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1.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常常存在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目标设置过高,导致工作压力过大,员工难以完成任务;目标设置过低,则会导致员工产生工作倦怠,对于工作不再积极性,影响绩效的提升。
2.预算编制不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常常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疏忽,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不足,导致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强。
这样一来,在预算执行中,往往会出现因环境变化导致的预算执行的不稳定。
3.绩效评价不公平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评价的不公平会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单位的整体绩效。
由于评价标准不清晰或者主管评价员工时带有主观偏见,导致绩效评价的不公平现象。
4.内部激励机制不足事业单位的内部激励机制较为单一,通常只有一些基本的薪酬激励和晋升激励,而缺少其他形式的激励方式,这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足,对单位整体绩效产生消极影响。
二、对策建议1.科学设置绩效目标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目标,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内外部环境、行业竞争情况等因素,同时根据员工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目标,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并促进绩效的提升。
3.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标准和程序,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得到公平评价,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4.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除了薪酬激励和晋升激励外,还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比如提供培训机会、举办员工活动、表彰优秀员工等方式,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整体绩效。
三、总结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目标设置不合理、预算编制不科学、绩效评价不公平、内部激励机制不足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对策,包括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合理编制预算、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等。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整体工作绩效,推动单位的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绩效考核不公平、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绩效奖金分配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绩效考核不公平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不公平是一大问题。
由于人际关系、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因素,有些员工往往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的绩效得到提高,而一些真正努力、业绩突出的员工却难以得到公平的待遇。
这不仅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2. 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也是一个问题。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往往偏向数量化指标,比如完成任务的数量、交易额等,而忽视了质量、创新等其他重要指标。
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员工只重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和创新。
3. 绩效奖金分配不合理在事业单位,绩效奖金分配不合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单位在绩效奖金的分配上只重视个人绩效,而忽略了团队绩效,导致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而另一些单位则是将绩效奖金分配不够透明,导致员工对绩效奖金的不信任感。
二、对策建议针对绩效考核不公平的问题,我们建议单位应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
首先要加强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绩效管理人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员工自评、同事评价、下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要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建立申诉机制,让员工有权利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申诉,从而降低绩效考核的不公平性。
在绩效评价指标方面,建议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要倡导“绩效为王”的理念,从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而不仅限于数量指标。
要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意识。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不少事业单位开始尝试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绩效工资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绩效评估的不公平、公正性缺失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实行绩效工资可能存在绩效评估的不公平问题。
在目前不少事业单位中,绩效评估通常由直接上级或考核部门主管进行,评估结果可能受到主管个人偏见、客观因素等影响,导致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一些优秀员工由于不受青睐而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而一些表现平平的员工却能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这种情况显然不公平。
实行绩效工资也可能导致工作压力过大。
在绩效工资制度下,员工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绩效工资,可能会过度追求工作成绩,忽视了工作内容的实际价值。
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还可能导致员工对工作产生怀疑和消极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实行绩效工资也可能造成员工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由于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工作表现息息相关,员工之间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甚至会出现相互攀比、争风吃醋的情况,这些都会破坏团队合作的氛围,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改进绩效评定机制,保证评估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在绩效评估时,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标准,避免过分依赖主观因素,确保员工的表现能够得到公正评价。
也可以通过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为员工提供一个公正的评价平台。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缓解工作压力。
事业单位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开展团队建设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减轻员工工作压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加强团队合作,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团队培训,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制定团队目标,让员工形成共同的目标意识,减少个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虽然实行绩效工资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掌握好相应的对策,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绩效工资制度的良性发展。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工资制度的引入旨在激励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在实践中,绩效工资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绩效考核的不公平、缺乏有效监督、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等。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绩效考核的不公平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通常是通过绩效考核来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工资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绩效考核的标准没有明确、评定方法不科学、评定人员的公正性存在问题等原因,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不够公平,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情况。
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也影响了事业单位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对策建议:1.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和评定方法。
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评定方法,并确保这些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2.建立绩效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监督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结果,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和公正,为员工维权提供有效的途径。
3.开展绩效考核的培训和指导。
对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增强其绩效考核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问题二:缺乏有效监督在事业单位中,由于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比较新,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存在利用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个人私利的现象。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利益,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对策建议:1.加强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2.加强外部监督。
通过外部监督的方式,如组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对绩效工资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3.依法监督。
建立起一个法律规范和法律制裁的机制,依法监督和制裁违法违规的行为,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事业单位的正常秩序。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受到了广大工作人员的关注和关注。
尽管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但改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本文将探讨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和对策。
一、难点分析1.缺乏有效评估方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改革离不开对工作绩效的评估。
然而,当前评估方式尚不够完善,容易出现主观性和行政干预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改革的实施。
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体系,是改革的重点难点之一。
2.规定标准不统一不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标准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单位以个人绩效为主,有的则以团队绩效为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如何统一标准,确保绩效工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是改革的重要难点。
3.政策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规定不清晰,操作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当操作的情况,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改革的实施。
4.心理障碍许多工作人员对绩效工资改革持怀疑态度,认为改革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内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如何树立正确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动机,克服工作人员的心理障碍,是改革的重要难点。
二、对策分析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体系,全面考察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态度,是改革的首要任务。
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个人绩效评估、团队绩效评估、客观量化评估等,通过建立考核标准、监督制约机制等,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针对不同事业单位之间绩效工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实现绩效工资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标准和考核办法,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当前我国政策法规不完善,容易引起不当操作。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改革的实施。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采用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方式来激励员工并提高组织效益。
但是,在实施中,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分别是绩效指标的制定、绩效评价的公正性、绩效工资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员工对绩效工资的反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绩效指标的制定问题:绩效指标制定不合理、权重分配不公,导致绩效评价与实际表现脱离。
对策:制定合理、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权重分配方案。
注重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绩效指标,注重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兼顾考核的量化和定性,确保对员工表现的全面评价和合理分配。
二、绩效评价的公正性问题:绩效评价存在主观性、不公正性,使得部分员工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导致员工不满和低效。
对策:规范评价程序,加强监督和考核。
建立科学、公正、可控的评价机制,设立独立的考评机构,对考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评价的标准化、对象化、量化程度,减少主观因素干扰。
三、绩效工资制度的合理性问题:绩效工资制度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造成员工之间的分化和不满,甚至影响到组织的整体责任心和执行力。
对策:制订合理的工资分配方案,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兼顾。
建立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模式,符合不同岗位和不同职业等级的报酬差距,同时也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
提高员工的薪酬感知和参与度,对员工进行薪酬宣传和培训,使员工能够明确薪酬目标和薪酬标准。
四、员工对绩效工资的反应问题:员工因绩效工资的进退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整体业绩。
对策:加强员工教育和心理疏导。
建立健全的员工奖惩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员工及时鼓励和奖励,并提高员工获得绩效工资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同时,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避免过于强调绩效工资带来的压力和不良影响。
总之,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不仅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也是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1. 绩效评价标准不科学合理。
由于不同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和工作目标不同,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况。
对于问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成果、服务质量、专业能力等因素,确保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水平。
2. 绩效考核流程繁冗。
某些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流程过于繁琐,需要员工填写大量的表格、报告等,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简化绩效考核流程,采取自评、上级评价和同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员工填写材料的数量和频率,提高工作效率。
3. 绩效评价结果难以量化。
某些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绩效评价结果难以以数字形式表现,给绩效工资发放带来了困难。
针对此问题,可以量化和测算一些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不以单一指标为评价依据。
4. 绩效工资差距过大。
部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可能存在差距过大的问题,导致员工之间的不公平感增加,难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制定合理的绩效工资调整机制,确保薪酬差距不过大,并且将薪酬差距与员工的绩效差异相匹配,提高员工对于绩效工资制度的认同感。
5. 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开、不透明。
由于绩效工资分配的过程和标准不够透明,容易产生员工不满和猜疑的情绪。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绩效评价的标准和分配的流程进行明确和公布,增加员工对制度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绩效评价标准不科学合理、绩效考核流程繁冗、绩效评价结果难以量化、绩效工资差距过大以及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开、不透明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简化考核流程、量化评价结果、调整薪酬差距以及建立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等对策来解决。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
相比传统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可以更好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单位的发展。
然而,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问题一:绩效评估不公正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需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但是由于绩效评估标准不充分、不完整和不公正,导致评估结果产生误差,反映不出员工的真实绩效。
对策:建立完善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科学公正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建立绩效评估委员会,由各部门的工作骨干、人力资源专员、当事人等组成,进行绩效评估。
同时,可以采用360度绩效评估方法,充分考虑员工的客观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问题二:绩效工资水平不公平由于员工个人能力和岗位职责不同,从而导致绩效工资水平存在不公平现象,一些员工的工资高低不成比例。
对策:建立公平公正的工资体系,通过业务考核和职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同职级和岗位的特征合理设置绩效工资标准。
同时,建立优质工作职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多做贡献、争取更多的绩效工资。
由于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时间不长,很多地方还不太了解此制度的操作方法,导致工资实行不规范,对员工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加强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宣传,提高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同时,加强对操作方法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绩效工资实行成为一项有序而规范的工作。
建立监督机制,对绩效工资实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的实行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绩效工资制度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采取上述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绩效工资制度更加健康和完善,为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推出,已引起广泛关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旨在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激发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效率,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素质。
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评价标准不统一绩效工资需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而评价分数需要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
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还不够统一,存在着各单位对绩效的认识和要求不同,导致各单位之间评价难以比较,员工之间也难以公平竞争。
2.评价标准难以量化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相对复杂,评价标准难以量化,如何对工作性质和内容有所区分,对于一些指标难以明确,无法较为准确的量化,也无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3.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缺乏关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常常被当作决定工资高低的最终标准。
但实际情况是,许多机构的基本工资水平很低,难以与绩效工资结合。
因此,绩效工资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较小。
4.绩效工资分配缺乏公平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缺乏公平性,基于程序不公、权力不公以及行政提拔等原因,造成绩效工资分配存在被极端化的现象,影响事业单位绩效激励的工作效果。
二、对策为了消除各单位之间评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使得这些标准的制定能够更好地符合各个部门和职位的具体需求,并能够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在考核指标上有所区分。
为了便于量化绩效考核指标,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事业单位具体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尽可能剔除主观因素,促进评价准确性,达到公平公正。
为了更好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吸引更有才干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可以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并建立基本薪资与绩效薪资的关系,这样既能够维护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也能够增强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为了提高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可以按照工作职责、工作业绩等要素制定分配方案,避免行政因素干扰,并向社会公开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使得每位员工都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能够体现个人绩效和贡献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却面临诸多难点,包括归属义务教育的教师绩效标准、权责明确、资金保障、考核机制等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之一是绩效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因为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评定标准,这就需要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进行量化、可比较的评价。
对于教师群体,不同科目的教师教学工作特点不同,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逐步完善教师绩效评价的量化指标,构建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另一个难点是权责明确。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工资体制下,薪酬是按照职称级别和工作年限来确定的,与个人绩效和工作贡献没有太大关系。
而绩效工资改革要求薪酬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这就需要清晰明确的权责和绩效考核制度。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岗位责任制,推进“绩效工资挂钩”改革,从而激发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还包括资金保障和财政支持。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需要提高基层单位的经费自决权,保障单位绩效工资的落实。
需要财政部门的支持,确保绩效工资改革后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会因此而下降。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逐步拓宽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完善事业单位的自主权和财政拨款制度,确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后续资金保障。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还涉及到了考核机制的完善和社会监督。
尽管绩效工资改革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但是缺乏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和社会监督,就很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绩效管理是组织内部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不仅在企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事业单位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绩效评价标准不清晰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标准通常过于模糊和笼统,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和不准确。
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主管领导的主观意识和个人偏见的影响,从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
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专家的咨询和市场调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责要求,量化评价指标,明确评价依据,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完善评价流程和规定,明确评价责任人,避免主管领导个人意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问题二: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
缺乏激励机制的绩效管理无法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了单位整体工作绩效的提升。
对策: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性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设立优秀员工奖励制度,开展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符合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问题三:缺乏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有的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时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导致绩效管理处于一种零散状态,难以形成持续的、系统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效果。
对策:建立科学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和理念,建立科学化的绩效管理体系。
可以借鉴企业的绩效管理理念和做法,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管理流程,实现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绩效工资制度的出现,旨在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单位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
然而,该制度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优化制度,成为了事业单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问题一:绩效工资过于依赖项目指标在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评价指标过于重视绩效项目,往往忽视了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这导致了许多员工仅懂得为绩效项目工作,而忽视了自我发展和提升。
对策:强调自我学习和发展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职业规划、创新机制等方式,加强员工自我学习和成长,减少对项目指标的依赖性。
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重视员工能力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全面发展。
问题二:绩效工资导致岗位之间的不平衡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岗位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显著。
部分行政岗位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职业晋升发展前景也较好,而业务岗位在保持高稳定性的同时,职业发展空间比较有限。
对策:岗位设计和工资调整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岗位设计和工资水平的调整。
对于业务岗位,应当尽可能协调企业薪酬水平与员工工作价值的平衡,促进员工职业向上发展。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岗位,应更为重视员工的能力、经验和贡献,并通过旨在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政策来推进。
问题三:绩效工资常规化存在缺陷绩效工资常规化将计划工资和绩效工资静态地绑定起来,并将其作为员工工资的常规发放方式。
然而,这种方式弊端明显,无法确保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发展动力。
针对绩效工资常规化所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工资调整体系。
在工资考核中,不仅应重视员工的绩效贡献,还应对员工的动态发展和个人价值进行评估,期望员工发挥更多的潜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发展前途。
然而,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问题,应尽力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根据员工绩效水平来确定工资的职业发展方式。
这种制度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工作创造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进行解决。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绩效评估标准不科学、失真的问题。
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对于绩效工资制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可能存在评估标准不明确、主观性较强、难度系数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员工的绩效评估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明确、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绩效评估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估结果缺乏了解,容易导致员工对于绩效工资制度的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对绩效评估过程的公开透明程度,让员工了解评估的具体流程和标准,并提供申诉渠道,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绩效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量不匹配的问题。
有些员工可能工作量很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绩效考核中得到充分体现,而有些员工则可能虚报工作成果以求得更高的绩效薪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合理的工作量测算机制,并将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的评估指标当中,保证员工的努力和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绩效激励不足的问题。
在绩效工资制度下,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而这种挂钩关系可能存在过于紧密或过于松散的情况。
如果绩效工资的差异度不够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不容易得到有效激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制定绩效工资的差异化政策,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和进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是一种根据职工工作业绩、岗位责任和单位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工资水平的制度。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绩效评价标准不科学、不合理现有的绩效评价标准可能存在主观性较强、不科学、不客观、不合理等问题。
在一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标准是由领导自行制定,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公平。
而且,有的单位可能存在着指标体系不完善、指标不具备可操作性等情况,使得绩效评价不准确。
2.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平由于绩效评价标准的不合理,可能导致绩效工资的分配不公平。
部分绩效优秀的员工可能由于部门内部的人际关系、身份关系等原因,未能获得应有的绩效工资,从而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3.绩效工资激励作用不明显在一些事业单位,由于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导致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绩效工资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影响了工作业绩的提高。
4.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些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制度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绩效评价工作可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造成了评价结果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
二、对策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
可以依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单位目标完成情况、员工素质和职业操守等因素,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建立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公平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应有的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可以采取差异化激励机制,让绩效优秀的员工得到更高的奖励,确保绩效工资的公平分配。
加强对绩效工资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员工对绩效工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直接管理、财政拨款维持基本运转、用人单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机构。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和管理,以达到提高组织整体绩效、激励员工、促进组织发展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 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员工的聘用方式和工资福利待遇的限制,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
这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影响了整体的工作绩效。
### 2. 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标准多数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领导制定的,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很难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
这种情况下,员工缺乏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清晰认识,也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动力。
### 3. 绩效管理流程繁琐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往往需要通过多级审核和评定,流程繁琐,周期长,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失去了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
### 4. 绩效考核结果利益性太强在事业单位中,有时候绩效考核结果会受到领导的个人喜好或者其他非工作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往往不公平,导致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绩效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而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对绩效管理的监督不够,导致了很多绩效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 改进方法事业单位应该在合法的前提下,建立起多元化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让员工的工资福利能够更好地与其工作表现相关联,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充分考虑业绩、能力、素质等相关因素,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以更好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
对于绩效管理流程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通过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和体会到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把控,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避免个人因素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影响。
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下转45页)摘要:本文先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展开了说明,进而对当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最后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解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策略一、浅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意义绩效工资其实就是指以职工个人绩效和部门绩效两种结合起来,再对其实际工作情况做进一步考察和研究,进而以考察研究结果为依据对职工工资和相关奖励进行发生的一种方式。
在事业单位中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制度,可以实现对职工个人工作能力及实际工作情况等相互结合起来实施综合性研究和评价,进而更好地将职工工作状态展现出来,以确保其工资发展更具公平合理性。
另外,实施科学合理地工资制度改革,还可以使事业部位内部竞争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使职工收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分配。
在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以职位级别为依据来对工资标准进行划分,这对于职工工作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和激发十分不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事业单位自身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改革,可以进一步推进公平竞争,确保职工在积极付出努力后可以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成果,从而更好地激励职工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对于事业单位长足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浅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在我国,由于受到以往传统工资制度分配方式方面的影响,致使许多干部对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一定的全面性,误以为这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涨工资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同时,该工作主要是由领导干部及劳资等部门实施具体的分配和管理,与自身没有太大影响,对于干部来讲,往往量多加关心自身工资是多少,是否有涨工资等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致使在具体的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过程中,往往只是形式化,并没能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难以使绩效工资制度得到充分发挥其应有使用和意义,使其实施难以实现预期绩效改革目标和效果。
浅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行 特 殊 岗位 津 贴 补 贴 。国 家将 规 范 特 殊 岗 位津 贴补 贴 管 理 ,统 一 制 定特 殊 岗位 津 贴 补贴的项 目、标准和 实施范围 ,明确调整 和新建特殊 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 ,建立动 态 管理 机 制 。
、
岗位绩 效 工资 制 度 的含 义及 现
有 实施情 况
力。 2 、未 建 立 起 科 学 有 效 的 绩 效 评 估 机 制 ,绩 效 考 核 往往 流 于形 式 。 目前 事 业 单
(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含义 根据 Ⅸ 事业 单 位 工 作 人 员收 入 分 配 制 二 、 岗位 绩效 工 资制 度的 优点 度改革实施办法》 ,事 业 单 位 实 行 岗 位 绩 1 工 资 单 元缩 减 , 作 简 化 , 层 级 、 操 各 效 工 资 制 度 。 岗 位 绩 效 工 资 由 岗位 工 资 、 指 标 明确 。 岗位 绩 效工 资 明确 分 为 四 部 分 薪 级 工 资 、绩 效工 资和 津 贴 补 贴 四部 分 组 内容 ,而 现 已执行 的 岗位 和 薪 级 工 资 也 都 成 , 其 中 岗 位 工 资 和 薪 级 工 资 为 基 础 工 有 非常 明确 的 工 资 标准 。在 岗位 工 资 的 设
【 关键 词 】 岗位 绩 效 工 资 ;工 资改 革 ; 事业 单 位 ; 绩 效 20 年7 06 月机 关事 业 单 位 工 资 制度 进 行 了改 革 ,事 业 单 位要 建 立 起 符 合 事业 单 位特 点 、体 现 岗 位绩 效 和 分 级 分 类 管理 的 收入 分 配 制度 。以 下就 事 业 单 位 绩 效工 资 制 度 改革 淡一 点 肤 浅 的看 法 。
( ) 目前事 业单位 岗位绩效工资 制度 的 二 实 施 情 况 目前 的事 业 单 位 已进 行 了 2 0 0 6工 改 的 第 一步 ,岗 位 工 资和 薪 级 工 资部 分均 已 实 施 , 效 工 资 和 特 殊 津 贴 补 贴还 未正 式 绩 实 施 。20 年 1 月 , 08 2 国务 院总 理 温 家宝 主 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 关于义务教育学校 实施 绩效工资的指导 意 见 。决 定 从 2 0 年 1 1日起 , 全 国 09 月 在 义务 教 育 学 校 实施 绩 效 工 资 ,确 保 义 务 教 育教师平均工 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 均工资水平 。这 次义务教育学 校实施绩效 工 资 ,也 是深 化 事 业 单 位 收入 分配 制 度 改 革 的 一项 具 体 措 施 ,相 信 各 事 业 单 位绩 效 工 资 的 落 实 也 会相 继 启 动 。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是一种激励机制,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
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绩效评估标准难以统一。
在事业单位中,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各不相同,很难建立起全面适用且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标准。
这样就可能导致评估标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了绩效工资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更具体、客观的评估标准,通过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价绩效,同时注重量化指标和定量化考核方法的运用,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绩效工资存在激励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有些事业单位由于绩效工资的实施不彻底,导致员工没有明显的收入差异,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和激励机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绩效工资体系中增加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奖金或提供福利待遇等,根据不同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不同的激励,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绩效工资存在过多繁文缛节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领取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和审批,导致流程冗长、效率低下,给员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不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流程和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行自助式的绩效工资领取系统,让员工能够更加简便地领取应得的绩效工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绩效工资存在利益关系混杂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事业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工作绩效评估的利益关系混杂现象,导致评估的不公正和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建立起严格的绩效评估监督机制,明确绩效评估程序和流程,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绩效评估结果的监督和审核,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增加激励机制、简化流程和程序以及加强监督机制等,可以有效提高绩效工资的公平性、激励效果和效率,实现绩效工资制度的良性运作。
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成为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以期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一、问题分析1. 目标设定不清晰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目标设定不清晰。
一些单位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往往过于宏观或者过于具体,难以量化和监控,导致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
一些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往往是短期的、片面的,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
2. 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
有的单位存在“以指标带人”的现象,只注重绩效的表面指标,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绩效的可持续性。
一些指标设置过多过细,导致绩效考核过于繁琐,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 绩效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在事业单位中,绩效与激励机制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些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晋升等利益挂钩不够明确,导致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也存在争议,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
4. 绩效评价方法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的不合理也是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有的单位过分依赖于定量指标,忽视了对员工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软性因素的评价,导致绩效评价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
一些评价方法过于僵化,难以适应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1. 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只停留在表面,缺乏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难以真正发挥其管理和激励的作用。
2. 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在事业单位中,一些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无法正确把握绩效管理的核心要义,导致绩效管理陷入形式化、程序化的泥沼。
3. 缺乏员工的参与和沟通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的问题还与员工的参与和沟通不足有很大关系。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权责不清导致绩效评定不公。
事业单位中,部分员工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范围,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绩效评定不公。
对策是建立明确的职责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使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绩效评定标准明确可见,避免评定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绩效评定过程中存在人为干预。
在绩效评定过程中,有些领导会对评定结果进行人为干预,以满足个人或团队的利益需求,使得评定结果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
对策是建立独立的绩效评定机构,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
绩效工资与员工实际贡献不匹配。
有些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标准过于简单,仅仅以岗位层级和资历作为评定标准,忽视了员工的实际工作贡献。
这会导致一些不负责任、不努力工作的员工获得不应得的高绩效工资,而一些工作出色的员工得到的绩效工资却较低。
对策是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包括工作成绩、工作表现、岗位职责完成度等指标,综合评定员工的绩效,确保绩效工资与员工实际贡献相匹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过程繁琐。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绩效工资的发放程序复杂,需要填写各种表格、审核、审批等程序,使得工资发放的周期过长,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对策是简化工资发放流程,采用电子化流程和自动化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资发放效率,确保工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的问题主要包括权责不清、人为干预、绩效工资不匹配、发放流程繁琐和激励作用不明显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明确的职责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简化工资发放流程、加强绩效工资与员工晋升和晋级的联系等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绩效工资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单位性质,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额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它所提供的社会公益性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应根据其所提供的公益服务来进行。要求政府应加快事业单位分级分类工作,尽快分清种类,明确各级各类单位的公益服务目标和要求,按照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单位,给予不同的绩效工资核定方法和管理方式,并建立绩效工资总额的正常增长机制。
(二)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
事业单位大多是知识型、智力型、技术型的工作岗位,用整齐划一的技术职称表示技术层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无法体现个体之间智能、技术、技能、贡献大小的差异的欠缺,因而在绩效考核指标的制订方面,应对特定岗位的工作职能、岗位条件、工作效能制定一套标准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又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指标系统和完善的考核细则,来考核任职者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通过岗位目标管理,实现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对公益性服务质量的好差、数量的多少进行考核和分配绩效,合理地拉开绩效工资差距。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绩效考核
2009年,我国启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按照2009年国务院部署的绩效工资“三步走”的安排,第一步,从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施,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10月1日起,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调控机制,对于形成激励机制,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从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工资总额核定方法过于单一,无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
据有关专家初步统计,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数量约130万个,分布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播、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难题主要在于如何合理确定各个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额。一是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众多,又各有自身的特点,国家如何才能根据各行业及各单位的实际状况,给出合理的绩效工资总额。二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单位的工作实绩及贡献发放,那么绩效工资的核定也就应充分考虑各单位的实际贡献,干得好总额应该核定得高,干得不好总额应该核定得相对低一点。
而目前绩效工资总额的核定是由同级政府财政、人事部门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的岗位设定相应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再按照7:3或6:4的比例换算出相对应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对于同一系统的不同单位,绩效工资总额取决于其在编在职人员的职务、职称、人数等,而与该单位的单位特点、提供的公益性服务的工作量、业务量等无关。以XX卫生单位为例,其绩效工资总额如表1所示。
浅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07期
摘要: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开始全面实行绩效工资。本文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例,深入分析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在绩效工资总量确定、奖励性绩效的比例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的对策建议。
(三)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三)大保障,小激励,“激励”效果有限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绩效工资是“大保障、小激励”。一般来说,事业人员绩效工资中保障和激励的比重有7:3和6:4两种。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是7:3,其中基础性绩效占7,奖励性绩效占3;两卫(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单位)实行的是6:4,其中基础性绩效占6,奖励性绩效占4。由于基础性绩效所占比重较大,奖励性绩效所占比重较少,相当于间接地对传统的工资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点激励因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以工资的绩效制度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易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以公共卫生单位为例,同样职级的驾驶员和医护人员,其保障部分的标准是都是一样的,如绩效总额是1000元,两者都拿保障部分的600元,真正的绩效差别通过400元的奖励性绩效来体现,如驾驶员拿了200元,医生拿300元,加总后驾驶员是800元,医生是900元,只差100元。不能真正反映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的大小和工作量的多少,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有限,所起的激励作用也有限。
该卫生单位诊疗人次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1年比2010增加8.82%,2012年又比2011年增加11.34%,而绩效工资总额则相反,逐年下降。人均工作量大幅增加,可供分配的绩效工资总额却下降了,无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也难以起到激励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
(二)奖励性绩效分配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全面实行已有三年多了,虽然在清理规范津补贴、打破收入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总体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也是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直接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事业单位大部分员工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这就给绩效考核带来了难度,一方面知识性员工的绩效是难以用一种或几种标准进行量化衡量和评价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一直是根据职称和级别来定的,年终考核存在平均主义的现象,在绩效考核方面还未形成良好的经验积累,大多数单位还尚未针对各类岗位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使得实际的绩效考核有的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起不到真正评价绩效的作用;有的则因考核指标不合理、核算方法不妥当,导致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如有的单位出现仓管员的绩效工资远多于一线医生绩效工资的情况;难以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和鞭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