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代爱琴文化的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3--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古爱琴文化)

外国建筑史3--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古爱琴文化)

--
克里特岛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一)克里特文化----米诺王的宫殿------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克诺索斯王宫 1、“米诺” 字义为牛头怪物出入的迷宫 2、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布局复杂迷乱——迷宫; 美加仑式——门口设两根柱子; 3 圆柱:上粗下细; 4 壁画:以蓝色为主要底色
克诺索斯宫殿平面图(书34)
--


特殊的地理位置: 同时受西亚和埃及两 大文明发源地的影响。 海上交往。米诺王建 立的海上霸权。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一)克里特文化----米诺王的宫殿------克诺 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2、古代爱琴海的居民:爱琴海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斯
吉人、勒勒吉人和卡里亚人。他们被称为地中海民族,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有较多的关系。
--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Aegean Architecture
外 国 建 筑 史
欧 洲 “ 古 典 时 代 “ 的 建 筑
二、爱琴文化时期建筑
(二)迈锡尼文化----狮子门、泰仑卫 城

古希腊 建筑史

古希腊 建筑史

四、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
• ①精 确 的艺 术 • ②艺 术 表 现 • 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的特质 • ③题 材 • ④艺 术 特 色 • 色彩艳丽,建筑、雕刻、绘画融为一体 • ⑤建筑特点
• 采用简单的结构体系——梁与柱 • 建筑材料为大理石 • 大挑檐、柱廊的使用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古希腊柱式(Order)
多立克柱式(doric)
爱奥尼柱式(Ionic)
三、代表作品—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背景
建设背景
·波希战争后,雅典经济繁荣 ·马拉松战役和萨拉米斯海战后,成为希腊各城邦的领袖 ·继承全希腊的文化成就 ·氏族制度破坏彻底
雅典卫城建设目的
·赞美雅典 ·把卫城建设成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 ·给各行业的自由民工匠以就业的机会 ·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战争胜利
四、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
• ①精 确 的 艺 术 • ②艺 术 表 现 • 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的特质 • ③题 材 • ④艺 术 特 色 • 色彩艳丽,建筑、雕刻、绘画融为一体 • ⑤建筑特点
• 采用简单的结构体系——梁与柱 • 建筑材料为大理石 • 大挑檐、柱廊的使用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泛使用叠柱式和壁柱,科林斯柱式出现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爱奥尼柱式(Ionic)
柱式Order
圆柱 column 柱上楣entablature
柱头capital 柱身shaft 柱础base 檐口(上楣cornice) 檐壁(中楣frieze) 额枋(下楣architrave)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雅典卫城 (Athen Acropolis)建筑总负责人:雕刻家费地

古希腊-建筑史

古希腊-建筑史

米诺斯和迈锡尼的比较
不同点 米诺斯
布局:不设防
迈锡尼
防御森严
色彩:纤美秀丽 粗犷强悍
相同点
非对称布局的宫廷建筑群
上粗下细的柱子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二、古代希腊的建筑
历史分期
黑暗时期(约BC12~6世纪) 多立安人入侵,破坏
古风时期(BC 8~6世纪) 神庙建筑为主
古典时期(BC 5世纪中叶) 全盛时期
迈锡尼城堡 狮子门 Lion Gate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米诺斯王宫Palace of Minos
建筑性质:
世俗性的宫殿建筑群
布局特点:
不设防 非对称布局,紧凑 功能划分明确 与景观结合
入口 入口
中央庭院
行政办公 公共活动
入口
生活区 服务区
入口
入口
2、实例——米利都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The End …… 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莅临与指导
雅典卫城
希腊化时期(BC 4~1世纪) 建有图书馆、灯塔等新建筑
广泛使用叠柱式和壁柱,科林斯柱式出现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古希腊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爱奥尼柱式(Ionic)
柱式Order
圆柱 column 柱上楣entablature
柱头capital 柱身shaft 柱础base 檐口(上楣cornice) 檐壁(中楣frieze) 额枋(下楣architrave)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古希腊柱式(Order)
多立克柱式(doric)
爱奥尼柱式(Ionic)
三、代表作品—雅典卫城

古代爱琴海建筑

古代爱琴海建筑

特洛伊城市遗址——特洛伊战争发生地
特洛伊的城遗址
它特 由洛 青伊 铜战 头争 盔中 和士 胸兵 甲使 组用 成的
盔 甲
特洛伊战争恢弘篇章
克里特美术
建筑文化特色(青铜器文化) 宫殿建筑形式: 一种:立柱纵向切割空间。第二种:主要的房
间为所谓正殿形式,它独立存在,同其余部 分用走廊隔开,可以从短边的一个门厅进入。 墓葬: 1.圆顶或 “蜂窝”形的墓葬2.“拉耳那克斯” 棺材 建筑结构:没有明显的神庙建筑,凹雕和壁画 上辨认出神龛和宗教围墙资料和镶嵌装饰中 还有对宫殿和房屋的表现。 装饰结构:圆柱、檐壁雕带以及不同的装饰线 条;墙饰,如壁画、彩色浮雕以及马赛克拼 贴。 公共设施:铺平、有台阶的路,桥,排水系统
的前
1325


雷 斯 宝 库
年 的 迈 西
墓室平面为圆形,直径14.6米,穹窿采用叠涩法砌筑
建筑结构
阿伽门农塑像、 黄金面具及武器
在 墓 室 中 出 土 的 近 乎 真 人 大 小 的 石 膏 头 像
迈锡尼卫城中的祭祀建筑
特洛伊的皇族始祖——达耳达诺斯(宙斯和厄 勒克特拉)的儿子
第一层向上到第五层——属青铜时代早期,年 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1700年,小亚细亚地区 西北部的文化中心 。
1.文化集中地——米诺斯王宫
2.建筑形式——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 群
3.壁画,雕像——以流畅的曲线为主要的图案, 并加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图案赋予极大的装 饰效果,图案中的人物与埃及的人物艺术相 似,
克里特岛
克 里 特 岛
米 诺 斯 王 宫 废 墟
米 诺 斯 王 宫 建 筑
米诺斯王宫内部建筑
地 宫 中 的 陶 瓮 及 水 沟 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 克里特Crete
特殊的地理位置:
同时受西亚和埃及两大文明发源地的影响。 海上交往。Minos建立的海上霸权。
建筑类型:世俗性 特点:材料、施工技术
院落、迷宫式布局、没有城墙/围墙 工字形大门 涂成深红的木骨架 倒圆锥柱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历史的发展:被阿拉伯人占领
伊斯兰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印度,中国(新疆,广州ETC)
• Palaces of Persepolis·518-460BC,波斯
特点:各民族融合 结构逻辑
• 伊朗高原,宫殿建筑
• ——大流士Darius和薛西斯Xerxes的宫殿
• 石梁柱结构,带敞廊。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朝觐殿 柱高18.6m 百柱厅 柱高11.3m 三门厅 东南财库,西南后 宫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人首翼牛像 Winged bull 墙角处的装饰
五条腿 (全面法则)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人首翼牛像 Winged bull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2.4帕赛玻里斯
伊朗高原:波斯帝国
琉璃装饰
第二章古西亚建筑第三章爱琴海建 筑

爱琴文化建筑资料

爱琴文化建筑资料
爱琴文化建筑资料
爱琴文化是古希腊文化前期。爱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间的爱琴海域的上 古文明。它是指公元前20年~前12世纪存在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 西部的欧洲青铜时代的文明,因围绕爱琴海域而得名。在希腊文
石叠涩拱顶
狮子门
阿特柔斯宝库入口
迈锡尼城堡
涅斯托尔宫
谢谢
王宫平面
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 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 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层楼高耸,门窗敝廊参差罗列。
王宫
迈锡尼 ()的狮子门 。
迈锡尼的城墙通常是“蛮石式”的:他们通常由宽至八米的巨石块堆砌而成,中间不用粘合。 或者,当无法获得巨石的时候,用石头一块嵌一块地搭起。
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克里 特岛()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岛。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由一个叫米诺斯的国王统治。他修建 了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面的通道纵横曲折,任何陌生人进去都不可能走出来。
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 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 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西周王朝和春秋 战国时期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 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 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 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 221年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三、建筑实例
1、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的王宫——纤细华丽,空间复杂,风格平易。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雕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雕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壁 画 - 仕 女
壁 画 - 青 年
油 漆 画
漆 盘
器 皿
器 皿
器 皿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狮子门,卫城的主要人口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爱琴文化
综述:
古代爱琴海地区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爱琴海各岛屿、希腊半岛和小 亚细亚沿岸地区。爱琴文化出现于公元前34世纪,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 岛上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2世纪以后湮 没。 爱琴文化的遗址有米诺斯王宫,迈锡尼城的狮子门、泰伦卫城、阿 特卢斯宝库等。其建筑布局、石砌技术、柱式和壁画、金属构件等都有 很高水平,对古希腊建筑颇有影响。米诺斯王宫依山修建,梯道曲折回 环,高低错落,千门万户,是希腊神话中的“迷宫”。其壁画朴实多采 ,柱子上粗下细,建筑开敞,风格精巧纤丽,令人赞叹。英国阿尔图· 伊文思(1851年一1941年)自幼为希腊神话中的“迷宫”所着迷,立志寻 找“迷宫”,后来成为考古学家,1900年开始发掘,经8年,挖掘出这 座王宫
爱琴文化
米 诺 斯 王 宫 遗 址 环 境 图
爱琴文化
米诺斯王宫南面阶梯 复原景观
米诺斯王宫底层平面图
爱琴文化
迈锡尼城景观
爱琴文化迈锡尼卫城(约公来自前1250年)卫城外部景观
门上装饰
门楣饰
爱琴文化
克诺索斯出土的一只戒指上面镌刻着 克里特女神和狮子
(公元前1500年) 1900年,英国人亚瑟·伊文斯开始在克里特 岛发掘,发现了王宫遗址,在遗址下,又发现了前陶 新石器文化和有陶新石器文化,年代约从公元前第 7千年末至公元前3000年。 戒指上的狮子护卫女神,与迈锡尼狮子门狮子 护卫王宫有相似之处。 · 爱琴文化
2、迈西尼和泰伦 泰伦卫城平面
特点:设防严密。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特点:1.过梁结构合理 2.叠涩券
爱琴文化
3、两者的关系:虽然迈西尼的建筑风格大异于克里特 ,----一个粗犷雄健,一个纤秀华丽, 一个有极强的防御性,一个毫不设防, 但二者也有不少共同点,如以正室核 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共字性平面的 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等。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相同点:①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②工字形平面的大门③上粗下细的石柱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无柱础;有柱础;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4、雅典卫城:雅典卫城的群体建筑的布局特色:(1)利用地形高低错落,没有轴线。

(2)照顾各个观赏角度。

(3)按祭祀路线组织空间:室内空间不发达,室外空间丰富。

(4)建筑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5)两种柱式混用。

(6)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7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5比较(图49-54P41书P43)详细见讲稿 ⑥柱式的结构逻辑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1、 承重部分:柱饿坊——①垂直构体,柱作竖直划分(凹 槽) ②水平构件饿坊作水平划分(水平线脚) 2、非承重结构檐(檐口檐壁)——装饰多用此处 ⑦柱式的适应性——强调强大的生命力不受教条约束随环境规 模而变化(室内室外角柱中柱)可用于多中性质的建筑灵活 可调整:如开间细部尤其是爱奥尼适应性更强用于庙宇宫殿 Doric柱:早期的柱头象一只浅浅的碗侧面围廊弯而柔软到了古 典盛期成为一中倒置的圆锥围廊2边有提刚劲挺拔西长比柱身 粗,早期的有点沉重到怕提农包括柱头的高度比为底面直径 的5.47倍很匀称,但不具雄健的气质,槽于槽之间的相交成 很锋利的线造成光线的变化使柱显得更加峻峭有加(图说 P41P52)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2、迈锡尼城的狮子门——BC2000下半叶,迈锡尼城巨石砌筑,防御性强,
结构合理。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3、泰伦卫城——粗犷 雄健,防御性强。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四、爱琴文化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1、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 2、工字形的平面的门 3、柱子的型制:上粗下细 五、作业和思考题: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一、 自然状况: 1、由上百个位于爱琴 海周围得城邦组成的 地区较希腊 2、气候温和,空气透 明,适合户外活动, 雨量充足 3、生产大理石,石灰 石。 古代西腊是欧洲文化 的摇篮,古代的西腊 建筑开拓了欧洲建筑 的先河。 大致相当于中国 (东周王朝)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 ——前221年)。
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
檐口挑出的部分的底面有一种叫顶板的装饰构件。在长方 型的石板上雕出几排圆疙瘩。每快3拢板上方有一块,其 间隔嵌板上也有一块。从间隔上,从下往上形成1;2;4 (柱距.嵌板.钉板)的节奏,构件及其间距越往上越小, 就象树木由根到梢的变化一样,有生产的活力。 Doric方棱方角,没有曲线线脚没有经过雕饰的线脚,保持 他风格的纯粹。 柱身凹槽比Doric多几个,槽与槽之间不相交,保留着一小 段圆形柱身外廊的弧面,粹而且处处与Doric对比Ionic柱: 也是风格纯 它形成很早但定型比Doric晚,在古希腊时代还有些做法有 明显的变化。 柱基是两或三层的凸圆盘和凸圆槽组成的像压缩的弹簧, 很有弹性。 所以柱身上垂直线条密而且柔和,显得轻灵。

04古代爱琴建筑

04古代爱琴建筑

克里特岛气候温和,故宫内厅 堂柱廊布局开敞。柱子上粗下 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壁 画风格写实,色彩丰富。墙脚 用大石块砌筑。该宫在约公元 前 1400 年一次突遭袭击中被破 坏后随即湮没,直到 19 世纪末 才被发掘。
迈 西 尼 城 的 狮 子 门 (Lion Gate, Mycenae,约公元前 1250年) 迈西尼卫 城的主要入口。门两侧城墙突出,形 成一狭长的过道,加强了防御性。门 宽 3.2 公尺,上有一长 4.9 米、厚 2.4 米、 中高 1.06 米的石梁,梁上是一三角形 的叠涩券,券的空洞处镶一块三角形 的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 雕。这种门的形式在迈西尼相当普遍。 附近围墙都用大石块砌成,大的石块 重达5-6吨。
克诺索斯 米诺斯王宫(Palace of Minos,Knossos,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前1500年) 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国1.8米的长方形院子,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院子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 有正殿(也叫“双斧殿”,双斧是米诺斯王的象征“、王后寝室、卧室、浴室、 库房与大小天井等;西面有一狭长的仓库;北面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直 抵山下。王宫内部空间高低错落,楼梯走道曲折离奇。
古代结构体系(公元前 1000 年) 1.悬挂结构:用柱、绳索和钉 (或桩)。这种结构直到后 来出现钢索和钢链时才得以 充分发展。 2.梁柱结构:A,石材, B.木材。古埃及和古希腊建 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在此以 后很少变化。直到现代,采 取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后, 潜力才得以发挥。预应力的 应用更使其跨度大大增加. 3.券洞:在岩石或坚实土质 上挖孔洞。 4,放射形券:由楔形石块砌 成。由于克服了两侧横推力 而坚固稳定。
5 .出挑:用石或木悬臂挑 出,尺寸因材料性能而受限 制。现代采用钢、钢筋混凝 土及桁架后大大增加了其出 挑的可能性。 6. 叠涩券(又称挑石券): 只有垂直支承而无横推力。 后来伊斯兰建筑以此同放射 形券结合,形成尖券。 7 .叠涩穹窿:主要发源于 西亚洲。后来拜占廷与伊斯 兰建筑用小料厚缝的方法, 使穹窿形式多样化! 8 .用土或天然混凝土构成 的穹窿或内部有骨架、骨架 外铺草涂泥而成的穹窿,主 要用于民间建筑! 9.藤条券:产藤地区的一种 结构。后来印度以砖石叠涩 拱券结构仿此形式。称为弓

04古代爱琴建筑-唐建

04古代爱琴建筑-唐建
3000BC,古代爱琴文化 发源地克里特岛迚入青铜器 时代。2600-1125BC的米 诺斯王朝时代文化空前繁荣, 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殿,制 造出许多精美的工艴品。
由于手工业和海上贸易发 达,以及克里特岛同隔海的 古埃及在文化上的交流,先 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西尼 为中心的古爱琴文明,叱称 克里特—迈西尼(CreteMycenae)文化,是古希腊 以前的文化,曾繁荣几百年。
米诺斯人崇拜女神
斐斯托斯宫殿入口走道
克诺索斯 米诺斯王宫
(Palace of Minos, Knossos.
始建于约BC2000)
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国王王 宫,依山而建,规模很大达 2.2万平斱米。
中央是一东西27.4米、南北 51.8米的长斱形院子,约占地 1400多平斱米,周围分布着 各种房间,也把东宫和西宫结 合一起。
迈西尼区的主要城市都加筑有工事,或是位于卫城上,比如雅 典和梯林斯;或是背靠山峦,如迈锡尼;或在海岸线上,比如戈 拉和皮洛斯。除了这些城堡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孤立的要塞。
迈西尼的城墙通常是“蛮石式”的:他们通常由宽至八米的巨石 块堆砌而成,中间丌用粘合。或者,当无法获得巨石的时候,用 石头一块嵌一块地搭起。城墙的设计使用了丌同的迚出口:巨大 的城门、坡道,或在遭受围困时所用的暗门和地下拱顶通道。考 虑到战争的可能,城内还配备了水箱或水井。
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 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箔面具 命名为“阿伽门农面具” (Mask of Agamemnon )。 同样,他将一个在皮洛斯发 掘的宫殿命名为“涅斯托耳 宫”(Niestowe ear palace, 神话中皮洛斯王国的国王)。
克里特-迈西尼文明的发现 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 箔面具命名为“阿伽门农面具”(Mask of Agamemnon )。同样,他将一个在皮洛斯发掘 的宫殿命名为“涅斯托耳宫”(Niestowe ear palace,神话中皮洛斯王国的国王)。

三爱琴文化和古希腊建筑

三爱琴文化和古希腊建筑

迈锡尼建筑风格大异与克里特,但二者也有不少 的共同点,如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 以分散的院落通风采光,布局不规则,没有轴线, 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等。这些共 同点影响到以后的希腊建筑。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曾遭到彻底破坏,戛然而止。
古 希 腊 的 建 筑(一)概述
Hale Waihona Puke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 神庙采用石头建造,“柱式”基本定型。
❖古典文化时期
▪ 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 ▪ 自由民主制度达到很高的地步 ▪ 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 ▪ 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雅典卫城,
柱式也成就了最完美的代表作品。 ▪ 奠定了古希腊文明在欧洲的光辉地位
❖希腊化时期
▪ 雅典在战争中失败,自由民主制度受到致命打 击。
❖ 在3000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那三句石刻 铭文:“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承诺带来痛苦
”。
❖ 这句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 尔斐神谕”。



由神庙统帅全局,追

求同自然环境协调,

顺应各种复杂地形,

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 景色。


雅典娜神庙残 存的三根立柱, 已经成为了除 阿波罗神庙六 根立柱之外德 尔斐的另一个 标志
雕刻家费地Phidias:“再没有比人类形体更完美的了, 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
同时,古希腊的美学观点也受到自然科学和理性思维的 影响。(数字比例关系)
“人体的美”
和谐的数的原则
柱式的发展
“比例的美”
既严谨,又有活力
➢奥林比亚的 多立克式的宙 斯庙(公元前 468-460年)

【外国建筑史】第3章:古希腊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3章:古希腊建筑
住宅、旅馆、公共浴室、作坊等 · 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
1·米诺斯王宫 ·关于米诺斯王、米诺斯牛、米诺斯王宫的几则 神话 ·米诺斯王宫 ·平面 占地在一公顷左右 —— 迷宫
·层高 ·柱 象征
·正殿:双斧殿
王后寝宫——美加仑室
二·迈西尼城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 它和它附近城市的文 化略晚于克里特。 现存主要建筑有古城 墙、阿伽门侬墓等。 由施里曼发掘。
1·古城墙、狮门 ·迈西尼城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有几米厚, 石块很大,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砌筑。
·狮门 ·柱用于装饰 → ①象征
→ ②与克里特文化同类型 ·叠涩结构
2·阿伽门侬墓 · 叠涩穹隆
三·梯林斯卫城 ·约建于公元前1300年 ·宫殿建筑群 ·美加仑室
§3· 3 荷马文化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
·很注意形象的完整 性有意从不同角度 去欣赏
§3· 5 古典1· 古希腊柱式
檐部 · 檐口
·檐壁 · 额枋
柱子 · 柱头 · 柱身 ·(柱础)
2·多立克(一译“陶立克”)柱式 ·起源 :古希腊陶立安族
古典时期 ·性格:男性 ·细长比:1:4 —6 ·无柱础 ·横断面:20个浅槽 ·檐部:三陇板
第三章:古希腊建筑
§3·1 古希腊建筑史分期 一·爱琴文化时期 · 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 施里曼发现爱琴文明 ·伊文思 克里特岛米
诺斯王宫的发掘 ·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二·荷马文化时期 ·公 元前11世纪—前8世纪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三·古风文化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承前启后时期 ·神庙的形制 ·多立克、爱奥尼柱 已见萌芽 · 文化面貌: 古朴凝重

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特征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特征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古 代 希 腊 地 图
古代西腊对世界建筑的深刻影响
精典的建筑型制 完美的艺术形象 严谨的设计原则 成功的技术经验
古代西腊的主要建筑成就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圣地和庙宇形制的演进 柱式的诞生 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代西腊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时期
公元前800年600年大致形成 公元前500年基本成熟 公元前400年进入广阔的发展时期
夏 王 朝(大禹)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商 王 朝(成汤)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西周王朝(后稷)公元前12世纪——前771年 春秋战国(东周)公元前770年 ——前221年
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奴隶 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王
多 立 克 、 爱 奥 尼 、 科 林 思 三 柱 式
多立克柱身20个凹槽 爱奥尼柱身24个凹槽
庙宇各部位的装饰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立面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
多 立 克 柱 式 的 庙 宇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
多立克柱式的庙宇檐部三陇板
雕 塑 - 掷 铁 饼 者
雕 塑 - 爱 神 维 纳 斯

塑 - 摩
西
雕 塑 - 仕 女

塑 - 斗 士
高浮雕-人与人头马搏斗
高 浮 雕 - 仕 女
浮 雕-仕 女
浮雕-战斗

画 - 仕


画 - 青 年
油漆画
漆 盘

D03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

D03第三、四章爱琴文化和古代希腊的建筑
外 国 建 筑 史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总结回顾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一、爱琴文化 二、克里特(Crete)文化(约公元前2000-前1450)
米诺斯(Minos)宫殿(约公元前1600年),克诺索斯(Knossos)
三、迈锡尼(Mycenae)文化(约公元前1600-前1100)
1、迈锡尼(Mycenae)卫城(公元前14世纪) 2、泰仑(Tiryns)卫城(公元前14-前12世纪) 3、阿特鲁斯(Atreus)宝库(公元前1300-前1250)

三、古典柱式
1、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柱子比例粗壮(1: 5.5~5.75),柱间距较 小(1.2~1.5柱底径); 檐部厚重(约为柱高的 1/3); 多立克柱式的檐壁是三 陇板及陇间壁; 极少线脚,偶或有之, 也是方线脚; 装饰雕刻是高浮雕甚至 外 圆雕,强调体积。
相同的正厅形制,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和生土。
2、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
宗教定型了,形成了一些有全希腊意义的圣地以及圣地的代表性布局。
柱式基本定型,神庙用石材建造并形成了一定的形制。
3、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
代表——雅典卫城,其中的帕提农(Parthenon)神庙达到了神庙艺术的
三、迈锡尼(Mycenae)文化(约公元前1600-前1100)
2、泰仑(Tiryns)卫城(公元前14-前12世纪)
泰仑卫城巨石墙
迈锡尼的建筑特点: 外 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国 建 筑 史
城墙内采用叠涩拱顶的炮台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迈锡尼文化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建筑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公元前二千纪出现于爱琴海 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 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 为中心,又称克里特一迈西尼文化 (Crete—Mycenae) 。
古 爱 琴 海 和 古 希 腊
• 特点 (1)上粗下细的柱子 (2)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布置 (3)工字形平面的大门 • 克里特岛:建筑主要以世俗性建筑为主,代表建筑 克里特岛:建筑主要以世俗性建筑为主, 为米索斯王宫 • 特点 (1)色彩丰富鲜艳,多用橙、黄、红、黑 色彩丰富鲜艳,多用橙、 用采光天井, (2)用采光天井,房间宽敞 (3)风格精巧纤细富于装饰 • 迈西尼:主要遗址有迈西尼的狮子门,阿特卢斯宝 迈西尼:主要遗址有迈西尼的狮子门, 库等 • 特点 (1)极强的防御性 (2)风格粗犷雄健
壁 画 上 的 女 郎 颇 有 现 代 人 气 质 型 和 色 彩 极 其 生 动 祭 司 的 浮 雕 壁 画 像 其 人 • •

迈西尼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 迈西尼在希腊半岛上,它和它附近 城市的文化略晚于克里特的。 城市的文化略晚于克里特的 。 它们的主 要建筑物是城市的核心——卫城 。 卫城 卫城。 要建筑物是城市的核心 卫城 里有宫殿, 贵族住宅、 仓库、 陵墓等等, 里有宫殿 , 贵族住宅 、 仓库 、 陵墓等等 , 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 有几米厚, 外面围一道或几道石墙 , 有几米厚 , 石 块很大,常有5 吨重, 块很大,常有5-6吨重,得名为大力神式 砌筑。 砌筑。
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前 始建于约公元前1600年 1600 1500年 依山而建, 1500年,依山而建,规模很 中央是一东西27.4 27.4米 大。中央是一东西27.4米, 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南北51.8米的长方形院子, 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 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院子 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 东南侧是国王起居部分,有 正殿。王后寝室、卧室、 正殿。王后寝室、卧室、浴 库房与大小天井等; 室、库房与大小天井等;西 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 面有一列狭长的仓库,北面 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 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 直抵山下。 直抵山下。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归纳

古希腊建筑1.1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与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

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

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

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

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

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

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

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

砖用不着粘合,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排砖决定的。

砖的强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

1.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的奴隶制国,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希腊的南部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迈锡克人 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450年—1400年: 迈锡克人占领了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 迈锡尼文化从此取代了克里特文化,进入了迈 锡尼文化时期。
迈锡尼的建筑:
代表作——泰仑卫城、迈锡尼卫城、 风
迈锡尼狮子门 格——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迈锡尼卫城入口
第三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
(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一:概述
爱琴文明——古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海的岛屿上和沿岸地区,在公元前三千纪时曾经有过相当发达的经济和 文化,它的中心先后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西尼。爱琴文化的建筑同 埃及的互有影响。爱琴文化也被一些人称为希腊早期文化。
爱琴文化的发展过程: 历史分期: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年)—— 克诺索斯宫殿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500年)—— 迈锡尼卫城
二:克里特文明crete
1.克里特文化: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向奴隶 制过渡。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便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700年-1600年全岛附属于米诺王为中心的王 国。 –克里特文化直接受埃及和西亚先进文化的影响,并有 所创新 。 –克里特文化伴随着米诺王国势力的不断扩张而波及至 希腊本土,并对希腊本土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克诺索斯王 宫——中央 大院西翼复 原景色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室 内 空 间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甬 道
克诺索斯王宫——东翼残迹现状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仕 女 壁 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室内壁画
克诺索斯宫殿顶棚
三 迈锡尼Mycenae
BC14c-BC12c
公元前1700年—1500年:
狮子门
狮子门
阿特鲁斯墓
爱琴文化的建筑特点
不同之处: –迈锡尼的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 克里特的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共同之处: – 上粗下细的石柱 – 工字型平面的大门 – 宫殿以正室为核心
爱琴海现代建筑
二:克里特文明crete
2.克里特岛的建筑:主要类型有住宅、宫殿、别墅、
旅舍、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 最早大门和庙宇形制、最早露天剧场和柱式 – 代表作——克诺索斯宫殿(迷宫) – 特 点——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 变化突 兀、富于装饰、典雅秀 美
克 诺 索 斯 宫 殿 平 面 图
克诺索斯宫殿复原鸟瞰图第来自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不止一个,但古希腊成就最高。
自由民主制的城邦是古希腊文化的先进代表,留 给欧洲的宝贵财富是: 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 科学精神和现实主义
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是血脉的传承关系。
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称为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文明灿烂辉煌、达到很高的水平。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 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 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 ,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 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 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