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劳务开发及扩大就业专题调研

合集下载

抓好就业服务 夯实民生之本——平昌县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抓好就业服务  夯实民生之本——平昌县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
本 刊通 讯 员
四J劳动保 障 /民生 2 I l 5
矿、 木城简 、 长沟浴看望基地 民工 。先后深入镇龙 、 西兴 等乡镇
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 为就业奠定 了坚 实基础 。
岗位 四项补贴的监管与发放工作
就 业 工 作 新 展 望
全年共 组织农村 劳动力技 能培训 3 0 6 0人 . 完成 目标任务 的 10 培训 后转移就业率 8 %以上 : 2 %. 0 组织下 岗失业人员再 就业培训 10 5 0人 . 民工 在岗培训 140人 将下 岗失业人 农 88
协议 书 与崇州市工业 园区建立长期 劳务合作伙伴关系 . 就 并 农 民工子女 上学 、 社会保险 、 生产生活条件达成 8项惠 民意 向 性协议 。先后组员深入武汉建华管桩集团公 司 、 宝鸡振 华职业 培训学 院考 察参 观 .慰问基地 民工 派员深入北京大安 山煤
咨询 、 跟踪服务等措施 , 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蜀风・ 平昌专页
2 1/ 1o第 3 4 0 01/ , 0  ̄
蘸够 赫 麓 雾 参 察 菇毽 鬈摹
平昌县 就业 工作 实现新突破
21 是“ 一五 ” 划的“ 官” 年 . 是“ 0 0年 十 计 收 之 也 十二 五 ” 计
强化失业保险工作 .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县就业局积极落
千方百计促就业 , 狠抓落实显成效 成功承办 了“ 中市 巴 21 0 0年民营企业招聘周 ” 启动仪式 . 引进市 内外 4 家企业 0余 入场招聘 , 签订劳务意向协议 7 2 。加强公益性 岗位的动态 8份 管理 , 重点对 江 口镇 、 城管局 、 西城新区及 4 个 乡镇公 益性岗 2
建好就业服务 窗 口。根据县委 、 县政府安排部署 , 配合主 管局在原就业服务 中心建好一 流的就业 服务窗 口及 人力资源

20958042_平昌县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_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20958042_平昌县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_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一是建立完善“一库五名单”,做到数据动态管 理。在全县镇村建立“一库五名单”,摸清全县贫困 劳动力基本情况以及就业创业底数,为政府制定贫困 户帮扶政策提供数据基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登记 贫困人口 12.5 万人,贫困劳动力 7.1 万人,落实农村 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动态管理,农村劳动力和农村贫 困劳动力两库数据更新率达 55%,准确率达 95% 以上, 做到全县贫困劳动力底数清、状态明、去向准。
扶贫专栏
平昌县打好促进就业组合拳 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2019 年以来,巴中市平昌县人社局深入实施贫困 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行动,累计开展扶贫专场招 聘会 12 场次,新增转移就业 6512 人,转移就业规模 达 26128 人,建成就业扶贫示范村 9 个、就业扶贫车 间 8 个,开展技能脱贫培训 115 期 4435 人,为增强 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助推全县 高质量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 26 人)。同时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就业政策宣传点, 接受咨询 100 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2000 余份。
据悉,此次主题为“用心用情 助您就业”的剑阁 县 2020 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旨在进一步 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措施,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 工作,促进农民工实现就业,特别是帮助建档立卡贫 困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五是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基地),助推全县脱贫 摘帽。构建“种植扶贫”“养殖扶贫”“加工扶贫” 等模式,引进纽扣生产业扶贫车间(基地)9 个, 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基地)24 个, 带动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495 人。按照每个基地 5 万元、每个车间 2 万元,每吸纳 1 名贫困劳动力 1000 元的标准累计兑现奖补资金 90 余万元。
三是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实现三方精准对接。 加强县人社局、企业、劳动力三方联系,拓宽就业渠 道,采取县城专场招聘和乡村小微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浅析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范文

浅析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范文

浅析县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范文今年初,州委书记到南部县调研组时强调,南部边疆地区要因势利导,培植裂稃经济增长点,狠抓劳务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一直以来,红河南部边疆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发育程度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民族众多,贫困面大,城镇规模小、城镇反哺小城镇能力弱,在全州底端经济社会发展中身处落后边缘。

重视和发展劳务产业是南部边疆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努力实现兴县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南部边疆地区要与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总而言之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一、发展劳务产业对南部边疆地区县域的现实意义发展劳务产业,不仅直接粮食作物增加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传统产业对于促进农村产业产品升级、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多地少、提供就业平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务产业促农增收。

“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方”。

近几年,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诸省收入的增长。

20__年,__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50元,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大幅提高19%(20__年初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6348万元)。

全县外出打工者人均收入3653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

许多农民认为“到头来种田一年,不如外出教书一季”。

许多外出务工者,摘掉贫困的帽子。

如马街乡木梳贾村委会是一个青一色的哈尼族村寨,全村730户3659人,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寒冷,经济来源主要靠水稻、玉米、黄豆和饲养生猪。

2021年前,全村男女老小闭守在角落里村子里,吃不饱穿不暧,是远近闻名的“穷山寨”。

在县委、政府发展战略劳务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现外出务工达700户20__余人,几乎家家户户几乎有人出游务工,甚至全家老小都搬到石屏、建水等地,平均每个人月工资500元。

20__年,全村靠劳务经济的毛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架起劳务合作“连心桥”——平昌县创建精品劳务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架起劳务合作“连心桥”——平昌县创建精品劳务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顿不说 , 昂贵 的差旅 费要花去他半年 的工 资 , 实在让他有苦难 言。 0 4年 5月县就业局 向大安山煤矿送出了首批女工 , 20 当王
平 的妻子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 ,让他喜极而泣 ……借助大安
山煤矿企业 大 、 部门多 、 工量 大的优势 , 昌县就业局积极 用 平
争取 承包 了矿机 关和 招待所 的保绿 保洁业 务 和工伤 护理项 目。承包 了机关和矿工食堂 ,鼓励民工的妻子赴矿 区从事保 绿 、 、 堂服务或 开店经商 。目 , 保洁 食 前 平昌县 民工已有 64 8 个 像王平那样 的劳务家庭活跃在大安山矿 区。 人本服务 为 民工撑起一方睛 空
矿 区成立 了平昌 民工劳务协议队 、 工会 和党支部 . 协调与
同等 的加班 补贴 、 中餐 、 刷用品等福 利待遇 ; 班 洗 民工在 矿区
内成立 了职工之家 , 业余 生活丰 富多彩 ; 民工参 加 了养老 、 为
医疗 、 、 等社会保 险 。 时缴 纳社保费用 。 工伤 失业 按
诚信务工 铺就劳务合作“ 绿色通道”
以就近免试就读煤矿子弟校 。 免收各类附加性收费 , 享受 与正 式矿工子女同等 的教育权利 ; 工发放 了“ 为民 医保 卡”在 民工 , 集聚地设立 了门诊部 , 民工生病 住院可就地就 医取药 , 可在职
大安 山煤矿 是北京市 京煤集团的一家 国有 大型企业 . 属 低 瓦斯 无烟煤矿 , 地处北京 市 门头沟 区 , 现有 员工 1 10人 。 32 早在 19 9 2年 , 昌县就业 局就与该矿签订 了长期的劳务合作 平
通 过与大安 山煤矿 的精诚合作 。 几年来 , 从未 发生过劳 资纠 纷和劳动争议 。在该矿务工 已有 8 的平 昌民工协议队队长 年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平昌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思考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平昌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思考

务市场 : 积极推行劳务“ 精品工程”广泛开展 “ , 诚信民工” “ 、百坚
民工” 等活动, 积极打造“ 餐饮 、 、 家政 建筑 、 缝纫” 四大劳务品牌 。
三是规范服务环境 , 实现维权优质化。按照“ 有序流动 、 安全转
移、 稳定循环” 的要求 , 实行“ 定期联系 、 跟踪服务 、 全程维权 ” ,
为用工单位培训民工 30 0 0多人 二是强化基地建设 , 巩固劳务 主阵地。 按照“ 联合企业 、 拓展基地 、 向输出” 定 的思路 , 积极打造 劳务品牌 . 努力开发劳务基地 。先后与北京 、 广东等 l 6个省市 3 个市 ( ) 2 县 达成用工协议 : 在乡镇 、 街道和社 区建立劳务网点 6 0多个 . 并与 1 3家民营企业建立用工关系 . 多方式开发本地劳
四劳 保 川动 障
@ 0 1 第∞ 0。 期 ∞ u /
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 同. 没有参加社会 保险 . 被拖欠 和克
扣 工资 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对农 民工 的管理与服务 相对 滞 后, 特别各个部 门之 间职能不清 . 分工不明 , 障不力 . 保 往往是

☆谢
生誊 /就
‰ ∞

平昌县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 、 口大县 。全县总人 口 人 9. 62万人 . 其中农业人 口 7 . 8 9万人。农 村劳动力 4 . 2 8万人 , 占
实可行 的配套政 策和措施 .统筹规划 部署 , 落实专项经费。各村 ( 区) 社 要设
立劳务服务站 .聘请 1 2名劳务联络 - 员或 协理员 , 夯实 基础 , 形成 网络 。把
优化在外务工环境 , 保障民工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平 昌县先
后 被评 为 “ 四川省 劳 务 开发 先进 基 地 县 ” “ 、 四川 省 外 派 劳务 基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务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部署,按照省委“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工作要求,切实为农民务工就业提供精准、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创业,2023年,我带领市局就业指导科、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一支“就业服务队”,深入全市经开区、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重点企业、高校、社区、乡镇(街道)、农村、就业特色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政策宣讲、实地调查研究、用工需求摸排、结对就业帮扶等系列活动,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组合拳,推动我市农民务工就业工作措施落地见效,以农民高质量务工就业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民务工就业情况(一)农民务工就业任务完成情况(二)农民务工就业整体形势一是由低收入型向高收入型转变,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年技能提升培训和在外务工经验的积累,使得农民外出务工就业规模增大;二是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务工报酬比起务农收益更为可观,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闲时务工多转变为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三是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技能提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砖工、焊工、装修工、家政服务工、厨师等技能型农民工比例大幅度提高,有各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型农民工越来越多;四是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中介参与、职业培训、安全护送、维权服务等一系列劳动保障体制更加完善,全市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打零工也通过建设外出务工市场和零工市场进一步规范。

二、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平昌调研报告

平昌调研报告

平昌调研报告平昌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期,为了了解平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我校决定开展对平昌的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平昌地区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以及相关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平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法。

首先,我们深入平昌地区,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旅游景点、企业和农户,对平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产业以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详细了解。

其次,我们还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广大游客对平昌的评价和需求,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看法和期望。

最后,我们还与平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代表进行了面谈和访谈,了解当地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

三、调研结果1. 平昌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平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河流和温泉等。

此外,平昌还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2. 平昌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平昌地区的农业以种植蔬菜、水果和养殖为主,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平昌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茶叶、中药材种植等,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

3. 平昌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来支持旅游业发展。

为了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体验,平昌地区政府加大了对旅游行业的投资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投资兴办特色旅游项目。

此外,政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旅游推介活动,提高了平昌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调研结论综上所述,平昌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平昌地区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需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最后,平昌地区应该注重旅游与环境的合理协调,保护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平昌县加强劳务输出后续管理

平昌县加强劳务输出后续管理

平昌县加强劳务输出后续管理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劳动保障》》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近年来.平昌县就业局针对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格局。

围绕“分散流动.合理引导.增强素质,培育基地”工作思路,及时调整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开展职业培训,加强后续管理。

同时在民工输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协议队.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民工各方面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总页数】2页(P28-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6
【相关文献】
1.加强劳务输出促进经济发展——信宜市劳务输出的调查 [J], 杨常青
2.劳务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富平县加强劳务输出的几点做法 [J], 何光奎;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村振兴局省委农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21〕33号) [J],
4.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村振兴局省委农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字[2021]57号) [J],
5.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指导意见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6900348_平昌县就业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

16900348_平昌县就业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

调研平昌县就业扶贫工作的对策研究 巴中市平昌县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兑现政策,全县就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平昌县就业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就业技能偏低、自我造血能力较弱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就业扶贫工作现状一是健全“一库五名单”,全面摸清507个行政村贫困家庭贫困劳动力底数,登记贫困人口12.7万人,劳动力3.7万人,实施动态管理,为就业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推进技能培训脱贫行动到村到户。

2017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797人,组织劳务品牌培训29期、技能培训198期、创业培训48期,参训贫困劳动力达4358人。

三是分期举办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累计举办2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推荐贫困劳动力就业0.5万人,全县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累计3.2万人。

四是落实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全县共计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658名,并足额兑现岗位补贴。

五是高标准建成就业扶贫示范村和就业扶贫车间,7个扶贫示范村共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408人,带动贫困家庭人均增收达1000余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就业扶贫奖补政策落实难。

奖补政策与农村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如大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社属于季节性用工,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时间不固定,属于灵活就业,达不到政策规定的“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标准。

此外,地方匹配资金非常有限,不能足额兑现奖补政策。

二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在学习技术、工作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全县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70%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具有初级技能证书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不及20%。

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参培率低。

三是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惠及面不高。

小微企业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帮扶其实现脱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缺资金、融资难是这类企业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创业担保贷款的门槛条件较高,小微企业很少享受到政策优惠。

平昌县劳动保障局——创新服务保民生 扩大就业促和谐

平昌县劳动保障局——创新服务保民生 扩大就业促和谐

平昌县劳动保障局——创新服务保民生扩大就业促和谐
本刊通讯员
【期刊名称】《四川劳动保障》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今年以来,平昌县劳动保障局以促就业、促增长、促稳定、促发展为目标,通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奋力实施民生工程,狠抓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创新劳动保障服务举措,为推动平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页数】1页(P40)
【作者】本刊通讯员
【作者单位】《四川劳动保障》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42.751
【相关文献】
1.厦门市劳动保障局——围绕中心抓创建着力民生促和谐 [J],
2.巴中市就业服务管理工作——坚持民生为要务扩大就业促和谐 [J], 王伟
3.五项举措保就业改善民生促和谐 [J], 郓城县政府综合室
4.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宁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J], 无
5.德阳市劳动保障局——稳定就业保增长扩大就业促民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96862_平昌:多措并举,走出就业扶贫新路子

15096862_平昌:多措并举,走出就业扶贫新路子

【扶贫聚焦】
巴中市平昌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
全县贫困人口达12.9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8万人,因缺乏技能导致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10%。

2017年,平昌县按照省、市就业扶贫工作安排部署,将就业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搭建专班、出台方案、分解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一库五名单 摸清扶贫家底置大型宣传标语2幅,在
悬挂就业扶贫标语每村至少
贴政策宣传写真1幅,在就业扶贫示
范村设置示范村标牌,书写固定标语
10幅,悬挂移动标语8幅,在基层就
业和社会保障平台长期摆放就业扶贫
政策宣传资料,力争就业扶贫政策家
喻户晓。

专场招聘 搭建就业新平台
举办就业援助月暨就业扶贫现场
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农村实用
技术培训642人,技能培训
劳务品牌培训227
“两后生”“扶贫专班”培训
托底安置 公益岗位助脱贫
针对农村贫困群众文化低、年龄
平昌:多措并举,走出就业扶贫新路子▲ 开展就业扶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劳务经济富民强县——平昌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纪实

劳务经济富民强县——平昌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纪实

劳务经济富民强县——平昌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纪实
苟晓蓉
【期刊名称】《四川劳动保障》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近年来,平昌县就
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奋力实施“劳务经济富民强县”战略.几年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8.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9.5万人次,实现劳务纯收入35.5亿元.占全县GDP和农业总产值的30.1%和41.1%,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平昌县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劳务输出示范县、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建筑劳务输出10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总页数】1页(P29)
【作者】苟晓蓉
【作者单位】平昌县就业局局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6
【相关文献】
1.大力发展劳务产业有效破解增收难题——对做大做强漳县劳务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2.健全体系市场运作做大做强做优劳务经济
3.发展劳务产业做强劳务经济
4.科学发
展壮劳务富民强县促增收——临洮县劳务产业发展纪实5.发挥科技威力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绩溪强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就业保障促发展 强化维权保稳定——平昌县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就业保障促发展 强化维权保稳定——平昌县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
督促用人单位签 订劳动合同 3 0份 . 2 为 2 0名农 民工 追讨 被 拖 欠 工资 55万 2 . 元. 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 了积极 的 促进作用
何 曼
农村养 老保 险参 保 2 5 0人 . 03 完成 年度

目标 任务 的 9 %:城镇 医疗保 险参保 4 13 0 0 3 5人 . 成年度 目标任 务的 8%: 完 4 失业保 险参 保 15 0人 . 10 完成 年度 目标
劳动保障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各项社会保险覆盖 面持续扩大 截 至 6 月底 , 全县各项社会保 险参保 总人
数 达 2 15 2 2 3人 次 . 比去 年 同 期 增 长
工6 8人的集体争议案件 。劳动保 障执 法监察力度进一 步加 大 . 通过开展解决
企业拖欠工 资、贯彻 执行劳动合 同法 、 整 治打击 非法用 工等专 项执 法监察 活 动. 处理和纠正 了部分企业及职 工的违
6 %. 中 . 7 其 企业 职工 基本 养 老保 险参
保 1 82人 .完 成 年 度 目标 任 务 的 69 14 0 %:机 关 事业 单 位 养 老 保 险 参 保
12 1 . 成 年 度 目标 任 务 的 15 : 94 人 完 1%
法违规行为 . 有力地保 障了企业 和劳动 者 的合法权 同时 . 接待处理群众举报 投诉 1 件 . 5 主动监察 用人 单位 15户 . 3
7 . 创业培训 14人 . 22 %: 5 完成 年 目标任 务 的 7 %.创业培训合格率 0 7 8 %以上 : 建 立就业见 习基地 2个 . 完成年 目标任
务 6 %。 7
保 险金 . 均月支支付额达 20 多万 平 40 元, 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 , 当期无拖欠 。 医疗保 险基 金支付 I6 万元 . 中. 42 其 报

探索新途径 推动大产业——平昌县“五项措施”促劳务产业发展

探索新途径 推动大产业——平昌县“五项措施”促劳务产业发展

探索新途径推动大产业——平昌县“五项措施”促劳务产业发展李东【摘要】近年来.平昌县劳务产业工作以巩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坚持“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抓好培训提质、中介培育和强化服务三个环节,提升“诚实守信、勤劳聪慧”的劳务品牌.努力推进劳务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程。

2011年,全县转移劳动力34.7万人.创劳务收入29.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1%。

【期刊名称】《四川劳动保障》【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1页(P21-21)【关键词】劳务产业;平昌县;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大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产业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作者】李东【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6近年来,平昌县劳务产业工作以巩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为载体,坚持“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抓好培训提质、中介培育和强化服务三个环节,提升“诚实守信、勤劳聪慧”的劳务品牌,努力推进劳务产业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程。

2011年,全县转移劳动力34.7万人,创劳务收入29.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1%。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平昌就业网站、平昌电视台、《平昌周末》等传媒平台,向广大群众及时提供求职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大力宣传全县劳务产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提高了干部群众对就业工作的深刻认识,增强了他们支持、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1年印发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引导性培训手册1万多册,发放就业信息15000余份、“春风卡”4000余册,组织干部下乡宣传12场次。

强化基地联络,搭建对接平台在巩固县内外原有劳务基地的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地知名大型用工企业进行了考察,先后开辟了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斯比特物业公司、湖北建华管桩有限公司等劳务基地8个。

平昌县强化服务保障 提升群众满意度

平昌县强化服务保障 提升群众满意度

|区 域|59平昌县:强化服务保障 提升群众满意度2020年,巴中市平昌县人社局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大力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就业民生目标,持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成效突出平昌县人社局全力强化主导产业人才支撑,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态势稳定转好作出了积极努力,受到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扎实开展援企稳岗“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为139家企业兑现稳岗补贴,共计1136.45万元,落实社保降费减负政策,为791家企业减免社保费9336.7万元。

全县三个“3+1”产业吸纳城乡居民就近就业1.3万人次,本地企业吸纳就业1.7万人次,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带动就业1.8万人次,县内就近就业人员4.8万人,省内外转移就业规模达34.8万人。

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技能技术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3666人,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培训929人,培训后就业成功率达90%以上。

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场,为120余家县内外企业招聘员工1.6万人次;统筹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组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共4.5万人。

加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城镇就业困难人员678人,兜底安置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6122人;努力稳定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规模,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达5.56万人。

“温暖人社”服务品牌创建持续推进平昌县社保局成立了10个乡镇人社工作指导组,为统筹推进全县人社系统各项业务工作和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夯实基础。

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全员大学习、全面大练兵、层层大比武,培养练就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服务能手。

严格按照“五制、四公开、三亮明”要求,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和服务规范承诺制度,持续推进第三代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发行应用。

同时,精简证明材料,简化办事流程,做到线下“一扇门”、线上“一网通”、资料“一眼明”、首问“一口清”。

劳务调研报告5篇

劳务调研报告5篇

劳务调研报告5篇劳务调研报告1实施创新“三位一体”破解城乡就业难题--剖析图强劳务公司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20__年7月16日,由龙潭街道办事处、龙潭街道鹤林等20余个社区共同发起成立的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是成华区龙潭街道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按照“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工作思路,引入市场机制组建起来的非盈利性劳务服务(企业法人)。

公司集培训、就业、为一体,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员工,为员工提供规范化岗位,为破解再就业难题,为社会提供人性化服务”为工作宗旨。

到目前为止,共成功开发就业岗位4000多个,委托培训单位培训员工3000余人,解决了2200多名失地农民、260余名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真正成为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之家,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一、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城乡就业市场化运作之路随着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辖区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些素质不高,技能欠缺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龙潭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

龙潭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由于劳动力供求双方、现行就业机制等多种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迫使龙潭街道创新就业服务,探索一条更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新路子。

1、劳动力由于整体素质不高,迫切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劳动就业服务。

龙潭街道幅员面积37.61方公里,总人口53264人,农村居民44203人,农村劳动力27014人,其中2万人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尚有0.7万人未实现转移就业。

2.7万劳动力中,80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下劳动力占65,41岁—60岁劳动力占35。

辖区农村居民小农意识强,生活和工作半径小,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水低、劳动技能差,造成就业路子狭窄,就业不稳定,迫使需要引导与帮助。

同时,随着土地的失去,社区居委会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力、号召力趋小,广大失地农民迫切需要一个有归属感、具有法人地位和一定经济承担能力的劳务服务,有、系统地为其提供培训、就业、劳动等服务。

关于我县推进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推进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推进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我县推进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一、背景介绍:我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县城,一直致力于推进就业和创业工作,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就业创业的便利度和竞争力,我们对我县的就业创业营商环境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相关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调查范围包括企业主和就业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

三、调研结果:1.企业和就业者对就业创业营商环境整体评价良好。

调查表明,81%的企业主和90%的就业者对就业创业环境满意程度较高,认为我县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这主要得益于我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2.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得到企业主和就业者的高度评价。

调查显示,63%的企业主表示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对他们创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80%的企业主认为政府在企业创办和注册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就业者对就业岗位的多元化也表示满意,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3.创业和就业所需手续办理时间和成本相对较低。

调研结果显示,83%的企业主和79%的就业者认为办理创业和就业所需的相关手续时间相对较短,成本较低。

这得益于我县政府的简化审批流程和提高效率的服务。

4.部分企业主和就业者对融资渠道和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表示担忧。

调查显示,39%的企业主表示对融资渠道不够多元化表示担忧,51%的企业主认为人才供需不平衡。

就业者中,23%表示薪资水平不尽如人意,与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不符。

四、建议:1.进一步提高融资渠道多样化程度,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和风险投资。

2.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

3.继续简化相关手续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企业和就业者的手续办理成本。

4.提高企业和就业者对政府政策的了解度,加强对创业和就业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昌县劳务开发及扩大就业专题调研平昌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劳务输出基地县。

全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农业大县必须发展工业,人口大县必须发展劳务产业的实践经验,2002年,县委、县政府针对我县实际,在县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食品工业、畜牧产业、劳务经济”三大立县产业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劳务产业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全省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

但是我县劳务开发工作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劳务开发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现就我县“十一五”期间的劳务开发及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劳务开发现状及成效1、劳动力资源现状:全县辖27个乡(镇)、461个村、64个居委会,总人口94.2万人,农业人口78.2万人,乡村劳动力41.8万人,耕地面积57.5万亩,人均0.73亩,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下,一个劳动力可耕种好4.5亩田地,全县共需农业劳动力12.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29万人,除去常年在外务工的16万人,尚有富余劳动力13万人需转移。

全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近2万人,其中有1万多人不能继续升学,将成为新生劳动力,这样我县富余劳动力将以每年1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达到18万余人。

2、劳务开发主要成效:(1)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渠道。

2003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24.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20%、47.6%,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42.3%。

2004年计划转移输出劳动力2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亿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2.7%。

2005年计划转移输出劳动力2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 %。

(2)劳务输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观念更新与技术资金。

一是更新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

传统农业为农村老百姓带来了温饱,外出务工使农民走上了富裕,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农业当作“副业”来经营,把外出务工当作“主业”来运作。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农村普遍形成了“务工光荣、创业光荣”的发展意识和“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致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方面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大量土地的相对闲余,促进了土地流转,方便了有经营能力的业主承包经营,实施成片开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积攒的资金,回乡承包土地经营,种植优质果、苗,反哺农业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加速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务工人员回乡后,在乡镇或县城大规模修房造屋或购买住房、门面,扩大了小城镇规模,同时,地场镇或开办企业,或摆摊设点,成了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活跃了当地工商业。

(3)初步建立了县域劳务开发管理、服务体系。

县上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产业领导小组,单独设立了县劳务产业办公室,抽调3人具体负责。

27个乡镇除确立一名副职主抓劳务开发工作外,还落实了1-2名人员专抓劳务开发工作;各村(居委会)均设立了劳务开发服务站,由村文书负责办理具体业务。

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部门密切配合的管理体系。

同时,创办了2所市级、3所县级农民工培训基地和10余个民办培训机构,形成了以职教培训为主,社会办学为辅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1、劳务输出规模与剩余劳动力资源不相适应。

一是劳动力成建制输出不够。

现阶段农村9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联系、介绍到外务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建制规模输出比率较低,盲目性劳务流动比率较高。

二是输出方向单一。

受传统务工择业观念影响,劳务输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条件、习俗影响,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务工的相对较少。

三是海外市场拓展不力。

由于用工信息少,劳动力资源网络不健全,务工者权益难以有效保障,海外巨大的劳务需求与县内的劳务优势尚未有效结合。

2、劳务人员素质与新的务工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转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43%,初中文化程度占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7%,文化素质不仅与东、中部地区有较大差距,而且还低于西部地区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二是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

全县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占全县劳动力的1.3%,占外出务工者的3%,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更少。

三是法律、道德、综合素质较低。

绝大部分务工者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甚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3、相对滞后的服务体系与日趋状大的劳务产业不相适应。

随着我县劳务人员的增多,劳务产业的壮大,对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务信息闭塞,劳务人员的组织方式单一,劳动保障体系、司法救助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民工遇各种困难,难以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救助。

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推进“三个转变”为动力,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以规模化、有序化转移为基本途径,以创新制度、强化服务为保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推动劳务开发工作向有序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2006年-2010年,共培训劳动力50万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35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使现已转移和输出的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培训,掌握1至2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

到2010年全县当年转移输出城乡劳动力达到32万人(次),其中向国外输出3000人以上,当年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力争达到40%以上。

五、对策与措施1、深化认识,强化领导。

(1)加强宣传。

劳务开发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宣传劳动力转移、创业摆在重要位置,要通过电视、广播、专栏、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人民充分认识劳务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发展劳务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人才意识和品牌意识,要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一种务工光荣、创业光荣的氛围,使全社会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劳务开发。

(2)强化领导。

各级党政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县、乡、村劳务开发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做到劳务开发工作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抓,切实把培训、输出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3)严格考核。

县委、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签订劳务开发目标责任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考核,对劳务开发目标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支持、配合不力的相关部门,县委、政府将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2、强化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

(1)创新培训机制。

坚持政府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民办职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和扶持县内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领办或创办各类培训机构。

要进一步抓好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争取2-3年建成1-2所省级劳务培育基地,2-3所市级劳务培训基地,5-8所县级劳务培训基地,逐步构建以职中培训为中心,社会培训为补充的劳务培训网络,从师资、设施、制度上逐步规范完善。

要继续采取“借船出海”的方式,主动与省内外职业培训院校和用工企业联姻,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或委托培训”,打造培训-就业产业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劳务培训。

要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组织全县初、高中毕业生在毕业前集中进行1-2周的引导性培训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农村中学积极探索2+1(2年国民教育,1年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模式,或将部分普通中学成建制地转为职业学校,各类职业学校要开设职业指导的必修课程。

(2)加大培训投入。

要创新投入机制,坚持政府补助与农民个人分担相结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

县财政要逐年增加培训投入,并捆绑使用各种项目资金。

各种劳务培训专项资金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由财政局和劳务办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培训教材、教学仪器、教师补助和困难学员食宿补助。

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加大对培训人员的资助力度,贫困人员参训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或实行培训费、食宿费全免。

对农民工的培训补贴采取现金或培训券等形式进行直补,并坚持公开透明,实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经费可以作为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3)注重培训实效。

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和“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衔接,抓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

做到县级培训与乡级培训、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中学教育、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与引导性培训、培训与技能鉴定、培训与就业“七结合”。

培训对象上以青壮年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为主,培训内容上要以职业技能、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为重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鼓励经过定向或各种适应性转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可以获得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借鉴定之名向农民乱收费。

(4)打造劳务品牌。

劳动力就业竞争的实质是劳动力技能和劳务品牌的竞争。

要在培训中引入品牌的理念,依托谭鱼头投资有限公司、四川蓉昌服饰公司、四川路桥集团公司、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大公司、大企业,着力打造家政、川厨、建筑、缝纫四大劳务品牌,同时注重计算机、电子、制鞋、机械、驾驶等技能培训。

要加强农村劳务人才的形象包装和宣传推介,努力提高劳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拓宽输出渠道,加快转移步伐(1)加大外输力度。

劳务输出是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坚持以市场需要为输出方向,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既要抓好国内劳务市场开发,又要抓好国际劳务市场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