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看待 ,还为时尚早 (即使将来 ,笔者也很怀疑是否会 从翻译的角度论述了中国英语的这些特点 : (1) 中国英语是指
产生这种情况) ,因此大有商榷的余地 。下面笔者将通过一 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词汇 ; (2) 在交际中 ,中国英语常“引起外
些国内外学者 、语言学家对中国英语变体划分的有关论述来 国人的抱怨”,但“一经解释 ,不难懂得”; (3) 中国人使用英语
gamelan (Comment) , Journal of Pragm atics 24 ;302 - 05. Cheng Chinchuan. 1992. Chinese Varieties of English , (ed. 1992) B. B.
Kachru , The Ot her Tongue : English Across Cult ures . U rbana : U2 niversity of Illi nois Press ,162 - 76. Cristal ,David. 1985. How Many Millions ? The Statistics of English To2 day , English Today ,1 :7 - 9. Kachru ,Braf . B. 1992. Teaching World English , (ed. ) Braj B. Kachru. The Ot her Tongu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onis Press. 355 - 62. ———. 1982. Institutionalized Second Varieties , ( ed. 1985) . Greenbaum Sidney , The English L anguage Today . 211 - 24. ———. 1996. World Englishes ,S. L . Mckay and N. H. Hornberger (ed. ) Socioli nguistics and L anguage Teachi ng , Cambridge Universit y Press. ———. 1993 , World Englishes : Approaches , Issues and Rresources , L an2 guage Teachi ng ,25 :1 - 14. Lehiste , Ilse. 1988. L ect ures on L anguage Contact , M IT Press. Singh ,Rajendra. 1995. Discussion Note on‘New/ Non2native’English2 es :A Quartet , Journal of Pragm atics 24 :383 - 85. Tam Kwok2kan , 1997. Postcoloniality , Identity and t he English Lan2 guage in Hong Kong ,Paper presented at t he International Confer2 ence on Globalism and Nativism , Hong Kong ,April ,1997. Trudgill ,Peter et al. 1985. I nternational English : A Gui de to V arieties of S tandard English , Edward Arnold. Wang Zongyan. 1991. Some Snags in English2Chinese Communication ,
Bailey ,R. W. 1994. I m ages of English : A Cult ural History of t he L an2 guage ,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aerdsmore , H. B. 1982. Bili ngualism : B asic Pri nci pes , Tieto Ltd. Bambogbose ,A. 1995. Discussion on ‘New/ Non2native ’Englishes : A
的是作为母语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变体 ,主要为国内人际 做法 ,使英语在我国总是处在作为外语的变体的地位上 。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的信息交流 ,英语是一国内部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日常 如孙骊先生 (1989) 所说 “: 从根本上说 ,英语在我国只是用于
生活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与会者对这两大地域变体 国际交流的目的 ,客观上并不具备使其成为制度化变体的政
化变体 (institutionalized variety) 和使用型变体 (performance lord”“、ambition”“、peasant”等词 (贾冠杰 :1997) ,以中国人的
variety) ,分别与前面提到的国内使用类和国际使用类相对 思维方式进行英文写作 ,以带有中国人的口音念英语等等 ,
划分以及与之相关的英语教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一 治 、社会条件 。”
定的共识 。之后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语言学系教授 ,著名社
3. 中国英语是受汉语干扰的结果 。这种干扰在语音 、词
会语言学家 Braj B. Kachru (1982) 又提出两种概念 ———制度 汇 、语法上都有所表现 。诸如以中国人的眼光看待“Land2
阐明自己的对“中国英语”一说的看法 ,以求教于上文的几位 总的前提为“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在葛老的这番论述
作者及英语界对此感兴趣的各位同仁 。
里 ,显然未把“中国英语”当作一种变体看待 。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概念的是葛传 规 木 先生 。葛老在
1978 年 4月 ,在美国夏威夷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举行的以
明友两位先生在《为中国英语一辩》(1997 ,下称贾文) 的文章 国特 有 的 东 西 需 要 表 达 。”葛 老 接 着 举 出“翰 林 院”( Han2
里 ,都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英语存在的客观事实 。这 linyuan) “、四书”( Four Books) 、“四个现代化”( Four moderniza2
应 。他同时指出 ,只有前者 (母语和第二语言) 才具有本体论 都只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干扰的正常现象 。笔者还认为 ,
意义 ,因为它们已经制度化了 。所谓制度化 ,是指作为国内 这种干扰有强弱之分 。一般来说 ,英语水平越低 ,受到的干
使用类的变体中的变异现象已相对固定 ,有一定的生成与发 扰越强 ,越趋向于用中文思考 。邓炎昌 、刘润清在《语言与文
些作者在中国英语的最主要问题上观点大同小异 ,即都赞成 tions) 等作例子 ,认为“所有这些英译都不是 Chinese English 或
中国英语与美国英语 、印度英语等一样 ,是一种国别变体 。 Chinglish ,而是 China English。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
而笔者则认为 ,在现阶段的中国 ,把中国英语当作新产生的 名称 ,一时不懂 ,但一经解释 ,不难懂得”。在这段话里 ,葛老
究》,第 3 期 。 许力生 ,1996 ,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张培成 ,1995 ,使用目的与国别变体 —也谈中国英语《, 现代外语》,第
3 期。 张辅军 ,1990 ,什么是“西译汉化”? 应当肯定 ? 否定 ?《外国语》,第
2 期。 葛传规 木 ,1983 ,漫谈由汉译英问题《,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中
Foreign L anguage Teachi ng and Research . 1 :1 - 6. ———. 1997. Rece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
Journal of Foreign L anguages. 2 :1 - 4.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 年第 8 期 (总第 110 期)
福州大学
讲 师 林秋云
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
目前 ,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1980 年《翻译通讯》上的一篇《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指出“: 英
这一说法 ,并对“中国英语”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如汪榕培 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 ,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 ,当然依
先生在《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1991 ,下称汪文) ,李文中先 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 ,不过 ,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 。就我
生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1992 ,下称李文) ,贾冠杰 、向 国而论 ,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 ,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
王佐良 ,1980 ,英语文体学及其它《, 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
王梅超 ,1993 ,外语教学应重视本族文化 《,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1 期 ,76 页 。
刘润清 ,1996 ,21 世纪的语言教学 —记英国的一项调查 《, 外语教学 与研究》,第 1 期 。
许国璋 ,1991 ,社会语言学和唯理语言学在理论上的分歧《, 许国璋论 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为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阅读他们写的报刊文章 、文学作品 、信函等 ,或去国外留学 ,
上 ,各国学者讨论了英语的两大地域变体划分 ———国际使用 听他们讲课 ,撰写由他们审阅的论文等等 。因此 ,我们在英
类 (international) 和国内使用类 (intranational) “, 国际使用类” 语学习 、教授和使用上都始终坚持这样一个标准 : 我们学 、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选编 。
谢之君 ,1995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 《, 现代英语》, 第 4 期。 (通讯地址 :215006 苏州大学外语学院)
·16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指的是作为外语的英语变体 ,完全或主要用于国际间的交 教 、用的英语应该是 ,也必须是地道的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 。
流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科学 、教育 、宗教等各个领域 ,而在 同时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和欢迎母语操英语者及时地纠正他
国内交流方面则几乎为零或所占部分极小 “; 国内使用类”指 们所认为我们所说的不地道英语 。这样一种心态 ,这样一种
展规律可循 ;而使用型变体 (如作为外语的中国英语 ———笔 化》一书中提出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读
者按) 则由于交际目的的限制 ,其变异的不定性较大 ,常随说 起来像是从汉语翻译过去的 ? 为什么很容易看出一篇文章
———,1991 ,关于社会语言学的两条补注《, 许国璋论语言》,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
高一虹 ,1995 ,跨文化交际悖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2 期 。 刘英凯 ,1996 ,合作原则与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 英汉语言文化
对比研究》,李瑞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胡文仲 ,1992 ,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 文化与交际》。 李文中 ,1993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4 期 。 汪榕培 ,1991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第 1 期。 孙骊 ,1989 ,英语国别变体的研究与英语在中国《, 外国语》,第 2 期 。 杜争鸣 ,1998 ,中国英语及其它《, 外语教学》,第 2 期 。 姜亚军 ,1995 ,近二十年 World Englishes 研究述评 《, 外语教学与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