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4.1《分数加减法》教案7 (新版)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2)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3)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3)能够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的通分;(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的通分和约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引出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引导学生观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子,总结计算法则;(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3)小组讨论,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引导学生观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子,总结计算法则;(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3)小组讨论,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2)让学生独立完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3)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加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3. 演示:通过示例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讲解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示例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掌握了运算方法,才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在本节课中,我将详细讲解和演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和应用,让学生熟练掌握。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如下:1.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将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例如:1/4 3/4 = (1 3)/4 = 4/4 = 11/4 - 3/4 = (1-3)/4 = -2/4 = -1/22.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当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时,需要先进行通分,将分数转换为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进行分子的相加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例子:1/4 3/4 = 4/4 = 13/4 - 1/4 = 2/4 = 1/2总结计算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观察以下例子:1/4 1/3 = 3/12 4/12 = 7/121/3 - 1/6 = 2/6 - 1/6 = 1/6总结计算法则: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
(2)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分母是否相同,若不同,需要先通分。
希望大家在课后认真练习,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与应用”第1、2题。
2. 预习教材第42页“分数乘法”。
六、板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分数加减法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4.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强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西师大版)4.1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61页例2练习十八第1~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的内在规律与联系,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题卡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1、什么叫分数单位?2、填一填),它有(116的分数单位相同吗?12和14的分数单位又相同吗?②()个15是35,713里有()个113,78是7个();(二)通分1、12和142、34和26二、创设情景课件出示几张荣县的美丽图片,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这些变化正是无数工人叔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来的,大家请看,工人叔叔正在广场上铺地砖呢,(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可是他们在铺地砖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三、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请同学口头回答,2、根据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教材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3、解决问题(1)刚刚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解决其中的3个问题,其他问题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互相合作来解决。
出示课件问题一: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问题二:截止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问题三:今天比前几天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2)接下来我们将依次解决这三个问题①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谁来说说你是=?)(三年级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怎样思考的呢?(17+1616怎么计算呢?(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再把结果化成最简分数)②接下来,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都说说你们想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4.1 分数的加减法︳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点。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基本知识,那么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如何进行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a. 以具体的例子(如1/4 1/4、1/4 - 1/4)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的规律。
b. 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 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a. 以具体的例子(如1/4 1/3、1/4 - 1/3)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母不同,需要先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的规律。
b. 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老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 让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交流学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强调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将分数加减法应用到生活中,观察并记录相关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分数加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尤其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分数加减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过生日为例,他收到了两个礼物,一个是2/3千克的水果,另一个是1/4千克的糖果,请问小明一共收到了多少千克的礼物?2. 例题讲解: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母通分,然后分子相加。
例如,1/4 + 1/3 = 3/12 + 4/12 = 7/12。
同理,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母通分,然后分子相减。
例如,3/4 1/2 = 6/8 4/8 = 2/8 = 1/4。
3. 随堂练习:a. 1/3 + 1/6b. 2/5 + 3/5c. 5/8 + 2/8a. 2/3 1/6b. 3/4 1/2c. 4/7 3/7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数加法:分母通分,分子相加。
2. 分数减法:分母通分,分子相减。
七、作业设计a. 1/3 + 1/6b. 2/5 + 3/5c. 5/8 + 2/8a. 2/3 1/6b. 3/4 1/2c. 4/7 3/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中,对于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西师大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和运算方法;•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建议3.1. 创设情境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分数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必要性。
例如:教师放任意一份披萨,让学生感受到用分数表示披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实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3.2. 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将抽象的计算过程转化为具体、实际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比赛谁能吃掉更多的披萨片,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分数的实际操作。
3.3. 拓展应用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例如: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如何使用分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比萨的分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情境引入:展示一张披萨的图片,问学生们如何分享这个披萨,并将学生的答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导入新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简单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母、分子、真分数、假分数等。
4.2. 分组讨论根据上述情境进行分组讨论,每组讨论最后汇报。
•Q1:如果这个披萨可以分成 8 份,我们分成几份为恰好平均分配呢?•Q2:如果这个披萨可以分成 6 份,我们分成几份为恰好平均分配呢?4.3. 学生探究•学生自己设计两个以上的实际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后汇报结果,老师给予回答。
4.4. 讲解和练习•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方法;•给予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4.5. 实际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给予回答;•总结拓展应用。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4.1《分数加减法》教案8 (新版)西师大版
分数加减法教学建议1.本单元教学内容建议用8课时教学。
2.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
3.本单元教学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归纳、理解、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本单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标准》对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把握好教科书要求,不随意增加难度。
①淡化数学概念的抽象定义。
即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分数加减法意义、运算法则及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内容实质的理解、掌握和具体运用,淡化文字表述,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
因为课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本学段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也就是整数四则运算意义的扩展。
这也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理解、体会和应用即可,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法则。
因此,教师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多给学生创设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法则实质的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运算法则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掌握得更深刻,运用得更灵活,而不必要求学生将其作为一种规范的文字结论加以背诵,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法则的实质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重点要突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意义和运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关注学生对其算理的理解。
②注意把握好运算难度,避免复杂运算。
《标准》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对分数运算部分的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分数运算不含带分数,避免复杂的运算,分数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并且在本学段关于数的认识中,只要求学生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人为地加大练习题的难度,一定要注意数据不要过大。
通常算式中所有分母的最小的公倍数在100以内,同时要注意计算步数通常控制在3步以内。
五年级数学下册 4.1《分数加减法》教案7 西师大版(2021学年)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4.1《分数加减法》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4.1《分数加减法》教案7 (新版)西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4.1《分数加减法》教案7 (新版)西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分数加减法教材分析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的,并且三年级上册虽然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加减法,但当时学习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积累一些感性知识.从本单元开始,才系统地学习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
本单元教科书重点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教科书在内容编写上具有以下的特点:1。
注重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本单元教学内容中,由于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都只有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方法上具有共性,因此教科书把分数加减法结合起来安排例题和习题。
此外,由于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较深刻,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迁移、运用于分数加减法的问题解决中了,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概念的实质意义,教科书未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用规范的文字呈现出来.教科书做这样安排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迁移类推、掌握算法,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
1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熟练掌握。
3合作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一、激趣引入,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一些知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啊?我来考考你们
1 复习分数的意义
2 复习通分的方法
PPT出示课件
师:今天我们继续到分数的王国探索
二、动手动脑,引导发现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数学问题,教师选择性的板书。
①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②到今天为止,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③今天比前几天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棒,现在我们先来尝试解决黑板上的这3个问题。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师:根据题中的信息,第①题该怎样列式呢?动笔写一写。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1/16+7/16=
抽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利用分数的意义,理解同分母分数的算理,并总结其算法。
师:动笔算一算1/16+7/16,说说是怎样算的。
你为什这样算,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板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 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 探究新知(1)分数加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
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实例,让学生总结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分母不同,先通分,再相加。
(2)分数减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分数减法的意义。
如: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通过实例,让学生总结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分母不同,先通分,再相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总结运算规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3. 巩固练习设计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布置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开展分数加减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分数乘除法,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4.1《分数加减法具体的教学建议》教案4 (新版)西师大版
分数加减法具体的教学建议例1、例2教学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例1前,可以先复习分数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先说说什么叫分数单位,给出一个分数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并说出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以及几个几分之一是多少,再复习通分的意义和方法,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因此通分的复习很重要,要注意复习分母是互质的,有倍数关系的以及既不互质又无倍数关系等不同情况,以便为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各种情况做准备。
例1的教学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学生基础不够好,对三年级(上期)所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内容,以及本册第一单元所学分数的概念,不够扎实,遗忘较明显,掌握得不够好,则本例可以分作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复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相关知识和本例第3小题以前的内容可以用一课时教学完成。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要着重加强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总结概括。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本例可以用1课时完成,且重点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时,可以借助教学挂图,呈现例1情境图,也可以用简笔画配老师的语言表述,即故事加图示的方法呈现例1情境。
教师要抓准时机,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估计今天能否将整个广场的砖铺完。
估计这一问题,可以借助图示,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对分数的数感进行估计。
完成之后,再用图示帮助学生直观验证其估算的正确性,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分数的数感,增强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完成本例(1)的教学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有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筛选,分类排序,再让学生依次解决。
当学生列出算式116+716来解决“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进一步挖掘提出“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这样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内容:课本64---66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 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并能解答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进一步巩固医学知识,借助直观教具,主动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动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3/8)叫什么数吗?(分数)正确,这个数叫分数。
那你们还记得已经学过的分数知识吗?(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基本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分数的知识呢?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分数的加减法。
(板书:分数加减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例1.师:为了将武隆城装扮的更加美丽,工人叔叔正在干什么?(给广场铺地砖)2、认真观察这幅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还有不同的问题吗?4、我们五九的孩子们可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从中选择了3个,请看(课件)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分母相同的分数1、第一个问题,谁来读,大家能解决吗?这么自信,那就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2、生独立做,一生板演3、集体交流,订正会听是会学习的表现,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解一下,(你讲的可真棒,将来一定比老师强)和他一样的请举手?大家在计算时,为什么可以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呢?4、书上小男孩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要提醒大家,请打开课本64页,找到了吗?(有的同学可真会学习,边读边画)(谁能大声读给大家听,谁再来读一读?)5、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加减法(一) ︳西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4.1 分数加减法(一)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能够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确定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课件、计算器、分数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点评并总结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学生尝试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进行计算。
(3)教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 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并讲解典型题目。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道分数加减法题目。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题方法,并派代表汇报答案。
(3)教师点评并总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加减法题目。
2. 预习下节课内容:分数加减法(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4.1 分数加减法(一)2. 板书内容:(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3)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 西师大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够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能够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法则:(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计算。
2.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1)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3)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引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探究:(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发现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 讲解:(1)教师讲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师示范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5. 应用:(1)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
6. 总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4.1 分数的加减法(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巩固基础知识。
2.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那么分数的加减法又是怎样的呢?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具体例子为例,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具体例子为例,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新学的知识。
2.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分数的加减法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例如,小明有一块蛋糕,吃了这块蛋糕的1/4,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1/3,那么他们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多少?2. 探究新知(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1/4 1/4和1/4 - 1/4。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1/4 1/3和1/4 - 1/3。
3. 讲解计算法则(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法的习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在讲解计算法则时,注意强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区别与联系。
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充分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4.1《分数加减法具体的教学建议》教案2 (新版)西师大版
分数加减法具体的教学建议例3、例4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带分数。
例3教学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带分数。
教学时可以用清水代换酒精,出示实物及相应的数量和“一共剩下多少酒精”的问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策略。
当学生说出用操作的办法来解决时,老师可以追问怎样操作解决。
当学生说出将剩下的酒精倒在一起就知道一共剩下多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展示将3个瓶中的酒精倒入一个瓶中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将3/5瓶,2/3瓶和2/5瓶酒精,倒在一起有1瓶又2/3瓶的事实。
当学生说出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列出具体算式3/5+2/3+25,又要注意追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算?列出的算式是分数连加,怎样计算?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的理解,迁移说出本题的计算顺序和方法,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本题的实际情境,说出其计算顺序的正确性,同时老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适用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在学生进行具体计算时,计算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当计算结果出现1+2/3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计算出的结果1+2/3与实物操作所得的结果1瓶又2/3瓶进行对照比较,说明这样计算的合理正确性,并借此向学生介绍1+2/3可以写成1/23这样的形式,同时说明“1/23”这样的分数是带分数,“1”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2/3”是带分数的分数部分,这个带分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二”,在本题中1/23表示的含义是1瓶多2/3瓶。
第二种计算结果可能是5/3。
当两种结果1/23和5/3都出现时,老师可以抓住这“两种结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他们的正确性和数值的相等性,使学生明确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表示同一事实,之后,再让学生讨论5/3怎样改写成1/23。
让学生动脑充分讨论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归纳出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整数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原分母作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加减法教材分析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上册中学习的,并且三年级上册虽然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的加减法,但当时学习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积累一些感性知识。
从本单元开始,才系统地学习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
本单元教科书重点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教科书在内容编写上具有以下的特点:1.注重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本单元教学内容中,由于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都只有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方法上具有共性,因此教科书把分数加减法结合起来安排例题和习题。
此外,由于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较深刻,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迁移、运用于分数加减法的问题解决中了,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概念的实质意义,教科书未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用规范的文字呈现出来。
教科书做这样安排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迁移类推、掌握算法,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2.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即让学生在具体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中学习、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体会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教科书注重选取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来引出分数加减法问题,在例题的分析解答等方面都注意了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总结运算方法、理解概念。
如带分数的意义,教科书是这样呈现的:教科书在习题的安排上,注意了让学生及时利用所学的运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科书内容贴近生活,现实性、趣味性强。
教科书尽量选取学生关注的、喜欢的、并且确实是存在分数和分数加减运算的可能和需要的素材作例题和习题。
如教科书选用的修路(第68页,练习十四中习题7);铺砖(第64页,例题1);分吃西瓜(第69页,练习十四中习题11);实验(第70页,例3);计算(第66页,课堂活动中第2题);打扫卫生(第71页,例4);旅游参观(第75页,练习十五第8题)等含有分数及分数运算的素材,都是贴近生活、现实性、趣味性较强的素材。
这样选取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都有分数及其加减运算的存在和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更热爱数学学习。
本单元教科书教学内容安排了5个例题、两个课堂活动和两个练习即练习十四和练习十五。
例1、例2着重教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只是所要计算的数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所以教科书为了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淡化处理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概念。
如例题1只有分数加减法意义的现实情境,而未出现分数加减法意义规范的文字概念。
例1是以工人为广场铺地砖准备收工时,几个工人讨论这几天为广场铺地砖进度的现实生活情节为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图来呈现数学信息,并在情境图之后,呈现多个不同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例1(1)着重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迁移归纳能力。
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直观的学过一些简单同分母分数(分母不超过10)的加减法,只是没有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法则);在本册教科书第一单元中,学生又系统的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通分、约分的方法,已建立起了分数以及分数单位的概念。
所以本例首先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分数知识估算今天能否将这个广场铺完。
教科书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数感和估算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例1(2)是接着例1第(1)个问题估算完成之后,安排的是让学生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教科书这样安排,目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用价值,同时让学生迁移、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
教科书为了巩固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养成边计算边观察数据特点、简化计算的习惯,又用对话框提示说明:要注意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例1(3)、(4)是关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科书考虑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两个内容既是本单元重点也是难点问题。
在本例(2)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总结之后,例(3)(4)又安排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当学生例出算式12+14后,教科书把“分母不同怎么算?”这样的问题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然后又重点呈现了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过程及相应的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
当学生通过例1的(3)(4)小题的探索解答之后,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思路已初步确定,但尚不够牢固,同时对怎样转化的还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科书又安排了一个纯计算的例2,呈现出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的方法。
如:例2是以纯计算题的形式呈现的,并且是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过程。
它展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的通分方法,目的在于引起老师们的注意:用通分的方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不一定要用算式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而是要因具体情况而定。
因为《标准》在本学段第七条中,关于数的认识只要求学生“能找出10以内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所以本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涉及的分母数据均不大,而且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都要求在100以内,而且通分计算时可以不一定找题目中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这部分内容安排的例1、例2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为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提供具有现实情境的感情材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价值,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的多样性。
在例2之后,教科书安排了4个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发现、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掌握一些计算技巧。
在此基础之上,教科书为了着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紧接着呈现了“说一说:分母不同的分数怎样加减?”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教科书以正文的形式呈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
第66页课堂活动中安排的两道题,都是为了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1题的几个数据比较特殊,各小题中的两个分母是互质数,分子都是1。
通分后的各分母是原算式中两个分母的积,各分子是原算式中另一个分数原来的分母。
两个分数加(减)计算的结果为:分母为原分母的积,分子为原分母的和(差),即本题具有1/a±1/b=b±a/a+b(a,b互为质数)这样的特点。
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随时观察题目特点,发现总结规律的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第2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它把现实生活问题、统计知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目的在于巩固应用相关知识,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增强学习的兴趣。
练习十四安排了11道练习题和一个思考题。
第1题通过图与分数对照,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其余各习题以及思考题都是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巩固练习。
第3题,挑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4题将数学知识与地理知识进行了横向联系,从素材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5题培养估算能力,进一步建立对分数的数感。
第2题和第9题都是一个量不变,另一个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计算结果变化的计算填空类题目,安排这类题目的目的是渗透函数思想。
思考题先呈现数据较小,但特点相同的5个小题。
其算式特点为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倒数差,计算结果是这两个自然数积的倒数,即1a-1b=1ab(b>a>0,且a,b为相邻自然数)。
让学生计算并观察发现规律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计算两类数据较大且规律不同的题的。
第一类可以直接运用上述规律进行计算,即1/15-1/16=1/15×16=12/40,1/99-1/100=1/9900。
而第二类则可以根据上面各小题中结果与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或者说是将结果转化成算式)后再进行计算的题。
即:1/2+1/6+1/12+1/20+1/30=1/1×2+1/2×3+1/3×4+1/4×5+1/5×6=(1-1/2)+(1/2-1/3)+(1/3-1/4)+(1/4-1/5)+(1/5-1/6)=1-1/6=5/6教科书这样安排主要是重视让学生探索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这种代换数学思想方法。
例3、例4注重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教学完例1、例2之后,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里主要是把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推广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通过运算提高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学生对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掌握得比较牢固,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什么可以推广运用于分数,因受学生已有知识的限定无法说明,所以教科书就通过现实情境来让学生理解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例3的教学内容是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
本例以操作与计算(计算又含两种算法,一是一次通分,再计算,二是分步通分再计算)两种策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按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运算的合理性,同时巧妙的设置了体现带分数含义的背景,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带分数,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带分数的实际意义。
当学生理解了123的含义和123与53的数值大小关系时,教科书进一步呈现“53怎样改写成带分数123?”这一问题,这样呈现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4的教学内容是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