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爱和自由》阅读心得(优秀6篇)
![《爱和自由》阅读心得(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3e0b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d.png)
《爱和自由》阅读心得(优秀6篇)《爱和自由》阅读心得篇1世界上除了生命,什么最重要?金钱?权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
没有了自由,就像一只被束缚在铁笼子里的小鸟,惶惶不可终日,只能徒劳地等死,任人摆布。
周末,我和同窗袁嘉宁去同学马阳家玩,做了一些作业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在马阳家“闹腾”开了。
我们先玩起了“跳格子”,马阳在地上画了十个格子我们开心地跳来跳去。
后来,我们又想出了新招,找来马阳的跳球(把脚踩在两端,可以蹦来蹦去),看谁能跳到最后。
我们玩得很尽兴,这时,马阳的妈妈突然喊了一声:“快来看,有一只松鼠!”天哪,有一只松鼠!从来没有见过松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
“哎呀,跑了!”顺着马阳妈妈手指着的方向,只见一只老鼠般大小、小而矫健的身影一闪而过。
“真的是松鼠吗?不会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问马阳的妈妈。
她说“是松鼠”,又叫马阳把门关了,这样松鼠就跑不出去了。
“抓松鼠!抓松鼠!”我们大声喊叫着。
马阳的舅舅闻声赶来,“在哪儿呢?”他问。
马阳的弟弟指给他看。
他知道后,马上挽起手腕,扑了过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这么多人的惊吓,蜷缩在角落里,一眨眼的工夫,一只毛茸茸的小东西就到了他手上,并把它关进了笼子。
我们围起来一看,兴奋了,真的是松鼠!只见这只可爱的小东西浑身棕灰色,有两条显而易见的黑色条纹,小小的耳朵几乎看不见,小爪子牢牢抓着笼子,正害怕地浑身发抖,盯着我们看呢!马阳扔进去一些牛肉干。
小东西先愣愣地看着我们,并不吃,后来因为实在是饿了,用前爪捧着牛肉干,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全身蠕动了起来,从后面看,就仿佛是一团肉球在滚动,真可爱。
就这样单纯地望着小松鼠,竟也会感到无上的快乐。
我们逗它玩,不停地给它吃东西,可是小松鼠并不快乐。
它不停碰撞着笼子,挣扎着,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来跑去,妄想跑出这个笼子。
后来,它累了,总算安静了下来。
它望着我的时候,眼神很迷惘。
我惶恐地望着它,它过于安静的眼里写的是要挣脱吗?很扭曲,很矛盾。
2024年读《爱和自由》的心得体会(6篇)
![2024年读《爱和自由》的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4aa4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c.png)
2024年读《爱和自由》的心得体会《爱和自由》是一本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对于人类关系和自由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绘主人公在痛苦与追求中的成长,作者引导读者思考爱与自由的真正意义,以及人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寻求生活的真正快乐。
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____年读《爱和自由》所得出的心得体会。
首先,《爱和自由》给予我对人性的更深刻认识。
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挣扎,但最终通过理性思考和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反思,逐渐理解了自己真正渴望的是爱和自由。
这使我明白到,追求爱与自由是每个人内心的根本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我们作为人所特有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幸福的理解,我们都渴望被尊重和被爱。
在面对社会各种规范和压力时,我们需要学会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和真实,去追求那属于自己的爱与自由。
其次,《爱和自由》让我思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之间存在着种种利益关系和社会规范。
主人公作为一个普通人,被牢牢地禁锢在各种约束和压力之下。
这使我反思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社会规范下的选择和行为。
在我看来,社会虽然拥有一定的规则和制度,但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信仰。
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努力,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幸福。
再次,《爱和自由》给我带来了关于爱的深思。
爱是人类最纯粹和原始的情感,它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经历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思考,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通过他的经历,我明白到爱不仅仅是感情的表达,更是一种包容、同理和付出的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用爱去缓解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只有通过真正的爱,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快乐。
最后,《爱和自由》让我思考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社会的不同阶层和角色之间游走,他与其他人的关系和互动也反映出了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82b3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2.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1没有读《爱和自由》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
”我十分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我去确定事物的真伪对错。
思索自我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
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当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
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
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
孩子是经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经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5fbd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0.png)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爱与自由》读书范文篇1《爱和自由》最近开始看第四遍了。
这个时候再读这首泰戈尔的诗又有了新的感触。
相见恨晚。
记得刚遇见《爱和自由》的时候,一度有强烈的想法--要买上几十本,送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新爸新妈。
也许,我们都会“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健康、愉悦地成长”。
很仔细地读。
每读一遍,总是“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
想想自己初为人母时的种种所作所为,就有想坐时光机回去揍自己一顿的冲动。
没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么是真正的爱?母鸡也会爱小鸡。
什么是自由?很多时候,我们自已的成长还停留在七八岁而浑不自知。
以前也买过很多育儿书,感觉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细节的操作性;而《爱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质,深入浅出,让人看清什么是真正的爱。
书中,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对孩子满满的爱,读着读着,内心便柔软起来;读着读着,眼前便清晰起来。
希望本文《爱和自由》能帮到你。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2《爱和自由》最近开始看第四遍了。
这个时候再读这首泰戈尔的诗又有了新的感触。
相见恨晚。
记得刚遇见《爱和自由》的时候,一度有强烈的想法--要买上几十本,送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新爸新妈。
也许,我们都会“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健康、愉悦地成长”。
很仔细地读。
每读一遍,总是“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
想想自己初为人母时的种种所作所为,就有想坐时光机回去揍自己一顿的冲动。
没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么是真正的爱?母鸡也会爱小鸡。
什么是自由?很多时候,我们自已的成长还停留在七八岁而浑不自知。
以前也买过很多育儿书,感觉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细节的操作性;而《爱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质,深入浅出,让人看清什么是真正的爱。
书中,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对孩子满满的爱,读着读着,内心便柔软起来;读着读着,眼前便清晰起来。
希望本文《爱和自由》读书笔记能帮到你。
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精选8篇)
![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2188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f.png)
爱和自由《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精选8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要如何写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8篇爱和自由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和自由心得体会篇一《爱和自由》一书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
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孩子小的时候看到的和大的时候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指引她看我们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时可能就看不到小时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边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我一拿起书,没几分钟孩子就跑开了!”或者“我觉得这本书孩子会喜欢,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说,我不要看。
”这个时候我通常会问一句,“孩子不要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家长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欢玩!”于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呗。
为什么一定要他这个时候和你看书呢?”当儿童有感觉的时候,将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对上,不要打扰,破坏他的感觉和观察。
此时,词语捕捉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清晰的属他的对象。
其实关于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一条,顺从孩子的意愿。
我喜欢这句话,也坚定的按照这句话在做。
孩子快乐,就能产生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为独立迈出坚实的步子。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
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看到这句话,我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个粉擦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我的故事外婆用鬼故事把我吓的不敢回家;回忆起爸爸对我说,你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回忆起玩得满头大汗的自己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爱和自由》读后感范文6篇
![《爱和自由》读后感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110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7.png)
《爱和自由》范文6篇《爱和自由》范文6篇《爱和自由》范文1读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感受颇多。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心灵上的震撼,更是思想上的吸引,我认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老师、改变家长,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当今的社会,我们关注教育、重视教育,但教育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
要真正懂得爱孩子,并非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真正关注孩子生命内在的开展,而不仅是技能的驯化;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是物质的替代;真正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而非流水线上的作品;真正让孩子创造自我并创造世界……这才是教育!爱到底是什么呢?“爱是忍受,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受,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在心头。
作为老师,从事幼儿教育六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爱心丰盈的老师,但是看完这本《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到我们的爱或许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虐”。
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可以,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潜力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费事,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非要听大人的话,而我们的理由往往就是:“因为我爱你们。
”但是这样恰恰违犯了孩子开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老师最担忧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惹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
因此我们处处留意,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子,不能碰那个东西,它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
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老师必需要改变自己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安康成长的孩子。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fe58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1.png)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爱和自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和自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这是本文作者孙瑞雪老师特别钟爱的一首诗,《爱和自由》始终贯穿着爱和自由如何平衡的关系,学会爱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并不是溺爱、纵容、没有规则,给孩子“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用爱的情感唤醒孩子成长积极性;以自由空间确立孩子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形成孩子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用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彤彤出生后,妈妈在家休了一年产假,没有离开过一天,等要上班时,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没有见到妈妈,没想到他竟然适应的很好,没有所谓的分离焦虑症,当时不是很明白,怎么跟大多数孩子不一样,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书才明白孩子在爱的环境下成长,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会对新环境产生恐惧,这一点在他刚入园时也得到了体现。
很多人都认为彤彤是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但更是个开不起玩笑的小孩,开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脸,就会恼,发脾气,甚至还会哭。
但是周围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是这样的,无论怎样逗,都笑嘻嘻不在乎。
所以经常会有人私下跟妈妈说,这孩子遗传谁呀,你们两个性格都挺好的,怎么他的脾气这么大,妈妈也大惑不解。
看了这本《爱和自由》后恍然大悟,第五章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中专门讲了这种状况,原因是妈妈对彤彤说到做到,也要求爷爷、奶奶言出必行,欺骗孩子会造成他对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自然不经逗。
大多数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贯方式就是逗,但是他们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恶作剧”大多是源于儿童时期的“逗”。
彤彤上幼儿园选择的是蒙氏班,那时妈妈对蒙氏理念还是模模糊糊,选择是因为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师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顾。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8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74fb6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6.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8篇)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篇1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爱和自由》,让我感触颇多。
这本书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本,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在这里,希望推荐给广大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迪。
《爱和自由》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
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然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又困扰着他们,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各种兴趣爱好班的层出不穷,使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呢还是应该让他们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
她说,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
让我们用书中的一首诗来形容所有家长们的心声: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参考5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参考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1b31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2.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参考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爱和自由》读书心得参考5篇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心得体会反映了我们对生活和事件的思考和理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和自由》读书心得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6篇
![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ffe25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c.png)
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演讲发言、汇报材料、对照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speeche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erence material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6篇通过真实的心得体会,读者能够与作者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收获,它们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的点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读《爱和自由》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和自由的读书心得(范文)八篇
![爱和自由的读书心得(范文)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b711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f.png)
爱和自由的读书心得(范文)八篇爱和自由的读书心得〔通用范文〕【篇一】自由,是什么?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爱'和"自由'的定义是一样,没有明确的答案。
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有不同。
简约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就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
而这本书里,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敬。
我们应当尊敬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给孩子强加太多的规章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书中有一段是关于孙老师的儿子(辛辛)的。
孙老师有一个伙伴来她家玩。
伙伴想逗他,于是他要饼干吃,辛辛不吃。
伙伴假装说:"你不给我,我就抢了哦!'然后做出抢的动作。
辛辛一下子哭了起来。
这时,伙伴对孙老师说:"你的儿子还是蒙氏幼儿园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儿子就不哭,由于他知道这是和他闹着玩的。
'孙小姐说:"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他无法理解,蒙氏幼儿园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对他没有好处。
' 成年人给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语言,孩子都在汲取,父母、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语言都应当是积极的,由于孩子没有技能区分真假事物的好坏,无论好坏他都会汲取。
我们的老师应当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敏感时期都予以关注和指导。
当孩子们"进展自己'时,我们应当尊敬他们的思维。
假如我们不尊敬孩子,他们就会失去独特的思维技能。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可以深思很长时间,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假如钟声从远处传来,那么他会感到这种感觉加深了,就像诗一样。
蒙特梭利说,一个好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突出之处在于,当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口钟,可以加深这种美妙的感觉。
当一个孩子在0岁到6岁之间形成了健全的品行时,内善就成为了他的自然驱动,他一生都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人类的制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
假如他在六岁之前很好地成长,他就更简单进入更高状态的思想、情感和人类科学理论境界。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4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c87d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6.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精选4篇(一)《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是一部文学经典,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探讨了爱和自由对人生的重要性。
首先,这本书通过多个故事情节展示了爱的力量。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故事中的人物们通过彼此的关爱和支持,克服了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这个触动人心的主题使我深深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我想我会更加重视和珍惜身边的人。
其次,自由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无论在家庭、社会还是个人层面上,自由都是一个重要的追求。
书中的人物们追求自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渴望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
这个主题使我意识到自由的重要性,并鼓励我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爱和自由的重要教训。
首先,爱和自由是互相依存的。
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表达和体验爱。
其次,爱和自由是一种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爱和追求自由,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责任和后果。
总的来说,《爱和自由读书心得》是一本思想深刻且引人思考的书籍。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这本书探讨了爱和自由对人生的重要性。
在读完之后,我更加重视和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价值的阅读经历。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精选4篇(二)《爱和自由》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主角在追求爱和自由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惑。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爱和自由的定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从中汲取了一些有关人生和情感的启示。
首先,书中的女主角表达了她对爱的渴望和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能够给予我们爱和温暖的人。
我们渴望被理解和接纳,希望有人能够关心我们、陪伴我们,与我们共同度过人生的起起伏伏。
而书中的女主角也有同样的愿望,她追求爱的同时经历了一些痛苦和失望。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通用8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2e322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f.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通用8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篇1是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
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
我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爱的礼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听过一堂孙瑞雪老师关于《爱和自由》的讲座,那时候,对于一切还是很茫然,包括对于孙老师这个人都是一样的,充满好奇,可是,当见到她的时候,原来,她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姐姐一样,朴实,真诚,让人很愿意去跟她靠近和沟通交流,突然让我想起,她写在书中的一首最爱的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就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里,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就像儿童成长在自由当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他自己,否则的话,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好多的家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每一个人在育儿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这本书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期,敏感期的关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内心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5篇)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795b6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4.png)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往往会写一篇,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帮大家的爱和自由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每读完《爱和自由》的各个章节,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
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
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开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开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
《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时机,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开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开展的需求。
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开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
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屡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
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爱和自由”仿佛是一个灵魂向导,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体系。
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范文5篇
![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007d067c1cfad6185fa7dc.png)
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范文5篇众所周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并且每个人都在学知识,用知识.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欢迎大家参阅.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1《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以往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本事,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我……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构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我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我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我的生活,并为自我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我,我该怎样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可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明白该如何来应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明白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可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明白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可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并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我.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靠于自我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可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原先爱和自由真的能够并存,并且十分重要.爱和自由能够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趣味,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此刻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2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经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我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我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我们成人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明白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所以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样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我呢?但经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齐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 言传不如身教 ,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我肩上的职责很重大.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欢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欢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欢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3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每个家长都爱自我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能够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我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经过自身活动获得那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职责,需要平等.不背负职责,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职责.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书中谈到了神游一词,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教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您能够尝试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尝试,并且相信会越做越好!〝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从我开始,从你开始,从此刻开始!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4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透过超多的实例来论述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我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我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记得以前有位姐姐带着自我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光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之后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之后,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怎样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我,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应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5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通用5篇)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d987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b.png)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爱和自由的读后感(通用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和自由的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1爱,是包容。
他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孩子的一切错误与失败,接纳他们所有的创造与破坏。
爱,要不忘初心,学会等待。
等待孩子在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完成生命的自我创造!爱,是理解与尊重。
正如孙瑞雪在他的《爱和自由》中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她用“仰视”一词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推向至高无上的境界。
爱,是相信。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有能力成长的,是比我们更强大的!爱,是平等。
我们没有权利命令与干涉,即便是我们的孩子。
从他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我们就是平等的,他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而不是附属于某个生命。
要尝试着蹲下来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让孩子仰视我们,请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或好或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无论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它就那样简单而又复杂的存在。
我没有更多的财富留给我挚爱的尚尚,我这一生唯一能给予他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爱和自由的读后感2《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
整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
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
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
“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
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爱与自由》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内心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篇1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爱和自由》,让我感触颇多。
这本书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在这里,希望推荐给广大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迪。
《爱和自由》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
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
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然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又困扰着他们,学校学习压力的增大,各种兴趣爱好班的层出不穷,使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呢?还是应该让他们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
她说,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
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他们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
让我们用书中的一首诗来形容所有家长们的心声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
是的,不顶用。
你每天在埋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
你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脚。
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你所认为的孩子的某些缺点。
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不是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个成人如果用有宾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
更重要的是儿童能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去创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与人相互理解;听不到吐痰声,看不到苍蝇和垃圾,人们带着孩子在门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哲人们在窗前的沙发上低声交谈,花丛里少女们静坐在木椅上手捧诗集,少年们奔跑在网球场上,诗人们在附近的茶馆里高谈阔论这一切并不遥远。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这个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
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儿童兴趣的动机来自于内在,而奖励的刺激可能是暂时的。
我们可以相信,没有一个科学家和任何一个专家的成就来自于奖惩,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学而有成。
作为成人,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保护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
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自尊。
我们暂且把内心力量放在一边,因为这个问题过于复杂了。
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们成人训斥孩子,或者说成人给孩子脸色看,这是家常便饭。
父母认为儿童无自尊可言,儿童也果真丧失了自尊。
长久下去,父母骂孩子、打孩子也无所谓了。
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地维护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
所以我要告诉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惩罚多于奖励。
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时,总是要说看看,我早给你说过,你怎么这么笨等等。
但大多数成人不知道,错误本身对儿童就是一种激励。
如果我们学会站在一旁观察而不急于插手的话,很快就会发现错误或失败会促使儿童一遍一遍反复进行,直到儿童完全掌握并顺利做完为止。
儿童从
来都不太重视他是否一次成功,儿童非常喜欢重复,他会专注地反复进行,恰恰是成人的态度使儿童有挫败感。
学会观察、学会等待。
改变一个观念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和失败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东西和成功。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篇2《爱和自由》最近开始看第四遍了。
这个时候再读这首泰戈尔的诗又有了新的感触。
相见恨晚。
记得刚遇见《爱和自由》的时候,一度有强烈的想法--要买上几十本,送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新爸新妈。
也许,我们都会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健康、愉悦地成长。
很仔细地读。
每读一遍,总是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
想想自己初为人母时的种种所作所为,就有想坐时光机回去揍自己一顿的冲动。
没文化,真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
什么是真正的爱?母鸡也会爱小鸡。
什么是自由?很多时候,我们自已的成长还停留在七八岁而浑不自知。
以前也买过很多育儿书,感觉大都注重的是教育细节的操作性;而《爱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质,深入浅出,让人看清什么是真正的爱。
书中,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对孩子满满的爱,读着读着,内心便柔软起来;读着读着,眼前便清晰起来。
希望本文《爱和自由》读书笔记能帮到你。
爱与自由读书心得体会篇3是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
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
我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爱的礼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听过一堂孙瑞雪老师关于《爱和自由》的讲座,那时候,对于一切还是很茫然,包括对于孙老师这个人都是一样的,充满好奇,可是,当见到她的时候,原来,她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姐姐一样,朴实,真诚,让人很愿意去跟她靠近和沟通交流,突然让我想起,她写在书中的一首最爱的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就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里,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就像儿童成长在自由当
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他自己,否则的话,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好多的家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每一个人在育儿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这本书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期,敏感期的关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内心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书中说以爱的感情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式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的确,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成为这样,这正是幸福成长的内涵,幸福也是要成长的,所以之前所说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并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识,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
可能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这是一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