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阴谋2.O许荣茂跨市场套利财技 - 2007
囚徒困境的概念
囚徒困境一、定义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或者说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
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
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二、理论起源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三、主要内容单次多重单次和多次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中国房地产业的双簧戏
大背景下讨 论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似 乎 有 些 不 合 时 宜 。 极 少 数 房 地 产 开 发 商 在 新 闻
众 越 来 越 无 法 了解 房 地 产 市 场 的 真 相 。
国的房地产 开发商应 当考 虑消费者的利益 ” 如 ,“ 果消费者不满意可 以无条件退房 ” 。 私下里一些学者 把这种现象称之 为中国房地 产业 界的 “ 双簧 ” ,他们 一唱一 和 ,相互 配合 默
契 ,既 丰 富 了消 息 来 源 ,同 时 也 转 移 了公 众 的 视
得热闹异常。新 闻媒体在讨论房地产走向的时候 , 几乎无一例 外都 想到 了他 们 ,希望他们能 够在 自 己的平 台上发表 主张。这或许正是 他们所要追求
的新 闻 轰 动 效 应 。但 我 们 不 得 不 遗 憾 地 指 出 ,正
是 由于新 闻媒体 给予过多 的关 注 ,才导致 中国房 地产市 场发展走 向的讨业 由于 “ 哈 二 将 ” 而 显 哼 ,
负责人 ,却 由于经常代 表弱势群体发表意 见 ,而
成 为公 众 关 注 的 焦点 人 物 。
分 析这 两位房地产开 发商 的言论 ,有~种错
位 的感 觉 。 国有 房 地 产 开 发 企 业 负 责 人 认 为 “ 中 国人 太 有 钱 ,房 子 太 便 宜 ” 房 地 产 就 应 该 是 暴 ,“
扭 曲了中国的发展方 向。
这 些 年 来 要 求 政 府 进 行 房 地 产 宏 观 调 控 的 呼 声 一 直 没 有 停 止 过 。 然 而 ,政 府 宏 观 调 控 政 策 之 所 以不 能 奏 效 ,根 本 原 因就 在 于 中 央 政 府 与 地 方 政 府 相 互 掣 肘 。 中央 政 府 不 得 不 屈 从 于 地 方 政 府 的 压 力 ,在 房 地 产 宏 观 调 控 方 面 手 下 留情 。 地 方
利率黑市:过去20年房地产和A股的暴利豪赌和实业衰败的金融黑手
利率黑市:过去20年房地产和A股的暴利豪赌和实业衰败的金融黑手2017年06月15日20:21:543.货币流动性被妖精和害人精垄断通道业务,委外业务到底是何方妖孽呢?怎么资金规模会这么大?通道业务的缘起是这样:商业银行受到监管指标约束和政策(比如存贷比)限制,没有相应的存款和资本作支撑发放贷款,或不得向某些行业(如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直接发放贷款,为此转而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吸纳资金,再用这些资金认购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发行的资产管理类金融产品,而这个金融产品的投向,其实就是银行事先选定好的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政府融资平台限制性行业。
银行的这一类业务就是所谓的“通道类业务”。
对于此类业务,银行最早是和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以信托计划对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进行;后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也加入到这种合作模式中。
比如去年搅得大哀股周天寒彻的宝能系大佬姚员外就通过通道业务动用了百亿为计的银行资金强攻万科。
而委外业务,也称委托投资业务,指的是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约定进行投资管理。
目前,银行是委外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金主”。
据申万宏源债券研究部资深高级分析师孟祥娟估算,综合银行角度和资管产品的角度,按照2015年末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共计23.5万亿元的标准来测算,截至2015年底,银行全口径委外资金(投向包括通道类的非标业务和主动管理类)的规模约为20万亿元,其中理财资金的委外规模为5.17万亿元。
是不是太复杂,看不懂,那我就说简单点。
国家对中国货币流动性的总闸--银行业的存款安全性要求很高,比如有存贷比,准备金率等指标约束,比如对有些产业禁止发放贷款(房地产,野蛮人收购,期货投机等),那么银行想对这些不准发放贷款的产业(比如姚员外对万科的野蛮收购计划)投入资金该怎么办?那就通过通道业务和委外业务的名义,把这些资金交给银行之外的信托公司,资管公司等第三方非银金融机构,再由这些非银机构投给银行早就心仪的对象(比如前海人寿的姚员外)。
关于香橼研究做空恒大地产的情况
关于香橼研究做空恒大地产的情况一、香橼事件过程时间:6月21日6月21日凌晨,美国研究机构香橼发布一篇长达57页的调查报告,称恒大地产以会计谋略掩盖企业资不抵债的事实以及通过贿赂手段低价获得土地。
上午10点半,恒大地产股价开始风云突变,市场出现大量沽空。
当日的沽空金额较前一日放大近30倍,总成交量也较上一日放大超过12倍,达到37.14亿港元,导致恒大地产股价一度暴跌19.6%。
中午12点30分,恒大地产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迅速作出反应,发布第一个简短的澄清公告。
下午1点30分,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亲自召开全球投资者连线的电话会议,与投资者进行了有效沟通,针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
随后,许家印等恒大地产高层立即从广州赶往香港,为反击国际做空机构作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部署。
恒大地产的快速反应迅速起效,截至当天日收盘,恒大地产的股价止跌并迅速拉升,最后收盘报3.97港元,跌幅收窄至11.38%,当日成交37.14亿港元,创下其上市以来最大成交金额。
时间:6月22日中午12点,恒大展开第二轮反击,相比前一日简短的澄清公告,恒大地产发布了详细的澄清公告,针对香橼报告的虚假内容进行了逐条批驳,这被外界认为是强有力而且十分迅速有效的行动。
至此,恒大地产的股价在被造谣做空回落一个交易日后,就开始稳步回升,截至6月22日午间收盘,略涨2.02%,报4.05港元。
事态发展48小时后,恒大地产已经控制住了局面,做空机构并没获得多少利益。
6月25日,在周末休市结束后,恒大地产股价出现反弹。
当日,在港股普跌的情况下,恒大地产股价逆市上扬,收复失地,开盘3.87元港元,盘中一度摸高至4.02港元,收报3.93港元,上涨2.61%,成交额6.61亿港元。
此后的6月26日和6月27日,恒大地产股价继续高开高走,并从6月21日股价遇袭当天的最低价格3.6港元拉回至4.03港元,总体涨幅达到了11.94%。
恒大地产股价走势图香橼事件起始日至7月6日股价走势二、香橼研究基本情况 (一)概况香橼研究是一家由犹太人安德鲁〃莱福特创办,只有一名正式员工的小公司,这家创立12年的小型机构,已发布了150多份做空报告,在6年里先后狙击了20家中国概念股公司,其中15家股价跌幅超过66%,7家已经退市。
次贷危机PPT
完美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 罗奇 表示 “不同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其程度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经济结构。”对于中国而言,影响 “不会那么大”,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 负面影响比原来预期的要小,中国一些金融机构的损失也完全在 可消化范围内。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比亚洲金融风暴时更为健康, 较小的损失并不会影响它们的盈利能力和股价。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樊纲则认为,美国次贷问题虽然影响 大,但它引 起的经济衰退和影响并不会太大,因为有着“政策 的重要影响,美联储、各大银行 不会放任不管。”而对中国来 说,“中国经济运行周期相对独立,美国对中国的影 响已经没 有以前那么大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中美经济从未脱节,中 国出口与美 国消费增速密切相关,因此美国经济的增速下降, 将会对我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哈继铭同时指出,美国次贷 危机将使得像中国这样的亚洲新兴市场面临大量市场 资金的涌 入,由此导致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次贷衍生产品的设计先决条件 第一,美联储会继续减息,并且把利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第二,房价会不断升高。
次贷产品的设计者 金融模型的专家 推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更有效率的、更能赚钱的金融模型;根据这些模型,房 利美、房地美和银行组合出一套套新的房屋抵押贷款证劵(债劵)。 金融模型(financial modeling)专家年薪在15万到30万美金,是整个金融 财务行业最高的。 信贷债券评级 信贷(债券)评级是投资者依照协议取回投资款项的指 标。因此,机构将评估等级分为: *“投资级”(Investment Grade)——指拖欠债务的可能性相 当低,如期偿债的能力良好。属于这个范围的是国际长期评级“AAA ”至“BBB”和短期评级“F1”至“F3”。
许迈永“地产腐败教程”
【许迈永“地产腐败教程”】第一课:独揽项目开发2011年07月15日11:04本文来源于财新网订阅《新世纪》 | 注册财新网开发商获取地产项目的第一关——项目开发权的审批,成为权钱交易的首要环节【财新网】(记者王和岩)因“钱多、房多、女人多”而被称为“许三多”的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目前正在囚牢中等待最高法院的死刑复核。
随着该案落下帷幕,大搞权钱交易、受贿总计近2亿元的许迈永贪腐细节也浮出水面。
作为主管城市规划和土地的副市长,许迈永涉案时间跨度长达14年,受贿金额从8万余元到3000万元,高达上百笔,涉案金额1.98亿元,大多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领域。
综观许迈永的所作所为,不啻中国房地产领域设租和寻租的一本“活教材”。
从项目开发权竞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拆迁、“招拍挂”、退税优惠到返还土地出让金、变更土地用途、配套设施承建、转让股权、分割销售等,无处不是敛财之机,而行贿路线、手法的千变万化更令人叹为观止。
在某种意义上,许迈永案几乎毫无保留的审判,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管窥房地产业这一令全国民众为之癫狂的利益场的层层灰幕。
自今日起,财新网将陆续刊出“许迈永贪腐案教程”连载。
财新记者根据采访获得的部分司法材料,以期展现、剖析房地产业的巨额寻租空间和分肥模式,敬请关注。
——编者风景如画的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西部,与西湖、西泠曾并称杭州“三西”。
这片占地约10平方公里、为诸多开发商垂青的土地,正是导致许迈永贪腐案东窗事发的源头。
2002年6月后,许迈永先后任西湖区代区长、区长、中共西湖区委书记,最后官至杭州市副市长,直至案发。
在此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起飞到价格猛涨,滋生了诸多牟利机会。
从记者掌握的材料看,无论是许担任杭州市西湖区区长、书记,还是在升任杭州市副市长时,经由房地产项目谋取的非法收入,占许迈永聚敛财富的绝大多数。
(相关报道:亿元贪官标本:原杭州副市长许迈永财产明细)而开发商获取地产项目的第一关——项目开发权的审批,成为权钱交易的首要环节。
地产阴谋2O许荣茂跨市场套利财技 - 2007(DOC)
通过在两地资本市场、三家上市公司之间搭建的资本舞台,许荣茂将不同类别的地产项目在A股和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之间配置和转移:利用A股上市公司培育项目,再将优质项目转移到海外私人公司,集体打包海外上市;在海外上市公司成长乏力之际,又利用A股市场的高估值,将低回报率的商业资产剥离给A股上市公司,从而保持海外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和融资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许荣茂的私人公司完成了财富的最大化增值与套现。
本刊研究员孙红/文A股上市公司充当项目“孵化器”,高盈利地产项目逐步转移到海外私人公司香港证券经纪人出身的许荣茂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应仅仅只能制造优秀的商品,如何完善资金链条,掌控资本市场,才是现代商业的重要部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荣茂在北京开发了亚运花园、紫竹花园等高档花园,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许荣茂进军上海房产。
2000年3月,上海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投资”)成立,由许荣茂的侄子许世永持股93.33%,许荣茂的小姨王莉莉持股6.67%。
2000年8月,世茂投资以1.44亿元购入拥有著名品牌“恒源祥”的上市公司“万象集团”(600823)26.43%的股份,在A股借壳上市,并将其更名为“世茂股份”。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许荣茂家族控制“世茂股份”的目的,是利用房地产项目滚动开发的规律,在先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由系下上市公司承担成本及风险,在预售款陆续回笼前后,则不断摊薄上市公司所占项目公司的权益,以获取最大收益(详见本刊2003年8月号封面文章《地产阴谋》)。
许氏私人公司逐步蚕食上市公司优质项目股权入主万象集团后,世茂投资在公告中宣称,“公司决心在入主万象股份有限公司后,把万象国际广场尽快建造起来,作为公司在上海发展的第一步”,“公司准备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万象’成为具有相当实力,业绩优良的综合性上市公司”。
不过,事情的发展与世茂投资的这一声明并不一致。
在入主后几乎半年多时间里,世茂投资将万象集团旗下“恒源祥”品牌相关资产陆续出售,上市公司共计获得1.58亿元现金。
警惕房地产的虚假繁荣
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
19 ~ 0 7 是 爱 尔 兰 经 济 发 展 的 黄 金 岁 月 , 9520 年 其平 均
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 72 .%。2 0 年 , 0 3 爱尔兰的人
尔兰深陷债务危机的简单逻辑 。
到处 破碎 户, 没 完的 一直 立在 是 的窗 不少 有盖 房子 矗 原
地。
一
债 台高筑
爱尔 兰著名作 家约 翰 ・ 班维尔 曾经从生活的细微之处 窥视到 了形势一 片大好 之下 的危机四伏 :2 0 年 春天 , “09 爱尔 兰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我开车在都柏林 的街头 ,
如果爱尔兰的领导人早一点控 制局 面 , 房地产不会发
房 产 的 济 展 式 质 地 业 经 发 模 提出 疑。
受危机影响 , 爱尔兰 原本只有 4 %左右的失业 率大幅
上升 ,09 20 年中期达到 1. 21 年年底达到 1%。不 1 %, 0 4 0 7
仅大量移 民选 择离开爱尔 兰 , 到其他国家寻 找工作机会 ,
一
人也选择 去澳洲或者美国 。 房屋的租 金连年下降 ,今年和 明年 个人税收 都将 增 加, 房东们 的日子也 很不 好过 , 他们也基 本都是贷 款买的 房子 。别 的欧 洲国家可 能经济状 况好 些 , 现在爱尔兰的工
作 很不好 找。 据爱尔兰 前央 行行长估 计 , 每个爱尔兰家庭现在欠银 行的债务平均达到 1 .万 欧元 ,很难在有 生之 年偿还欠 32 下 的债务 。 最近 几年 , 中国 的房地产空 前繁荣 , 房价像 火箭一样 上 蹿 。爱 尔兰 的悲剧 , 是否 会在 中国重 演?我 们拭 目以 待。
《新财富》十年十大资本运作案例
《新财富》十年十大资本运作案例作者:来源:《新财富》2011年第10期在国内财经媒体中,《新财富》首创了独特的研究式报道模式,通过对商业痕迹的追寻,并运用财务分析等专业工具进行研究,以案例的方式全面揭示商业真相。
十年来,《新财富》的不少案例进入北大等高校的案例库,不仅推动了国内企业资本运作水平的提高,也为中国经济贡献了一笔精神财富。
为揭示过往十年资本魔杖指向的变迁,我们综合考虑影响力、资本运作策略的启示意义、企业的知名度及在行业中的代表性等指标,从100多篇案例中遴选出了十大资本运作案例,为探索资本运作者借镜。
2001年4月德隆系:“类家族企业”敛财模式亚洲普遍存在家族企业通过金字塔结构敛财的模式,而中国独有“类家族企业”的敛财模式,德隆系是其中的典型。
其先通过低价受让国家股或法人股,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建构金字塔式的金融帝国;之后,利用当时尚不健全的交易监管机制,通过各种“利好消息”推动股价上涨,从而获取暴利。
但是,这个依靠短融长投的金钱游戏支撑的庞大帝国,在2004年遭遇危机,随着唐万新的入狱,德隆系分崩离析。
2002年3月华晨财技境内外资本市场巨大的差异,通常被看成资本运作的障碍,然而,仰融正利用这一差异,创造性地在太平洋两岸成立了具有各种职能优势的控股主体,搭建起层层叠叠的控股架构,并通过穿梭其间的股权运作,有效回避敏感问题,利用各种融资手段,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以汽车业为核心的华晨系。
被称为迷宫的华晨系,是当时国内资本市场最富创造力,也最具国际视野的资本运作,即使站在今天来看,其股权结构和运作轨迹仍有无尽余味。
《华晨财技》获《北大商业评论》评为2002年十大财经案例之首。
2003年8月地产阴谋利用项目节奏运作资金及股权的许荣茂家族2007年10月地产阴谋2.O许荣茂跨市场资本套利财技《新财富》曾经两度深入研究地产大亨许荣茂的世茂集团。
许氏家族利用房地产项目滚动开发的节奏,在先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由系下上市公司承担成本及风险;在预售款陆续回笼前后,由家族公司通过合资或增资,不断摊薄上市公司在项目中的权益;最终,大部分收益落入家族企业囊中。
许荣茂地产阴谋分析(WORD+分析图版)
利用项目节奏运作资金及股权的家族许荣茂地产阴谋在内地,一种新的敛财模式正被家族房地产企业所运用。
这类家族企业利用房地产项目滚动开发的规律,在先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由系下上市公司承担成本及风险,在预售款陆续回笼前后,则不断摊薄上市公司所占项目公司的权益,以获取最大收益。
本刊主笔张信东陈雪洁本刊编辑汪姜维参与财务分析入选《新财富》400富人榜第7名的许荣茂,通过把握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节奏,进行股权和资金运作,令家族企业获得最大收益。
在收购上市公司“万象集团”后,许氏家族通过售出其资产而获得大量现金,随后与家族企业在上海共同开发房产项目。
在预售资金回笼前后,家族公司通过合资或增资,不断摊薄上市公司在项目中的权益,最终大部分收益落入家族企业囊中,并可能逐渐转至海外。
房地产家族企业敛财新模式此类模式的运作可总结为三个步骤,如图1,家族企业通过公司A控制上市公司B,公司C则是这两家公司共同出资的房地产项目公司。
第一步:初期由上市公司承担大部分成本及风险。
在项目启动之初,上市公司B持C的绝大部分股权;家族公司A仅占小股。
公司C预付土地出让金、获得“四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成立房地产项目开发公司D。
按央行195号文件规定,预付的土地出让金必须是自有资金,但实际操作中,公司C预付的土地出让金通常来自于银行的贷款,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
通常只需先期投入总投资额的30%,即可启动项目,滚动发展。
其中,土地出让金占相当大的比重,一般会占到总投资额的10%-30%。
在预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四证”之后,公司D即可申请银行开发贷款,用于设计规划等项目费用,一般由其母公司C或上市公司提供担保。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并垫资施工费用,而垫资施工往往是建筑施工企业中标的主要条件。
由于上市公司对C公司绝对控股并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因而承担着大部分成本及风险。
家族公司则在项目启动初期充分降低了成本及风险。
境外热钱“搅局”中国房市之忧
l S R A I ・ I AN AL OB E V T ON FN Cl
近期, 境外资本加速涌入中国, 房地产市场首当其冲, 从而引发房价躁动, 一些城市甚至出现较大面积的逆势涨情, 出现量价齐涨态势。 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 谨防境外热钱将我国楼市当做 “ 蓄水池” 大进大出, 肆机炒作, 亟待堵疏相济
流 入的境 外资金 , 其真 实的业务背景也值得怀 疑 。
在 贸易外汇收 支活动 中, 一些 无贸易背景 的短 期 资 金 以投机 逐 利 为 目的, 过 进 出口收付 汇 渠道 流 通 入 境 内结汇 , 人 民币升值 、 作房 地产 , 赌 炒 不仅 加 大了国际 收支不 平衡 , 加大了 民币升 值压 力。 也 人
审查 ; 加强 对跨 境投 融 资活动 的监控 以及 对房地产 市 场风 险 的防范 , 制投 机 抑
5 6 P
呻呷 ㈨ M
_ _
翼j _ l _
● 爿 j : T 1I ● ▲ 1
性 投 资 : 一 步 加强 对 并购 、 进 股权 出资等方 式 新 设 及增资 的房地产 项 目的审批监 管和数 据审核 。 目前 , 中国房地 产 领域 实 际利 用外 资远 超官 方 统计数 量。“ 今年 将站 在2 0 年 、 0 7 0 4 2 0年外资涌 入 楼 市的 两个高 峰后 的新 高 峰上 ” 江 大学 金融 浙 系 副 教 授景 乃 权 如是 说 。 内人士 分 析, 业 多因素 造 成 了中国成 为国际 热钱 流 入 的 热 点区域 。 以中 国为代 表 的亚洲 新兴 经济 体 经 济强 势复 苏 , 资 投
期 , 2 1年 下半 年 以来 , 从 00 国家实行稳 健 的货币政 策 , 各项贷 款增速 开始 出现 回 落 , 与此同时, 但 却通 过 外汇 占款 的渠道保 持相 当规 模 的资金 投放 , 无疑 是与国 家银 根收 紧的政 策背道 而驰 的 ; 另一方面 ,中 中国国际 收支平衡 , >击 带来越 来 越 大 的不稳定 性。境外热 钱具 有 明显 的 “ 羊群 效应 ” 即常常一 窝蜂 地朝 一 个方 向 , 流动 , 一旦 出现停止 流入 , 甚至 出现大规 模外流 , 必然会对 中国的 国际收 支造 成 强烈 冲击。 主要 的是 , 更 国际游资 已使 国内房地产 出现大量 泡沫 , 市场风 险初 见 端倪 。 海外 热钱 的追 捧和 炒 作 下, 在 国内大中城 市房 价 如 同断线 的风筝 扶摇 直 上 , 已脱 离其本 身的价 值 , 早 从而潜藏 着 巨大 的市场风 险 。 果人 民币升 值幅 度 如
超低价成交揭示房市腐败与暴利双重病灶
情 的 开 发商 也 不 可 能 白 白蒙 受 差价 损 失 。 银 行人士 “ 超低价 ”购房 ,更是扯 出了 利益 输 送 的话 题 。银 行 与开 发 商本 是 一根 绳子 上的 蚂蚱 。银 行 人士享 受 了 “ 低价 ” 超
官员 ,本 该规 避 贷款 风 险 的银 行 人 士 , 从 开 发 商 手 中低 价 买 房 套 利 , 这 不 仅违 规 , 而且 有 受贿 之 嫌 。中纪 委 出台的 《 于严 关
且在我看 来 ,低价购 房门重 开 ,实际 上揭开
了房 地产 市场 腐败 与 暴 利的 双重病 灶 。
里州圣路 易斯 一场集会 时说 ,白宫每天 收到 的大约 4 万封信件中 , 有一 半称他为 “ 白痴 ” 他每晚 回到 白宫 , 。 工作 人员会从
数 万封 信 中选 出具 有 代 表 性 的 1 封 给 他 0
竟 只 有 市 场 价 格 的 l 3 。据 内部 人 士透 /
露 ,“ 低 价 ” 卖 房或 是 卖 给那 些对 开 发 超 商 有 用 的 对 象 。这 包 括 直 接 帮 助 过 项 目
说 有 的地 方政 府 迷 信 房地 产 财政 , 与开 发 商 关 系暖 昧 ,助推 房 价高 企 ,消 费者 怨 声 载 道 。在 商 言 商 , 向官 员低 价 卖房 联络 感
奥巴马 日前出席美国 中部 密苏
众 看 见 了腐 败 的社 会 镜 像 。
最近 ,杭 州 多个 楼 盘 出 现 “ 低 价 ” 超 商 品 房 交 易 现 象 ,售 价 从 每 平 方 米 两 万 元 降 至 一 万 元 。个 别 楼 盘 实 际 成 交 均 价
激辩2009——地产破局?
…
,
: x: 从 2 0 四 年 的均l f r 7 0 :~
"
给在 压 缩
来看
,
另
一
方面
,
需求 释 放 速 度在加 快
。
单就 这
方面
’
0 。 盯 到 2 。 8 年的均价 50 。 元 /
2 。 年的 旁价还 会继续 ] 矸亍 ∞ 之
,
房 价 稳 定 的 因 素在 逐 步 展现
路吗 ? 红 星 国际推广总 监冯 珏 认 为 策调控
,
需求开 始 陆续释 放
,
11
月成 交 面 积环 比 上 升 12 % 从 开 发商无 比 强 势的 卖方市场到 购 房者捂币惜 购 的买 方市 场
m /
,
,
而 12 月 上 半月的成交量 已经 超 过
一
∞ 6。
套
,
放 量 成 倍增长
,
,
0 达 到 2 。 6 年的正 常水 平
。
。
方面供
一
从售 楼 部的繁杂 喧 嚣到 门可 罗 雀
。
时至 2 0 0 8 地产 行 业
“ ,
对 于 中 国而 言
”
,
这是 个注 定 被
。
“
非凡
”
二
字 生 动 注 脚 的 年份
。
对 于 中国 的 房
,
非凡
二
字的 合 义 尤 显 意 蕴 深长
从房 地 产 新 政 在 2 0 0 7 年年 末 的威 力 初 显
到
2 0 0 8 年初 的锋 芒 毕露 ;
从 2 (30 8 年 上 半年的 市 场 回 暖 势头 仞 现N 5 N 的汶 川 大 地 震 成交 量 再 度 下
谁是地产“乱麻”中的关键线头?
外一 对 “ 家 ” 。前 者 认 为 地 价 冤
飞涨 , 完 全是 地 方 政 府 主 导 的 结
果 。 一位 地 产 商 曾 向我 透 露 :
而在 我 看 来 ,却 可 能 是 最 为 关 键
的一 个 ,那 就 是 中央 政 府 与地 方 政 府 在土 地 问题 上 的利 益 关 系。
找 到 这 一 乱 局 中的 利 益 集 团 。 缠
折 。 它 带 来 的 最 重 要 结 果 ,是 中
央 经 济 集 权 再 次 出现 。 地 方财 政
收 入 占 全 国 总 收 入 比 重 不 断 减
绕 其 中 的 利 益 集 团其 实 有 四 家 ,
分别 是 : 发 商 、购房 者 、 方政 开 地 府 和 中央 政 府 。 们 相 互 纠 结 , 他
被隐藏的关键线头
不 过 ,还 有 第 四 对利 益 集 团
之 间 的 冲 突 ,似 乎 较 少被 提 及 ,
许 最 说 不 清楚 ,却 又不 得 不说 。
在今 年 两会 上 ,温 总理 以异 乎 寻 常 的 1 吻 承 诺 , 中央 将 全 力 2 : 抑 制 房 价 上 涨 。而 与会 代 表 中 ,
显 示 :深 沪地 产 上 市 公 司平 均 利
润率 仅 约 1 % 。不 过 他 们 还 必 须 2 解 释 :在 2 0 年 的 《 布 斯 》 及 09 福
前 的财 税制 度 , 地 方政府 从 正 常 让 税收 体 系内 分得 更 多的 羹 。 艇
( 文作 者 系蓝狮 子 图书 出 本 版 人 、财 经作 家)
购 房 者 与政 府 , 第三 个 是
“ 结点 ” 纠 。房 地 产 成 为 了国 民财
偷师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经验 学会应对楼市泡沫
第一个,美国 123 年的房价史
卡 尔·凯 斯 和 罗伯 特·席 勒 编 制了 著名 的 C a s e Sh iller房 价指 数— —席 勒是 2 013年诺贝尔 经济学 奖获得 者,就是那个老是看空中国房价的人。
这个指 数说:在美国18 9 0 —2 013年长 达12 3年的 历史中,下跌的年头是 28年,上涨的年头是9 5年,跌幅 最 深 的一次 是 2 0 0 8 年,-18%。连 续 下 跌 达 到 5 年 的只有 两 次,一次 是19 2 9 —19 3 3 年 的 大 萧条 时代,累计 跌 幅 是 2 6%;一 次 是 2 0 0 7— 2 011年 的 金 融 风 暴 时代,累计 跌 幅 是3 3%。整 体上,美 国 的房 价在 过去 的10 0 多年 中的 年 平 均增长率约为3%,略高于美国2.8%的通胀率。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种房 价暴跌50%、80%的大崩 盘、大萧条,没几回,毫无疑问,泡沫总是会破的,同样毫 无疑问的是,泡沫在破灭来临之前房价会连涨很多年。预 测泡沫是徒劳的,坚持任何一种观点都会有对的那一天。
中 国 楼 市从 2 0 0 2 年 起,就 不 断有专 家告 诫 我 们:楼 市 要崩 盘了,不 要 买 房。结 果 房 价 涨了十几 年,崩 盘 还 是 没有等 来,倒 是自己离 房 子 越 来 越 远了。长 期 看,因 为 害 怕 泡 沫 而 不去 买 房,个人 所 承 担 的 损 失 要 远 远 大 于 躲 过 泡沫的收益。因为一个大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有可能横跨 你的一生。
泡沫是 很可怕,但 最可怕的是,你因为担心那个不 知道啥时候来的泡沫而选择了什么都不做。那么,即便泡 沫崩溃了,你自信有钱去抄底吗?房地产至少还能跑赢通 胀,但你持有的现金却在时间的流逝中,全贬值了。
全球房价大趋势
宏观·策略|宏观热评Macroeconomy·Strategy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本文放眼全球近几十年房价走势,考察驱动不同经济体和主要大都市圈房价走势的因素及规律。
不同经济体房价涨幅差异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房价累计涨幅中位数为20.6倍、年均增速平均为6.5%,其中有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经济体累计涨幅在40倍以上或年均增长超过8%,也有德国、瑞士、日本、泰国等4国累计涨幅低于4倍或年均增长低于3.5%。
1970-2017年,23个经济体本币房价年均增速、本币名义GDP增速分别为6.5%、7.8%,二者相关系数为0.71。
名义GDP可分解为人均不变价GDP、人口、GDP平减指数三部分,再加上影响供求格局的住房制度,上述四方面可较好地解释不同经济体房价长期走势差异。
总体来看,大部分经济体本币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但货币超发易滋生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比如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新兴经济体较发达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快,因而本币房价涨幅较大。
2010-2017年新兴经济体房价年均增长5.6%,超过发达经济体3.6%的房价年均增速。
美元房价涨幅与本币房价涨幅差异明显,如果一国货币严重超发,本币房价大涨不意味着美元房价大涨,在全球来看不一定具备投资价值。
比如,南非1970-2017年本币房价涨幅高达85.2倍,但美元房价涨幅仅为3.6倍。
总的来看,1970-2017年22个经济体美元房价增长与美元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48;2010-2017年全球48个经济体的相关系数达0.8。
美元房价长期走势亦可参照本币房价长期走势做相应的因素分解。
一国内部哪个区域房价涨幅最大: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由于人口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首位城市房价涨幅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缩水富豪之许荣茂 房地产差钱
缩水富豪之许荣茂房地产差钱作者:陈益锋来源:《中国新时代》2009年第05期世茂房地产背后潜在的资金和债务压力,再次考验着许荣茂的资本运作天赋-60%财富缩水证券经纪人出身的许荣茂,通过世茂集团控制着旗下两家分别在国内A股和香港H股上市的公司——世茂股份(600823) 和世茂房地产(00813.HK)。
通过多年的资本运作,许荣茂在中国地产遍及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资金,均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融资。
而房地产的业绩表现又拉升了公司的股价。
2007年可以说是中国楼市和股市的高增长年,许荣茂的个人财富也出现了膨胀。
当时,世茂股份的股价最高时达35元每股。
而世茂房地产也在香港市场出现了股价翻几番的疯狂。
那一年,身价550亿人民币的许荣茂被胡润中国富豪榜列为第三名,仅次于杨惠妍和张茵。
紧接着,许荣茂的财富出现了大滑坡,2008年,这位富豪的个人财富仅为210亿,减少了60%。
令人欣慰的是,截止2009年4月,世茂股份和世茂房地产的股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涨幅,许荣茂的个人财富也出现了反弹。
今年3月底,许荣茂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楼市已走出谷底,世茂已将全年的预期销售额自150亿元上调至170亿元。
今年以来,世茂旗下楼盘的销售成绩还算理想。
据世茂营销人员透露,目前世茂在上海的重点在售项目——世茂滨江花园5号楼销售理想,其中单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的复式单位,已经客户表示明确购买意向。
3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与世茂集团签署了150亿元银行贷款授信协议。
世茂集团副董事长许世坛表示,该笔授信额度将用于境内公司的多个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增加土地储备,包括也考虑进行并购。
根据世茂房地产的公告,集团目前的土地储备量为2640万平方米,足够未来6至7年的开发。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茂集团在2008年就已经调整了战略方向,将项目扩展至国内的房价相对稳定的二、三线市场。
据悉,今年1-2月,世茂集团的收入连同预订的单位房产销售,合约金额已超过35亿元,其中上海世茂滨江花园项目成为贡献主力,至今销售额约10亿元。
许荣茂:玩转资本的地产大亨
许荣茂:玩转资本的地产大亨
任军
【期刊名称】《中国报道》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早已习惯了每年财富榜上长江后浪推前浪般地新人迭出,只是在连续关注了多年财富榜后,发现有一个名字自2001年跻身《福布斯》第五名后,至今一直活跃在各大财富榜单的前五名之内,在今年"地产+股市"行情的推动下,坐到各大财富榜第二的宝座上,他就是世贸集团的"大当家"许荣茂。
【总页数】4页(P)
【作者】任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38
【相关文献】
1.玩转新资本时代 [J], 晨曦
2.如何玩转国有资本魔方--政策:催生改革试验场 [J], ;
3.文化产业如何玩转资本 [J], 管璇悦;
4.家族性控股股东资本运营策略研究--对许荣茂家族套取上市公司收益的案例分析[J], 李春玲;王化成
5.51Talk:玩转K12的资本经 [J], 子非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区域房地产市场热点“轮动”
2007区域房地产市场热点“轮动”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开发》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热点区域。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006年宏观调控下的四大区域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区域房地产发展“轮动”效应明显:长三角区域市场再度降温、珠三角区域热度依旧、环渤海区域暖流暗涌、中西部地区蓄势待发。
【总页数】2页(P61-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5
【相关文献】
1.中国房地产大趋势:环渤海是下一轮区域热点 [J], 刘玉录;;;
2.市场热点轮动明显 [J],
3.2007区域房地产市场热点"轮动" [J],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
4.关于举办2007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通知(第二轮) [J],
5.关于举办2007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物化学奖十周年庆典活动的通知(第一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空头解析
迈克尔·布瑞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性格古怪的独眼基金经理,他看出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建立在高风险并且回报越来越少的次级房贷的基础之上.他预测房地产市场就于2007年的第二个季度崩溃,并且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创造一个信用违约互换的贷款违约保险市场,来从中获利,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他就会获得巨额回报。
贾瑞德·韦内特演员:瑞恩·高斯林贾瑞德·韦内特是一位投资人,聪明绝顶,在2005年了解到布瑞的所作所为,并且意识到布瑞的预测将会成为现实,于是他决定自己也要从贷款违约保险市场获利.马克·鲍姆演员:史蒂夫·卡瑞尔华尔街世家出身,是一位基金经理,被韦内特说服加入他的计划,他们进一步发现,市场奔溃的速度被担保债务凭证影响着。
本·李克特演员:布拉德·皮特已经退休的一位银行家,他是在金融业中眼光精准老练的投资人。
他在金融风暴来袭之前就预料到了危机,因而意识到全世界的经济可能会崩溃,他承担高风险做空次贷,孤注一掷定下“赌局",最终大幅获益。
日益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可分散风险但不会消灭风险,关键在如何监管和规范■当流动性过剩成为常态,实体经济跟不上虚拟经济的脚步,风险会逐渐放大■中国楼市总体杠杆不高。
但基金信托通过影子银行进入房贷,问题就在那里了空头不是元凶,问题本身就存在复旦大学金融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的第一句话是“我看了两遍".他坦言,第一遍主要关注剧情,第二遍则是从专业角度出发去理解导演要传达的一些意图,这部影片在对金融问题的剖析上非常值得称道,因而引发的反思也是多维度的。
在影片情节的铺陈中,几组主人公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前,预测到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迟早会发生问题,并通过做空获得回报。
传统思维中,空头被认为是作恶者,是他们导致了市场的混乱甚至崩盘,然而影片却认为:不是空头创造了危机,而是问题本身就在那里,空头只是发现了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在两地资本市场、三家上市公司之间搭建的资本舞台,许荣茂将不同类别的地产项目在A股和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之间配置和转移:利用A股上市公司培育项目,再将优质项目转移到海外私人公司,集体打包海外上市;在海外上市公司成长乏力之际,又利用A股市场的高估值,将低回报率的商业资产剥离给A股上市公司,从而保持海外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和融资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许荣茂的私人公司完成了财富的最大化增值与套现。
本刊研究员孙红/文A股上市公司充当项目“孵化器”,高盈利地产项目逐步转移到海外私人公司香港证券经纪人出身的许荣茂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应仅仅只能制造优秀的商品,如何完善资金链条,掌控资本市场,才是现代商业的重要部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荣茂在北京开发了亚运花园、紫竹花园等高档花园,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许荣茂进军上海房产。
2000年3月,上海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投资”)成立,由许荣茂的侄子许世永持股93.33%,许荣茂的小姨王莉莉持股6.67%。
2000年8月,世茂投资以1.44亿元购入拥有著名品牌“恒源祥”的上市公司“万象集团”(600823)26.43%的股份,在A股借壳上市,并将其更名为“世茂股份”。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许荣茂家族控制“世茂股份”的目的,是利用房地产项目滚动开发的规律,在先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由系下上市公司承担成本及风险,在预售款陆续回笼前后,则不断摊薄上市公司所占项目公司的权益,以获取最大收益(详见本刊2003年8月号封面文章《地产阴谋》)。
许氏私人公司逐步蚕食上市公司优质项目股权入主万象集团后,世茂投资在公告中宣称,“公司决心在入主万象股份有限公司后,把万象国际广场尽快建造起来,作为公司在上海发展的第一步”,“公司准备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万象’成为具有相当实力,业绩优良的综合性上市公司”。
不过,事情的发展与世茂投资的这一声明并不一致。
在入主后几乎半年多时间里,世茂投资将万象集团旗下“恒源祥”品牌相关资产陆续出售,上市公司共计获得1.58亿元现金。
但上市公司唯一留下的资产就是万象国际广场。
万象国际广场地处上海最繁华、最闻名的南京路步行街起点,由万象集团与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上国投”)共同投资,原注册资金1.5亿元,万象集团占55%股份,上国投占45%。
该项目历时6年,1999年11月完成地下三层后,一直停工,而投资已高达11亿元。
上国投截至2000年底对万象国际广场的贷款本息高达7.9亿元,该笔贷款由世茂股份提供担保。
2001年8月,世茂投资以900万元账面价格受让世茂股份持有的上海万象国际广场有限公司6%股权,之后又受让上国投持有的另外45%股权,共获51%股权,并将其改名为“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同时世茂投资受让上国投向国际广场发放的7.9亿元贷款本息,为此世茂投资以其持有的26.43%世茂股份以及其他资产向上国投提供质押担保。
世茂股份公告中称,大股东此举是为了使上市公司能卸下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包袱,开创新的局面。
半年之后,世茂投资向世茂国际广场增资2.5亿元,增资后占股本81.6%,相应地,世茂股份比例由49%降至18.4%。
许荣茂从而进一步控股世茂国际广场。
值得注意的是,被世茂投资称之为上市公司沉重历史包袱的世茂国际广场,后来竟成了世茂系地产业务的重要利润来源。
许氏私人公司与上市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地产项目经过半年多的资产出售,世茂股份获得了1亿余元的现金。
2001年3月,上市公司世茂股份和大股东家族公司世茂投资组建了一家经营范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新公司“世茂建设”,注册资金8000万元,世茂股份与世茂投资分别占注册资金总额的60%和40%,世茂建设筹划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位于浦东新区的世茂金洋花园,后更名为世茂湖滨花园。
2001年11月,世茂建设的注册资本由8000万元增资到2 亿元。
世茂股份原出资 4800万元占总股本的60% ,而经过此次增资后,世茂股份的股权比例下降到51%,世茂投资的持股比例则上升至49%。
在确立房地产主业后,世茂股份陆续与许荣茂所控制的BVI公司合资成立了一系列公司进行地产项目开发(表1)。
值得注意的是,许荣茂似乎不愿意过多暴露与这些BVI公司的关系,以开发上海世茂湖滨花园的合资方VUIL为例,公告中称VUIL与世茂股份无关联关系,但实际上VUIL法定代表人李玉莹的另一个身份是许荣茂控制的香港上市公司世茂中国(0649.HK)的执行董事,从股权架构来看,VUIL的实际控制人正是许荣茂(图1)。
上市公司为合资公司项目启动提供融资支持合资公司成立之后,银行借款是其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2001年11月,世茂湖滨花园准备启动第一期工程,世茂建设从银行借款9000万元,而上市公司世茂股份正是其借款的担保方;2002年4月,世茂股份再次为世茂建设3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而此阶段世茂建设主要的资金流出为世茂湖滨花园土地出让金1.12亿元,刚好在1.2亿元贷款范围之内。
同时世茂股份在公告中声明:为支持控股子公司世茂建设的资金周转,为便于操作,董事会同意为世茂建设在3.4亿元总额范围内的借款提供担保,公司不再为该额度内的借款召开董事会。
而后,在福建世茂外滩花园等合资项目的前期启动过程当中,世茂股份基本都为项目从银行贷款充当了担保者的角色。
当时的房地产项目通常只要投入30%即可启动项目,滚动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土地出让金,一般会占到总投资额的10%至30%左右,而在预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四证”之后,建筑企业即可进入并垫资施工费用。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须在项目开发至封顶或完成2/3才能进入预售阶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往往在刚刚兴建就开始预售,而预售资金则可以用于后期项目的建设,因此项目启动时的资金取得是影响后期项目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世茂股份作为上市公司所具有的信用优势是合资项目公司取得启动资金的关键所在。
项目培育成熟后,产权逐步转移至许氏私人公司2002年10月,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世茂建设注册资本额度只有2亿元,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限制了其继续投资能力,为了支持世茂建设参与北外滩中央商务区、世茂佘山庄园等项目的开发,世茂股份决定将世茂建设的注册资本额增加至3亿元,但是,鉴于世茂股份受其财务能力的限制,不能继续参与对世茂建设的增资,世茂投资以货币方式出资1亿元增加世茂建设的注册资本。
这样,本次增资后,世茂投资所占股权比例上升到66%,世茂股份的股权比例进一步下降到34%。
这一说法十分牵强,因为项目公司前期的启动资金几乎全由世茂股份担保从银行贷款取得,而如果没有1.2亿元的担保,世茂股份完全可以通过增加负债,增强自身现金流,对外进行投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资的时机选择耐人寻味。
世茂湖滨花园项目2002年初施工,9月第一期楼盘推出,销售金额8亿元,而此次增资正好发生在湖滨花园销售后1个月,也就是该项目即将取得效益的时候,显然将影响世茂股份在该项目中的收益分配。
为此,世茂股份在公告中解释,尽管此次增资后世茂股份在世茂建设中的股份额由51%下降至34%,影响世茂股份在世茂湖滨花园项目中的收益分配,但世茂建设本次增资后可以继续加大对北外滩中央商务区项目、世茂佘山庄园项目等有前景项目上的投资力度,有利于世茂股份长远发展和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
但是,事实表明,北外滩中央商务区项目和世茂佘山庄园项目也在产生效益之前被迅速转让给了许荣茂控制的BVI公司。
2004年6月,世茂股份将所持有的世茂北外滩25%股份转让给DAAL,将所持有的世茂建设34%的股份转让给许荣茂控制的BVI公司SignificantAssetGroupLimited(SAGL)。
世茂股份财报显示,北外滩中央商务区项目和世茂佘山庄园项目贡献的净利润为0元,也就是说,世茂股份在世茂建设收益权被摊薄的理由不能成立。
其余开发项目也都在获得收益前与上市公司彻底脱钩。
2002年11月,世茂投资将其持有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责任公司81.6%的股权全部转让给BVI公司Best Empire Investments Limited(BEI),该公司的控制人是许荣茂。
紧接着世茂投资将所持世茂建设66%的股份转让给了SAGL。
2003年12月29日,世茂股份将所余上海世茂国际广场18.375%股权及现金6792万元与世茂建设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滨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进行置换,2004年6月24日,世茂股份以约1.43亿元的代价将所余世茂建设34%股权转让给了SAGL 公司。
经过这样的安排,世茂股份旗下主要的地产项目都被陆续装入了许荣茂控制的BVI公司。
私人公司从A股市场隐退许荣茂将优质地产项目装入控制下的BVI公司的资本运作,完成了国内产权向海外的转移,如果许荣茂想将房地产项目打包到海外资本市场红筹上市,这种转移无疑提供了方便,因为地产项目公司已由离岸公司100%控股,财务审计和资产重组相对容易。
对许荣茂而言,流动性更好的海外资本市场显然要比当时行情低迷、存在股权分置缺陷的中国A股市场更利于融资,而创始人的财富也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得到有效放大。
2002年11月30日,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世茂投资将所持6250万股社会法人股以每股0.32元的价格转让给世茂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企业”),转让后世茂企业以26.43%的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世茂企业成立于2000年6月,股权结构和世茂投资完全一致,也是许世永持股93.33%,王莉莉持股6.67%。
世茂股份的2002年第三季报显示其每股净资产为1.99元,2000年世茂投资从上海黄浦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收购的价格高达每股2.8779元,为什么会以每股0.32元的低价转让呢?根据当时的《公司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而世茂企业的净资产为4996.11万,转让款2000万元恰好在50%之内,许氏这样的安排实际上规避了《公司法》的限制,而经过这种左手换右手的游戏,世茂股份的原大股东世茂投资则带着主要由上市公司孵化的地产项目淡出。
调配旗下优质资产,打造海外融资平台早在2001年9月,许荣茂家族100%控股的海外企业Perfect Zone斥现金7850万港元借壳香港上市公司东建科讯(0649.HK),并更名为世茂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世茂中国”),借壳后许荣茂家族拥有75%股权。
但由于世茂中国股本较小,加上之前的东建科讯市场形象非常不好,因此世茂中国借壳后,投资者甚少问津,交易十分清淡,股价也长期低迷,难担世茂系的融资重任。
由于融资瓶颈,世茂系的地产业务在2004年曾经遭遇过发展停顿,之后作为承担世茂系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上市旗舰世茂房地产(0813.HK,下称世茂房地产)招股章程显示,2004年其净利润达到低谷,仅为2.13亿元,较2003年下滑近40%,而世茂房地产200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0.13%,较2003年提高了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