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TPM与RCM生产维护作业过程对比(

TPM与RCM生产维护作业过程对比(

TPM与RCM生产维护作业过程对比引言在工业生产中,维护作业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过去,维护作业主要采用预防性维护,即按照固定的计划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变革,TPM(全员生产管理)和RCM(可靠性中心化维护)作为两种重要的维护管理策略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比较TPM与RCM的生产维护作业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TPM(全员生产管理)TPM是一种由日本开发的维护管理策略,它的核心理念是将维护的责任从专门的维修人员转移到全体员工身上,包括操作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TPM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实现设备的持续改善和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下面是TPM的主要步骤:1.设备分类:将设备按照重要性和可替代性分成不同的等级,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维护的设备。

2.设备管理:制定设备的最佳操作规程,培训操作员遵循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故障预防: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如定期检查、润滑和清洁设备,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4.自主维护:培训操作员进行常规的维护和小修,提高故障排除的能力,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5.特定改善:持续改进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改造,降低故障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6.整体生产效率:通过设备的维护和改进,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RCM(可靠性中心化维护)RCM是一种由美国开发的维护管理方法,它着重于通过分析设备的功能和故障模式,制定适当的维护策略,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RCM的过程如下:1.功能分析:明确设备的功能和关键性能参数,确定设备的基本功能需求。

2.故障模式分析:分析设备的故障模式,包括故障原因、故障后果和故障防范措施。

3.维护策略制定:基于故障模式的分析结果,制定适当的维护策略,包括预防性维护、修复性维护和条件性维护等。

4.维护计划执行:根据制定的维护策略,实施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一、引言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和设备的高度自动化,设备维修管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管理。

而基于TPM(全员生产维护)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则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纳入到整个生产过程中,将员工的全员参与作为核心,以全面的视角和方法不断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机时间。

本文将从TPM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二、TPM的基本概念1. 设备维护是全员责任:TPM鼓励所有员工都参与到设备维护中来,让每个人都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负责。

通过培训和激励,让员工自觉地参与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

2. 预防性维护:TPM提倡预防性维护,即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管理,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设备保养标准和过程。

3. 设备维护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TPM将设备维护纳入到整个生产过程中来,将维护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高效的生产和设备维护。

4. 持续改进:TPM鼓励不断改进设备维护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机时间。

1. 制定设备维护标准和流程: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标准和流程。

这包括确定设备的保养周期、保养方式、保养内容和保养人员等,以确保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保养,并避免因保养不到位而导致设备故障。

2. 培训和激励员工参与: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需要通过培训和激励,让员工意识到设备维护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参与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中来。

这需要企业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建立设备维护数据库和信息化系统: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需要建立设备维护数据库和信息化系统,对设备的维护情况、维护内容、维护人员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设备维护计划和提高维护效率。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简介

故障 设备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
功能故障
明显功能故障
潜在故障
隐蔽功能故障
故障后果:
安全性和环境后果:人员伤亡与环境污染
隐蔽性故障后果: 暂无直接影响,导致严重的多重故障后果
使用性后果:
影响生产(产量、质量、销售服务与运行费用)
非使用性后果: 只影响直接经济费用,不影响安全
处理原则:
功能丧失与安全性环境性后果→必须预防维修,否则改变设计或流程
国内 1979年 民航与空军引进了RCM
1992年 GJB “装备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要求与方法” 近年来 电力系统(北仑港、外高桥、大亚湾)、工程机械
RCM 的社会基础
1970年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1974年 “健康安全法”
安全的工作环境(社会承受能力脆弱)
一系列标准规范
严重的失效事故,管理人员受到严惩
Y
O1. 对有使用性后果 的故障的状态监测工 作是否技术可行?
状态监测<-Y
状态维修
N
O2. 定期计划维修工 作是否技术可行的?
定期计划维修
<-Y
N
S3. 用于避免或降低 故障率的定期报废工 作是否适用有效?
定期报废<-Y N
S4. 各种预防维修的 组合工作是否适用有 效?
O3. 用于避免或降低 故障率的定期报废工 作是否适用有效? 定期报废<-Y N
检测法: 振动检测 油液分析
安全与经济性的统一 计算机技术应用 该修必修
红外检测
声发射或
超声波检
图1 潜在故障的P-F间隔示意

A-故障开始发生点 P-能检测到的潜在故障点 F-功能故障发生点
需要时随时修
全员生产维修(TPM)(日本)

TPM与RCM生产维护作业过程对比((pdf 11页)

TPM与RCM生产维护作业过程对比((pdf 11页)

RCM 和TPM 作业过程对照Ross KennedyTPM 中心(澳大利亚) 主任1 RCM1.1 RCM 背景在二十世纪50s 年代可靠性研究的主流方向是复杂装备,其结果直接导致了RCM 理论的产生。

尤其是到了1960年,为了解决维修费用增长过快、设备可用度差以及对基于时间的预防性维修有效性等问题,联邦航空管理局/航空工业可靠性大纲研究会(FAA/AIRPS )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这同其它几个刚开始研究的项目一样是围绕着如何改进传统的维修大纲拟定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基于复杂装备上的每个部件都有一个明显的工作寿命,并且经过彻底的检修能够保证系统运作的安全和可靠。

在使用传统的可靠性大纲时,人们发现许多模式的失效并不能根据所谓“准确工作寿命”确定的彻底检修进行修复,而且无论其力度有多大、作业有多完善都无法来预防或有效的减少这些失效的发生。

图 1 RCM 发展历程1950S :发现传统的维修方法,不能满足战后所谓“现代”飞机的需求 1960S :FAA /航空工业可靠性大纲出台FAA /MSG (制造业维修指导小组)成立1970S :MSG -1应用于波音747MSG -2应用于DC -10、L -10111980S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首先提出RCM (原始决断图出版)MSG--3开发并应用于波音757、767 (RCM -1:修正后的决断图)1990S :RCM 应用于核工业;RCM 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RCM Ⅱ:在决断图中增加了环境因素)图2 航空工业装备失效分析第一代模型 二战前第二代模型 二战后第三代模型 经过30年研究耗损型曲线经典的浴盆曲线航空工业研究曲线复杂机械装备早期失效,如变速箱、传动设备等。

有明显工龄的机械设备失效模式,如:泵,管道(煤气)等结构疲劳失效复杂的电机设备(没有主失效模式,或设备过载) 电子元件,如:计算机、PCI 等。

1960年,FAA /航空工业可靠性大纲的出台引出了2项令人吃惊的发现:① 对于复杂系统,除非其部件只有一个关键的失效模式,否则预防性维修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甚微; ② 在复杂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单元,找不到适合它们的、有效的预防维修方式。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1. 提高设备稼动率TPM模式下,设备的全员参与维护和维修,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还能够通过日常维护和保养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稼动率,降低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设备的频率,节省企业的维护成本。

4. 提高产品质量设备的稼动率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采用TPM模式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1. 建立全员参与的维护理念TPM的核心理念是全员参与,通过员工的不断改善和创新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稼动率。

企业需要建立全员参与的维护理念,通过全员培训和激励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参与到设备的维护和改善中来。

2. 制定全面预防的维护计划企业需要制定全面预防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的保养计划、定期的设备检查计划、定期的设备改善计划等。

通过全面预防的维护计划,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建立全过程的管理机制企业需要建立全过程的设备管理机制,包括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采购、设备的安装、设备的维护等全过程的管理。

通过全过程的管理机制,可以保证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稼动率和性能。

4. 推行全员培训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让员工具备良好的维护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通过全员培训,可以实现设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三、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在设备维修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采用TPM模式,提高设备的稼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全面预防和日常维护,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维修的成本。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和全面预防的方式,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TPM管理中如何进行维修流程管理

TPM管理中如何进行维修流程管理

TPM管理中如何进行维修流程管理TPM(全员参与生产保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生产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同时提高工人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TPM管理中,维修流程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一下TPM维修流程管理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制定维修流程管理计划在TPM维修流程管理中,制定维修流程管理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维修队伍的组成、职责和权限。

2.制定设备故障报修流程和标准,包括设备故障上报流程、故障分类和紧急程度等方面。

3.明确维修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升计划,以确保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4.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和定期检查计划,以便发现和预防设备故障,及时排除潜在问题。

第二步:执行维修流程管理计划维修流程管理计划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维修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稳定的设备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规范和设备安全性。

2.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报修信息,对故障进行分类和紧急程度评估,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3.维修人员要高度敏锐,快速作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定期检查和维护,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定期整理和更新设备档案,及时处理设备问题。

第三步:优化维修流程管理计划在TPM维修流程管理中,不断优化维修流程管理计划是关键。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工人积极性、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些优化维修流程的方法:1.对维修流程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并建立完善的维修数据分析体系,以提高维修流程质量和效率。

2.设立维修质量控制指标和绩效评价机制,对于优秀的维修人员、流程和设备进行奖励和表扬,并对维修质量不好的人员、流程和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

3.持续进行维修管理的培训和普及,使维修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使得TPM维修流程管理可持续发展。

总之,TPM维修流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不断改进、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浅议TPM和RCM管理方法在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浅议TPM和RCM管理方法在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Ab t a t sr c :W i t e a i e eo me t f Ch n ' ih y n u t , t e t h r p d d v lp n o i as g wa i d s y h me h n z t n f r a it n n e s n vtb e h h r e a iai o o d man e a c i o i e i l .W i h a t te h
由于公 路系统 养护 机械 化 的起 步 时间较 短 , 点较低 , 加 起 再 只注重效 益考核 ,导致机 械设 备管理人 员短期 行为 严重 , 对 上 我 国的设 备管理 理论及 总体水平本 身也不 高 , 以在养 护机械 机械设 备重使 用轻管 理 ; 所 只重视 硬件 , 视科 学管理 程序 及 系统 忽 设 备 的管理维 护上不尽 人意 。为 了解 决 目前 的困境 ,把 T M和 管理 。 P RC 管理方 法运用在 公路 系统养 护机械 设备 管理 中 ,提高 了机 M 2 T M 和 RC 管理方 法 P M 械 的使 用寿命 和使 用效率 。 21T M 管理方法 . P 1公路 养护机械 管理现状 T M( o rd cv i eac ) 日本工程 师协会 于 17 P T t Pout e Ma tn e 是 l a i n n 91 11 . 管理 思想方 法落后 年结合 美 国的管 理模式 而提 出来 的一整套设备 管理维修 体系 , 也 目前公 路 系统 的养 护设备 管理 维护 基本 上沿 用 的我 国机械 简称 为全员生产 维修模式 。它是 以提高设备综 合效率 为 目标 , 以 设 备最常用 的三级保养 制度 为主体 的管 理维护体 系 , 并且主要 以 全 系统 的预 防维修为过 程 , 全体人员参 与为基 础的设备保 养和维 操作 者来具体 实施 。 这套体系 是我 国 2 0世纪 6 O年代 中期在 总结 修 的管理 体系 。它涉及 设备 的 主管 、 计划 、 使用 及维 修等 所有 相 前 苏联 的计 划预修 体制 的基 础上逐步完 善和发展 起来 的 , 上世 关 部 门 , 最高领 导到 一线 员工全 员参 与 , 在 从 依靠 开展 小组 自主活 纪大大提 高了我 国的机械管 理水平 , 但在 目前 已不 能满足生 产实 动来推行 的设备管理 维修活 动。 主要精髓 在于致力 于设备 综合 其

试析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试析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试析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文章首先阐释了TPM和RCM的各自概念,然后介绍了TPM和RCM一体化设计及目标,最后提出了TPM和RCM一体化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推动现代维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标签:TPM;RCM;一体化;维修管理1 TPM和RCM各自概念TPM(即全面生产维护),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系统预防维修为手段,旨在实现设备综合效率的最大化。

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2)预防维修理念贯彻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3)需要多个部门、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依靠自主的小组活动予以不断推动。

[1]RCM(即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用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以及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性质的方法。

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故障和使用时间通常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定时计划维修并不见得符合实际;(2)相当比例的故障存在潜伏期,可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将其找出并消除,从而起到预防多重故障的效果,实现维修过程安全、经济的最大化;(3)合理选择维修方式以及维修策略,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4)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应该共同参与维修方案的制定,实现方案的最优化。

2 TPM和RCM一体化设计及目标下文将结合某油田企业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所谓的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是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实现设备、人员以及管理的有机配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闭环式结构,从而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2.1 检测、维修、记录和数据整理一体化油田企业的设施设备大多极为复杂且集成度非常高,检修起来异常繁琐,因此,需要配合科学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调度。

从检修作业的本身特性考虑,一线员工应该严格遵守维护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以及表单的流程进行维修操作,并使用标准的格式及语句对故障信息进行记录。

2.2 故障数据统计、分析和对策一体化油田企业属于生产型行业,因此,在持续性、实时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就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备。

TPM设备维修模式的作用及利弊

TPM设备维修模式的作用及利弊

TPM设备维修模式的作用及利弊1、TPM模式概述国外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引进,也引进了设备维修管理的新模式和思维方式,在众多的新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源于西方国家,并在日本得到发展的TPM设备模式,该模式基于精益化思想,其全称为全员效率维修。

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建立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和维修体系,确保设备在寿命周期内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该模式不但需要多个部门,如设备规划、使用和维修等部门的大力协作,还要求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都全力参与,从而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活动,推进生产维修。

TPM末实现的全员生产维修所追求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全效率、全系统、全员。

其中,全效率就是把设备的综合效率提高到最高;全系统则是建立起以设备使用寿命周期为对象的预防和维修系统,并建立起有效的反馈体系和系统;全员,意思是所有设计设备寿命周期的所有部门和相关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和一线生产工作,都积极参加到TPM体系中来。

TPM模式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重视人力的作用、重视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以及综合技能维修人员的培训。

同时TPM模式更加注重操作者自主维修,即由设备使用者对设备进行自主维修,这一点对于电缆设备非常重要,由于电缆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条件都比较特殊,好多都是在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的环境下使用,就需要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设备进行自主维护和保养;此外,还应该坚持以预防为主,重视设备的润滑工作,突出对重点设备的维护。

近几年来,基于TPM模式的全员维修又有了新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1)要更加注重设备使用或者操作者的自主维修和养护,特别是在工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下,更应该培训适应该趋势要求的关键人员;(2)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提高设备质量和素质,可以通过将现有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信息收集起来,向设备规划阶段反馈,从而实现设备周期费用的改善;(3)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即从时间和质量两个方面改善设备的开动状态,大力增加设备的创造价值的时间和产品产量,即增加产品的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设备管理也在越来越智能化的道路上迈进。

其中,设备维修管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TPM的角度来分析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一、TPM的基本概念二、TPM的目标1、零故障:达到设备长时间、稳定的运行状态,以达到生产成本的降低。

2、零事故:通过建立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以及工业事故的发生。

3、零缺陷:通过增强操作技能,提升工作品质,减少次品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在TPM思想的指导下,设备维修管理应该达到以下几点:1、建立设备维修体系:建立完备的设备维修档案资料,进一步保障设备维修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设备维修责任明确:制定设备维修人员的操作规范,明确各岗位职责,实现责任落实。

3、设备维修按计划组织:按计划开展设备维修工作,避免设备因漏检、错检、延期检查等原因出现故障。

4、设备维修预防为主:进行设备保养,提高设备维修前的发现率,尽可能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为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5、合理保养设备:合理选择保养时间和方式,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持续的提高保养水平。

6、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记录和分析系统:记录设备维修历史,分析故障类型和出现频率,以便及时分析故障原因,提高设备维修水平。

7、培训设备维修人员:不断加强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和水平,打造高素质的设备维修团队。

1、提高设备效率:通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实施改善计划,保证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2、降低成本:优化设备维修计划和维修过程,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及损失。

3、提高质量:通过设备维修前保养,消除设备故障和失效现象,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稳定性。

4、增强安全:建立安全意识,保障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安全。

5、提高团队协作:全员参与TPM活动,加强团队协作,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五、结语。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TPM的目标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设计、采购、运行、维护和淘汰等各个阶段。

在设备运行阶段,TPM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管理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保持运行状态的能力。

设备稳定性则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工作环境的能力。

在TPM中,必须根据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使用环境,制定适合的保养计划,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建立设备可靠度模型。

通过有效的保养措施和设备可靠度模型,可以及时预测和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维修管理维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修复设备,使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的过程。

TPM中要求实现零故障。

在设备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减少故障处理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还要实现完美维修,即在维修过程中不仅要修复故障,还要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保养管理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技术性维护和管理,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查、润滑、紧固和更换部件等。

保养的目的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并有助于改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TPM中,保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建立保养标准、制定保养计划、严格执行保养流程,并建立保养记录和进行保养反馈,从而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维修管理是TPM的一个关键环节,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设备保养、设备修复、设备维护等,必须进行有效地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合理设置设备的养护周期在管理设备的同时,要以设备本身的特点和工作考虑,制订设备的保养周期,充分利用设备维护的空窗期,尽可能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并避免“过保养”或“不保养”的情况发生。

二、建立设备故障维修管理模式对于常见的设备故障,要提前建立针对性的维修方案,并建立监测机制。

同时,对于设备涉及到的维修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维修技术和水平,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楼宇设备设施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模式

楼宇设备设施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模式

楼宇设备设施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模式楼宇设备设施是在高层建筑中的主体和核心,其管理也是物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这在技术和设备密集的超高层建筑中更显得尤为突出。

深圳市国贸物业管理公司在国贸大厦和其它综合性超高层建筑的管理实践中,创建的楼宇设备设施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模式,提高楼宇设备设施的可靠性,降低运行维修成本,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TPM概况设备的“全面生产维修”(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PM)是日本企业在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和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长处,形成的一套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经济效果的先进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

TPM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我国的宝钢、海尔等也引进和运用,实践证明TPM对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费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全面生产维修要求在对象上,把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更新等)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作为管理的对象;在组织上,把设备一生有关的各业务工作和所涉及的部分组成一个管理系统,加强统一领导,使有关工作和部门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在方法上,把设备从开始使用到修理分成初期故障、偶发故障、严重磨损三个阶段,实现维修方法和措施的系统化,从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始就应认真考虑“维修预防”在使用过程中要实行以日常维修和定期检查为主要内容的预防维修,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改善维修”以防止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通过“全系统”、“全员”的组织,将企业内所有与设备有关的人员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组成一个上下左右互相协调配合的网络,实现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时间节约等的“全效率”。

二、基本内容与做法深圳市国贸物业管理公司在学习日本、宝钢等的管理经验中,发现TPM不仅具有客观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虽然TPM产生并且主要运用在制造业中,但完全可以移植到楼宇设备的管理中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成熟的方法和体系。

TPM管理维修方式

TPM管理维修方式

TPM管理维修方式TPM管理维修从理论上讲,是一种维修程序,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定的管理沉淀,推行TPM管理成为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TPM维修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

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管理系统,只有持续改善的更好。

改变是最难的,人不见到效果不会真正改变,改变人的观念之前,须改善现场、改善设备、改善异常。

TPM活动之支柱的日常化,创造TPM活动,企业自行设定的活动从理论上讲,是一种维修程序,要求有一个较长的作业期限,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使公司员工从思想上转变也需要时间,TPM维修变成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停机时间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

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设备维修体制分为,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生产维修,事后维修,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

预防维修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预防维修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改善维修,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维修预防,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素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生产维修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首先介绍了TPM的概念和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和优缺点分析,探讨了该管理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最后对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实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指出,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在提高设备可靠性和降低维修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加强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更高效的设备维修管理。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提升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TPM,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分析, 案例分析, 优缺点分析, 实用性, 发展方向, 总结,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备维修管理对于企业运营至关重要,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维修成本高、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

如何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传统维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TPM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预防性维护、设备改善、员工培训等手段,实现了设备维修管理的全面优化。

本研究旨在对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缺点,为企业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通过对TPM概念和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TPM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案例分析和优缺点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设备维修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实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1. 建立TPM系统和维修团队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TPM维修管理系统,包括维修流程和标准、维修记录、维修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同时,要组建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包括维修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他们需要接受培训和指导,掌握最新的设备维修技术和管理理念。

2. 实施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TPM维修管理模式的核心,它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尽可能地消除设备故障的潜在隐患。

预防性维护包括定期清洁维护、润滑维护、检修和更换磨损零部件等。

同时,要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问题。

3. 优化设备保养除了预防性维护,还需要对设备保养进行优化。

设备保养应该以设备需求为基础,通过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寿命、环境因素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养计划。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维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对设备的损耗和磨损。

4. 推行设备改进计划设备维修管理不仅是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还包括设备改进计划。

设备改进计划应该是全员参与的,通过对设备的分析和改进,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改进计划包括对设备的结构和配件的优化、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改进、对设备的技术改进和升级等。

5.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在设备维修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培训操作人员、制定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

同时,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总之,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是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维修管理模式,它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

企业应该积极推行TPM维修管理模式,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tpm检修管理制度

tpm检修管理制度

tpm检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面生产维护(TPM)检修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稼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预防性检修等。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靠前管理的理念,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将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检修能力。

第五条公司将加强设备维护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第六条公司将建立设备维护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力。

第七条公司将建立设备检修记录和档案,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维修记录。

第二章检修计划的制定第八条公司将根据设备的情况和生产的需要,制定并实施设备定期检修计划。

第九条定期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周期、检修项目、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内容。

第十条定期检修计划应由设备管理部门制定,提交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十一条定期检修计划需提前安排好人员和物料,确保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第十二条定期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需要进行记录和汇总,及时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检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将设立检修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预防性检修等工作。

第十四条检修管理部门应配备足够的检修人员,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五条检修管理部门需要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第十六条检修管理部门需要根据设备的情况,合理安排和分配检修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到位并配合良好。

第十七条检修管理部门需要对检修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确保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章检修质量的控制第十八条公司将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第十九条检修人员需要按照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工作,确保检修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十条检修管理部门需要对检修质量进行监督和把关,确保质量标准得到执行。

第二十一条检修管理部门需要对检修质量进行记录和归档,建立质量档案。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基于TPM(全面生产维护)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是一种重视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管理方法。

TPM是由日本生产者和工人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生产环境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整体参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目标是通过预防性维护和故障预测,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和质量改善。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司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团队,负责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团队成员包括设备操作员、设备维修人员和工程师等。

团队通过设备维修计划、维护记录和故障预测等手段,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他们还开展设备操作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员工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水平。

在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中,设备维修团队采用预防性维护的方法来保养设备。

他们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制定维修计划和保养方案,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更换易损件和检修设备。

团队还进行设备维护记录和维修分析,以了解设备故障的原因和频率,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故障预测是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收集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团队可以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和趋势。

这样,他们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还注重员工参与和质量改善。

设备操作员和维修人员参与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成为设备的“拥有者”。

他们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并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基于TPM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设备维修管理成为了制造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备的寿命与质量影响着制造产品的质量和产能。

而设备的故障,尤其是未被及时修复的故障,会导致生产线停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采取一种高效可靠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生产线的稳定运转。

TPM(全员生产化维修)是一种全员参与设备维护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重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总体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生产线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该模式将设备维修和管理分为管理员、操作员和维修员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人员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义务。

TPM的核心宗旨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预防为主,维修管理”的原则,通过全员参与设备的日常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TPM设备维修管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全员参与设备维护: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将设备维护工作由专职工作转变为全员参与的工作,使得所有的员工都对设备维护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责任感。

员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还能够通过日常维护措施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从而降低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强调预防为主: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计划性和预防性的维护措施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管理员和操作员通过对设备的日常巡检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因素,减少故障率,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转。

3.设备维修管理标准化: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将设备维修和管理标准化,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和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将设备维修流程和标准化管理相结合,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强调持续改进: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强调持续改进,通过反馈机制,不断改善设备维修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

管理员和维修员通过对设备维修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并将改进措施反馈到管理系统中,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维修和管理水平。

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任务一直以计划性修理为主,并以此为标准制定了设备维修复杂程度的评价标准、设备的大、中、小项维修的标准和规范。

传统设备维修管理中的计划性比较强,每台设备的维修工作都有指定的时间和周期,这在中国设备技术启蒙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几年来设备技术和操作性能的不断提高,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设备的运行需要,参与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新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TPM维修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以下是TPM维修管理模式应用的相关分析。

1 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兴技术迅速的涌进了我国的设备制造业,设备的运行水平和控制性能都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标准计划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的维修工作。

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设备价值的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难以应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需求,造成很多设备的修检计划一直没有落实到实处,只流于形式。

同时,大量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得我国的设备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设备修检计划难以适应当前设备的品质。

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没有相关的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传统的模式逐渐失去了自身的作用。

2 TP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2.1更加注重操作者的自主维修通过提高技术人员和设备的素质水平,进一步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这是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目标。

工厂自动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包括机器人化、自动化、性化等,这些自动化的方式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要符合自动化时代的发展要求[2]。

因此,技术人员应具备自主维修的能力,提高维修机械电子设备的水平,设备制造人员应努力使自动化设备进一步向不需要维修设计的设备设计方向靠拢。

2.2设备与维修人员的素质一同提高在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的同时,应注意提高设备的运营能力,提高现在设备的运行效率,不断的收集已经取得的经验和信息,向设备规划阶段的部门进行反馈,进一步实现设备维修的高质量发展,延长设备的寿命,使设备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陈潇;杨磊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在南京地铁2007年推行全面生产维护(TP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两种维修管理方法以及对TPM和RCM协同运作理解的基础上,具体介绍TPM和RCM协同运作项目规划目标,项目一体化设计及其TPM和RCM一体化推进策略,旨在将传统的以计划检修为主的维护方法向TPM和RCM相结合的现代维修管理模式转化.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陈潇;杨磊
【作者单位】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南京210012;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试析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J], 李庆武
2.RCM维修管理模式在平调系统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J], 贾志俊
3.RCM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在车用柴油机维修中的应用 [J], 王弘滨
4.基于RCM的现代汽车维修管理模式探析 [J], 张芸
5.基于RCM的海上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J], 白文柱;冯文奇;叶剑;吴群英;佟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
摘要:文章首先阐释了tpm和rcm的各自概念,然后介绍了tpm 和rcm一体化设计及目标,最后提出了tpm和rcm一体化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推动现代维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tpm;rcm;一体化;维修管理
1 tpm和rcm各自概念
tpm(即全面生产维护),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系统预防维修为手段,旨在实现设备综合效率的最大化。

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2)预防维修理念贯彻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3)需要多个部门、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依靠自主的小组活动予以不断推动。

[1]
rcm(即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用来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以及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系统工程性质的方法。

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几点:(1)设备故障和使用时间通常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定时计划维修并不见得符合实际;(2)相当比例的故障存在潜伏期,可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将其找出并消除,从而起到预防多重故障的效果,实现维修过程安全、经济的最大化;(3)合理选择维修方式以及维修策略,可大幅降低维修成本;(4)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应该共同参与维修方案的制定,实现方案的最优化。

2 tpm和rcm一体化设计及目标
下文将结合某油田企业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展开探
讨。

所谓的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是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实现设备、人员以及管理的有机配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闭环式结构,从而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2.1 检测、维修、记录和数据整理一体化
油田企业的设施设备大多极为复杂且集成度非常高,检修起来异常繁琐,因此,需要配合科学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员调度。

从检修作业的本身特性考虑,一线员工应该严格遵守维护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以及表单的流程进行维修操作,并使用标准的格式及语句对故障信息进行记录。

2.2 故障数据统计、分析和对策一体化
油田企业属于生产型行业,因此,在持续性、实时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就加强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备。

数据库应主要包括三大功能,一是收集故障原始数据,二是统计分析数据,三是给出结论和对策。

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系统,是公司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保障。

[2]
2.3 企业管理、建设、品牌综合效益一体化
推进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理念时,一方面要端正上层管理人员观念,不断提高其综合管理水平,对生产力各要素进行最优配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应该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重点做好品牌效益的相关建设。

在企业管理、建设、品牌综合效益一体化的促进下,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tpm和rcm一体化目标主要包括高维修效率综合目标、
设备维修管理目标和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目标。

3 实现tpm和rcm一体化维修管理模式的策略
3.1 落实“8s”活动
落实“8s”活动是做好现场管理的基础所在。

该油田企业在推行tpm和rcm一体化维修管理模式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仅明确了8s的开展办法、标准,设计了规范的检查表格,还完善了质量评估机制、反馈机制以及奖励办法等,极大地强化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提高了现场作业的准确性。

若想真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则需要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

检查生产车间以及办公场所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敢于揭露问题,勇于处理问题的原则,如果发现不达标的地方,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图片曝光或者限期整改,还要做好再次评价的跟踪处理工作。

[3] 3.2 推进点/巡检管理
从影响相对较小的设备入手,逐步推行点/巡检体系。

对已经发生的各类故障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按照重要和次要的原则对设备进行分类,从而不断完善点/巡检记录表。

建立点/巡检体系一方面可以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稳定度,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促进检修工作的精确化发展。

在建立新维修机制的过程中,要坚持稳步、慎重的原则。

那些不够成熟的或者没有经过大量事实验证的维修机制,一般是不允许推广的。

该油田企业已经开始着手于对设备的关键部位或者部件进行重点检修,进一步增加检修测试的次数,强化检修测试的质量。


此同时,合理降低外围那些非重点的部位或者部件的检修次数,如果影响很小,甚至可以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

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将rcm与点检定修制进行有机结合,并大力推广,最终建立并完善具有维修中心以及专业特色的长效维修机制。

3.3 制定维修策略
制定维修策略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流程,二是规范。

研究维策略时,应该弱化对故障处理的关注,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如何处理故障引起的后果。

该油田企业自运行以来,通过对故障的严格统计和分析,对故障后果进行了如下的初步划分:(1)后果不算严重的故障;(2)无维修价值的设备;(3)周期性故障;(4)失误性故障;(5)重复(多发)性故障;(6)后果比较严重但一般很少出现的故障。

维修策略应根据故障后果的不同类型予以合理选用,策略如下:第一种故障类型——事后维修的策略;第二种故障类型——申请报废的策略;第三种故障类型——预防性维护方式;第四种故障类型——加强培训以及规范性训练的方式;第五种故障类型——局部改造的策略;第六种故障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而且要按计划实施实际演练的策略。

[4]
3.4 规范操作流程
该油田企业于2007年便完成了设备操作指导书的有关编写,不仅对操作重点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处理,而且对重点设备操作流程以及故障处理流程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旨在改变过去那种经验为主导的检修模式,最终实现以标准为主导的维修模式。

该企业还将
作业指导书分成了若干不同的等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技能等级员工的需求,从而尽可能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设备故障问题。

3.5 加强故障管理
做好基础数据分析以及故障流程控制,以实现对基础故障的有效管理,方法如下:(1)以点/巡检数据为基础去分析设备状态以及劣化趋势,从而降低故障率;(2)综合运用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和rca(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分析故障情况;(3)绘制功能框图和可靠性框图,分析故障危害等级,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选择最佳的维修策略;(4)制订并完善故障描述规范、评判标准。

3.6 优化备件库存
企业维修管理中,备件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要保证资金的不过度积压,另一方面要满足一线维修的需求。

备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形成一套健全的申、领、用的管理体系,涉及内部备件的监管、预算编制、返修件管理和备件申领等。

一定要严格执行备件返修管理制度,这关系着备件库存优化工作的成败。

4 结束语
该油田企业推行tpm和rcm一体化的维修管理模式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为安全生产、持续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文中提到的实现tpm和rcm一体化维修管理模式的策略(落实“8s”活动、推进点/巡检管理、制定维修策略、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故障管理、优化备件库存)之外,还有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值得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相关工程人员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许玲.适时导入tpm、rcm核心理念打造有南京地铁特色的维修文化[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2).
[2]许玲,王海峻,徐永能.南京地铁tpm和rcm维修体系实施效果评估[j].都市快轨交通,2009(6).
[3]赵金娥,李善智,吴合明.浅议tpm和rcm管理方法在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 [4]蓝贤柏.浅述公路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方式[j].民营科技,2011(5).
作者简介:李庆武(1965,4-),男,甘肃兰州,本科,热工,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