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储存制度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3篇)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药品保管储存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药品保管储存管理能够有效预防药品变质、失效和损毁等问题,确保药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的质量和疗效。
为了规范药品的保管储存工作,下面制定了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以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药品的保管储存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临床药学疗效,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所有药品保管储存工作。
第三条所有从事药品保管储存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四条药库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医药学知识和管理经验,并能够熟练操作药品保管储存设备和仪器。
第五条药品保管储存应当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原则。
第二章药品保管储存的要求第六条药品的保管储存应当符合药品的保存条件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光照、防潮和通风等。
第七条药品储存室应当是专门的场所,禁止其他杂物的存放和使用,应当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第八条药品的保管储存区域应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区。
不同性质和特点的药品应当分开存放,并标明名称和批号。
第九条药品的储存设备和容器应当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确保药品不受污染和损坏。
储存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第十条药品的保管储存记录应当真实、详细,并及时更新。
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进货渠道、进货日期、存放位置等。
第三章药品保管储存的管理责任第十一条药库管理员是药品保管储存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位、任务到位、管理到位。
第十二条药库管理员负责制定和实施药品保管储存的工作计划,保证库存药品的适度、合理。
第十三条药库管理员应当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品保管储存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四条药库管理员应当配备相应数量和质量的保管储存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药品保管储存能力。
药品储存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药品储存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药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得到保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防止药品滥用、浪费和失效。
以下是一个关于药品储存制度的样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不同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储存环境1. 储藏室:储藏室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在15℃-25℃),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货架:货架应整洁、牢固,不得存放杂物,避免日晒雨淋。
3.防火措施:储藏室内应配置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备。
二、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性质、用途和特点,将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储存,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1.常用药品:常用的药品储存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2.特殊药品:特殊药品,如抗生素、免疫球蛋白等应单独储存,标注特殊药品标识,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
3.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严禁混杂在有效期内的药品中。
三、储存要求1.药品包装:药品包装完好,不得破损、变形、泄漏等。
2.批次管理:药品按照批号管理,确保药物的追溯性和可溯源性。
3.温度管理:药品应储存在适宜的温度下,特殊药品应按照要求储存,定期检查温度记录,避免温度暴露和波动。
4.光线管理:避免阳光直射,药品应储存在避光的地方,有需要时可以用遮光箱进行遮光储存。
5.湿度管理:避免湿度过高,药品应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湿度过高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节。
6.通风管理:保持储藏室的通风良好,避免污染和异味传播。
7.药品标识:对储藏的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四、库存管理1. 库存监控:定期盘点药品库存,记录库存情况,确保库存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入库管理:对进货的药品进行验收,核对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进行档案管理。
3. 出库管理:对患者使用的药品进行记录和登记,并核对药品信息和用药目的。
4. 退库管理:对过期、损坏等情况的药品进行退库和销毁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7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药品,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药品堆垛距离适当(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屋顶或房梁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散热器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
3.应按照经营规模的需要,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配置必要的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设施:4.应设置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恒温库。
常温库温度在0-30℃之间,阴凉库温度运20℃,冷库温度在2-10℃之间,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____%一____%之间。
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应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
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5.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应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
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易串味库。
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具体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区存放:人用药与兽用药、性能相互影响、易串昧的药品要分库存放:中药饮片应设专库:危险药品应专库存放并有安全消防设施6.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7.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坚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8.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药品—黄色;合格品区、待发药品—绿色;不合格品—红色。
9.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具体要求为:9.1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货位存放;9.2性能相互影响及易串味的药品分库存放;9.3第二类精神药品专区存放;9.4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开存放;9.5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专帐记录,并有明显标志。
药品储存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医院药品储存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制定《药品储存制度》。
二、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9年12月1日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三、名词定义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2.药品储存:药品从购入到发放过程中停留而形成的储备,是药品流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指在具备一定条件的环境中对药品进行的合理的保存和管理活动。
3.药品有效期: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证其质量的期限。
4.近效期药品: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
四、内容(一)医院应有药品储存相适应的场所、设备、仓储设施,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二)按照药品属性和类别分库、分区、分垛存放,并实行色标管理。
1.库房储存药品,按照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包括发药功能区域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包括待退药品区为红色,待确定药品区包括药品验收区为黄色。
2.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存放;中药饮片存放于饮片库,中成药存放于中成药库,化学药品存放于西药库;外用药与内服药、注射剂分区储存;易串味药品单独密闭存放。
3.特殊管理药品、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必须设专库或专区存放,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4.高警示药品储存设置统一警示标识;易混淆的药品分开储存。
5.对存在过期、变质、被污染、标签丢失或模糊不清、破损等情况的药品应隔离存放在不合格库(区),并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与处置流程》、《医院退药管理制度》执行。
6.药房、药库的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应严密。
需要在急诊室、病区护士站等场所临时存放药品的,药品存放要符合药品说明书条件,有特殊存放要求的,应当配备相应设备。
医院药品储存制度3篇
医院药品储存制度3篇【第1篇】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制度1.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顶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多余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5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
3.做好药品的分类储存工作,根据药品的性能及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处、阴凉处、冷柜: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应分开存放。
4.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建立不合格品台账,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5.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明确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6.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0-30℃,阴凉库10-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
根据温湿度(储存普通品种药品的库房按照阴凉库标准,温度保持在10-20℃,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7.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对一般品种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重点品种(如: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按月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8.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
9.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储存,内用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
药品应按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储存,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10.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使用,及时报分管质量的院领导处理。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例(4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例一、目的与范围为保证医疗机构内药品储存的安全、规范,有效避免药品损耗和过期浪费,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药品的储存管理。
二、职责与权利1.医疗机构负责制定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药剂科负责具体执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并记录相关信息。
3.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确保药品储存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三、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1.按照药品的临床使用频度和类别划分储存区域,确保常用药品可以快速取得。
2.分类储存,禁止不同类别的药品混放在一起,防止药品交叉污染。
3.固定存放位置,不得随意更换药品存放地点。
4.严禁存放过期药品,及时清理到期药品。
5.药品包装要完好无损,不得开封或破裂。
四、储存环境要求1.储存区域应通风良好,干燥、阴凉且无异味。
2.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
3.药品储存区域应避免暴露于阳光直射或者高温的环境之中。
4.应设有适应药品储存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
5.储存区域应防潮、防尘、防鼠害。
五、药品储存操作规程1.按药品分类存放,分为西药、中药和口服液等区域。
2.药品在储存前应进行验收和登记,记录药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3.药品应按库存数量进行摆放,避免过度堆放。
4.储存区域应设立药物储存管理责任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理药品。
5.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分开摆放,避免交叉污染。
六、药品储存安全防范措施1.严禁私自带药品离开储存区域,防止药品被挪用或盗窃。
2.禁止擅自调整或改变药品储存区域的规划和设置。
3.储存区域应设有视频监控设备。
4.禁止在储存区域内吸烟、用火,防止火灾事故。
5.定期开展药品储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七、违纪处罚对于严重违反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的人员,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书面通报、停职、暂扣工资或辞退。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例(2)制度目的:1. 为确保药品的储存安全和质量,制定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4篇)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储存是指将药品按一定的规定和方法,放置在特定的地点,以达到安全、整齐、方便、有效储存,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药品储存行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药品储存环境、药品储存设备、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储存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药品储存环境(一)温度和湿度药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常温药品的存放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冷藏药品的存放温度在2-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30%-45%之间。
药品储存环境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分区,并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二)光照光照是一个重要的储存环境因素,某些药品对光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引起药物分解、降解甚至失效。
因此,药品储存的地点应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和强光照射,储存柜、架子等设施应具备遮光功能。
(三)通风良好的通风是保障药品储存环境的重要条件,储存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宜有异味和霉味,以防止药品吸湿、发霉和变质。
三、药品储存设备(一)储物柜和货架储物柜和货架是药品储存的主要设备,应选择具有良好质量、独立密闭性和避光性的储物柜和货架。
根据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分区储存,并按照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储物柜和货架。
(二)冷藏设备一些药品需要低温储存,因此需配置冷藏设备。
冷藏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功能,并备有温度记录仪,用于监测冷藏环境。
(三)特殊设备部分特殊药品,如易制爆品、麻醉药品等,需要采取特殊的储存措施,如设置专门的保险柜、密封罐等。
四、药品储存管理(一)分类管理药品应按照不同的品类、剂型和特性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别储存,并严禁混存。
分类管理便于快速找到所需药品,避免交叉污染和品质受损。
(二)标签管理药品储存容器应贴有清晰的标签,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如有需要,还可以标注储存条件和特殊要求。
药品储存制度
药品储存制度
I目的
加强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II范围
适用于药学部。
III制度
一、药品的储存条件能保证药品的稳定性。
(一)药品储备和调剂部门工作场所明亮、整洁、无环境污染源;
(二)有冷藏、通风、防潮、防鼠、防盗等设施,能满足药品对储藏条件的要求。
临床科室治疗室的药品按照说明书要求条件保存,常温:10o C-30°C,冷处:2°C-IO℃,阴凉处:不超过20℃o相对湿度保持在35%-75%;
(三)药库分为待验区、合格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退货区、发货区。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按药理作用、剂型分类存放,并有明确的标识。
垛位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0cm;与墙壁、屋顶、灯、散热器或烘暖管道的距离应不小于30cm;
(四)药品搬运和堆垛按药品外包装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五)特殊药品按各相关规定进行储存;
(六)医院不得储存使用药物样品;
二、药品的摆放:
(一)按规定的储存条件及药品性质分区域存放;
(二)按药品批号和有效期依次摆放。
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各调剂部门设置“近效期警示牌”;
(三)对于名称相似、外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开存放,并放置“易混淆药品警示牌”;
(四)各临床科室的急救药品,按《抢救车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IV参考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826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45号)。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文(4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确保药品在储存、保管、配送等环节的安全与有效性,规范药品储存管理工作流程,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院药品管理水平。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所有涉及药品储存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二、储存条件2.1 温度要求:根据药品的不同储存条件要求,建立合适的温度区域,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2.2 湿度要求:严格控制湿度,避免药品吸湿、结露和霉变。
2.3 光照要求:避免药品存放在直射阳光下或强光线照射下,防止药品的光敏性损失。
2.4 气味要求:防止药品与有害气体接触,避免药品受到污染。
三、储存管理3.1 储存区域划定:根据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存储要求,划分不同的储存区域,设立明确的标识,确保药品的分类存放。
3.2 药品摆放整理:按照药品的使用频率和有效期进行整理和摆放,确保药品的查找和取用方便。
3.3 药品货架管理:定期检查货架的结构稳定性及负载能力,保持货架整洁、无尘、无杂物。
3.4 入库管理:对每批次入库的药品进行登记,记录药品的批号、数量、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来源和流向可查。
3.5 出库管理:对每次的药品出库进行登记,记录药品的领取人和用途,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
3.6 温湿度监测: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温湿度情况,及时调整环境条件,确保药品的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四、药品保质期管理4.1 药品检查: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4.2 药品分类:将即将过期的药品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处理,如退货厂商、转让其他医院等。
4.3 药品报废:对已过期或损坏的药品进行报废处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或处理。
五、紧急情况处置5.1 灾害情况: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储存的药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5.2 药品调剂:若储存药品不足或无法储存时,及时进行药品调剂,保证临床用药的需要。
5.3 灭火措施:建立灭火设备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并保持正常运行,确保药品储存区域的消防安全。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4篇)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药品贮存管理,确保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药品贮存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包括药品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环节。
3.药品贮存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贮存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二、药品贮存管理组织机构1.设立药品贮存管理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药品贮存管理工作。
2.药品贮存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药品库存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
3.药品贮存管理部门应建立药品贮存管理档案,记录药品采购、入库、出库、库存信息等。
三、药品采购管理1.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和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2.药品采购应明确采购数量、供应商、交货时间等信息,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
3.药品采购前应进行供应商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4.药品采购应建立采购记录,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四、药品入库管理1.药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进行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2.对于合格的药品,应按照分类、编号等方式进行编目,并记录入库信息。
3.药品入库应进行分类摆放,按照有效期进行排列,确保库存药品的合理布局。
4.药品入库应建立入库记录,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入库日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五、药品出库管理1.药品出库应按照相关需求进行,确保药品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需要的部门或个人。
2.药品出库应进行登记,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领取人等信息,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3.对于过期、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进行销毁,并记录销毁过程和结果。
六、药品库存管理1.药品库存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
2.药品库存应分为常备药和非常备药,常备药要确保库存充足,非常备药要根据需要合理设定库存量。
3.药品库存应按照有效期进行分类,对即将过期的药品应及时处理,确保及时消耗。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一)药品贮存的原则是。
安全贮存、降低耗损、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差错事故。
(二)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1.按照药品分类进行科学贮存,预防差错、混淆、变质。
2.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三)按照规定做好在库药品的贮存保管。
1.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贮存于阴凉库、常温库、低温库内。
①阴凉库:温度保持在0℃一20℃;②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③低温库:温度保持在2℃-10℃;④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____%--____%之间。
2.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贮存保管,其中:①药品与试剂等应分库存放;②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应分库存放;③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④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进行管理;⑤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待验区,待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区;⑥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⑦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3.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
4.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①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②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③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④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⑤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⑥照明灯具须采用防爆灯,垂直____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____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5.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
其中:①黄色:为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
②绿色。
为合格药品区。
③红色。
为不合格药品区。
6.搬运和堆垛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7.保管员依据验收员签字的“药品验收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保管台账。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
是指针对药品储存环境、药品分类、储存条件、储存容器、储存标签、库存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
1. 储存环境要求:药品储存必须在通风、干燥、洁净、无异味的环境下进行,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放置在一起,防止受潮、受热、受日光直射等。
2. 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性质、剂型、特殊要求等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药品相互污染。
3. 储存条件:根据药品的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湿度、防光等储存条件。
如冷藏药品需储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
4. 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如密封瓶、铝箔袋等,确保药品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5. 储存标签:每个储存容器上都要有清晰的标签,标示药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
6. 库存管理:建立药品入库、出库、盘点等管理流程,保证库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及时更新库存信息,防止过期药物的使用。
7. 废品管理:对于过期、损坏、失效等无法使用的药品,按照法律和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置,防止误用和污染。
综上所述,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要求,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一、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底垫、货架及避光、通风等药品储存设施,在库药品应堆放整齐,离地距离不小于10cm,离墙顶、散热器及墙壁距离不少于30cm。
二、在柜(架)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分开堆放。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分开存放。
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专柜存放,专人上锁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
四、应设置与其开展的诊疗业务相适应的药房、药库,并根据药品储存要求逐步做到设置常温库(0-30摄氏度)、阴凉库(不高于20摄氏度)、冷库(柜台)(2-10摄氏度);药房、药库相对湿度应保持在____%-____%之间,药房、药库应配备温湿度检测设备。
药品养护人员,每天上下午应对药房、药库各进行一次巡行,并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
发现温、湿度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五、药房应做好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虫、防鼠等相应的管理工作。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药品储存环境:明确药品储存区域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等方面的控制,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
2. 储存设备和设施:规定储存设备和设施的选用标准,如冰箱、冷藏柜、冷冻柜等,确保其符合药品的特点和储存要求。
3. 药品标识:要求对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条件等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
4. 药品分类储存: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类别的药品相互影响和混淆。
5. 贮存品台账:建立贮存品(药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登记台账,记录药品的流向和数量,方便监管和管理。
6. 贮存品检查:定期进行贮存品的检查,包括温度、湿度监测,对过期、破损或变质的药品及时处理。
7. 库房管理:要求建立规范的库房管理制度,包括库房区域划分、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防火防盗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五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一、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确合理地储存约品,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储存保管的基本工作职责是。
安全储存、保证质量、降低损耗、避免事故。
三、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一)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
(二)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四、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和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一)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1、阴凉库。
温度不高于20℃。
2、常温库。
温度保持在0℃—30℃。
3、冷库。
温度保持在2℃—10℃。
4、相对湿度。
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____%—____%之间。
(二)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
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
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
5、药品中的危险药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
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专区内,按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内,经质量验收并确认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或分开堆垛,入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间各应不超过一个月。
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半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摧毁月报表。
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
12、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本(3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内部药品储存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药品储存管理活动,包括药品的进货、仓库管理、出库、退库、报损、报废以及药品监控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安全高效。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规范操作、责任明确、防误保质。
第五条本制度的操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要求。
第二章药品储藏环境第六条药品的储藏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 温度:药品储藏区和库房温度应控制在15℃~25℃范围内;2. 相对湿度:药品储存区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范围内;3. 光照:药品储存区应保持暗箱或充分遮光,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第七条药品储藏区应划定专门区域,禁止存放其他物品,保持通风、干燥、整洁、无异味。
第八条药品储藏区应设置专用货架,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第九条药品储藏区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三章药品进货管理第十条药品进货应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人员应及时电话或书面告知药房工作人员有关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厂家等信息。
第十一条药品进货应向供应商索取合格证明、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相关资料,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使用期限。
第十二条药品进货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药品库存量,避免过度采购或库存积压。
第十三条药品进货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外观等,对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退回供应商。
第四章药品仓库管理第十四条药品仓库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确保仓库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药品仓库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设置合适的货架、货位和储物柜,保持药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六条药品仓库应定期进行药品的盘点,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
第十七条药品仓库应根据药品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划分区域、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类别的药品混放。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3篇)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一、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底垫、货架及避光、通风等药品储存设施,在库药品应堆放整齐,离地距离不小于10cm,离墙顶、散热器及墙壁距离不少于30cm。
二、在柜(架)药品应分品种按批号分开堆放。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分开存放。
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专柜存放,专人上锁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
四、应设置与其开展的诊疗业务相适应的药房、药库,并根据药品储存要求逐步做到设置常温库(0-30摄氏度)、阴凉库(不高于20摄氏度)、冷库(柜台)(2-10摄氏度);药房、药库相对湿度应保持在____%-____%之间,药房、药库应配备温湿度检测设备。
药品养护人员,每天上下午应对药房、药库各进行一次巡行,并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
发现温、湿度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五、药房应做好防尘、防潮、防污染及防虫、防鼠等相应的管理工作。
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下是药品保管储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药品储存环境: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符合国家药典要求的药品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控制。
2. 药品储存设施: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符合要求的药品储存设施,包括药库、冷库、干燥库等,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药品储存标识:药品储存设施应明确标识不同药品的存放位置,包括药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4. 药品进货验收: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药品进货验收制度,对进货的药品进行质量、数量和合规性的检查,确保药品的安全和合法性。
5. 药品储存管理: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巡查、温度检测、防潮、防火等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6. 药品出库管理:医疗机构或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药品出库管理制度,包括查对药品名称、批号、数量等信息,确保药品的正确出库和使用。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为保证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
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4、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5、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6、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为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减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1、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2、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范检查登记本,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3、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立即把伤病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第一时间向本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立即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
4、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关事宜。
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为切实做好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建立并执行食品退市制度。
公司各部门、经营门店获悉不合格食品信息时,要立即报告顾客经营中心、商品经营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药品储存保管与养护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二、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
(一)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
(二)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三、药品仓储保管应执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并按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和养护要点做好在库药品的储存保管。
(一)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阴凉库或常温库、冷藏库内。
1、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
2、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
3、冷库:温度保持在2℃—10℃。
4、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二)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储存保管,其中:
1、药品与非药品(指不具备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物品)应分库存放。
2、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
3、品种与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应分区或隔垛存放。
4、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以及性质相
互影响的药品应分库存放;危险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库存放。
5、药品中的危险药品应存放于危险品专库。
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存放。
7、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专区内,按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8、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区内,经质量验收并确认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区。
9、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或分开堆垛,入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日期间间各应不超过一个月。
10、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半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摧毁月报表。
11、近效期药品应挂近效期标志。
12、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规范操作。
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四)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
1、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
2、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
3、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
4、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
5、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下方与药品垛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五)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其中:
1、黄色: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
2、绿色:合格药品库(区)、零货称取库(区)、待发药品库(区)。
3、红色:不合格药品库(区)。
(六)药品入库时应按照药品入库验收制度,经过质量检查验收,并签字或盖章后办理入库手续。
(七)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八)药品仓储保管人员应接受药品养护员有关储存方面的指导,掌握主要剂型的储存保管与养护要点,做好仓间温、湿度等管理,正确储存药品。
(九)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坚持检查复核后出库发货。
(十)药品出库发货时,应做好出库发货复核记录。
(十一)对于销后退回药品,应按《退货药品的管理规定》做好退货记录与存放、标识等管理工作。
(十二)药品仓储保管人员每月底应定期做好库存盘点工作,做到帐物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