部继续搜索某。

二分搜索法的应用极其广泛,而且它的思想易于理解。

确定算法复杂度基本步骤:1、首先设定问题规模n;2、随即产生递增数列;3、在n个有序数中随机取一个作为待查找量,搜索之;4、记录查找过程中的比较次数,再次生成新的有序表并查找,记录查找次数,每个数组重复10次;5、改变问题规模n重复上述步骤2~4,n取100、200……1000;6、依实验数据作图,并与理论图作比较;7、二分搜索算法平均查找次数:问题规模为n时,平均查找次数为:A(n)=Int(logn)+1/2//Int()函数为向下取整3即二分搜索算法对于含有n个数据的有序表L平均作了约Int(logn)+1/2次的查找操作。

《第3课算法设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第3课算法设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算法设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理解算法概念: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或网络资源,理解算法的定义、特性和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 算法设计基础: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算法设计步骤,包括问题分析、设计思路、伪代码编写等。

3. 实践操作:学生需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排序问题、找零问题等),运用所学算法设计知识,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并尝试用流程图或伪代码表示。

4. 小组合作: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共同完成一个合作性算法设计项目,比如编写一个小游戏或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认真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独立完成实践操作部分,并确保设计的算法能够解决问题。

3.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交流与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4. 作业中需注明问题的分析过程、设计思路及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流程图或伪代码)。

5. 作业需按时提交,并保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的完成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效果。

3. 小组合作的成果及组内成员的参与度。

4. 作业的规范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如下: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作业质量。

4. 教师将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不仅让学生对算法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合并排序快速排序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合并排序与快速排序一、引言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是两种经典而常用的排序算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排序算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实验,通过对比它们的性能和效率,以期得出最优算法。

二、合并排序合并排序是一种分治算法,它将原始数组不断分解为更小的数组,直到最后细分为单个元素。

然后,再将这些单个元素两两合并,形成一个有序数组。

合并排序的核心操作是合并两个有序的数组。

1. 算法步骤(1)将原始数组分解为更小的子数组,直到每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2)两两合并相邻的子数组,同时进行排序,生成新的有序数组;(3)重复步骤(2),直到生成最终的有序数组。

2. 算法性能合并排序的最优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无论最好情况还是最坏情况,合并排序的复杂度都相同。

合并排序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来存储临时数组,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n)。

三、快速排序快速排序也是一种分治算法,它将原始数组根据一个主元(pivot)分成两个子数组,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小于主元,另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大于主元。

然后,递归地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排序,最后得到有序数组。

快速排序的核心操作是划分。

1. 算法步骤(1)选择一个主元(pivot),可以是随机选择或者固定选择第一个元素;(2)将原始数组根据主元划分为两个子数组,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小于主元,另一个子数组的元素都大于主元;(3)递归地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快速排序;(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每个子数组只有一个元素,即得到最终的有序数组。

2. 算法性能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最坏情况下,当每次选择的主元都是最小或最大元素时,时间复杂度为O(n^2)。

快速排序是原地排序,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1)。

四、实验设计为了验证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的性能和效率,我们设计以下实验:1. 实验目的:比较合并排序和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找最大和最小元素与归并分类算法实现(用分治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能用分治法求解的问题应满足的条件;2.加深对分治法算法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3.锻炼学生对程序跟踪调试能力;4.通过本次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找最大和最小元素输入n 个数,找出最大和最小数的问题。

2、归并分类将一个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按非降的次序分类(排序)。

三、实验要求(1)用分治法求解问题(2)上机实现所设计的算法;四、实验过程设计(算法设计过程)1、找最大和最小元素采用分治法,将数组不断划分,进行递归。

递归结束的条件为划分到最后若为一个元素则max和min都是这个元素,若为两个取大值赋给max,小值给min。

否则就继续进行划分,找到两个子问题的最大和最小值后,比较这两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找到解。

2、归并分类使用分治的策略来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分成两个子数组,然后递归地对子数组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序好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

在合并过程中,比较两个子数组的首个元素,将较小的元素放入辅助数组,并指针向后移动,直到将所有元素都合并到辅助数组中。

五、源代码1、找最大和最小元素#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XMIN(int num[], int left, int right, int& fmax, int& fmin); int main() {int n;int left=0, right;int fmax, fmin;int num[100];cout<<"请输入数字个数:";cin >> n;right = n-1;cout << "输入数字:";for (int i = 0; i < n; i++) {cin >> num[i];}MAXMIN(num, left, right, fmax, fmin);cout << "最大值为:";cout << fmax << endl;cout << "最小值为:";cout << fmin << endl;return 0;}void MAXMIN(int num[], int left, int right, int& fmax, int& fmin) { int mid;int lmax, lmin;int rmax, rmin;if (left == right) {fmax = num[left];fmin = num[left];}else if (right - left == 1) {if (num[right] > num[left]) {fmax = num[right];fmin = num[left];}else {fmax = num[left];fmin = num[right];}}else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MAXMIN(num, left, mid, lmax, lmin);MAXMIN(num, mid+1, right, rmax, rmin);fmax = max(lmax, rmax);fmin = min(lmin, rmin);}}2、归并分类#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num[100];int n;void merge(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 int a[100];int i, j,k,m;i = left;j = mid+1;k = left;while (i <= mid && j <= right) {if (num[i] < num[j]) {a[k] = num[i++];}else {a[k] = num[j++];}k++;}if (i <= mid) {for (m = i; m <= mid; m++) {a[k++] = num[i++];}}else {for (m = j; m <= right; m++) {a[k++] = num[j++];}}for (i = left; i <= right; i++) { num[i] = a[i];}}void mergesort(int left, int right) { int mid;if (left < righ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mergesort(left, mid);mergesort(mid + 1, right);merge(left, mid, right);}}int main() {int left=0,right;int i;cout << "请输入数字个数:";cin >> n;right = n - 1;cout << "输入数字:";for (i = 0; i < n; i++) {cin >> num[i];}mergesort(left,right);for (i = 0; i < n; i++) {cout<< num[i];}return 0;}六、运行结果和算法复杂度分析1、找最大和最小元素图1-1 找最大和最小元素结果算法复杂度为O(logn)2、归并分类图1-2 归并分类结果算法复杂度为O(nlogn)实验二背包问题和最小生成树算法实现(用贪心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能用贪心法求解的问题应满足的条件;2.加深对贪心法算法设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3.锻炼学生对程序跟踪调试能力;4.通过本次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密码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实验报告

密码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实验报告

密码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密码学算法,加深对密码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密码学算法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选取的密码学算法是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应用。

AES算法基于替代、置换和混合技术,用于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实现AES算法的关键是实现四个基本操作:字节替代(SubBytes)、行移位(ShiftRows)、列混淆(MixColumns)和轮密钥加(AddRoundKey)。

其中字节替代和行移位不涉及密钥,可以使用固定的S-box和位移表进行计算;列混淆和轮密钥加需要根据密钥来计算。

三、实验步骤1. 设计并实现AES算法的主函数,控制加密和解密操作;2. 实现字节替代和行移位操作的代码,并通过测试验证正确性;3. 实现列混淆和轮密钥加操作的代码,并通过测试验证正确性;4. 设计并实现密钥扩展函数,用于生成轮密钥;5. 实现AES算法的加密函数和解密函数,通过测试验证正确性;6. 验证AES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AES算法实现的加密和解密功能正常,能够对数据进行可靠的保护。

验证加密函数和解密函数的正确性时,采用了多组不同的密钥和明文进行测试,结果都能够正确地实现加密和解密的逆操作。

五、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实验,我深入理解了AES算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学会了使用替代、置换和混合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在实验中,我不仅学习了密码学的基本知识,还锻炼了编程和算法设计的能力。

在实现算法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了模块化和函数化的设计方法,使得代码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修改。

总之,本实验对于深入学习密码学和加密算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动手实践,我不仅理解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第3版课程设计

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第3版课程设计

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第3版课程设计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第3版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该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并进行实践编程,提高学生的并行计算编程能力。

课程内容
学习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了解基本并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更先进的算法设计和实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并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本课程主要分为以下模块:
1.并行算法概述
2.常用并行计算模型
3.并行算法设计技巧
4.树形算法的并行执行
5.矩阵乘法的并行执行
6.图算法的并行执行
7.并行排序算法
8.并行搜索算法
课程设计要求
本课程的设计要求如下:
实验1:并行化矩阵乘法算法实现
要求学生实现一种并行化的矩阵乘法算法,并测试其性能,比较其与序列算法的效率。

实验2:并行图算法实现
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常用的图算法,实现其并行化版本,并进行优化测试,比较其与序列算法的效率。

实验3:使用OpenMP和MPI实现并行算法
要求学生使用OpenMP和MPI编写并行算法,进行实现和测试分析。

实验报告
每个实验需要进行实验报告撰写,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

参考资料
以下资料可供学生参考:
•。

时域控制算法实验报告(3篇)

时域控制算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时域控制算法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时域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常见时域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的原理和实现。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分析其优缺点。

4. 学会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时域控制算法的仿真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时域控制算法是一种直接在系统的时间域内进行控制的算法,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本实验主要针对PID控制和模糊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四、实验内容1. PID控制(1)原理:PID控制是一种线性控制算法,其控制律为:$$u(t) = K_p e(t) + K_i \int_{0}^{t} e(\tau) d\tau + K_d\frac{de(t)}{dt}$$其中,$u(t)$为控制输出,$e(t)$为误差,$K_p$、$K_i$、$K_d$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

(2)实验步骤:a. 在MATLAB中搭建被控对象模型。

b. 设计PID控制器参数,包括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

c. 在MATLAB中实现PID控制器,并添加到被控对象模型中。

d. 仿真控制系统,观察控制效果。

2. 模糊控制(1)原理: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算法,其控制律为:$$u = F(e, e')$$其中,$u$为控制输出,$e$和$e'$分别为误差和误差变化率,$F$为模糊推理规则。

(2)实验步骤:a. 在MATLAB中搭建被控对象模型。

b. 设计模糊控制器参数,包括隶属度函数、模糊推理规则和去模糊化方法。

c. 在MATLAB中实现模糊控制器,并添加到被控对象模型中。

d. 仿真控制系统,观察控制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ID控制(1)实验结果:通过调整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系统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2)分析:PID控制算法简单易实现,适用于各种被控对象。

但其参数调整较为复杂,且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要求较高。

程序设计实习MOOC程序设计与算法(三)第一周测验

程序设计实习MOOC程序设计与算法(三)第一周测验

程序设计实习MOOC程序设计与算法(三)第⼀周测验作业题:7. 填空(2分)简单的swap 通过码是 ( 请参考公告中的“关于编程作业的说明”完成编程作业(请注意,编程题都要求提交通过码,在openjudge上提交了程序并且通过以后,就可以下载到通过码。

)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填空,使得程序输出结果是:5,3#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int x;int getX() { return x; }};void swap(// 在此处补充你的代码){int tmp = a.x;a.x =b.x;b.x = tmp;}int main(){A a,b;a.x = 3;b.x = 5;swap(a,b);cout << a.getX() << "," << b.getX();return 0;} 输⼊⽆输出5,3 答案:#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A{public:int x;int getX() { return x; }};void swap( A & a, A & b) //考察定义到类型的问题{int tmp = a.x;a.x =b.x;b.x = tmp;}int main(){A a,b;a.x = 3;b.x = 5;swap(a,b);cout << a.getX() << "," << b.getX();return 0;}8 填空(2分) 难⼀点的swap 填空,使得程序输出结果是:5,3#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swap(// 在此处补充你的代码){int * tmp = a;b = tmp;}int main(){int a = 3,b = 5;int * pa = & a;int * pb = & b;swap(pa,pb);cout << *pa << "," << * pb;return 0;} 答案:#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swap(int *& a,int *& b){int * tmp = a;a = b;b = tmp;}int main(){int a = 3,b = 5;int * pa = & a;int * pb = & b;swap(pa,pb);cout << *pa << "," << * pb;return 0;}9 填空(2分) 好怪异的返回值 填空,使得程序输出指定结果#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在此处补充你的代码getElement(int * a, int i){return a[i];}int main(){int a[] = {1,2,3};getElement(a,1) = 10;cout << a[1] ;return 0;} 输⼊⽆输出 10答案:#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 getElement(int * a, int i){return a[i];}int main(){int a[] = {1,2,3};getElement(a,1) = 10;cout << a[1] ;return 0;}10 填空(2分) 神秘的数组初始化#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 a[] = {// 在此处补充你的代码};*a[2] = 123;a[3][5] = 456;cout << * a[2] << "," << a[3][5]; }return 0;} 输⼊⽆输出 123,456答案:#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int * a[] = {0,0,new int[1],new int[1]}; *a[2] = 123;a[3][5] = 456;if(! a[0] ) {cout << * a[2] << "," << a[3][5]; }return 0;}。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前面两节课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以及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还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

本节课从设计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借助表格和流程图进行算法设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能够运用枚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算法问题。

理解和运用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和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也认识了抽象建模,但对设计算法的具体步骤有些陌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算法概念的介绍、枚举法的演示等。

示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材料。

流程图绘制工具或软件(如WPS的流程图绘制功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堆动物,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3. 引出算法的概念,并介绍算法在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讲解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强调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2. 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10分钟)讲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演示如何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枚举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 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5分钟)讲解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问题定义、数据分析、算法选择、算法实现和算法测试。

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一、算法设计的概念和意义算法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根据问题需求,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算法设计的目的是使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1. 问题分析:在设计算法前,需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明确问题的输入和输出。

2. 算法复杂度:设计算法时应考虑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尽量选择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的算法。

3. 模块化设计:将算法分解为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完成特定的功能,便于理解和维护。

4. 适应性设计:算法设计应考虑到问题规模的变化,并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输入。

5. 可读性和可测试性:设计的算法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可测试性,方便后续的优化和改进。

三、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1. 递归算法:递归是一种重要的算法设计方法,通过在函数内部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适用于问题具有明显的递归结构的情况。

2.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通过每一步都选择当前状态下最优的选择,以期望最终能达到全局最优,适用于一些具有无后效性和最优子结构的问题。

3. 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将复杂问题拆分成多个子问题,通过保存子问题的解来构建最终的解,适用于问题存在重叠子问题的情况。

4. 分治算法:分治算法将问题划分成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然后递归地解决这些子问题,并将得到的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四、算法设计实例1. 冒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算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来实现排序。

2. 快速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将数组划分成两个子数组,并递归地对这两个子数组进行排序。

3.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通过一步一步地扩展最短路径集合,逐渐得到起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四、总结算法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介绍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算法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算法设计与分析的过程。

2. 算法设计算法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涉及确定问题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找到解决方案的具体步骤。

以下是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2.1 理解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全面理解给定问题的要求和约束。

这包括确定输入和输出的格式,以及问题的具体要求。

2.2 制定算法思路在理解问题后,我们需要制定解决问题的算法思路。

这涉及确定解决问题的高层次策略和步骤。

通常,我们使用流程图、伪代码等工具来表示算法思路。

2.3 编写算法代码在制定算法思路后,我们可以根据思路编写实际的算法代码。

这可能涉及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编写相应的代码来实现解决方案。

2.4 调试和测试编写算法代码后,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检查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使用不同的测试样例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3. 算法分析算法分析是评估算法性能的过程。

它涉及确定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以及评估算法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执行效率。

3.1 时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是衡量算法执行时间随输入规模增长的速度。

常见的时间复杂度包括常数时间复杂度 O(1)、线性时间复杂度 O(n)、对数时间复杂度 O(log n)、平方时间复杂度 O(n^2) 等。

通过分析算法中的循环、递归等关键部分,可以确定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3.2 空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是衡量算法所需空间随输入规模增长的速度。

它通常用于评估算法对内存的使用情况。

常见的空间复杂度包括常数空间复杂度 O(1)、线性空间复杂度 O(n)、对数空间复杂度 O(log n) 等。

通过分析算法中的变量、数组、递归栈等关键部分,可以确定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3.3 执行效率评估除了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测试来评估算法的执行效率。

算法设计及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及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 递归算法一、实验目的掌握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掌握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二、实验环境电脑一台,Turbo C 运行环境三、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分析以下是四个递归算法的应用例子:用C语言实现1.阶乘:main(){int i,k;scanf("%d\n",&i);k= factorial(i);printf("%d\n",k);}int factorial(int n){ int s;if(n==0) s=1;else s=n*factorial(n-1); //执行n-1次return s;}阶乘的递归式很快,是个线性时间,因此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

2.Fibonacci 数列:main(){int i,m;scanf("%d\n",&i);m=fb(i);printf("%d",m);}int fb(int n){int s;if(n<=1)return 1;else s=fb(n-1)+fb(n-2);return s;}Fibonacci数列则是T(n)=T(n-1)+T(n-2)+O(1)的操作,也就是T(n)=2T(n)+O(1),由递归方程式可以知道他的时间复杂度T(n)是O(2n),该数列的规律就是不停的赋值,使用的内存空间也随着函数调用栈的增长而增长。

3.二分查找(分治法)#include<stdio.h>#define const 8main(){int a[]={0,1,2,3,4,5,6,7,8,9};int n=sizeof(a);int s;s=BinSearch(a,const,n);printf("suo cha de shu shi di %d ge",s);}BinSearch(int a[],int x,int n){int left,right,middle=0;left=0;right=n-1;whlie(left<=right){middle=(left+right)/2;if(x==a[middle]) return middle;if(x>a[middle]) left=middle+1;else right=middle-1;}return -1;}二分搜索算法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采用分治策略,由上程序可知,每执行一次while循环,数组大小减少一半,因此在最坏情况下,while循环被执行了O(logn)次。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项目:递归与分治算法实验地点:计算机系实验楼110专业班级:物联网1601 学号:2016002105 学生姓名:俞梦真指导教师:郝晓丽2018年05月04 日实验一递归与分治算法1.1 实验目的与要求1.进一步熟悉C/C++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递归与分治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1.2 实验课时2学时1.3 实验原理分治(Divide-and-Conquer)的思想:一个规模为n的复杂问题的求解,可以划分成若干个规模小于n的子问题,再将子问题的解合并成原问题的解。

需要注意的是,分治法使用递归的思想。

划分后的每一个子问题与原问题的性质相同,可用相同的求解方法。

最后,当子问题规模足够小时,可以直接求解,然后逆求原问题的解。

1.4 实验题目1.上机题目:格雷码构造问题Gray码是一个长度为2n的序列。

序列无相同元素,每个元素都是长度为n的串,相邻元素恰好只有一位不同。

试设计一个算法对任意n构造相应的Gray码(分治、减治、变治皆可)。

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格雷码为满足如下条件的一个编码序列。

(1)序列由2n个编码组成,每个编码都是长度为n的二进制位串。

(2)序列中无相同的编码。

(3)序列中位置相邻的两个编码恰有一位不同。

2.设计思想:根据格雷码的性质,找到他的规律,可发现,1位是0 1。

两位是00 01 11 10。

三位是000 001 011010 110 111 101 100。

n位是前n-1位的2倍个。

N-1个位前面加0,N-2为倒转再前面再加1。

3.代码设计:}}}int main(){int n;while(cin>>n){get_grad(n);for(int i=0;i<My_grad.size();i++)cout<<My_grad[i]<<endl;My_grad.clear();}return 0;}运行结果:1.5 思考题(1)递归的关键问题在哪里?答:1.递归式,就是如何将原问题划分成子问题。

《第3课 算法设计》学历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第3课 算法设计》学历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算法设计》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算法设计基础”,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算法的概念、算法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基本逻辑结构进行简单的算法设计。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理解算法在计算机程序中的重要性。

2. 技能与应用: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简单问题的解决步骤,能够根据问题描述设计基本算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评价任务1. 概念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学生设计的流程图和实际操作的正确性,评价其算法设计技能。

3. 作品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将设计的算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展示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排序、游戏规则等)引出算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算法的概念、特性和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2)介绍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和作用,以及如何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实践操作(2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流程图表示一个简单问题的解决步骤。

(2)学生尝试根据问题描述设计流程图,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算法设计和流程图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课后)(1)完成一个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设计一个排序算法的流程图。

(2)预习下一课时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算法设计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作业批改与反馈:教师批改作业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加以改进。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大纲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大纲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大纲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与分析,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不同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算法分析与设计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算法基本概念及分类a.算法的定义、特点及要求b.算法的分类及应用领域2.算法效率分析a.时间复杂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b.空间复杂度的定义与计算方法c.最坏、平均、最好情况的时间复杂度分析3.常用排序算法a.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的实现与分析b.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的实现与分析c.基数排序、桶排序的实现与分析4.贪心算法a.贪心算法的概念及基本思想b.贪心算法的应用实例分析5.动态规划算法a.动态规划算法的概念及基本思想b.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实例分析6.图算法a.图的表示方法及常用的图遍历算法b.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与分析c.最小生成树算法的实现与分析三、实验要求1.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常用排序算法,并进行时间复杂度的实际分析。

2.掌握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思想,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理解图算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实现最短路径算法和最小生成树算法。

4.能够基于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方案,并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四、实验步骤1.学习算法基本概念,掌握算法的定义及分类。

2.学习算法效率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计算方法。

3.实现常用排序算法,并进行时间复杂度的实际分析。

4.学习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5.实现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并进行算法分析。

6.学习图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图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的图遍历算法。

7.实现最短路径算法和最小生成树算法,并进行算法分析。

8.综合应用所学算法,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具体问题,并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五、实验总结和展望通过实验的学习,我对算法分析与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用的排序算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算法和图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目的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目的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曹严元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年5月目录实验一递归算法与非递归算法 (2)实验二分治算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贪心算法 (3)实验四动态规划 (2)实验五回溯法 (3)实验六分枝—限界算法 (4)实验七课程设计 (4)实验一递归与分治算法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递归的概念,掌握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2.掌握分治法的基本思想方法;3.了解适用于用递归与分治求解的问题类型,并能设计相应递归与分治算法;4.掌握递归与分治算法复杂性分析方法,比较同一个问题的递归算法与循环迭代算法的效率。

实验二动态规划实验目的1.掌握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方法;2.了解适用于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的问题类型,并能设计相应动态规划算法;3.掌握动态规划算法复杂性分析方法。

实验三贪心算法实验目的1.掌握贪心法的基本思想方法;2.了解适用于用贪心法求解的问题类型,并能设计相应贪心法算法;3.掌握贪心算法复杂性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复杂性。

实验五回溯法实验目的1.掌握回溯法的基本思想方法;2.了解适用于用回溯法求解的问题类型,并能设计相应回溯法算法;3.掌握回溯法算法复杂性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复杂性。

实验六 分枝—限界算法实验目的1. 掌握分枝—限界的基本思想方法;2. 了解适用于用分枝—限界方法求解的问题类型,并能设计相应动态规划算法;3. 掌握分枝—限界算法复杂性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复杂性。

实验七 课程设计实验目的1. 在已学的算法基本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2. 掌握对写出的算法的复杂性分析的方法,理解算法效率的重要性;3. 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算法设计方法对问题设计相应算法,分析其效率,并建立对算法进行改进,提高效率的思想意识。

预习与实验要求1. 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的有关内容,回顾所学过的算法的基本思想;2. 严格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培养良好的算法设计和编程的习惯;3. 认真听讲,服从安排,独立思考并完成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动态规划法
【实验目的】
应用动态规划算法思想求解矩阵连乘的顺序问题。

【实验要求】
应用动态规划算法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求解此问题。

分析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应用动态规划策略写出算法及相应的程序,求解此题。

要读懂读透A[i,j],
A[1,n]=A[1,k] ×A[k+1,n],m[i][j],s[i][j]各式所表达的含义并正确加以应用。

m[i][j]的递归定义:
0 (i=j )
m[i][j]=
min{m[i][k]+m[k+1][j]+n i-1n k n j (i<j)要求完成:⑴算法描述⑵写出程序代码⑶完成调试⑷进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
对于下列所描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算法描述,并完成程序实现与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该问题描述为:一般地,考虑矩阵A1,A2,…,An的连乘积,它们的维数分别为d0,d1,…,dn,即Ai的维数为di-1×di (1≤i≤n)。

确定这n个矩阵的乘积结合次序,使所需的总乘法次数最少。

对应于乘法次数最少的乘积结合次序为这n个矩阵的最优连乘积次序。

按给定的一组测试数据对根据算法设计的程序进行调试:6个矩阵连乘积A=A1×A2×A3×A4×A5×A6,各矩阵的维数分别为:A1:10×20,A2:20×25,A3:25×15,A4:15×5,A5:5×10,A6:10×25。

完成测试。

【注意事项】
用C语言或C++实现算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注意:是求解完成矩阵连乘的乘法运算次数最少的矩阵连乘次序,而不是求解矩阵连乘的结果。

【调试分析和心得体会】
运行依算法写出的程序并分析算法实现的时间复杂度情况。

#include <iomanip.h>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MatrixChain
{
public:
MatrixChain(int mSize); //创建二维数组m和s,一维数组p,并初始化
int MChain(); //一般动态规划法求最优解值
int LookupChain(); //备忘录方法求最优解值(程序7-4)void Traceback(); //构造最优解的公有函数
private:
void Traceback(int i, int j); //构造最优解的私有递归函数
int LookupChain(int i, int j); //备忘录方法私有递归(程序7-4)int *p, **m, **s, n;
};
int MatrixChain::MChain()
{ //求A[0:n-1]的最优解值
for (int i=0;i<n; i++) m[i][i]=0;
for (int r=2; r<=n; r++)
for (int i=0; i<=n-r; i++) {
int j=i+r-1;
m[i][j]=m[i+1][j]+p[i]*p[i+1]*p[j+1]; //m[i][j] 的初值
s[i][j]=i;
for (int k=i+1; k<j; k++) {
int t=m[i][k]+m[k+1][j]+p[i]*p[k+1]*p[j+1];
if (t<m[i][j]) {
m[i][j]=t; s[i][j]=k;
}
}
}
return m[0][n-1];
}
void MatrixChain::Traceback(int i, int j)
{
if(i==j) { cout<<'A'<<i; return;}
if (i<s[i][j]) cout<<'('; Traceback(i, s[i][j]); if (i<s[i][j])cout<<')';
if(s[i][j]+1<j)cout<<'('; Traceback(s[i][j]+1, j); if(s[i][j]+1<j) cout<<')';
}
void MatrixChain::Traceback()
{
cout<<'('; Traceback(0, n-1); cout<<')';
cout<<endl;
}
MatrixChain::MatrixChain(int mSize)
{
n=mSize;
p= new int [n+1];
m= new int *[n];
s=new int *[n];
for(int i=0;i<n;i++) { m[i]=new int [n];s[i]=new int[n];} cout<<"输入矩阵行列值:"<<endl; //p0p1p2...pn
for(i=0;i<n+1;i++)
{cin>>p[i];}
}
void main(void)
{
int n;
cout<<"输入矩阵个数:";
cin>>n;
MatrixChain g(n);
g.MChain();
g.Traceback();
}
答案:
输入矩阵个数:6
输入矩阵行列值:
10×20 20×25 25×15 15×5 5×10 10×25
(((A0A1)A2)(A3(A4A5)))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