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2)词语释义 驿道:中国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同时也是 重 要的军事设施之一。 矗立:高耸地立着。 漫溢:水过满,向外流。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苍劲:老练刚劲。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谢谢观看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链接
1.丽江简介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
连接部分,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 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水利资源丰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 的地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
2.丽江古城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
不能。因为“我”在随着水车缓缓升高,看到的景物会由眼 前到远处、由低到高地变化。“古城”是眼前所能看到的;“山 上的老柏树”一般是在山腰或山顶的位置,在比古城稍高的地方 就能看到;“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一般是在山脚,需要站在更 高的地方才能看到;“蜿蜒老街”则需要在最高点,才能够看见 老街顺水而去的蜿蜒的样子。这样排列符合不断升起的高度所决 定的观察视角。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出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的写作思 路。 2.从图画美的角度赏析本文,理解文章的结构美、风俗 美和语言美的特点。 3.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理解作者对丽江和纳 西文化的赞美之情。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共3篇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共3篇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1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及教学反思引言:《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题。
它以顺流而下的一滴水为主线,辅以文学描写和多种手段与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云南的美丽。
此次教学,我在设计教学理念上立足于学生感性理解,注重方法的引导,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感悟自我。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丽江的风景和地理特点。
2.能够根据文中所提供的提示词语的线索,准确而熟练地理解文中语言,把握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3.通过分组合作,发掘细节、品味语言,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关注生态环保问题。
二、教学重点:通过这次课文的学习,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叙述的技能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文中的描写词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是情感思想的训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文中情感并马上表达出来,从而明确文意。
三是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资料、互相督促提高,达到共同探讨目标的效果。
教学策略:1.多元化的读音技能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不熟悉的词语或语法用法,并能够在朗读中运用这样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不仅如此,还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情感并创造性地表达。
例如:山路崎岖(qi)的地方容易打滑,路面上有的红色石头,这样就可以清晰表达这段景色特色之处,并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特色。
2.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发扬合作探讨的意识:针对学生的固有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利用多种途径来探究文本。
同时,教师发挥组织效率,快速带领学生将所得到的信息在小组中共同分享。
例如:说说你的体验感受?在这里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情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受到文中托付和期待,也会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
此时,教师可以启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诠释,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升华所带来的魅力。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人教版)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
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
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
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三、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
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学生介绍作者以及云南的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以及丽江的相关资料,有助于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
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来安排的。
四.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他们被作者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所吸引,这也让我深感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课文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描述,如一滴水如何感受丽江的美,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设置情境、举例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的基本概念、观察和表达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观察和表达技巧描绘一个地方?”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时,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提高。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够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pdf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㊀一滴水经过丽江(1)给加点字注音ꎮ融∙化(㊀㊀)㊀擦拭∙(㊀㊀)㊀蜿蜒∙∙(㊀㊀)㊀驿∙道(㊀㊀)㊀蘸∙水(㊀㊀)远眺∙(㊀㊀)㊀晶莹∙∙(㊀㊀)㊀徘徊∙∙(㊀㊀)㊀硕∙大(㊀㊀)(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ꎮ一滴水 是㊀㊀㊀㊀㊀上的冰川融化而成ꎬ它在以瀑布的形态流向山下的时候听到很多人都在提㊀㊀㊀㊀㊀㊀ꎬ见证了㊀㊀㊀㊀㊀㊀的建造历史ꎻ在落水洞ꎬ 一滴水 沉睡了几百年ꎬ从㊀㊀㊀㊀㊀㊀冒出来的时候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ꎬ他们从世界的各个地方来丽江ꎬ看纳西古城和玉龙雪山ꎮ 一滴水 顺着玉河看到了古老的闸口ꎬ乘着大水车看到了古城的建筑ꎬ这些建筑和自然那么和谐ꎬ真是 ㊀㊀㊀㊀㊀㊀ꎬ㊀㊀㊀㊀㊀㊀ ꎻ在四方街ꎬ 一滴水 跌进中河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㊀㊀㊀㊀㊀㊀ꎬ经过制作银器的小店ꎬ经过玉器店ꎬ经过售卖㊀㊀㊀㊀㊀㊀的字画店ꎬ被浇花的妇人浇落到客店里盛开的兰花上ꎬ听到客人们欢快的交谈ꎮ(1)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㊀㊀)ꎮA.冰雪熔∙化(róng)㊀㊀㊀孕∙育(yùn)㊀㊀㊀㊀蜿∙蜒(wǎn)㊀㊀㊀㊀谚∙语(yàn)B.五彩斑斓∙∙(bānlán)蜿蜒∙(yán)翡翠∙∙(fěicuì)硕∙大(shuò)C.喧哗∙∙(xuānhuà)苍劲∙∙(cāngjìng)层峦叠嶂∙(zhàng)察拭∙(shì)D.目眩∙神迷(xuán)犹豫∙∙(yóuyù)映∙照(yìn)砚∙台(yàn)(2)写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方法ꎮ①我又化成了一滴水ꎬ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ꎮ(㊀㊀)②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ꎬ就像丽江古城中ꎬ一个银匠ꎬ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ꎮ(㊀㊀) (3)文学常识填空ꎮ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类文体ꎮ游记中 我 与景物的关系一般有三种:一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ꎬ即 我 的观察点固定不变ꎬ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ꎬ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描写出来ꎮ二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ꎬ即观察的景物不变ꎬ观察点变换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绘景物ꎮ三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ꎬ即观察点不固定ꎬ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ꎬ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ꎬ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出来ꎮ基础知识(1)请结合课文说说 依止于自然ꎬ美丽了自然 这句话的意思ꎮ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章ꎬ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ꎮ夜听九寨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ꎬ步入其境ꎬ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ꎬ尤其是那五彩石㊁孔雀蓝㊁魔幻般的池畔ꎬ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ꎬ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ꎬ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初秋早晨ꎬ当我步入九寨ꎬ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ꎬ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ꎬ决定要夜走九寨ꎬ扑向山水深处ꎬ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ꎮ九寨的夜很纯净ꎬ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ꎬ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ꎬ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1梦ꎬ在寨与寨之间㊁山与山丛中㊁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ꎮ此时ꎬ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ꎬ当你贴近礁盘ꎬ俯身侧耳时ꎬ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ꎬ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ꎬ像散落的珍珠声ꎬ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ꎬ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ꎬ水的经典ꎮ 这是一出泉水ꎬ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 我闭着眼睛在感悟ꎬ 水是有生命的!听说ꎬ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ꎬ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 我指着海拔3300多米的山峰ꎬ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ꎮ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ꎬ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ꎬ谁也没有走到头ꎮ 甘巴担心地说ꎬ 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ꎮ我笑了ꎬ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 山洞里只要有泉ꎬ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ꎮ你真的要进洞? 甘巴急了ꎬ 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ꎮ没有探险ꎬ哪来的收获! 我说ꎬ 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ꎬ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ꎮ走进山洞里探幽ꎬ寻找的是泉的源头ꎮ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ꎬ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ꎬ既清脆又响亮ꎬ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ꎬ颗颗沁人耳畔ꎮ我屏住呼吸ꎬ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ꎬ聆听着泉水发出的响声ꎬ用心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ꎮ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ꎬ泉涌出石间ꎬ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ꎬ形成了地质的钙化ꎬ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ꎮ蓦然ꎬ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ꎬ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ꎬ我惊讶地仰头望着ꎬ黑压压一片ꎬ什么也看不见ꎮ 这水声来自海拔之巅ꎬ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ꎮ 甘巴说得很认真ꎮ我凭着水声的方向ꎬ钻着一个个洞口ꎬ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ꎬ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ꎬ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ꎬ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ꎬ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ꎮ 你听ꎬ在这里唱歌ꎬ有一种神奇的回声ꎬ并且传得非常远ꎮ 甘巴说着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ꎮ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ꎬ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ꎬ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ꎮ一曲过后ꎬ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ꎮ 快来看ꎬ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 我大声嚷道ꎮ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别致的亮丽ꎬ而且辉映着整个山洞ꎬ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ꎬ唱着歌从远古走来ꎬ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ꎮ这是洞中的小瀑布ꎬ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ꎮ 甘巴说这话时ꎬ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ꎮ我无须再去寻觅ꎬ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ꎬ泉的甘甜ꎮ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ꎬ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ꎬ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ꎬ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ꎬ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ꎮ此时ꎬ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ꎬ在夜与晨的交织中ꎬ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2)在 决定要夜走九寨ꎬ扑向山水深处ꎬ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一句中ꎬ作者为什么要用 扑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丰富含义ꎬ品味其表现力ꎮ①水是有生命的!②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ꎮ(4)作者详写夜探九寨山洞ꎬ其用意是什么?(5)根据你的理解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ꎮ发散思维(6)请同学们闭上眼睛ꎬ想象自己成了一滴水ꎮ作为一滴水ꎬ你在瀑布的倾泻中ꎬ在黑龙潭的沉睡中ꎬ在四方街的流连中ꎬ在黑夜㊁黄昏㊁清晨ꎬ你还能看到㊁听到哪些更独特的东西?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在四方街漫游
三、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
1.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 与杉。 2.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4.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景美
状元成才路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 历史 渊源 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极其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市井 民俗图——热闹、勤奋
七、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 概括一下。 1.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 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浇花民俗图——平和、悠然]
2.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休闲民俗图——恬静、和谐]
3.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作者名片
阿来,男,藏族,四川省马尔康县人,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 获奖者(41岁),四川省作协主席,兼
状元成才路
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
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作品:
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 《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 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4.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 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状元成才路
[宾主交流民俗图——热情、融洽。]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赏析句子: 5.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 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 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 喉咙大声喧哗。 连用两个“喧哗”,形成反复,强 调了“又化成一滴水”的兴奋、喜悦之 情。“扑”字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砚(yàn)池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2)牛源的山水画笔墨苍劲(cāng jìng),浑厚中不乏灵动。
(3)秋天的山林层林尽染,五彩斑斓(bānlán),美极了。
(4)山上的塔静静地矗立(chùlì)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轻盈喧哗闸口亭台楼阁B.应照徘徊翡翠目眩神迷C.犹豫跳望擦拭五彩斑斓D.硕大漫溢照壁明扬世界(解析:B项“应”应作“映”;C项“跳”应作“眺”;D项“明”应作“名”。
)3.下面文段中第①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
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
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
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
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
(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
4.(2017·云南模拟)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②④①⑤③B.⑤④①③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①⑤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生字拼音、词语解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生字拼音、词语解释20、一滴水经过丽江
闸zhá砚yàn蘸zhàn喧哗xuān hu
á奔流bēn liú
矗立chù lì映照yìng zhào苍劲cāng jìng
翡翠fěi cuì眺望tiào wàng 擦拭cā sh
ì硕大shuò dà喧腾xuān téng亭台楼阁tíng tái lóu gé
目眩神迷mù xuàn shén mí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闸口[zhá]:闸门开时水流通过的孔道。
矗立[chù]: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
苍劲[cāng]:指树木苍老挺拔。
徘徊[pái huái]:比喻犹豫不决。
翡翠[fěi]:是玉的一种。
掺入[chān]:倒进。
砚池[yàn]:指砚端低洼储水处。
蘸[zhàn]:用物体沾染液体。
眺望[tiào]:指从高处远望。
擦拭[shì]:用布、手巾等摩擦使干净。
硕大:肥大;巨大。
喧腾[xuān téng]: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亭台楼阁[gé]: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目眩神迷[xuàn]: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初读浅说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一滴水经过 丽江》。“我”是一滴水,“我”从终 年云遮雾绕的玉龙雪山走来,经过高大 挺拔的松杉林,经过开满鲜花的杜鹃和 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用句式说话:“我”是一滴水, “我”玉龙雪山走来,经过 。
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 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 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 西人院子、城外果园和田地,最后奔 流到金沙江。
运用对比,写出丽江的山 水、人文风情抚平并净化了心 情浮躁的游人,表达作者对丽 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 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 的银盘。
运用比喻,把月亮比作“银盘”, 突出月亮的圆和明亮,富有诗意,给 人以美的享受。
3.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 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 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 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 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3.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 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 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 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 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 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部编版八年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一滴水的奇幻旅行。 2.体会作者写景角度的妙处,品味文章富有诗
意的语言。 3.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体会作者
对大自然的情感。
检测字词
喧哗 驿道 草甸 矗立 目眩神迷 闸口 徘徊 蘸 擦拭
这一滴水有个夙愿,就是要去徐 霞客笔下的丽江城,木氏家族率领 百姓筑起的名扬天下的四方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我是一片轻盈的雪,落在了玉龙雪山的顶上。
有一天,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坚硬的冰,与更多的冰一起缓缓流动。
在多年的沉睡中,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
从高处望去,我看到了山下的绿色盆地——丽江坝,看到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当我被阳光融化成一滴水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前世,从高空的雾气变成一片雪,然后凝结成一粒冰,最终又化成了一滴水。
我和其他水一起喧哗着从瀑布中冲下,敞开喉咙大声喊叫,经过许多高大挺拔的松树和杉树,还有开满鲜花的杜鹃和山茶。
我们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穿过纳西族的村庄,人们都在说着“丽江坝,丽江坝”,这是一个美丽的山间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延伸,直到视野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后来我知道,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是笔架山。
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XXX家族率领百姓建造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建成后,一个名叫XXX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流传开来。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上放牧牛羊的草甸,我也想去四方街看看。
但突然一黑,我和其他水一起跌落到地下的落水洞里。
落水洞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蜿蜒曲折的水道和安静的深潭。
在这充满寂静和岩石气息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数百年后,我被亮光惊醒,和其他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中涌出来。
我看到了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我看到了潭边的亭台楼阁、花和树,还看到了玉龙雪山,它晶莹夺目地矗立在蓝天下。
XXX映照着雪山,真是让人目眩神迷。
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每个语言中都频繁出现着“丽江,丽江”。
此时的丽江已经是一个大城市了,不仅有最初建城的纳西人,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四方街和玉龙雪山。
我想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课文原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便有许多浪花趁机起舞,像仙女跳舞一样,全不顾惜。
从浪花中跃出来一条鱼儿,身上的光彩比虹还美。
它像一个身披白金的女郎一样,优美、自信,它向丽江深处游去。
————选自节选自《作家课堂》2016年总第32期知识点解析本文为一篇描写性文章,通过对丽江河水、浪花、鱼儿的描写,营造出了一幅神奇又美丽的画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看到这一幕幕景象,感受到河水的流动和其中的生命之美。
描写性文章描写性文章是指作者通过对对象的色彩、形状、光影等方面进行详尽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象的外貌特征及其所在环境,从而引起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描写性文章重在详细展现事物的特征和美丽之处,而不是叙述事物经过的过程。
修辞手法1.比喻:将鱼儿和身披白金的女郎进行比喻,强调鱼儿的优美和自信。
2.拟人:将浪花拟人为跳舞的仙女,使得描写更为生动形象。
生命之美文章最后一句“它向丽江深处游去”,浓缩了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生命就是要在这个世界里游走,发现它的美丽和神秘,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欣赏。
河水、浪花、鱼儿都是不同的生命,它们互相依存,构成了这个美丽的自然世界,这也正是生命之美所在。
教学建议本文可以用来进行阅读理解、写作、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教学。
阅读理解1.让学生逐句阅读文章,了解河水、浪花、鱼儿在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
2.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了解本文的主旨,即生命之美的表达,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去珍惜和保护生命。
综合能力1.通过本文,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河水、浪花、鱼儿的形态,并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写作1.对比诗歌《归园田居》中的描写性手法,让学生了解描写性文章的写作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原文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
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
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
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
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
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
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
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
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
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
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
曲折的水道。
安静的深潭。
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
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
咕咚一声翻上水面。
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看见了花与树。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梳理与练习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识梳理与练习一、课文内容梳理《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是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写的一篇散文。
在文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丽江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建筑古朴,民风质朴,这篇散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立体的丽江图,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
二、基础知识轻盈qīng yíng喧哗驿yì道翡翠fěi cuì眺望tiào wàng催cuī动五彩斑bān斓lán轻盈yíng: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
马帮:驮运货物的马队。
驿yì道:我国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的大道,沿途设置驿站。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矗chù立:高耸直立。
目眩xuàn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龟.裂的形象……(陶世龙《时间的脚印》)②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yì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③我听了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梁衡《壶口瀑布》)④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澜。
(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1)在①②③中,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④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_____),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苍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四方街。
他登上水车,远眺古城全貌;跨入小店,领略东巴文字的mèi(_____)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_____)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静mì(____)澄澈的美□在得偿夙愿之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经
水过Biblioteka 江八(6)班 授课代时义目标导 学
“一滴水”实际上指 作者自己。题目的含 义是作者以“一滴水” 的身份游览丽江,向 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
城。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从
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
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 1.文章标过题…有…什经么过含…义…?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2.文章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中“经过丽“江黄”昏在时文,中三是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
怎样体现的?
过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
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分,
又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 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四方街应是丽江最核心最美丽的景观,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对 它作了三处介绍。 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而 扬名天下。 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车升高遥望:苍劲的老柏 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 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体而详细地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 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
流,奔向大海”。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 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 融化成一滴水。 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来源, 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河流源头以及 1.文中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哪些变化?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向丽江却跌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怎样的曲落折到?落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
部编版八年级语下册20 一滴水经过丽江【完美版】
笔架山
水流:五彩灯光、茶楼酒吧
两条 移步换景,由高到低到平地,这是③_空__间___顺序
时空
线索 从古到今,由白天、晚上到黎明,这是④_时__间__顺序 交错
课文精讲
这一滴水在文中出现的形态有哪些?
雾气
雪
冰
水
第3段以一滴水的身份见证了四方街的建造。说说文中介绍 了四方街的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为介绍对象。
①丽江深厚的文化传统,包括手工艺、音乐和 东巴文字;
②丽江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民居的建筑形制、 种植花卉的传统、主人和游客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丽江美丽的夜色,夜色中人的活动与心境; ④丽江城外果园、田地的夜景。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 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 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第3段 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
第10段 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古城、苍劲的老柏树、重 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
第13、 具体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 14段 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
四方街“名扬世界”,可以作为丽江当地文化的代表。它位于 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 顺水流而设,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节奏多变,带着诗句一般的弹性。
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 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巧妙地点明了丽江古城扬名海内外的原因。
②作者善于将漫长的时间、广大的空间浓缩起来,凝聚 在某个具体的点上,使文章的语言富于厚度和质感,能引发 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
精读细研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6段“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有什么作用?
点明“我”沉睡时间之长,暗示丽江将会发生 巨大变化。
“我”再次醒来,丽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 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 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依止”和“美丽”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依止”写出了古城的建筑倚靠自然而建、与自然
融为一体的特点;“美丽”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 词,写出了因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更美丽的 特点。
合作探究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 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 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 文字的字画店。
A.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 dānɡ)应当 当
( dànɡ)上当
坊 ( fānɡ )牌坊 (fánɡ )染坊
( mò )没收 没
( méi )没有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喧( xuān) 喧哗 渲( xuàn) 渲染 暄( xuān) 寒暄 驿( yì ) 驿站 绎( yì ) 演绎 译( yì ) 翻译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摄( shè )摄影 慑( shè )震慑 蹑( niè )蹑足 跌( diē ) 跌落 迭( dié ) 更迭 轶( yì ) 轶事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感悟一: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小水滴” 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读来亲切感人。我们应学习 这种写法,让自己的作文靓丽起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理清写景顺序 (解析版)
20、一滴水经过丽江——群文阅读理清写景顺序把握游记的特点,理清写景顺序。
【考点解读】游记的写作线索——游踪游记,是一种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体裁。
其中既有对旅游者游踪的实录,又有对人、事、景、物的形象生动的记叙和描摹,还有渗透着作者情感的感受。
主要由游踪(“所至”)、风貌(“所见”)、观感(“所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游踪是游记的线索,风貌是游记主要描写的对象,观感是游记的主旨和灵魂。
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本文写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根据本文的游览顺序,填写下表。
【技法点拨】写游记,一般以游踪为主要线索,即按照时间的推移和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来组织文章内容。
但是,游踪并不一定是实录游程,也可以是经过作者艺术处理过的。
现在有的游记甚至淡化时间和空间的观念,重在反映旅游的心境甚至潜意识。
总之,线索的确立,可以因景而异,也可以因人而异。
【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组织文章,循着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描写的重点也由雪山转向冰塔林。
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也发生着变化。
答题模式:模板1:本文是按照××顺序来写景的,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
模板2—1: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和方位变化的词语,直接答题。
模板2—2:梳理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概括出线索。
【真题演练】(一)古城信步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
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
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
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
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
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
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春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20*一滴水经过丽江1.梳理课文中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运用的拟人表现手法,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
3.激发学生对丽江的向往之情和爱国情感。
1.作者以“一滴水”的视野组织材料,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2.拟人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成功运用。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
今天,让作家阿来的游记《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带我们去游历丽江,感受丽江。
二、资料助读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运用工具书梳理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砚.(yàn) 蘸.(zhàn)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huá)驿.道(yì) 矗.立(chù) 映.照(yìng) 闸.门(zhá)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眺.望(tiào)擦拭.(shì) 硕.大(shuò) 亭台楼阁.(gé) 目眩.神迷(xuàn)五彩斑斓.(lán)(2)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下面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驿道: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谈中热情、融洽
精读细研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写“我”来到金沙江,回归大海,完 成了自己的使命。
照应题目,总结全文,从一滴水的视角写出了 游历过丽江后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精读细研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
过了丽江”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和视角欣赏了风景如 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体会了丰富多 彩的民风民俗,表现一滴水的满足感,表达作者对 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
写作特色
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描写对象表现 得既有形象性,又富含情感和知识。例如,关于丽江古城 的建设和出名,作者采用的是讲述小故事的写法;关于丽 江城的选址缘由、四方街前水闸的作用,则以简要的描写 来表现。这样就让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自然和谐地融入 了全文如水流动的叙事中,文章的表达也显得更加圆润, 更有整体感。
第第一一课课时 第第二二课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 上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 表达作用,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 构思。(难点)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美好情感。(素养)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一: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小水滴” 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读来亲切感人。我们应学习 这种写法,让自己的作文靓丽起来。
感悟二:景美人更美,要写好这样的文章,除了抓住 景物的特征写好景物外,往往还需要关注人的活动,我们 在以后的写作中应该注意借鉴。
写作特色
❶灵活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 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 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 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 好跳回浇花壶中。
课堂检测
4.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
魄。”最终,阿来匠心独运,以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
写成了这篇美文。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阿来,藏族诗人,当代作家。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 尔康人。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 《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 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 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 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 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盾文学 奖、鲁迅文学奖的双冠王。
本文作者简单交代“一滴水”的流动就完成了一个景 物到另一个景物的过渡,文章轻灵而生动。另一方面,对 一些作者想“点到”却不愿详细描写的景物、事件(如东 巴文字、主人与客人的对话、游客在晚间的活动等),作 者常常利用“水滴”的流动或跳跃,点到即止,“理由充 分”地不做详细描写。这样的写法虽然“不细”,不能穷 形尽相,却能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引发联想与想 象,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与思考。
历史悠久 人文风情之美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精读细研
一滴水被带进纳西族人的院子,通过所见所闻,你觉得 纳西族人有哪些特点?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
约的兰花上。
浇花时平和、悠然
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闲话中恬静、和谐
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 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了丽江,感受 到了丽江的古朴、厚重、和谐、宁静和美丽,今天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感受丽江之美。
合作探究
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 的事物,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合作探究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依止”和“美丽”在这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依止”写出了古城的建筑倚靠自然而建、与自然 融为一体的特点;“美丽”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 词,写出了因古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更美丽的 特点。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 她的名字叫丽江。
丽江,静美得像一片散淡的云朵,雅致得像 一幅写意的丹青,独特得像一首凝固的诗行,静 静地沉睡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今天,让我们跟随阿来一起跋山涉水, 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 的魅力与风采。
八年级语文下册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一滴水”的心理 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巴东文字的喜爱与赞美,希望古老的 文化遗产能够保存下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
合作探究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 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 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用对比、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丽江的山水、 人文风情抚平并净化了心情浮躁的远方游人喧哗的内 心世界,表达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合作探究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 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这个比喻极其巧妙。云南各民族都有使用银饰的习 惯,把薄云掠过月亮比作银匠擦拭银盘,突出了月亮的 圆与明亮,画面感强,富有地方特色,极具民族风情, 给人以美的享受。
合作探究 作者将自己比作一滴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
写这滴水在丽江的旅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作特色
❸线索清晰,借物抒情。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 小水滴——跌入、跌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 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 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喜 爱的真挚情感。
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C.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
D.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
解析:A项,融,应读róng。C项,徊,应读huái。 D项,吟,应读yín。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C )
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精读细研
“一滴水”来到四方街,进入古城,看到的丽江古城 是怎样的?
在古城里,“一滴水”经过了银器小店、玉器店、一座院 落、字画店、开满兰花的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看到了演 奏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们、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闲 适的游客、从容的主人。
这一切显示着丽江古城的清幽、宁静,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显示出丽江古城与世界的沟通与融合。
精读细研
根据文章前两段的介绍,“我”这“一滴水” 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由雾气化成的一片雪,然后变成坚硬的 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再遇到阳光,融化成一滴 水。而在成为雾气之前,“我”也是一滴水。
精读细研 “我”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
高大挺拔的松与杉、开满鲜花的杜鹃和 山茶、马帮、驿道、纳西族村庄和明朝正在 建筑的四方街。
精读细研
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以前看到了哪些景象? (1)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2)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自然风景之美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
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5)看见了古城,看见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见了依
板书设计
“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一
来到丽江坝
滴
水 一滴水 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的情景
风 景
热
美爱
经 过 丽 江
的漫长 旅行
仰望着玉龙雪山兴奋地来到丽江古城 在四方街的漫游历程
民 俗 美
向 往
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坊 ( fānɡ )牌坊 (fánɡ )染坊
( mò )没收 没
( méi )没有
预习检查 形近字
喧(xuān) 喧哗 渲(xuàn) 渲染 暄(xuān) 寒暄 驿( yì ) 驿站 绎( yì ) 演绎 译( yì ) 翻译
摄( shè )摄影 慑( shè )震慑
蹑( niè )蹑足 跌( diē )跌落 迭( dié )更迭 轶( yì )轶事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 同一座古
城。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
也很
。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
在蓝天下面。
A.通过 热闹 矗立
B.穿越 热闹 耸立
C.穿越 喧哗 矗立
D.通过 喧哗 耸立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
合作探究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 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 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 文字的字画店。
用排比句式写一滴水所经之处的繁华景象,富有 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充满人文风情。
合作探究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 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 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四方街
小桥
店铺
金沙江
果园和田地
纳西人院子
(白天—黄昏—夜晚—黎明)
整体感知
写作顺序
(1)从古到今、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 (2)从高到低、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