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和酸的性质,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准备:金属试样(铁、铜、锌等)、稀盐酸、试管、试管架、酚酞试液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介绍金属和酸的性质,引出金属与酸反应的主题。

2.提问:金属为什么能够与酸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什么现象?
二、实验操作(15分钟)
1.将铁、铜、锌等金属试样分别放入试管中。

2.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结果。

4.记录实验现象并比较不同金属试样对酸的反应情况。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金属试样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四、实验延伸(10分钟)
1.让学生自行选择其他金属试样,继续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2.让学生探究不同金属试样与不同浓度的酸反应的差异。

五、结语(5分钟)
1.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操作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试管破裂等意外情况发生。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的化学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的化学性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教材分析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3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
算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2.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
法。
教学策略选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
择与设计 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 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 P47 实验 3-2(让学生描 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说明钠的熔点比 燃点低),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 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
【问题思考】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
+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
别是哪一种物质).
【归纳】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浮、熔、响、游、红
课例研究综 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但现在看来,在教学核心素养下,

我们的学生整体知识差,学习兴趣不深厚,学习目标不
明确,做为老师,要努力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因材
施教。才能够解决问题。
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
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

初中化学第六十五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六十五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六十五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金属与酸的反应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金属与酸的反应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采用讲授法,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规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4.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

2.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 演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片在氧气中加热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3) 讲解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3. 金属与酸的反应:(1) 演示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如铁片与盐酸反应、锌粒与硫酸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3) 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 演示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如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锌粒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3) 讲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

(3)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提炼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总7页)一、教学内容1. 概述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概念2. 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特点3. 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4. 动手实验金属钠与水反应三、教学准备1. 教学模型:水、金属钠,试管、放大器、平台2. 教学辅助材料:安全眼镜、烧杯、量杯、酸碱指示剂、水3. 教学仪器:浴血坩埚、显微镜等四、教学方法1. 以说的方式来讲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以演示方式来模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过程,明确反应的特点;3. 以讨论的方式来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让学生充分思考;4. 以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操作材料,体会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老师向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发生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的兴趣的的引导下引出课题。

2.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意义:教师用丰富的生活范例,让学生分析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意义,来理解实践针对性,营造学习气氛。

3. 过程体验: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金属钠进行反应时发生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反应时发生的物化变化,加深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理解。

4. 思考分析:教师请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以思考和分析的方式,找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反应原理,做出自己的总结分析,归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内容,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5. 技能实践:老师让学生用具体的材料实验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用具体的动作让材料发生化学变化,让学生逐一运用知识把理论知识变为技能实践。

6. 总结结论:教师总结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整理实验结果,以及学生分析的思考,对学生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六、实验活动1. 安全预案: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传递安全第一的十分重要的理念,实验前一定要认真讲解安全规范,防止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2. 配置材料:烧杯、量杯、金属钠、酸碱指示剂、水,依照实验顺序准备金属钠与水反应所用材料,引导学生用一定的量比给实验材料准备好。

高中化学铝与酸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铝与酸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铝与酸反应教案
科目:化学
年级:高中
主题:铝与酸的反应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铝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并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
1. 铝与酸的反应原理
2. 实验操作及观察结果
3.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铝与酸的反应”,让学生思考铝与酸为何会发生反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
讲解铝与酸反应的化学原理,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结果等内容。

3. 实验操作(20分钟)
将少量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并注意安全规范。

4. 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铝与酸反应的原因,检验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讲解中的结论。

5. 反应方程式书写(10分钟)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出铝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并讨论方程式的意义和表达形式。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铝与酸反应的理解。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备忘: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设备,确保实验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探究”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探究”教学设计及反思
【 情 感 态 度 与价 值 观】
1 .感受反应条件 的控制是研究化学反应时的一个重要方 面。 2 .体会细心的观察 是得 出正确科学结论 的关键前提 。
教 学 重 点 钠 与 水 反 应 和 对 比实 验 的 分 析方 法 教 学 难 点 铁 与水 反 应 条 件 的 分 析
鲁科版
“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苏教版
“ 钠 、镁 及 其 化 合 物 ”
人教版
“ 金 属 的化 学 性 质 ”
“ 节 ”或 “ 单元”标题
“ 内容 ”标题
“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 金属钠的性 质与应用”
“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 观察 ・ 思考 ”栏 目:观 察金属 “ 观察与思考”栏 目:通过 钠的 “ 实 验 ” 栏 目:钠 与 水 反 应; 呈现方式 钠及金属钠 与水反应的现象 性质实 验 ,总结 钠 在反应 中体 “ 科学探 究 ”栏 目:设 计 实验 现出的性质 思路分析 装置使铁 与水蒸气反应
关 键词 金属 与水 反应 实验 方 法 教 学设 计 教 学反 思
1 “ 金 属 与 水 反 应 规教 版 《 化学 1 ( 必修) 》第 三 章
第2 课时。
1 . 1 课 标与 教材 分析
“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 金属 的化学性质”的
侧重通过 钠与 水反 应 的实 验来 侧重通 过钠单 质 与水 、氧气 的 侧重分析钠 、铁等 不同金属 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反应归纳 出钠具有 强还 原性 水反应的规律
( 3 )初 高 中系列 教 材 中本 节 知识 的逻 辑 联 系
概念基础 活泼金属 课前认 识 氢前金属能够与酸反应
2 0 1 3年第 4 期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能够描述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我们将以几种典型的金属为例,如钠、镁、铝等,探讨它们与水接触时的反应特性及生成物。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金属遇到水会发生什么吗?”- 展示几个金属样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1. 解释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条件,强调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趋势。

2. 介绍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 讨论镁、铝等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特点。

实验演示- 安全提示:确保学生穿戴好防护装备,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

- 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 讨论观察到的结果,包括温度变化、气体产生等。

学生互动-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金属,预测其与水反应的可能结果。

- 小组分享预测结果,并给出理由。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镁条与水反应的实验。

-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反应时间、温度变化等。

总结反馈- 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对比预测与实际的差异。

- 教师点评,归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性知识。

-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论。

2.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金属与水反应会有差异?”鼓励学生从金属的活动性和氧化还原角度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金属与水反应的奇妙现象,还能够深刻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确保安全第一。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戴芸教学设计 《金属与水反应》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戴芸教学设计 《金属与水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戴芸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并能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2)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3)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4)掌握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规范的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完成对钠的相关性质的自主认识。

(2)通过对铁和水蒸气反应实验装置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设计、动脑思考、观察分析、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完成学习目标。

(3)通过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分享合作、科学探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4)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发现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背景材料,体现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体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铁与水反应方程式的推测,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分组实验和实验装置的设计,感受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2、教学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设计三、教材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是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的内容,第三章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概念之后,开始具体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6级2016-2017学年上期《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设计人:侯远卓审核组长:范方君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A、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现象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铝在空气中燃烧,;3、铁在氧气中燃烧,;4、铜在空气中加热,B、思考下列问题1、这些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反应,实质都是在与反应,但反应的激烈程度却不同,说明了什么?2、现实生活中铝及铝制品通常不会刷漆,而钢铁制品通常需要刷漆保护,这是为什么?有些女士用钢刷、砂纸等来擦洗铝制品好还是不好?3、为什么我们用金或银来制作的装饰品能使用很长的时间?老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是为什么?C、回顾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合反应:,特点是,形式是;2、分解反应:,特点是,形式是;3、试着分析:H2+CuO=Cu+H2O,C+2CuO=2Cu+CO2↑,这两个反应的特点和前面的两类反应有什么不同?二、探究学习A、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请你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学案回答;(1)、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激烈程度不同,说明金属的有所不同;(2)、有些金属极易与氧气反应,如,,(温馨提示:K、Ca、Na);有些能与氧气反应,如,,等等;而却不与氧气反应,所以有“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

(3)、铝常温下即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从而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所以铝和铝制品很耐腐蚀;由此可知,用钢刷、砂纸等来擦洗铝制品是;(4)、请你总结:通过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及程度,可以反映出金属的的不同;(5)、你能设计出一个识别用黄铜制作的假黄金制品的方案吗?你能想到一个存放K、Ca、Na等金属的方法吗?(提示:它们都会与水反应);。

B、金属与酸的反应1、回顾学习氢能源时制取氢气的反应,试写一下化学方程式:电解水:;铝和稀盐酸:;2、利用桌面上器材和药品,探究金属和酸发生的反应。

(1)、两人一组进行探究;(2)、按照实验过程填写下表(提示:铁参与这类反应,在生成物中显+2价。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教材:高中化学课本
目标:
1. 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现象。

2. 掌握金属与水反应的相关方程式和性质。

3. 能够辨别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化学知识,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引出金属与水反应。

2. 理论讲解(15分钟)
a. 介绍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与水反应会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b. 讲解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剧烈,而稳定的金属则较不活泼。

3. 实验演示(20分钟)
a. 展示几种常见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观察生成的气体和氢氧化物。

b.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自行观察和记录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

c.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4. 拓展练习(15分钟)
配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例题:铝和钠分别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写出反应方程式。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与水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演示、互动讨论、拓展练习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化学品、化学实验室设备
评估方法:课堂表现、练习题成绩
扩展阅读:
1. 了解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

2. 探索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深入研究金属与水反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初中化学金属与盐酸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盐酸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与盐酸教案学科:化学年级:初中教学内容:金属与盐酸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与盐酸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2. 掌握金属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及化学方程式;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 掌握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条件和过程;2. 能够正确列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1. 了解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原理;2. 能够正确解释金属与盐酸反应的产物形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锌片、盐酸、试管架、火柴等;2. 实验操作流程及实验数据记录表;3. 相关课件及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用相关实验演示的方式,引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课题,并提出引导性问题:“金属与盐酸之间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让学生思考并做出预测。

二、实验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配备好实验器材;2. 将一小段锌片放入试管中,倒入适量盐酸,并观察观察化学反应过程;3. 记录实验过程和产物形成的情况。

三、实验数据处理1. 与学生一起整理实验数据,求出反应产物的质量差异;2.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核对,讨论产物形成的原因。

四、总结和检测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特点,并检测学生对反应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加深学生对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采用实验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2.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3.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1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楚所有的金属的所有的性质,要有所侧重,其中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

但是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和学法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显得异常重要。

《金属钠》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金属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钠的性质、制取与用途,掌握金属钠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金属钠的性质:化学式、外观、熔点、密度等。

2. 金属钠的制取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等。

3. 金属钠的用途:制取钠盐、制取合金等。

4.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水、酸、氧气等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金属钠的应用场景,如制取钠盐、制取合金等,引发学生对金属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PPT和示意图,介绍金属钠的化学式、外观、熔点、密度等基本性质。

3. 实验探究(30分钟)设计实验:用金属钠制取钠盐。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金属钠、盐酸、硝酸钠。

(2)将金属钠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3)将反应产物与硝酸钠进行反应,观察是否生成钠盐。

(4)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学生展示(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展示金属钠的制取方法、用途和化学性质,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5. 总结(10分钟)总结金属钠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的应用前景和环保问题。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手段:讲解、实验、展示、讨论等。

2. 资源:PPT、实验器材和药品、示意图等。

五、教学评价:1. 基本要求:能够正确描述金属钠的性质、制取方法和用途,并能够设计实验验证金属钠的制取方法。

2. 评价标准: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创新性和合作性。

六、教学延伸:1. 拓展性: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金属的制取方法和用途。

2. 综合性:结合其他知识点,如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等,进行综合性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教学设计

金属与酸反应教学设计

板书:
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酸的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
Fe + H2SO4 → Fe SO4 + H2↑
Zn + 2HCl →ZnCl2 + H2↑
Zn + H2SO4 → Zn SO4 + H2↑
Mg + 2HCl →MgCl2 + H2↑
Mg + H2SO4 →MgSO4 + H2↑
金属+ 酸→盐 + 氢气
单质 + 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后补)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条件是①金属必须是活泼的金属(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
②酸只能是稀硫酸和盐酸
金属与酸反应的应用------比较部分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四大基本类型之一
Ⅰ、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Ⅱ、特征:反应前后各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
酸的通性---与指示剂作用、与金属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在、与酸中和。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教案、教学设计
2.针对教学难点,采用以下设想:
(1)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气体性质,加深对反应过程的理解。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操作等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基本原理,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反应中的应用。
2.讲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3.分析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以及这些气体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4.讲解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4.通过对金属与酸反应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化学反应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观察、假设、验证到总结,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与酸反应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属钠在与水发生反应情况及其原因。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和酸反应教学方法:启发式、并进探究实验法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复习:1:钠的物理性质2:钠与氧气的反应导入:【情景】 广州日报大洋网上找到了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 “水雷”谜团待解》(2002-7-9):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

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

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讨论】 1、俗话说“水火不相溶” ,为什么今天水会引火呢?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呢?2、装有钠的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呢?【活动探究】 向一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到小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用耳朵听,用手触摸感受。

【提醒】 ① 钠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切割钠在玻璃片上进行④ 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观察】主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钠 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钠 成光亮小球反应 热且熔点低四处 动生成发出嘶嘶 声反应溶液变反应生成物显【交流与讨论】 ① 生成的碱性物质是②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这是个氧化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定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要降低,只可能是 元素了。

结论:实质:金属钠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课堂延伸】1、钠应该怎么保存?2、钠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吗?。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1)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本节课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氧气,水的反应。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

整节课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设计教学时,考虑到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设计了一些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中逐步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

2.教材分析从内容上看:“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必修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节作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的知识内容可分为单质、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块。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等。

从知识体系来看:它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组成。

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掌握主要通过实验、图片、探究、讨论等途径获得,通过对比,钠、铝、铁等金属的性质实验,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典型金属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于实验支持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研究——以《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课例为例

基于实验支持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研究——以《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课例为例
部 分 , 是高 中化 学新 课程 必 修模 块 教学 内容 的 也 主要组 成部 分 。在新 课程 背景 下如 何设 计 和有效 地 开展元 素 化合 物 知识 的教 学 活动 ,是 当前 面 临
的地 位是 对初 中化 学 知 识 的 延伸 , 对研 究 元 素 化 合 物知识 规律 起 到 了很 好 的示 范作 用 , 教 材 中 在 起 到 了承 前启 后 的作 用 。在教 学 中的学科 价值 主 要体 现在 促进 学生建 立 和体会 研究 物质性 质 的一 般方 法 和程序 , 后 面 研究 元 素 的 单 质及 其 化 合 为 物 的性质 奠定 基础 ; 会 价 值 主 要 体现 在 学 生 能 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一个 重要 课题 。本文 以人 教 版高 中化学 新课 程 化 学 1 三 章金 属 及其 化 合 物 中 “ 属 与 酸 和水 第 金 的反应 ”一课 的教 学 为例 ,阐述 了新 课 程 理念 下 基 于化 学 实验 的支 持研究 元 素化合 物 知识 的基 本
程 序 和方法 。
1 教 学 内 容 及 价 值 分 析
应 的可 能 性 猜 测 及 实验 验 证 , 阐述 了如 何 恰 当借 助 实 验 促 进 学 生 形 成研 究 元 素 单质 及 其 化 合 物 性 质 的 一般 程序 和 方法 。
关 键 词 实验 支持 金 属 单 质 性 质 研 究 高 中化 学
元 素化 合物 知识 是 中学化 学 内容 的重要 组成
问题 冲 突。另 外 , 生对 于研 究 物 质性 质 的程 序 学 和方 法稍 有欠 缺 。
基 于 以上 分析 , 难 看 出本 节 教 学在 教 材 中 不
《 教学 仪器 与实 验》 2 第 8卷 2 1 0 2年 第 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授课人:白爱德授课班级:高一、10班
教学目标设计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Na、Mg、Al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判断出金属还原性的强弱,理解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实践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教学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3.教学难点钠与水的反应
具体操作如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式与媒体
设计意

引课:分析和猜想演示“金属在跳
舞”实验,问学生
知道是什么原
理?
学生观察板书: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激发学
生学习
积极性、
主动性。

指导学生看投
学生分组实验并
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实验
影实验3—3,要
求注意事项并
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通过实验
观察到什么现
象?
钠浮在水面,熔化
成闪亮的小球,在
水面四处游动并
发出嘶嘶的响声,
滴有酚酞的溶液
变红。

1、钠与水的反应
(1)现象:浮、熔、游、响、

明确观
察重点,
理论与
实践相
结合,进
一步理
解知识
设疑
能解释出现这
些现象的原因
吗?
学生讨论。

ρ钠<ρ水,反应放热,钠的
熔点低,反应的过程中放出
气体,并生成了碱性物质。

形成探
究的氛
围,明确
实验目
的。

课堂
探究
钠与水反应的
产物是什么?
解释金属跳舞
的原理。

通过实验验证
镁、铝和水的反
应。

学生讨论交流并
设计验证方案。

镁与冷水不反应,
与热水反应,铝与
沸水反应很微弱。

板书:
2Na+2H2O=2NaOH+H2↑
(冷水、剧烈)
2、镁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
(热水、持续)
3.铝与水的反应:Al+H2O
(热水、微弱)
培养学
生的交
流能力、
增加合
作学习
的意识。

小结
课后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冷水、剧烈)
2.镁与水的反应:Mg+2H2 O Mg(OH)2+H2↑(热水、持续)
3.铝与水的反应:Al+H2O (热水、微弱)
小结:
练习:
作业:
教学评价与反思
这节课能紧紧围绕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实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索作用,进行比较大量的实验设计、实验验证活动,学生普遍反映对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离子反应和化学实验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用途”。

本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开始。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元素化合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节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复习初中学习中所认识的金属化学性质;第二部分是介绍金属钠、铝与氧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的情况;第三部分介绍金属钠、铁、铝与酸和水的反应;最后安排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的内容。

教科书中安排的实验有:钠在空气里缓慢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的反应,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和铁跟水蒸气的反应等。

实验操作与图片展示相结合,可以加深实验的印象,增强实验的效果。

教科书里还安排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等栏目,不是把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以活动的形式获得。

根据我校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内容分成如下三个课时:①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②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③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教的2个教学班的学生经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实验探究具有相当的兴趣,特别是通过本节第一课时的学习,一方面初步形成了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分类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对本节实验充满了期望。

三、教学策略设计
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是: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指导学生应用“发现学习法”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

为了能够使我们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力求把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
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

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①做好实验,不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

②集中介绍几种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利于学生对金属性质的比较,并能认识到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情况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③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完成“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的实验设计方案,画出实验装置图等,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结论来自实验”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