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作业1

合集下载

2023年经济与政策作业1答案

2023年经济与政策作业1答案

2023年经济与政策作业1答案
1. 解释以下概念:GDP,通货膨胀,失业率。

-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整体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 失业率:指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求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2. 请列出至少三个影响GDP的因素。

- 投资水平
- 消费支出
- 出口和进口
3. 什么是物价指数?经济学家是如何使用它的?
- 物价指数是反映某个时期一定范围内物价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

- 经济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物价指数,可以了解到物价的变化趋势和通货膨胀率,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货币政策。

4. 请简要解释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

-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支出、提高税收等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平抑经济过热现象。

5. 解释经济周期中的景气周期。

- 景气周期是指经济长期内周期性波动的一种表现形态,市场经济常出现由高景气回落到低景气再逐渐回升的周期性循环波动。

以上是本次作业1的答案,谢谢。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25)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25)

题目:按照()划分,政府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六大类。

选项A:预算编制方法选项B:经济性质选项C:预算管理体制选项D:政府职能答案:政府职能题目: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选项A:经济性质选项B:预算管理体制选项C:预算编制方法选项D:政府职能答案:预算管理体制题目: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作为参照标准。

选项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项B:一般市场利率选项C:贴现率选项D: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答案:一般市场利率题目:在“成本—收益”法中,()是评价政府支出绩效的关键,将直接决定一个项目是该实施还是放弃。

选项A:现值(PV)选项B:成本现值(PVC)选项C:净现值(NPV)选项D:收益现值(PVB)答案:净现值(NPV)题目: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选项A:预算管理体制选项B:预算编制方法选项C:政府职能选项D:经济性质答案:经济性质题目:政府采购一般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选项A:公开性原则选项B:公平性原则选项C:竞争性原则选项D:公正性原则答案:公正性原则题目:下列可以使用最低费用选择法进行政府绩效评价的项目是()。

选项A:政治选项B:文化选项C:卫生选项D:国防答案:政治, 国防, 文化, 卫生题目:某市主干道检修期间,进行了封路,由此给人们出行所带来的不便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选项A:间接收益选项B:直接收益选项C:直接成本选项D:间接成本答案:间接成本题目:省级高速公路的开通,在一定时期内大大提高了商品和劳动力的流通速度,增加了物流和人流数量和规模。

这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选项A:直接收益选项B:直接成本选项C:间接成本选项D:间接收益答案:直接收益题目:政府建设项目所投入的劳动力属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中的()。

选项A:间接成本选项B:直接收益选项C:直接成本选项D:间接收益答案:直接成本题目:在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时,其成本仅仅包括直接支出,不包括间接支出,即机会成本。

西南网络教育学院政府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南网络教育学院政府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南网络教育学院政府经济学作业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6.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过程中一般的动机是(A)。

A:利己 B:效率意愿 C:忠诚 D:公共精神4.对纯粹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D )加总得出的。

A:MPC B:MSB C:MEB D:MPB3.下列物品中属于纯粹公共物品的是(B )。

A:衣服 B:国防 C:生活小区的健身设施 D:公园2.市场机制在(B )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A:公共产品的配置 B:私人产品的配置 C:收入再分配 D:外部效应的纠正7.政府管制的领域一般是(B )。

A:政府失灵的领域 B:市场失灵的领域 C: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 D:所有社会领域1.判断资源配置效率的准则是(A )。

A:帕累托最优 B:基尼系数 C:洛伦兹曲线 D:帕累托改进34、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生产者,这是指( B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36、对税率形式的选择,若就效率而言,( A, )是较优的选择。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A和B都对37、下列不属于公债发行条件的是( A, )。

A:发行时间 B:发行利率 C:发行价格 D:公债面值率38、公债利率的高低不受下列哪一项影响( D )。

A: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B:国家的信用状况 C: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D:发行的时间39、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是( D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遗产税 D:增值税11、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是( B )。

A:外部效应 B:正的外部效应 C:负的外部效应 D:外部不经济35、对税率形式的选择,若就公平而言,(B )是较优的选择。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A和B都对5.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的销售或生产(B )。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8)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8)

题目: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小论文。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答案: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

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

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

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答案(国民收入模块)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及答案(国民收入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In、S、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NP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 C、S、G、和 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 GDP3.一国的 GDP 和 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GDP 包括()。

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 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支出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 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 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 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 1000 元给王刚,则()。

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 1000 元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 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 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 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 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 GDP?()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C.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进口10.净出口是指()。

2018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2018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03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C. 《国富论》2.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3. 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D. 萨缪尔森4. 我国预算年度是()。

A. 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 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D. 预算编制方法6. 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A. 最低7.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B. 政府性基金8.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C. 幅度比例税率9. 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A. 单一定价法10. 按照()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A. 发行地域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C.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 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A. 公共物品C. 信息的不对称性D. 外部效应3. 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4. 下列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生产和供给的是()B. 特许经营C. 公共工程建设领域的BOT方式5. 下列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公共生产公共供给的是()A. 政府出资举办学校直接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D. 政府出资举办博物馆直接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6.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A. 非排他性C. 非竞争性7. 一个花卉生产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花卉品种,使周围养蜂的蜜蜂有了更多采集花粉的机会,增加了蜂蜜的产量,给养蜂人带来了收益,这种收益属于()。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20分)5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2(20分)50参考(含答案)

题目:以“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6章至第7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小论文题。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6章至第7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答案: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分析以次贷危机为爆点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中国政府重启了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出台了规模空前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基于财政支出的内容依旧更多的属于外延式扩张,如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且主要流向国有经济主导部门,而较少的涉及福利保障、消费刺激和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上,故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聚焦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上,更多的关注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投资和消费环节,从而在完成总量刺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扭转和增长质量的改善. 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实现与传导的,政府该如何借助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优化提高财政调节的效率并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早已从“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衍生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财政支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也从理论争论和探讨发展到实证的检验和判别.并集中于不同体制、政策和发展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度量.将之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更加凸显出其价值与意义.大量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保证增长的同时,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消费和投资环节?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在一个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对中国经济的繁荣提供长久动力吗?本文正是由此出发,从增长、投资和消费三个途径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进行再检验,并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典型特征如何反映在效应的传递上,从而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给出经验的判定. 具体的,本文在第一、二章中对政府支出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借助于AD-AS以及IS-LM分析框架,刻画了政府支出的变化对增长、投资、消费和就业等经济系统的各方面产生的冲击,进而形成了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此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章中对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总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调节的主体地位,这也为本文将研究对象集中在省际政府提供了依据,但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不同构成对经济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生产性支出与政府投资的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突出,在当前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下,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政府支出结构偏重于生产性支出和微观经济领域而忽视福利与公共品提供,就不难解释了,投资性支出的增加的确能产生更显著的增长成绩,结构矛盾正是源自于不同层级政府间激励机制的扭曲. 政府支出与私人投资的关系研究上,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实际否定了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期有效性,虽然,在短期内,政府支出的增加确实能够促进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这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逆转,长期内,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挤入效应.同时,中央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显著的影响到私人投资的变化上.这部分的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属于对私人投资和民营经济的替代,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仅通过产生出直接的社会需求而促进增长,结合我国产业和部门经济的结构差异,或许,这形成了两种循环,国有经济主导的行业内部,政府支出与投资的增加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需求,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微弱的反映在传统的竞争性领域和民营经济行业中,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两个循环的相对独立、有限货币供给条件下稀缺性上升导致的资金成本增加,却会在更长的时期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形成“热者更热”与“冷者愈冷”的现实.如果再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及国有资本对传统和下游产业的介入,这种挤出将在更短时间内发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实际恶化了结构失衡的格局. 在将视野从投资转移到消费环节,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改善消费水平,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能够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驱动机制的形成提供帮助吗?我们在第五章中进行了分析.基于模型的灵活性,我们在构建区域消费的面板模型时,导入了度量政府行为特征的控制变量.并确实得到了显著的结果.政府支出相对规模的差异,即大政府与小政府模式,以及政府支出的约束强弱,显著影响着财政政策对消费的传导与效果. 总体看来,大政府模式下,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而非生产性支出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因此非生产性支出与转移支付的增加,确实能够对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这一切必须有赖于政府支出约束机制的建设与监督机制的完善.实证结果实际展现了这样一副情景,随着省际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边界的清晰化,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向公共服务建设,一个小政府的财政模式似乎是更为高效,但如果不辅之于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预算外资金比重的上升,地方政府资金支配能力的自主性得到强化,政府收支体系的扭曲程度进一步加深,财政政策也许得到相反的结论:财政支出的增加反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 最后,在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完成初步度量后,我们在第六章还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省际政府的财政调节智慧与政府支出相对效率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和目标诉求,我们调整了衡量政府效率时往往偏重于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品提供的能力差异的研究方向,重构了政府支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将政府支出效率的衡量更多的集中于调控目标的实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从这个角度将,将。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作业试题及答案1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作业试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作业1(导言及第一章)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P3;6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P3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P13;15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P16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P17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P22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额、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P24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25;26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P28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P33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P3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

P1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 4.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

P25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P29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

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在这四个环节中(A)。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3.商品是( C)。

政府经济学参考答案 (1)

政府经济学参考答案 (1)

51.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AD )。

A.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B.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C.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D.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52.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BC )。

A.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B.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D.能完全反映政府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53.政府预算具有(ABCD )的特征。

A.年度计划性B.法律性C.集中性D.公开性54.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ABCD )的优点。

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预算分配权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55.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的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AB )。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政府的财政金库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56.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能有(ADC )。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统一负责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执行B.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C.督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各预算缴款单位完成预算收入任务D.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完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57.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功能有(ABCD )。

A.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B.财政部门的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C.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D.特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58.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DC )。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本章自测90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本章自测90参考(含答案)

题目: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选项A:管理学
选项B:经济学
选项C:社会学
选项D:法学
答案:经济学
题目: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选项A:科斯
选项B:庇古
选项C:詹姆斯·布坎南
选项D:亚当·斯密
答案:詹姆斯·布坎南
题目:我国预算年度是()。

选项A:从当年4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
选项B:从当年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
选项C:从当年11月1日至来年的10月31日
选项D: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答案: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题目:()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

选项A:多数裁定原则
选项B:全体一致原则
选项C:简单多数原则
选项D:有条件多数原则
答案:全体一致原则
题目:()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选项A:有条件多数原则
选项B:简单多数原则
选项C:全体一致原则
选项D:多数裁定原则
答案:多数裁定原则
题目:下列属于有条件多数原则的是()。

选项A:120人参加投票,有8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选项B:120人参加投票,有6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选项C:120人参加投票,有3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选项D:120人参加投票,120人全部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
答案:120人参加投票,有8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

政府经济学单选题 (1)

政府经济学单选题 (1)

1. ( c)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C. 寡头垄断2.(d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3.( b)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B.政府性基金4.( c)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C. 幅度比例税率5.(b )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6. (c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c.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7.()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A.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8.()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

C.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9.()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标去衡量风险的高低,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

B.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10.按照( d)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D. 预算编制方法11.按照( a)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A. 发行地域12. 按照公共物品的( a)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作业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作业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作业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共同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政府经济学形考1(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1(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165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评阅教师第 1 次任务共 3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

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

3、外部经济: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情形。

二、简答题(共60分)1、《政府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有哪些?(9分)答:第一,政府是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世界各国的历史反复地证明,没有政府就没有经济发展。

第二,政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守夜人。

第三,体制改革离不开学科的支撑。

2、汉密尔顿的强国之策有哪些?(9分)答: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工业兴国。

第二条: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第三条: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3、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0分)答:原因1.垄断,垄断的特征就是价格操控。

原因2.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利;二是拥有算账的能力。

原因3.不完全信息。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或者无法获得真实的市场价格信息。

原因4.交易费用:是指阻碍市场交易的各种困难和成本。

比如说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交易双方相距遥远,从而造成市场分割。

原因5.其它原因:市场失灵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如商品的供求特性也会导致市场价格信号机制失灵。

4、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

(10分)答:政府经济职能起源于市场失灵,但政府经济职能不仅限于纠正市场失灵,政府还有很多其它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职能,比如说: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只是维护经济稳定;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提供公共产品;缩小收入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属于市场交易双方所关心的问题。

5、公共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包括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

(6分)答:在公共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产品职能:也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比如说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疾病预防、天气预报等等。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3答案:BCD。

改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制定法律、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以及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等方面。

3.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的性质是(AB)。

A.强制性B.公益性C.自愿性D.商业性满分:2分答案:AB。

改写: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具有强制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4.政府公共支出的来源主要包括(ABD)。

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D.国有资产收入满分:2分答案:ABD。

改写:政府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等。

5.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包括(ABCD)。

A.税收政策B.货币政策C.财政政策D.价格政策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包括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等。

6.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住房保障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

7.政府收入的来源包括(ABCD)。

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国有资产收入D.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政府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

8.政府债务的种类包括(ABCD)。

A.国债B.地方政府债务C.企业债务D.个人债务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政府债务的种类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个人债务等。

9.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ABCD)。

A.非排他性B.非竞争性C.公益性D.强制性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益性和强制性等。

10.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包括(ABCD)。

A.促进社会公平B.保护国家安全C.调节经济波动D.提高经济效率满分:2分答案:ABCD。

改写: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包括促进社会公平、保护国家安全、调节经济波动和提高经济效率等。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1. 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是与现实决策无关的成本支出,这称为__。

()[单选题] *A.机会成本B.沉没成本(正确答案)C.隐性成本D.外部成本2. 影响交通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以下()。

[单选题] *A.运输规模B.运输距离C.装载率D.社会成本(正确答案)3. 当边际成本低于它时下降,高于它时上升,这称为()。

[单选题] *A.平均成本(正确答案)B.可变成本C.机会成本D.总成本4. 设备折旧、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支出和货物运输量关系不大,这属于()。

[单选题] *A.固定支出(正确答案)B.可变支出C.日常支出D.管理支出5. ____是从实物的角度分析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

()。

[单选题] *A.生产理论(正确答案)B.成本理论C.技术理论D.实际理论6. 成本理论是从____分析投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价值关系()。

[单选题] *A.实物角度B.成本角度C.货币角度(正确答案)D.经济角度7. 当人们将资源用于某种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时,就必须放弃别的产品或劳务生产中肯定得到的最大利益,这称为()。

[单选题] *A.机会成本(正确答案)B.沉没成本C.隐性成本D.外部成本8. _____是指厂商不需要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主要利用自由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但在形式上没有货币支出()。

[单选题]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正确答案)C.经济成本D.沉没成本9. 由于固定成本不会等于零,因此短期成本必然____零()。

[单选题] *A.大于(正确答案)B.小于C.等于D.不确定10. 运输需求可划分为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这是以____为标志分类的。

()。

[单选题] *A.运输需求主体B.运输需求范围C.运输对象(正确答案)D.运输市场主体11. 在某一确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运输服务的确切数量,称之为()。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一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一

江苏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一1政府经济学是以( B )及其运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边缘科学。

满分: 2分得分: 2分A政府行政职能B政府经济职能C政府管理职能D政府监督职能老师点评:21936年,英国经济学( C )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称为西方经济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这著作正式把政府干预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

满分: 2分得分: 2分A亚当.斯密B萨缪尔森C凯恩斯D马斯洛老师点评:3公共经济学以( D )为基础,强调经济活动的公共特性与价值规范性,其研究对象除了政府之外,还包括被称为“第三部门的各类非营利组织。

满分: 2分得分: 2分A发展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福利经济学老师点评:4下列属于市场失灵的现象是( D )满分: 2分得分: 2分A市场外部性B收入分配两极分化C公共产品额共计D产品短缺老师点评:5下列不属于垄断企业价格操控最坏后果的是( C )满分: 2分得分: 2分A降低生产效率B浪费社会资源C产品过剩D损害社会福利老师点评:6下列哪种原因导致的垄断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进步的( B )。

满分: 2分得分: 2分A大型设备投资B技术创新C资源组合优势D经济政策老师点评:7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交易当事人往往为规避未来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而进行逆向选择,二手车市场因此最后可能就变成“无用车市场”。

这种市场又被信号理论之父乔治.阿克洛夫成为( A )。

满分: 2分得分: 2分A柠檬市场B土豆市场C水果市场D葡萄市场老师点评:8生猪市场价格经常反复波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猪肉市场上( C )。

满分: 2分得分: 2分A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B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C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D猪肉需求没有弹性老师点评:9在所有的交易费用中,大部分的费用可以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降低,维度( C )并非如此。

政府经济学第一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第一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A. 各级党委B. 各级政协C. 各级人大D. 各级政府正确答案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A. 社会公共权力B. 道德劝说C. 私人财产所有权D. 法律制度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权力3.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A. 《国富论》B.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 《自由、市场与国家》D. 《经济学》正确答案是:《国富论》4.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A. 党委B. 人大C. 政府D. 政协正确答案是:政府5.政府经济学属()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A. 应用经济学B. 西方经济学C. 微观经济学D. 传统财政学正确答案是:应用经济学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政府收入B. 政府支出C.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D. 政府微观经济管理正确答案是: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2.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

A. 部分企业B. 社会公共C. 单独个人D. 政府部门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3.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B.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D.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正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的任务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A. 历史分析B. 实证分析C. 逻辑分析D. 规范分析正确答案是:规范分析5.()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

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作业1—4

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作业1—4

形考任务作业1政府经济学作业1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2012年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1-4作业及答案请大家帮帮忙!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前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就是这本作业的所有答案,有人知道么......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政府经济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政府经济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编辑本段政府经济学通过对政府经活动的描述,人们就可以概括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即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也不例外.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就使政府经济学与其他政府经济经济学科产生了明显的分野.一般认为,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代政府经济学,无论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方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不同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政府经济以下具体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就要求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运用政府经学基本原理,分析政府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府经济活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校正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和学习常用的方法.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经济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类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政府经济活动,不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政府职能的实现,而且涉及广大企事业单位,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的经济活动,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政府经济不仅为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所关心,而且是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阶层关注的焦点.现代政府经济活动,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利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政府经济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把握政府经济运行规律,履行政府职责,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形考任务作业2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政府经济学作业1[案例]: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

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

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

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

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

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

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体现了构筑社会整体分配体系,全面合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大思路。
为了有效地促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四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机制:其一,在企业层次上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就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二、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在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理想的状态是“帕累托效应”。在达到“帕累托效应”之前,如果资源配置能够在不降低其它人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称之为“帕累托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同领域有其具体涵义。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在政府部门,就是指既定资源条件下政府行政效率,即为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在公共事业部门,是指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历史上城乡收入的差距就很大。近年来还由于以下原因加剧了此情况的发生:
1、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刚刚脱困,效益不高,下岗和失业的职工还比较多。
2、由于市场化发展不平衡,某些行业仍存在垄断强势,因而一些人收入过高。
3、国家税收杠杆调控不力,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力度不够;而国家转移支付能力不足,致使在提高城镇居民住房等各项补贴的同时,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出现明显滞后。
其二,在市场层次上培育收入分配机制,关键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为要素的流动、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体制保证。
其三,在政府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再调节体系。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维护社会必要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一、联系实际的例子: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政府经济学作业辅导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三、小组讨论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前者称之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之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就要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利润、工资、地租等要素收入,投入与产出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而社会公平则是一种价值判断,受社会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可见,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贫困现象。
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分配体系构筑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体现以下几点:
1、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要求效率优先。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就是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这样才能为有效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2、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政府经济决策有较大回旋余地,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政策组合。
第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即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增强整体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首要目标,同时注意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也是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1、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即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其四,在社会层次上建设社会支持和社会救助体系。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扬扶危济困、敬老爱幼的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支持、社会救助的中介服务组织和机构,使之在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个人讨论提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机会均等。(2)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使劳动的收入与所提高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应,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运用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工具,将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成员心理承受能力之内。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者在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中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凡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由市场来实现,政府努力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而在市场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等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4、行政干预不当使劳动力和资本长期分别扭曲地集中于农村和城市。由于劳动力和资本缺乏统一的市场配置,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存在的情况下,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很大,必然引起收入上的巨大反差。
在全国年均GDP增长7.2%以上的同时,还应看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增长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效率不高,职工收入增速减缓,又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使近年来社会总需求相对不足。
2、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需要有多层次的社会过程,要将其放在相应的领域中作为侧重点分别加以解决。例如,在生产领域,因为它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相关,就需要侧重效率优先。而在国民收入和再分配领域,则要侧重考虑解决兼顾公平的问题。还应看到,从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不能超越必要的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应该是效率优先呢,还是应该首先考虑公平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 公平的概念侧重于社会人文价值判断,而效率的概念则更为强调物质成果的有效获得。追求效率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效率只能产生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式的公平。 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形成合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制度和实现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