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_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主要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本课内容涉及到春秋五霸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战争和变革,以及周王室的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历史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历史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针对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可能相对较为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以及春秋五霸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落。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掌握春秋五霸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春秋五霸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落。

2.难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和变革,以及周王室的衰落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辅助资料,自主学习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春秋五霸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落的原因和影响。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春秋时期的战争和变革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辅助资料:准备教材和相关的辅助资料,如历史书籍、论文、文章等。

2.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图表和案例。

3.板书设计:准备板书设计,包括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以及春秋五霸的崛起和周王室的衰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你们听说过春秋时期吗?你们认为春秋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图表和案例,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优质课教案_1
A.春秋是东周时朝的一个分期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0.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可以看到的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用耒耜耕作B.使用打制石器
C.使用青铜农具D.出现牛耕
2.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这样的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的描述()
课题
第六课时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及王室衰微的表现;
2.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并探究春秋争霸的影响。
3. 通过学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学习重点
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学习难点
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影响:(1)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2)出现了大规模的。
4、诸侯国最早出现于时期,源于西周实行的制。


交流与探源自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周来说,正是它所分封的诸侯国最终取代了帝国的荣耀,周的地位甚至连一个小国都不如。失去约束的诸侯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了争霸的历程,一位当时出生在山东的文人记录下了这一切,他把这本记录历史的书叫做《春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战国时期的分裂;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战国时期的分裂。

三、教学难点: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回想或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动荡时期,如战国时期、五代十国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新课:(1)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动荡原因,如贵族的斗争、邻国的侵略等。

(2)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讨论并汇报:在春秋时期,各国为什么会频繁发生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3)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秋时期的动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意义?3.巩固扩展:(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小组讨论、辩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贵族政治等。

(2)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设计相关问题,如《春秋》是如何成为一部史书的?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与中国封建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五、课堂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了解春秋时期的其他重要历史事件,并制作一份PPT或写一篇小论文,进行总结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动荡的春秋时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和战国时期的分裂,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巩固扩展环节中,设计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深入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通过课堂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知识面。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特点。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诸侯争霸、礼乐制度、社会变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到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對於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特点可能还不太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深入分析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从而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礼乐制度、诸侯争霸等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和阐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特点,掌握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认识春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特点。

2.难点:诸侯争霸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秋时期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春秋时期与其他时期的历史特点,加深学生对春秋时期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时期的地图,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地理位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提问:春秋时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有哪些重要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呈现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如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等。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主要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春秋时期的开始、诸侯争霸、春秋五霸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了解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春秋时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他们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五霸等概念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对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春秋五霸的概念。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思考。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内容。

2.多媒体设备: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对春秋时期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听说过春秋时期吗?你们对春秋时期有什么了解?”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呈现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主要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动荡以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详细讲解和生动的形象展示,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春秋时期的历史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和视频等途径,自主探索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掌握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重要事件;3.学生对于春秋时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动荡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春秋时期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场景;3.视频播放法: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5.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和视频资料;3.教学课件;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秋时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春秋时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5分钟)讲述春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重点介绍春秋五霸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铁制农具和牛耕;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的衰微;春秋五霸;争霸战争与民族交融。

过程与方法: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称霸原因的探究,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树立建设祖国,振兴民族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难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的前期(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被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又如何呢?(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牺(xī)尊春秋晚期春秋牺尊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此尊纹饰华丽繁缛,构图新颖,牛首、颈、身、腿、臀等部位都饰有盘绕回旋的龙蛇组成的兽面纹,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铁器农具和耕牛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楚国漆器: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煮盐"是指用深腹容器煮沸取自海边滩涂下或盐井里的卤水并加凝固物来结晶成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1课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1课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课时)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诸侯争霸的情况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称霸原因的探究,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点】齐、晋称霸。

【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我们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西周末年发生的一件事和这则故事很相似,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周幽王的权威一落千语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战争:城濮之战成语:退避三舍。

影响:①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群雄争霸的现象,和哪个制度有关?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分封制。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1.春秋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2.简单介绍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春秋时期开始于(C)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476年2.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D)①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④晋军以报答楚为名,“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课题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单元第二单元学科中国历史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与后果。

3、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春秋争霸难点春秋争霸的特点和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播放《周平王东迁》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师:通关观看视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这节新课。

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先用时间线索让学生清楚社会发展的概括,从夏——商——西周——东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2、农业展示农耕全景图,引出农耕中使用到的工具,引出铁制农具和其他农具性能上的比较,铁制农具的优点:铁制农具性能优越,更加锐利、耐用;成本低廉,便于广泛的使用。

思考: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什么作用呢?(点拨: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带来的作用影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手工业、商业师: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提高学生对历史线索的串连能力通过图片和教材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变化展示各种行业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如各种用途的青铜器、冶铁制造过程图、煮盐制作过程图、货币的图案等等。

二、王室衰微1、师: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使社会得到前进的,为什么经济发展却会带来王室的衰微呢?(点拨: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以外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诸侯视这些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奴隶减少,都去帮诸侯开垦私田,周天子在井田制上所收的赋税减少,导致权威日趋下降,分封制就逐渐瓦解了)2、展示《西周、东周变化的对照表》,从土地、兵力、财力物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变化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概括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归纳:1、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面积大为缩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在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这种方法比人力耕种更有效率,可以使得农田的产量增加。

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王室衰微在政治上,春秋时期XXX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与价值观雄厚。

这些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原因。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这一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

三、诸侯争霸诸侯争霸的实质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斗争,目的是争夺地盘和资源。

这些争夺的过程非常激烈,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实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图示法、讨论法和讲述法,辅助教学用具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同时也应该能够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技能,思考地图上形势发展。

最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评价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

经济上,各国争霸导致向霸主贡赋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为了争夺霸权而展开战争,这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同时,争霸战争也促进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并促进了民族交融。

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中,无义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予以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总的来说,春秋争霸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上,各国向霸主贡赋,而在政治上,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促进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但是,无义战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批评。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课作业,书写认真、规范,字迹要清楚。

简答题包括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教案(1)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教案(1)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导入: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郑庄公的“九鼎八簋”。

这套鼎发掘于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祭祀坑,大家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鼎?按照周朝礼制,只有帝王,也就是周天子死后,才能陪葬九鼎八簋。

作为诸侯国君只能陪葬“七鼎六簋”;然而春秋时期诸侯王为什么敢使用九鼎?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动荡的春秋时期。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用河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郑庄公作为诸侯却使用“九鼎八簋”,给学生带来认知的冲突,为本课题“动荡”一词埋下伏笔。

一、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欣欣向荣展示“烽火戏诸侯”和“平王东迁地图”教师讲解:第一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周幽王被杀后的第二年,即公元770年,因为内乱少数民族犬戎频繁入侵,很快就打到了镐京,周幽王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那么春秋、战国的由来是什么呢?请同学翻阅书本p29和p33的注释部分。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力量变化无常,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变革的时期之一,如此动荡的时期,它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变化呢?1.农业:牛耕[师生互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铜器”,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析下这件青铜器的用途?同时仔细观察这个器物的外型,它有什么突出特点?[教师讲解]:这件器物出土于山西浑源,名叫“牺尊”,根据它的形制,我们推测这个应该是一件温酒器,因为这件器物它牛腹中空,中间有一个像“锅”一样的腹部,推测就是放置炭火,作温酒的用处。

下面回到第二个问题,大家从外型上看,有没有发现什么突出特点?我们看,牛的鼻子上有鼻环,鼻环就是人类驯服牛的一个标志。

呈现材料: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教师讲解]:而根据同一时期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确实存在将原先的“宗庙之牺”变为犁耕的“畎亩之勤”的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完整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2.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重点】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周王室的衰微。

3.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教学难点】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

白天报警,燃狼粪冒浓烟;黑夜报警,点柴草起火光。

浓烟和火光会把敌情很快传遍各地。

诸侯们就率兵前来保卫周天子。

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于她,幽王竟下令燃烽火。

各地诸侯率兵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

后来,犬戎族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

结果,幽王被杀。

此后,西周灭亡。

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各是什么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影响是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学生阅读导读框及第6、7课课题注释理清东周的历史分期。

课件展示(1)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2)春秋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3)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2.学生依据课本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1)农业的发展:当时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一些诸侯国兴修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

(2)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相当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二、王室衰微1.学生归纳春秋时期的周王室的处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授课老师班级授课课时1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春秋时期主要霸主及改革,战国七雄的概念及七国之间主要战争。

[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晋文公争霸。

难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影响。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教学工具常用PPT素材、板书等。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图片导入《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使得天子的权利一落千丈,诸侯不在听从天子的指挥,随后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之后东周建立。

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设问:“东周分哪两个阶段,分别的时期是什么?”学生看图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学生回答,预设: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为战国时期。

3分钟新授春秋五霸图片春秋五霸都是谁?学生回答,预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

自主学习一出示自主学习1 1、齐桓公争得霸主的原因和称霸方式是什么?2、晋文公争得霸主的原因和称霸方式是什么?学生完成自主学习1,勾画重点难点,并提炼出答案。

35分钟展示环节图片展示《重耳流亡》等相关图片图片展示《卧薪尝胆》请同学们结合图片,看图说史:讲述齐桓公的故事?教师予以点评并设问:晋楚得以称霸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发言展示,讲诉齐桓公称霸的过程及其中的重要战役晋楚城濮之战。

学生讲诉勾践故事。

出示图片《春秋形势图》及《战国形势图》请同学讲述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演变过程,并总结战国七雄的口诀。

学生思考结合课文并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二出示表格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战国时期三场重要战役相关内容,并完成自主学习2的表格。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人教版)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战争:城濮之战 成语:退避三舍。
影响:①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灾难。②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③促出现了民族交融。
三、
四、
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时期开始于(C)
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771年
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476年
二、探究尝试:
1简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1)农业上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工程;手工业规模扩大农业化程度提高;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哪些?第一位霸主是谁?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著名的战争是什么?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他就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
3.“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巩固了周王室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D促进民族交融。
4.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
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D、适者生存
5.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变革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D.专制皇权加强
6.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争霸战争频仍。这一时期,下列诸侯称霸的先A. B C. D.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土文物图片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探究,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综合国力对国家生存和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你认为这一制度有哪些弊端?世袭制使无能的人为天子,周王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势力越来越大,他们想取代周天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中原大地上刀光剑影、战乱不断。

在这段时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王室衰微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材料研读(P30)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荡的春秋时期》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五霸、孔子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春秋争霸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孔子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和教育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春秋五霸和孔子等历史人物。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春秋五霸和孔子等历史人物;掌握春秋争霸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五霸和孔子等历史人物,春秋争霸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难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孔子思想的精髓。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认识春秋五霸和孔子等历史人物。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春秋争霸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分析孔子在春秋时期的思想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五霸、孔子等内容的课件。

2.图片:准备春秋时期的历史图片,如春秋五霸的肖像、孔子的画像等。

3.资料:收集有关春秋争霸战争和孔子思想的资料,供学生讨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春秋时期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和孔子等历史人物。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

动荡的春秋时期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争霸等。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思考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线索,理解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争霸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的主要事迹,理解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五霸的主要事迹、诸侯国之间的争霸过程。

2.难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争霸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春秋时期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熟悉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呈现春秋时期的历史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国之间的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是如何取得霸权的?”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回讲道,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班主任是周平王,班里有很多学生,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越王勾践等等。

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班级的状况: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3.图片展示:劳动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

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2.知道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争霸战争背景的了解,让学生懂得春秋争霸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逐步学会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强大需要改革,需要人才,需要奋发图强的精神,教育学生明确远大的目标,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作准备。

重点
铁制农具和牛耕;春秋争霸。

难点
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由学生讲述春秋时期经典战争故事,如晋楚之争、秦晋之争等,并出示图片:春秋战车、越王勾践剑、甲胄等,营造古代战争的气氛。

导语:这些故事和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短兵相接的战场,那么那个历史时期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战火不断?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了解那个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明确概念
大屏幕展示资料,由学生阅读: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到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2.经济发展
阅读教材及春秋时期农具改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

史料一春秋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制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代替了用耒耜翻土的工具),铲土、耘苗、
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史料二铁器时代,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

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最早的铁制品为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刘家河等地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距今约3 000余年,表明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并开始利用铁。

史料三铁犁牛耕,这是指耕种的方式,而二牛抬杠是铁犁牛耕中大多数的形式,犁衡左右各一轭,各挽一牛,此即所谓“二牛抬杠”。

春秋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重大变革。

思考: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铁制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铁制农具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可以先讨论,然后再回答。

教师总结:推广:铁制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作用: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成为春秋大变革的经济基础。

二、王室衰微
史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料二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史料三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思考: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势力大减,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反而在政治、经济上需要依赖强大的诸侯,王室的政治、经济地位日渐衰微。

【问题探究】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那么国家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学生:西周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必然导致诸侯间的争霸战争,国家处于混乱状态。

教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此社会进入了动荡时期。

春秋时期140多个诸侯国中比较强大的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争夺霸主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春秋霸主
教师:春秋时期的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先后有几位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请大家在教材中找到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哪几位“霸主”?
学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先后称霸中原。

教师补充:春秋前期这几位诸侯先后称霸中原,到了春秋后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曾先后称霸,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故事呈现
关于这几位霸主的故事有很多,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学生说出熟悉的管鲍之交、一鸣惊人、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故事名称。

教师提供图片,如齐桓公、管仲、晋文公、楚庄王等。

(1)齐桓公首霸
这些霸主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呢?
出示地图,请同学观察图片,说出齐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何优势。

学生:濒临海洋,盛产鱼和盐,经济富庶。

除了地理优势之外,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更重要的是什么因素?
学生:人才。

当时的齐桓公是一位贤能的国君,我们刚才的故事中也提到过他都任用了哪些人才?
学生:管仲、鲍叔牙等。

齐桓公任用管仲在齐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国富兵强。

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于是齐桓公便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2)晋楚争霸
齐桓公首霸之后,一些大诸侯争相效仿,其中典型的是晋和楚,晋楚争霸过程中发生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城濮之战)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讲述城濮之战的经过,并且知道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退避三舍这些成语都出自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4月,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下令晋军后退,避开楚军锋芒。

楚国大将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3)吴越争霸
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争霸也持续了很多年,我们熟悉的“卧薪尝胆”的成语就出自于此,哪位同学来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学生: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的苦日子,要发愤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抓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

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光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

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担心眼前
的安逸生活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经过20年的充分准备,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

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确立霸业的不同过程,大家能否概括出他们能成就霸业的原因?
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家逐渐富强起来。

晋文公勤政为民,成就霸业。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

教师:这些人物成就霸业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同时还要勤奋、要勇于创新和改革等。

教师点拨:这些人物故事告诉我们,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目标,为将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好准备。

【问题探究】
讨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出示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影响恶劣,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

第二种观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积极性:一方面长期战争使得中原民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逐渐交融;另一方面春秋争霸战争使得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形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为战国时期以及之后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甲:我赞同第一种观点。

因为长期的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破坏了社会的生产,人民生活非常艰难,有人甚至失去生命。

学生乙:我赞同第二种观点。

战争虽然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但是一些诸侯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使自己的国家实力壮大,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通过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为以后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战争中各民族的交流也在进行,促进了民族交融。

教师点拨:(1)争霸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而发动的。

(2)争霸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3)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4)促进了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而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不断,先后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等中原霸主。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春秋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几个大的诸侯国,加速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民族交融。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动荡的春秋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