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十柱色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柱色谱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柱色谱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
1.学习柱色谱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装置和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色谱柱(或25mL碱式滴定管) 25mL锥形瓶
普通漏斗玻璃棉或脱脂棉量筒试管电子天平烧杯
主要化学试剂:石油醚(600C—900C)丙酮中性氧化铝(100--200目) 500g
菠菜色素95%乙醇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原理:
图 1 柱色谱装置柱色谱法是色谱方法之一。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 的不同,或其它亲
和作用的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
而将各组分分开。
(二)色谱法的分类:
1.根据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吸附善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等。
2.根据操作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及高效液相
色谱等类型。
(三)柱色谱原理:
柱色谱是化合物在液相和固相之间的分配,属于固--液吸附层析。
图1就是一般柱色谱装置。柱内装有”活性”固体(固定相) 如氧化铝或硅胶等。液
体样品从柱顶加入流经吸附柱时,即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洗脱溶剂冲洗。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以不同速度沿柱下移,形成若干色带。再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分别收集各组分,再逐个鉴定。
1.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和活性炭等。吸附剂一般
要经过纯化和活性处理。选择吸附剂的首要条件是与被吸附物及展开剂均无化学作用。吸
附能力与颗粒大小有关。颗粒太粗,流速快分离效果不好。颗粒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
就高,但流速慢,因此应根据实际分离需要而定。色谱用的氧化铝可分酸性、中性和碱性
三种。
2.溶质的结构与吸附能力的关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极性有关。分子极性越强,
吸附能力越大。分子中所含极性较大的基团,其吸附能力也较强。具有下列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其吸附能力按下列排列次序递增:
CL-Br-I-〈>C=C〈-OCH3〈-CO2R〈>C=O 〈-CHO 〈-SH 〈-NH2 〈-OH 〈-COOH
氧化铝对各种化合物的吸附性按以下次序递减:
酸和碱〉醇、胺、硫醇〉酯、醛、酮〉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物、醚〉烯〉饱和烃
3.溶剂: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剂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选择溶剂时还应考虑到被分离物各组分的极性和溶解度。
先将要分离的样品溶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选用的溶剂极性应低,体积要小。如有的样品在极性低的溶剂中溶解度很小,则可加入少量极性较大的溶剂,使溶液体积不致太大。色层的展开首先使用极性较小的溶剂,使最容易脱附的组分分离。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极性溶剂配成的洗脱剂,将极性较大的化合物自色谱柱中洗脱下来。
常用的洗脱剂的极性按以下次序递增:
己烷和石油醚〈环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硫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
所用溶剂必须纯粹和干燥,否则会影响吸附剂的活性和分离效果。
4.装柱:吸附柱色谱的分离效果不仅依赖于吸附剂和洗脱溶剂的选择,而且与制成的色谱柱有关。
色谱柱的大小,视处理量而定。柱的长度于直径之比约为1:10---1:20,固定相用量与分离物质的量比约为1:50---100。先将玻璃管洗净干燥,柱底铺一层玻璃棉或脱脂棉,再铺上一层约0.5cm厚的海石砂然后将氧化铝装入管内,必须装填均匀,严格排除空气,吸附剂不能有裂缝,装填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1)湿法:是将溶剂装入管内,再将氧化铝和溶剂调成浆状,慢慢倒入管中,将管子下端活塞打开,使溶剂流出,吸附剂渐渐下沉,加完氧化铝后,继续让溶剂流出,至氧化铝沉淀不变为止。
(2)干法:是在管的上端放一漏斗,将氧化铝均匀装入管内,轻敲玻璃管,使之填装均匀,然后加入溶剂,至氧化铝全部润湿,氧化铝的高度为管长的3/4。氧化铝顶部盖一层约0.5cm厚的砂子,敲打柱子,使氧化铝顶端和砂子上层保持水平。先用纯溶剂洗柱,再将要分离的物质加入,溶液流经柱后,流速保持1-2滴/s,可由柱下的活塞控制。最后用溶剂洗脱。整个过程都应有溶剂覆盖吸附剂。
六.实验內容及步骤:
1.取25ml酸式滴定管一支作色谱柱,垂直装置以25ml锥行瓶作洗脱液的接受器。
2.按图所示依次装入脱脂棉。
3.取少量石油醚于层析柱中,打开旋塞,检查其密闭性,确定不漏水后,再加入石油醚至层析柱高的2/3。
4.称取20g的中性氧化铝,从玻璃漏斗中缓缓加入到层析柱中,小心打开柱下旋钮,保持石油醚高度不变,并轻轻敲击(轻敲柱子将填料弄平,必要时可用吸气机将氧化铝填料吸实),流下的氧化铝在柱在柱子中堆积。
5.当溶剂液石油醚的高度距氧化铝表面5mm时,关闭旋塞,然后在层析柱上端加入少量脱脂棉(注:脱脂棉必须完全盖住氧化铝表面,在任何情况下,氧化铝表面不得露出液面)。
6.将上次实验菠菜色素的浓缩液滴入层析柱中(使用滴管),打开下端旋塞,让液面下
降到柱面以下1mm左右,关闭旋塞,用滴管加数滴石油醚安,打开旋塞,使液面下降,重复,直到色素全部进入柱体。控制流速
7.加入约15mL的9:1石油醚与丙酮混合液,打开旋塞,当第一个有色成分即将滴出时,取一试管收集,得橙黄溶液(ß-胡萝卜素)。控制流速
8.用同样的方法,用体积比7:3石油醚—丙酮作洗脱剂,分出第二个色带(浅黄液,叶黄素),再用95%乙醇洗脱得蓝色液(叶绿素a)和黄绿色液(叶绿素b)(叶绿素a,b两组份颜色差别小,可能导致色带模糊)。
9.实验完毕,洗净仪器,整理实验台。
10.当液面接近氧化铝填料时,将2.0 mL植物色素的浓缩提取液小心地加到色谱柱顶部。加完后,打开下端活塞,让液面下降到高于氧化铝填料1 mm左右,关闭活塞,加2 mL石油醚,打开活塞,使液面下降,经几次反复洗涤,使色素全部进入氧化铝柱体。待色素全部进入柱体后,在柱顶小心加入25 mL石油醚-丙酮(9:1)溶液,适当加压洗脱出第一个有色组分―橙黄色的β?胡萝卜素溶液。然后用约石油醚-丙酮(7:3)溶液洗脱出第二个黄色带―叶黄素溶液,和第三个色带―叶绿素a(蓝绿色)。最后用石油醚-丙酮(1:1)溶液洗脱叶绿素b(黄绿色)组分。收集各色带后,转入棕色瓶低温保存。七.实验注意事项:
1.色谱柱填装紧密与否,对分离效果很有影响。若柱中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更不能有断层或暗沟)时,会影响渗滤速度和显色的均匀。但如果填装时过分敲击,又会因太紧密而流速太慢。
2.为了保持色谱柱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或溶液中是必要的。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透和显色的均一性。
3.最好用移液管或滴管将分离的溶液转移至柱中。
4.如不装置滴液漏斗,也可用每次倒入10mL洗脱剂的方法进行洗脱。
5.中性氧化铝应在500℃烘干4 h,然后冷却至100℃,迅速装瓶,置于干燥器中待用。
6.分离后的单一色素提取液不宜长期存放,必要时应抽干充氮避光低温保存。
八.实验相关內容:
柱色谱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柱色谱法又称柱层析。固定相装于柱内,流动相为液体,样品沿竖直方向由上而下移动而达到分离的色谱法。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一)液--固色谱原理:液-固色谱是基于吸附和溶解性质的分离技术,柱色谱属于液-固吸附色谱。
当混合物溶液加在固定相上,固体表面借各种分子间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以不同的作用强度被吸附在固体表面。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当流动相流过固体表面时,混合物各组分在液-固两相间分配。吸附牢固的组分在流动相分配少,吸附弱的组分在流动相分配多。流动相流过时各组分会以不同的速率向下移动,吸附弱的组分以较快的速率向下移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在新接触的固定相表面上又依这种吸附-溶解过程进行新的分配,新鲜流动相流过已趋平衡的固定相表面时也重复这一过程,结果是吸附弱的组分随着流动相移动在前面,吸附强的组分移动在后面,吸附特别强的组分甚至会不随流动相移动,各种化合物在色谱柱中形成带状分布,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二)柱色谱分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