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件1-【整理后】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批判学派
强调对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的批判性研究,关注媒介内容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代表人物包 括哈贝马斯、阿多诺和席勒等。
文化学派
关注媒介内容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强调对媒介文本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分析,代表人物 包括米德、詹姆斯·凯瑞和莫斯可等。
03
CATALOGUE
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理论
面向大众的信息传播
详细描述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组织传播
总结词
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
详细描述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正式的信息传递、会议、报告等,以及非正式 的沟通、流言蜚语等。
06
CATALOGUE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03
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源于多个领域,如信息论、控制论、符 号学、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等,这些理论和方法论为传播学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02
CATALOGUE
传播学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的起源
1
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传播 现象的兴趣逐渐增加。
要点二
结构主义传播学
结构主义传播学是结构主义理论在传 播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它强调对传 播活动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规律进行研 究。结构主义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 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同 时又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影响 。
要点三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是结构主义理论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事物的内 在结构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在传播学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论被 广泛应用于对传播活动的内在结构和 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传播学概论》.ppt

《传播学概论》.ppt
问题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何协调这些变量之间 的平衡关系,是一项颇费心思的“系统工程”,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Page 15
第三节 从传播方式看劝服
耶鲁研究从传播方式上探讨劝服艺术可以归纳为四个命题: 一、只说一面之词好,还是正反两面都说好; 二、先说为好,还是后说为好; 三、结论由传播者明白给出好,还是由受众自己得出好; 四、理智型的宣传好,还是情感型的宣传好。
《传播学概论》
上海师范大学
李名亮副教授
Page 1
第八讲 效果分析 (上):劝服艺术
效果分析在传播学中的重要性 效果分析的影响因素 劝服艺术
Page 2
第一节 霍夫兰与耶鲁研究
霍夫兰—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社会心 理学的主要开创者。作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 家毕生致力于对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研 究。代表作《传播与劝服》。
Page 11
社会心理学家E﹒阿伦森参与的两项实验提供了更有说 服力的证据。
两项试验都从科学上证实了人们从常识中得到的结论, 即威望高的传播者比威望低的传播者更能左右人们的认识, 换言之知名度高的传播来源比知名度低的传播来源更具有 劝服的优势。
“名人效应”
Page 12
名人代言
Page 13
三、传播来源的动机
总之,是说一面之词,还是说两面之词,主要看受众 方面的情况而定。受众可以按固有立场与教育水平来区分。
Page 18
“接种免疫论” 该理论不同于其他的耶鲁研究,它是站在
受众的立场上,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 与劝服,如何保持原有的态度。
该理论的创始人,是耶鲁学派的宿将威廉·麦奎尔 该理论与霍夫兰的一面之词两面之词有很深的关联。霍 夫兰曾指出,接受正反两面信息的受众比 起只接受正面信息的受众更能抵御反面信息,在反面信息的 冲击下更能站稳立场,不被动摇。

传播学概论课件

传播学概论课件

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二、人际传播的动机
1、为了满足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需求。 2、为了与他人建立社会协作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开放区域 盲目区域 秘密区域 未知区域 ⑴人知我知的“自我”,即开放区域。 ⑵自不知人知的“自我”,即盲目区域。 ⑶自知人不知的“自我”,即秘密区域。 ⑷自不知人不知的“自我”,即未知区域 4、为了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 求。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流言是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 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 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特点: 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2、流言信息的回流和恶性循环。 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谣言是指有意凭空 捏造的消息或信息。
“八卦”新闻在口耳相传之后,通常就会走样。于 是,一个消息从甲传到乙,再传到丙丁,和最先的版本 已是大不相同。 小赵因为感冒,吃了些抗感冒药,昏昏欲睡。早上 在上班途中,被路过的摩托车撞了一下,干脆趁机回家 休息算了。 小赵于是打电话请假:“钱科长,我有点感冒,刚才 又被别人的摩托车撞了,大腿擦伤点皮,走路一拐一拐 的。我想请两天假。” 钱科长向孙经理汇报:“我们科室的小赵今天早上给 摩托车撞伤了腿,好像有点严重,请假不上班。” 孙经理回去跟老婆李阿姨说:“你的电大同学小李给 摩托车撞伤了大腿,挺严重的。”
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 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 程。 首先,紧张使某一集体的成员非常容易相信稀奇古 怪的传说和谣言; 其次,在朋友之间蔓延比在陌生人之间快得多; 最后,感染或行动在那些具有共同信念、态度和价 值观的人中间迅速蔓延。 心理学认为,“感染”是群众性的模仿,意思是感 情 或者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 者。 当所有参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人或事物 上面时,情绪感染便加剧了。 ——如在集会上,人们被一强有力的领导者深深打 动。 人群中的成员能相互刺激并相互强化反应,直到他 们达到狂热的一定程度为止。

传播学概论-PPT

传播学概论-PPT
李彬 《传播学引论》
许静《传播学概论》 张国良《传播学总论》
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
第一节 何为传播
一 人类传播简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传播与信息
三 信息社会
第二节 传播学概述
一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 传播学的学科架构
三 两大学派
四 精神交往论和马义传播观
传播媒介演进史: 保罗· 莱文森《软利器》
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 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 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 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 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 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 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 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 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哥伦布航海报道的第一篇印刷品是一份8页的小册 子,成为1492年的畅销书。拉丁文、法文、西班
牙文、托斯卡纳文版本相继印发,印刷品激起的对 新世界的兴趣难以遏制。
《软利器》
电子媒介,广义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
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等, 也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等。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 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 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 后7分钟。”

传播学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一二讲

传播学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一二讲

传播学
◊对于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我们可以从理论、历史、实用三者交 融、汇聚的层面,依据传播要素和研究内容的特点和关系,以及宏 观、中观、微观递进的顺序,用八大理论板块来构筑和组建。
理论框架
1.传播科学论 3.传播主体论 5.传播载体论 7.传播方法论
2.传播过程论 4.传播客体论 6.传播对象论 8.传播环境论
◊传播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和确认,应以学科论、过程论为统筹,以主 体论、对象论为中坚,以客体论为核心,以载体论为渠道,以方法 论为辅助,以环境论为参照,同时也顾及传播效果及评估。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传播学 的
研究意义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 二、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 三、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四、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 五、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既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也是 个人在社会竞争的最新的需求。因此,它不论是对理论工作 者,还是对相关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不论是对职业传播 者,还是对社会大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吗?为什么?
传播学 与
其他学科 关系
7、传播学与历史学 作为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学,它可以帮助传播 学来研究已经过去的传播活动,探寻传播现象发生的先后次序 和历史因素,揭示传播媒介变革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从而 使传播学能够获得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 8、传播学与地理学 媒介地理学是传播学发展新趋势,它更关注地理中媒介文化的 成分,从非物理的层面来考虑整个地球的媒介行为,它将从人 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传播现象及媒介活动的地理分 布和发展规律。

传播学教程ppt全书

传播学教程ppt全书

约哈里窗格
3、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吉尔兹曾经给文化下 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即“人类为 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 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 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 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现代商品的象征意义:可口可乐→青春、活 力;耐克→运动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
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
2、信号与象征符
符号 (sign)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 (symbol)两大类。
“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 表象的载体。”
(通)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 口语的局限性:近距离传播;记录性差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 播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文字传播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
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 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根据布鲁默的说明,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 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个基本前提是: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 来从事活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 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 程。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传播学概论》课件

《传播学概论》课件
传媒对社会动态和社会变革有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媒与社会影响
传媒的种种行为和模式会对社 会产生各种影响。
第五章:传播与技术
1
传媒与互联网
2
互联网对传媒带来的变革是历史性的。
3
传媒与用户体验
4
传媒要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才能保 持竞争力。
新技术与传播
新技术不断涌现,对传播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传媒与数字化
第二章:传播理论
认知一致理论
了解认知一致理论有助于理解信息接受和传 播的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比较是人类行为和情感调节系统的基础。
媒介效应理论
媒介效应理论研究了媒介对人们看世界的影 响。
第三章:传播与文化
1
文化障碍
2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交
流的障碍。
传播学概论
本课程是传播学领域的入门课,涵盖了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文化、社会、 技术以及媒介批评等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基础
传播过程模型
了解传播过程模型是理解信息 传播的起点。
传播媒介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媒介对信息的传递 和传播起到不同的作用。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最 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数字化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六章:媒介批评
媒介伦理
媒介伦理是媒介从事职业活动的道德规范。
媒介政治正确
媒介在报道新闻和事件时,需要遵守政治正 确的原则。
媒介道德
媒介道德是指媒介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需 遵守的道德规范。
网络文化与媒介批评
网络文化的出现,给媒介批评带来了新的挑 战。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件
了解各种传播媒介和技术的特点 和影响,掌握数字媒介和社交媒 体的应用方法。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掌握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基本原 则和方法,培养沟通和协作的能 力。
结语
祝每一位同学在本课程中有所收获 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下次见!
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和 研究对象,掌握传播学的 基本概念和定义。
2 传播过程和媒介
了解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 节和影响因素,掌握媒介 的种类和特点。
3 传播心理学
了解人们对信息的认知和 接受方式,掌握有效传播 的心理机制。
教学成果
学会批判思考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逻辑,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了解媒介和数字化时代的 影响
2
3
第三章主题: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主题:媒介组织与管理
4
教学方法
• 课堂讲解 • 案例分析 • 小组讨论 • 课程作业 • 考试
课程评估
1
作业
定期布置课程作业,以帮助学生复习课
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对待每个
活动环节。
3
考试
定期组织考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 堂内容。
课程重点
1 传播学的历史和定义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课 件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和意义在人类社会中传递、交互及其中达成的意义的学科。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带您一起了解传播学的重要性和定义。
课程目标
了解传播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了解传播学中的各种概念和实践方法
理解传媒如何塑造社会和文化
课程大纲
1
第一章主题:传播学概论
第二章主题:传播过程与媒介

《传播学概论》PPT课件

《传播学概论》PPT课件

.
23
2) K·卢因(1890-1949)。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 家。卢因在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传播的渠道,他的一 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卢因本人对传 播系统中的“把关”问题进行过理论化尝试,后来他 的学生将“把关”理论广泛应用于新闻的筛选加工过 程研究。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总之,传播学是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 地带的并具有一定应用性的新兴独立学科。
.
21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传播学可分 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边 缘传播学。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其它传播现象:蝙蝠的超声波捕食行为、向日葵向着 太阳转动、月亮引起地球潮汐等等。
传播发展的规律、信息传播规律、信息接受规律
.
2
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 化的活动。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 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 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
3
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 “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 “宣”、“扬”等。通常,“传”是纵横地传播,“播”是 广泛地传播,“布”是伸展地传播,“流”是连续地传 播,“宣”是庄重地传播, “扬”是宏大地传播(黄金贵, 1994)。
大众传播学概论
教材:邵培仁《传播学》 修订版
面向21世纪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主讲教师:龚炜
.
1
绪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概论讲义

传播学概论讲义

傳播學概論講義(PPT版)第一章傳播的含義第一節傳播定義從古代漢語來看:說文解字傳播《北史·突厥傳》:傳播中外,鹹使知聞。

•強調傳遞、撒播。

從英文詞根來看:•拉丁詞根:Communication: Communis分享,共有•印歐詞源:Kom—moini 共同,交易,交換•強調交流、雙向。

從西方學者的定義來看:•分為四種:•1.影響說傳播是傳播者有意識地影響他人的勸服行為。

–“傳播就是某個人傳遞刺激以影響另一些人的行為的過程。

”•——霍夫蘭等1953年•以上定義強調了傳播者傳遞資訊的目的性和影響性,把傳播目的的實現和受者行為的改變看作是一切傳播的基本特徵,忽視了有些資訊並非是向人們有目的的施加影響的事實。

2.反應說傳播是一個有機體對於各種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映。

定義在強調傳播的廣泛性和受者反應的必然性的同時,拋棄了傳播的社會性和受者的能動性。

3.互動說•傳播是把互不關聯的事物聯繫起來的過程。

•強調了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通過資訊傳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雙向性。

但是人類傳播畢竟不是一種簡單意義上的一來一往的資訊互動,而是一種複雜的多向的資訊交流與溝通。

4.共用說•傳播是傳受雙方對資訊的共同分享。

–“我們在傳播的時候,是努力想同誰確立共同的東西,即我們想努力共用的資訊,思想或態度。

”•——施拉姆•定義強調了傳播者與接受者對符號的共有性和共用性,但沒明確指出:傳受兩者要“分享的是含義,而非符號”。

因為“同一個符號對兩個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或者對一個人有意義,對另一個卻毫無意義。

”關於傳播定義的異同•相同點:•1、傳播是一個過程,不能被任意孤立起來。

•2、傳播是相互作用的。

要重視傳播過程中的語境。

•3、傳播是象徵性的。

Sign 強調signifier(能指)和signified(所指)之間的關係。

不同點•1、社會活動–贊成的人將它視為一種社會工具,人與人之間關係形成的基礎。

我們不單是尋求傳播,相反,我們是在傳播過程中做具體的事情。

传播学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传播学概论全套精品课件

( (1)传播学派1、 (2)传播学派2、 (3)批判学派1、 (4)批判学派2、 (5)经验学派,
(1)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论,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4)抽样调查法, (5)问卷调查法。
(1)传播学
(2)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 际传播学和组织传播学,比重最大是大众传播学。它的前身 是新闻学。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研究对象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 介研究,效果研究。
2019/2/27
3
( (1)传播学、 (2)传播学研究、 (3)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4)传播学在中国、 (5)传播学学科定位, (6)传播结构、 (7)传播模式、 (8)传播的意义、 (9)符号与传播、 (10)信息与传播。
(1)受众、 (2)受众的信息接触动机、 (3)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与接收、 (4)受众分析理论、 (5)受众的媒介参与, (6)传播者、 (7)传播者的传播任务、 (8)传播媒介、 (9)把关人、 (10)传播者的权利。
(1)大众传播、 (2)大众传播的目标、 (3)广告、 (4)媒介、 (5)舆论, (6)大众传播效果、 (7)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8)传播效果与态度改变、 (9)劝服、 (10)传播效果理论; (11)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12)“培养”理论、 (13)“知沟”理论、 (14)沉默的螺旋、 (15)议程设置, (16)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17)传播体制、 (18)深层控制、 (19)控制类型、 (20)规范论。
2019/2/27
13
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 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泛的群众基础。1870年全国 只有160所公立中学,到19世 纪末已增加到6000所以上;在 1880-1900年这20年中,美国 全国增加了近150所高校,公 共图书馆达到9000座,藏书量 超过4500万册,文盲率1880 年是17%、1900年是11%、பைடு நூலகம் 20世纪40年代下降到8%。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