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公开课教学设计1
小学语文_27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寓言两则寓言两则_语文_小学学生课前、课外活动设计学生课前活动设计:1.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寓言故事的相关资料2.布置本课相关的预习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认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课外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伊索寓言》,提倡亲子阅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从本课的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中选择一则你喜欢的画一画。
画好后粘贴在教室的宣传栏内。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四、信息资料课件、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视频、书法网站、教学FLASH集锦五、教学时数:两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咱们来学习27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现在来检查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带音节读—不带音节读—开火车读)(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把这些字词放在课文中应该如何去读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情境朗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1.默读课文结合情境思考: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揭题释义:揠:拔,拔禾苗帮助它成长,为什么要拔禾苗呢?(因为禾苗长得慢,从哪看出来?)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重点抓住长得慢、焦急、转来转去这几个词进行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1】
《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三、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
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恭、勤、焉、卒”的字形。
其中“囊”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焉、卒”书写时要规范、美观,注意间架结构。
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
四、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
(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熟读故事题目。
(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
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
(2)感知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与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11 寓言两则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
在这样的过程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
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1.会认“催、竭”2 个生字,会写“寓、刻、剑、掏、舷、催、捞、盼、疲、竭”等10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的道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成果要靠踏实勤劳的工作去获取。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
2. 挂图。
3. 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刻舟求剑》,你告诉我们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弄懂什么?《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
边说边板书课题。
(展示课件第七屏)二、读题两遍,释题引导学生写“揠”,查字典,了解字意。
释题并依题质疑。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文中的词语。
(二)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让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抓住重点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3.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言故事。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明白文言文的寓意,并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吟一首《望天门山》导入,了解诗人李白。
你还会背他的什么诗?(《望庐山瀑布》《将进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了解题目的意思。
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这个字可能是什么意思。
(木字旁,可能是木棒。
)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
那么“铁杵”是什么呢?结合注释: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出示图片,大家看看图,这就是铁杵,老妇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3.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小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请大家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一读。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交流。
2.指名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
4.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句子的停顿,读通语句。
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老师范读,抽生读文,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1.出示图片,边读课文边看注释,可以在文中圈点标注,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在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什么事。
2.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师先讲一句作示范,让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 看部首猜字义:“媪”,部首是“女”,联系前面的“老”,推测意思是老婆婆或老奶奶。
看字形猜字义:“曰”,外框是个口,里面一横像舌头,舌头在动,意思是在说话,即“说”的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教案及反思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逢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
:辶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16】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
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
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17】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上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这一环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抓住机会点拨指导,再提出关键性的问题,随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不断增加,文章要说明的道理自《22.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文言文二则》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所编排的内容是《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囊萤夜读》主要讲了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只好捕捉萤火虫照明读书的故事;《铁杵成针》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后感动于老人铁杵磨针的毅力开始认真读书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在活动体验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注意根据表达的需要,既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要写出学做这件事情的体会。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18 文言文二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语言运用:能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词意,结合注释、插图,读懂两个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思维能力:初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审美创造: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少年勤学好问的。
【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结构:《囊萤夜读》是关于古人勤学苦读的励志故事。
该文包含34个字,两句话。
第一句讲述了车胤非常好学,学识渊博。
第二句举例说明车胤的勤学,讲了他家里穷苦,买不起灯油,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萤火虫照明,继续读书的故事。
《铁杵成针》讲了学业不理想,正想要放弃的李白,被溪边磨铁杵的老妇感化,继续读书的劝学故事。
粗长的铁杵与细小的缝衣针的对比,年迈的老妇与少年李白的对比,引起了小李白的深思。
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是做人做事要契而不舍定能有所成就。
关注出处:《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晋书是《二十四史》中较著名的一部。
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也选自《二十四史》(《宋史·司马光传》),《二十四史》属于古代散文,以纪传体、编年体为体例。
《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
《方舆胜览》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有着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对于各地名胜古迹及有关的诗赋序记,记载尤其详细。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AB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能够分析并概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能够自主阅读并理解寓言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并概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运用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思考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分析并概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寓言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角色扮演中的表达和创新。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20 寓言两则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两则寓言是《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
本设计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 会认真13 个生字“寓、则、沿、渴、补、牢、叼、街、坊、修、堵、丢、悔”,会写8 个生字“亡、丢、则、叼、喝、补、夜”,以及词语“口渴”等。
2. 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分角色朗读。
3. 理解两则寓言揭示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1
课前准备:
1. 故事录音。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
3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寓言两则
4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寓言两则
5。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滥竽充数》《邯郸学步》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语文S版
23 寓言两则教材简析:《寓言两则》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
本课是精读课文,包括《滥竽充数》和《邯郸学步》两则寓言。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的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他叫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
《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去学走路的故事。
这两则寓言,都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之中,具有讽刺意味,给人以启发和教育。
《滥竽充数》讽刺了没有真本领,混进行家里充数的人。
后来作为成语来用,指不好的东西混进好的里面凑数。
另外,也常常用来表示自谦。
《邯郸学步》比喻机械模仿别人,最后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记了。
学习这两则寓言的目的:一是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寓意。
二是能够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三是通过续写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滥、竽、郭、腮、腔、雅、彻、械”等8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彻、械、模”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优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能够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滥、竽、郭、腮、腔、雅、彻、械”等8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彻、械、模”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优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优雅、彻底、机械”等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8 文言文二则教案与反思
18文言文二则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通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课时]1~2课时一、预习反馈,以学定教——读(一)反馈预习单(二)针对预习单中的难点进行指导1.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针对学生觉得难读的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1)家贫(pín)/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过是溪,逢(fénɡ)老媪(ǎo)/方磨铁杵。
3.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指导后再次书写。
4.指导朗读两则文言文,读流利。
二、学习方法,理解文言文——解1.交流预习中的理解。
小组内交流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词语,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预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2.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出示课后第3题,完成练习。
①先读范例,说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②请你也给“贫、弃”组几个词,然后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填进括号。
(2)小组梳理出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盛、焉、媪、问之的“之”)(3)小组讨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看注释、组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呢?试着用你会的方法理解这些字词。
提示:问之的“之”,联系上下文了解到是指老奶奶;“媪”可以联系旧知,《清平乐·村居》中学过“媪”是指老妇;“盛”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或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
(4)小组派代表说说两则文言文的大意。
(5)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诵读这两则文言文。
三、想象补白,感悟品质——悟1.想象补白。
(1)想一想,写一写:车胤“家贫不常得油”,但是又酷爱读书,他是怎样想到用练囊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他又是怎么做的?请把你想到的补充在横线上。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胤见,心想:。
于是,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9 寓言两则《部编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教案1》
教学 要求 1.学习课文,体会到学习要练习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2.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 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 课时两课时1纪 昌 学 射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纪昌要向射箭能手飞卫请教射箭。
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2[①那样练眼力,眼睛多难受啊,可纪昌却坚持了下来,你觉得纪昌靠的是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飞卫让纪昌练眼力。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3[②纪昌要练出这样的成绩都需要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纪昌用心地练眼力,取得了很大进步。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4[③飞卫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纪昌的基本功得到了飞卫的认可,开始教他开弓,射箭。
5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了纪昌在飞卫的指导下练习眼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开始学习射箭。
《寓言》的教案(15篇)
《寓言》的教案《寓言》的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的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寓言故事学习法:(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2)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故事寓意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2、抄写生字词。
【大单元】12《寓言二则》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单元】12《寓言二则》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识字与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本单元48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本单元34个。
→认识汉字“荫、渡"等10个;会写“伞、姨”等8个汉字;会写“好像、一直"等11个词语。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注意“伞、姨、弟、便、教、游、戏、母”字的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借助拼音认读所有的二类字。
阅读与鉴赏: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关键字的读音。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渡口"等词语的意思;能够结合想象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感受“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表达与交流:1.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根据想象仿写句子,猜测喜鹊一家对话的意思。
梳理与探究:1.观察汉字,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如度—渡,阴-荫,每-母,钢-冈;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阴加草字头为荫等等。
2.观察大自然,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梳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结合想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文本位置:《寓言二则》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 》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介绍了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车胤) 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 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夏天的夜晚,(车胤) 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就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学情分析】本文是两篇文言文。
像这样短小、浅显的古文,主要的编入目的我想应该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当然还为了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
短小、浅显,便于学生理解,四年级学生已经有古诗词学习的基础在,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困难,学习方法上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1.认读“恭勤”等3个生字,会写“襄萤”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襄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读通读懂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培养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牛角挂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则古人刻苦学习的动画片。
(视频播放动画片《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篇文言文。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囊萤夜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查工具书正音正字。
《文言文二则》说课稿(囊萤映雪铁杵成针)
《⽂⾔⽂⼆则》说课稿(囊萤映雪铁杵成针)《⽂⾔⽂⼆则》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七单元的⼀篇精读课⽂,由两篇⽂⾔⽂组成。
《囊萤映雪》讲述了晋朝⼈车胤克服家境贫寒,利⽤萤⽕照亮,勤学苦读的故事。
⽂章篇幅短⼩,寓意深刻,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铁杵成针》以⽂⾔⽂的形式,阐明了学⽣从⼩⽐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课选取的是两篇关于学习的⽂⾔⽂⼩故事,富有语⾔凝练、意蕴丰富的语⾔特点,是引导学⽣学习⽂⾔⽂,激励学⽣发奋学习的佳作。
⼆、说教学⽬标1.认识“恭、勤”等4个⽣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中每句话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囊萤夜读》。
4.正确了解课⽂内容,感受⼈物⾝上所体现出的伟⼤品质。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中每句话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是教学的重点,正确了解课⽂内容,感受⼈物⾝上所体现出的伟⼤品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强调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诵读是解读⽂⾔⽂的敲门砖。
学习⽂⾔⽂的基本⽅法是读,学习⽂⾔⽂的最好⽅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法是朗读。
让学⽣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读思议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的⾃主合作探究,让学⽣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说教学过程(⼀)课题导⼊由先辈发奋读书的故事引⼊课题,引发学⽣思考。
(⼆)初读课⽂,疏通⽣字给学⽣充分的时间⾃主学习,⾸先让学⽣⾃由读课⽂,读准字⾳,读通句⼦,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多读⼏遍。
我再利⽤多媒体检查⽣字和朗读情况。
对易读错、难读的句⼦让学⽣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
这样拓展了学⽣的识字⽅法,加深了对⽣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发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的理解打下基础。
(三)学习《囊萤夜读》1.资料补充,课件展⽰车胤的相关资料,让学⽣注意时代背景,初步知道故事发⽣在晋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以及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
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学习灵活运用“滥竽充数”和“邯郸学步”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说说怎样学习寓言故事。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想办法识记字形,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编排蒙混过关。
②理解词语:
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一种乐器。
充数,凑数。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
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
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②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
③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
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课件出示)
①……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②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引导学生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然后指导朗读并表演,体会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③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结合上文的讲排场来理解)
④后来,齐宣王死了……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解决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4、分析人物,揭示寓意
(1)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类似“滥竽充数”的事吗?说一说。
(4)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其他的意义。
(课件出示)
四、总结全文
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也希望同学们要有真才实学,因为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不要做第二个“南郭先生”。
五、课后作业
1、南郭先生偷偷地逃走了,可是,却有些让人担心,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了,用现在的说法是“下岗”,下岗后的南郭先生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帮他出出主意吧!题目:南郭先生下岗以后。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三百人混
湣王一一听之逃
虚伪必定原形毕露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板书:邯郸学步)
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课件出示)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幽雅彻底机械姿势顽固。
(提醒学生注意:“械”字不要读成“ji蔓彻”字不要读成“qiè”)
(2)主要内容: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燕国人为什么要去学步?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3、生小组合作讨论,师板书。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邯郸人走路很有特色,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起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词语“优雅”。
(1)师解义:课文指邯郸人走路姿势十分优美,有风度;
(2)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怎样走路才算优雅大方呢?(请生演示)
在你的印象中什么事物是优雅有风度的?
(3)用“优雅”说一句话。
师过渡:因为这个燕国人觉得邯郸人走路优雅大方,所以决心学习,他是如何学的?让我们看看文章的第三段,首先请同学来读读,谁来试试?
5、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生读好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本段中的朗读重音:抬腿、跨步、摆手、扭腰.
(1)指名读,评价。
(2)指导读,读好关键字词,增强讽刺效果,体会感情。
(3)理解词语:机械.
师:文中说到这个燕国人学步很机械,机械是什么意思呢?机械的学习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站起来感受下,老师发口令,大家做动作。
(连续做五次动作:抬腿、跨步、摆手、扭腰)这就是机械的模仿。
(4)齐读本段。
6、联系生活,谈谈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人做事,应该怎样去学习别人的长处?(课件出示)
(小组讨论后,请代表回答)
揭示寓言的深刻道理: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总结:学习别人的长处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学习,如果机械模仿,生搬硬套,不但没有学到东西,反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东西。
(课件出示:小故事大道理)
三、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写一写回国后,人们会怎么议论他?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写写你学习完《邯郸学步》后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邯郸学步
姿势不好看(原因)
机械模仿(经过)
爬着回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