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2-2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被用来管理、存储和检索信息。

它通常用于处理大量的数据,以及为用户提供安全性、可用性和功能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数据库技术一直在发展和变化,这使得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拥有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历史、结构和概念,以及它的优点和应用。

一、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当时,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特定的数据库系统,这使得数据库技术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所有的结构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由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函数等组成,它们使用关系模型来存储数据,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它们使用键值对或文档来存储数据。

三、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种存储空间,用来储存用户创建的信息。

它通常由表、视图、索引和存储过程等构成,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管理数据。

DBMS可以提供查询、更新、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功能,从而帮助用户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四、数据库的优点1、安全性:数据库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从而防止恶意的破坏或操纵。

2、可扩展性:数据库支持可伸缩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存储空间,以适应变化的数据需求。

3、可靠性:通过数据库,可以实现高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效率: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快速查找、检索和存取数据。

五、数据库的应用1、客户关系管理(CRM):C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管理客户资料,以及客户向企业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HRM):HRM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员工信息,以及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使用数据库来存储业务信息,以及业务上的各种活动。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使用数据库来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一种技术,它拥有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并且可以用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数据库的原理

数据库的原理

数据库的原理
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采用了特定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便有效地管理大量数据,并且能够提供对这些数据的快速访问和操作。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是建立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的。

关系模型使用表(也称为关系)来组织数据,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个列代表一个属性,每个行代表一个数据记录。

通过在不同的表之间建立关联(也称为关系),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查询和处理。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和索引。

存储是指如何将数据存储在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

常见的存储结构包括页、块和文件等,这些结构可以根据特定的算法将数据组织为一个层次结构。

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快数据的查找操作。

它通过创建索引结构,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和组织,以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另外,数据库还有事务和并发控制的原理。

事务是一组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的操作,它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是用于管理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机制,它可以避免并发访问引起的数据冲突和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库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如查询语言和存储过程。

查询语言是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库的语言,最常见的查询语言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存储过程是一段预先定义好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特定的数据库操作,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安
全性。

总的来说,数据库的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数据组织和存储结构、索引、事务和并发控制等机制,实现对大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处理。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需要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原理是指数据库系统设计、组织和管理数据的基本原则和理论。

它涉及到数据库的结构、操作、性能优化、数据存储和访问、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数据库原理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定义了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关系。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

2. 数据结构:数据库使用数据结构来组织和管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表、索引、视图和存储过程等。

3. 数据操纵语言(DML)和数据定义语言(DDL):DML用于查询和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例如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语句;DDL用于定义和修改数据库的结构,例如CREATE TABLE、ALTER TABLE和DROP TABLE等语句。

4. 数据库查询优化:数据库系统根据查询的要求和数据的组织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执行计划来提高查询的效率。

查询优化包括索引的设计和使用、表连接的优化以及查询计划的选择等。

5. 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数据库事务是指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元,它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回滚。

并发控制是保证并发执行的事务不会相互干扰,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库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数据库需要提供安全性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

了解数据库原理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和维护都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化查询性能,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库原理2 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2 关系数据库

三、用户定义的完整性(User-defined integrity)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性适用于任何关系数据 库系统。除此之外,不同的关系数据库 系统根据其应用环境的不同,往往还需 要一些特殊的约束条件。用户定义的完 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 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 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关系模型应 提供定义和检验这类完整性的机制,以 便用统一的系统的方法处理它们,而不 要由应用程序承担这一功能。
体和实体间的联系的关系的集合构成一 个关系数据库。同样,关系数据库也有 型和值之分。
型:关系数据库模式 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 述。
值:一般就称为关系数据库。
2.3 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 束条件。
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
1. 实体完整性 2. 参照完整性 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4 关系代数
本节要求
给定关系和关系代数表达式,要会算。
给定关系模式和查询(语义)要求,要会写 关系代数表达式。
关系代数是一种抽象的查询语言,用对
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作为研究关系 数据语言的数学工具。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果
亦为关系。关系代数用到的运算符包括 四类:集合运算符、专门的关系运算符、 算术比较符和逻辑运算符。
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2-5章为本课程重点与难点 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1970, E.F.Codd “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Shared Data Banks” 现代主流数据库几乎全部支持关系模型 Oracle(甲骨文),Sybase, IBM DB2, MS SQL Server, Ingres
引用的时候,必须取基本表中已经存在的 值。由此引出参照的引用规则。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是指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数据存储方式以及数据访问和查询的基本原则。

数据库可以看作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仓库,它基于一定的原理和规则来管理和操作一组相关的数据。

数据库的组织结构通常由表(Table)组成,每个表包含若干
个列(Column)和行(Row),用于表示不同的数据对象和
其属性。

表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个独立的数据实体,而每一列则表示不同的数据属性。

通过在表中进行查询和操作,可以有效地获取和修改数据。

数据的存储方式通常采用文件系统或者更高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来实现。

在文件系统中,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保存
在硬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但是由于文件系统没有提供数据的结构化管理和快速查询的功能,因此很难处理大量和复杂的数据。

而DBMS通过建立索引、优化查询等技术,提供了更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管理和访问功能。

数据的访问和查询原则是数据库的核心基础。

数据库通过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

SQL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语法和语义,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通过SQL查询,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从数据库中
检索所需的数据,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序、过滤和计算等。

总结来说,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括组织结构、数据存储方式和数据访问和查询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存储数据,以及有
效的查询和操作方式,数据库可以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管理和访问。

数据库原理实验2数据查询

数据库原理实验2数据查询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序号 2实验项目数据查询实验地点实验学时实验类型验证性指导教师实验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年月日成绩:A教师该学生本次实验的内容丰富,完成的操作步骤详细具体,实验结果正确,在实验报告的填写中态度十分严谨,对数据分析有自己的见解。

四、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实验准备: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定义表和添加表内容)进行实验,下面分别为depts表、students表、courses表、reports表。

一、简单的选择与投影查询1、无条件查询1.1查询全体学生的详细记录。

这是一个无条件的选择查询,其命令为:其命令为:select * from students运行结果如右图,显示整张表的内容。

1.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Sname)、学号(Sno)、所在系(dno)。

这是一个无条件的投影查询,其命令为:select sname,ssexfrom students运行结果如右图,显示了表中的三列。

1.3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Sname)、出生年份及学号(Sno)。

其命令为:select sno,sname,2017-sage as birth from students运行结果如右图,显示了三列内容。

1.4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出生年份和学号,要求用小写字母表示学号中的字母。

其命令为:select sname,'birth:' title,YEAR(GETDATE())-sagebirthyear,LOWER(sno) lsnofrom students运行结果如右图,显示了四列内容。

1.5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其命令为:select distinct snofrom reports运行结果如右图,distinct短语是为了消去查询结果中的重复值。

2、条件查询(1)比较条件1.1查询d03系全体学生的学号(Sno)和姓名(Sname)。

其命令为:select sno,snamefrom studentswhere dno='d03'运行结果如右图,显示了d03系的全体学生姓名与学号。

数据库原理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关系代数小结
❖ 传统的集合运算
▪ 并、差、交、笛卡尔积
❖ 专门的关系运算
▪ 选择、投影、连接、除
❖ 5种基本运算
▪ 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二、关系演算
❖ 关系演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的,通过谓词 形式来表示查询表达式。
❖ 根据谓词变元的不同,可将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 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简称元组演算;后者以 域为变量,简称域演算。
❖ 元组关系演算
▪ Tuple Relational Calculus ,简称TRC ▪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ALPHA ▪ 元组关系表达式
❖ 域关系运算
▪ Domain Relational Calculus ,简称DRC ▪ 域关系演算语言QUE
1、元组关系演算
❖ 元组关系演算是以元组变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 ❖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的典型代表是E.F.Codd提出的ALPHA
例2:查询一名男同学的教师号和姓名,并使他的年龄最小。
GET W (1) (Student) : Student. Ssex = ‘男’ up Student.Sage
▪ 所谓的定额查询就是通过在W后面的括号中加上定额数量, 限定查询出元组的个数。
▪ 这里(1)表示查询结果中男同学的个数,取出学生表中第一 个男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RANGE Course CX SC SCX
GET W (Student.Sname): SCX (SCX.Sno=Student.Sno∧ CX (o=o∧CX.Pcno='6'))
例5:查询选修全部课程的学生姓名。
RANGE SC X Course CX
GET W (Student.SN) : CXSCX (SCX.SNO=Student.SNO∧O=O)

数据库的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的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的原理是什么
数据库的原理是指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方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原理:
1. 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如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等。

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

2. 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系统通过查询语言(如SQL)来
实现数据的操作和检索。

查询语言允许用户以简单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请求数据,并通过优化技术提高查询效率。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负责数据的存储、访问、更新和保护。

DBMS
还负责实施数据完整性约束和事务处理等功能。

4. 数据库索引:为了提高数据查询效率,数据库使用索引来加速数据的检索。

索引是预先创建的数据结构,可以根据特定的列或字段值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数据记录。

5. 数据库事务:事务是数据库中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位。

数据库系统使用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属性来确保事务的正确执行和数据的完整性。

6. 数据库优化和性能调优: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优化和调优。

这包括索引的设计和使用、查询的优化、存储空间的管理等。

7. 数据库安全和权限控制:数据库系统需要提供安全机制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它能够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根据用户的权限限制对数据进行访问和操作。

综上所述,数据库的原理基于数据模型和结构、查询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索引、事务、优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高效检索和安全保护。

数据库原理(完整)

数据库原理(完整)

数据库原理(完整)数据库原理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主要涉及数据的定义、存储、查询、更新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服务。

数据库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形式,用于描述数据的结构和语义。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抽象为数据模型的过程,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

概念设计主要关注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结构,逻辑设计则将概念设计的结果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物理设计则关注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方式。

3. 数据库查询语言:数据库查询语言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交互的工具,用于表达对数据库的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查询语言有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和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查询语言)。

4. 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事务管理是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确保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特性)。

事务管理包括事务的并发控制、恢复和锁定机制等。

5. 数据库存储引擎:数据库存储引擎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负责数据存储和访问的组件,它决定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常见的存储引擎有InnoDB、MyISAM、MongoDB等。

6. 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的能力。

它包括身份验证、授权、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方面。

7.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和恢复数据库到特定状态的过程。

备份包括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恢复则包括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点恢复等。

数据库原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医疗、教育、政府、电子商务等各个行业。

掌握数据库原理,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为各类应用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服务。

数据库原理(完整)数据库原理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数据库工作原理

数据库工作原理

数据库工作原理数据库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

它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并且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访问和操作。

数据库工作原理涉及到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数据存储和检索、事务管理等方面。

1. 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数据库通常由表(table)组成,每个表由多个字段(field)构成。

表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记录(record),每个字段存储一个数据项。

数据库还可以包含索引(index),用于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例如层次结构、网络结构或关系结构。

2. 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数据库通过存储介质(如硬盘)将数据永久存储起来,以便随时可以被访问和操作。

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数据页(page),一个数据页可以存储多条记录。

当需要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时,可以通过索引或者全表扫描的方式进行检索。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可以按照某个字段的值快速定位到对应的记录。

3. 事务管理事务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位,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到初始状态。

事务具有ACID属性,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数据库通过日志(log)来记录所有的操作,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

4. 并发控制数据库通常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因此需要进行并发控制,以防止数据的不一致和冲突。

数据库使用锁(lock)来对数据进行保护,锁可以分为共享锁和排他锁。

共享锁用于读操作,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获取共享锁;排他锁用于写操作,只有一个用户可以获取排他锁。

数据库还可以使用事务隔离级别来控制并发访问的效果,常见的隔离级别有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

5. 数据库的优化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可以进行各种优化策略。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减少数据冗余和复杂性;可以使用索引来加速数据的检索;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存储优化,例如数据分区和磁盘分离;还可以通过调整数据库参数和优化SQL语句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数据库原理》作业参考答案2

《数据库原理》作业参考答案2

《数据库原理》作业参考答案2第二次(P80)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三部分组成。

2.述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答:特点:1)集合操作方式;2)高度非过程化;3)集查询、DDL、DML、DCL于一体分类: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SQL;其中关系演算语言又可分为: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和域关系演算语言。

3.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2)主码,候选码,外部码(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答:(1)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笛卡尔积:建立在一组域D1,D2,…,Dn的笛卡尔积为:D1×D2×…×D n = {(d1 , d2 , … , d n) | d i∈D i , i=1,…,n}关系:笛卡尔积D1×D2×…×D n的有限子集;元组:笛卡尔积的每个元素(d1 , d2 , … , d n)称作一个n-元组(n-tuple),简称元组(Tuple);属性:关系的每一列对应一个域,给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主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主码是从候选码中选定的一个码(Primary Key);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外部码:F是关系R的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部码(Foreign Key)。

(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型的描述,说明关系由哪些属性组成,这些属性来自于哪些域,以及属性与域的映象。

形式化表示为:R(U,D,dom,F),简记为:R(U);关系:关系可以理解为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即实体关系和实体之间联系的关系的集合。

数据库原理第2章E-R模型

数据库原理第2章E-R模型
• 如果每笔贷款正好为一个客户所有,并且正好同一个分行相联系, 用联系表示贷款可以。但不能方便地表示多个客户共有一笔贷款。 为此,为共有贷款的每个人分别定义一个联系,并且具有相同的 描述性属性值。
• 这种重复有两个问题:数据多次存储,浪费空间;更新可能导致 不一致状态。一法就没有这种问题。
customer
例如:
Hayes
depositor
A-102
姓名(客户实体) 储户(联系集) (帐目实体)
联系集:是两个以上实体间的数学关系(所有实体来自实体集)。
{(e1, e2, … en) | e1 E1, e2 E2, …, en En} 其中(e1, e2, …, en) 是联系。 – 例如:
(Hayes, A-102) depositor
role
E-R Diagram with a Ternary Relationship
三个实体间关系的E-R图表示
在非二元联系集中,可以标明一些多对一联系类型。假设一个员工在每个支 行最多只能有一份工作(比如,Jones不能在同一支行又当经理又当审计员)。 这种约束可以从联系集拉出一个箭头指向job来表示。
Chapter 2: Entity-RelationshipModel第二章:实体联系模型
Entity Sets实体集 Relationship Sets联系集 Design Issues 模型设计 Mapping Constraints 映射约束 Keys码 E-R Diagram E-R图 Extended E-R Features 扩展E-R功能 Design of an E-R Database Schema E-R数据库模式的设计 Reduction of an E-R Schema to Tables E-R模式转换成表时的缩减

数据库原理介绍

数据库原理介绍

数据库原理介绍
数据库原理是指在计算机科学中,对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数据库是指组织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集合,它提供了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方式。

数据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基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采用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表示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
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接口,使用户可以定义、操作和控制数据库中的数据。

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对数据库进行结构设计和规范化。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等,规范化是指通过消除数据冗余和依赖关系,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数据一致性。

4. 数据库索引:数据库索引是用于加快数据检索速度的数据结构。

通过索引,可以将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有序存储,从而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

5. 数据库事务:数据库事务是对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包括
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确保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数据库结构和查询语句等方式,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吞吐量。

常见的优化技术包括索引优化、查询重写和并发控制等。

综上所述,数据库原理涉及到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索引、数据库事务和数据库优化等方面,它是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数据库原理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完整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就如同血液一般在各种系统和应用中流淌,而数据库则是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的核心容器。

要深入理解数据库,我们首先得从其基本原理入手。

数据库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进行存储,以便能够高效地进行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等操作。

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并且有一套清晰的分类和检索系统,让你能够快速找到你需要的东西。

数据库就像是这个仓库,只不过存放的是数据。

数据库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就好比在建造房屋之前要先规划好蓝图一样,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性能。

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的类型、关系、完整性约束等因素。

数据类型决定了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和占用的空间,比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

而数据之间的关系则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的形式。

完整性约束则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例如主键约束确保每条记录的唯一性,外键约束保证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不会出现错误。

接下来谈谈数据库的操作语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库操作语言。

通过 SQL,我们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

比如,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查询数据,“INSERT”语句向表中插入新的数据,“UPDATE”语句更新已有的数据,“DELETE”语句删除不需要的数据。

这些操作就像是我们在仓库中对货物进行的各种处理,让数据能够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动态的变化。

数据库的存储机制也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会影响到数据的读写速度和存储空间的利用效率。

常见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索引存储等。

索引就像是一本书的目录,通过它可以快速定位到我们想要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查询的效率。

但同时,索引的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在创建索引时需要谨慎考虑。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是一个经过组织的、存储大量结构化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是管理和维护这些数据的软件系统。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各种应用场景。

一、数据库的原理1. 数据模型:数据库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来描述数据的结构和关系,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利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操作。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等功能,用于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更新操作。

常见的DBMS包括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3. 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表格组成,每个表格由若干列和行组成。

表格中的列定义了不同数据的属性,而行则代表具体的数据记录。

通过使用主键和外键,可以在不同表格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4. 数据库的索引:索引通过使用一定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通过创建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并提高查询效率。

常见的索引类型包括B树索引和哈希索引等。

5. 事务管理:事务是数据库中执行一系列操作的逻辑单位,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

通过使用事务,可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如果某个操作失败,数据库将自动回滚到事务之前的状态。

二、数据库的应用1. Web应用:数据库在Web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商品信息等存储在数据库中,实现了用户注册、登录和交易等功能。

同时,数据库也用于存储网站的文章、评论和日志等内容。

2. 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库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通过使用数据库,企业可以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的业务数据。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存储员工的个人信息和工资记录,供企业管理人员参考。

3. 银行系统:银行系统需要大量存储和处理客户的账户、交易记录和贷款信息等数据。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1、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它是从数据的应用语义角度来抽取模型,并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这类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阶段,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

概念模型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用户和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

2、解释“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系。

从客观世界、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抽象和映射的过程。

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经过两级抽象而来的,并且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有关信息。

现实世界的复杂事物经过两级抽象的结果就是数据模型。

而抽象的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实体模型,然后再将实体模型经过二级抽象得到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3、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Entity)。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2)实体型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称为实体型(Entity Type)。

3)实体集同属于一个实体型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Entity Set)。

4)属性属性(Attribute)就是描述实体的特性或性质的数据。

5)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码(Key)。

如果码是由几个属性构成的,则其中不能有多余的属性。

即必须是几个属性全部给出才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

码是区别实体集中不同实体的关键属性,也称为关键字或键。

6)实体-联系图:采用图形的形式描述实体-联系模型称为实体-联系图。

4、学校中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由若干学生选修。

试用E-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给出主要实体(系、班级、教研室、学生、教员、课程)的E-R图5、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每种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数据库的工作原理

数据库的工作原理

数据库的工作原理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数据按照特定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进行存储,以便于快速的检索和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据库的工作原理。

1. 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根据数据的结构和关系来建立模型,常见的数据库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其中,关系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它使用表格(也称为关系)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2. 表的创建与管理: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存储。

表格由列(字段)和行(记录)组成。

在创建表时需要定义每个字段的类型和约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通过索引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可以在表中的特定列上创建索引。

3. 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库提供了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

增加数据时,需要使用INSERT语句将数据插入到表中的特定位置。

删除数据时,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表中的记录。

修改数据时,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记录。

查询数据时,使用SELECT语句从表中检索所需的数据。

4. 数据库事务:事务是数据库中的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数据库使用事务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性。

原子性指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一致性指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的状态保持一致;隔离性指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相互之间不干扰;持久性指一旦事务提交,其结果将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5. 数据库索引:索引是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快速访问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

索引一般是在表的某个列上创建的,通过存储该列的值和指向实际数据的指针,可以快速定位到需要的数据。

6. 数据库优化: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可以进行各种优化操作。

例如,在数据库设计阶段,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模型和数据类型;创建合适的索引,以提高数据的检索速度;合理设计查询语句,避免全表扫描等低效操作。

综上所述,数据库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的操作、事务的处理、索引的使用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

数据库的原理

数据库的原理

数据库的原理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帮助用户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并提供快速、可靠和安全的数据访问。

数据库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结构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结构有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型结构。

其中,关系型结构最为普遍,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每个表格包含多行数据记录和多个列字段。

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系统,它可以帮助用户创建、修改、查询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DBMS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来管理数据库,使得用户可以使用统一的语言来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3. 数据库语言数据库语言是用于与DBMS交互的语言,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和查询语言(QL)。

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表格、字段等对象;DML用于插入、更新或删除表格中的记录;QL用于查询表格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记录。

4. 数据库索引索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查找特定记录。

索引通常基于某个列字段,可以将该列的值映射到对应的记录。

当用户查询该列时,DBMS可以使用索引来快速定位符合条件的记录。

5. 数据库事务事务是一组相关的数据库操作,它们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回滚。

事务可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如果在事务执行期间出现错误,DBMS会自动回滚所有已经执行的操作,使得数据库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6. 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库中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删除。

常见的数据库安全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备份和恢复等。

访问控制可以限制用户对特定表格或字段的访问权限;加密可以保护敏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备份和恢复可以保证数据在发生意外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数据库是一种重要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有效管理大量数据和提供快速、可靠和安全的数据访问功能。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万常选版-第2章-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课后答案

;3.简述如下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答: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

这组域的笛卡尔积为:D1×D2×…×Dn={(d1,d2,…,dn)|diDi,i=1,2,…,n }其中每一个元素(d1,d2,…,dn)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Tuple)。

元素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分量(Component)。

关系:在域D1,D2,…,Dn上笛卡尔积D1×D2×…×Dn的子集称为关系,表示为R(D1,D2,…,Dn)元组: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中的元组。

属性: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超码,主码,候选码,外码答:超码:对于关系r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如果属性集A可以唯一地标识关系r中的一个元组,则称属性集A为关系r的一个超码 (superkey) 。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

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Primary key)。

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 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简称外码。

基本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

关系R和S可以是相同的关系。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答: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数据库技术的原理是指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技术。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集合,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负责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结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和存储数据。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表格(类似电子表格)、树状结构、图状结构等。

数据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查询需求。

2. 数据模型:数据库技术使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来描述和组织数据。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最常用和广泛应用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组织成表格形式,使用行和列来表示实体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存储和访问:数据库使用不同的存储技术来存储数据。

常见的存储技术包括磁盘存储和内存存储。

磁盘存储是较为常见和常用的方式,数据库会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中,并通过索引等技术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4. 数据查询和操作: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查询语言和操作接口,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常见的查询语言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和NoSQL数据库的查询语言。

5. 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库技术通过事务管理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会使用不同的机制来保证事务的正确执行,例如锁机制、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

综上所述,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存储和访问、数据查询和操作,以及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管理。

这些原理共同构成了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基础,使之成为了当今信息管理和处理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逻辑运算符:∧(与),∨(或),┐(非)
③ 表示执行次序的括号:()
其中,比较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逻辑运算符,可以使用()改
变它们的优先级。
例1:查询所有男学生的姓名。
GET W (Student.Sname) : Student. Ssex = „男’
例2:查询信息系(IS)中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的学号和年龄
数据库原理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本次课学习内容
关系代数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
关系演算
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的。
可分为: 元组关系演算语言(get,put等6条语句) 域关系演算语言QBE
一、关系代数
1、除运算 2、除运算示例
3、除运算练习
1、除运算÷(Division,亦称商)
2、除运算示例
例1:设关系R、S分别为下图的(a)和(b),R÷S的结果为图(c)
分析
在关系R中,A可以取四个值{a1,a2,a3,a4}
a1的象集为 {(b1,c2),(b2,c3),(b2,c1)} a2的象集为 {(b3,c7),(b2,c3)} a3的象集为 {(b4,c6)} a4的象集为 {(b6,c6)} S在(B,C)上的投影为
例1:查询95001同学所选课程号。
RANGE SC X GET W (O):X.SNO=‟95001‟
使用RANGE来说明元组变量,X为关系SC上的元组变量。 如果关系的名字很长,使用起来不方便,这时可以设一个名字较短 的元组变量来代替关系名,简化关系名,使操作更加方便。
综合练习
例1 查询选修了2号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πSno(σCno=‟2‟(SC))={95001,95002} 求解过程:先对SC关系选择Cno=„2‟的元组,再对Sno学号。
Stud表:
学号Sno
姓名 Sname
性别Ssex
年龄Sage
所在系 Sdept
95001 95002 95003 95004
象集Zx
给定一个X和关系R(X,Z), Z为属性组。 当t[X]=x时,x在R中的象集(Images Set)为:
Zx={t[Z]|t R,t[X]=x} 它表示R中属性组X上值为x的诸元组在Z上分量的集合
x1在R中的象集 Zx1 ={Z1,Z2,Z3}, x2在R中的象集 Zx2 ={Z2,Z3}, x3在R中的象集 Zx3={Z1,Z3}
用途:除法运算同时从行和列的角度进行运算,在表达某 些查询时有用,适合于包含“全部”之类的短语的查询, 例如“查询已注册选修了所有课程的学生名字”。
定义:给定关系 R(X,Y),S(Y,Z),X,Y,Z为属 性列,关系R和关系S中的Y出自相同域集,则: R÷S={tr[X]|tr∈R∧ΠY(S)Yx} 其中,Yx为x在R中的象集,x= tr[X]。
②关系代数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只涉及选择、投影、连接的查询可用表达式: πA1,A2,.....Ak(σF(S∞R)) 或 πA1,A2,....Ak(σF (S×R))
③对于否定操作,一般要用差操作表示。如不选“操作系统”课的学生姓名, 通常采用如下形式:
πSname(S)-πSname(σCname=”操作系统”(S∞SC∞C))
分析:在关系中,sno可以取四个值{s1,s2,s3,s4}
s1的象集为{p1,p2,p3,p4} s2的象集为{p1,p2} s3的象集为{p2} s4的象集为{p2,p4}
例3:有关系R、S1、S2和S3,请分别计算R/S1、R/S2及R/S3。 分析:在R关系中,sid可以取四个值{3,5,8,10}
只有满足操作条件的元组才能进行,操作操作条件可以为空。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基本格式上加上排序要求,定额要求等。
1)简单查询
下面以学生课程数据库(P56)为例,说明ALPHA语言的使用。
例1:查询所有学生的数据 GET W (Student)
GET语句的作用是把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入内存空间 W,目标表为学 生关系S,代表查询出来的结果,即所有的学生。
200215122象集{2,3}
K={1,3} 于是:πSno,Cno(SC)÷K={200215121}
关系除法运算的步骤: 1) 将被除关系属性分为象集属性和结果属性
2) 对象集属性进行投影—目标数据集
3) 将被除关系分组:结果属性值一样的元组分为
一组
4) 找出结果集
3、除运算练习
1、已知关系r、s、w如图所示,计算T= (r ∪s)÷w)
S1 S1 S2 S2
例4:查询至少选修1号课程和3号课程的学生号码 解题思路:首先建立一个临时关系K,
Cno
然后求πSno,Cno(SC)÷K
200215121象集{1,2,3}
1
3 Sno 200215121 200215121 200215121 200215122 200215122 Cno 1 2 3 2 3
关系代数小结
传统的集合运算
并、差、交、笛卡尔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投影、连接、除
5种基本运算
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①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运算: 并、差、交、笛卡尔积、投影、选择、连接、除
关系代数的五个基本运算:并、差、笛卡儿积、投影、选择。其它的操作都 可以由5个基本的运算导出,因此它们构成了关系代数完备的操作集。 例如:R∩S=R-(R-S) 或 R∩S=S-(S-R)-----交运算不是一个独立的运算。
所谓的定额查询就是通过在W后面的括号中加上定额数 量,限定查询出元组的个数。 这里(1)表示查询结果中男同学的个数,取出学生表中 第一个男同学的学号和姓名。
5)带元组变量的查询
元组关系演算就是以元组变量作为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元组变 量是在所定义的关系范围内变化,所以也称作范围变量 Range Variable,一个关系可以设多个元组变量。
GET W (Student.Sno,Student.Sage): Student.Sdept='IS'∧ Student.Sage<20
例3:查询信息系(IS)或计算机系(CS)的男学生
GET W (Student): (Student.Sdept='IS„ V Student.Sdept=„CS„)∧ Student. Ssex = „男’
求解过程:先对Course关系仅选择Cpno=„5‟的元组,再将元组构成的关系与 SC自然连接(同一课程号),再与Stud的Sno学号和Sname的投影自然连接,
最后对“姓名”投影。
πSname(πSno (σCpno='5'(Course)∞SC)∞πSno,Sname (Stud) 和πSname(σCpno='5'(Course∞SC∞Stud)) 也可以完成同样功能。
3)排序检索
例1:查询S3同学所选课程号及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
GET W (O,SC.GRADE):SC.SNO=‟S3‟ DOWN SC.GRADE
例2:查询计算机科学系(CS)学生,按年龄升序排序
GET W (Student):Student.Sdept=„CS„ up Student.Sage
{(b1,c2),(b2,c1),(b2,c3) }
只有a1的象集包含了S在(B,C)属性组上的投影 所以R÷S ={a1}
写出R÷S=
R
A a1 a3 a1 a4 B 2 8 2 7 C 4 2 3 7 D 6 3 5 8
S
C 3 D 5
R÷S
A a1 B 2
4
6
例2:有关系A、B1、B2和B3,请分别计算A/B1、 A/B2及A/B3。
3的象集为{101,102,103,104},5的象集为{101,102}
8的象集为{102},10的象集为{102,104}
R R sid sid 3 3 3 3 3 3 3 3 5 5 5 5 8 8 10 10 10 10 cid cid 101 101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4 104 S3 S3 cid cid 102 102 102 102 104 104 101 101 102 102 104 104 商操作示意图 商操作示意图 R/S3 R/S3 33 R/S2 R/S2 sid sid R/S1 R/S1 33 55 88 10 10 33 10 10
学号Sno
SC表:
李勇 刘晨 王敏 张文
男 女 女 男
课程号Cno 1 2 3 2 3
20 19 18 19
成绩Grade 92 85 88 90 80
CS IS MA IS
课程 号Cno 1 2 3 4 5 6 7
课程名 Cname 数据库 数学 信息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数据处理 PASCAL 语言
④对于检索具有全部特征的操作,一般要用除法操作表示,例如查询选修全 部课程的学生学号采用如下形式:
πSno,Cno(SC) ÷πCno(Course)
二、关系演算
关系演算是以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为基础的,通过谓词 形式来表示查询表达式。 根据谓词变元的不同,可将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 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简称元组演算;后者以 域为变量,简称域演算。
r关系
A1 2Biblioteka 1 3Ss关系B
b a b a
w关系
C 1 1 2 2 B C
C
2 2 1 3
A 2 3 3 3
B b b b a
a
b
2
1
解:T=
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