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专题05 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情况判断与计算-高中新教材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专题05 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情况判断与计算-高中新教材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重点专题05 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情况判断与计算方法探究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既可以利用所有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具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又可以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某一个具体的化学键的键能。

计算公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值=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计算出的数值如果为正值,意味着是吸热反应;计算出的数值如果是负值,意味着是放热反应。

归纳总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的数值不相等就造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宏观上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在微观上取决于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和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比较2.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方法E1>E2反应吸收能量(吸热反应)E1<E2反应放出能量(放热反应)(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决定因素。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2)根据化学键断裂或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判断——用于计算。

若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不稳定的物质(能量高)生成稳定的物质(能量低)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实验2】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将20 g 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10 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气味后迅速用玻璃片盖上烧杯,用手触摸烧杯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

观察现象。

【讲解】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概念: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易错点提示】一些物质溶于水,也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但不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Na2CO3(s)、NaOH(s)等溶于水要放热;NH4NO3(s)、NaHCO3(s)等溶于水要吸热。

2.1常见的放热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木炭、氢气、甲烷的燃烧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化合反应;中和反应。

2.2常见的吸热反应: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活动】能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引导】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释放热量,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试从宏观角度分析【讲解】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相结合的,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能量。

【追问】如何从微观角度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呢?【引导】提示学生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进行思考。

【讲解】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而生成新的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所以就会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表现在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案例微观分析】以H2 (g) + Cl2(g) =2HCl(g)为例,定量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已知反应H2+Cl2= 2HCl:断开1 mol H-H键要吸收436 kJ的能量; 断开1 molCl-Cl键要吸收243 kJ的能量;生成1 mol H-Cl键要释放431 kJ的能量。

将下面图示补充完整并填空。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旧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以及吸、放热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的变化。

(2)简介燃料燃烧的意义及如何充分利用燃料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能量互变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思维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重视节能、加强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和放热反应。

2.应用燃料燃烧与充分燃烧的原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

【教学用具】投影仪、化学趣味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反应一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反应二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总结出结论,理论联系实际。

【提示】请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投影板书】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一中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反应二中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提问】那么大家试试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分,化学反应有哪些类型?思考,回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其分析总结的能力。

【板书投影】1.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记笔记。

【讲述】很好,那么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吸热或者放热的现象呢?那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排列伴随着相互作用,就会引起能量的变化。

这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是不一样的。

化学笔记高中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笔记高中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笔记高中能量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利用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方法。

3.能够应用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特点。

4.能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和分类,焓变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焓变计算气体反应的热变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出能量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能量变化的兴趣。

2.概念讲解: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放热和吸热反应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反应对能量的变化。

4.焓变计算方法讲解:介绍焓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变化。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反应的焓变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6.能量守恒定律讲解:引入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7.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讨论,加深对能量变化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8.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分类,了解了焓变计算的方法,能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能根据图像判断计算反应热。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3.会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4.通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推导、概括归理,锻炼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主题学习内容与要求概括归理前置作业完成三个考点补知能欠缺内的的内容考点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E1、E2、E3、E4表示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整个反应的ΔH=E1-E22.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S(s)ΔH>0 D.H2(g)+I2(g)2HI(g)ΔH>0ΔH=考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念1. (2015·安徽高考节选)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NaBH4 (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电负性H 2.1 B 2.0 O3.52.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至少写出3个热化学方程式考点三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比较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C.ΔH2>ΔH1>ΔH3 D.ΔH1<ΔH3<ΔH2 2.(2014·新课标卷Ⅱ)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练习资料专项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案(教师版)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练习资料专项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案(教师版)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练习资料专项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案(教师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考纲点击】1.能够根据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变化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掌握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

3、能够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及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4、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及综合应用。

反应热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考查的内容主要有: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②比较反应热的大小;③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④化学键键能与反应热、反应热与能源的综合考查。

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从能源问题切入,从不同的角度设问,结合新能源的开发,把反应热与能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将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重点知识归梳理】【一】基本概念1、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用△H来表示,单位是kJ/mol。

2、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1,生成物总能量为E2,那么:⑴假设E1>E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可看作是能量的释放过程。

⑵假设E1<E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可以看作是能量的存贮的过程。

3、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含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剖析】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计算1.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趋势和程度(1)当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时,v (正)[或v (逆)]增大,v (逆)[或v (正)]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 (2)增大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4)升高温度,不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v (正)和v (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5)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2.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把与化学反应体系中各反应成分均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体”。

(1)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引起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2)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引起容器容积增大――→引起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引起反应速率减小。

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直接标志⎩⎪⎨⎪⎧①v (正)=v (逆)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变③各组分的含量(w 、φ)不变(2)间接标志⎩⎪⎪⎨⎪⎪⎧①总量:n (总)[或恒温恒压下的V (总)、恒温恒容下的p (总)]不变(需具体分析)②复合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r不变,或混合气体的密度ρ不变(需具体分析)③其他:如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实际上是 有色物质的浓度不变)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 (1)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学习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本课将通过实验和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理解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 技能与操作: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理解科学探索中实证和逻辑的重要性。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出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教学: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讲解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包括热能、电能、光能等之间的转换;介绍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3. 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体验和观察结果,加深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理解。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内容。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习题和阅读材料等,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2019高三化学练习教学案详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19高三化学练习教学案详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19 高三化学练习教教案详解-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无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断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解析答题角度,才可以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理解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典型例题:例 1 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固,在以下反应中:4P〔白磷, s〕 +5O2(g)====2P 2O5(s) ;△ H===-akJ/mol4P〔红磷, s〕 +5O2(g)====2P 2O5(s) ;△ H===-bkJ/mol假设 a、 b 均大于零,那么 a 和b 的关系为〔〕A、 a< bB、a=bC、a>b D、没法确立例 2:H+(aq)+OH- (aq)===H 2O(l) ;△ H= -57.3kJ ·mol-1。

现将必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的 NaOH溶液恰好完整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123,那么△1L1mol ·L H、△ H、△ H,H1、△ H2和△ H3的大小关系为 ()A. △ H1==△ H2>△ H3B. △ H3>△ H2>△ H1C.△H>△ H>△ HD. △H>△ H>△ H312213课堂练习:1、 25℃、 101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1C〔石墨〕 +O2(g) = CO2(g) ;△ H= -393.51kJ ·mol-1C(金刚石 )+O2(g) = CO2(g) ;△ H= -395.41kJ ·mol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2、⑴ H2(g) +1/2O2(g)====H 2O(g) ;△ H1= akJ ·mol -1⑵2H2(g)+O 2(g)===2H 2O(g) ;△ H2= bkJ· mol -1⑶H2(g) + 1/2O2 (g)====H 2O(l) ;△ H1=ckJ · mol -1⑷2H2(g)+O 2(g)===2H 2O(l) ;△ H2= dkJ· mol -1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选项是〔〕A、 a<b< 0B、 b> d> 0C、 2a=b<0D、 2c=d> 0-1A、 26.0kJB 、 51.9kJC 、 155.8kJD 、4、在 1× 105Pa, 298K 条件下, 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2O(g)==H2(g) + 1/2O2(g) ;△ H1= +242kJ · mol -12222· mol-1(g)+O (g)===2H O(l) ;△ H= -484kJ2(g) + 1/2O2(g)====H 2O(g) ;△ H1= +242kJ · mol -12(g)+O 2(g)===2H2O(g);△H2=+484kJ·mol-15、反应 X+Y==M+N为放热反应 , 对该反应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 X 的能量必定高于的能量必定高于 NC.X 和 Y 的总能量必定高于M和 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故不用加热即可发生6、必定条件下, 充分燃烧必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 QkJ(Q> 0), 经测定完整汲取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 5mol · L-1的 KOH 溶液 100ml, 恰好生成正盐 , 那么此条件下反应 :C 4H10(g)+13/2O 2(g)==4CO2(g)+5H 2O(g) 的△ H 为7、 1molCO 气体完整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氢气完整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 热量; 1molCH4气体完整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 热量。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反应热1.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

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3.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燃烧应生成CO2而不是CO,H2燃烧应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

4.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ΔH=-57.3 kJ·mol-1。

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因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小,中和热减小。

若用浓硫酸(或NaOH固体),因溶解放热放出的热量增多,中和热增大。

二、反应热和焓变1.理解反应热的两个角度(1)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热从微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在下图中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热量;b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差值,在上图中a表示活化能;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c 表示反应热。

2.物质结构与稳定性和键能的关系(1)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反之亦然。

如卤化氢的稳定性按氟、氯、溴、碘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能量依次增大,氢卤键的键能依次减小。

(2)物质所含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需能量越高,而形成其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1(章节1-1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高考要求分析]这部分内容中有许多考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点: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2.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

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结合反应热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基本规律。

4.反应热跟化学键的综合联系。

最近又出现反应热与能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预计考查反应热的内容将不断拓宽,难度有所提高,题型也会有新的变化。

[知识综合脉络][基础知识梳理]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5.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有三点不同:(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1.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重视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将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融入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针对学生对能量变化概念的理解困难,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奥秘的欲望。
2.通过学习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深度思考拓展:针对本节课学习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b.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4.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利用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反应热1.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并无直接关系。

许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引发反应,也有部分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时就可以进行。

3.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燃烧应生成CO2而不是CO,H2燃烧应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气态水。

4.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ΔH=-57.3 kJ·mol-1。

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因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减小,中和热减小。

若用浓硫酸(或NaOH固体),因溶解放热放出的热量增多,中和热增大。

二、反应热和焓变1.理解反应热的两个角度(1)从微观角度理解反应热从微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在下图中a表示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热量;b表示新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反应热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差值,在上图中a表示活化能;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c 表示反应热。

2.物质结构与稳定性和键能的关系(1)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反之亦然。

如卤化氢的稳定性按氟、氯、溴、碘依次减弱,其氢化物的能量依次增大,氢卤键的键能依次减小。

(2)物质所含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需能量越高,而形成其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1.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2.将ΔH 的正、负混淆,其关键是没有体会到“+”“-”分别表示吸收或放出热量后使体系本身的能量升高或降低了。

3.热化学方程式不用注明“点燃”、“加热”等条件。

4.未注意到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数值的对应关系。

如:H 2(g)+Cl 2(g)===2HCl(g) ΔH =-184.6 kJ·mol -112H 2(g)+12Cl 2(g)===HCl(g) ΔH =-92.3 kJ·mol -1 5.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1,且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 ――→O 2CO 2(g),H ――→O 2H 2O(l),S ――→O 2SO 2(g)。

6.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生成1 mol H 2O ,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恒定为57.3,若弱酸或弱碱参加,则中和热值小于57.3。

四、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七大”要点 1.注意ΔH 的符号和单位若为放热反应,ΔH 为“-”;若为吸热反应,ΔH 为“+”。

ΔH 的单位为kJ·mol -1。

2.注意反应热的测定条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 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但绝大多数ΔH 是在25 ℃、101 325 Pa 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 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5.注意ΔH的数值与符号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ΔH必须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互为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6.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7.对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热(ΔH)是指完全反应时的反应热。

五、反应热的计算及其大小的比较方法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合理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

热化学方程式的叠加类似于整式的运算,叠加时应遵循数学的运算规则,当需要将某一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化学计量数时,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和ΔH需同乘以该化学计量数,当某物质或ΔH移到“===”另一边时就变为异号。

(2)ΔH在进行加、减、乘等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其符号的改变,即ΔH的运算包括数值和符号的双重运算。

2.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量的关系(2)ΔH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ΔH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3)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H越小,吸热反应的ΔH越大。

(4)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六、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六种方法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求解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与反应热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求算反应热。

2.依据燃烧热数据直接求算反应热Q =燃烧热×n (可燃物的物质的量)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 =E (生成物)-E (反应物)。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ΔH =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5.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方法一: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 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可得CO(g)+12O 2(g)===CO 2(g) ΔH =ΔH 1-ΔH 2方法二: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由图可得:ΔH =ΔH 1+ΔH 2。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

Q =c ·m ·ΔT【题型示例】题型一、考查反应热和焓变【例1】 (2016·海南化学,11)由反应物转化为Y 和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由→Y 反应的ΔH =E 5-E 2B .由→反应的ΔH <0C .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 的产率D .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的产率答案BC【方法技巧】解答能量变化图像题的“4关键”1.反应热不能取决于部分反应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即部分反应物能量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不能决定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2.注意活化能在图示(如右图)中的意义。

(1)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即E1;(2)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E2。

3.催化剂只能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ΔH。

4.设计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切实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8)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 ΔH1=571.6 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CO(g)+ H2(g) ΔH2=131.3 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 H2O(g)===CO(g)+3H2(g) ΔH3=206.1 kJ·mol-1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答案 D【变式探究】(2015·海南化学,4,2分)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 108 kJ解析由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可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215 kJ·mol-1,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n(H2O)=m÷M =1.8 g÷18 g/mol=0.1 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2 215 kJ÷4 mol)×0.1=55.4 kJ,A选项正确。

【答案】(1)3SO2(g)+2H2O(g)===2H2SO4(l)+S(s) ΔH2=-254 kJ·mol-1(2)(a+b+2c)【变式探究】【2017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二甲醚(CH3OCH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②CO(g) + H2O(g)=CO2(g) + H2 (g) ΔH2 = b k J·mol−1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3 = 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4 = 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12CH3OCH3 (g) +12H2O(l)的ΔH =2dkJ·mol−1D.反应2CO(g) + 4H2 (g)=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kJ·mol−1【答案】C【变式探究】(2015·广东理综,31,16分)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下图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 +H2O(g)+CuCl2(s) ΔH1反应②生成1 mol Cl2的反应热为Δ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热用ΔH1和Δ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T曲线如下图:则总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A)与(B)中较大的是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α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