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回顾·拓展三 1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的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回顾拓展三》一课的主题及意义;2.理解生命中的美好情感和珍贵的亲情;3.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中的故事相联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2.认识课文人物;3.学会分析文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珍贵的亲情和美好情感;2.学会分析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述故事主题及意义;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自己的珍贵的亲情关系。
步骤二:整体感知(15分钟)1.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一起分析故事情节。
步骤三:分角色分析(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分析故事中一个人物的情感体验;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梳理人物情感。
步骤四:情感体验(20分钟)1.学生回顾自己梳理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故事相联系;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情感主题进行情感交流。
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1.学生回忆课文中重要的情节及人物;2.通过整体的教学回顾,总结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授课中做到了与学生的互动,王老师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但随机性分配小组以及鼓励学生进行亲身体验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2. 学生评价本节课学生普遍反应良好,认为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的表达思维能力有所提高,班级能够团结进行情感共鸣。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还带有趣味性,不会产生厌倦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我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情感教育教学都应该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落地。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在这些方面积极加强。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B案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B案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C、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评: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还安排了交流自己的习作中这样的典型描写,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活学活用,不但丰富了积累,还教会了学生理性写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日积月累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一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人生格言警句
2、;2、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积累人生格言警句;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拓展
1、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
2、交流阅读文章形成自己见解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日积月累
1、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了解每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成语故事: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故事,读懂内容,理解其寓意。
2、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谈成语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拓展是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的,好多学生没有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回顾,便进行谈收获和体会,很多学生就达不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一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日积月累一蕴含道理
邯郸学步
教学反思
针对于漫画作文书写难的实际情况,我把齐鲁晚报中“麻辣世相”装订在一起,放在图书角,让学生自由借阅,并每看一幅漫画,写100字的感受或体会,相信,如此,学生的漫
画作文水平将有所提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1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_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横山区第四小学导教案教课方案稿纸【学习目标】1.沟通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2.回首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可以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背诵《囚歌》。
3.阅读革命书本,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
【学习要点】沟通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在习作中学会使用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学前准备】收集叶挺将军的有关资料。
(师生)【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沟通平台。
1.明确沟通平台的目的。
(1)回想本单元课文中革命前辈的动人事迹,练惯用精练的语言较全面地概括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水平。
(2)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文章的表达艺术,并试试在习作训练中适合地使用。
2.回首学习本单元的收获。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沟通自己的领会和收获,进一步感觉革命前辈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怀念和仰慕之情。
(2)在老师指引下,详细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文章的表达艺术,并试试在习作中适合地使用。
二、与日俱增。
1.明确“与日俱增”的目的。
(1)经过有感情的朗诵与背诵《囚歌》,感觉叶挺将军杀身成仁的高大形象,领会革命前辈对仇敌的愤恨和对革命成功的神往之情。
(2)持续收集一些经典的革命诗词,练习朗诵并背诵,以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与仰慕之情。
2.认识作者的平生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叶挺( 1896-1946),广东人。
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并说“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
叶挺从前就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被誉为“北伐名将”。
抗战迸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 年发生皖南事变时,他被公民党非法拘捕。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
1946 年 3 月重获自由。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 (2)
口语交际•习作三学习目标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交际情境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⑴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⑵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二、提升交际能力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⑴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⑵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⑴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⑵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⑶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水平,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畅谈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习作,学会使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3、理想有大有小,树立准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为理想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憧憬未来。
2、让学生明白理想有大有小,并且确定理想合乎现实。
3、引导学生对写作,实行赏评、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升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观察身边的平凡岗位,体会他们的艰辛;收集相关的故事及名言警句。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提出要求1、使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歌曲,感染激发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知道: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难免以前跌倒和等候,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由此引出---《我的理想》。
2、明确要求:(1)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理想?(3)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3、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区分理想与梦想的区别,由此引申出理想有大有小。
同学们,不管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合不合乎现实。
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
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板书——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医生、警察、作家、导演、演员……4、小练笔:⑴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以准确的语言描写自己的理想,能够写文章开头。
(简洁明了)⑵挑选几位学生的文章赏评,分析(设计意图: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在不经意间受到一个小小启示,就能迸发出无限光芒。
这是本次习作必须挖掘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举例子,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的理想观。
让学生明白理想要合乎现实,不能大而空。
)二、理想不应空而大——从身边的普通人物身上发现不平凡之处1、理想又大有小,只要服务于社会,它们都是高尚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宽松自由的口语交际环境,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背后的故事,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水平,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畅谈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习作,学会使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3、理想有大有小,树立准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为理想而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憧憬未来。
2、让学生明白理想有大有小,并且确定理想合乎现实。
3、引导学生对写作,实行赏评、修改,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得习作之法、修改之法,提升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观察身边的平凡岗位,体会他们的艰辛;收集相关的故事及名言警句。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提出要求1、使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歌曲,感染激发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知道: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难免以前跌倒和等候,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由此引出---《我的理想》。
2、明确要求:(1)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理想?(3)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3、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区分理想与梦想的区别,由此引申出理想有大有小。
同学们,不管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合不合乎现实。
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
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板书——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医生、警察、作家、导演、演员……4、小练笔:⑴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以准确的语言描写自己的理想,能够写文章开头。
(简洁明了)⑵挑选几位学生的文章赏评,分析(设计意图:每个理想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在不经意间受到一个小小启示,就能迸发出无限光芒。
这是本次习作必须挖掘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举例子,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的理想观。
让学生明白理想要合乎现实,不能大而空。
)二、理想不应空而大——从身边的普通人物身上发现不平凡之处1、理想又大有小,只要服务于社会,它们都是高尚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_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5
阅读链接教材剖析《长歌行》这首诗共10 句,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季万物活力勃勃、繁荣昌盛的情景。
5、 6 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落枯败,一派悲凉情景,暗含了作者叹息岁月飞逝,一去难回的感触,为后四句抒发生者感情作了铺垫。
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怀,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光努力向上,省得年迈力弱时空留余恨,意味长久,振聋发聩。
教课目的1.理解 1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神韵。
能背诵这首古诗。
3、借助说明理解诗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课要点:1、经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借助说明认识古诗的粗心,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遇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同时累积有关惜时的名言。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教课难点:1、认识古诗的粗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质和思想实质想开去,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揭露课题激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急忙》,学完后,你们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是啊,“岁月易逝,岂容我待” ,我们今日就来学习课后链接的一首古诗《长歌行》。
①板书课题,这首诗出自《汉乐府》。
②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认识题意和有关《汉乐府》的知识。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乐曲的意思。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汉代乐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
诗里有好多带“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孤儿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等。
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好多: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设计企图: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所有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行分。
”此环节经过讲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踊跃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回想基本要求,确立学习基础1、在学习古诗以前,老师有个小问题考考大家。
请你回想往前学习古诗的经验,以为学习古诗有哪些基本的要求?2、学生答后出示:(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依靠说明,理解粗心;联系生活,领会思想;背诵默写)今日我们就比较这些基本要求来学习《长歌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回顾与拓展三_人教新课标
第三单元回顾与拓展三
【课文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回顾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回顾本单元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二是回顾本单元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日积月累”中的《囚歌》是叶挺将军写于国民党监狱中的一首诗,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
与此同时,“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经典的革命题材小说。
【学情分析】
在交流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整体故事把握能力不强,所以可以引导学生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以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策略】
在“交流平台”部分可以让学生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并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
在“日积月累”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囚歌》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指导学生学习收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引导学生积累革命诗歌。
3.指导学生推荐好书,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2.指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3.引导学生延伸拓展,积累革命题材的素材。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查找革命题材的小说和故事。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的理想》习作指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实行习作,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并实行评议与修改,感受习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重点、难点: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实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实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习作情境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人类因为有了理想,社会才会持续进步;你我因为有了理想,才会持续努力;人的一生因为有了理想,才变得特别精彩,特别有意义。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你愿意自豪地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为什么?(给人带来好处,基于现实,切合实际能够实现。
)3.师:同学们,理想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
但如果说,我们的理想既能够基于现实,又能够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我们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理想吧,你们高兴吗?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谁来读一读习作要求。
2.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板书:写什么我的理想)要写清楚哪些内容?(板书: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实现)三、自由表达。
(一)说原因1.下面,我们先来说一说理想。
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理想。
同学们,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我想,每一个理想背后,都应该有一定的原因或者一个小小的故事。
就像12岁的周恩来因亲眼在租界看到了中国人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他忧国忧民,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让我们来用心聆听,你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想?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说说你的理想背后的故事。
注意,要尽量把故事说具体一些。
3.谁来把你的原因或故事说给大家听?(指名交流)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把原因说得具体、条理,要有真情实感。
)4.(出示两个片段)指名读,问:这两段话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你认为哪一段好?为什么?(第二段不但原因具体,而且有真情实感。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回顾 拓展 公开课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文本简析:1、交流平台本次“交流平台”主要任务是: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通过本单元5篇课文的学习,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学生的体会感悟。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本组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围绕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涵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这两个方面,以课文为例谈自己的收获,然后交流阅读文章形成自己见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如,可以抓住具体的语言描写、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思路是什么,自己有什么看法,这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最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还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在习作中怎样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悟。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理解和运用。
特别是当学生发表偏颇的认识时,要给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2、日积月累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5句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
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
教学时,可先读一读这些句子,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再说说每句话的大概意思,了解每句话蕴含的道理。
还可以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相关的格言警句,并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3、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结果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感悟为主。
先由学生自读这个成语故事,读懂主要内容,理解其寓意。
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谈这个成语故事对我们的启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回顾拓展三教案 (2)
回顾•拓展三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成功攻克文言文初中生往往对文言文感觉很头疼,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起来就不会感觉特别吃力了.高效学习经验——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问语文学习,首先要做到上课专注和认真,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记知识要点和重点内容。
最关键的是,要多读多问。
”中考状元XX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这样说道就拿文言文来说吧,它是中考的重点,我们更要多读多问,熟练地掌握每一篇课文。
例如,在预习《桃花源记》的过程中,我将课文读了五六遍后,我对‘渔人甚异之’中‘异’的解释产生了疑问,我问班中个优秀的同学,她说这个字的意思是‘感到奇怪’。
上课时,老师说这个字的意思是“以…为异,认为……是奇怪的”。
我觉得这两种解释都有合理处,但也有不同,于是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说这个词是意动用法,翻译整个句子时可以用那个同学的解释,但单字解释时则需要用老师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