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VEGF表达在翼状胬肉中的作用
VEGF和CCR3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VEGF和CCR3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刘慧;张敏【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趋化因子受体3(CCR3)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纳入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患者18例18眼,术中取翼状胬肉组织;行巩膜扣带环扎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4例14眼,术中取鼻侧球结膜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的组织学差异,采用免疫化学法分析VEGF和CCR3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VEGF 和CCR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结膜组织相比,翼状胬肉组织上皮层明显增厚,基质层组织排列紊乱,且VEGF(0.69±0.0875 vs 0.05±0.0024)和CCR3(0.45±0.0248 vs 0.03±0.007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约为正常结膜组织的12倍(12.33±2.84 vs1.00±0.08),CCR3 mRNA的表达水平约为正常结膜组织的160倍(159.60±34.15 vs 1.00±0.09).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和CCR3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二者可能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发展.【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04【总页数】4页(P551-554)【关键词】翼状胬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受体3;新生血管【作者】刘慧;张敏【作者单位】441000 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441000 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翅膀而得名。
主要表现为鼻侧或颞侧球结膜及结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向角膜表面进行性生长,大多发生在鼻侧。
survivin与vegf-C双靶点治疗小鼠乳腺肿瘤的开题报告

survivin与vegf-C双靶点治疗小鼠乳腺肿瘤的开题
报告
题目:Survivin与VEGF-C双靶点治疗小鼠乳腺肿瘤的研究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导致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但逃逸现象仍
然广泛存在。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目标对抑制乳腺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urvivin和VEGF-C是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子。
Survivin
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蛋白,它被广泛表达于多种癌细胞中,包括乳腺癌。
VEGF-C是一种细胞因子,可以刺激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因此,同时靶向Survivin和VEGF-C 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使用小鼠模型进行实验。
首先,将小鼠乳腺癌细胞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肿瘤模型。
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独使用Survivin抑制剂组、单独使用VEGF-C抑制剂组和同时使用Survivin和VEGF-C抑制剂组。
每组小鼠都将接受抑制剂的治疗,治疗期为4周。
研究结果:
将测量每个小鼠的肿瘤大小、肿瘤重量、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
同时,还将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分析Survivin和VEGF-C的表达水平,并研究这些蛋白在治疗期间的变化趋势。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同时靶向Survivin和VEGF-C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survivin、VEGF、微血管密度在大肠癌中的黏膜组织表达及意义

瘤 2 例( l B组 ) 正常大肠黏 膜标本 l , 2例 ( c组 ) 。
标 本经 4 %多 聚 甲醛/ . B ( 0 1 E C) 0 1M P S 含 . %D P 固 定 液 固定 , 规 脱 水 后 石 蜡 包 埋 。兔 抗 人 srii 常 uvv n 单 克 隆抗 体 、 鼠抗 人 V G E F单 克 隆抗 体 、 - SP鼠组 织 检 测试 剂 盒 、 聚 赖 氨 酸 、 AB显 色 试 剂 盒 均 购 于 多 D
系。
关 ;E F MV V G 、 D的 表 达 水 平 与组 织 分 化 程 度 、 润 浸
深度 、 临床分期 、 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 淋
表 1 三 组 s rin蛋 白、 E uvv i V GF阳 性 率 及
M D值( ± ) V ; s
1 材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与试剂 .
[ 摘要 ] 应用 免疫 组织化学 SP法检 测 5 - 3例 大肠 癌 、 1例 大肠腺 瘤 、2例 健康 人 大肠 黏膜 中生 存 素 (u- 2 1 sr v i) 血管 内皮生 长因子 ( E F 表 达及微 血 管密度 ( D) in 、 v V G) MV 。结果 大肠癌 中 sr v 、 E F阳性率及 MV uv i V G in D值 均
福 州迈 新 生物 技术 开 发有 限公 司 。 12 方 法 免 疫 组 化 SP法 按 试 剂 盒 说 明操 作 。 . -
srin V G uv i, E F阳性 均 为 切 片 中 细 胞 膜 和胞 质 中 出 v 现棕 黄 色 颗 粒 。按 阳性 细 胞 数 <5 、 % 一2 % 、 % 5 5
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

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郑荣娟;司雁菱;张志勇;姜丽;吴瑜【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08(24)18【摘要】目的:探讨非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生存素(surviv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为预测腺瘤性息肉癌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大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40例腺瘤性息肉,40例大肠腺癌及相应的正常黏膜对照中survivin、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VEGF的表达强度均依次为腺瘤黏膜对照组<腺癌黏膜对照组<腺瘤组<腺癌组,survivin及VEGF在正常黏膜与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依次增强,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VEGF在腺瘤的增生、癌变、肿瘤的形成、生长和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可能是大肠腺瘤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对于预测大肠腺瘤癌变可能性及化学干预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3150-3152)【作者】郑荣娟;司雁菱;张志勇;姜丽;吴瑜【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消化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消化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病理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病理科;063000,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白细胞介素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及鼻息肉病组织中的表达 [J], 马泓智;曹志伟2.Survivin、Cox-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腺癌中的表达 [J], 郑荣娟;司雁菱;张志勇;姜丽;吴瑜3.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J], 王弦;赵大劲;齐保健4.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β-连接素和E-钙黏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J], 戴文斌;任占平;陈蔚麟;杜娟;石喆;唐德艳5.人胃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存素表达及意义 [J], 李明;刘顺英;张冬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el—2、ki-67、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

t s l w r osr d ui n io l c t e Ak i op o s A ( ) i ohm c l tnn dc c e ou i n h ec l e ev r gi v r c l u u . l n p sh r e( l hs c e i a g a i dnd e s m o es e b e d n t e r l l a eh a P t as i i n a f l i l  ̄ g s
组 化染 色指标 选用 B l 、i 7 V G 。试剂 采用 c 一2 k 一6 、 E F
织及 弹性退 变结 缔组 织构成 … 。翼状 胬 肉组 织超 微 1 结构研 究表 明 , 弹性 纤 维 与 胶原 纤 维 的增 生 和变 性
福 州迈新 公 司 提供 的 即用 型非 生 物 素 免 疫组 化 E — lio ls 测 试 剂 盒 。D B染 色 , P S代 替 一 isnpu 检 vi A 以 B
w r s d t h r ce z h i se ba t ei t s eeu e c aa t e te o t ls c a t i .Reu t :11 utr d c l 0 sse h ilg a e a ir fc to ls . o i r r o i i v e sl s 1 c ue e s D ses d te boo i b h vos o se ba t e l c l s C n u in: 1 to f s o ls c l c tr rm c n vt r t a l .a d C e u e n ma y e p r n td e . o d s n e me d o t ba t e u ue f o h oe l o mi i i o i pa i be n a b sd i n x e me t u i e r S c c n i s s
Survivin和VEGF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一)

Survivin和VEGF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一)【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CA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及VEGF 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Survivin和VEGF在CA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34/51)、78.4%(40/51)和6.7%(1/15)、26.7%(4/15)。
CA 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CA中两者的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
结论:Survivin和VEGF与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两者在CA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性。
【关键词】生存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尖锐湿疣Abstract:Objective:Tomeasuretheexpressionandtodeterminethecorrelation ofSurvivinan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inthelesionsofCondyl omaAcuminatum(CA).Methods:SurvivinandVEGFweremeasuredwithimmu nohistochemicaltechniquein51casesofCAand15specimensofnormalskin.Re sults:TheexpressionsofSurvivinandVEGFinCAwere60%(34/51)and78.4%(40 /51),respectivly,innormalskinwere6.7%(1/15)and26.7%(4/15)(bothP0.01).Therewasstrongp ositiverelationshipbetweenSurvivinandVEGFinCA(x2=17.5,P0.01).Conclusion:SurvivinandVEGFmayplayimportantrolesinthedevelopm entofCA,andtheireffectinCAissynergetic.Keywords:Survivin;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ondylomaacuminatum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a,CA)临床上增生快,治疗后常易复发,且部分病例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VEGF、Ki67及p21在翼状...

VEGF、Ki-67及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中文摘要中文摘要目的:研究VEGF、Ki-67、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以及与翼状胬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为改进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Ki-67和p21在62例翼状胬肉和20例正常结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胬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1)62例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Ki-67和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46/62)、66.1%(41/62)、40.3%(25/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62例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发病状态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无关(均为P>0.05);Ki-6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为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关(均为P>0.05);p2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发病状态关系密切(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关(均为P>0.05);(3)VEGF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9,P<0.05);VEGF 与p21表达呈负相关(r=-0.267,P<0.05);Ki-67与p21的表达无相关性(r=-0.176,P>0.05)。
结论:(1)VEGF和Ki-67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p21在翼状胬肉中低表达,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过程;(2)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发病状态的提高而上升,Ki-67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提高而上升,p21在翼状胬肉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发病状态进展而降低,提示三者可能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过程中发生了作用;(3)VEGF 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p2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两两之间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VEGF、Survivin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色, 2分 为棕 黄 色 , 3分 为棕 褐 色 , 染 色强 度需 与 背景 色 相对 比; 再 按 阳性 细胞所 占百 分 比打分 : 0分 为 阴 性, 1 分 为 阳性 细胞 <1 0 %, 2分 为 1 1 % ~ 3 0 %, 3分 为3 l % ~ 7 0 %, 4分 为 >7 1 % 。染 色 强 度 分 值 与 阳
维普资讯
安 徽 医科 大 学 学报
A c t 0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0 7 J u n ; 4 2 ( 3 )
‘ 3 2 3・
V E G F 、 S u r v i v i n在骨 巨细 胞瘤中的表达 及其 与预后的关 系
根据两方面进行判断 : ① 选染色均匀的肿瘤阳性表
达 区域 , 以 阳性 细 胞 占视野 细胞 总数 的多少 分级 , 0: 无 阳性 细 胞 ; 1 : 阳性 细 胞 数 <2 5 %; 2: 阳性 细 胞 数
的V E G F表达差异 有 显著 性 ( P<0 . 0 5 ) 。性 别 和发病 部 位 组的 S u r v i v i n的表达差异 均无显 著性 ( P> 0 . 0 5 ) , 临床分 期 和预 后组 的 S u r v i v i n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P<0 . 0 5 ) 。结论 V E G F和 S u r v i v i n与 骨 巨细胞 瘤 患 者 临床 分 期有 关 。且 S u r v i v i n的高表达预示骨 巨细胞 瘤患者 预 后不 良, 其 可能 作 为评 价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 的参考指标 。 主题词 基 因, 抑 制 ;巨细胞 瘤 , 骨; 血管 内皮 生长 因子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nu cv r dt tdb m n hs ce sy R sl I n hs c e cl cr m s: 0 pey i weesrii rt n o jnt awee e ce yi mu o io hmir. eut mmu o ioh mi oe( ) 6 % t g m r uvvnpoe i e t t s t as r u i
作 者 简 介 :陈 振 超 (9 8 ) 16 一 ,男 ,广 东 茂 名 人 , 眼科 主任 医师 ,研 究 方 向 : 白 内障 ,青 光 眼 ,眼 外 伤 ,H表 疾 病 等 。 艮
① 阴性 :无 阳性细胞或仅有散乱 的阳性 细胞 。且 阳性细胞 率低于 1%;② 阳性 :阳性细胞率高于 1%。 0 0
n gt e 6 .% n r l ojn t a r E Fng t e x rsi . o c s n h i pes n f uvvnadV G e e tt e av . 0 i O oma cnu cv e G e av pes n C n l i sT e g e rsi s ri E Fa l e o i we V i e o uo hhx o os i n rr e
t e o c re c n e eo me t o tr gu h c u n e a d d v lp n f p e y i m.J i td t ci n c n mo e a c r t l ee ie t e v s u a c i e p p o i b o o ia on ee t a r c u a ey d t r n h a c lr a t ,a o t ss i l gc l o m v
p siee pes na d8 .% w r E F p sieepes n w eesi o a c n nt at se srii rt nwe x rse oiv xrsi n 0 t o 0 eeV G oiv x rs o . hra nn r l oj ci i u uvv poe r e pesd t i m u v s n i e
临京医 程21年1月 9 第1期 学工 0 2 0 第1卷 0
143 微 血 管 计 数 ..
・
1 75・ 6
作用 ,使 血管周围的营养更充分 ,从而有利 于更多的毛细血管
s ] E F蛋 白呈 阳 按 w。 nr i e 法进 行微血 管计数 ,先在 4 显微 镜下选择 和血管外组织 的生长 E。本研究 中检 测中发现 V G d 0倍 微血管 分布最密的区域 ,再在 2 0倍视野下统计该 区域 内 5 0 个 性 的主要 分布在翼状 胬 肉和正 常结膜 的血管 内皮 和细胞浆 中 , 不重复视野 的阳性血管数 ,以平均值作 为微 血管计数结果 。
[ b t c】 O jc v oivsgt teef t f uv i adv sua n ohl l rw hfco ( E F epes no ey i A s at r bet e T et ae h f c o ri n n ac l ed tei o t tr V G ) x rs o f trgu i n i e s v r ag a i p m
消除其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再用蒸 馏水冲洗 ,P S B 浸 泡 3次 .每次 2分钟 。然 后用 微波炉在 9 5℃ ~9 8℃温度下抗
从我院 2 0 09年 1月至 2 1 年 1 0 1 2月手术切 除的 2 0例翼状 原修复 ,然后 自然冷却到室温 ,最后使用抗体测试 。 胬肉患者 中提取 结膜标本 ,另取正常结膜 组织标本 2 0例 。2 1 免 疫 组 化 结 果判 定 0 . 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分为两种 :阳性和 阴性 ,细胞 浆内 出现 张切片在 2 0倍 的高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 5种视 野 ,计算每个 0 视野的平均 阳性细胞率。 1 . F R 、V G . 2 Ⅷ一 Ag E F表达判定标准 4
将 所 有 标 本 分 为 2块 . 1 做 病 理 及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染 色 ,1 棕色或棕黄色颗粒为 阳性染色 ,未 出现或很少为 阴性 染色 。每 块 块
.
I ) 0 %翼状胬 肉 S rin蛋 白表达 阳性 ,8.%翼状胬 肉 V GF呈阳性表达 ,而在 a 常结膜组织 中 Srin蛋 白均表达 阴性 . HS ,6 . o uvv i 0 0 E Y - uv i v
6%正常结膜 V GF呈 阴性表达。结论 Srii、V GF的 高表 达与翼状胬 肉的发 生、发展 有关,联 合检 测能更准确地判 断翼 状 ( ) E uvv n E 胬 肉血管活性 、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及复发预后判 断
2 结果
21 免 疫 组 化检 测 .
0 即 0 E F呈 阴性 表 s rin检测表 达为 阳性 的蛋 白主要分布在翼状胬 肉中的 正常 结膜组 中表 达为 4 % ( 6 %正 常结膜 V G v i ,同样差异有显著性 ( 00 ) 尸< . 。 5 上皮细胞层 ,染色呈细胞浆 型。V G E F表达 呈 阳性 的蛋 白同时 达) 分布在翼状胬 肉和正常结膜 的血 管内皮 和细胞 浆中 ,细胞浆呈 研究 还发现 ,2 0例翼状胬 肉组 中 Srii uv n和 V G v E F蛋 白表 uv i v E F 现棕 色 .胞 核无 着 色 。表 达 的强 弱均 以 免疫 组 化评 分 (m— 达均 为 阳性有 9例 ,均为 阴性 的 2例 ,显 示 S ri n和 V G i × =40 8 00 。说明翼状胬肉形成 5 m nh—t h m cl crs H )为准 ,翼状 胬 肉组织 与正 常 蛋白表达有一定关联 ( z . ,P< . ) u o is c e ia soe.I S o 结膜组织问均采用染 色强度及染色 阳性率乘积的 I S评分 。 H 性 .而在正 常结膜 组 中 S rii 白表达 无一例 阳性 ;8 .% uvv n蛋 00 的翼状胬 肉患者和 4 . 00 %的正常者 V G E F表达呈 阳性 。
【 关键词 】 Srv ; E F u in V G ;翼状胬 肉;免疫组 织化 学 vi
中 图分 类 号 :R 2 . 8 3 9 2 文 献 标 识码 :A d i 036 6i n17 — 6 92 1 . . 7 o 1 . 9 .s.64 4 5 . 21 1 4 : 9 s 0 06
Srii uvv n多克 隆抗 体 、V G E F多克隆抗体 以及 s P免疫组 化
究其发生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j 们通过对翼状胬 肉标本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S rin和 V G uvv i E F的 表 达 情 况 进 行 免 疫 组 织 1 实验 方 法 . 3
化学检测 .为研究翼状胬 肉提供理论依据 .为防治翼状 胬肉复 发提供新的办法 ,现报道如下。
将一份标本作 3x / m厚连续切片 ,分别进行 HE染色 以及免
疫组化染色。
先将 切片脱蜡水化 后 ,再用 3 %的过氧化 氢孵育 1 0分钟 ,
1 资 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翼 状 胬 肉是 最 常 见 的眼 表 疾 病 。手 术 切 除 是 治 疗 翼 状 胬 肉
所有对象均知晓参 与此次研究 ,并 已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的主要方法 .但仍然有 3%以上的复发率 …,其发病 机制和 12 实 验 主要 试 剂 0 _ 复发原因仍不清楚。细胞生物学 和分 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研
Sur i n,V EGF vvi Expr si n n e yg um n e so i Pt r i i Rat s
C N Z e ca, E ig n T N Maqn HE hn ho R N Qnf , A o i e g (e a m n p ta l y B onDir t ogagP ol Hopt , h nhn5 8 0 , hn) D p r e tfo h l o , aa s i ngn epe t o h mo g tc S silS eze 1 15 C ia a
【 摘要 】 目的 探讨 翼状 胬 肉组织 中S rii uv n与血 管内皮 生长 因子 ( E )表 达在翼状胬 肉发病 中的作用 。方法 应 用免 疫 v V GF
组织化 学检测 2 0例翼状胬 肉组织和 2 例a. 0 Y常结膜 中 S rin与 V G - uvv i E F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评 分 ( mu oioh mi lcrs i m n hs ce c oe t as
15 统 计 学 方 法 .
细胞 浆 呈 现 棕 色 ,胞 核 无 着 色 。
在本研 究 中,采用免疫 组化法 Ei s n法及 R — C li o vi T P R检 测
uv i、V G v 用 S S . 计 软 件 包 对 各 组 S ri n V G P S8 0统 uv i、 E F蛋 白及 微 翼状 胬 肉组织 及正 常结 膜组织 中 S rin E F的表达情况 , v uvv n蛋 血管 的增殖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S ri n E F蛋 白在 原发性 免疫组化检测 发现翼状胬 肉上皮细胞层 的胞 浆 中 Srii 白 uv i、V G v 及 正常结膜组织 中的表达 与微血管 的增殖关 系进行相关 分析 , P< . 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含量 最高 ,S rii 白在翼状 胬肉组 的阳性率为 6 . uvv n蛋 0 %,而在 0 正常组 中全部 为 阴性 ,差异有 显著性 ( 00 ) 尸< . 。提示翼状 胬 5 肉组织 中 Srii uvv n表达 出较高的 阳性率 ,而正 常结 膜组都表 达 出阴性 的特 点 ,说 明 了 S rii uvv n与翼状 胬 肉的产生 密切相关 。 在VG E F的检测 中 ,翼状 胬 肉组表达 为阳性 的占 8 . 00 %,而在
・
17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