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_林玮
作为_身体哲学_的中国古代哲学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张再林内容提要 在中西哲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即: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
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
该哲学不仅以身体构建世界图式,从身体推出社会伦理,由身体企求精神超越,而且该哲学的历史亦是循着身体运行的模式而非意识运行的模式展开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身体哲学 梅隆—庞蒂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21;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5)02-0028-04一、身体本体论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二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
该区别即: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
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故《易》谓“安其身而后动”(《易传・系辞下》),孟子谓:“反身而诚”(《孟子・离娄上》),“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淮南子》谓“圣人以身体之”(《淮南子・论训》),王夫子谓“即身而道在”(《尚书引义四》),戴东原谓“居处,饮食,言动,自身而周于身之所亲,无不该焉”(《孟子字义疏证》),如此等等无一不是其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在西方哲学中其所强调“意识”始终是“我的意识”而具有鲜明的人称属性一样,中国哲学亦不例外。
考之古籍,除在甲骨文中“身”字象人身之形外,在古汉语中“身”字亦兼有代词“我”的涵义(郭沫若曰:“《尔雅・释言》:‘身,我也’”①)。
然而,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如果说西方哲学中的“意识”不过是一种我与非我、灵魂与肉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以非此即彼方式二分的意识,即科学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意识”的话,那么在中国哲学中,其“身体”则体现了我与非我、灵魂与肉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混然中处”的原始统一,它乃为哲学的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即基督教意义上的“道成肉身”的身体,或孟子所说的“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的身体。
“克己复礼为厂”再诠释——兼论颜元对朱子的批判
“克己复礼为厂”再诠释——兼论颜元对朱子的批判摘要:对于儒家核心命题“克己复礼为仁”的阐释历来争议不断,解读它须从其提出的时代背景、伦理学与政治学角度以及组成要素字符本义、衍生义及该字符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演变义着手研究。
经过上述分析得知:“克己复礼为仁”即能动地发挥自己践行礼的真精神回复到周礼(孔子损益后的周礼)就天下归仁了。
朱熹对这一命题的阐释,旨在宣扬其学术思想及其道统地位。
颜元在历经国破家亡等一系列打击后对朱子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克;礼;仁;颜元;朱熹自颜渊问仁于孔子始,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何为“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的探究可谓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克己”与“复礼”应作二字连文解,还是将“己复礼”这三字连文作解。
在孔子看来,春秋是“天下无道”“知德者鲜矣”的时期,故而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来维系道德人心、回复周礼;朱子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纲常秩序,训“克”为“胜”,“己”为“身之私欲”,以“理”释“礼”,为其“明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以及居敬立诚——格物穷理——克己灭欲的“复性”修养方法寻找理论根据;颜元在历经国破家亡的惨痛打击之后,秉持着大无畏的精神对朱子的人性伦与道统论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朱子对经典的注释是曲解与悖戾。
笔者认为不能单纯地从语言学、知识论以及伦理学的视角来理解“克己复礼为仁”,须从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伦理学与政治学角度以及组成该命题各字的字义本义、衍生义及该字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演变义着手研究。
一“克己复礼为仁”的真精神:“克”、“己”、“复”、“礼”、“仁”再释义对于“克己复礼为仁”这一命题的出处,王应麟在《困学纪闻·古志克己复礼》中言:“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或谓克己复礼,古人所传,非出於仲尼。
”也有学者认为《左传》在汉代时经刘歆之手整理过,不可信,而《论语》是可信的。
笔者赞同该命题出自《论语》之说。
《论语·颜渊十二》开头言:“颜渊问仁。
从养生学角度看朱子的静坐
摘要:儒学是关联身心家国的体系性思想学说,在道德修养和政治实践学说之外,还有研究保持身心健康、 延长寿命的丰富养生理论。朱子通过整合儒、道两家的养生资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具有理学特色的以静坐为主
的养生理论。其静坐养生学以“顺理”“阴阳调和”为理论基础,以观想、调息为主要内容。以往学界主要从成德工
夫论角度来讨论朱子的静坐理论,认为静坐在朱子工夫论系统中只有辅助性地位,并无独立价值。将静坐放入养
(一)养生观 首先,朱子认为气是依傍理而行的,气从虚无中 生,散尽于虚无中,气由于动静有聚散、升降之状态, 此乃阴阳二气。由此二气的逐次互变而交感化生万 物,而其中的原理就是阴阳互根。朱子认为人体内 的气机也是在聚散、升降。气的聚散升降正常,人体 则健康,若不然则生病。人能静坐则身体的阴阳升 降之机自然顺畅。 朱子强调,要养生,先明养生之理。因此,朱子 劝人读医书:“先生语朋旧:无事时不妨将药方看, 欲知得养生之理也。” [14](P3 508)朱子不只以读书来穷 养生之道理,朱子还积极地刊刻养生经典,访求养生 的高人,希望获得养生的密旨:“李良仲恨未参识, 闻其养生颇有奇效,恨不得一扣玄旨。《参同契》绝 无善本,近校得一通,令人刊行方就,尚有纰缪处。 今纳一册,或因书烦为扣之,渠必于此深有 得。” [14](P4 762)那么朱子穷究到的养生之理到底是什
朱子所言的养生之理其实就是“阴阳”之理。 他明确点出魏伯阳的《参同契》和陈抟等的养生学 问都是在讲阴阳的道理。他说:“医技养生家之说, 皆不离阴阳二者。魏伯阳参同契,恐希夷之学有些 自其源流。”[14](P2160)《周易参同契》是道教内丹养生 学的经典著作,陈希夷的学问也是导源于此,都是讲 阴阳的道理。所谓的阴阳,其实就是古代人对宇宙 万物存在状态的概括,凡积极的、运动的、光明的、发 散的状态就是阳,相反的,消极的、静止的、幽暗的、 收敛的状态就是阴。比如白天就是阳,晚上就是阴; 高兴就是阳,恐惧就是阴。说到底,阴阳是古人取类 比象思维的结晶。
身体哲学视域下身体形式完整权研究
【法学研究】DOI :10.14182/ki.j.anu.2023.01.011身体哲学视域下身体形式完整权研究*申长慧(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275)——————————————————————————————————————————关键词:身体哲学转向;具身完整理论;形式完整权;性骚扰侵权;非法搜查身体侵权摘要:《民法典》第1003条规定身体完整系身体权的内容,而身体免受触碰这一形式完整权是否是身体权的内容,学界对此莫衷一是。
现代哲学从意识哲学转向身体哲学,身体即主体,不仅是被感知的客观对象,更是感知主体。
在身体哲学的具身理论指导下,以身体完整为内容的身体权实现了从边界完整到具身完整的理论嬗变。
《民法典》第1010条和第1011条规定了两种侵犯身体权的行为:性骚扰侵权和非法搜查身体侵权,这以反面禁止的方式将身体免受触碰这一形式完整权纳入身体权的内容之中,平息了学界争论,回应了身体哲学转向和现实问题,凸显了立法技术的进步性和人民性。
但身体形式完整权的内容丰富,仅以对上述两种行为的侵权救济无法实现对身体形式完整权的全面界定和保护。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司法解释应以主观权利的方式正面界定身体权中的形式完整权。
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23)01-0108-10On the Right to Bodily Integrity in the View of Body PhilosophySHEN Chang-hui (School of Marxism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Key words :turning to body philosophy ;the theory of embodied integrity ;the right to the bodily integrity ;the tort ofsexual harassment ;the tort of illegal search of the bodyAbstract :Article 1003of the Civil Code stipulates that the right to bodily integrity is the content of the body right ,but there is no agreement on whether the formal integrity right of body free from touch is the content of body right.Modern philosophy has shifted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body.It means that thebody is more the subject than the object to be perceived.Under the guidance of embodied theory of body philoso-phy ,the right to bodily integrity has realized the theoretical transmutation from boundary integrity to embodied in-tegrity.Articles 1010and 1011of the Civil Code regulate two types of violations of the right to the body :The tort ofsexual harassment and the tort of illegal search of the body ,which incorporate the right to be free from touch into thecontent of the right of body in a negatively prohibited manner.It has settled the academic debate ,responded to thephysical turning of the subject philosoph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ighlighted the progress and people's nature oflegislative technology.Although its content is rich ,the right to bodily integrity can not be fully defined and protectedonly by the tort remedy for the above two acts.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Code·Personality Right"shouldpositively define the right to formal integrity in the context of bodily rights in terms of subjective rights.——————————————————————————————————————————自古以来,身体就是哲学和法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论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
论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一、概述身体现象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研究路径,致力于揭示身体经验的本质和意义。
它对于身心二元论的突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更深化了我们对身体和心灵的认知。
在身心二元论的传统观念中,身体被视为物质的、被动的存在,而心灵则被看作是精神的、主动的主体。
这种对立和分离导致了我们对身体经验和身体感受的忽视,使得身体在哲学思考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身体现象学的出现,为我们打破这种二元对立提供了新的可能。
它强调身体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意义和经验的载体。
身体现象学认为,身体经验是我们与世界最直接、最原初的联系方式,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基础。
通过对身体经验的深入研究,身体现象学揭示了身体与心灵的紧密联系,以及身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身体现象学的视角下,身体不再是被动的物质存在,而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主体。
这种转变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身体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我们理解身心关系、探索人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身体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其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及其重要意义。
1. 介绍身心二元论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观点身心二元论是一种哲学观点,它主张人的身体和心灵是两个本质不同、相互独立的实体。
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时代。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心灵)是理性和不朽的,而身体则是物质的和可朽的。
他们强调灵魂对身体的支配和超越,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囚笼,只有灵魂才能追求真理和智慧。
随着哲学的发展,身心二元论逐渐成为了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身心二元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笛卡尔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限的物质实体,而心灵则是一个无限的非物质实体。
他通过“方法论怀疑”的方法,推导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强调了心灵的独立性和优先性。
在笛卡尔看来,心灵是第一性的,身体是第二性的,心灵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而身体则不能脱离心灵。
身体的诠释——《体育与科学》工作坊学术沙龙“体认的运动心灵塑
裂, 要想接近甚至完全呈现这一身体 , 应 当在体验论和经验 回述 的质性研究基础之上。 关键词 体认研究范式 ; 运动的身体时空 ; 活生生 的身体 ; 身体 图式 ; 显现论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4 -4 5 9 0 ( 2 0 1 7 ) O 6 一O O 1 6 一O 6 中图分类号 : G8 O
He r me n e u t i c s o f Bo d y
— —
Ac a de mi c Sa l o n Th e me Re v i e w of“Ki ne t i c Mi nd Mo u l d i ng o f Bo dy - Co g ni t i o n a nd Bo dy -S c he ma i n S p o r t o f
t h e l i v i n g b o d y ,2 . wh a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p p r o a c h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me t h o d s a r e t o d i s c u s s a n d d i a l o g u e i n d e p t h .Fo r h o w t o a c c e s s i n t h e t a c i t b o d y i n s t u d y ,P r o f .An d r i e u p r o p o s e d t h e“ i mme r s i o n- -e me r s i o n ”i n q u i r y r o a d ma p wi t h h i s e mo -  ̄ i o l o g y ,a n d e d i t o r — c h i e f C h e n g b a s e d o n o r a l h i s t o r y h o w t o e x p a n d a b u n d a n c e o f t h e b o d y .W i t h t h e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a d n c o l l i s i o n。e a c h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t h e
“克己复礼为仁”再诠释——兼论颜元对朱子的批判
天子 出一 自诸侯 出一 自家臣 出的颤变 , 在社会 纲 常秩序混 乱 不堪 、 诸侯 混 战 、 人心 不古 的社会 环 境 中 , “ 德” 逐 渐破 败、 过时 , 此时 的孔 子为重建道 德礼乐文化 、 维 护纲常伦理 秩序 以及统 治 者 地 位 的稳 固, 倡 导“ 克 己 复礼 为 仁 ” , 以 “ 仁” 代“ 德” 来维系道德秩序 。仁何为呢?孑 L 子认为“ 为仁
‘ 请 问其 目。 ’ 子 日: ‘ 非 礼勿视 , 非 礼勿 听 , 非 礼勿 言 , 非礼 勿动 。 ” I 【 I I 这是《 论语》 中最重要 的篇章之一 , “ 克 己复礼 为仁 ” 亦是儒家 的核 心命题 之 一。为该 命题 作解 , 且先从 提 出的时代 背景 着手探究 。 周 代统治者提 出 “ 以德 配天 ” 来论 证 自己政 权 的合理 性, 天主宰 一切 , 任 何人都得 听从天 的指示 , 自己是遵天之 旨统治社会 。“ 德” 是维系人心 、 社会 秩序的最佳工具。
之 学。
对于“ 克 己复礼 为仁 ” 这一命 题 的 出处 , 王应 麟在 《 困 学纪闻 ・ 古 志 克 己复礼 》中言 : “ 古也有志, 克 己复礼 , 仁 也。或谓克 己复礼 , 古人 所传 , 非 出於 仲尼 。 ” 也有 学者认 为《 左传》 在汉代时经 刘歆之 手整理 过 , 不可信 , 而《 论 语》 是可信的 。笔者赞同该命题 出 自《 论语》 之说 。《 论语 ・ 颜 渊十二》 开 头言 : “ 颜渊 问仁 。子 曰 : ‘ 克己复礼 为仁 。一 日 克己复礼 , 天下 归仁 焉。为仁 由己 , 而 由人乎哉 ?’ 颜 渊 日:
由己” , 由“ 亲亲” 开始 , 再“ 推 己及人 ” 则可 至仁 的境 界 , 一・ 言 以蔽之 日 : “ 克 己复礼 为仁” 。东汉马融 注 : “ 克己, 约 身
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
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这一交叉领域。
身体作为人类存在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在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
身体观则是个体和社会对身体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反映了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也塑造了个体的身体经验和身体实践。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和变化的学科,对身体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身体和身体观进行理论阐述,包括身体的哲学意义、身体观的文化建构以及身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接着,将深入探讨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包括身体在空间中的存在、身体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身体与地方文化的互动等方面。
通过综合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旨在揭示身体、身体观与人文地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深化对身体的认知和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身体的多元维度在讨论身体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多元性。
身体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它还具有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层面。
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的维度。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机器,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身体的各个部分,如心脏、肺、肝脏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共同维持着生命的运转。
身体的生物学特性,如性别、种族、遗传等,也对身体产生着深远影响。
然而,身体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
在社会层面,身体是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的载体。
在不同的文化中,身体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身体的大小和形状被看作是美丽和健康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更重视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身体还具有心理层面。
我们的身体状态和感觉,如饥饿、疲惫、愉悦等,都会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我们的身体也是我们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微笑、拥抱、握手等身体语言来传达我们的情感。
在人文地理学中,身体的研究也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的维度。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物身体,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身体和心理身体。
“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
“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在儒学中,一直存在着“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确定的语言来表达。
直到朱子,才用“所以然”与“所当然”这两个概念将其表示出来。
朱子在区分二者的不同含义的同时,又将二者完全统一起来,认为“所当然”就是“所以然”由此表明了他的哲学立场。
不过,朱子是从理学的立场解决这个问题的。
“所以然”是指事物所以如此的“形上”根据,它就存在于事物之中,是说明事实的;“所当然”是事物理当如此、应当如此的法则,是说明价值的。
二者为什么能够统一?如何统一?朱子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朱子的这一重要学说,有必要作出现代的解释。
要解释清楚“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关系,首先要理解朱子关于“理”的学说。
因为“所以然”与“所当然”只代表理的两种重要涵义,而理还有其他的甚至更基本的涵义,二者的统一就是在其基本涵义展开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今人对朱子之理的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朱子的理,有必要了解今人对理的一些解释。
这里只举出几种主要见解,略加说明。
1、泛指理性或某种理性。
研究者认为,朱子是理性主义者,理即是代表理性的,理就是理性。
但它是何种理性?却又有不同理解。
有人认为是“思辨理性”,因为朱子所说的理是“形而上者”,即是指绝对观念或精神[1],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理性。
有人则认为是“实践理性”[2],是指导人的行为的普遍法则或原理。
又有人认为是“实用理性”[3],即为现实政治服务并提供论证的,或为现实目的服务的。
当然还有人认为是“认识理性”,即概念的认识。
究竟何为理性?在西方哲学中是有争论的,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指人的理智能力,这种能力能够把握事物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之理也可以称之为理性,但究竟是哪种理性,则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而不同。
2、指本体。
即认为朱子是讲本体论的,理就是本体[4]。
但是,一说到本体,就很容易用西方的本体论进行解释,认为朱子的理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
简论教师观中学生“身体”的缺失与回归——基于身体哲学视角
852023年1月刊(总第117期)简论教师观中学生“身体”的缺失与回归——基于身体哲学视角林 娜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北京100084)摘 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观作为“上位”概念,直接指导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身体哲学视角分析了传统教师观中的“身体”缺失问题,即忽视“身体”与片面理解体育;分析了“身体”回归的时代要求下新型教师观的内涵与特征,主要表现为教师作为“生活者”“引导者”与“兴趣培养者”,以“身体性”为基础,将学生“心智性”与“身体性”相结合,唤醒学生的“身体性”,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身体哲学;身体;体育;教师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发展。
体育是教育的基石,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身体”。
在应试教育中,受主智主义的影响,知识的传授与理性的发展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与目的,学校体育不被重视,被边缘化,教育中学生的“身体”缺失。
观念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的形式来引导实践的发展方向,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教师观影响着教育观、教学观及学生观的形成,引导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身体哲学从“身体”出发,核心为“身心一体”。
本文基于身体哲学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选取2012—2022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9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教师观中学生“身体”的缺失与回归,以期为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 “身体”的缺失:当下教师观存在的问题1.1 “身心二元论”的羁绊,忽视“身体”长期以来,在西方乃至中国的哲学中,都将人分化成“身”“心”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身心二元论”,这种“身心二元论”思想将身体作为一个物质对象,心智非物质性地渗透在身体之中,心智驾驭着身体、指挥着身体的运作,在心智的指导下,人类进行着“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路而展开。 可以说, 中国传统哲学定位于身体哲学概念, 能 遇。 将 才 而对 于这一命题的过早关注 , 恰恰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哲
够 真正 理 解 中西 方 哲学 范 式 的不 同之 处 。
学体系的支撑点, 就是中国哲学经由现象学还原返朴归真的至
中国之 所 以有与 西 方截 然不 同的 哲学 历史 , 于 中国哲 学 为 始 源 的物 质 本 身和 宇 宙 本体 。 俗地 讲 , 国哲 学 有一 个 根 在 通 中
思 想
中国传 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李 杰
【 摘要 】 国传统文化的内 有着 “ 中 髓中 天人合一” 的倾向, 即主客体不分, 继而强调人的思想对身 体的驾驭, 因而中国
历来的哲学范式都是 身体哲学; 与西方的 “ 意识哲学” 相比, 处于非常态地位的身体哲学, 则呈现 着中国哲学传统中不 多见的变式。 弘扬中国传统哲学, 固己更要夕展 。 卜
有 着 独 特 的运 行模 式 和学 说 宗 旨。 上 文所 说 , 方 哲 学是 一 本 任 务定位 , 如 西 即行 动 与存 在 同一 的 经验 验 证 , 非 西方 哲 学 那 而 种 以主体 的理性 探究 为 对 象 的哲 学 范 式 , 国哲 学 则是 一种 以 中 样 强调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 也只有 如 此 , 国 古代 的 哲 学先 贤 中 主 体 的 感性 体 验 为对 象 的哲 学范 式 。 其运 行 模 式 上 , 在 如果 说 才有 所 谓 的 “ 即身而道 在 ” 说 。 之 也正 因为 这 一点 , 中国传 统 哲 西 方 哲 学发 展 表 现 的 是 主 体 的 思想 与所 思 想 的对 象 之 间不 断 学 才 一 言 以蔽 之 为所 谓 的 “ 求 诸 身 ”之学 , 反 构成 了哲 学 的 伦 迫 近 而 形成 的线 性 的理 论 轨 迹 , 么中 国传 统 哲学 的 历史 , 那 遵 理 倾 向。
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
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朱熹理学的“体”兼具主、客体属性,既指被认识的“天体”和“心体”,也指作为认识活动知觉主体的“心体”,还包括这种认识活动据以呈现自我的“身体”。
天体与心体是同构的,主体在完成外向“格物”后,“体认”工夫就转入“身体”内部,通过“持敬”而实现。
朱熹理学的价值取向是在“身体”中/上完成的。
朱熹“体用”思维也是比附“身体”而产生的认识论。
因此,朱熹理学是一种诉诸身体的心性哲学。
“体”是儒家哲学中重要且复杂的概念。
从词义看,“体”兼具名词和动词属性,前者指事物之整体、基础或内核,包括人的身、心,后者则表示主体身体感官或精神上自觉的受领。
两种词义交互而存:名词“体”可以被“体”,动词“体”的主体是作为人的“心之全体”。
此二义虽发源较早,但作为兼具本体论和工夫论意涵的“体”之义,仍有待于心性之学的成熟,尤其在朱熹那里,“体”由自然本体经工夫论而最终回向道德本体的路径已十分清晰。
“体”之义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动词“体”上,朱熹多称其为“体认”,它的复杂性根源于“体认”据以显现的方式难以诉诸言语,是“以身体之”。
本文尝试梳理“体”在朱子哲学贯通天人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层次之义,从而为开显朱子学的身体实践意义提供初步的思路。
一、天之“体”“天体至圆”(《朱子语类》卷2,以下简称《语类》)。
理学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具有宏大且细微之气象,“格物致知”始终被作为沟通天人的根本性途径。
在这种先验的主观意识建构下,天之“体”呈现为两个不同层面:“非苍苍”和“苍苍底”。
“非苍苍”指自然现象之上的宇宙本体,如“道”、“易”、“理”、“无极”、“太极”等;“苍苍底”则是实在现象界的自然天体。
朱熹说:“所谓‘天命之谓性’,此是说道;所谓‘天之苍苍’,此是形体。
”(《语类》卷68)而“天非苍苍之谓”,“亦舍不得这个苍苍底”(《语类》卷5),由此可见二者之间依存的微妙关系。
就“非苍苍”观之,天之“体”即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
即身而道在——中国古代身体哲学
即身而道在——中国古代身体哲学张再林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
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根本的纠拨,亦为我们真正切入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
易言之,与西方传统的“意识性”哲学不同,也与那些业已“对根的遗忘”的晚出的中国哲学(如“理学”“心学”)相异,原本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始就是一种旗帜鲜明的“身体性”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的“身体性”而非“意识性”首先表现在,中国古代哲人的“问题意识”最初并非源自对世界本质的“惊奇”,而是源自对人身处境的“忧患”。
《易传》言:“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司马迁亦云:“文王拘而演周易。
”也正是这种对人身体自身的“囚徒困境”的切身关怀,激发和唤醒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人自身出路的苦苦的求索和探讨。
而在中国古代哲学词典中,这种为之求索和探讨的出路也就是有别于西方式的“理”的那种所谓的中国式的“道”。
其实,中国古代哲学的身体性不仅表现在中国哲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问题反躬和聚焦于人自身的身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哲人还在人类哲学史上第一次破天荒地明确宣布“即身而道在”(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四》),即坚持道体现在人自身的身体之中,该身体本身就是道。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先从作为中国哲学的滥觞的古老的《易经》中的道的概念谈起。
在《易经》中,形上之道即其所谓的“太极”。
“太极”的“太”字为“大”字的引申义,故《广雅·释诂》称:“太,大也”。
而“大”字按许慎《说文》,其为象形字,即像直立的首、手、足皆具的人的身体形状。
这一字形无论是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还是在后来的铜器铭文中都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因此,该词源学的考查表明,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形上之太极也即形下之人身。
而要理解这一“依形躯起念”、这一“下学可以上达”其中的吊诡,就不能不涉及中国古人对“身体”概念的独特理解,以及我们称之为的一种所谓的中国式的“身体现象学”理论。
作为_身体哲学_的中国古代哲学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张再林内容提要 在中西哲学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即: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
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
该哲学不仅以身体构建世界图式,从身体推出社会伦理,由身体企求精神超越,而且该哲学的历史亦是循着身体运行的模式而非意识运行的模式展开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身体哲学 梅隆—庞蒂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21;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5)02-0028-04一、身体本体论在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二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了。
该区别即: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那么与之迥异,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
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故《易》谓“安其身而后动”(《易传・系辞下》),孟子谓:“反身而诚”(《孟子・离娄上》),“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淮南子》谓“圣人以身体之”(《淮南子・论训》),王夫子谓“即身而道在”(《尚书引义四》),戴东原谓“居处,饮食,言动,自身而周于身之所亲,无不该焉”(《孟子字义疏证》),如此等等无一不是其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在西方哲学中其所强调“意识”始终是“我的意识”而具有鲜明的人称属性一样,中国哲学亦不例外。
考之古籍,除在甲骨文中“身”字象人身之形外,在古汉语中“身”字亦兼有代词“我”的涵义(郭沫若曰:“《尔雅・释言》:‘身,我也’”①)。
然而,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如果说西方哲学中的“意识”不过是一种我与非我、灵魂与肉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以非此即彼方式二分的意识,即科学的存在论意义上的“意识”的话,那么在中国哲学中,其“身体”则体现了我与非我、灵魂与肉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混然中处”的原始统一,它乃为哲学的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即基督教意义上的“道成肉身”的身体,或孟子所说的“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的身体。
朱子学提纲
朱子学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论据引言•介绍朱子学的背景和影响力•概述朱子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朱子学的核心思想1.理性和心性合一–朱子学认为,人们的理性和心性是统一的整体,互相依存。
理性负责认识和推理,心性则关注情感和道德。
–这种观点使朱子学区别于以理性为中心的儒家传统,注重情感和道德的发展。
–通过提倡理性和心性的合一,朱子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
2.格物致知–朱子认为,人们需要通过观察事物的表现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种通过实际经验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为“格物致知”。
–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而不是凭空臆测。
3.诚实守信–朱子学强调个人的诚实和守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朱子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的原则,诚实和守信是实践道德的基本要求。
–通过诚实守信,人们可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4.知行合一–朱子强调知识只有与行动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所用。
–知行合一的思想要求人们不仅要追求知识,更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知识的价值。
朱子学的论据和例子•朱子学将理性和心性统一的观点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学者将朱子学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进行了对比。
他们发现,朱子学对于整合理性和情感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启发。
这种融合理性与情感的方法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也发现朱子学的理性和心性合一的观点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格物致知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在物理学中,通过实验来观察和测量天体运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在生物学中,通过观察生物现象,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这些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方法都体现了朱子学格物致知的精神。
•诚实守信对社会的重要性–中国的商业文化中,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许多成功的企业秉持着朱子学的理念,建立了强大的商业信誉。
–在社会交往中,只有大家真诚守信,才能建立起更加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身体哲学视域下修身理论价值的现代阐释
身体哲学视域下修身理论价值的现代阐释
张国启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4)001
【摘要】身体哲学是从人的身体出发研究引发社会伦理、企求精神超越和构造世界图式的理论和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从身体哲学的视野研究修身理论的现代价值,有助于人们追求健康的身体素质、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并在规范自我行为中寻求身心关系的平衡,促进人的"自由个性"发展.【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张国启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5
【相关文献】
1.身体哲学视域下体育教育的价值反思 [J], 张馨娇
2.身体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的价值审视及路径选择 [J], 高鹏;颜桂平;李玉超
3.传统修身理论基本内涵的现代阐释 [J], 张国启
4.身体哲学视域下休闲教育价值审视及实践路径 [J], 张静
5.身体哲学视域下休闲教育价值审视及实践路径 [J], 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唯一:作为方法的闇斋派朱子学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唯一:作为方法的闇斋派朱子学
王维先;王俊梅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朱子学对近世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闇斋派朱子学以朱子的理学为方法,对其固有的神道思想作理学的改造,赋予天人合一观念以新的含义,从而完成了从理学世界观向神学世界观的转变.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王维先;王俊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313
【相关文献】
1.认识论视阈下的天人关系: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 [J], 郭玮
2.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和谐 [J], 郭玮
3.从天人合一到大道为中\r——早期中国世界观的生成演变与当下意义 [J], 曹兵武
4.由天人合一到情景交融——漫谈卷轴画的审美渊源与表现 [J], 韦珊珊
5.由天人合一到情景交融——漫谈卷轴画的审美渊源与表现 [J], 韦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张再林教授访谈录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张再林教授访
谈录
李重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
【年(卷),期】2008()1
【摘要】一、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需要一种“范式”的转型李重(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李”):张教授.您好!近年来您一直在进行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研究,并且自2005年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诸如《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总页数】14页(P102-115)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身体哲学;访谈录;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身体性;“范式”;哲学研究
【作者】李重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B089
【相关文献】
1.身体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再生性书写——张再林教授访谈录 [J], 郑文超
2.中西哲学的互补与中国哲学的历史机遇——张祥龙教授访谈录 [J], 赵宁;路强
3.从哲学看心理学发展方向——与张再林教授对话 [J], 许金声
4.开辟牟宗三哲学研究的新视域与新境界——评张晚林教授新作《“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 [J], 刘金鹏
5.生命运动哲学与身体运动哲学
——熊晓正教授访谈录 [J], 韦晓康;王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身体哲学思想对医学发展的历史价值
论身体哲学思想对医学发展的历史价值
刘虹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18(039)021
【摘要】身体哲学的自然元素构成说引领西方医学步入认识身体的历史阶段.身体与灵魂的关系问题是医学与哲学绵延千年的对话和互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笛卡尔二元论身体观为医学发展争取空间,推进医学迈进研究疾病的历史阶段.梅洛-庞蒂从身体、知觉、感受性、具身认知、具身技术、身体间性等维度演绎了身体哲学的纵横经纬,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理论和思维方式,为医学人文本质的定位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石,为医学哲学等学科提供了元哲学基础,推进医学进入回归人文的新阶段.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刘虹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人文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2
【相关文献】
1.中医学对世界音乐治疗多元化发展的历史价值——兼谈灾后儿童心理援助的音乐治疗 [J], 刘小天
2.身体的医学化:中西医学的身体观 [J], 陈国晨
3.中医学中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发展及其历史局限性 [J], 乐宇民;杜建
4.身体、医学与文化——对中医学身体观研究意义的探析 [J], 刘鹏
5.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指导作用 [J], 张燕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社会科学2012.2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林玮朱熹理学的“体”兼具主、客体属性,既指被认识的“天体”和“心体”,也指作为认识活动知觉主体的“心体”,还包括这种认识活动据以呈现自我的“身体”。
天体与心体是同构的,主体在完成外向“格物”后,“体认”工夫就转入“身体”内部,通过“持敬”而实现。
朱熹理学的价值取向是在“身体”中/上完成的。
朱熹“体用”思维也是比附“身体”而产生的认识论。
因此,朱熹理学是一种诉诸身体的心性哲学。
[关键词]朱熹;道体;身体;心体;天[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030-04林玮(1985—),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文艺传播与文化产业。
(北京100875)“体”是儒家哲学中重要且复杂的概念。
从词义看,“体”兼具名词和动词属性,前者指事物之整体、基础或内核,包括人的身、心,后者则表示主体身体感官或精神上自觉的受领。
两种词义交互而存:名词“体”可以被“体”,动词“体”的主体是作为人的“心之全体”。
此二义虽发源较早,但作为兼具本体论和工夫论意涵的“体”之义,仍有待于心性之学的成熟,尤其在朱熹那里,“体”由自然本体经工夫论而最终回向道德本体的路径已十分清晰。
“体”之义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动词“体”上,朱熹多称其为“体认”,它的复杂性根源于“体认”据以显现的方式难以诉诸言语,是“以身体之”。
本文尝试梳理“体”在朱子哲学贯通天人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层次之义,从而为开显朱子学的身体实践意义提供初步的思路。
一、天之“体”“天体至圆”(《朱子语类》卷2,以下简称《语类》)。
理学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具有宏大且细微之气象,“格物致知”始终被作为沟通天人的根本性途径。
在这种先验的主观意识建构下,天之“体”呈现为两个不同层面:“非苍苍”和“苍苍底”。
“非苍苍”指自然现象之上的宇宙本体,如“道”、“易”、“理”、“无极”、“太极”等;“苍苍底”则是实在现象界的自然天体。
朱熹说:“所谓‘天命之谓性’,此是说道;所谓‘天之苍苍’,此是形体。
”(《语类》卷68)而“天非苍苍之谓”,“亦舍不得这个苍苍底”(《语类》卷5),由此可见二者之间依存的微妙关系。
就“非苍苍”观之,天之“体”即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
朱熹认为,“无极者无形,太极者有理也”,“太极无方所,无形体,无地位可顿放”,“无形象,只是理”(《语类》卷94),“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语类》卷1)。
可见,“理”是天之“体”第一义,“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语类》卷5)。
这种抽象的非物质存在(道体),就是牟宗三所说的“形而上的实体”[1](P19)。
但以“形而上的实体”言天之“体”第一义,则易与西方哲学实有的、不变的“本体”相混淆。
而朱熹哲学中,“道体”具有“大化”、“流行”之意味,“往来生化,无一息间断处”(《语类》卷1),从中可以“滚合”出天之“体”的“苍苍”。
30就“苍苍底”来看,天之“体”是外在于人身,又充斥于人身的,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是的“气”及其生成的自然物。
前者可称为由“理”而生出的天之“体”第二义“气”(五行阴阳七者,《语类》卷94),后者则是由“气”化生出的天之“体”第三义———万物(实体)。
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形而下者(体),“气”具有两种功能(用):一是“天包乎地,其气极紧。
试登极高处验之,可见形气相催,紧束而成体。
但中间气稍宽,所以容得许多品物”(《语类》卷1),即包容性、空间性。
二是生成天地万物。
由“气”化生出的物,朱熹将其称为“实体”:“人多把这道理作一个悬空底物,《大学》不说穷理,只说格物,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如此方见得实体。
所谓实体,非就事物上见不得”(《语类》卷15)。
经由如是天之“体”的三义序列,朱熹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得以呈现:精神性的“体”(理),派生出物质性的“气”(体)和“物”(实体);人们必须执物以求本,在对本的认识中来把握具体的物———“‘体该本无’,谓理之体该万事万物,又初无形迹之可见,故无。
下面云,稽考实理,以待事物之来;存此理之体,以应无穷之用”(《语类》卷67)。
此天之“体”三义序列的身体意味在于,它是构成心之“体”三义序列的基本框架。
因此,朱熹亦以人体比拟天体,如言“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壳。
如人之有体”(《语类》卷68)。
最典型的例子是,朱熹反复强调张载《西铭》“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之义,直接在身体感受上将“天地”与“吾”等同起来。
《语类》曾多次提及张载此语,就其笼统而言,“太极图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二气交感,所以化生万物,这便是‘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语类》卷94),将“天”之体与心之“体”做了勾连。
就其切己的具体感受而言,朱熹说他曾“要至云谷,自下上山,半途大雨,通身皆湿”,在此状态之下,顿时契入心性与自然的连接处,“迤逦便作《西铭》等解”(《语类》卷5),这是天之“体”的第三义作用于“身体”之后所产生的心之“体”的变化。
以上两处对张载句的阐释,都带有明显的身体意味,前者是人体的知觉意识,后者则是人体的感官意识。
但天之“体”与身体的关联并非直截了当,甚至带有经验性的神秘色彩。
朱熹在回答学生关于“鬼神与精灵魂魄”之问时,也引用张载的话:且就这一身看,自会笑语,有许多聪明知识,这是如何得恁地?虚空之中,忽然有风有雨,忽然有雷有电,这是如何得恁地?这都是阴阳相感,都是鬼神。
看得到这里,见一身只是个躯壳在这里,内外无非天地阴阳之气。
所以夜来说道:“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思量来只是一个道理。
(《语类》卷3)天地变化(风雨雷电)与人的意识(笑语、聪明、知识)都是“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意涵,是阴阳相感的“鬼神”作用。
朱熹此论为天之“体”的世俗化找寻了落脚处,故而他说:“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干’。
”(《语类》卷67)天之“体”至此已非外在于人的宇宙观,它不仅具有人间化色彩,而且恰就落实在人身之上。
这就是朱子所谓:“天文有半边在上面,须有半边在下面。
”(《语类》卷2)二、身之“体”“相对于西方传统的那种意识性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其本质乃为身体性哲学。
”[2](P57)但朱熹由天之“体”而来的身体意味并非中国古代哲学身体性的典型,它既不同于先秦儒家“造端乎夫妇”(《中庸》)的身体伦理学,亦与明清儒家“率性而行,纯任自然”(《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的带有准后现代气质的身体哲学思维大异其趣。
前后两者都可视为是一种来自阴阳两性交感而产生的“身道”,但朱子理学一系的身体哲学却更接近于西方宗教传统的“道成肉身”之论。
作为“道”的化身,个人身体具有与天地大化同流的本质,并将之以己之身呈现,有类于“借着身体所成就的事,就足以使自己显示在人面前,叫人看见,因为他住在身体里面,做诸如此类的事工,显出这样那样的记号,使自己不再显示为人,而是显示为神”[3](P105)。
朱子说:“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
性是人之所受,情是性之用。
”(《语类》卷5)天之“体”(亦可称“道”)在人身之上得到验证之后,即转化为“命”,也就是人生存的价值轨迹。
“理”与“命”分别作为万物与人的规范性而将二者勾连起来。
“天命之谓性”。
在朱熹这里,作为万物本源的“道”或“理”与“性”是对等的,“性”由天“命”之,故而“道”与“理”、“性”与“命”处于两个同位对等的序列中。
朱子由此从天之“体”转入对人身之“体”的“性—情—意”一脉之描绘,此前人之述备矣[4](P194-232)。
简言之,“理”与“性”对,“情”与“气”当,天之“体”三义序列与心之“体”是同构的关系;“心统性情”,“心与理一”;未发者性善,如天之“体”第一义;已发者情、意可善可不善,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31江西社会科学2012.2如天之“体”第二、三义。
可是,简单的形上比附无助于揭示天之“体”是如何贯彻身之“体”的。
其关键仍是朱子所说:“穷理,当体之于身。
”(《语类》卷11)与天之“体”不同,身之“体”乃动词“体”之义。
问:“‘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此‘体’字是体察之‘体’否?”曰:“须认得如何唤做体察。
今官司文书行移,所谓体量、体究是这样‘体’字。
”或曰:“是将自家这身入那事物里面去体认否?”曰:“然。
犹云‘体群臣’也。
伊川曰‘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是这样‘体’字。
”(《语类》卷98)问:“‘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体’之义如何?”曰:“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如格物、致知之义,与‘体用’之‘体’不同。
”(《语类》卷98)从朱熹的论述来看,其身之“体”的对象正是天之“体”,包括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万事万物。
“学者体认此理,则识天地之心。
”(《语类》卷71)体认天之“体”第一义的途径有二:“或告之读书穷理,或告之就事物上体察。
”(《语类》卷18)朱熹在论述“体认”时,多将其与日常生活关联,诸如“须于日用间体认是如何”(《语类》卷44)式的言语频见:如何是敬,如何是孝,如何是慈,如何是信,件件都实理会得了,然后件件实做将去。
零零碎碎,煞着了工夫,也细摸得个影了,只是争些小在。
及闻一贯之说,他便于言下将那实心来承当得,体认得平日许多工夫,许多样事,千头万绪,皆是此个实心做将出来。
(《语类》卷27)可见,把握“道”必须执末以求本,由末之周全、贯通而见本之全体,从天之体第二、三义出发认识第一义。
以“体用”论,天之“体”第一义为“体”,第二、三义为“用”,“格物致知”说即是由“用”探“体”。
朱子认为,唯有“遇事时,把捉教心定,子细体认,逐旋捱将去,不要放过”,然后“久而思得熟,只见理而不见事了”(《语类》卷18)。
换言之,朱熹认为天之“体”第一义不可见,须由“日用间”、“当处事时”体认,久则自显。
读书亦如是,“志学方是大略见得如此,到不惑时,则是于应事时件件不惑。
”(《语类》卷23)。
因此,朱子读书法有三:“少看熟读,反复体验,不必想象计获,只此三事,守之有常。
”(《语类》卷7)教学法有一:“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
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
”(《语类》卷13)然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却在于,对天之“体”三义的理解,是难以诉诸言语的,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身体感受。
这便是朱熹所言:“切脉同体。
说多不能记,盖非言语可喻也。
”(《语类》卷6)一句话,朱熹的身之“体”即是“不可只把做面前物事看了,须是向自身上体认教分明”(《语类》卷7)。
三、心之“体”在儒家价值指向的实现途径上,朱子学与前贤迥异,而被牟宗三断定为“别子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