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产业治沙”前景浅析

合集下载

关于对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议

关于对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议

关于对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规划的建议一、乌兰布和沙漠的现状及治理的必要性。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沙化土地总面积1341.42万亩,其中绝大部分在阿拉善盟的阿左旗境内。

(阿盟汇报面积有1056.14万亩,占78.7%,巴彦淖尔市讲境内有506万亩,再加乌海的面积就超出了总面积,需核实)乌兰布和沙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分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和平缓沙地及丘间低地交错分布的地貌类型。

气候属于干旱、高温、多风、少雨的典型大陆性气候。

沙区年降雨由东向西从144.6毫米降到116毫米,年蒸发量从东向西由2380毫米逐渐增高到3005毫米,年平均气温由7.6℃增高到8.6℃,无霜期最高达168天。

主要风害为西北风,年均风速4.1米/秒。

调研中,我们看到和了解到乌兰布和沙漠已经严重威胁到黄河及国家的重点工程京藏高速、包兰铁路和贺兰山保护区。

黄河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绕流183公里,据近期观察,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5—7米的速度南扩东移,沙粒直接侵入黄河,使泥沙流量急剧增多。

据统计,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近亿吨,并使磴口段黄河干流河床高出地面两米,部分河床已高出河床平原地区十米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有引发洪水的危险。

同时造成下游主流摆动,引起河岸崩塌,冲毁农田和林地,每年护岸工程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阿拉善境内的贺兰山北麓,黄沙已经向贺兰山内侵入。

在磴口县境内的刘拐沙头地区,黄沙已经侵入黄河,并吹向对岸,在乌海市境内形成不少沙丘。

在阿左旗,乌兰布和沙漠与腾格里沙漠、雅马雷克沙漠有的地方已经“握手”,在巴盟乌兰布和沙漠与巴音温都尔沙漠也有相连的现象。

总之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已经活化,向外扩张的趋势增强,不如期治理,危害十分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乌兰布和沙漠虽然气候恶劣,干旱少雨,但在治沙造林工程中,无论是飞播或人工造林,只要措施得当,季节选准,树种选好造林成活率很高。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麦草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作者:肖巍乔保军范海朋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4期摘要:机械沙障是主要的固沙措施,也是生物治沙的前提。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在沙丘迎风坡布设了3种不同规格(1m×1m、1.5m×1.5m、3m×3m)的麦草沙障,并测定了麦草沙障铺设前、后沙丘不同部位不同高度处的风速、输沙量。

结果表明:流动沙丘铺设麦草沙障后,地表粗糙度显著增加;3种不同规格(1m×1m、1.5m×1.5m、3m×3m)的麦草沙障对沙丘地表粗糙度改变程度不同,障格越小粗糙度改变越明显;综合考虑固沙效果和铺设成本,建议研究区应以1.5m×1.5m的麦草障格为宜;与裸沙丘相比,铺设麦草沙障后相对输沙量在0~4cm层减少,特别是0~2cm层更为显著,在4~30cm层内增多。

关键词:风速;粗糙度;输沙量;风沙流结构;麦草沙障;乌兰布和沙漠中图分类号:S152.3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肖巍(1987-),男,工程师。

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荒漠化防治。

自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即开始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经过近70a的研究,创造了很多世界领先的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也涌现出一批治沙英雄。

如宁夏中卫沙坡头包兰铁路“五位一体”防沙固沙模式、塔克拉玛干沙漠穿沙公路防沙治沙技术体系、内蒙古库布其模式、甘肃古浪县八步沙、宁夏白芨滩、山西右玉等。

尽管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大面积沙化土地被绿化,如塞罕坝林场、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全面增绿等。

但是,在一些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的沙区,防沙治沙难度较大,风蚀沙埋对国家大型工程、百姓生产生活仍然影响很大,如交通线路被沙埋、输油管道被吹蚀、风沙入黄等。

对于这些自然条件严酷之地,生物措施很难实施、甚至无法实施,因此需通过布设非生物固沙措施来实现防沙固沙。

乌兰布和沙漠防治情况及对策建议

乌兰布和沙漠防治情况及对策建议

乌兰布和沙漠防治情况及对策建议作者:李志敏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7年第10期摘要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面积较大的沙漠之一,也是我国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对象。

如今,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尚存在着防治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其整体的生态环境无法得到全面提升。

基于此,简要分析了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重要性,针对其防治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提升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防治现状;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30.061乌兰布和沙漠地处黄河以西,总沙土面积约1.3万km2,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1]。

其地势较为平坦,但地表天然河沟或径流较少,使得其气候较为恶劣,干旱少雨已成为常态。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日益增强的形势下,为了降低乌兰布和沙漠风沙的危害,并促进沙区的经济发展,我国逐渐加强了对乌兰布和沙漠的防治力度,并开展了相关的治沙造林等生态工程建设,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乌兰布和沙漠防治的必要性沙漠的形成是由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造成的。

乌兰布和沙漠的土质较为疏松、气候条件恶劣,并且常存在着大风的天气状况,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因素导致沙漠区域的风沙状况日益严重,不仅增加了我国黄河下游河床的泥沙量,还对我国京藏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破坏,进而加剧了我国防洪、工程建设等工作的难度,增加了资金的投入[2]。

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利于沙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这就使得乌兰布和沙漠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2 乌兰布和沙漠的防治现状当前,我国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增设了防沙林带,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使被治理过的沙漠地区的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土地沙化程度得到有效缓解,植被覆盖率也在慢慢提升,但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林沙产业前景远大——内蒙古林业产业回眸

林沙产业前景远大——内蒙古林业产业回眸

林沙产业前景远大——内蒙古林业产业回眸文/李树平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内蒙古林沙产业走过的路程,是意义非凡的。

林沙产业结硕果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既有令人向往的大草原和大森林,也有一望无际的农田,分布着五大沙漠、五大沙地、风蚀沙化土地等。

特别是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1.5%和34.48%。

这样的立地条件,发展林沙产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2018年9月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对库布其沙漠的治理由衷地赞叹,他们惊叹鄂尔多斯人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也佩服中国人的毅力。

此次大会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

殊不知,这是30多年的坚持不懈才取得的成效。

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中,鄂尔多斯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何从“沙逼人退”到“沙产业兴旺”的故事。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幅幅真实的画面,让观众看到了鄂尔多斯各族群众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不懈地探索沙漠、利用沙漠、改造沙漠的艰苦历程。

当我们看到库布其沙漠中“穿沙公路”两旁的绿色植被、浩瀚的“锁边林”和新兴的林沙产业,无不为之称赞,无不为之动容。

这是当代人类史上治理和利用沙漠的奇迹,也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林业建设在内蒙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春节前在视察内蒙古时深刻地指出:“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成为鼓舞内蒙古各族群众的强大动力,也极大地推动着全区的林沙产业的发展。

2015年7月30日,在内蒙古多伦县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作了重要概括,他说:“内蒙古探索出了行政推动、产业带动、政策促动、群众主导、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机制,成功走出了一条科学治沙、综合治沙、依法治沙的新路子,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

乌兰布和沙漠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乌兰布和沙漠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乌兰布和沙漠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姜月忠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3年第4期阿拉善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强调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地区,建立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开发区,是构筑北方生态屏障、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大举措。

建设好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开发区,我们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阿拉善生态保护和建设高度重视,阿拉善盟建立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开发区,就是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重要战略举措。

阿拉善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就是大沙漠下的生态环境,阿拉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的目标只有在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才能实现。

阿拉善生态保护和建设目标也只有在经济发展中才能实现。

正如专家学者形象归纳的“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

阿拉善应该走生态保护优先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从事沙产业的企业来说,追求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是其当然的核心目标,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完全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目前,国家每年都有大量投资用于防沙治沙,这笔资金如果使用得当,就能起到效益倍增的作用,这就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兼顾各方利益。

把政府投资贷款与农牧民增收和企业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财政的贴息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就会让从事治理沙漠的企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使企业获利,使其有进一步治沙的积极性。

同时,使企业做大做强,显现龙头作用,能够带动更多企业投入沙产业,使沙产业持续发展下去,生态经济才能走向成功,真正实现环境增绿、企业增利、政府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二是处理好政府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阿拉善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中,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代替的。

阿拉善盟委、公署制定了建立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产业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重要职能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规划导向上,要科学研制开发区生态经济规划,给开发区保护开发和发展搭起一个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基本框架,指明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基本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内蒙古治沙:造就生态富民

内蒙古治沙:造就生态富民

内蒙古治沙:造就生态富民作者:于嘉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第04期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之外,荒漠化治理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生态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一直面临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等难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全区防沙治沙效果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转变。

据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比2009年减少41.69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34.32万公顷,“绿带”锁住了“黄龙”。

而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之外,荒漠化治理也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生态屏障,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组合拳”治沙内蒙古多年来坚持科学治理、综合治理的方法,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防沙治沙。

以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主要分布区——阿拉善盟为例,当地因地制宜,实施成效显著的防沙治沙“组合拳”,有效阻止沙漠蔓延。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与风沙的长期抗争中,阿拉善盟摸索出以灌木为主,灌木、乔木和草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以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建设格局。

阿拉善左旗(县)巴彦诺日公苏木(乡)浩坦淖日嘎查(村)位于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1992年起由林业部门实施飞播造林。

如今置身其中,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曾经的荒芜大漠焕发勃勃生机。

“过去房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也快生活不下去了。

”牧民王翠英说,“现在草木多了,风沙少了,生活也变好了。

”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的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芒来嘎查,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令人震撼。

但多年前,芒来嘎查风沙频繁、土地贫瘠,不少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纷纷搬离。

“梭梭林阻止乌兰布和沙漠扩展蔓延,保护黄河、贺兰山和附近的铁路,牧民还能在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增收。

”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由于这片沙漠的边缘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适宜人工种植梭梭。

防沙治沙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研究报告

防沙治沙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研究报告
行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事业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04
THANKS
感谢观看
防沙治沙行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防沙治沙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 水平。
对防沙治沙行业的建议与展望
01
0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防沙治 沙行业的投资规模和治理效果。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治理 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防沙治沙
中国防沙治沙政策环境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该法律于2001年颁布,旨在防治荒漠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它规定了各级政府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的职责,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活动。
《全国防沙治沙规划》
该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全国性防沙治沙计划,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如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来改善中国的荒漠化状况。
政策环境的变化还促进了防沙治沙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的形 成。这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
05
防沙治沙行业投资与市场分析
防沙治沙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
投资风险
防沙治沙行业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 大,且回报率不稳定,存在一定的投 资风险。同时,政策环境、技术更新 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投资回报。
中国政府已经将防沙治沙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来推进,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防沙治沙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 境。
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在防沙治沙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植被恢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为防沙治沙 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引言乌兰布和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这个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以及缺乏水资源一直以来限制了当地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绿洲化措施,通过引水、植树造林等手段,将这片贫瘠的沙漠变成了一个逐渐恢复生机的绿洲。

本文旨在探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并展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洲化过程的背景和方法1.1 背景介绍乌兰布和沙漠是一个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

水资源短缺和土壤贫瘠一直是当地发展的瓶颈。

因此,中国政府倡导并实施了绿洲化项目,旨在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1.2 绿洲化方法绿洲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引水和植树造林。

引水主要是通过修建水渠和水库,将远处的水源引入沙漠地区,提供灌溉用水。

植树造林则是通过选择耐旱树种,进行大规模的植树工程,改善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二、绿洲化过程的生态效应2.1 气候调节效应绿洲化过程中植被的增加改变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植被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表的直接辐射和反射,从而降低沙漠地区的地面温度。

同时,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汽,增加了空气湿度,改善了沙漠地区的干燥环境。

2.2 水资源调节效应绿洲化过程中引入的水资源不仅用于植物的灌溉,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饮水和农业用水。

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另外,绿洲化过程中形成的湖泊和水库还能储存大量的水资源,为干旱季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应绿洲化过程中,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为丰富的植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同时,植物的生长也吸引了大量的昆虫和鸟类栖息在此地,增加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绿洲化过程改变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摘要】沙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而沙地整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人类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沙地整治技术的介绍出发,分析了其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带来的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沙地整治技术可以恢复植被、减少沙尘暴和维护生态平衡;在经济效益方面,可以带来农业生产增加、旅游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灾害等。

结论部分强调了沙地整治关键技术的重要性,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了文章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沙地整治技术对于解决沙漠化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关键技术、效益分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沙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沙漠化问题,各国纷纷开展沙漠化治理工作,探索沙地整治技术,希望能够实现沙漠化的逆转和可持续利用。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善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沙地整治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进行沙地整治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推动沙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其效益,本文将探讨沙地整治技术及其效益分析,以期为沙漠化治理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沙漠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沙地整治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沙地整治技术的关键方法和效益,为解决沙漠化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分析沙地整治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目前沙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2. 探讨沙地整治技术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效益,评估其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乌兰布和沙漠前沿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乌兰布和沙漠前沿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乌兰布和沙漠前沿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乌兰布和沙漠部分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风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给当地农业以及牧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当地的工程设施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实施不同的措施,将生物技术、工程建设、农牧业等方面的措施结合到一起,根据不同的环境实施不同的方法,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治理,扩大防护林的种植面积,积极的建设沙漠绿洲,这样既可以减小温差,防止水分蒸发,还可以降低风速,对沙丘的移动进行控制。

同时,建设防护林还可以减少风沙对于农田以及建设工程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实现了治理沙漠的目标。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前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影响一、乌兰布和沙漠前沿环境的现状乌兰布与沙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分布面积为100000hm²。

沙漠前沿辖有六个国有农场,三个牧区苏木,六个农区乡镇和治沙站,防沙林场,实验局等21家农林生产科研单位,面积346600hm²有耕地7733hmn²,草地9867hm²,林地6867hm²,沙区前沿人口38万。

本区属荒漠到戈壁荒漠的过渡带,地带性土壤发育不全,以荒漠植物为主,以干旱性灌木及半灌木沙生植物为主,以白茨和沙蒿为主。

乌兰布和沙漠的前缘属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气候的一部分,具有气候干燥的特点,冷热变化强烈,风大沙少,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延长积温增加,蒸发量增大以及无霜期缩短等特点。

年均降雨量14.7毫米,最大降雨量0.70毫米,最小降雨量48.4毫米,年均蒸发量37毫米,约为降雨量的16倍。

年均风速为3.5米秒,最大风速为7米每秒。

除6、7、8、9、10月外都为风期,并大都为西北风,此期是沙生植物枯黄时期,地面植被衰退,流动风沙阻力降低,加快了沙丘的流动。

观测数据显示,年沙丘向东侵入约8.7米,埋压入农田面积接近17.7hm²。

内蒙古:治沙开拓致富路

内蒙古:治沙开拓致富路

内蒙古:治沙开拓致富路作者:***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04期一代代治沙英雄們从大干苦干到科学治沙,从只能治沙找活路到全社会形成合力“我要治沙”,从公益林到经济林,从无边荒漠到生态绿洲、旅游综合体……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上,每一次的转变,都经历过抽筋剥骨般的反复尝试。

治沙人血汗凝聚的治沙精神流动传递,从不曾妥协。

依靠新政策、新技术、新思路,如今内蒙古走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70%面积得到有效治理,交出了可以向世界推广的毛乌素沙地治理方案。

因面积广,且集中在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在内蒙古也被称为鄂尔多斯沙地。

在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主要分布在辖区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等7个旗区境内。

2020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在《毛乌素沙地是这样变绿的》一文中提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毛乌素沙地总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市占68.9%,榆林市占28.4%。

而此前更多的说法为:毛乌素沙地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境内。

经过近七十年的治理,境内毛乌素沙地有效治理率达到70%。

依靠新政策、新技术、新思路,内蒙古走出了生态优先、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这是鄂尔多斯草原儿女向世界推广的治沙方案。

2017年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巴布称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治沙主战场乌审旗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乌审旗则是内蒙古区域内受沙化威助最严重的地区。

其全境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约占毛乌素沙地三分之一的面积。

1950年,乌审旗只有464亩人工林和1938棵零星分布的乔木,荒漠化、沙化土地达9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为2.6%。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防风固沙林模式及效果研究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防风固沙林模式及效果研究
本文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所划定的试验区进行了调查、试验、取样。通过对防风固沙林 是阻止流沙蔓延和沙漠扩展进行调查,并通过了对沙区适应性植物种进行抗旱性、抗沙埋、抗风 蚀试验,得出最适宜本地区所栽植的植物种,为了寻求适于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防风固沙林最佳 模式,本文通过对试验区内防风固沙配置类型进行效果测定,同时对防风固沙过程中所产生的生 态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测定。得出阻固沙片林是乌兰布和沙区最适宜栽植的一种林带配置模式。同 时提出各种防沙林带对于不同地理环境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本文最终提出耐造林配置沙障以及造 林时间问题令人深思,对于全文提出的防风固沙林模式研究,对于提高沙漠荒漠治理,加快地区 生态建设步伐,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j。
鸟兰布和沙漠是阿拉善荒漠的前沿,是河套平原的主要风沙危害的源头,也是阿拉善沙尘暴 的主要物质源。因此是中国荒漠化防治重点地区…。防风固沙林是阻止流沙蔓延和沙漠扩展,加 速沙漠植被建设的必然措施。为了寻求适于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防风固沙林最佳模式,本项研究 通过对树种选择、配置类型和防风效益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实验,进一步揭示了流沙立地环境 条件,确定了适宜优化模式林的树种和不同地类的优化配置类型,并根据当地自然特点,风沙活 动和水资源等,提出固沙片林、窄带多带式和乔灌结合宽带式等防风固沙林优化模式。这对于加 快沙漠荒漠治理,提高乌兰布和沙区造林成活率,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将发挥 积极的推动作用。
The tractate iS based on the Ulan Buh Desert and the northem part ofthe delineated area ofthe pilot survey,testing,sampling.The Wind Break and Sand Fixation Forest System is to stop the spread of desert expansion.The tractate contain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bove Cases.Meanwhile it describe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planting area of the plant species through a series of Sand adaptive plant species for drought,sand-buried,anti·erosion tes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best and suitable model of the wind break and sand fixation forest in Ulan Buh Deser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st ofwind-allocation type of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araa and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wind break and sand fixation.Sand.fixation and resistance forest iS the most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s a windbreak configuration mode in the Ulan Buh Desert.Meanwhil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various windbreak fores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In this paper,the ultimate configuration ofa 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sand barrier is the issue to pondeL The study of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COnfiguration mode mentioned in the paper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for raising the desert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region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防沙治沙带动沙产业发展

防沙治沙带动沙产业发展

18绿色中国防沙治沙带动沙产业发展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符 超Desertification Control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Sand Industry19绿色中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9.46%,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荒漠化程度最严重、自然条件最恶劣、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从2012年开始,阿拉善盟百万亩梭梭生态林基地宗别立镇(茫来)项目示范区开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种植梭梭林43万亩,形成了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3公里的林带。

“自2012年开始,我们这片草场上开始大面积种植梭梭,通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如今梭梭成林,沙尘暴明显少了,家乡的环境也开始逐步变好,如今嘎查的农牧户又恢复到了20户左右。

” 牧民王刚说。

据了解,阿拉善盟百万亩梭梭生态林基地建设项目自2000年启动以来,造林总面积已达814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

百万亩梭梭生态林基地建设只是阿拉善盟多年来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阿拉善盟依托国家重点林草生态治理工程,以社会公益造林为补充,围绕三大沙漠锁边治理区、额济纳河流域和黄河西岸综合治理区及雅布赖山、贺兰山生态廊道等重点治理区域,采取“灌乔草相结合,以灌为主;封飞造相结合,以封为主”的林草综合治沙技术措施,大力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逐步形成飞播造林种草、围栏封育、人工造林种草“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生态屏障建设技术路径。

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态保护治理实践,阿拉善盟探索形成“人退绿进、造养结合,科学创新、因症施策,以治为用、以用促治,政府引领、社会参与,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荒漠化治理“阿拉善模式”。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当前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长刘东生在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说,将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优势,力争在沙障技术、新品种开发等方面有新成果、新突破。

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 I 2 0 1 7 年 第3 期
农 林 科 技
沙产业发展 面临的问题 及解 决对策分析
哈 斯 朝 格 图 袁丽丽 z 袁奋兰 3
( 1 、 阿拉善 左旗乌 力吉林业工作站 , 内蒙古 阿拉善盟 7 5 0 3 0 6 2 、 内蒙古贺兰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 , 内蒙古 阿拉 善盟 7 5 0 3 0 6 3 、 高扬程黄河灌溉管理局 , 内蒙古 阿拉善盟 7 5 0 3 0 6 )
效 益 的 目的。 关键词: 沙 产业 ; 林业: 问题 ; 对 策
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土地沙化问题尤为严重 , 对当地的经济发 展 产生 了严重 的阻 碍 , 并且 生 态 环 境遭 到 严 重 威胁 。从 林 业发 展 的 角度出发 , 结合沙产业的全 面发展布局 , 可以根据 当地 的实际状况 , 有 针 对性 的进 行 林 业 建 设 , 在 改 善 生 态 环境 的基 础 上 , 促 进 当地 经 济水平 的提升。目前, 沙产业在我国的内蒙古 、 甘肃 、 新疆 以及 宁夏 等 地 区 已经取 得 了显著 的效 果 , 为 我 国推 进 西 部大 开 发 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础 。 由于沙 产 业在 我 国发展 的时 间 较 晚 , 所 以在 实 际 运 行 的过 程 中还 会 遇 到诸 多 问题 , 还 需 要 在 国 家政 策 以 及地 方 政 府 各 部 门 的 支 持 与配 合下 , 才能 够 顺 利 的进 行 。文 进行 了分 析 , 然 后 提 出 了解 决 对 策 , 对 于推 动 我 国 沙产 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沙 产业 发 展 中面 临的 问题 1 . 1对 沙 产业 的认识 不 全 面 沙 产 业是 一 种 战 略性 的产 业 发展 , 但是 这 种 发 展 意识 在 沙 区 还

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及效益刍议

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及效益刍议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是华北和 , 西北的接合部 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 带 �乌兰布和灌域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 巴彦淖尔 市西南部, 北靠阴山山脉 , 南与黄河相邻, 地理区域为 8 40 0 8 , 北纬 40 2 东经 10 6 52 10 7 0 4 , 是河套 , � 灌区与乌兰布和沙漠的过度 衔接区 灌域内的乌兰 布和沙区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地处内陆荒 漠干旱地区,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自产地表水 径流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极度贫乏 , 现有的地表水和地 下水资源主要依靠引黄水和引黄灌溉入渗补给形成 � 可以说, 没有引黄水量, 就没有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相对 平衡的状况�
� � � � �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 � �� �� �;
中图分类号: X 17 1. 4
� � � �� � � 2 � �
� �; �
文 章编号: 10 0 9 - 0 0 88( 2 0 13 ) 0 2- 0 0 7 9 - 0 2
文章标识码: B
断增加 , 给原本脆弱的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环境造成了 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垦植面积不断增大, 用水需求随 之增加 �而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 , 引黄水量逐年减少 , 无法满足灌溉用水需求, 当地人便大量的无限度开采 地下水 �尤其是 20 0 3 年以来 , 乌兰布和地区打井数量 , , 增多 井灌面积扩大 过量开采地下水使降水漏斗日益 增大, 水质开始恶化, 沿阴山一带矿化度高的地下水向 乌兰布和地区东南部渗透 , 人畜饮水已受到影响 � 引 黄水量的逐年减少和地下水提取量的不断增加 , 导致 乌兰布和沙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多处滞蓄水海子干 枯, 重新沙化, 失去滞蓄洪水的能力, 造成地区气候的 恶化� 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少, 一些区域自然林开始化 稍死亡, 天然绿洲逐渐萎缩 � 1 乌兰布和沙区生态补水的必要性 据统计, 1997 年乌兰布和沙漠有大小湖泊 130 多 多年的引黄灌溉使乌兰布和地区地下水位不断升 个, 水面达 0 .52 万 hm 2� 到 2 0 0 3 年, 湖泊数量大大减 高, 从而形成大大小小多处海子, 当地的生态平衡一直 少, 昔日的小湖泊全部干涸, 40 多个比较大的湖泊, 水 2 由此维持着�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增长, 资源开发利用 域面积也 明显 缩小, 湖 泊水面 不足 0 .4 万 hm � 据 2 0 0 5 年调查 , 0 hm 2 以上的湖泊仅存 29 个, 的强度不断提高, 农田面积 , 草场载畜量, 用水量等不 面积在 2 水 ������������������������������������������������ 要向更新型的生态型护坡转变� 3 结语 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 , 边坡治理也从 传统型护坡只考虑了边坡的力学稳定, 忽略了边 过去的对安全 , 经济的关注向保持边坡的自然特征的 坡再生物 , 环境及景观上的要求 � 生态型护坡是在传 模式转变 �传统的护坡形式显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 统型护坡的基础上的改进, 是护坡基本功能的延伸, 不 会的发展观念 , 生态护坡的出现是护坡建设工程的一 , , 单纯局限于新型环保材料或技术的应用 也同样重视 大进步 也将成为今后护坡工程设计思想中的主流� ( 编校: 杨亚军 ) 发掘人工材料技术的生态功能 , 在设计和施工中能更 多的顾及环境和生物的需求 �因此, 生态型护坡既源 收稿日期: 20 13 - 0 1 - 29 于传统型护坡, 也有别于传统性护坡, 是护坡工程发展 � � � � � � 作者简介: � �, � ���� 的新阶段�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 人们不断提高 了对护坡工程环境效益的要求, 传统的护坡方式必然

荒漠化土地治理与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荒漠化土地治理与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荒漠化土地治理与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荒漠化是指原本不是荒漠地区的土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地逐渐沙化干燥,并且无法再维持农业生产或人类居住的状态。

目前,全球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因此治理和利用荒漠化土地势在必行。

荒漠化土地治理必须从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两个方面入手。

从源头上,需要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尽可能避免过度排放工业废气和种植过量化肥农药等。

另外,保护水资源也是治理荒漠化的关键,建设水库、水渠、排水系统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综合治理方面,可以采用种植树木、固沙、定植草籽等方式,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度,保持土壤的水源结构,防止土地侵蚀和沙化。

荒漠化土地的治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激励和引导农民和企业参与治理工作。

政府需提供技术指导、经济补贴等支持,为农民提供种植树木、草籽等质优价廉的资源,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销售渠道。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土地荒漠化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荒漠化土地的利用也是重要的课题。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适宜的农业生产,提供农民的生计和食品安全。

引入合适的作物种植模式,采取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技术,提高土地的农业生产能力。

其次,荒漠化土地还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等活动,充分利用荒漠化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景观,并借此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

此外,发展荒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也是一种有效利用手段,如枸杞、沙漠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这不仅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和利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问题,荒漠化土地的治理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固沙、种植树木的技术等。

其次,资金问题也是治理荒漠化土地的瓶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人们也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观念,减少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土地的破坏。

内蒙古沙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内蒙古沙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内蒙古沙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宇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01期一、对沙产业理论的认识“沙产业”最早见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1984年发表在《农业现代化探讨》上的一篇文章中,题为《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

文中将沙产业定义为:一种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包括农业、林业、草业、海业与沙业。

1988年,钱学森在了解到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后,提出防沙、治沙也是沙产业的一部分。

之后,许多学者和专家在已有的基础上对沙产业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沙产业就是沙区产业,不仅是农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还包括石油、煤炭等产业,后来有学者称之为广义的沙产业。

发展至今,普遍认为沙产业的总体思想是:用一种新的思维和理念认识、研究沙漠问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贸农工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重在实践,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沙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沙产业的意义重大我国沙漠总面积达130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左右。

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并且土地沙化非常严重。

第四次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1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

土地沙化会加剧环境恶化,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沙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境内分布着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巴音温都尔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以及阴山北麓的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土地,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90个旗县、市、区,面积达4159万公顷。

第四次内蒙古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52.2%。

全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41.4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5.05%。

加强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分洪区综合治理 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分洪区综合治理 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分洪区综合治理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必要性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它在我国沙漠化防治、干旱荒漠化地区环境治理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

乌兰布和沙漠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以及境内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使其在全国的沙漠化防治、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资源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愈演愈烈。

因此,乌兰布和沙漠风沙侵袭,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交通、水利设施、农牧业经济的严重威胁,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分布面积大、立地条件差,冬春季节每遇大风,极易扬沙或形成沙尘暴,对我区及京津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形成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京津地区及整个华北的生态安全,该地区急需治理。

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危害及治理现状1、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危害。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万亩,在磴口县境内约有三分之一。

磴口县土地总面积4166.7平方公里,其中: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2846平方公里,占总地面积的68.3%,地貌类型由沙漠、山地、平原和湿地四种组成,土壤类型有灌淤土、盐土、风沙土、灰漠土、棕钙土和草甸土组成,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风沙线长达154公里。

磴口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平均降雨量142.7毫米,沙区不足100毫米,年蒸发量为2372.1毫米,是降水量的16.6倍,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风速每秒3米,全年扬沙日数80余天,沙尘暴日20余天,频繁的大风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沙漠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一是乌兰布和沙漠在冬春季节受强大西北风的作用下,每年向黄河输沙约7700万吨,造成黄河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公分以上,致使河道淤积,黄河水面高出磴口县城所在地——巴彦高勒镇2—3米,在磴口县境内形成名副其实的“悬河”,对整个黄河中下游的行洪安全产生较大隐患,给防洪带来较大的压力,危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