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4(1)

合集下载

《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教学资源book4Unit1-Section A-

《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教学资源book4Unit1-Section A-

Intensive Reading: Para. 1-2
Room for the Future
At the age of forty-five, my usually well-ordered life was filled with changes. After twenty-two years of working for a major bank, a downsizing wave resulted in the elimination of over one hundred jobs, mine being one of them.
Para. 6
Oral presentations were often required for one class. I remember thinking that if I had known this beforehand, I would have taken something else to achieve my required credits. By nature, I am a rather reserved individual, and speaking in front of people terrified me. As I stood in front of the other adults with whom I shared a common goal, my knees were visibly knocking, and my heartbeat almost audible. Somehow, I found my voice and made my presentation with effort. The next time it was easier, and soon, I was starting to enjoy it a little. Later in the year, I even interviewed a local reporter for an English assignment, much to the amazement of my teacher. My confidence level rose. Suddenly I felt like I could accomplish anythi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上,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对于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资源1. 教材资源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编写教案。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适度调整教材内容,添加或删减一些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堂演示和辅助讲解,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 教学工具和教具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具资源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有效资源。

例如,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简便而准确的计算,几何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工具和教具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资源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网站、在线教学视频和互动教学平台等。

这些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学学习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观察评价法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予以解决。

2. 口头评价法口头评价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提问、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发言来评价其理解程度和思维能力。

口头评价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书面评价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考试试卷等书面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书面评价法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的名词解释

教学资源的名词解释

教学资源的名词解释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材料、设备和技术工具等。

它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资源的种类繁多,涵盖了教学内容的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教材、多媒体资源、教学设备和技术工具四个方面对教学资源进行解释。

教材是教学资源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种。

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主要依据。

教材可分为教科书和辅助教材两类。

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书,内容系统全面,结构规范。

辅助教材则是教科书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提供更多的例题、习题和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材的编写应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多媒体资源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资源。

它利用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资源可以包括课件、电子书、网页等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和讲解,以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

教学设备也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各种为教学服务的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这些设备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和演示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学设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开展各类实验和实践活动。

技术工具是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各种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软件和工具,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软件、学习管理系统等。

技术工具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发布、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评价等,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技术工具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与教师同学互动的机会。

总结起来,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设备和技术工具等。

教材、多媒体资源、教学设备和技术工具是常见的教学资源种类。

它们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资源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资源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在教案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从教学资源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教案设计中的运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教学资源是指教师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准备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工具、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教育资源。

根据其性质和形式的不同,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三类:实物教学资源、虚拟教学资源和人力教学资源。

1. 实物教学资源实物教学资源是指可以用于实际操作、感知和观察的物品,如实验器材、文具、图书、实物模型等。

这些资源可以直观地展示知识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虚拟教学资源虚拟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资源,如电子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

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虚拟教学资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3. 人力教学资源人力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承载者,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资源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教案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与组织,合理的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教案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

1. 目标明确,资源选择在设计教案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那么实物教学资源,如实验器材、模型等就是比较适合的选择;如果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那么虚拟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多媒体软件等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

2. 教学方法与资源匹配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后,教师应根据教学方法来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源。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资源运用。

例如,讲授法适合使用虚拟教学资源,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听取教师的讲解;探究法适合使用实物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探索。

4+1模式简介Microsoft Word 文档

4+1模式简介Microsoft Word 文档

“4+1”教学模式
简介
我校本着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依据近年来市局倡导的“永威模式”为样板,结合我们农村小学师资条件及硬件条件等现有的教学资源,逐步整理出我校的教学模式:“4+1”模式。

该模式有利于师生活动达到有序可循;有利于转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我校一年多的实验现状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最后决定在语数教学中尝试以下“4+1”教学模式:“预习→自学→合作→检测+提高”。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4第1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基础(第4版_王慧玲)教学资源 4第1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 ★电压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系有4种:
a + a - a - a + (a)关联参考方向
(b)关联参考方向
i
ui
ui
ui
u (c)非关联参考方向
(d)非关联参考方向 b- b+ b+ b-
分两类:(1)一致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不一致方向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说明: 1.选用哪一种,原则上任意。习惯上:无源元件取
u=Ri 3.欧姆定律
u L di dt
相同电流I= -1A,U1=2V,(1)求元件a的功率P1,
并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2)若已知元件b吸
收功率为12W,元件c发出功率为10W,求U2,U3。
解: (1)对于元件a,U1、I为关联参考方向
I
P1=U1I=2×(-1)W=-2W<0,
说明元件a发出功率2W。
a
+ U1+ U2 b -
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
电路模型
开关 电 池
控制环节 I
灯 泡
+ _ US
+ RU
_
电源 手电筒电路模型
负载
关于电路图
电路图分为:原理图、装配图、电路模型图。 前两种用于工程中安装、检修和调试; 后者用于电路分析。
原理图:只表示线路的接法。 装配图:除表示电路的实际接法外,还画出有关部分
小结:
1.实际电路或实际电路元件可以用理想电路元件或 理想电路元件组合的电路模型来表示。
2.电流、电压均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分,后者 原则上可任意规定。同一支路二者参考方向有关联 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之分,一般无源元件取 前者,有源元件取后者。 3.判断元件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应先根据其电压、 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来正确地表达功率运算式, 然后由算出的结果进行判断。

教学资源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资源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资源包括哪些方面所有的在教育中能被使用的事物都是教育资源。

狭义上的教育资源特指教师、教材、学校的设备。

宽泛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成为教育资源的潜质能够在教育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种条件,包括师资、教育机构以及支撑教育活动运行的各种资金投入,甚至包括不易衡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及教育制度。

增加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加一国教育的供给,有利于提高一国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降低家庭和个人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成本。

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主要通过引导多种投入,增加师资供给和师资水平,促进教育机构的有序竞争和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接受充分且良好教育的限制逐渐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政策制度上。

一、常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九类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

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

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还包括录像、软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软件、网络教室、图书馆、电教室、教师、辅导员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试卷是用于进行多种类型测试的典型成套试题,这里的试卷是数字化的试卷。

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

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

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准备逐渐受到重视。

教学资源准备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资源准备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准备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兴趣等因素,确定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比如,对于小学生,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利用游戏、歌曲等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学图片、音频、视频,也可以是教学工具、模型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准备应该多样化,既可以是经典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是创新的教学资源。

经典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创新的教学资源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五、适应不同的学习者在准备教学资源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调整和修改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注重实践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实践与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实验、实践材料以及实验室设备等来提供学生实践与实验的机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七、引入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的准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全面的教学资源。

八、合作与分享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合作与分享,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源,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预测试题(2)
测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小题6分)
1. 小明带20元去文具店买作业本,他买了5个小练习本和2个大练习本后,剩下的钱若买3个小
练习本还多8角,若买3个大练习本还差1元。

每个大练习本 __________ 元。

2. 甲、乙、丙三人外出参观。

午餐时,甲带有4包点心,乙带有3包点心,丙带有7元钱却没有买
到食物,他们决定把甲、乙二人的点心平均分成三份食用,由丙把7元钱还给甲和乙,那么,甲应分得________ 丿元。

3. 3042乘以一个自然数A,乘积是一个整数的平方,那么A最小是()。

4. 6枚壹分硬币叠在一起与5枚贰分硬币一样高,4枚壹分硬币与3枚伍分硬币一样高。

如果用壹
分、贰分、伍分硬币叠成三个圆柱体,并且三个圆柱体一样高,共用了155枚硬币,这些硬币的币值为 _____ 丿元。

5. 如图,一个长方形由4个小长方形A B、C、D组成,其中A B C面积分别为
16、12、24,D 的面积是()。

6. 某人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小偷向反方向步行,10秒钟后他下去追小偷,如其速度比小偷快一倍,
比汽车慢4/5,则追上小偷要_______ 秒。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 2, 3,…,1999 , 2000, 2001, 2002这2002个数中,至多能选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数,使得所选出的数中,任意3个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

8. 六位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
99分,最低分76 不相同的整数,最高分
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第三位同学至少得___________ 分。

9. 一个自然数被7, 8, 9除的余数分别为1, 2, 3,并且三个商数的和是570,这个自然数是
10. 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MN分别是ABCD两边上的中点,△ DMN勺面积是
9平方厘米, 那么ABCD勺面积是。

11. _有一群小孩,他们中任意5个孩子的年龄之和比50少,所有孩子的年龄之和是202。

这群孩子至少有人。

12. 某同学把他喜爱的书按次序编号为1、2、3、…,所有编号之和是
100的倍数且小于1000,则他
编号的最大数是 _______ 。

13. 某校2001 年的学生人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2002 年的学生人数比上一年多101 人,这个数字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该校2002 年的学生人数是 ____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写清解答过程,每题8 分)
1. 学校举行计算机汉字输入技能竞赛,原计划评选出一等奖15 人,二等奖20 人。

现将一等奖中的
后 5 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一等奖获得者的平均速度每分钟提高了8 个字,二等奖获得者的平均速度每分
钟提高了 6 个字。

问:原来一等奖的平均速度比原来二等奖的平均速度每分钟多多少个字?
2. 甲、乙二人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

如果二人的速度各增加1千米/ 时,那么相遇地点距前一次相遇地点 1 千米。

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