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考试重点
教育经济学重点
教育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1、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萌芽时期
教育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苏联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名教育的经济意义》,是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的论文,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著作《人力的资本观》,它运用现值折算法。
(2)形成时期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的创建者,主要著作有《由教育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的经济价值》等。美国丹尼森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
(3)发展时期
发展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主要学者有英国的希恩、布劳格、韦锥,美国的罗杰森、鲁什林、戴维斯。研究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研究的内用和范围有了很的拓展。第二,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第三,在研究工作组织方面,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还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及机构。第四,在具体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继续被重视。第五,国际上许多国家在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2、学科研究对象。
①西方:教育投资收益及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等
②前苏联:经济规律在教育部门所起的特殊作用
③中国:厉以宁,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
杨保民,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王善近,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
教育经济学
总间接成本 = ∑(0.3*1*5000+0.7*1*6000)4
i=1
=22800(元)
二十一、教育经济效率
“效率” 一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 , 投入与产出之 比 , 是以一定量的输入求得最大的输出 , 或是以较小 的输入求得一定量的输出。将“效率”引入教 育领 域 , 便产生了教育投资利用效率 ,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从宏观上讲 , 教 育投资利用效率是指教育资将利用 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 一定社会条件 下 , 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 , 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 度。其公式为 : 教育成果〈数量和质量〉 教育效率 = 教育成本
总之,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其学 科性质至今未获得共识。但就目前主流 意见来看,可将其归为部门经济学。
二、研究对象
1、国外代表观点
1) 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试图从投资的 角度研究教育,着重研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 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2) 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 理论的一门学科 3) 前苏联和东欧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非 生产领域的部门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教育部门中作用的 特点
生产方式不同 :工业经济为标准化、集中化、 专业化、社会化、大批 量、单一产品、一条生 产线 , 是刚性 ; 知识经济为非标准化、分散化 , 即柔性 强 , 小批量 , 多品种 , 高效率。 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工业经济直接从事生产 劳动力占 80%, 知识经济直接从事生产工人占 20%, 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却占 80% 以 上 ; 社会主体不同:工业时代 , 工人阶层为主体 ; 知识经济时代 , 知识分子阶层为主体。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引言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涉
及到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入产出,教育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对
于学习教育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复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本文
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它研究教育的经济
问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教育经济的效益和效率、教育投
资的经济学效应等方面。教育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
至今已经成为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2.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原理、效益优化原理、成
本效益原理等。供求关系原理指的是教育资源供求关系决定了教育
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效益优化原理指的是通过最优配置教育资源来
提高教育效益;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在满足教育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来实现最低的教育成本。
三、教育投入与产出
1. 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指投入到教育领域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师资、教材、设备等。教育投入的合理配置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2. 教育产出
教育产出是指通过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技能、人格培养等。教育产出的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教育资源分配与利用
1. 教育资源分配
教育资源分配是指在教育经济活动中,将教育资源分配给不同的教育机构或个体。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是评价分配方案的重要标准。
2. 教育资源利用
教育资源利用是指在教育经济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
《教育经济学》考试大纲
《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是南开大学全日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根据考生参加本科目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测试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工具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工具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公共政策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及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一定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活学活用。
2. 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汉语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有关教育领域的学术论文写作。
3. 能够用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工具分析相关教育领域的现象和教育公共政策。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考生能够灵活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体现经济分析水平的学术写作能力。
五、考试内容
本科目考试包括两个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本科目考试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理论、金融市场和货币物价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教育经济学》考试题型一览表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教育经济学重点汇总
第一章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效益。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
靳希斌观点: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也要从理论与实际的角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规律,为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章形成
早期:管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孔子——庶富教、墨子——教人耕者其功多、荀子——不教无以理民性初步形成:
1.威廉·配弟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算数》首次运用数字资料计算广义的教育成果的货币价值教育和训练使人的劳动能力出现差别。
贡献:他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不仅肯定了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指出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不同。“一个人如果技艺高超,可以和许多人相抗衡”
2.亚当·斯密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者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1776年)
他第一次对教育具有生产性和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他首次把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教育和训练具有经济意义。
亚当·斯密的教育经济思想
1、人经过受教育,学习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
2、这种才能的获得“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3、“劳动工资,因务学习有难易,学费多寡而不同。
4、”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
教资教育经济学重点
教资教育经济学重点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入与产出等问题。在教资考试中,教育经济学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原理、方法、重要概念和具体应用等方面入手,全面介绍教育经济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经济学的定义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经济活动的科学,它将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以研究教育的经济问题为主要目标。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市场与竞争、教育财政与政策等方面内容。
二、教育经济学的原理
在教育经济学中,有几个重要的原理需要了解。首先是教育投资原理,它是指个体或社会对于教育的资金投入会在未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个原理指出了教育对于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是教育选择原理,它认为个人在选择教育时会根据教育的成本和收益来进行决策。个体会衡量接受教育的成本和个人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收益,选择最优的教育方案。
还有一条重要的原理是教育生产函数原理,它描述了教育系统中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教育生产函数原理指出了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对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三、教育经济学的方法
教育经济学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教育经济活动。其中,计量经济
学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通过
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和实证研究等手段,量化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和
规律。
此外,教育经济学还使用了实证研究、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以全面了解和分析教育经济领域的问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投入和产出以及教育政策等问题。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经济
学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现象,还可以
指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和安排。本文将介绍教师资
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一、教育资源的配置
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教育资
源的获取、分配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
资源和财务资源等。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常见的知识点有:
1.1 教育资源获取的途径和方式:教育资源的获取可以通过自主生
产和外部采购两种方式。自主生产是指学校通过培养和储备学生、教
师和管理人员等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外部采购则是指学校通过招聘、购买和合作等方式从外部获取所需的资源。
1.2 教育资源的分配原则: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公平、效率和
优质的原则。公平原则要求资源的分配应该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
一方;效率原则强调资源的分配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优质原则则要求资源的分配应该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3 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评价: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评价是指对教
育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生产函数分析和效用分析等。
二、教育投入和产出
教育投入和产出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的是教育资源的
投入和教育成果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投入和产出中,常见的知
识点有:
2.1 教育投入的形式和途径:教育投入的形式包括人力投入、物质
教育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绪论
1、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解开经济增长计算过程中的“经济之谜”,20世纪初到中叶,美国运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计算国民经济增长额,出现了剩余因子,即“经济之谜”。
2、舒尔茨(填空)
舒尔茨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基人。他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农业经济、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三个方面
舒尔茨不仅在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教育经济学计量方法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韦锥
他于1962年出版了最早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曾有人认为他的这本专著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4、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在苏联《计划经济》杂志上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是世界上第一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语言专门论述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
1、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所谓生产劳动是指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包含两层意思:
①生产的是使用价值,是维护社会生产劳动继续进行的劳动、维护劳动能力再生产的劳动;
②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其内容是物质变换,其结果是物质产品。总之,凡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生产劳动概念所辖的范围,观察教育劳动的性质以及教育投资的性质,可以得出如下论点:
高等教育经济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经济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的学科。本文将重点介绍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方面。
学生投资与回报
学生投资与回报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它研究的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中所付出的投资,例如学费、时间与精力,以及这些投资所能带来的回报,例如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通过分析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家庭、政策制定者等决策者做出理性的选择。
教育质量和效率
高等教育经济学也关注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教育质量包括教学水平、教材内容、教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而教育效率则着重于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建议。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也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涉及学费制定、招生机制、办学机构的竞争等方面。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质量,以及市场化对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政府政策与高等教育
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政策制定和投入决策,包括资助政策、招生政策、教育补贴等。了解政府政策如何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几个重点方面。通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机制与挑战,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 Smith, J., & Jones, A. (2018). The Econo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教育经济学
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其三,教育投 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 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 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求教育 投资总量。 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 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率的测 算相同。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 益率。
舒尔茨不仅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 理论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丹尼森 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计 量方法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韦锥 英国教育经济学家韦锥曾任伦敦鲁诺大 学社会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 教育计划研究所理事。他于1962年出版了最 早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因此有人 认为他的这部专著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三、学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一)学科研究的任务 第一,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 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论述教育在国 民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地位、在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作用。
第二,教育研究领域内基本经济规 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的特点。 第三,研究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再生 产的相互关系,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 理及劳动力培养、训练和储备的经济价 值,预测设计再生产对各种专门人才和 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国民经济增长 的贡献及其经济报酬。
五、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质量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 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 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 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投 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二,提高人口
教师招聘教育经济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教师招聘教育经济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本文主要介绍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帮助教师应聘者更好地准备教师招聘考试。
什么是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它既关注教育的社会意义,也关注教育的经济效益。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是通过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来研究问题,而理论分析则是通过建立假设和模型来推导出结论。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效率、公平、选择和竞争。效率是指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化教育效益;公平是指提高教育机会的平等
性和公正性;选择是指个体在教育选择中的决策行为;竞争是指教育市场中的市场竞争。
教育经济学的应用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经济效益;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提高教育公平性;可以促进教育市场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
总结
教育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它的基本原理包括效率、公平、选择和竞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
是立国的三大要素。
2.希腊柏拉图说“如果感把算术量积称重等方法从生产工艺中拿掉,那剩下
的只有猜测了”认识到知识在生产工艺中的作用。
3.李斯特不仅把人的才智,而且十分明确地把人的体力都视为“精神资本,即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此论点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4.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士斯特鲁米林1924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
意义》标志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认识到,
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必须依靠认得能力和知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进而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6.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森于60年代初,开始根据美国的历史统计资料,运
用因素分析法进行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7.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教育的作用
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8.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关于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
广泛而复杂,同其他学科有很多交叉。
9.在一般意义上,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及国家生产总值的提
高。而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其实质是指社会基础由旧的结构向新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过程。
10.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大小。
11.人的智力素质,特别是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素养创造力的提高,已成为
现代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唯一标志。12.劳动力供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劳动力的数量,二是工作时效,三是劳动效
教师招聘教育经济学基本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经济学基本知识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的学科,它探讨教育资源配置、公共支出和私人投资、教育效率和公平等重要议题。对于准备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人来说,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其在教师招聘中的重要性。
一、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以及教育投资的回报等。在教师招聘中,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应聘者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市场的运作。
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1.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个体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投资,它能够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力和就业机会。在教师招聘中,应聘者通过教育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教育生产函数理论研究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关系。它认为,教育投入包括师资、教材、设施等,而教育产出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社会效益来衡量。了解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有助于应聘者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及其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经济学在教师招聘中的重要性
1. 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对教育政策的制定
与实施有指导作用。了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可以使应聘者对教育
政策的背景和目的有清晰的认识,更好地应对招聘考试中的政策类问题。
2. 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探讨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
公平问题,有助于教师了解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来提
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自考重点资料自考笔记
主编,辽宁大学出版
社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
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
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
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
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
第十一章教育成本
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
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
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
动及其报酬
经济学是在20世纪(C)。
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
年代
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
点是从(A)。A.投资角度B.效益角度C.效
率角度D.微观角度
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D)。
A.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B.教育投资与教
育收益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表
现特点D.人力资本理论
1.4.教育与生产力具有直接关系,教育具有
生产性,教育投资是(B)。A.收益性投资
B.生产性投资C.消费性投资D.以上答
案均正确
1.5.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
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即是
(D)。A.教育投资B.教育经济效益C.教
育资本D.教育经济效率
1.6.教育经济学各种概念中,西方教育经济
学经常使用的概念是(A)。A.教育资本B.人
力资本C.教育投资D.教育收益
1.7.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各种著作,学科体系
教育味道比较浓,适合于教育系统教学使
用的是(C)。A.《教育经济学》B.《教育经
济学论》C.《教育经济学概论》D.《人力
资本论》
1.8.在我国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育经济学著
作是(A)。A.《教育经济学》B.《教育经济
学概论》C.《人力资本论》D.《教育费用》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经济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经济学知识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系统中资源配置和效益的学科,它对于
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资格证考试是
评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其中也涉及到了教育经济学的知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经济学知识。
一、教育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经济学,顾名思义,是经济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主要研究
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投资的效益、教育市场的运作等问题。教育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运作:教育经济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财政资源等,以满足教育的需求,并提
高其效益。
2. 教育投资与回报率:教育经济学关注教育投资的效益,通过分析
不同教育投资策略的回报率,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 教育市场与教育改革:教育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供
需关系,以及教育改革对于教育市场的影响,探索适合不同市场环境
的教育体制改革方案。
二、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经济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经济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的配置原则: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如效益最大化原则、公平性原则等。
2. 教育投资效益评估:教育经济学分析教育投资的效益评估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3. 教育市场与公共教育:教育经济学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特点,以及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干预和调整。
4. 教育经济学的应用: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如学校预算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等。
教育经济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教育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教育经济学思想萌芽
①孔子: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是教育重要,二是先富后教
②墨翟:“教人耕者其功多”
③孟轲:主张英明的君主规定民众的产量,让他们丰衣足食,再办好各级学校。
④柏拉图:“如果把算术、量积、称重等方法从生产工艺中拿掉,那剩下的只有猜测了。”把生产工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耕田、畜牧、仿制器具,这一类与知识的关系甚为密切。深刻认识到知识在生产工艺的作用
二、古典经济学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①统计学家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认为由于人的素质的差异,他们所提供的生产力也是不同的。
②亚当斯密:对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首次进行较为系统和较为专门分析,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受制于人们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而这又是人们受到教育和培训的结果。“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国富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1、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2、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形态;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劳动变换的能力。
3、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马克思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力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就说明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科学发展:
◆萌芽:(苏联)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行成:(美国)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学科奠基人
(美国)丹尼森,提出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的区别
◆发展:20世纪70年代被公认为独立学科
◆引入中国:1979年下半年开始,报纸杂志先后发表文章介绍
1980年舒尔茨第一次访问中国并作学术报告
◆最早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
◆劳动价值学说:其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劳动者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
1、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
2、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教育劳动将影响社会经济价值的形成
◆教育劳动的性质:1、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这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可以为社会提供特殊的使用价值。
2、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看,教育具有间接的生产性质。
3、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性质。
总之教育劳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生产性质,在某种情况下又表现为非生产性质
◆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理论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简述或论述)
观点: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具体表现为:1)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3)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4、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5、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量的。(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评价:
合理性:1、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上改变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格局,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2、人力资本理论中“全资本”的概念指出了人的作用胜过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对物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3、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4、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是合理的。
局限性:1、从人性和道德角度分析,它把一切都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因此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它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人力资本理论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事实,重复了资本创造价值的老调,因此具有理论上的不彻底性。
2、从政治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理论所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认为造成工资等级差别的原因完全在于受教育程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无关,使低收入阶层的人相信他们的低收入是公平的,这同样是不切实际的。
3、人力资本理论从方法论上,力图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体系,证明自
己的结论。这一方面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也有其弱点。因为对于任何经济现象,既需要从数量上说明,也需要从质量上进行分析。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证明它的数据在一切社会条件下都是有效的,这样就用纯粹的计算公式来代替其他社会因素,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把人完全数量花了,把人与物完全混同起来了,同样是不可取的。
舒尔茨的主要观点: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2、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
3、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4、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供求关系的调节:
(一)教育供求的矛盾
1、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教育供求矛盾的原因与表现形式-----1)教育经费短缺导致教育需求与供给总量上失衡;
2)教育供求变化的非均衡
(二)教育供求的调节
市场调节(教育价格)
政府调节(教育规划、招生计划、财政)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
1、市场经济条件教育供求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价值规律、行政和法律、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
呈现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市场、行政和法律
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矛盾:需求膨胀与资源短缺、结构性矛盾
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社会和个人在教育需求上点和追求的目的不同。调节方式:市场调节(教育价格)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97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影响教育需求的因素87
1、社会:社会人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导向
2、个人:个人天赋能力、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杂费的高低、个人教育未来收益
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概念:130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
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127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三、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可以缩短科技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
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164
指国际贸易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以服务的形式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配置方法156
1、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采取由政府提供,不能采取市场经济机制进行的资源配置方式。
2、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同时也应看到有一部分的非义务教育仍需政府提供资助,包括政府举办的教育,应通过财政拨款方式配置教育资源。
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什么是教育结构p128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中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用地区结构理论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p196
(一)城市、沿海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发达地区。
(二)经济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
(三)经济落后地区
教育结构对改变劳动力结构有什么作用?P201
1、教育结构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水平结构(抓住二次分流,办好职业教育)
2、教育结构还影响着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破解急需教育结构的调整)
第八章
什么是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亦称“教育投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和个人,投入教育领域中的,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教育投资比例,来源,原则有哪些?
比例指标体系:1、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3、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P220
来源:1、国家财政拔款
2、社会集资(税费、社会捐资、社会基金、个人捐资、教育债券等)
3、学校自身投资
4、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1989年高校开始收费;1999年扩招,提高收费标准,达到生均事业经费25%)P207
原则:1、增长原则何为“三个增长”?
2、超前增长原则
3、减缓与稳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