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生态化再开发与利用的几点思考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设计思路探索
Absr c :W a e r nt p c c lg n c t s c n t u e wae r n r s r a e oo , wae r n ta t tr o s a e e oo y i ii o si t s f e t tr o tgas ae clg f y tr o t f
p r a l a d s o l emanan dwi et go rtc o rab f r gb l eme beln h ud b itie t st n fpoe t nae ufi et o ec n t c h i i en .F rt o s u — h r
s o e l e e gn e n c l g n tr o tc n t c in e oo . T e e o n i me t re d y h r i n i e r g e oo a d waef n o s u t c l g n i y r r o y o d v lp e vr o n — n l f i e oo ,wae r n a s a e r tc in i c od n e wi e n tr l t i u e a d t e e o y tm c lg y tr o tg s r a p o e t n a c r a c t t au a t b t n c s se f r o hh ar h s e il y s o l e p i t e . T e p o e t n i cu e r tc i g w t n p c ai h u d b r i d h r tc i n l d s p o e t el d,v g tt n a d c l v td t oz o n a e ea o n u t ae i i lc ln t r l ln s I a e rn h : l e e g n e n ,t e n t r lve f t e r e o re a d o a a u a a t. n w tr o t s o p f  ̄ i n i e r g h au a i w o h v r c u s n i i n
浅析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与空间环境设计
水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 水对 人类 有着特殊 的吸 引力。滨水地 区过
市 2 提升城市 文化 内涵与 保护城市 文脉 的需要 。对于许 多依 去大多被工业和企业 占用 , 民与 自然水 体 之间 的联 系被割 裂。 ) 滨水地区再开发不仅要满足城市景 观美学 的需 要 , 还应该 满足城 托水域 发展起来 的城市 , 滨水区是历史文化遗 存积淀较 为集中 的 开辟 广 所在 , 城市环境文脉清晰。维护 城市历史 文脉 、 风土人情 , 使城 市居民亲水 的需要 。将 滨水 地 区作 为公 共 开放 的区域 , 能 允许人流 自由 出入 , 合空 间特 点 , 置休 闲活动 内容 的功 结 布 市在现代化的节奏 中保持 自己的个性魅 力 , 让人们在滨水 区 的活 场 , 能, 开辟 以水 为 主题 的多 样化 游 憩机 会 , 能 取得 较好 的效 果。 将 动 中得到历史文化教育 。 往往将 人与 水域 分 隔 , 坏 了城市 与水 破 3公众 的需求 。滨 水地 区再 开发不仅 可提 高城市 的景 观美 交通 道路作 为异质空 间 , ) 学质量 , 而且可充 实和完善 人们 的生 活环境 , 于不 同人群 都具 域 的关联性和整体感 。采用立体化 的交通组 织 , 对 即通过交 通的地
浅 析 城 市 滨 水 区 的再 开 发 与 空 间环境 设 计
潘 伊 玛
摘 要: 论述 了城市滨水 空间再 开发与空 间环境设计 的现实意义 , 并对城市 滨水 空 间环境设计 要点进 行探讨 , 以保 持滨
水 空间的活力 , 促进城 市的经济发 展。 关键词 : 市滨水 区, 城 再开发 , 空间环境设计
维普资讯
・
2 ・ 6
第3 2卷 第 2 2期 2 0 年 l 月 0 6 1
城市河湖滨水空间的开放式开发思考
水利水电技术第50卷2019年增刊2杨玲,周志华.城市河湖滨水空间的开放式开发思考[J ].水利水电技术,2019,50(增刊2):151-153.YANG Ling ,ZHOU Zhihua.Thinking on development of urban river-lake waterfront space [J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19,50(S2):151-153.城市河湖滨水空间的开放式开发思考杨玲,周志华(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摘要:本文分析现状城市河湖滨水空间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包容开放、凸显文化为原则,注重在滨水生态及生境、滨水景观及文化、滨水慢行系统、滨水体验、滨水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措施。
研究成果为城市河湖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滨水空间;开放式;开发利用doi :10.13928/ki.wrahe.2019.S2.027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60(2019)增刊2-0151-03Thinking on development of urban river-lake waterfront spaceYANG Ling ,ZHOU Zhihua(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The status quo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s of urban river and lake are analyzed herein ,and 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y priority ,human-oriention ,inclusive openness and highlighting culture must be taken for the construction ,while great attentions are necessary to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water-front geology and habitat ,waterfront landscape and culture ,waterfront slow-traffic system ,waterfront experience ,waterfront serv-ice ,etc.the study resul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urban river and lake.Keywords :waterfront space ;ope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收稿日期:2019-10-15作者简介:杨玲(1982—),女,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工建筑规划设计工作。
关于城市滨水空间的一些思考--空间、品质、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97·关于城市滨水空间的一些思考——空间、品质、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何 达(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摘 要:本文就对现代城市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品质、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策略展开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滨水空间;城市;文化;自然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2890(2019)07-0097-02Some Thoughts on Urban Waterfront Space—Organic Integration of Space,Quality,Culture and NatureHe Da(Fuzhou Institute of Planning and Design,Fuzhou,Fujian 350000)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of modern urban waterfront space are analyzed,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quality and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urban waterfront space is deeply considered.Key words: Waterfront space; City; Culture; Nature早在古代,对于城市滨水空间的利用就已经被看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工业化的逐渐展开,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开始被更多的用于交通运输与污水排放,这使得城市河流水质迅速恶化。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才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迅速成为了二十一世纪城市规划设计的热点。
由此可见,对于现代城市的滨水空间问题与建设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1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存在的问题1.1 安全性问题城市滨水空间虽然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加贴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但由于很多城市的河流湖泊蓄水量有限,河道淤积现象又比较严重。
城市滨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城市滨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摘要:本文就当前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构建人、水、绿和谐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和营造的手法。
并系统地阐述了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的要点。
同时,展望了以人为本营造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生态建设构建和谐水岸环境生态性的矛盾由此变得尤为突出。
尤其地处河网(江河)交错的滨水城市环境质量则更加受人注目和关切。
一、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当前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构建人、水、绿和谐发展。
是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污染源源头管理,开展系统的宣传教育,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垃圾,严把审批关,杜绝污水入河等;开展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
其建设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的理念应该是:水体清澈,鱼儿戏水;河岸弯曲,让人寻味;水岸茂绿,四季有花;水岸建筑,高低起伏;建材环保,还原生态。
二、城市滨水带生态环境建设的营造手法1.用植物多样性配置手法,建设城市滨水带绿地,提高城市生态性。
城市滨水绿地带的植物多样性配置是绿地生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弥补城市生态环境营造的重要手法之一。
从滨水绿地发挥的功能来看,它具有防护城市水土流失,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兼顾观赏休憩作用。
生态性是城市滨水带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手法来体现城市的生态性。
一要考虑水域浮水植物;二要配置水际的挺水植物;三要有陆地的喜水植物或景观植物;四要有常、落叶植物的搭配;五要考虑乔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立体配置,最终将各种植物有机地组成生态群落,创造城市生态环境。
如温州市区的横河水环境整治,通过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喜水植物的有机组合,喜水植物的乔灌木及垂直植物的搭配,常绿、落叶乔灌木及地被植物搭配的植物群落,乔灌木、地被(上、中、下植物立体)各种植物并存搭配,来体现城市滨水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完整城市滨水带绿地植物群落。
2.控制水岸建筑物的高度和外墙材料的使用,还城市水岸的生态面貌。
可持续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研究
可持续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受和采纳。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在可持续的理念下,如何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的意义城市的滨水景观不仅是城市的一大宝贵资源,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滨水地区通常是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地带,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受到了破坏和污染。
生态化的设计和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复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公共空间的增加生态化的滨水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这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市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城市的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融合。
3. 天然的调节功能城市的滨水地区不仅可以起到景观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其天然的水质调节和气候调节功能。
通过生态化设计,可以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城市的水质污染,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舒适度。
为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化,需要从规划设计、生态修复、管理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下面是一些可行的路径与方法。
1. 生态优先的规划设计在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区划、生态廊道等手段,保护和连接滨水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连续的生态空间。
3. 鼓励自然更新在生态化的城市滨水景观中,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和破坏,鼓励自然更新过程。
保持适当的湿地、河滩等自然生态系统,让自然力量自行调节和平衡。
4. 强化管理与监测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化需要加强管理与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几点思考
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几点思考城市建设中景观规划建设的总原则,使其从宏观上了解到滨水景观建设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建设范围及总体目标。
水,造就了城市文明,人类逐水而居,或择水而居、傍水而居,渐渐地促成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离不开水,无论是滨河、滨湖、滨海城市,水都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本人作者,生活在长沱两江交汇处的川南泸州,近几年,泸州市大力打造两江四岸景观建设,已建成的长沱两江滨江公园、沿江保护建设的东岩公园、木岩公园、百子图公园等,对其他滨水城市的景观建设有互相借鉴的作用。
本文就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总体特征进行一个简单阐述,详细的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分类,并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标签: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总体特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景观富于变化、视野开阔和便于人们进行亲水活动等特点,因而其景观的规划设计亦应相应地具有以下特征:(1)可达性和开放性特征滨水区公共开敞部分,应当具有便捷的交通系统,使人们能方便快捷地抵达滨水空间,满足人们的亲水游憩等需求;滨水区一般都呈现出水景与城景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的景观特征,应当更加自觉地将水景和城景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城市的公共景观空间之中。
(2)识别性与多样性特征滨水区作为城市历史风貌的载体,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集中交错地带,是展示城市景观特色的窗口,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滨水区可以建成满足人类休憩、娱乐、社交、贸易等多方面需要的多功能性场所,提供给人们丰富的体验层次,形成多样化的景观形态。
(3)生态性与效益性特征城市滨水区具有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的功能效应,其自然功能效应是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社会功能效应是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大众生活,增强城市活力;其经济功能效应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开发,促进旅游业、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滨水景观的分类按滨水景观类型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型景观、人文型景观和人工型景观三种类型。
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思考
( 封 闭的硬质人工驳岸 改变 了自然形成 的江河岸线 1)
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 ;
( 2)垂直陡峭的人工砌体 、驳岸 ,使滨 河区空间成 为 1景观生态化设计相关理念 .
3案例分析 .
31 汉市 汉 口江滩 公 园 .武
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 中,以单一防洪为 目标的 自然 河道 的渠 化和硬化工程在 中国大 小城 市中方兴未艾 ,大江南 北 大小河流都 面临被硬化和 渠化的厄 运 ,这将对国土生态安 全带来严重的破坏 ,同时,治理工程往往耗 资巨大。 如武汉市汉 口江 滩公 园设计 ,其设计在生态性 方面有所
( 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 ; 3) ( 4)规划设计与地 方文化脱节 ,景 观缺 乏个性。很 多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 ,设计者缺 乏对城市历史 、文化 底蕴 的 充分挖掘和对基础现状 的充 分分析 ,照搬 一般 的设计模 式 , 这样建设 出来 的滨水景观必定 “ 千城一面 ”,缺 乏特 色和 生
11 .关于生态设计
冷冰冰缺 乏生活情趣 的冷漠 空间 ,把人与水分隔开来 ,使之
可望 而 不 可 及 :
“ 设计 是一项有 目的、有意识 的创造 性活动 ,设计的 目 是满 足服 务对象的的需要。西蒙 ・ ・ ・ 范 迪 瑞恩 曾定义说 :
任何 与生态过 程相协调 ,尽 量使其对环境的破 坏影Ⅱ 达到最 向 小的设计 形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设计是在 了解环境 、
命力。
尊重环境 ,避 免在 设计 施工过程中对资源造成任何 破坏的前
提下 ,处理 、协调则 _1 2
浅议城市中央生态区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实践
浅议城市中央生态区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实践摘要:城市中央生态区,是钢铁城市中的世外桃源与精神核心。
近年来,在城市中央生态区建设中,滨水空间的营造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水陆空间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极大提升了中央生态区的价值,甚至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助力。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城市中央生态区成功案例中滨水空间的设计、建设、管理等相关经验,总结特点,发掘问题,并结合我国当下城市发展趋势,在规划设计方法及运营管理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经济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中央生态区、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生态、文化、运营一、中央生态区与滨水空间中央生态区(Central Ecology District)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是指在城市的核心区域自发或人为形成的生态特征明显的区域。
从世界的城市发展历史和轨迹来看,几乎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其珍藏的中央生态区。
中央生态区多位于城市中心腹地,居于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现代城市中央生态区常与大型湖泊、湿地水域、或河湾区相结合,如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中央公园、新宿的中央公园,多以多样化的水岸空间为特色,更加强调水域的生态价值与功能。
围绕水域以复合型公园游憩体系,打破密集高效的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商业、经济、文娱相得益彰。
始建于 1856 年的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早中央生态区。
该公园位于曼哈顿中心,南北长 4 公里,东西宽 800 米,面积达 843 英亩。
公园沿着蜿蜒的水体纵向展开,茂密的树林环绕着湖泊和草坪与牧场。
紧张繁忙的曼哈顿一个世外桃源。
庞大的绿地体量、多变的水域空间以及丰富的业态,平衡了城市的各种要素,人文、自然、艺术、财富、生机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凝聚了纽约的城市灵魂。
二、城市中央生态区滨水空间的建设意义城市中央生态区与滨水空间的融合产生了更多的积极效应,从整个城市的运营来看,中央生态区滨水空间的建设不是一个内部水体的孤立问题,滨水区无论对于公园游憩体系,甚至对于区域环境乃至整个城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遵循滨水景观规划建设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几点建议,鼓励和提倡滨水景观建设取得最大化的效益。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建议;效益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当前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1.1 功能单一,缺乏生态考虑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一些城市进行滨水区整治改造时,主要侧重于水系的防汛泄洪、航运、灌溉等基本功能,多采用深挖多蓄、截弯取直、硬化护坡、高筑堤岸等措施,改变水体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对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以及城市景观生态功能考虑严重不足。
1.2 创新乏力,景观特色不明显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较多照抄照搬的现象,结合地域实际进行规划建设、凸显本土景观特色、具有创新成果的作品很少,多为在滨水地带种植大面积的人工草坪或遍植单一树木品种,缺乏特色。
1.3 缺乏人性关怀有的城市治污措施不力,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在此基础上建设的滨水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有的滨水景观因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方面缺乏人性化考虑,景观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布局不科学、不合理等,单调冷漠,缺乏情趣,忽视了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1.4 文化脱节,缺乏历史文化内涵由于缺乏对城市地理、历史、文化等信息的充分尊重、把握和挖掘,机械照搬别的建设模式,忽视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导致景观与地方历史文化严重脱节,滨水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深,缺乏特色和生命力。
2 滨水景观规划建设原则2.1 效益兼顾原则园林绿化具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滨水绿地有防洪、水运和灌溉等基本功能,能发挥重要的经济效益。
同时具有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水体的可及性与亲水性、丰富游憩观赏内容等功能,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必须兼顾好这三方面效益。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与景观恢复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与景观恢复重庆绿脉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在介绍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环境,特别是城市滨水环境的严重破坏后,引入运用生态恢复设计的概念、原则、目标意义,结合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具体说明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与景观恢复的构成要素、运用步骤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生态恢复设计、景观恢复1999年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形成的《北京宪章》中这样描述:我们的这个时代是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
在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特别是城市滨水空间环境形成了大量的破坏和摧残。
城市滨水空间是人类发展和栖息的聚集地,也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近几年,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展开对滨水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但是众多的设计也仅停留在美化园林阶段,使滨水空间的生态、景观功能大打折扣。
景观生态恢复作为一个实际专业领域的名词,也就是在近几年才在国内得到起步和发展,随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的影响,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众多的场地开发行为开始考虑到环境方面的影响,生态与景观恢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滨水生态恢复的缘起1、1生态环境的胁迫胁迫是生态学的名词,指自然与人类活动对与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
人类活动对于河流等滨水空间的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如: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质对河流等滨水空间造成污染;过渡引水造成河湖本身缺水;大量的建设用地围垦挤占水域面积,造成河湖退化;人为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使乡土物种消失、导致生态系统水平的退化;大量的水利工程使自然河流渠道化、非连续化,对生态系统形成严重胁迫。
1、2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恢复的重要意义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
历史上它们具有防御、运输、防洪、防火和清洁城市等功能,同时,它们是多种乡土生物栖息地和空间运动的通道和媒介。
城市水系更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之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
浅谈滨水区再开发的自然生态模式
浅谈滨水区再开发的自然生态模式1.滨水区的发展历程滨水区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滨水区可分为滨海型、滨江型、滨湖型以及滨水型。
滨水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1原始社会——繁衍最初的生命来源于海洋,最早的文明源于河流。
四大文明古国起始于各大流域: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
人类依水而居,滨水区最早是作为人类的繁衍之地而存在的。
1.2农耕时代——繁荣农耕时代水体与城市联系极为紧密,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水运条件的便利与否则是一个城市发达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以隋唐时期为例,京杭大运河建成后,沿线城市发展极为迅猛,出现了很多以漕运为发展依托的城市。
后至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港口城市则成为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可以说,在农耕时代,滨水区是作为一个城市最为繁华的地段而存在的。
1.3工业社会——衰败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水路运输成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以水运为经济命脉的城市逐渐衰落,滨水区走向衰败。
工业重心迁移,滨水区只余破旧的厂房和被污染的水体。
滨水区被边缘化,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衰退。
1.4信息时代——重生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了重建滨水区的浪潮。
城市发展加快,范围扩大,滨水区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各种成功的开发案例也使大多数人开始思考滨水区的再开发问题。
滨水地段环境对于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空间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
2.滨水区开发优势2.1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用地逐渐扩展,曾经一度被边缘化的滨水区也逐渐被纳入城市发展用地。
并且由于滨水区的加入,城市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滨水区地位有了明显提升。
2.2城市文脉延续滨水,尤其是滨河地区,河流千百年来川流不息,延绵不绝,诸多城市的文明由河孕育,依河发展。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代表了城市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怀。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打造城市滨水地带,让其成为城市的活力空间,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提出关于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策略,希望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一、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活力空间城市滨水地带的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特色。
要想打造城市滨水地带的活力空间,首先要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打造多元化的地域空间。
可以建设滨水公园、滨水步行道、滨水广场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还可以将滨水地带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打造文化街区、历史街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二、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型活力空间城市滨水地带通常是城市的绿肺和生态节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十分重要。
在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活力空间。
可以通过植被绿化、水生植物种植、湿地恢复等手段,提升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质量,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绿洲。
同时还可以结合城市雨水管理、水体净化等技术手段,改善水体质量,提升滨水地带的环境品质,为市民创造宜居的环境。
三、促进交通便利,打造便捷的活力空间城市滨水地带的交通便利程度对于其活力空间的营造至关重要。
在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建设中,要促进交通便利,打造便捷的活力空间。
可以通过建设滨水步行道、自行车道、游船码头等,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同时还可以引入城市公共交通、船运等,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出行选择。
还可以加强城市滨水地带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对接,提升跨城市交通便利程度,打造多元化的活力空间。
四、引入文化创意,丰富滨水地带的活力空间城市滨水地带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情怀,在活力空间营造过程中需要引入文化创意,丰富滨水地带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举办主题展览、举办传统文化节庆等方式,丰富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城市滨水地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滨水地带的开发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地带的优势资源,打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空间,成为了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提升滨水地带的可达性滨水地带的可达性对于其活力空间营造至关重要。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增设桥梁、提供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道等方式,提升滨水地带的可达性。
也可以考虑通过公共交通的优化和延伸,增加城市滨水地带的公共交通交通便捷性,以促进人们的出行和活动。
二、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城市滨水地带除了可以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外,还可以被赋予更多的休闲功能。
在活力空间营造过程中,可以考虑打造多样化的休闲空间,如公园、广场、河岸步道等,以满足市民不同的休闲需求。
也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文化设施和商业设施,以提供更多元化的休闲选择,增加滨水地带的吸引力。
三、保护和改善滨水环境城市滨水地带的环境质量对于其活力空间营造至关重要。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持滨水地带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功能。
也需要重视滨水地带的水质和水环境治理,确保滨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空间。
四、推动文化和创意产业发展城市滨水地带可以成为文化和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空间。
在活力空间营造过程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文化设施和创意产业基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也可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以增强滨水地带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为滨水地带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五、促进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需要广泛的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可以鼓励市民参与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设计,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滨水地带的规划和设计更加贴近市民的需求和利益。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设计师所重视,这是因为滨水景观设计不
仅美化了城市,还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
然水域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开放、亲近自然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
关于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考:
1. 环境保护意识: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秉持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防止违法建设、非法占用水域和污染水体等现象的出现。
设计也应体现生态优先、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利用水资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设计合理的水景、瀑布、喷泉等水景元素,为城市创造清新、宜人的环境。
3. 强化城市特色: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应该保持城市的特色、文化底蕴,通过设计
符合城市文化氛围和历史文化的元素,来体现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已有文化底蕴。
4. 营造社交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该为居民营造开放而私密的社交空间,为城
市居民提供一个健康、活跃、愉悦的环境。
城市滨水景观还可以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旅
游和休闲带来可观的收益。
总之,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强化城市特色、营造社交空间等等。
这样设计出来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美化城市,
更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城市居民更高质量的生活需求。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
城市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策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滨水地带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
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滨水地带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风景线,更可以为城市注入活力,成为城市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
目前许多城市的滨水地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往往成为废弃或者污染的地区。
如何对城市滨水地带进行活力空间营造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策略1. 生态环境保护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
通过加强对滨水地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原有的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持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特色,确保其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2. 文化历史保护每个城市的滨水地带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活力空间营造中需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滨水地带的文化历史资源。
通过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遗址和遗迹,打造滨水地带的文化历史景观,为城市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3. 城市功能拓展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拓展城市的功能,使滨水地带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区。
可以将原有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转变成为滨水地带的新型功能区,滨水地带成为城市的新兴经济和文化中心。
4. 公共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滨水地带建设公园、休闲广场、步行道、自行车道、运动场所等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滨水地带的人气和活力。
5. 城市设计创新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中,城市设计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创新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使滨水地带成为具有时尚、个性和艺术气息的城市空间。
6. 社会参与与共享在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的参与和共享。
可以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让市民参与到滨水地带的建设中来,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滨水地带所带来的活力和快乐。
三、滨水地带活力空间营造的成功案例1. 澳大利亚悉尼 Darling Harbour 滨水地带的活力空间营造悉尼 Darling Harbour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综合性滨水娱乐区,它通过对原有的码头仓库进行改造,打造成为一个集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酒店、博物馆、剧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娱乐区。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生态规划问题
浅谈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生态规划问题【摘要】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目前,不少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规划建设,虽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塑造了各自城市的形象,但总体来说,都或多或少缺乏区域角度的生态优先原则。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环境生态层面,从滨水区绿地生态、滨水岸线工程生态、滨水区建设生态3个角度,探索了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滨水规划设计;生态问题;滨水区绿地;滨水岸线;滨水区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从景观与生态环境两个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找寻两者之间关联,寻求景观与生态环境共建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两功能兼顾,并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1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探索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
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1.1滨水湿地的保育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之称。
为了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必须立刻停止对湿地的进一步蚕食。
除了保护现有湿地不被破坏而导致萎缩,或设法恢复已被破坏的湿地,或设法培育新的湿地。
对于各种自然湿地,可根据其所处区域不同采用不同方式。
如一部分作为完全湿地保护区予以保留,并对与之相关的系统作出安排,如控制上游水土流失,限制建设等。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以宿迁市市区运河沿线空间形态设计为例作者:崔璇时间:2009.6摘要滨水区是城市最宝贵的发展资源,重视滨水区建设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其环境水平的改善,对人居质量、城市形象、城市济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穿宿迁城而过,如何定位其功能,握其空间形态是规划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机遇。
规划以综合的区域化视野角度,力求准确把握滨水地区发展定位,通过研究滨水地区城市功能模式以及多层次的空间形态策略,对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规划进行了一次实际可行的探讨。
关键词宿迁;京杭大运河;滨水地区;空间形态;功能混合1背景概况宿迁是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城市、长三角北翼新兴的工商城市、滨水旅游城市与绿色生态城市。
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宿迁城区,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开敞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宿迁现状的主要建成区由大运河西侧的宿城区与东侧宿豫区构成。
大运河沿岸正处在快速建设阶段,目前已经建成与启动的项目多以居住类为主,集中在市府桥至项王桥区段,同时,运河二桥与三桥之间滨水绿地空间建设基本完成,这是本次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图1)。
宿迁的综合增长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在省内排名领先,如何实现区域内发展的,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即如何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缝合两岸城区的功能及空间,提升滨河形象品质,形成连贯完整的城市滨水区,使其融入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参与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2城市滨水地区发展规律及启示2.1滨水地区发展规律研究河流及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均具有多重功能,随着城市发展,滨水地区的功能、形态都会随之变化,往往在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相互平衡置换。
拉弗蒂(Laurel Rafferty)与郝斯特(Leslie Holst)研究了滨水区功能及形态的变迁,推演出城市岸线发展过程的典型模式,笔者结合国内外滨水地区案例研究,总结宿迁运河滨水地区发展模式为6个阶段,分别是:a适合船只停泊的港湾被发现,岸边形成居住点;b出现较大的泊船码头与通往岸边的街道;c 设施进一步发展,形成港口与滨水城市;d基础设施加速了港口的繁荣,产业开始集聚;e单一的城市滨水区生产岸线被生活性的的使用功能所打破;f原有的产业功能逐步衰退或外迁,滨水区开始复兴置换,迈向功能混合的多样化发展时代(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发展 的角度去审视整个建设过程 。
3 城 市滨 水 空 间 生态 化 再 开 发 与 利 用 的 首 要 任 务 与对 策
新的趋势从更高 的 角度对 城市 滨水 空间 的再开 发提 出
由 于很 多城 市 中 滨 河 空 间 几 乎 已 经 被 各 种 建 设 用 地 所 占 满 , 尤其是 随着城 市滨水 区的再开发 ,城市滨 水区 已经再度 成为 房 地产开发“黄金地段 ”,想要把现有的这些用地置换成城市 的生态绿地 ,所涉及 的拆迁 量及 工程量 都是 十分 巨大 的,而
【关键词 】 城 市滨水 区; 再 开发 ; 生态化
【中图分类 号】 TU985.12 9
【文献标志码 】 A
1 城 市 滨水 区 的概念
城 市 滨 水 区 (Waterfront)是 城 市 中 一 个 特 定 的 空 间 地 段 ,指 “与河流 、湖泊 、海洋毗邻 的土地 或建筑 、城 镇邻近水 体 的部分 。”它既是 陆地 的边沿 ,也 是水 的边缘 。它是 城市 中 自然 因 素 最 为 密 集 、自然 过 程 最 为 丰 富 的 地 域 ,同 时 这 里 的 人类活动 和城 市 干扰 又非 常剧 烈 ,可 以说 ,这里 是 人类 活 动与 自然过程共 同作 用最 为强 烈 的地 带之 一。空 间范 围包 括 200~300 In的水 域空 间及 与之相邻 的城 市陆域空间 ,其 对人 的吸 引距 离为 1~2 km,相当于步行 l5~30 nlin的距离 范围 。这一地 区对 于维 持城 市生物 多样 性 以及满 足人们 娱 乐 、文化 、景观 等需 求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替代 的作用 。
2 城 市滨水 区再开 发背 景
在 ,BMPs已 经注 重 利 用 综 合 措 施 来 解 决 水 质 、水 量 和 生 态 等
回顾历 史 ,城市 滨水 区 的利 用 与 开 发也 是 几 度 兴 衰 。 在 工 业文明之前 ,城市中河流依旧保持着其朴 素的 自然形态 ,成为城 市人工环境 中和谐的一部分 ,然而工业革命 以后的城市随着城 市人 口和用地规模的急剧扩张 ,为了最大限度 的追求经济效益,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中的一个 自然要素被有意或是无意的漠视 , 从而使得城市滨水空间被现代工业 ,交通业和仓储业 大量 占据 , 致 使水 质恶 化 ,城市 滨水 地 区成 了人 们 不 愿 意 接 近 乃 至 厌 恶 的 场所 J。直到 20世纪 80年代 以来 ,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与复 兴成为世界 『生的潮流和趋势,一度被人们遗忘的城市滨水空间 正 日渐 成 为 21世纪 城 市 发 展 和 规 划设 计 的 热点 。作 为 城 市 重 要 的开 放公 共 空 间 ,滨水 地 区 的 再 开 发 区别 于 近 二 三 十 年前 , 新世纪的滨水地 区规划建设在发展动因 、规模 、区位 、功能和 目 标上都呈现出一定的新趋势 ,滨水地区的建设已不能只从形象 的改善、景观的整治着眼 ,而更应该从城市生态 、经济、文化可持
问题 。BMPs通 常 可 以 分 成 工 程 性 措 施 和 非 工 程 性 措 施 两 大 类 ,工 程 性 措施 主要 包 括 雨水 池 (塘 )、雨 水 湿 地 、渗 透 设施 、生 物滞留和过滤设施等 ,非工程性措施则指各种管理措施 。 3.2 滨 河 绿 色廊 道 设 计
从 生态的角度出发 ,佩斯 (Pace)在研 究 了克拉 马斯 国家 森林后提 出 ,河岸廊道 的宽度为 15~62 in时 ,河岸 和分 水岭 廊道 的宽度 为 602~1609 m时 ,能够满 足动 物迁 徙 、为 动物 提 供 连 续 生 境 的功 能 ;巴德 (Budd)在 研 究 湿 地 变 迁 时 发 现 , 河岸植 被的最小宽度为 27.4 m才能满 足野生生物对 生境 的 要求 。在研 究美 国的 Bear—Evant河时 发现 ,30 m 宽的河岸 植 被 对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的 维 持 是 必 须 的 ;斯 坦 布 卢 姆 (Stein— blums)等研 究发现至少 31 113宽 的河岸植被 才能够产生 足够 的植物碎 屑 ,为鱼类 的繁殖创造多样 化的生境 。因此河 岸植 被 带的宽度应该控 制在 23~38 ml2 J。但 是在 实际设 计 中 ,
恢 复城市河 流的生态作用 ,促进人与河 流之间 的再 度和谐 已 经成为 当今规划设计者首要任务 。 3.1 城 市 水 系整 体 规 划 与 管理
依据《城市水 系规划规 范(GB 50513—2009)》将城 区水 系分为 干流 、支流 、湖泊 、沟渠 四类 ,在水系统 布局上 与编制 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统 筹考虑 ,在现有规划 基础上予 以深化 与细化 。从城市整体 的角度 ,对河流沟渠 通 过 保 留 、改造 和新 增 三 种 方 式 ,改 善 城 区 的 水 空 间环 境 ,打造 城水相依 的生态水城 。在此基础上 ,采用美 国的最佳管理措 施 。最 佳 管 理 措 施 (BestManagementPractices,BMPs)是 在 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及其后来 的修正案 中第一次提 出来 。起初 BMPs的主要作用 是控 制非点 源污染 ,发展 到现
城市滨水 空 问生态化再开发 与利用的几 点思考
陈 林 ,曹 宇 ,孙 天 星
(成 都西 南交 通大 学设 计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四川成 都 610031)
【摘 要 】 面对新的形.-LT的城 市滨水 区的再 开发 与利用,文章从提 高城 市滨水 区的生态功能 ,为城 市 中的其他 生物留下必要的生活 空间的角度 出发 ,分析 了当前城 市滨水 空间生 态化 再开发 与利用 的所 面临的 几 点 应优 先 解 决 的 问题 ,并提 出 了一 些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