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大豆加工 调研报告

大豆加工 调研报告

大豆加工调研报告大豆加工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豆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调研主要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

二、大豆加工行业概况大豆加工是将大豆加工成大豆油和豆粕的过程。

大豆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和家庭烹饪中;豆粕则是饲料厂生产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

大豆加工行业是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林牧渔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大豆加工行业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大豆加工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年产豆粕和豆油已分别达到X 和Y吨。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大豆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豆粕也逐渐成为饲料厂重要的原料之一。

2. 技术水平大豆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较高,主要分为传统压榨工艺和先进萃取工艺两种。

传统压榨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大豆原料,但油脂含量相对较低;而先进萃取工艺能够提取更多的油脂,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和工艺控制。

3. 市场竞争大豆加工行业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大型豆油企业和小型加工企业之间。

大型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优势,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较低的成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小型企业则通过灵活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在一些地方市场上获得一定份额。

四、大豆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1. 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豆加工行业将逐渐呈现出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或自身发展,将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2. 开发大豆副产品大豆加工行业可以考虑进一步开发大豆副产品,如大豆蛋白粉、大豆异黄酮等,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3. 加强技术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大豆加工行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五、结论大豆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大型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同时关注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以提高竞争力。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大豆加工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

1中国大陆大豆加工行业分析一、 大豆供需状况1、需求状况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油、蛋白食品和饲料蛋白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大陆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二,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1996年以前,中国大陆年产大豆1,000万吨左右,主要是直接食用或作为副食品如豆芽、豆浆、豆腐等,基本可满足大陆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膳食消费水平升级,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迅速增加,使大豆的需求迅速增加。

大豆压榨后的产品主要为豆油和豆粕,产业链涉及种植、加工、食用油供应、饲料养殖等等,比小麦、玉米、大米的环节要复杂得多。

中国大陆是一个食用油严重短缺的国家,2008年植物油及油籽折油净进口总量为1,535.2万吨,占大陆植物油供给能力的62%,同比上升了1.1%,对外供给依赖进一步上升。

2008年中国大陆豆油消费1017万吨,占植物油消费的40%左右,其中进口豆油259万吨、进口大豆3,744万吨,折油693万吨。

大陆大豆产量1,650万吨,用于榨油约380万吨,折油65万吨,进口豆油及油籽折油占比为93.6%。

中国大陆是世界第一大饲料消费国,第二大商品饲料生产国,但饲养所用的蛋白质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大量进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豆粕的蛋白含量高达43%以上,占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60%左右,约85%的豆粕被用于养殖业和家禽的饲养,作为补充禽畜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图1:大陆大豆历年需求及增长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20%40%60%縂需求(万噸)增長率%资料来源:农业部2007年中国大陆大豆压榨量达到3,400 万吨,比2000 年的1,977 万吨增长72.0%,年均增长8.1%,占大豆消费总量的比重从73.1%提高到78.7%。

2024年大豆深加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豆深加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豆深加工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大豆深加工市场进行了前景分析,通过对市场趋势、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大豆深加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引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耕地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用途。

近年来,大豆深加工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新兴产品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大豆深加工市场的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 市场趋势分析2.1 市场规模扩大大豆深加工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大豆深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油脂、化工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2.2 产业链完善大豆深加工产业链逐渐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为大豆深加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化。

2.3 新兴产品不断涌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大豆深加工市场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

例如,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等产品在保健品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这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 产业发展分析3.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当前,政府对大豆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

3.2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在大豆深加工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的发展。

同时,大豆深加工产业也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研发力度。

3.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大豆深加工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

4. 前景展望和建议大豆深加工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大豆深加工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状况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状况

作者 简介:卫祥 云 (9 7 ),男 ,山西运城人 ,高级工程师 ,中国食 品工业 协会豆制 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从事食品科技研究与管理。 15 ~
卫祥云等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状 况

大 豆食 品企 业 前5 位 进 行 了统计 :2 0 年 总 投豆 量 0 09
元 的企业达到 了2 家 。 0
表2 我国大豆食品产品分类
黄豆粉 全脂豆粉 脱脂豆粉 低脂豆粉 强化豆粉 除上述 以外的其他豆粉 普通型 、高蛋 白型、低糖型、低糖 高蛋白型等 灭菌豆浆 ( 奶 ) 乳/
出 氏 氽 菌 旦 浆 【 L奶 ) 孚/
干法 豆粉
第一类 豆 粉 类
湿法豆粉/ 速溶豆粉 豆浆 ( 豆乳, ) 豆奶 第二类 豆浆 ( 豆乳, )类 调制豆浆 ( 奶) 豆奶 乳 豆浆 ( 豆乳)饮料

要 :论述 了我 国大豆食 品产业 的发展历程 ,产业现状和特 点 ,存在 的问题和 发展方 向。
关键 词 :大豆食品产 业 ;中 国;现状
千百年来 , 中国优 秀的传统大豆食 品 ,以极 佳的 口感 、丰富的营养和低廉的价格 ,成为 中国人民生活的 重要健康食品之一。今天 ,随着 中国的豆腐文化遍及全 球 ,传统大豆食 品的生产也开始 向工业化 和产业化迈 进 ,并在世界舞 台上显现出极其重要的地位。
油 炸 类 卤 制 类 炸 卤 类 腐 竹 类 膨 化 类
冻豆腐I 绵豆腐 海 除上述 以外 的其他豆腐 油炸豆腐 油炸豆腐泡 杳十 、杀十 、血胥豆膈丝/ 片等 蜜汁豆腐干等 腐竹 、腐皮 ( 豆腐衣I 油皮 )等 大豆经压榨去除部分油脂后 ,粉碎成的大豆粉 ,加入或不加入辅料 ,再经挤压 膨化加 工成 的 各种形状的产品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豆粕的利用
豆粕作为动物饲料
豆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 物质,是养殖业中重要的饲料 来源。通过将豆粕加工成配合 饲料,能够提高养殖效率,满
足畜禽生长需求。
提取蛋白质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 以从中提取大豆蛋白粉。大豆 蛋白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保健品等领域。
制作豆粕油
制作肥料
豆腐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选择。 将豆腐渣经过发酵处理后施用于农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生产生物塑料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豆腐渣可以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生物塑料是一种可降解的塑料材料 ,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使用豆腐渣生产生物塑料有助于减少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 污染。
在绿色肥料领域,豆腐渣可以通过发酵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能够为 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和改善土壤质量。
豆腐渣在绿色肥料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也 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和成本。同时,由于其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也符 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由于豆皮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素食产品
的制作。例如,豆皮可以用来制作素肉、素鱼等素食产品,满足素食
者的需求。
03
豆皮作为动物饲料
豆皮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蛋白质,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一种选择。
将豆皮粉碎后加入配合饲料中,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豆腐渣的利用
豆腐渣作为饲料
豆腐渣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纤维等。将豆腐渣 加工成配合饲料,可以满足养殖业的需求,提高养殖效率。
03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前 景

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大豆品质的要求

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大豆品质的要求

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大豆品质的要求1. 引言1.1 大豆加工业的意义大豆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大豆加工业则是将大豆从农田中收获后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皮等。

大豆加工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大豆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还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豆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大豆加工业的发展不仅能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还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

大豆加工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大豆种植、大豆收购、物流运输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良性循环。

大豆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大豆加工业将在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大豆品质的重要性大豆品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上,好的大豆品质可以保证加工出的大豆制品具有较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豆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大豆的种类、生长环境、贮存条件等。

优质的大豆应具有一定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同时要保持纹理细腻、味道鲜美、色泽艳丽等特点。

大豆品质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上。

优质的大豆制品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健康。

相反,劣质的大豆制品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提高大豆品质是大豆加工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不断强调和加强对大豆品质的要求,才能推动大豆加工业向更加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大豆制品。

2. 正文2.1 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大豆被用作食物和药材。

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大豆食品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健康产业,也是食品经济中的支柱性大产业。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大豆食品产业,并把它上升为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在原料保障、食品加工等方面缺少现代市场经济经营意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缺少协调性,原料的品种优势、生产地理优势和加工优势匹配度不高,各自的优势在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体现不强。

为此,本研究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对目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为发展现代化的大豆食品产业提供参考。

01专用大豆原料产业发展问题大豆生产消费概况大豆原产于中国,4000多年前已在我国黄河流域种植,约在19世纪初引入美国。

我国是重要的大豆种植生产国,近年来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四。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的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巴西大豆总产量居世界第一(1.35×108吨),其次是美国 (1.21×108吨)、阿根廷(4.62×107吨)、中国(1.64×107吨) 。

高品质的国产大豆为我国大豆食品生产和市场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种植作物比经济效益和政策的影响,大豆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但在2022年,得益于国家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的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比 2021 年有较大的提升,达1.54亿亩(0.103 亿公顷),比上年增加 2742.5 万亩(182.8 万公顷),增长 21.7%。

大豆产量达 2028.5 万吨,比上年增加 389 万吨,增长 23.7%。

2024年大豆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豆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豆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大豆市场的当前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大豆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大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形势以及市场规模的评估,为大豆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1. 市场概况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和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豆的需求量和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是因为其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生产以及工业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植物蛋白的需求增加,大豆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加乐观。

2. 市场发展趋势2.1 国内市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将促进大豆种植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种植的推广,大豆产量和质量都有望得到提高。

2.2 国际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因此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豆需求的变化对于全球大豆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稳步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增长。

此外,其他国家也继续增加对大豆的需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大豆的消费持续增加。

3. 市场规模评估基于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趋势和增长速度的分析,预计大豆市场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但大豆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合作,推动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4. 市场挑战与风险4.1 替代品竞争随着其他蛋白质来源的兴起,如植物蛋白、蛋白质粉等,大豆市场面临替代品竞争的风险。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大豆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4.2 贸易政策风险大豆市场受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较大。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一些国家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对大豆的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大豆加工 调研报告

大豆加工 调研报告

大豆加工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及目的:在当前大豆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的背景下,了解大豆加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一、大豆加工行业的现状1. 规模与产能:大豆加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规模差异较大。

其中,大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较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小型企业生产能力较小,更注重区域特色产品的生产。

2. 加工品种与产量:大豆加工主要分为食用油、豆粕、豆浆等多个品种。

食用油是主要产出品种,占据市场的较大份额。

豆粕用于饲料行业,需求量稳定。

豆浆则多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

3. 加工技术与设备:大豆加工技术相对成熟,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加工设备。

部分企业还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和产能。

4.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大豆制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食用油与豆浆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豆粕则主要供应饲料行业。

二、大豆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1. 品质与品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豆加工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的品质与品牌影响力来增强竞争力。

优质产品与知名品牌的建设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创新与研发:大豆加工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适应能力。

研发高蛋白食品、二次加工产品等将会成为发展的热点。

3. 健康与绿色: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关注产品的健康与绿色性,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的产品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4. 国际市场与运营: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加强国际贸易合作。

运营管理的现代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结论:大豆加工行业当前呈现出规模扩大、产品品种丰富、技术水平提升等趋势。

未来的发展将注重品质与品牌、创新与研发、健康与绿色、国际市场与运营等方面。

相关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策略,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引言: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畜禽饲料生产等方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大豆加工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十分重要。

本报告将对中国大豆加工行业进行详细的研究,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链分析、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
目前,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2024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收入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产量达到了6000万吨,同比增长3%。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大豆及其副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产业链分析
1.上游供应链: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的上游供应链主要包括大豆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

由于中国国内大豆产能有限,大部分大豆依赖进口。

主要的大豆供应国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然而,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对中国大豆进口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中游加工环节:
3.下游销售环节:
三、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大豆加工行业未来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1.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效率:
2.加强品牌建设:
3.探索多元化发展:
结论: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在近几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该行业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展多元化发展领域,助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建议

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建议

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建议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目前,世界大豆产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和变化的阶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1. 主要生产国: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这三个国家占据了全球大豆产量的绝大部分份额。

2. 市场需求:全球对大豆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油和植物蛋白来源,也广泛用于饲料生产。

3. 出口和进口:主要大豆生产国通常会将大豆出口到其他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几乎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大豆满足国内需求。

4. 种植技术:大豆种植技术在不断改进,以提高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以增加作物抗逆性和提高产量。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建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自给率相对较低。

为了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高种植技术:加强大豆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培育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和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大豆种植的效率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3. 支持科学研究和转基因技术:鼓励科学研究,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合理使用转基因技术,确保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农民培训课程,提高他们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5. 发展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大豆种植户提供保障。

同时,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大豆产业链的发展。

通过以上建议,我国可以提高大豆产量,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增强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大豆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大豆加工行业是指将大豆作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生产流程进行粗加工和深加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食用油、饲料等产品的行业。

二、分类特点从产品分类上看,大豆加工行业主要包括大豆粗加工和大豆深加工两个部分。

大豆粗加工主要包括脱皮、清洗、磨浆、分离等过程,以及制作豆制品和豆腐等。

大豆深加工则是指对大豆粉、大豆蛋白等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大豆异皮酰胺等高附加值产品。

从加工领域上看,大豆加工行业主要包括大豆食品、大豆油和大豆饲料三个领域。

大豆食品包括豆腐、豆浆、豆皮、腐竹等,大豆油则是指大豆蛋白加工后留下的油脂,大豆饲料则是指通过脱脂粕和鲜豆腐等生产的饲料。

大豆加工行业还包括大豆生物质颗粒、大豆异皮酰胺等新兴产业。

三、产业链大豆加工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大豆种植、加工、销售和其他服务环节。

其中,大豆种植环节是大豆加工行业的上游产业,大豆粗加工和深加工是其核心环节,销售环节则是将加工好的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其他服务包括物流、包装、科研等。

四、发展历程大豆加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时,我国人口众多、肉类供应不足,为了缓解矛盾,政府采取了发展豆制品的措施,大豆加工行业逐渐发展起来。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逐渐开放,外资涌入,为大豆加工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时,豆制品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技术人员培训,逐渐成熟。

九十年代,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豆制品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起来,国内和外国知名企业采取合资、收购、独资等形式进入中国大豆加工行业。

二十一世纪初期以来,大豆加工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利用大豆生物质等新兴产业的形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我国大豆加工行业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政策文件包括:1.《粮食加工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大豆加工在规划范围内,建议加强对大豆加工行业的扶持力度。

大豆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大豆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豆生产水平。
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
地方政府对大豆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 惠,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
品质量。
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促进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提高,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科技支持的加大使得大豆产量和质量得到提 高,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大豆加工业发展
农业保险政策
国家为大豆种植提供农业保险,降低农民种植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
农业科技支持
国家加大对大豆种植的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大豆产 量和质量。
地方政策支持情况分析
地方财政支持
地方政府对大豆种植给予一定的财政 支持,如提供种子、肥料等农资补贴

农业示范区建设
地方政府在大豆产区建设农业示范区 ,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大
3
技术推广
加强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大豆加工企业 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营销技术创新研究
营销技术创新
大豆营销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物联 网等技术。
技术研究
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大豆市 场分析和预测,提高营销效果。
技术推广
加强营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大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种植面积调整
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将进行相 应调整。
进口依赖度
中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未来仍需加强国内生产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大豆行业将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机遇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豆行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
挑战
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给大豆行业带来一定挑战。

大豆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大豆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大豆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大豆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食品,备受人们青睐。

然而,大豆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大豆产业现状1. 生产状况我国大豆是农村经济中的主要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广,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但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收购价格低等问题,导致大豆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 加工状况我国大豆加工行业规模庞大,但大部分企业存在着技术落后、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而且由于外商垄断了国际上90%以上的大豆加工原料,我国大豆加工企业长期面临着原材料短缺、成本高企等问题。

3. 产品市场状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大豆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但由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滞后,大豆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大豆产品出口量较少,国内市场份额较小。

二、大豆产业未来发展1. 改变种植结构要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和质量,首先要改变种植结构,重点研发高产、高效、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并且推广大豆轮作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加强科技研发要实施知识创新战略,加大大豆研究和开发力度,将技术创新贯穿于大豆产业各个环节,提高大豆种植、加工等环节的技术含量,实现大豆产业从传统农业经营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跨越。

3. 扩大销售渠道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大豆产品销售渠道,推广大豆食品知识,增加大豆消费量,提高大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加强政策支持国家要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优惠政策、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政策力度都要加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实现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总体来说,大豆产业现状尚不完善,但未来发展前景乐观,要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扩大销售渠道等途径实现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下,大豆产业未来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

中国大豆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创新

位 。因 此 ,大 豆 作 为 支撑 畜 产 品 生 产 的重 要 蛋 白
质饲料 ,从 国外 大量 进 口。
豆 产区相继兴建 ,加 工能力迅 速增 长 。20 年 , 08
日处 理 大 豆 5 0t 0 以上 的企 业 达 到 10 , 日处 理 5家 大 豆 的能力 达 到 2 -万 t O3 ,年 处理 能力 超过 了 79 0 0
介绍。
大 豆市 场 。
1 大豆 需求量 急剧 增加 的 主要 原 因 . 2
大 豆 主要 用 于 饲 料 、榨 油 和 食 品 加 _ 。从 中 T
国近几年来 肉类 、乳制 品 、食用 油和大豆制 品消
费 的增 长 幅度 不难 看 出大豆 的需 求 在大 幅度增 长 。
1 大 豆食 品产 业发 展 的现状
自给 自足 ,另 外 还 有 多余 的 10万 t 口到 日本 、 0 出 韩 国 和东 南 亚 。其 后 ,国 内需 求 有 所 增 加 但 产 量
增 幅 缓 慢 ,逐 渐 地 出 口不 断 减 少 ,进 口 开 始 增
加 。19 年 ,大豆进口突破 10 t 96 0 万 ,成为大豆的净进
1 大豆 需求的 扩 大 . 1
随 着 中 国经 济 的迅 速 增 长 ,食 用 植 物 油 的 消
费量 也 随着 G P的快 速 增 长 急 剧 上 升 。2 0 年 的 D 07
表 1 0 代 中 国 大 豆 的产 量 和 进 出 口数 量 9 年
中 国是 一 个 传 统 的 大 豆 生 产 国 ,同 时也 是 大 豆 的 主要 消 费 国 。历 史 上 ,大 豆 的需 求 量 远 远 高
毫 家 西 意

黄豆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黄豆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黄豆加工产业发展趋势黄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黄豆加工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从黄豆加工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黄豆加工的背景1. 黄豆的营养价值黄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黄豆制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 工业用途的需求黄豆不仅可作为食品原料,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植物油、动物饲料、大豆蛋白、大豆酱等产品的加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对黄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二、黄豆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1. 加工工艺的改进黄豆加工产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技术改进,加工工艺日益完善。

从传统的加工方式到现代化的机械化加工,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保持了黄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2. 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黄豆加工产业不仅仅局限于豆浆、豆腐等传统产品,还涉及到豆腐干、豆皮、豆渣、豆腐脑等多种品种。

这种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口味和食物形态的需求。

3. 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随着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黄豆加工企业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大型的加工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管理,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 加工技术的创新在黄豆加工产业中,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不断开展创新研究,推动了黄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例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善黄豆蛋白质的功能性和生理活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通过超声波、微波等先进技术处理黄豆,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的品质。

5.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黄豆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优质的原料、高效的生产工艺、创新的产品和品牌营销,都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三、黄豆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1. 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黄豆加工产业将越来越多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食品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食品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食品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日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加工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食品加工技术的现状1.传统加工技术传统加工技术包括发酵、熏制、腌制、晒制等,这些方法以简单易行、易于掌握的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应用和信任。

发酵技术适用于许多食品,如豆制品、酱油、葡萄酒等。

熏制技术能够延长肉类、鱼类等食品的保质期和口感。

腌制技术则是将食品浸泡在盐水或其他溶液中,解决了保存的问题。

2.现代加工技术现代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高压处理、微波加热等,这些方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加工制作,提高了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株调节食品的酸碱度和风味,如酸奶、咖啡等。

高压处理技术可以杀菌,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如果汁等。

微波加热技术可以快速加热,提高食品的有机营养分解率,如方便食品、速食品等。

二、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加工技术数字化加工技术是当今非常火热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数字化加工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的精准操控,实现食品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后期智慧型掌握点,尤其是在激光、普林特等符号技术的发展下,将为未来的食品工业带来极好的智能和质量掌握。

2.多功能化加工技术多功能化加工技术是指通过一种加工设备,实现多个生产process,并达到效果的一种新型技术,尤其适合中小型食品生产厂商。

多功能化加工设备具有高产量、低能耗、操作简单的特点,降低了工艺流程的复杂度和加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出品量。

3.绿色加工技术绿色加工是近些年来食品加工技术的一个热门话题。

绿色加工技术是指以环保、节能为理念,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达到环保与健康安全的双重目标。

比如通过高效过滤、杀菌等手段,消除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为食品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

河南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大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河南省的种植和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河南省大豆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河南大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河南大豆发展现状1. 播种面积与产量增长河南省作为中国主要的大豆产区之一,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大豆播种面积从过去几年的年均1800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2400万亩。

大豆产量也从过去几年的年均450万吨增长到2020年末的600万吨左右。

2. 品种结构优化河南省大豆品种的栽培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主要种植的传统品种逐渐转向新的高产优质品种。

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提高了河南省大豆的种植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3. 政府支持政策河南省政府对大豆种植业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政策引导。

通过推广示范农田、提供农业机械设备、培训农民等方式,促进了大豆产业的发展。

政府还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

未来趋势分析1. 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均衡食品的需求增加,市场对大豆及其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大豆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食品、饲料、植物油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河南大豆产业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大豆产业将实现产业升级和智能化发展。

新的种植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大豆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绿色生产与环保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生产将逐渐向环保型和绿色型转变。

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河南省大豆产业将积极采取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4.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随着河南大豆产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销售和物流等环节也将逐渐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傅艳华 王鹏程 阳庆华 聂春 尹兆泽(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 443003)摘要 通过分析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现状,提出大豆食品深加工利用前景和途径。

关键词 大豆食品 加工利用大豆营养非常丰富,含40%左右的蛋白质、20%左右的脂肪、2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4%收稿日期:2000-08-28傅艳华:女,42岁,研究员~5%的灰分,1kg大豆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kg 牛肉或4 5kg猪肉。

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几乎是完全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不能合成且必需的氨基酸。

大豆还含有维生素E和皂甙,都是人体天然保健品。

美国经济学家最近声称通营养琼脂平面和普通营养琼脂斜面上分别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的过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初次分离就获得大量菌落菌体形态完全一致,无其他杂菌的菌落;分离菌给健康龟接种回归试验时,出现的症状与自然病龟基本一样;回收到的菌特征与接种菌完全一致,说明从病龟中分离到的细菌为本病的病原菌。

根据糖发酵试验结果和生化试验结果,结合 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 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我们初步认为乌龟烂尾病是感染了嗜水气单胞菌所致的败血症。

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范围十分广泛,可引起许多淡水养殖的鲤科鱼类[3~5]、黄鳝[6]、斑点叉尾鱼回[7]、鳖[8]等生物生病。

大量研究表明此菌能分泌具有溶血性[9]、肠毒性[10]和细胞毒性[11]的外毒素,能广泛地侵袭生物的各大组织和器官,且大量增殖,造成广泛性出血,全身性组织损害,各器官组织肿胀、颗粒变性、玻璃样变、坏死崩解以及红细胞碎裂、溶解为主的溶血性贫血[10]。

龟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发生,一方面可能是龟自身的免疫力低下,擦伤后引起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可能是致病菌在温室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繁殖,使水环境条件恶化(如O2下降,NH3、CO2、H2S升高等),致使龟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

我们认为龟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发生是龟、致病菌和水环境条件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试验中采取改善水质、消毒食场以及一定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等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卞伟,王冬武 淡水龟类的养殖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9,166~1732 江苏农学院,山东农学院 家畜传染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428~4423 Lu, C.P.et al.Study on Aeromonas hyd rophila isolatedfrom cultured cypriniod fishes w ith septicamin i n China.1991, 14th annul AFS/FH S meeting,New port,Organ,August,61 4 孙其焕,孙佩芳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水产学报,1991,15(2):130~1395 Sioutas,S.et al.Cap erythrodermati tis(CE)due to anA eromonas hyd rophila infecti ons.J.Vet.M ed.,1991,38:186~1946 陈怀青,陆承平 嗜水气单胞菌:黄鳝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7:21~237 Ventura,M.T ,J.M.Grizzle.Lesions associated w ithnatural and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of Aeromonas hydrop hila in channel catfish,Ictalurus punctatus(Rafinespue).Journal of Fish diseases,1988,11:397~4078 陆宏达,金丽华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研究 水产学报,1996,20(3):223~2309 Kozaki,S.et a l,Activi tie s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hemolys ins a ndtheir interaction with erythrocyte me mbranc e I nfect I mmun ,1987, 55:1594~159610 Annapurna,E ,S C Sanyal Enterotoxicity of Ae romonas hydrophila Journal of M e dical Mic robiology 1977,10:31~323 11 Johnson,W M ,H Lior,Cytotoxicity and suckling mousereactivity of A erom onas hydr ophila i solated from human sources Can J M icrobiol ,1981,27:1019~102762湖北农业科学 H 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 1,200121世纪最畅销的东西不是汽车、家用电脑,而是中国豆腐 。

功能性大豆食品已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仅各种口味的豆浆年销售额就达3亿美元。

由此可见,大豆是一种大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多功能保健食品。

1 大豆食品深加工利用的现状1 1 大豆油脂的加工利用大豆含有20%左右的油脂,提取出来可作食用豆油,进一步提纯深加工可制成色拉油、致酥油、人造奶油等。

目前,世界上提取大豆油脂仍以正己烷浸出法为主要工业化方法。

近年来欧美、日本也研制出一些新方法、新工艺,如异丙醇法,出油率高达19 18%,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新方法;酶法,出油率稍低,但油质好,不需再精炼。

大豆油脂不论是机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出的油均为粗油,也叫毛油,色泽深、游离脂肪酸高,口味不理想,稳定性差。

最近几年兴起的油脂深加工产品正在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如色拉油就有取代普通豆油(毛油)的趋势。

1 2 大豆蛋白质的加工利用目前,大豆蛋白质制品主要有各类豆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

1)全脂大豆粉,是用大豆的原料直接加工而成的一种粉状制品,又分全脂豆粉和膨化豆粉,其中可溶性蛋白占总蛋白的95%以上。

2)脱脂大豆粉,是利用脱脂豆饼和浸出粕加工而成,可溶性蛋白质占总蛋白的80%~ 90%。

脱脂大豆粉可混合于面粉中制成面包、点心或添加于香肠中。

3)大豆组织蛋白,也叫膨化蛋白质或称 蛋白肉 ,是一种以脱脂豆粉为原料经粉碎、混拌和膨化挤压,使大豆蛋白分子实现组织化的大豆蛋白制品。

4)大豆浓缩蛋白,也叫70%蛋白粉,是脱脂大豆中除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各种气味的大豆蛋白制品。

哈尔滨肉联厂用浓缩蛋白质做添加剂试制出各种灌肠,效果非常好。

5)大豆分离蛋白,也叫等电点蛋白粉,是把脱脂粕除去非蛋白质和不溶性聚糖,经萃取、分离、干燥而制成蛋白制品,有较好的保水性和乳化性。

黑龙江省农科院已研究出应用分离蛋白代替鸡蛋制作蛋糕的技术。

1 3 大豆饮料大豆饮料是用全脂大豆或低变性脱脂大豆粉,经磨浆、分离而制成。

按蛋白质的浓度不同配方制成豆浆,并辅之以可可、咖啡、果汁、乳糖、维生素等制成各种营养饮料,如大豆果露、大豆啤酒等。

吉林省农科院研制的大豆冰淇淋也深得广大消费者欢迎。

1 4 传统豆制品的新发展1)营养豆腐,是用浓豆浆在模箱中凝固,口感细嫩,营养丰富。

2)无渣豆腐,是将大豆在冻结下进行粉碎,达到无渣、出豆腐率高,口感、味道均不逊色。

3)绿色豆腐,在豆浆中加入绿色蔬菜汁,搅汁加热、凝固、冷却而成,味鲜、色美。

4)气泡豆腐,最先由日本开发研制。

先在豆浆中加入热凝固性多糖,搅拌使之含有许多气泡,再加热凝固。

这种豆腐制品风味独特,类似烤制的甜点心。

1 5 大豆废渣、液、粕的加工利用1)豆腐渣的开发利用。

豆腐渣做糕饼配料,可增加保水性和柔软性。

豆腐渣与米糖、玉米等混合,再按做酱油和干酱的工艺制成酱油和干酱。

把豆腐渣放在微碱液中浸渍破坏纤维素,可制成油炸快餐食品。

2)豆腐液的开发利用。

沈阳乳品厂采用豆腐液接种酒曲制作白洒,出酒率达35%;采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方法,可将豆腐液制成果味饮料。

3)豆粕的开发利用。

采用新型溶剂提取油脂后的豆粕,不但蛋白质含量高达40%,而且克服了蛋白质变性的缺点,可用来提取分离蛋白,也可提取各种微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如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生物碱等。

1 6 高新技术在大豆加工食品中的应用1)膜分离技术。

主要用于大豆蛋白的分离回收、低聚糖的提取、磷脂提纯等。

2)挤压膨化技术。

主要用于膨化浸出及生产纤维状、海绵状或粒状大豆组织蛋白。

3)生物工程技术。

如大豆发酵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加工技术等,主要用于大豆功能性63湖北农业科学 H 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 1,2001蛋白的开发(蛋白肽及肽类饮料)。

4)高压处理技术。

对食品非热高压处理,不破坏营养完整性,保持食品色、香、味、形,可用于大豆食品杀菌保鲜。

2 大豆食品加工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食用豆制品已有悠久历史,在加工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和一些先进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

2 1 研究开发起步晚,基础差美国从50年代起就开始开发大豆深加工产品,目前大豆制品有5000多种,销售形势都很好。

据了解,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有4300家,但大多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而且大部分是榨油企业,加工层次偏低,几乎没有生产高级调和油的企业。

我国有17家分离大豆蛋白的企业,尽管不少设备是进口的,但由于技术管理粗放,产品纯度低,像双汇、金锣等知名火腿肠厂家,只好高价向国外进口,仅从美国保利公司年进口大豆分离蛋白就达3万t。

2 2 消费者对豆制品认识不足我国每年生产各种豆制品,消耗大豆30万~40万t,可是市场上供应的豆粉、豆浆晶、大豆饮料、大豆冰淇淋,以及一些大豆糕点,销售量并不十分理想,致使有些大豆食品生产厂家引进国外成套设备,产品基本返销给国外,由于包装、运输等原因,利润很少。

2 3 大豆混种混收,难以满足加工要求我国虽然种植了一批领先世界的优质大豆品种,但无论高油还是高蛋白的品种,大多混种混收,良种起不到良种的作用。

并且我国现行的粮食购销体制,还没有做到优质优价。

其结果是难以满足企业加工要求,企业只好花钱进口优质大豆。

3 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的发展前景3 1 积极引导大豆食品的消费,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许多人对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认识不足,要加强宣传力度。

可喜的是我国对大豆的食品加工、食品消费越来越重视,现在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 大豆行动计划 已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