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小小说鉴赏(试题归类,与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2010年各省高考文学阅读整理

2010年各省高考文学阅读整理

2010年高考中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在2010年高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中,共考了小说8篇,散文11篇。

散文一:《海棠花》2010年北京卷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考查文章的结构)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分)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本题既考查了作品内容、情感,又考查了文本结构和作者思路)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借物抒情类的散文中的“物”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多是行文线索和抒情线索。

)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第一问:画线句即是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所以直接整合、提取即可。

第二问:思考某句与下文的关联,通常有领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拓展题:首先要准确解释季羡林的这句话的意思;取例恰当;语言有文采、有特色。

)散文二:《饮一口汨罗江》2010年江西卷16.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是理解这一概念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出的深层含义,但是首先要考虑概念自身的语义,再结合语境考虑深层含义。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桎梏恣意妄为B. 摒当斡旋恣睢恣情纵欲C. 摒除斡旋恣肆恣意妄为D. 摒当斡旋恣肆恣情纵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勤奋好学,因此成绩优异。

C.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那座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

D. 那片云彩像一匹奔跑的骏马。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一切值得热爱的事物。

D.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大自然。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她虽然年长,但是知识浅薄。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她虽然年长,但是知识渊博。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答案:1. C2. A3. A4. C5. B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试题分析(余闻)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试题分析(余闻)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试题分析◇余闻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段选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原载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一书),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选文围绕人们喜闻乐见的书法艺术组织材料,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字平易,行文流畅,可读性较强,适合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阅读和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历届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1-1】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

历届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1-1】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1-1】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

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解读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解读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解读作者:郭德洋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9期一、形式上的变动2008年和2009年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都是由三块构成,依次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应用类文本阅读。

而今年的这部分是由两块构成,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也就是说少了一部分。

当然,少了并不影响分值。

因为这里过去是选做部分,你可以选做论述类文本,你也可以选做应用类文本。

但是,今年这个方面有了变化。

将原来的“选做”改为了“选用”,这还是有区别的。

1.学生不会很快适应这一变化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所练习和调研测试的试题都是原来的样式,学生已经形成定势思维,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依旧认为是两种选其一。

他们当中很多人只喜欢或只善于做一类文本,忽视了另一类文本,甚至对另一类文本就干脆不闻不问。

假如今后高考中出现和他们所喜欢的或擅长的不一致,那么就很难应付了,更谈不上获取高分了。

因此,我们应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与变化后的试卷模式相统一,让他们逐步适应新的情况。

2.学生还可能误以为高考单考一类文本因为试卷上只呈现是一类文本,所以他们很有可能认为是只考一种,而另外一种就完全不考。

若今年的情形,考了的是论述类,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能就把论述类作为考试要求,永远不考虑实用类。

“选考”是二者选其一,“选用”是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那个,两者都有选中的可能性,但不是同时出现。

这一点是理解形式变化的关键,也是我们要重视的,要向学生说明的要点。

二、选材上的精挑2008江苏高考选了汪曾祺的《侯银匠》,还有《纯朴的嗜血者》和《晚清学人杨守敬》。

2009江苏高考选了是张笑天的《上善若水》,詹克明的《说“异”》和《画家黄永厚》。

今年选了是阿城的《溜索》和朱光潜的《谈静》。

这些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思想上鼓舞和激励学生,让他们身心得到无形的熏陶和洗涤。

2010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江西卷下)

2010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江西卷下)

2010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江西卷下)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第Ⅱ卷(共114分)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见参考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

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

2010年全国高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学生版)02

2010年全国高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学生版)02

2010年全国高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学生版)027.阅读(山东卷)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敢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2010年高考语文小小说鉴赏(试题归类,与分析、总结)

2010年高考语文小小说鉴赏(试题归类,与分析、总结)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概括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想象》 四川) (《想象》2009四川) 四川 作者以“想象”为线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作者以“想象”为线索, 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 开端,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以我感 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 发展与高潮, 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以我去看 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结尾。 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2010年山东《骆驼祥子》20题。 年山东《骆驼祥子》 题 年山东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 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老爷 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的。 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的。 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 性格), 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 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情节的特点: 情节的特点: 曲折离奇,起伏跌宕,出人意料, 曲折离奇,起伏跌宕,出人意料,却又在情 理之中(合情合理); 理之中(合情合理); 作者步步伏笔,巧设铺垫,文章前呼后应, 作者步步伏笔,巧设铺垫,文章前呼后应, 衔接紧密; 衔接紧密;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
考点之一: 考点之一:情节结构类题
在小说中就是分析情节 分析作品的结构 :在小说中就是分析情节和思 在小说中就是分析情节和 路。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把 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 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 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的匠 心。 思路:指小说展开的线索以及小说各个部分之间 思路: 的内在联系。把握思路就是在阅读小说是理清线 的内在联系。把握思路就是在阅读小说是理清线 把握作者感情脉络。 索,把握作者感情脉络。

2010高考题语文阅读题详解

2010高考题语文阅读题详解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分类详解(现代文阅读一)一、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静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

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

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

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

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

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

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

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

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

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

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

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

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

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

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

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

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高考阅读05-25 0538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四章(节选)一、整体概况2010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部分。

其中有5套试卷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为选考试题,分别是课标全国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辽宁卷。

天津卷同时考查了三类文本阅读。

下面试从测试材料、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概述。

就测试材料而言,内容丰富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选文并未刻意追逐社会热点和突出时代特色,更加倾向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反思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新闻作品、科普文章的引入,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精神越来越萎缩的今天,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就测试内容而言,全国《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分为B级理解、C级分析综合、E级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

本报告将《考试大纲》能力层级中抽象的阅读能力要求变得更为具体,具有操作性。

按照阅读能力的发展顺序由低到高细分为语音认读——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比较延伸等五个能力层级。

这样的能力划分更加突出其层级特点,对阅读能力的描述也更为具体,是对“大纲”阅读能力要求的发展与完善。

2010年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涉及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三个能力层级,考查重点逐渐由“局部精要理解”到“整体综合解读”,加强了对考生综合信息能力的考查。

就测试形式而言,题型组合多元多样,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且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探究试题方兴未艾。

特别是辽宁卷题型趋于成熟,选择题答案给分设置暗合solo理论,考生答不同的选项获得不同的分数。

其题目设置和给分原则彰显了科学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方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一)试题基本情况分析“论述类文本”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小说教师版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小说教师版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学类文本之小说一、(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①她突然醒来。

两点半。

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

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

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

寂静无声。

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

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

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

在厨房两人相遇了。

表针指着两点半。

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

她打开灯。

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

深夜。

两点半。

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

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

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

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

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

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

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

”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

”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

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

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

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

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

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

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

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________“我也听到了什么。

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

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

大概没什么事。

”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

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

“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

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

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

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

“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版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解析: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四个思考方向:一看表达方式,如果一个段落里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一般来说,议论的句子可能就是该段落的主要内容;二看段内文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总说或总结的句子自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是较长的段落,再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归纳各层次的要点即可;还可以把该段落放在全文中观察,特别是观察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许上文的结尾或下文的起首归纳了该段的主要内容。

如果纯属叙事、说明、抒情的段落,其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当别论。

第②段是一个议论性段落,一共四句。

第①句是引论,第②句提出观点,③④句分论,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合、宣纸等方面分论为什么“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第①段的最后一句对本段的内容也有提示作用。

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解析:本题貌似考查引证的作用,实质上还得研究段落内部的结构。

不过,该段的中心句位于段中两个层次之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这是两个分论点的共同指向。

当然,从文脉上分析,也可以把这一句看作既结上又领下的过渡句,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本段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来。

两个分论点分别是:“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再考虑论证方法,懂得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见解的,答案就豁然开朗了。

需要做的还有归纳、概括,不要照抄原文。

3.解析:从“不仅由于”来看,第④段显然是个过渡段。

前三段是从笔墨的物质构成要素特别是“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这个角度阐述其艺术魅力的形成,所以,确实是“承接上面两个自然段,引出下文”,“表明下文将进一步阐述笔墨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54P 10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总结

54P 10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总结

王国维――人生的三重境界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我们欣赏过夏日里坚韧的胡杨,品味过秋日里疲倦的落叶,偶遇过北国雪野里的精灵,烤过冬天里温暖的炉火,走过初春肮脏的泥泞,竟然发现人生的春天就在你我的心中。

我们游览过边疆的沙漠与戈壁,跋涉过西北的黄土高原,观赏过海南的天涯海角,甚至我们都出过国,瑞士的露卡诺湖留下我们的足迹,东非的好望角有我们年少时的梦,一路走来,竟然发现芸芸众生都是如此坚强的生活着,为了理想,为了自由。

我们去过祖辈们生活过的地方,吹过曾经抚慰过我们的乡村的风,抚摸过曾经孕育过我们的家乡的绵绵土,<a name=baidusnap0></a>夕阳</B>西下,沉醉于淳朴的浪漫爱情,烟雨朦胧中,感受着云南田野里的农耕文明,甚至我们还看到了或者已经逝去或者依然为我们而忙碌着的父母。

不经意间,我们因为乡村的自然美景、淳朴风俗而为陶老先生当初的决定而拍手叫绝。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贝多芬:一个巨人》《怀表,很老很老了》《绵绵土》《一幅烟雨牛鹭图》《草堂诗魂》《话说知音》《春从心出》《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胡杨仰止》《总想为你唱支歌》《海南杂忆》《雪野里的精灵》《告别三峡》《乡村的风》《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泥泞》《日月行色》《炉火》《山色花光》《孔庙断碑》《紫藤架下》《根》《茶灵》《好望角》《温暖的村庄》文学作品常见主题归类:《温暖的村庄》《乡村的风》《绵绵土》《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怀表,很老很老了》《日月行色》二、人生态度、人生哲理《雪野里的精灵》《紫藤架下》《贝多芬:一个巨人》《好望角》《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春从心出》《炉火》《泥泞》三、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一幅烟雨牛鹭图》《草堂诗魂》《绵绵土》《话说知音》《孔庙短碑》《茶灵》四、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根》《总想为你唱支歌》《胡杨仰止》②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贯穿线索、整体构思,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2010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分省解析汇编

2010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分省解析汇编

2010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全国Ⅰ卷五、(22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萧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详解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详解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183;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详解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183;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详解一、2010上海春季高考卷(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

(21分)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①那时在冀中乡村,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

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

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

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②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在城市的雾里,我再也看不见雾中的草垛、墙头,再也想不到雾散后大地会是怎样一派玲珑剔透。

城市有了雾,会即刻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远的清楚。

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8220;白茫茫大地真干净&#8221;的气派。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8220;驾&#8221;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原来雾不只染白了草垛、冻土,不只染湿了衣着肌肤,雾还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⑤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古文阅读第二题,一般是以考理解分析为重点,其中包括词语作用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把握,句式的表达到效果分析、段落大意和文章主题的归纳、表现手法的赏评等,其难度略大于古文阅读第一题,是广大考生的一根难啃的骨头,失分率比较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把文章读懂。

文章读不懂,就只能凭感觉瞎蒙了。

要读懂,那就必须具备充分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基本能力。

文章的基本内容已经掌握,基本意思已经明白,那么,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依据文章作准确、具体、深入分析了。

那么,如何进行准确、具体、深入地分析呢?和现代文阅读大致一样,古文阅读无非是总体把握、层次分析、语句解剖和手法赏析等四个方面。

所谓总体把握,就是在理清线索、掌握思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层次分析,就是在把握全文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段落结构,理清段落叙事、议论或说明的层次,明确层意段意,并且能够准确而简练地归纳;所谓语句解剖,就是通过句子文字表面意思,领会其深层内涵,并且弄清结构和句式,理解其作用;所谓手法赏析,就是从总体到局部,明白文章、段落或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能够依据具体要求进行恰切的评析。

我们试以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古文试题二为例,加以解说。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3分)九嶷山图记①九嶷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嶷。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嶷者几焉?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2010年高考语文重庆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重庆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010年·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

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

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

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

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

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

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

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

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人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更是要把卧室重新装饰一新。

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

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

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

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

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鸟类不会。

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

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向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

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出现,它们的家建好了。

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小说用哪几件事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的? 小说用哪几件事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的? 小说用哪几件事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的 福建2009年13题) (福建 年 题 分层总结概括。 分层总结概括。
考点之二:人物形象类题: 考点之二:人物形象类题:
题型归类: 题型归类:
一,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是么样的人物?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是么样的人物?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是么样的人物 答案示例:玛兰是一位自私虚伪的伪君子:他貌似热情, 答案示例:玛兰是一位自私虚伪的伪君子:他貌似热情,爱 帮助人,实质上是虚荣心在作怪,是为向别人炫耀自己, 帮助人,实质上是虚荣心在作怪,是为向别人炫耀自己,他 看起来有责任心,实质上是无原则; 看起来有责任心,实质上是无原则; 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前后判若两人; 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前后判若两人; 他伪善自私,当事态不利于自己的时候, 他伪善自私,当事态不利于自己的时候,他为了保全自己的 利益,推卸全部责任,甚至落井下石,企图澄清自己。 利益,推卸全部责任,甚至落井下石,企图澄清自己。 小说通过玛兰这一典型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玛兰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社会中那些爱慕权 虚荣、虚伪的人的丑恶本质。 贵、虚荣、虚伪的人的丑恶本质。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 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 结合情节一般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结合情节一般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 点明题意,线索作用。) 文,点明题意,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进行解答。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进行解答。
3.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反映了他淡定平和的内心世界,为情节发展铺垫。 反映了他淡定平和的内心世界,为情节发展铺垫。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从内容(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 从内容(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 结构作用分析 一看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 分析, 从结构作用分析,一看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 二看对整个情节的作用( 二看对整个情节的作用(一般 是推动故事情节) 是推动故事情节)
二。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性格特征。 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性格特征。 勤劳朴实,积极上进,真诚自然,善良和气。 勤劳朴实,积极上进,真诚自然,善良和气。 如何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何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正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分析, 从人物的正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分析, 从对人物的间接描写来分析, 从对人物的间接描写来分析, 从社会环境来理解。 从社会环境来理解。 注意:前两点是个性化特点,后者是这一时代人的 注意:前两点是个性化特点, 共性。(结合《遗璞村》 。(结合 共性。(结合《遗璞村》)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 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使得小说反 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人物形 象也会刻画得更加丰满,更加充分。例如: 象也会刻画得更加丰满,更加充分。例如: 林冲与陆谦两条线索
铺垫和伏笔
是写作常见的表现手法, 铺垫和伏笔 是写作常见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 前段文章为后端文章埋伏线索, 前段文章为后端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 对下文的暗示他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 对下文的暗示他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 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 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 怀疑之感。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 怀疑之感。例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掇 将过来靠了门。 为下文陆谦等人“永手推门, 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永手推门,却 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 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能站在 庙门外边看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 庙门外边看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 林冲分歧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 “逼”林冲分歧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
语言组织
X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 情节内容, 文中 相照应 反映了……内容,突出 内容 性格, 题旨。 了……性格,点名了 性格 点名了……题旨。 题旨
针对每一种题型的分析与对策: 针对每一种题型的分析与对策:
考点之一: 考点之一:分析情节
例如: 祝福》 例如:《祝福》: 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序幕 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序幕 祥林嫂寂然死去-------------------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开端 被卖改嫁------------------------------发展 被卖改嫁 发展 再到鲁镇-----------------------------高潮 再到鲁镇 高潮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尾声
总括人物形象类题答题语言
XXX是一个能概括本人总特征的形容词的人, 是一个能概括本人总特征的形容词的 是一个能概括本人总特征的形容词 他有什么表现(做了哪些事件), ),具有 他有什么表现(做了哪些事件),具有 什么性格特点 品质), 性格特点( ),小说通过这个人物 什么性格特点(品质),小说通过这个人物 形象揭示了什么主题 揭示了什么主题。 形象揭示了什么主题。
2.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2009年,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年 安徽) 安徽) 开端—发展 高潮—结尾 发展—高潮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董师傅喜欢在湖边坐坐---董师傅遇见小翠 董师傅遇见小翠, 董师傅喜欢在湖边坐坐 董师傅遇见小翠, 领小翠游湖---董师傅送小翠回家 董师傅送小翠回家。 领小翠游湖 董师傅送小翠回家。
常见考题: 常见考题:
1.文中某段文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或者 文中某段文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 文中某段文在小说 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2010全国新课标卷) 全国新课标卷) 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全国新课标卷 2.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遗璞》2009 文中某细节在文中有何作用?(《遗璞》 ?( 辽宁) 辽宁) 3.概括小说主要情节。(《董师傅游湖》2009安徽,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安徽, 概括小说主要情节。(《董师傅游湖》 安徽 2010广东卷) 广东卷) 广东卷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想象》2009四川)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想象》 ?(《 四川) 四川
5.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概括 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想象》 四川) (《想象》2009四川) 四川 作者以“想像”为线索, 作者以“想像”为线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 的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的描写为主要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 开端, 小说以我去图书馆查医学资料为开端,以我 感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 发展与高潮, 感觉自己得了各种疾病为发展与高潮,以我 去看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结尾。 去看病医生开病单为结尾。
分析:对情节的安排的理解, 分析:对情节的安排的理解,可以分为结构和内容 两个方面。 内容上看 它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上看, 两个方面。从内容上看,它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 揭露出他行为的卑鄙(人物)。 结构来看 )。从 来看, 揭露出他行为的卑鄙(人物)。从结构来看,突然 逸出原文情节发展轨迹,加入报纸的报道, 逸出原文情节发展轨迹,加入报纸的报道,使情节 波澜起伏,平中见奇, 波澜起伏,平中见奇,又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 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同时, );同时 理(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同时,为 下文马兰言行的变化做了有力的铺垫(情节)。 )。主 下文马兰言行的变化做了有力的铺垫(情节)。主 情节突转使得小说的护体更加深刻, 题,情节突转使得小说的护体更加深刻,更耐人寻 名为保护人,到底是谁在保护谁(主题)? 味。名为保护人,到底是谁在保护谁(主题)?
2010年山东《骆驼祥子》20题。 年山东《骆驼祥子》 题 年山东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 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 么作用? 么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老爷 结构上,承上启下, 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的。 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人物形象的。 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 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 性格), 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考点之三:环境描写类题
试题分类。 试题分类。 1.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4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分 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环境描写特点:封闭压抑死气沉沉。 环境描写特点:封闭压抑死气沉沉。 环境描写作用:营造压抑凄凉(忧伤) 环境描写作用:营造压抑凄凉(忧伤)的氛 衬托人物内心沉闷孤独的感情。 围;衬托人物内心沉闷孤独的感情。 分析: 分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树立所有的环境描写 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思想。 思想。
4.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本文情节特点是什么? 情节的特点: 情节的特点: 曲折离奇,起伏跌宕,出人意料, 曲折离奇,起伏跌宕,出人意料,却又在情 理之中(合情合理); 理之中(合情合理); 作者步步伏笔,巧设铺垫,文章前呼后应, 作者步步伏笔,巧设铺垫,文章前呼后应, 衔接紧密; 衔接紧密;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突转法) 巧用悬念法(抑扬法、突转法)
小小说鉴赏
----试题分析及归类 试题分析及归类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王侠
小小说考题分类: 小小说考题分类:
分析作品的结构 什么是分析作品的结构: 什么是分析作品的结构:在小说中就是分析小说 的情节和思路。 的情节和思路。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起因)、发展( )、发展 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起因)、发展(深化和 发展)、高潮(顶点和关键 和结局(结果, )、高潮 顶点和关键)和结局 发展)、高潮 顶点和关键 和结局(结果,收 ),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场),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体会坐着的谋篇 布局的匠心。 布局的匠心。 小说的思路指小说展开的线索以及小说各个部分 之间的内在联系。 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思路就是在阅读小说是理 清线索,把握作者感情脉络。 清线索,把握作者感情脉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