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_理论方法_史观史法

合集下载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人”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易经解析之天人合一探讨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易经解析之天人合一探讨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易经解析之天人合一探讨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它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卦象的变化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天人合一。

本文将对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进行探讨和解析。

天人合一是易经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易经中,天代表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人则代表人类社会的活动和行为。

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首先,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易经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例如,易经中的卦象变化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此外,易经还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获得健康和幸福。

其次,天人合一思想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易经认为,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然而,这些个体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易经中的卦象变化也可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例如,易经中的“乾卦”代表着刚健的阳刚之气,而“坤卦”则代表着柔顺的阴柔之气。

在人际关系中,有时需要阳刚的力量,有时又需要阴柔的包容。

只有在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进步。

此外,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

易经认为,人应该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

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人才能与天地万物相通,与自然界达到和谐的状态。

易经中的“君子”就是追求道德完善和精神升华的典范。

君子不仅要修养自己,还要影响和帮助他人,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

综上所述,易经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关系的综合性思想。

它强调了人类应该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关于天、地、人为什么称为“三才”?这个解读浅显易懂

关于天、地、人为什么称为“三才”?这个解读浅显易懂

关于天、地、人为什么称为“三才”?这个解读浅显易懂天地与人,为“三才”;日月五星,谓“七政”。

还有一种说法是“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

这里都提到了三才,而三才里的天、地、人究竟是指什么?蕴含着怎样的道理?从这一概念中如何解读出“命由天定”的局限性呢?网络供图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三才中的天、地、人就是特指的苍天、大地、人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最早的出处《易传》中是这样写的“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具体的说就是:天为“天机道”、地为“地脉道”、人为“人间道”,而三才实际上就是“三才之道”的简称;代入到天文命理中,天干、地支和藏干,这样就形成了人的命数。

网络供图三才的思想,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特别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把三才思想淋漓尽致的演绎了一遍:共工与颛顼(zhuan xu)争帝位,发怒撞断不周山,使支撑天的柱子折断,拴系大地的绳子断。

导致了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向西北方向移动;地向东南方塌陷,江河水都朝东南流去;给人类留存了这中间一块生存的地方。

天、地、人融为一体呈现上面说到人的命数为“三才”所形成,显然一点,所谓的“命由天定”肯定是个局限性的定论,或者说太过消极了。

首先这里的“命数”,就已经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了,人是可以向天、地学习的。

比如地大物博,人的心胸就应该开阔,学会容纳和接受;天高云白,人的眼光不可局限在一处,当让自己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性等等。

我们应该晓得人道是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的,通过效法天地之道,知常明变,适机而发,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比如“天道酬勤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天、地、人同框或者我们用数学概率说来解释一下,天机道、地脉道、人间道为三才之道,并决定人的命数,那么其中每个道的决定作用就是三分之一,天命是固定的,人类无法改变,可地脉道的地理环境、方位和个人努力是可以改变的,这样一来,三分之二的地脉道、人间道改变了,天命天机道的三分之一必定会被撼动,人的命数肯定也会改变了,俗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就是改变了地脉道和人间道的结果。

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三才之道

论“天地人”与“君臣民”三才之道《周易》中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的伟大学说,这三种元素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嘴基本单位和部分。

在《周易》中,“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即专指“天道、地道、人道”。

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的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所以,对于《周易》中天、地、人三才之道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周易》的本义及其实践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呢”按照《周易》本义的解释,所谓天道即为“阴与阳”,是就天之气而言的,即指阴阳之气;所谓地道即为“柔与刚”,是就地之质而言的,即指大地之土;所谓人道,是就人之得而言的,即指仁义之德的。

天、地、人三才之道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平面的、并列的,而是有主次之分,从属之别的。

这就是天道与地道乃是人道的范本、标准、指南;人道应该学习、效法、实践天道与地道。

其实,《周易》的作者,以“阴阳”高度概括了天上万象的变化情况及其规律,以“刚柔”高度概括了地上万象的变化情况及其规律,以“仁义”高度概括了人间万象的变化情况及其规律,其本质意图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够自己的学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之大道,从而获得人生成功的智慧。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对于天地万物以及人类中的重大地位与作用也予以了极其高度的评价,他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老子把天地人视为“三大”,并且把天地置于人之前之上,特别是还明确了人必须效法天地的基本原则。

在古代,君、臣、民三者关系是极其纯粹的,简单的说,君主乃是“真龙天子”化身,象征着上天,代表上天的意志和命令领导国家和人民;臣子作为君主的部下,遵照着君主的旨意和意愿执行辅助君主管理国家和人民;而人民是一个国家最底层和低层的群体,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接受君主和臣子的领导和号令。

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三才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它强调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只有在这种和谐的状态下,社会才能够繁荣昌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才之道的主要内容。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三才之道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和侵害。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界共同发展。

二、阴阳调和阴阳是三才之道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相对的方面,如光与暗、寒与暑、动与静等。

阴阳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追求阴阳的平衡,既不能过于偏向某一方面,也不能排斥另一方面。

只有在阴阳调和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三、内外相应内外相应是三才之道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强调了内外的关系,认为人的内在和外在是相互关联的。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会影响到外在的行为和表现,而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也会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内在的修养和品质,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以德为先以德为先是三才之道的核心价值观。

它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以道德为准则来行事,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升。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他人,恪守道义,遵循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德立身,以德养德。

五、变通应变变通应变是三才之道的灵活性原则。

它强调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善于变通和应变,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

只有具备灵活性和变通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六、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三才之道的治理理念。

它强调了在管理和治理社会时,要尊重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涉和控制。

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

“三才”理论与中国传统农学论略标题一:三才理论的概述与意义三才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是指道家学说中的“阴阳五行”、“天地人”以及佛家学说的“三世佛”等。

它强调宇宙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石。

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来说,三才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三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和谐统一”,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相同。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企业追求利润的非常性,而消费者则追求质量和价格的平衡,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需要寻找到最优解,在这一点上三才理论的理念与现代经济学高度相关。

其次,三才理论中讲述了“有始有终”,这与现代经济学中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创业、成长、成熟)的论述也非常一致。

企业在创业阶段需要找准市场位置,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成长阶段需要不断创新和扩大规模,成熟阶段则需要稳步发展并保持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三才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性作用。

标题二:中国传统农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传统农学无疑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农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十分明显:重视土地管理、注重科学技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中国传统农学注重土地管理。

在传统农业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土地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最重要的珍贵资源之一。

因此,土地保护和管理是农业的首要任务。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开始实行“三年耕地、一年休耕”的轮作制。

这种制度不仅能保护耕地的肥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

其次,中国传统农学注重科学技术。

中国人在农业技术方面一向非常擅长,如水利、农具、耕作、肥料等方面,中国的农业技术与管理都处于世界前列。

如在宋朝,农业活动得到了广大的发展,人力、畜力及农具的使用都有很大的改进,农民的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

最后,中国传统农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有诗云“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天地人的关系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天地人的关系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天地人的关系在古代中国哲学和文化中,易经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易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思想,其中三才学说尤其重要。

三才学说探讨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类生活的意义。

本文将对易经中的三才学说进行深入探讨,以加深我们对天地人关系的理解。

一、天地人的本质首先,让我们了解天地人的本质。

易经中认为,天地人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功能。

天象万物,宇宙的起源和运行可以被视为天的属性。

地孕万物,代表了大地的属性。

而人则是处于天地之间,有着通天地之灵性。

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整体。

天体代表了普遍的规律和秩序,它是无所不在的,支配着一切事物的运行。

地则是养育万物的母亲,孕育出各种生命的根基。

而人则是具有思维和意识的存在,拥有理性和自主性。

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

二、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易经的三才学说中,天地人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关系。

天作用于地,地孕育人,人受天地影响。

1. 天作用于地天的属性和规律作用于地,影响了地的运行和变化。

例如,天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地的气候和环境。

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也会给地带来周期性的变化。

天地相互作用,使得地的属性和功能受限于天的支配。

2. 地孕育人地作为孕育生命的母亲,滋养着人类的存在。

人类在地上生活,依赖着地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生存条件。

人从地中获得食物和水源,借助地的能量和资源发展自己。

地的属性和功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 人受天地影响作为处于天地之间的存在,人类常常受到天地的影响。

人类在生活中会受到自然界的限制和规律制约。

同时,人类的行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然界。

人类的活动可能破坏自然环境,但也可以依靠聪明才智改善环境。

人既是天地的产物,又有能力去改变和影响天地。

三、三才协调与平衡三才学说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和谐的世界。

1. 天地融通天地之间的融通是宇宙运行的基础。

天人关系——精选推荐

天人关系——精选推荐

天⼈关系浅谈中国传统⽂化中的“天⼈关系”摘要:天⼈关系是中国传统⽂化的⼀个核⼼问题,同时也是最为⼤众化的哲学观点。

天⼈关系中,天是指客观规律,⽽⼈则是主观能动性,天⼈关系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得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为”并不是真的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放任⾃流,⽽是要求君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种很⾼的统治艺术;⽽顺天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制天则是要求我们要掌握规律,后两者都是强调我们要积极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天⼈关系;天⼈合⼀;天⼈感应。

天⼈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讨的⼀个重要问题。

部分哲学家把天理解为⾃然,于是天⼈关系即指⼈与⾃然的关系。

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致分为两派。

⼀部分⼈,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学派中的⼀些⼈物认为,⼈在⾃然⾯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提倡⽆为,绝对地顺应⾃然过程。

当代西⽅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类放弃现代⽂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致的。

另⼀部分⼈,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唐代的刘禹锡等,肯定⼈对⾃然的主观能动作⽤,提倡“制天命⽽⽤之”,即利⽤⾃然规律造福⼈类。

显⽰出开发⾃然的进去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家讨论天⼈关系,⽬的在于寻求⼈⽣⽬标。

当代某些学者从战略上研究社会发展机器与环境关系,也利⽤类似的⽅法论原则。

如强调按照环境的约束条件或⼈与⾃然环境和谐的⽬标来规划社会发展,确⽴相应的价值观念等。

这种⽅法原则是环境条件乃⾄⽣态规律对社会和⼈⽣⽬的制约作⽤的反映。

如果由于知道思想不同,或对天⼈关系的实际状况的判断不⼀致,采⽤上述⽅法论原则并不⼀定导致相同的结论。

“天⼈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之⼀,关于天⼈关系有下列⼏个观点 1⽼⼦认为“顺天⽽⽆为” 2孔⼦认为“顺天⽽有为” 3荀⼦认为“制天⽽⽤之” 4董仲舒提出了“天⼈感应,天⼈合⼀”的关系.5宋朝理学家朱熹则提出了“存天理,灭⼈欲”的说法。

⼈与⾃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关系。

东⽅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置于⼀个彼此相连的⼤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本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现在我们借用它来讨论中国经济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借用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与“天人关系”论(这里主要是指“三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如果我们不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就既不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和特点,也不能正确总结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越来越严重,引起世界上有识之士对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天人关系”这一中国哲学的古老论题重新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人们发现,西方近代文明过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这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反观中国的传统文明,比较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具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人类需要建设新的生态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是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东方理念回归。

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但有些学者用“天人合一”概括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认为它是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特点,并以此区别以“主客二分”为特点的西方文化。

这种观点十分流行,已经在当今思想界占居了话语优势。

但在我看来是颇可商榷的。

我们知道,“天”和“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出现最早而又历时最久的一对哲学范畴,它包容了多种复杂的涵义,以至有的哲学家把“天”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件“魔物”之一(熊十力:《乾坤衍》)。

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学派所说的“天”和“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自然与人类。

甲骨文中的“天”字是大头人的形象,表示人之顶巅,作“大”或“上”解。

大约商末周初,“天”被用以指称人们头顶上的苍天。

由于浩淼的苍天被认为是至上神的住所,于是“天”又成为至上神的代称。

三才——传统文化与“三”

三才——传统文化与“三”

三才——传统文化与“三”三才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三才的理念,即天、地和人。

在中国文化中,三才被视为宇宙万物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从三才的概念、三才的内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三才的概念。

三才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一种思想,它将天、地和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理论系统。

其中,“天”代表着宇宙和自然界的力量,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地”代表着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和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而“人”则代表着人类自身,是这个整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三才的内涵。

三才意味着天、地和人的和谐统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世界的运行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是一种宇宙观念和思维方式,人们通过与自然界的交往和调和,追求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观念中,人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共同发展。

三才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界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次,三才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注,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身养性。

最后,三才的理念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三才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三才的理念也提醒人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精神追求。

最后,三才的理念也促使人们在文化创新中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总之,三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三才的理念强调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环境、人类自身以及文化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三才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指导人们秉持和谐共处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ﻭ“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界与人类置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中考察;它既是一种宇宙论,又是一种方,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

“天人关系”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则始终是哲学的基本精神,正如许多学者所说,这一学说要求人与自然统一。

天人统一的思想几千年一直指导着人的生活,显示其特有的活力。

而这在当代是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ﻭ自然哲学是一种有机论的宇宙观,它用气、、五行说明宇宙的构成和运动。

我们知道,在它看来,人与自然是同质的,都由元气所构成。

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植根于这种有机整体的系统观念,其中还内含了万物有灵的思想。

它的产生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远古到殷商为萌芽阶段。

“自我意识”朦胧的时候,人类便不自觉地开始有了“天人关系”的直觉领悟。

当时,人类依赖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并由对大自然的不了解而感到它的神秘,由神秘而畏惧;由于神秘与畏惧的共同作用,原始或巫术产生了。

在原始人类看来,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秘的、超验的力量在操纵着人的吉凶与祸福。

于是人神和祭祀问卜便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而当原始经济从采集渔猎到畜牧业和农业阶段时,组织也由原始部落进化到了氏族公社。

至此,人类开始认识到生命既得之于自然,又得之于祖先.所以,在氏族公社的祭祀中,就有了自然神与祖先神合一的情形。

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的“人神以和"(P4),其意就在说明自然神与祖先神不仅相遇,而且关系亲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人神互参,人兽共体。

由此,人们便有了天人而一的体悟。

《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P843)这正昭示着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西周是天人合一思想初步阶段.西周时期,“天”为最高主宰的意识进一步确立,这种天国与人间、神冥与世俗合而为一的本身就蕴含着人们试图要对自然与、天道与人道关系进行总体把握的意识.在这种意识里,作为最高对象的“天”不再被崇拜为“神",而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世界本质的一种抽象;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已使用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和。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

《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

最先阐述这一思想的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的指导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

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天人关系”本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现在我们借用它来讨论中国经济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借用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与“天人关系”论(这里主要是指“三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如果我们不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就既不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和特点,也不能正确总结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越来越严重,引起世界上有识之士对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天人关系”这一中国哲学的古老论题重新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人们发现,西方近代文明过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这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反观中国的传统文明,比较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具有许多合理的因素。

人类需要建设新的生态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是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东方理念回归。

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但有些学者用“天人合一”概括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认为它是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特点,并以此区别以“主客二分”为特点的西方文化。

这种观点十分流行,已经在当今思想界占居了话语优势。

但在我看来是颇可商榷的。

我们知道,“天”和“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出现最早而又历时最久的一对哲学范畴,它包容了多种复杂的涵义,以至有的哲学家把“天”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件“魔物”之一(熊十力:《乾坤衍》)。

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学派所说的“天”和“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自然与人类。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

理论资料整理:三才理论因课题需要,对三才理论进行了整理,其内容来自于各种书籍,不是本人原创。

如有中医同道需要,自取。

1.三才理论的产生最原始的先民,混沌蒙昧,天人不分。

随着人类的逐渐发展,产生了自我意识,才开始出现了最早的天人观。

人代表了人的自身,天则是指的外界环境。

随着人对天人认识的逐渐加深,逐渐出现了两种天人观。

一种是以人为中心的天人观,强调人力的作用,天人对立。

一种是消极的天人观,强调自然规律的不可知,以及人类的渺小和无奈。

以人为中心的天人观,最终发展为强调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人定胜天;而消极的天人观则发展为了宗教崇拜。

中国的天人观则是走了两者结合的路子。

既承认天的伟大,也承认人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三才的思想。

在夏代以前,上古先民就形成了比较初始的天、地观念。

风雨雷电、四季变化,这些东西与山川河流、地理环境是不同的。

天地人三者的不同,是形成三才思想的重要现实因素。

现存最早的关于三才思想的论述,出现在《易传》。

《周易·系词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周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易传》为孔子晚年所做,因此三才观念在春秋末期已经完全成熟。

2.三才《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才,草木之初也”。

才,又有存在的意思。

三才:指天、地、人。

语出《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天”的含义比较多,有“自然之天”、“人的外在环境”、“义理之天”、“命运之天”、“神”的各种说法。

同样,“地”、“人”也有很多种说法。

后世三才理论被用于宗教、易学、哲学、医学、天文、农业、军事、建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形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综合起来说,三才就是三个不同的存在。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易经中的三才学说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易经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

其中的三才学说探讨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

本文将对易经中的三才学说进行详细讨论,以揭示人类与宇宙的互相依存与辩证发展的关系。

一、阐述三才学说的意义与内涵三才学说是指易经中对宇宙万物分别归属于天、地、人三个层面的看法。

天象往往代表着宇宙的运行规律与自然界的力量,而地则代表了一切有形的事物,包括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

人则置于天地之间,既是地的一部分,又具备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三才学说将天、地、人三个要素作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论述人类与天的关系1. 以天命为依归根据易经的观点,人类应该尊重天命,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天意。

人类的命运与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联系,人的行为会对宇宙产生影响。

因此,人们应当顺应天命,并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谐来保持与天的和谐关系。

2. 追求天人合一易经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天地共通一气。

通过修炼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人们可以与宇宙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体现了易经中强调的人与天的紧密关系,人与宇宙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

三、论述人类与地的关系1. 依存地的资源与环境地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水源、居住空间等必要资源。

人类必须尊重地的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与保护地球,以确保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只有积极维护地球的自然平衡,人类才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活。

2. 与地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地球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类受到伤害,而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良影响,加剧环境破坏。

因此,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

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才能实现人类与地的和谐共生。

四、阐述三才之间的辩证关系1. 人类作为“中庸”的角色易经中的三才学说将人类置于天地之间,使其成为天地之间相互联系与制衡的关键。

从“天地人三才”到“天人合一”

从“天地人三才”到“天人合一”

从“天地人三才”到“天人合一” 作者:何室鼎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05期一、引言长期以来,“天人合一”被国人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本旨”,也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如何对待生态环境、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

但这种概括显然缺乏说服力,如刘笑敢先生的研究所显示的,“天”“人”两个术语囊括了中国哲学的太多问题,其具体意涵极为丰富,无法被简单概括。

这势必导致中国哲学史上“天”与“人”的关系并不必然是“合一”的。

刘笑敢先生援引张岱年先生的论述指出,“天人合一”理论观点的真正形成应当在汉代甚至宋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词汇的具体含义也并不必然指向中国哲学的“特点”或“基本问题”,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刘笑敢先生在《天人合一:学术、学说和信仰——再论中国哲学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一文中指出,“天人合一”四字连用在古代著作中的出现极少,其首次连用是在张载《正蒙·乾称》对儒家天道和人事关系观点进行概括时,而之后的使用尽管各自含义有差,却始终缺少对整个“中国哲学”本旨的全面概括,多是不同作者就其关注的具体问题而发。

事实上,将“天人合一”抬高到中国传统文化本旨或特点高度的是近现代的学者,其目的也不是追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旨,而是要回应现实关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哲学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或本旨的探讨是无意义的。

即便我们并不必然需要整理出一个区别于西方哲学的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即便我们仅仅试图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久违的对话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

在笔者看来,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哲学中“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即与西方哲学“存在问题”(ontology)相似但又异趋的问题。

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所提出的,一方面,天人关系问题关系以及中国哲学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学说赖以展开的重要预设,是进入传统中国哲学传承、对话和交融进程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没有“be”/“on”结构和问题关切的中国哲学所提出的这一问题并不必然是“本体论”问题或“宇宙论”问题,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如西方存在问题那样一以贯之地被讨论的问题。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

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

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领域,如哲学、自然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哲学领域中的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天人合一”之说。

《易经》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

这种观念在后来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讨。

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

道家认为,人应当遵循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努力追求与自然的合一,从而达到彼岸境界。

另外,儒家哲学也强调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的含义和意义天人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指天和人之间的合一。

在古代思想中,“天”往往被视为自然界的一种力量,具有不可抗拒和超越人力的作用。

而“人”则代表着另一类力量,是在天地规律下活动的,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有机体。

天人合一的含义是指,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某种结合和协调,人应当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是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理性宣示,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方式。

对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来完成天人合一的过程。

三、天人合一的体现1. 自然与人类的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的物质来源,人类应当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了解,来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而适应自然的变化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合一的实践在实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强调过天人合一的实践,如孔子在《大学》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

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

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以其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智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天地人三才是易经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它代表了宇宙的运作规律和人生的哲学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并分析其在人生和道德观念中的重要意义。

一、天地人三才的概念天地人三才是易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天”、“地”、“人”三个元素构成。

其中,“天”代表天空、自然界及其运行规律;“地”代表大地、万物生长的土壤;“人”则代表人类社会和个体。

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宇宙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天地人三才的核心思想是“顺天应人”,即人应该顺应天地的运行规律,与之和谐共存。

在易经中,它体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观念,追求与自然相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天地人三才的道德观念天地人三才在易经中不仅仅是一个宇宙的规律,更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

它强调人与天地的和谐关系,提倡人类遵循天地的规律和人伦之道,追求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修养。

1. 顺天行道在易经的世界观中,人应该顺受天地之道,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

只有顺应天地的力量和规律,才能使自己达到心灵的宁静,并与宇宙达成一种和谐。

这种顺天行道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着人们追求真善美,远离邪恶和矛盾。

2. 尊崇自然易经中强调尊崇自然,将自然界视为最高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人们应当敬畏大自然的伟力和智慧,同时要学习自然界的均衡与和谐。

唯有尊崇自然,才能体会到天地所赐予的无尽智慧,进而实现无我境界和道德的卓越。

3. 修身养性天地人三才的理念要求人们修身养性,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只有通过自身的修炼,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的和谐。

易经中提倡的修身养性的思想,为人们树立了一种追求道德至高无上的人生目标。

三、天地人三才在人生中的意义天地人三才不仅仅是易经中的理论概念,更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

它在人生中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启示。

1. 求真求善求美天地人三才的理念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谈谈《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谈谈《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谈谈《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一、天人合一的含义“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

它不但是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如道家、中国化的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等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家所谓天人合一,有二层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

天人相通的学说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即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

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

本根有道德的意义,而道德也有宇宙的意义。

性是天之所命,即人道之根源。

道由性出,性由天授。

道、天、心、性、命,只是一事。

学者们认为,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发端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大成于宋代道学,而由张载开其端。

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

天人相类认为,天与人在形体、性质上皆相似,天所有者,人亦有之;人所有者,天亦有之,天人相副。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上的一切都与人间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

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

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

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确认皇帝应当“法天而治”的理论。

董仲舒的观点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但这个理论的影响之大,可以从司马迁写的《史记》上面看出来。

司马迁为了“凡举事无逆天数”,而因“天有十二辰而作十二本纪;天有十干,作十表;天有八方,作八书;……”。

更有甚者,北京的故宫就是“象天设都”的典型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对应的。

二、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八卦。

《易传》中早有论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易经》思维曾给予极高评价,并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思维。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

天地人合一的理论内涵体系和方法“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和哲学命题。

从远古时期,古代人民就开始探索大自然的运行规则,崇拜上天,敬畏天地,祭祀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着先贤的聪明才智和深刻的哲理,从天地自然观到国家治理观,再到格物致知观,天人合一之道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成为社会发展的轨迹和规则。

今天我们就结合《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的学习,来探讨一下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轨迹和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发展轨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仍是一种神人关系,但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的观点。

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是讲人与有意志的神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

这种转化在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中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

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具有的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以孟子为倡导者,孟子的“天”极少有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位置:首页 >> 史观史法 >> 理论方法 * “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 ------------------------------------------------------------------------ 作者:李根蟠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2-5 11:39:49发布) 阅读982次 “天人关系”本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现在我们借用它来讨论中国经济史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借用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与“天人关系”论(这里主要是指“三才”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如果我们不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就既不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和特点,也不能正确总结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活动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一)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越来越严重,引起世界上有识之士对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天人关系”这一中国哲学的古老论题重新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发现,西方近代文明过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这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反观中国的传统文明,比较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具有许多合理的因素。人类需要建设新的生态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是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东方理念回归。 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学者用“天人合一”概括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发展的思想,认为它是传统“天人关系”论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特点,并以此区别以“主客二分”为特点的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十分流行,已经在当今思想界占居了话语优势。但在我看来是颇可商榷的。 我们知道,“天”和“人”是中国传统哲学出现最早而又历时最久的一对哲学范畴,它包容了多种复杂的涵义,以至有的哲学家把“天”称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件“魔物”之一(熊十力:《乾坤衍》)。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学派所说的 “天”和“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于自然与人类。甲骨文中的 “天”字是大头人的形象,表示人之顶巅,作“大”或“上”解。大约商末周初,“天”被用以指称人们头顶上的苍天。由于浩淼的苍天被认为是至上神的住所,于是“天”又成为至上神的代称。西周初年“天”已逐渐代替殷人的“帝”( 拥有主宰人间吉凶祸福的无上权威的至上神)的称呼,而“天”和“人”也作为相互对应的概念同时出现在当时的文献中。{1} “天”可以通过龟卜向人间发号施令,赐福降祸,而“夙夜畏天之威”(《诗·周颂·我将》)的“人”则匍伏在天帝的脚下。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态,却很难说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的关系。西周晚年,史伯阳用天地阴阳二气的失序来解释地震的产生(《国语·周语上》),春秋时期又出现了“天有六气” 地有“五行”之说(《左传》昭公元年、《国语·周语上》)。这样,作为无所不在的、流动的精微物质的“气”的概念介入了“天”之中,使“天”也物质化了。从此,对“天”的理解呈现多元化,有自然之天,有神性之天,有理念之天,有本然之天,有命运之天等等。不同学派间,同一学派中的不同学者间,乃至同一学者在不同场合下,也存在不同的“天人关系”论。 儒家的“天人关系”论的主流是“天人合一”,但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或表现为“天人相通”,或表”(《孟子·尽心》)这里的逻辑前提是“人性天授”,所以只要充实和发挥人性,就可以达到“知天”的境界。孟子把仁、义、忠、信等说成是“天”之所赐,称为“天爵”,实际上却是把人的道德理念当作“天”的属性,故此“天”实为理念之天。[2] 这种在理念之天的基础上“天人相通”的思想,为后来宋代的理学家所继承[3] 。儒家的这种“天人合一”论基本上不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在内。儒家另一类型“天人合一”论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在“天人相类”基础上的“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讲的倒大体是人与自然关系,但由于他的“天”是具有自然外貌的有意志、有目的的至上神,所以这种“天人关系”论反映了一种被扭曲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董仲舒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学者。 儒家也有主张“天人相分”的,代表人物是荀况。荀子的“天”是自然之天,既包括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等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也包括人生而有之的器官和情感(“天官”、“天情”),相对的“人”则指人类主体的活动。因此这种“天人关系”论大体相当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认为,“天”和“人” 各有自己的特点、职能和运行规律,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天”没有目的和意志,“人” 则是有目的和意志的,“人”的活动不能影响“天”的运行,“天”也不会有意识地给 “人”降祸赐福。人不能取代“天”的职能和改变“天”的运行,但可以在掌握“天”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天人相分”的观点,使“人”从对神性的天的敬畏中解放出来,与西方文化的“主客二分”论有某种相似之处,并颇有点“人类中心主义”的味道。但在荀子看来,人虽然处于非生物和生物发展阶梯的顶层,“最为天下贵”[4] ,但并非自然界的主宰,而只是与“天” “地”并立的自然过程的参与者[5] ;人和自然并不因为“天人相分”而处于对立状态,相反,人类和天地万物共处于和谐的整体之中,“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天”也是自然之天,而且比其他学派更彻底摒弃了神性的天,更深刻地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 25章)“道”含有规律、道理、道术等多重意义,但最重要的是作为天地万物发生的根源和基础的本体意义。在“道”的基础上,天地人成为统一的整体。庄子进一步提出“万物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思想。但老庄是“自然中心主义”,人虽然是“域中四大”之一,但在自然面前,人只能顺应它,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64章)[6] 。庄子的“天”有时是指事物的本然状态,而“人”则是对这种本然状态的改变。“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反对人对自然的任何干预和改造,向往人与鸟兽同居,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至德之世”。所以老庄的“天人合一”是人“与天为一” (《庄子·达生》)。正如荀子所批评的,他们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无需举更多的例证,从上述材料即可看出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论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天人合一”不足以概括其精髓。就这些理论所表述或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各派学说各有优缺点,荀子的“天人相分”说并不逊于老庄或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毋宁说,具有更多的合理因素。 (二) 人们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关系”论时,往往只注意讨论各个学派的不同观点,而相对忽视“天人关系”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上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关系。这是一种缺陷。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中,更能反映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而可供当今借鉴者,是“三才”理论而不是“天人合一”;而“三才”理论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农业实践的结晶。 “三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宇宙模式,它把天、地,人看成是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应用到各个领域。这三大要素的功能和本质,人们习惯用天时、地利、人力(或人和)这种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它。让我们看看天时、地利、人力(或人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如何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 《说文》:“时,四时也。”即春夏秋冬的季节变迁。又说:“旹,古文时,从之日。” 查甲骨文“时”作“”,正是从之从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阳的运行[7] 。这表明人们很早就直观地感觉到太阳运行引起季节的变迁,而称之为“时”。黄河流域地处北温带,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季节变迁的节律高度一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必须关注和顺应气候变化的这种节律,《尚书·尧典》说“食哉唯时”,充分说明了 “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可以追溯到农业起源的时代,故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的传说。不过,这是后人的追述,当时人们还没有把“天”和“时”联系起来。西周的“天”仍指人头顶上的苍天,并作为至上神——“帝”的代称。西周末年“气” 介入到“天”的概念中,春秋时代人们开始把“气”视为“天”的本质,把“时”视为“气” 运行的秩序。如《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而“气”和“阴阳”等概念的形成也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8] 。在这以后,人们逐步把“天”和“时”联系起来,形成“天时” 的概念[9] 。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把“时”,即气候变化的时序性作为“天”最重要的内容和特征。而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观天授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首要政务。 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自不待言。“利”字后人多从“锋利”、“利益”等意义上使用它,似乎与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其实不然。甲骨文中“利”字作“”,从刀从禾,原意应为收割禾谷所获;“利”作“锋利”、“ 利益”解只是其引申义。正如清代学者俞樾说: “盖利之本义谓土地所出者。土地所出莫重于禾;以刀刈禾,利无大于此者矣。” (《儿笘录》)可见,从“利”字的起源看,“地利”完全是从农业生产中得出的概念。 “利”虽用“以刀割禾”会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正如《管子·宙合》说:“山陵岑岩,渊泉闳流,泉逾瀷而不尽,薄承瀷而不满。高下肥硗,物有所宜,故曰地不一利。”所以“地利”也可以称为“地财”、“地材”、“地生”或“地用”。与“地利”密切相关的还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视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讲“土宜”正是为了尽“地利”,因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而“地宜”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的。 在“三才”理论最流行的表述中,与“天时”“地利”并列的是“人力”或“人和”。 “力” 字在甲骨文中作“”,是原始农具之耒形。大概因为用耒耕作要用力,所以引申为气力的力。可见“力”的起源很早,并且自始就是与农业有关的。这在早期文献中也有反映。如《尚书·盘庚》:“若服田力穑,亦乃有秋。”《多方》:“力畋尔田。”《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上。”《国语·晋语》:“庶人(主要是农民)食力。”这里的“力”是指劳动力。在古代农业中,劳动力和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很早就直观地感觉到了这一点。《管子·八观》:“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夫财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把其间关系说得很清楚。农业生产固然离不开人的劳动能力,但它不是由孤立的个人进行的,而是社会群体的行为。要使分散的“力”变成强大的“合力”,就必须协调各个单个人的关系,使群体和谐一致。因此,又有“人和”概念的产生。[10] “人和”正是为了发挥和加强“人力”,两者是一致的。[11] 由此可见,就其原始意义而言,天时、地利、人力(或人和)是地地道道的农业思想,农业语言。这表明,“三才”理论确实是在长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 “三才”理论把天地人作为宇宙间并列的三大要素,又把它们联结为一个整体,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而这种“三才”理论及其反映的自然观的特点,在中国传统农学中获得典型的表现。 由于“天”的多义性,中国古代“天人关系”论虽然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在内,但并不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天人合一”不能等同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但“三才”理论中,与生养万物的载体——“地”[12] 相对的“天”,则确定无疑是自然之天,而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或某种理念。“天”和“地”既分别指大自然中的天体和大地,又共同构成万物存在和活动的宇宙空间。《荀子·儒效》:“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管子·形势解》:“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所以古书中往往 “天地”“万物”并提,单言“天地”,也包括了天地之间的万物,相当于或近似于现在所说的自然界。所以,“三才”中的天地人,最接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农学中关于“天、地、人”关系的经典性表述,见于《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这里,“稼”指农作物,扩大一些,也不妨理解为农业生物,或为人们培育和利用的一切生物,这是农业生产的对象。“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天”和“地”则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13] 故上述引文是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或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它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是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把农业生产看作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我们知道,农业是以农作物、禽畜等的生长、发育、成熟、蕃衍的过程为基础的,这是自然再生产。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人的劳动的干预下、按照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因而它又是经济再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农业生物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作为经济再生产,农业生物又离不开作为农业生产主导者的人。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和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吕氏春秋·审时》的上述概括是接触到了农业的这一本质的。 “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普遍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学和农艺的各个方面。例如,按照“三才” 理论,农业生产的第一要求是“顺时”、“趋时”、“不违农时”,农业生产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要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节律保持一致。人们对天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运用天象、气象、物候、节气等多种手段,形成一个指时的体系,尤以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的结合为重要特色。二十四节气制定以标准时体系为核心,已经考虑和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而物候指时本身即以对天上、地下、人间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认识为前提。从《夏小正》到《礼记·月令》,都列出每月的物候、星象、气象和农事,把天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气象变化,地上的草木鸟兽的动态和人间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季节变化为轴,联结为一个整体。中国传统土壤学的显著特点,是从整个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土壤及其变化,把土壤看成是与天上的“阴阳”变幻、地上的草木荣枯相互联系的活的机体。“土宜论”和“土脉论”正是这种土壤学理论的精粹。中国传统生物学这一特点也至为明显:它把生物体视为由各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整体,注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抑此促彼的观察与利用;它把生物群落视为由同类或不同类的生物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它们之间的群体结构、彼此关系和物质循环,并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把生物与其周围环境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生物与气候、土壤的关系,后者导致生物学与土壤学的交融,以至形成极有特色的风土论和生态地植物学。 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并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隶,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过程的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是之谓能参。”最能反映“三才”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天地人的统一体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协调的,而不是相互对抗的。进一步说,天地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认识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论》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这里的所谓“养”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互养共生的意义在内。人们要注意不去打断天地万物互养共生的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去辅助它和促进它,并有节制地加以利用,以期达到和谐发展、永续利用的目的。[14] “三才”理论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一方面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集中表现在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发挥人的作用。古人认识到,农业生物的生长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