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1.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5.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6.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7.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查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9.法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特征法是调节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10.法的要素有规则、原则、概念。
其中规则是指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包括假定,即行为发生的时空、各种条件等事实状态的预设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法律后果,含否定式后果和肯定式后果11.规则从内容上分为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权义复合规则从形式上分为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从功能上分为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12.义务性规则是直接要求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做出或要求别人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权义复合规则是指兼具授予权利和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13.规范性规则的“假定”“行为模式”“后果”都是明确、肯定、具体的,且可以直接适用标准性规则的有关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调整性规则的功能在于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规则概括的行为模式构成性规则的功能在于组织人们按照授予的权利去活动14.法律原则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原则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法律上的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以其涉及的内容,大体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15.法的本质是,法律是统治阶级或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1、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实事求是C、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D、四项基本原则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组织。
A、国家政权机关B、爱国统一战线C、群众D、社会团体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他()。
A、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B、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C、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以上都不对4、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此他()。
A、对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B、从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C、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工报告工作D、以上都不对5、民族乡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乡一级的行政区域,因此,它的人民代表大会()。
A、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B、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依照不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单行条例C、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D、以上都不对6、依照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民或者代表,()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A、三B、七C、十D、十五7、宪法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是世界宪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人类史上第一次用宪法形成确认了精神文明建设。
A、苏俄1918宪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46年的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A、国家提倡计划生育B、国家推广计划生育C、国家推行计划生育D、国家实行计划生育9、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主席结合10、从实际出发,是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做到的就规定。
反之,则不能规定。
()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宪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宪法学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起源于不成文宪法国家。
[ ]2.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解决的消亡而消亡。
[ ]3.我国的土地一律属于国家所有。
[ ]4.相同性质的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也相同。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应当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 ]6.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7.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源于美国。
[ ]8.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就是说尽管古代就出现了“宪法”一词,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有了民主的事实以后才产生的。
[ ]9.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的。
[ ]10.在我国,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大得多。
[ ]1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 ]12.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具有纲领性的特点。
[ ]13.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组成部分,享有民族自治权利。
[ ]14.宪法是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 ]15.我国的刑事犯罪分子也是公民。
[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2.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D.宪法没有附则3.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4.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不正确的是 [ ]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5.根据我国宪法和港、澳基本法规定,关于港、澳基本法的修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港、澳基本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前提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修改港、澳基本法B.港、澳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港、澳特别行政区C.港、澳特别行政区对基本法的修改议案,由港、澳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D.港、澳基本法的任何修改,不得同我国对港、澳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6.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7.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8.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宪法》没有专章规定修改程序B.《宪法》规定的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立法法》规定,宪法修正案由国家主席令公布D.《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宪法修改以投票方式表决9.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10.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正确的是 [ ]A.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11.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D.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收益权12.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题库宪法学习题库100题(含答案)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题库宪法学习题库100题(含答案)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律,它是一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
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82年颁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
请问,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什么?答案: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请问,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方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请问,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答案: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请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哪些组织构成的?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组成。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
请问,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答案:中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请问,宪法规定的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宪法规定的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荣誉、保护公共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方面。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请问,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答案: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基本的文化制度。
请问,中国的基本的文化制度是什么?答案:中国的基本的文化制度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的原则。
请问,宪法规定的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的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宪法规定的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保障各民族平等、保护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
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原则。
以下是宪法应知应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宪法权威:宪法是最高法律权威,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必须遵守宪法。
2. 宪法的性质: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国家制度和组织的总章程。
3. 宪法修正:宪法的修正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并且修改方案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决通过。
4. 国家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如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各个权力机构和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如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6. 公民权利和义务: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人身权利等。
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保卫国家安全等。
7.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原则,禁止分裂国家和侵犯国家的领土完整。
8. 法治原则:宪法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以上是宪法应知应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内容对于公民的权益保障和合法权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宪法复习资料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权的根本制度安排和基本法律规范。
宪法的修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进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宪法复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相关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宪法复习的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
一、宪法原文宪法原文是宪法复习的基础。
它是宪法的最基本、最权威的文本,直接体现了国家的宪政原则和制度安排。
读者可以通过宪法原文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条款,理解宪法的精神和宗旨。
同时,宪法原文还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宪法的表述方式和法律条款的解释方法,提高对宪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宪法解释和解读宪法解释和解读是宪法复习的重要内容。
宪法的条款有时候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进行解释和解读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
在宪法复习中,读者可以阅读相关的宪法解释和解读资料,如宪法学者的研究论文、法学期刊的专题文章等,了解宪法条款的不同解释和理解方法。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对宪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宪法修订的历史和背景宪法修订的历史和背景是宪法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宪法的修订通常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了解宪法修订的历史和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宪法的制定目的和意义。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政治学专著等资料,了解宪法修订的过程和背后的政治考虑,掌握宪法修订的动态和趋势。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宪法的演变和发展,提高对宪法修订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四、宪法案例分析宪法案例分析是宪法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宪法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文本,但在具体实践中,宪法的条款往往需要通过案例来具体解释和适用。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宪法案例分析资料,了解宪法条款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和解释方法。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宪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实践意义,提高对宪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宪法教材和辅导资料宪法教材和辅导资料是宪法复习的重要工具。
宪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名词解释成文宪法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中立性宪法规定政府组织,而不是意识形态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
虽然此类宪法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但不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无疑是宪法的重大缺陷。
简答题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而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比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一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立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2.简述宪法最核心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史上看,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斗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斗争的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而,这两大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的目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宪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宪法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学的概念和本质一、宪法的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1)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专门的机构(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3)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能提出修宪的议案(4)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5)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对修宪内容的限制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2)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二、宪法的本质(一)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二)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2,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和渊源一、宪法的分类(一)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其他分类1,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4,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标志:1918年苏俄宪法和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二、宪法的渊源(宪法的表现形式)(一)宪法典(二)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惯例(四)宪法判例(五)宪法解释(六)国际条约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解释。
第三节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一、宪法的制定宪法制定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一)制定机关与制宪程序1.制宪机关:是接受制宪权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机关。
制宪机关部室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2.制宪程序(1)设立制宪机关(2)提出宪法草案(3)通关宪法草案(4)公布二、宪法的解释(一)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社会主义国家)2.普通法院解释制3.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二)宪法解释的种类1.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效力所作的划分)2.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目的所作的划分)3.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方法所作的划分)(三)宪法解释的原则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2.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和目的3.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四)我国的宪法解释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
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引言:宪法学是法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宪法的起源、发展、内容和效力等问题。
掌握好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法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法律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提供一份宪法学填空题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系统复习宪法学知识。
一、请根据题目补全横线处的内容:1. 宪法学是法学中研究宪法的学科,宪法是___国根本法。
2. 宪法学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宪法的___、___和___等方面。
3. 宪法学是考察宪法___、___和___的学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立法机关为___。
5. 宪法生效后,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置___和___监督宪法实施。
6. 宪法的性质是___,宪法的修改应当通过___手段。
8. 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是___、___和___等。
9.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宪法中体现的重要原则之一,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包括___、___和___等形式。
10. 宪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宪法中反对___的表现。
二、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宪法学?答:宪法学是法学中研究宪法的学科,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2. 宪法学研究的问题有哪些方面?答:宪法学研究的问题包括宪法的起源、发展、内容和效力等方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立法机关是哪个?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 宪法的修改应当通过什么手段?答:宪法的修改应当通过法定手段。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等权益。
7. 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人民的选举权、表决权和罢免权等形式。
8. 宪法中反对什么现象?答:宪法中反对特权现象。
结语:通过对这份宪法学填空题复习资料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巩固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并对宪法的重要原则、权利保障有更深入的理解。
宪法复习资料完整版
宪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又称立宪主义,是一种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宪法并被宪法约束、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的要义有两点:第一是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第二是限制公共权力,一切公共权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自于宪法。
2、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对国家机关和政党及重要领导人的言论或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认其法律责任的制度。
3、代议制度:指选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议会,由议会代表选民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等政府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制度。
4、选举制度:指的是由选民、选举单位以及政府机关遵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选拔并认定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其他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
5、两院制:两院制是指通过选民选举产生、或者通过选举和任命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两个相对独立的立法团体,并由两者共同行使立法权的体制模式。
6、一院制:一院制是指由民选议员组成一个单独的立法团体,由其独立行使全部立法权7、君主制:指以终身制、世袭制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在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8、共和制:是与君主制相对应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在确认主权在民的前提下,以选举制和任期制为基础,由不同的政府机构根据宪法分别掌握和行使不同性质的政府权力而形成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8、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统一行使政府权力的代表机构;各代表机构分别产生同级其他政府机构,并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相关政府机构相应的职权;代表机构处于政府机构体系的核心,其他政府机构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
9、政党:政党是现代国家的政治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团体,他们通过选举或革命取得政权并行使政权。
10、国家元首:通常为一个国家对外、对内的最高代表与象征,也是该国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并依据该国宪法行使相关的元首职权。
宪法学大题复习资料
宪法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表明宪法是国家法律的一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宪法是政治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总体,与同一法律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根本法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宪法规定的内容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②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
2、如何理解宪法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阶级斗争力量对比关系之所以成为宪法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宪法同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所致。
一方面,国家政权是宪法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维护力量,宪法所表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根本意志;另一方面,宪法又服务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调整,因此宪法始终与国家政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政权,从而导致宪法存在的政治基础和维护力量变化,引起宪法的变化。
3、宪法怎样进行分类?现有的宪法分类理论,可从逻辑方法和分类标准进行考察:(一)从宪法分类的逻辑方法上看,宪法分类理论主要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两种。
两分法是宪法分类理论中最常见的分类模式,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平时宪法与战时宪法,资产阶级国家宪法与无产阶级国家宪法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三分法可将宪法分为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以及所谓一权宪法,三权宪法和五权宪法等。
(二)从宪法分类的标准上看,宪法分类理论有形式上的宪法分类和实质上的宪法分类,形式上的宪法分类理论主要包括:①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②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③民定宪法,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④形式上的宪法与实质上的宪法或狭义宪法与广义宪法;⑤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等;实质上的宪法分类,又称宪法的类型,它将宪法分为资产阶级国家宪法和无产阶级国家宪法。
4、为什么说现行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①确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国家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成为根本法律保障。
宪法学复习资料
宪法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1、宪法:宪法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的宪法。
3、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
4、成文宪法:是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法。
5、不成文宪法:是指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法院判例形式出现的宪法。
6、钦定宪法:是指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由国王或君主制定的宪法;7、民定宪法:是由议会、制宪会议或经公民投票表决通过的宪法;8、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和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共同制定的宪法。
9、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涉及国家根本问题,调整相应基本关系,为社会普遍承认和遵循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习惯和传统。
10、解释宪法:即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2.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 A )。
A. 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3.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C )。
A.英国宪法 B.法国宪法C.美国宪法 D.荷兰宪法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 )。
A.国体 B.政体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一党制 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三、填空题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___法律____、___法规____和____地方性规范____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一切国家机关和____武装力量______、___各政党_____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学复习资料》
导论⏹ 社会悲剧最终需要通过制度加以解决⏹ 宪法学的实用目的:研究制度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解决社会悲剧⏹ 本课程学习的目标:了解宪法学基本知识,懂得宪法的基本精神,掌握宪法的分析方法,推动中国的宪政建设,本课程教学方式,批判性思维,经验感受和逻辑分析条文是宪法的载体、规范是宪法的核心、法理是宪法的根据。
第一讲:实然与应然的宪法——宪法及其相关概念本讲主要内容一、宪法与立宪意义上的宪法Constitution :原指“构成”,国家的基本组织法,规定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部门的权力分配。
16到17世纪,出现了所谓“立宪意义”的宪法(或自由主义的宪法),宪法是一部限制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文件。
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第16条:“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在汉语界“宪法”一词由来已久,如《国语》所谓“赏善罚奸,国之宪法也”,该词系指“典章”、“法度”而言。
中国现代意义的宪法及其观念是舶来品,官方和主流学界的移植始于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时期,后在民族自强和现代化的驱使下变为自主的探索。
二、立宪主义宪法的基本特性(形式)最高位阶规范违宪的法律及行为无效(“母法”与“父法”)根本规范(限制权力、保障人权) (实质)国家的根本法 原则论坛(民主参与、慎议宪法) ⑴、公法的第一个含义:公法的第二个含义:宪法的性别宪法也是“法”,其核心是“违宪无效”马伯里案判决的基本逻辑:宪法是“法” 宪法是“更高的法” 违反宪法的法律没有效力 法官有拒绝适用违宪法律的权利/义务?⑵、现代宪法的“根本规范” ——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权体系 ①人权体系是宪法价值的核心②保护和尊重人权是立宪的基本准则③如果宪法只有一个条文,这个条文就是“限制权力”⑶、宪法是支撑法网的权利框架,是法律的法律,限制的限制,衡量法律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功能:保证法网不至于太紧,为个人保证足够的自由空间思考:我国宪法的规范效力如何?我国宪法的根本规范是什么? 三、宪法的种类与结构种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划分标准:有无统一宪法典典型国家:不成文——英国 成文——美国我们已有的宪法性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其结果,并且是由法院来界定和实施的,因此,宪法乃国内普通法律之结果我国现行宪法(82宪法)共有五个部分:①序言 ②总纲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④国家机构 ⑤国旗、国徽、首都。
大学宪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宪法的概念:1实质意义的宪法:古代宪法性文件,现代宪法相文件。
2、形式意义上的宪法——宪法典:名义宪法、语义宪法、规范宪法形式意义上的宪法:以宪法这种名称所被称呼的规范性文件(与内容无关)实质意义上的宪法(1)固有的含义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根本法)。
2、宪法固有含义:固有的含义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根本法)3、人权主体三类: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特定主体4、近代立宪主义的立足点是自由主义,个人。
5、宪法价值体系的核心: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6、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一般性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33/2)其他相关规定(6个条款):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政治平等,等)7、宪法的分类(一)传统分类1、根据形式: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主要看有否成文宪法典,此学说是由英国的詹姆斯·布赖斯提出的。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修改程序采用特别多数决。
柔性宪法:修改程序采用单纯多数决(特殊)布赖斯提出的3、依据制定主体1钦定宪法2民定宪法3协定宪法二、现代出现的分类具有实质性的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实在论(ontological)的分类罗文斯登三分法(1)规范宪法(2)名义宪法(3)语义宪法8、我国宪法的解释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9、违宪审查这一术语:含义: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特定的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活动(制度)。
10宪法审查这一制度的起源在哪里:英国、法国,美国(大多数认同后者)二、多选1、我国宪法修改的提请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前置加接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2、宪法上的禁止性差别是由3、我国违宪审查的对象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立法法》第88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两高的)司法解释4、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5、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6、其他义务,(一)受教育义务(二)劳动义务6、我国的宗教政策1、宪法结构与国家结构。
宪法学重点题目
《宪法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B )。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我国在选举人民代表时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是( B )年选举法首先规定的。
A.53 B.1979 C.1982 D.1986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D )。
A.一党制B.多党制C.多党合作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4.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5.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B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
全同人大及其常委会D。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6.选举制度的本质是由国家的( B )决定的。
A.经济制度B。
阶级本质C.政治制度D.立法机关7.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C )。
A.国家的民族关系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D.国家的阶级关系8.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 C )。
A.2500人B.2800人C.3000人D.3500人9.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限变更的审批机关是( C )。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区人民政府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10.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下列哪个机构召集( D )A.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C.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D.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11.下列原则中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是( B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D.民族自决原则12.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C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1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B )。
A.宪法重大信条19条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B )是无产阶级专政。
宪法学复习资料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宪法的制定1、概念:宪法的制定又称为制宪或立宪,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2、制宪机关:制宪机关又称为立宪机关,是指接受制宪权主体委托,具体制定宪法的机关。
制宪机关不是宪法制定权的主体,宪法制定权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3、制宪程序:制宪程序一般包括:(1)设立制宪机关(2)提出宪法草案(3)通过宪法草案(4)公布宪法的解释1、宪法解释的概念: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2、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解释是宪法监督的基础。
而在宪法监督的意义上来说,宪法解释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3、宪法解释&宪法修改:都是使原有的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保持一致、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他们之间的界限在于:宪法规范是否还能够和社会实际保持一致。
4、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制②普通法院解释制③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制宪法解释的种类:①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根据宪法解释效力划分;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②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根据目的划分;解释符合宪法、违反宪法、对宪法存在的缺漏进行补充性说明)③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依据宪法解释的方法划分;目的解释与系统解释有着密切的联系)宪法解释的原则:①符合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②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和目的③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宪法解释:1954和1975宪法没有规定、1978和1982宪法规定宪法解释全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的修改宪法修改的含义: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修改的必要性:①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②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缺漏宪法修改的限制:一些宪法规定某些内容不能成为修改的对象①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②国家的领土完整③政体宪法修改的方式:①全面修改②部分修改宪法修改的程序:①提案②先决投票③公告④议决⑤公布宪法的基本原则1、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宪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宪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宪法的界定(一)西方学者界定1. 实质意义的宪法2. 形式意义宪法(二)我国学者的界定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3. 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其他介绍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这里“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宪法的本质,“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表明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主要特征(一)宪法是“公法”(二)宪法具有授权性(三)宪法是一部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四)宪法是“基本法”(五)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六)宪法无所不在宪法产生和发展:外国宪法(一)英国宪法产生和发展(二)美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美国立宪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各州宪法的形成与发展2、《联邦条例》3、《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三)法国宪法产生和发展(四)苏俄宪法历史条件首先,宪法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宪法是资产阶级政治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最后,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宪法(一)、近代中国宪法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发展1.清朝立宪运动(1895—1911)1、从戊戌变法到五大臣出洋考察2.《钦定宪法大纲》3. 《19信条》4.总结(二)尝试立宪(1912——1926)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 天坛宪草3. 中华民国约法4. 中华民国宪法5.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三)南京国民政府运动1.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3. 《中华民国宪法》(四)人民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五)人民共和国时期立宪运动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六)对现行宪法的修改(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共2条。
宪法复习资料
宪法复习资料一、宪法的形式分类(一)传统分类1、按照宪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它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一国以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表现的宪法,故称文书宪法;又因成文宪法由特定的机关或个人在特定时期所制定的宪法,故称制定宪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成文宪法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都用一个法律文书表示,如美国、法国、印度、日本、朝鲜、越南、古巴等国。
但也有少数国家国家用几部文件来表示的。
例如1875年的法国宪法、安道尔宪法、现行的瑞典宪法和新西兰宪法。
成文宪法的优点是:结构严谨、条款清晰、内容系统全面、稳定性强、不容易被修改;其不足是:适应性差,不容易顺应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发展。
不成文宪法(unwritten constitution)无统一的书面文件形式,而是表现于不同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形成的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的汇集,故称汇集宪法.。
例如:英国、匈牙利等。
不成文宪法的优缺点与成文宪法的优缺点则相反。
成文不成文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书面文件,也不在于有没有宪法习惯和判例,而在于宪法的构成是否集中表现在一个或几个书面文件中。
宪法的成文和不成文也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例: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1937年的《国王大臣法》等。
比较两者的不同:存在范围构成要素、效力等级、产生方式2、按照宪法有无严格的创制机关和程序,它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
刚性宪法的优点在于由于修改比较慎重,程序比较复杂,其效力高于其他普通法律,所以比较稳定,尊严性高。
缺点一般在于:由于修改比较难,所以缺乏适应性,不易及时应付急剧多变的形势。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和一般的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柔性宪法的优缺点则恰好相反。
3、按照制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它可分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宪法》专题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宪法》专题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 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最基本的原则是(B)。
A. 为人民服务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D. 精简原则;2.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
A. 多民族的联邦制;B. 多民族的单一制;C. 民族区域自治;D.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护的表述,正确的是(D)。
A. 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宪法没有规定对归侨权益的保护;C.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4.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B)。
A. 监察机关;B. 法律监督机关;C. 法律检察机关;D. 纪律检察机关;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B),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 自然环境;B. 生态环境;C. 生态平衡;D. 生存环境;6. 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B)。
A. 是否有书面文字;B. 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C. 是否具有最高效力;D. 是否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7. 在我国矿藏、水流的所有权属于(D)。
A. 社会;B. 集体;C. 国家和集体;D. 国家;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B)为统帅,以涵盖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A. 政治规范;B. 宪法;C. 刑法;D. 政策;9. 最高人民法院(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C)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 监督,领导;B. 领导,领导;C. 领导,监督;D. 监督,监督;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是(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国家主席;D. 最高人民法院;11.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D)。
A. 民主集中制;B. 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C. 少数服从多数;D. 行政首长负责制;12.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A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的复习资料
(部分内容)1、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宪法。
第二,宪法现象。
第三,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发展规律。
2、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宪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从独立完整的角度而言,宪法学本身是由许多分支学科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就是宪法学的学科体系,其反映的是宪法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宪法的学科体系主要应由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法学、外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宪法思想史、宪政制度史、宪法社会学、宪法经济学、宪法政治学和宪法解释学等分支学科组成。
3、宪法的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以有无明文规定的法典为标准。
可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一般由单一法律文书所构成,但也有是由数种法律文书所构成。
反之,宪法不成为独立的法律文书,而散见于各种法律文书或惯例之中的,称为不成文宪法。
英国宪法就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以宪法的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普通法律有无不同为标准,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是指宪法的修改的机关或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柔性宪法是指由普通的立法机关以一般立法程序修改的宪法。
3、宪法产生的条件宪法之所以是近代资产阶级的产物,是因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已经具备了宪法产生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思想文件条件。
①政治条件,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反对封建的个人专制,资产阶级在掌握了政权后,根据这种政治理想构造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为防止这种民主政治体制被个人专制取代,就要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就要将规范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确认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从一般法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使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经济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资产阶级率先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的主张,这种主张要求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且这种约束不因人而变,而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升为法律调整并将其推到根本法的地位是实现这一约束的唯一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复习资料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2.宪法的特征
(1)宪法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规定了党的执政地位。
2.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3.公民权利原则: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4.法治原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6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民主集中原则: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三)宪法的起源和发展
1.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英国是最早实行宪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本宪法。
苏俄1918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2.我国宪法发展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第一部带有宪法字样的法律文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文件。
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现行宪法的四次修订:1988年修订、1993年修订、1999年修订、2004年修订。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共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政协:合作的组织形式(对国家事务的民主监督)。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是指根据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以实现阶级统治任务的国家组织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
(四)我国的选举制度
(五)单一制下的地方制度——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置。
4.特别行政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保留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
(六)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
2.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与人民的概念是不同的。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有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一)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法制原则。
群众路线原则。
精简和效率原则。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