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送别诗》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送别诗》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送别诗》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8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20/12/11
9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2020/12/11
1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目 相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无0/12/1为1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
六年同窗缘, 历历涌心田。 幽幽真情语, 挚诉同学情。
2020/12/11
14
六年同窗缘,历历涌心田。 幽幽真情语,挚诉同学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
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
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020/12/11
1
送 别 诗
2020/12/11
2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Βιβλιοθήκη 《赠汪伦》(李白)送

《送友人》(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山中送别》(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送别诗 ppt课件

送别诗 ppt课件
•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 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 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 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 征物。
•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 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 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 ②送别习俗:唱歌送别,喝酒送别,折柳送别。
送别地点: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
送别意象:
•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
子思妇、好友相别 •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
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者,“留”也,柳枝
• 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 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 思乡怀古
•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 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 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 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 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 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 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 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送别诗答题技巧
• 问题类型一 •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用“青山” “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 画出白水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 青山秀水的送别图景。
•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 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诗歌鉴赏·送别诗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送别诗优秀课件

经典送别诗和诗人
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展现了豪情壮志,表达了 诗人对别离时光的思考和深情告别。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著名的送别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和对离别 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感慨与情感。
孟郊的《登科后》
这首送别诗以庄重的言辞和深沉的情感描述了诗 人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祝福。
送别诗的艺术魅力
语言艺术的表现和魅 力
送别诗运用精心选择的词语和 独特的句式,以及押韵和节奏 的变化,展现出语言艺术的独 特魅力。
音乐艺术的表现和魅 力
通过诗句的节奏和抑扬顿挫, 送别诗具有强烈的音乐感,使 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形象艺术的表现和魅 力
送别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富有 想象力的意象,创造了丰富多 彩的形象世界,给人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
诗歌鉴赏·送别诗优秀课件
将送别诗作为主题的优秀课件,深入探讨了送别诗的概念、意境和艺术魅力, 并分享了一些经典的送别诗作品和诗人。通过本课件,你将更好地欣赏和鉴 赏这一古老诗歌形式的美妙之处。
介绍送别诗的概念和作用
送别诗是一种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形式。它通过文字表达出离别时的思念和感伤,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特点。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送别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告别,表达了 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伤。
送别诗的意境和寓意1意境Fra bibliotek表现方式和手法
通过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渗透和语言的节奏等手法,送别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和 氛围。
2
寓意和情感的传达
在离别的背后,送别诗传达着对别离的思念、对友情的珍重以及对生命的感悟等 深刻的情感和寓意。
如何欣赏和鉴赏送别诗
1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送别诗鉴赏  ppt课件

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 “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 与“留”谐 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 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 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 绪的意象。 (3)南浦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 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 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ppt课件 10
知识梳理
送别诗的情感: 6.借送别友人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漂泊的愁苦 7.借送别表达友人和自己的不得志,愤恨等 8.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 生感慨 9.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10.借送别言志诗。
ppt课件 11
知识梳理(情感特点 )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 别董大 (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ppt课件
19
知识梳理(抒情)
(3)借物衬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 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常带着 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 的色彩。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 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 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 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一年级到六年级送别诗PPT课件

一年级到六年级送别诗PPT课件

2
2
•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
《山中送别》
• 唐·王维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CHENLI
3
3
• 4、《草》 • 唐·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777917964
一年级到六年级 送别诗
六年四班 制作
CHENLI
1
1
• 1、《赠汪伦》
• 唐·李白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HENLI
CHENLI
4
4
• 12、《山中相送》
• 唐·王维
•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14、《别董
大》
• 唐·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HENLI
5
放映结束
• 拜拜 • 祝大家学习进步
CHENLI
6

送别诗课件ppt

送别诗课件ppt

留白手法
适当运用留白手法,给 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
强诗歌的审美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送别诗中常常使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 对比离别前后的场景、情感差异等方式,强 化离别的哀婉之情。同时,反衬手法的运用 也能够突出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使读者
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04
送别诗的文化内涵
离别文化与传统
离别是人生中的常见经历,送别诗是表达离别情感的一种文 学形式。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常常意味着长时 间的分别,甚至是永别,因此送别诗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 感。
送别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时期。随着诗歌的发展,送别诗的形式和内容也逐 渐丰富,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别诗中的文化符号
柳树
柳树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此 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结合诗人与时代背景
在鉴赏送别诗时,还应结合诗人所处 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深入了解 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心境。同时,了解 诗人的风格特点和艺术追求,也有助 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别诗。
VS
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 辛渐》中,通过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 背景和个人经历,可以深入体会诗中 表达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 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艺 术效果。
平仄与韵律
遵循平仄规律,注重押韵 ,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直接抒情
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达离别的情感。
借景抒情
借助景物描写,寓情于 景,使情感更为含蓄深

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

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

那一年,我们母女初次相见,家中已有三个女儿,我以为你一定不会喜欢我, 可是,你没有,你说:女儿是小棉袄,贴心又温暖。 那一年,我该上小学,学校离家近六里,我以为你不会徒步送我上学, 可是,你没有,你说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护了我。 那一年,学校倒闭,我以为你会让我像其他孩子一样辍学, 可是,你没有,你说我们想办法去城里上。 那一年,我该上大学,志愿表没填好,需额外交费两万多,别人都说女孩上学瞎掰,还花 那么多钱,我以为你会认同, 可是,你没有,你红肿的眼睛透着坚定,握紧拳头对我说,妈砸锅卖铁供你上。 那一年,我结婚了,大家都说你为我付出那么多,该多要彩礼, 可是,你没有,你说,只要我小闺女幸福就好 那一年,你被确诊为心脏病,我认为你需要天天陪伴, 可是,你没有,你安慰我说:妈没事,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你好好上班 那一天,你说要和孙子录像作为永远的留念,我嫌你话不吉利,我以为你能等段时间, 可是,你没有,留下了我对你的无限愧歉 无数夜,我梦到你只是去了远方,还会回来,我欢喜而泣, 可是,你没有,梦醒一场空,只有双眼第1朦0页胧/红共1肿2页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6分)
第6页/共12页
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 (6分)
参考答案
①“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②“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 惜别之情;
③“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④“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⑤“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 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第7页/共12页
注意答题规范 增强得分意识
(1)审清题目,找准切入点。
(2)采点得分: 总说观点—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三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送别诗三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董大
名叫董庭兰,因排 行第一, 所以称董 大。他是唐玄宗时代 著名的琴手, 在音乐 上有很高的造诣。据 说董大擅长古琴,而 当时盛行胡乐,他倍 受冷落,非常失意。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高适(边塞诗人)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千尺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不上 来送别我的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 诗。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
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
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送别方式
•踏 送别

标题



高 适
高适
河北沧州市人, 唐代 诗人, 早年很不得志。 一度做过封丘县尉,不久 投笔从军。由于他参加军 队的时间很久,熟悉边疆 的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 写了不少边塞诗。他的诗 风格豪迈,气势奔放。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 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 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际。
本 诗 评 析 本诗评析
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 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 开自己,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 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 开自己,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 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 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 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 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 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 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 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 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 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 李白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 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 李白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

送别诗ppt

送别诗ppt
•送别诗鉴赏
一、送别诗简介
其主题多表达友谊,有时也借送 别抒发自己不得志的郁闷,或对所送 之人不得志的同情和对友人的安慰。
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 景抒情。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 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
二、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一、风格
• 从风格上来看,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
•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 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第三、四组)
• 这两个意象中,“催”“渡” 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 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 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 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 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第 五组)【魏万此前,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 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
总结: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 送别诗 诗人运用了 借景抒情 表现手法,借 孤蓬 浮云 落日 班马 表达对朋友 飘泊天涯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送别诗的思想感情和手法: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想象 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衬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
赏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第三大组)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 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 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 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 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 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 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送别诗课件ppt公开课30页PPT

送别诗课件ppt公开课30页PPT
送别诗课件ppt公开课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 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 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 别 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 志 送 别
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王孙归不归?
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目 相 送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别董大》(高适)
《山中送别》(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赠汪伦
【唐】李白
以 歌 相 送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赠六四班同学
王旭芬
昔日雏鹰羽已丰, 今朝泪别诉衷肠。 五载同享学涯乐, 浓浓深情伴君随。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重天。
自主选择作业: ★背诵、默写学过的送别诗。 ★★搜集整理“送别词”,并做好幻灯 片,在班中展示交流。
王昌龄,唐朝著名
的边塞诗人,因不途极不
顺利。这首诗正写于被贬时候,处于众口交 毁的恶劣环境之中。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 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个小小的职务 也 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最后竟为
《赠汪伦》(李白) 《送友人》(李白)
送 别 诗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六年同窗缘, 历历涌心田。 幽幽真情语, 挚诉同学情。
六年同窗缘,历历涌心田。 幽幽真情语,挚诉同学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以 酒 相 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以 语 相 送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