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
种业产业发展报告
种业产业发展报告一、引言种业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种业产业的发展状况,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农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现状分析1. 种业产业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种业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通过育成一系列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在种子生产和供应方面,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种子生产体系,保障了农民的种子需求。
此外,种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也为种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种业产业面临的挑战然而,种业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较慢,品种结构亟待优化。
其次,种子质量和供应链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
此外,种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种业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抓住市场机遇。
三、发展方向和建议1. 提高农作物品种改良效率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是种业产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应加大对重要农作物的品种改良研究力度,加强遗传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品种改良的效率和成功率。
同时,要注重提高新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推广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2. 加强种子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和供应链管理关乎农民的利益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应加强对种子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种子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建立健全的种子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保障农民的种子需求。
3.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种业企业是种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应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 提高种业企业竞争力种业企业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至关重要。
应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
国家种业发展现状
国家种业发展现状
国家种业发展现状是指我国通过农业种植、农村经济以及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种业也不断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就。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国家种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政策的推动
目前,国家对于农业种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出台。
政策的推动让更多的农民得以接触到新的技术和新的种植方式,将这些知识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产品的出口。
二、科技的不断创新
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国家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在种业科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通过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加快了科学技术在种业中的传播和应用,为农产品的增产和提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品种的不断推广
品种的不断推广对于国家种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推广新的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抗病能力和适应性,使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灵活性和选择权。
四、企业的参与
企业的参与也对于国家种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些种植企业的兴起,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了技术的投入和运用,推动了现代化种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家种业发展现状已经从单纯的增产阶段逐渐发展到了不断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政府与企业的积极参与,国家种业的未来前景将会更加的广阔,我们相信,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浅析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种业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推广,我国种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种数量日益增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种业的品种数量日益增多。
不仅传统的作物种类得到了增加,如稻、麦、玉米等,还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如蔬菜、水果、花卉等。
目前,我国种业产品的品种已经达到了数万种。
二、品种质量持续提升从品种质量方面看,我国种业的发展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传统的选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求,科学家采用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研发出了许多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三、产量不断提高随着品种质量的提高,我国种业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许多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种植业的效益。
以玉米为例,我国自主研制的优质种子已经广泛推广,大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种业的发展,也在推动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绿色、有机农业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而科学技术也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研发出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农业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总而言之,我国种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尽管种业在科技创新、品质升级和产能提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需要不断地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品种质量和产量,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我国目前种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种业发展的新对策,以期促进种业发展。
关键词种业;现状;对策1 我国的种业现状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相关的产业链。
目前,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差强人意,多、小、散、乱是市场各方对种业行业的一致评价,种子企业中过硬的品种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0.8%。
另据中国种子网的信息,截至2010年7月,我国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9 282家,其中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种业企业仅为25家,占总数(934家)的2.68%。
由此说明了我国种业企业规模偏小,难以通过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
在经营方式上,我国多数种业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买进卖出的初级经营阶段,与现代农业要求“育繁推”一体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这直接导致我国种业市场环境混乱,侵权、套牌、仿制现象严重。
而研发能力不足,又直接导致种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缺少创新能力[1]。
2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2.1 生物育种研发后劲不足,农业生产品种单一以县级农科所为主的国有种子培育单位科研经费短缺,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力量欠缺,后劲不足[2]。
现有的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单一,常规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满足不了生产中多方面的需要。
2.2 种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种子专项投入较少,大多县级原(良)种场良种繁育基地资金短缺,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一些中小企业种子加工精选机械落后,种子检验仪器、设备老化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种子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种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源、资金等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种企“走出去”的必经之路。
3 中国种业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 3.1.1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中国种业“走出去”
➢ 中国种企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不同、风险不一,国际化发展必须分层次、分 阶段推进。
➢ 加之种业科技人才在公共科研单位一样可以从事新品种的研发和市场开发, 导致育种科研人才向种企流动的驱动力不够。
3 中国种业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 观内,中国种业受到来自国外种业巨头的竞争压力;
➢ 观外,中国种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遭遇一定阻力,面临众多困难。
➢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发展之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国种业发展的对 策。
➢ 种子出口是中国种业“走出去”的初级模式,即通过向目标国出口种子直接 获得利润。
➢ 该模式下种企应先在属地国试种成功,然后开展品种适应性研究,再广泛宣 传并配套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
3 中国种业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 3.1.1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中国种业“走出去”
➢ 国外生产是种业“走出去”的中级模式。 ➢ 该模式下种企在属地国的种子市场已基本成熟,转向在当地建立种子生产基
这些特殊性状刷新了国内育种者的育种思路。
3 中国种业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 3.1 探索中国种业“走出去”之路
➢ 跨国种业巨头除拥有技术上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外,其新品种推广和后续技术 服务优势对中国种业也产生了重要启示。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探索如何“走出去”,使中国种业走向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种业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968和登海605。 ➢ 绿色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应用,协同推进了农业投入品的减量使用,有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种业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保障粮食供应、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一、种业发展现状1. 种业发展的成就近年来,中国种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种业企业规模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种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种子品种优势互补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种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管理理念逐步传播推进,农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种子购销市场规范化建设加快,种业协会组织体系更加完备等等。
总之,中国种业的整体水平和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并逐渐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2. 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种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就,但在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子品种更新换代缓慢,品种结构单一、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制约了整个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农民种粮意愿低,花粉杂交等技术使用率不高,降低了种业的关键技术应用效果;三是种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缺少投入和支持;四是种业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波动大,对农民权益保护存在风险;五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体制创新和改革缺乏足够力度。
二、对策建议1. 种子品种更新换代加快针对种子品种更新换代缓慢、品种结构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花粉杂交等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协作机制,优化农村创新体系,引导农民更好地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种植信心和种植积极性。
同时,加强品种审定评价,确保培育的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愿望,提高农业生产品质和效益。
2. 科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提升种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力量,必须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种业分析 行业报告
种业分析行业报告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种业分析是对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全面研究,通过对种业的分析可以了解种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种业的发展现状。
1. 种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业规模不断扩大,种子生产企业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转基因种子的研发和生产领域,种业规模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2. 种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种业在品种选育、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3. 种业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种子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产、抗逆、优质的种子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旺盛。
二、种业的发展趋势。
1. 种业将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推进,种业也将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型种子生产企业将更加占据市场份额。
2. 种业将朝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对种子品质要求的提高,种业将朝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高产、抗病、抗逆、优质的新品种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3. 种业将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种业将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绿色种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种业存在的问题。
1. 种业生产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种业生产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种子质量不过关、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2. 种业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种业市场存在着一些乱象,比如假冒伪劣种子的流通、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3. 种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种业在技术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种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种业发展的建议。
1. 加强种业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2. 加强对种业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流通。
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现代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种植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本文将探讨现代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地被大规模占用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导致农地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用地减少,对种植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大量的人工劳动和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而且,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于资源的浪费较多,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技术水平低下现代种植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相对滞后,导致种植业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
4. 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获取市场动态和需求信息,导致农产品的销售难度增加,价格波动大。
5. 生产品种单一一些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导致农业产值低下,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 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水资源、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遏制农地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保障农业用地的充足和稳定。
2. 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加大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对种植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优化种植结构、调整产销比例,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多样化种植品种通过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提高农业产值。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种业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其发展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种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的种业企业和新兴的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各种企业争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服务,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种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种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
不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不仅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3.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对农产品的健康、绿色等要求日益增加。
这对种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标准,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4.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国际贸易摩擦、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种业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
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种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企业制定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以上种种挑战,使得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才能抓住市场机遇,实现持续发展。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种业发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种业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种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政策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提高种业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种业的健康发展。
种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稿件
种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稿件种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种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列举并分析种业发展中的十个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品种选择困难:在种业发展中,农民面临着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的困难。
解决办法是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品种适应性试验,并提供科学的品种推荐。
2. 品种保护难题:在种业发展中,品种的合法保护成为一个难点。
建议加强品种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农民对品种保护的意识。
3. 种子质量不稳定:种子质量的不稳定性对种业发展造成了困扰。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种子质量可靠。
4. 种业科技人才匮乏:种业发展需要专业的科技人才,但目前科技人才的供应不足。
建议加大对种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和吸引力。
5. 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种植技术的推广是种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由于传统的推广方式效果不佳,导致推广难度大。
建议加强与农民的互动交流,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
6. 种业资金缺乏: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种业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解决办法是加强政府对种业的资金支持,鼓励农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
7. 种业信息不对称:种业发展中,信息的不对称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建议建立健全的种业信息平台,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种业信息。
8. 农民种植意愿不足:由于农民对种植收益的预期不高,种植意愿不足成为种业发展的难题。
建议通过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9. 种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种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建议加强市场调研,提前预测市场需求,指导种业发展方向。
10. 种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种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一个难题。
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种业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和技术。
总结起来,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品种选择、品种保护、种子质量、科技人才、技术推广、资金缺乏、信息不对称、种植意愿、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1 我 国种 业 的发展现 状
11 种 子 科 研 的 现 状 .
施和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落
后 的育 种 水 平 导 致 我 国农 产 品 质 量 与 产 量 远 远 低 于 世 界 水 平 。 根据 F O统计资料 , 国 、 A 法 日本 、 国 谷 物 产 量 分 别 为 6 1k. 德 56g
建国以来。 国家就非常重视作物育种工作, 投入 了大量 的
h - 、87g m 2 53k.a2 而我国仅为 36k. 一 , m 254k. - 和 34gm - , h 1 07g m 2 h
由于 各 地 区发 展 情 况 不 同 , 因素 对 农 地 流 转 影 响 的 强 弱 各
自身 对 土 地 的 投 入 成 本 , 利 于 提 高 土 地 产 出率 , 进 土 地 的 有 促 规模经营 。 参考 文 献 :
朱 青: 国 业 展 现 和 策 永 我种 发 的 状对
农 村 经管
我国种业发晨的现状和对簧
朱永 青
( 东菏 泽 学院 资 和发 展 趋 势 , 出 了发展 策 略 和应 对措 施 。 提
240 ) 7 0 0
要 ] 种 子 产 业发 展 的科 研 、 模 效 益 和 产 业 结 构 等 方 面入 手 , 析 了我 国农 业发 展 现 状 。 结 了存在 的 问 从 规 分 总
发也不尽人意 , 然《 物新品种保护条 例》 《 子法 》 虽 植 和 种 已经 颁 布 实 施 , 育 种 科 研 单 位 和育 种 者 个 人 对 培 育 新 品 种 的 知 识 产 但 权 自身 保 护 能 力 较 差 , 加 上 科 研 经 费 有 限 , 使 许 多 优 良品 再 致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低产量、低效率、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建立农业互联网等。
关键词:种业;发展;问题;应对策略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一、种业发展现状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种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如采用科技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改善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二、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 产量低。
目前,种业的产量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种植技术不够先进,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不高。
2. 效率低。
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组织不够科学,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效率不高。
3. 资源浪费。
由于种植技术的运用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节水技术,使得农业资源浪费,土壤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三、应对策略为了解决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1. 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要提高种业的生产效率,应采用科技手段,如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信息化,建立农业互联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应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3. 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
应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开发更多的节水技术,如推广抗旱技术、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改善农业环境。
四、结论种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种业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种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是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将会面临着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命题。
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种业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机遇一:政策支持稳定发展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第一大机遇即为政策支持的稳定发展。
随着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加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种业市场主体和特色农产品种植企业稳步发展。
政策的出台将为我国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品种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机遇二: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近年来,我国种业市场科技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也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成为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的第二大机遇。
以水稻为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的抗病虫性强的水稻品种,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种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也为种业市场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拓宽种业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机遇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市场对优质种子和种苗的需求也将会持续增长,成为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的第三大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营养丰富、口感好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这些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优质种子和种苗的支持。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农民的种植信心也在提高,这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种子和种苗的需求。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
先 进 水 平 ,商 品种 子全 部 实 现 了精 选 加 工 ,种 子 包 衣 面 积 从 无 到有 ,应 用 面 积 达 到 42亿 亩 ,杂 交 玉 - 米和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 了 4 0和 2 7 个 百分 点 。救 灾备 荒 种 子 国家储 备 能 力 取得 零 的突 破 ,储备 能力达 到 50 0 0万公 斤 以上 。农 作物新 品种 更新 周 期 由原来 的 1 左右 缩短 到 6~ 7年 ,主 要 0年 农作 物 良种覆 盖率 已 由 “ 五 ”时 期 的 8 % 提 高 到 八 0
场 总量 的 近 8 %。 0
有 力 地 增 强 了 粮 食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 19 95~ 2 0 0 5年 间 ,通 过 种 子工 程 专 项 资 金 投 资 ,我 国 建设 项 目共 有 1 O类 82个 。其 中 ,农 作 物 种 质 资 源 保 护 项 目 1 3 9个 ,农 作 物 品 种 改 良中心 项 目 9 6个 ,国 家 原 种
20 0 5年 的 9 % 以上 。 5
场 主 体 多元 化 和 全 国统一 大 市 场 的形 成促 进 了种 业 的竞 争 和 发展 。 目前 , 大 型 种 业 公 司从 20 年 的 01
1 2家 发 展 到 1 0多 家 ,l 0 O强 种 子 企 业 的市 场 占有
率 达 2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植 物 新 品 种保 护 条 例 3
目前 ,全国共 有 持 证 种 子 经 营 企 业 70 30多 家 , 种 子 零售 商近 1 家 ,外资 公 司 ( 8万 独资 、合 资 、 中
外合 资 、 中外合 作 等 )5 O多 家 。各类 股 份 制企 业 以 及 民营 企 业正 成 为 中 国种 子市 场 的主 力 军 。种 子 市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粮食产业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中之重,而粮食产业的源头——种业,其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种业发展自《种子法》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我国种业增强竞争力,促进稳定发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我国种业问题对策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农业基础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
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农业,特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这样一个过渡,并且还丰年有余的发展目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达到了1万亿斤(据统计,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10570亿斤,棉花产量达到750吨,糖料1.34亿,蔬菜6.7亿吨,水果1.1亿吨),除了油料以外,棉花、蔬菜、水果等其他的大宗农产品有效的保障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已经达到95%以上。
我国的棉花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虽然我国整个需求大约还有30%需要进口,但我国在纺织品方面却是出口大国,我国的糖料也基本自给,蔬菜人均占有量世界第一位。
中国农产品有效保证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1 我国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种子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种子法》实施以来,通过种子工程建设和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种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法制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化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供种能力显著增强。
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植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种植业发展现状1. 种植业产值不断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的产值逐年增长。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
2. 农业科技的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为种植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推广,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组织生产,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大型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推动了种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 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完善,进一步提升了种植业的附加值。
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化推广,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种植业发展趋势1. 绿色种植: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种植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绿色种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将成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农业多元化:农业多元化是适应市场需求和降低风险的重要方式。
发展特色种植、经济作物种植、果蔬兼作等多种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4. 农旅融合:农旅融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5. 农业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农业国际化将成为种植业的新趋势。
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合作、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等,将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和提升。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本文从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种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既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使我国种业面临着具备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
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综观世界种业的发展现状,当今世界种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种子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一)行业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行业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产品优势互补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
根据国际种子贸易联合会1998年统计,1998年世界种子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2家,其中美国有8家,法国有5家;这22家企业当年的营业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在美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共有190多家经营机构,其中营业额排在前十位的十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其中先锋公司占了40%,迪卡占了10%。
墨西哥的圣尼斯公司则拥有世界蔬菜种子市场份额的26%。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世界种业的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将逐渐形成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经营世界种业的格局。
种业振兴行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种业振兴行动中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背景介绍种业振兴行动是指通过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支持,促进种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品种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种苗资源和技术支持。
然而,在种业振兴行动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二、困难问题分析1. 种苗资源不足由于农作物品种繁多,不同地区对种苗需求量差异较大,种苗资源分配不均。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种苗供应不足,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种苗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种苗生产者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种苗质量不高。
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3. 种业科技创新不足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4. 种业市场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无证繁殖、假冒伪劣种苗流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种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等问题也给种业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意见建议1. 加大种苗资源供给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种苗资源支持力度,保障这些地区的种苗供应。
同时,鼓励农民自主培育种苗,提高当地种苗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
2. 提高种苗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种苗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提高他们的种苗生产质量。
建立种苗质量监管机制,对不合格的种苗进行处罚,保障农民的利益。
3.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加强与种业企业的合作,推动新品种培育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创新。
同时,加强对种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种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4. 完善种业市场监管加强对种业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繁殖、假冒伪劣种苗流通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的种业市场信息发布机制,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同时,加强对种苗价格的监测和调控,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农民的收益。
四、总结种业振兴行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进行解决。
一、现状分析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玉米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
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玉米良种繁育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推动玉米品种结构不断升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推动了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机械化作业手段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饲料、食品加工原料等多种用途的原料,市场潜力巨大。
二、存在的问题1.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一化和重复化现象,品种单一、表观品质差异小,市场对不同种类玉米的需求难以满足。
2.生产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生产成本偏高,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导致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3.品牌建设较弱我国玉米产品的品牌意识薄弱,缺乏知名品牌和高端产品。
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差,影响了我国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4.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玉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安全隐患,不利于玉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和出口贸易。
三、对策建议加大新品种的引进、研发和种植力度,促进玉米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趋势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品种创新能力不强、供种保障能力较低、企业多小散弱、种子市场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困扰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种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是摆在我国所有种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1、我国种业发展现状1.1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种子市场价值约500亿元,居世界第2位。
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而美国仅1100多家,印度600多家。
在8700多家企业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只有200多家,其中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我国至今尚无一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种子企业,登海、隆平、敦煌、德农、丰乐等。
家上市公司每年的销售总额仅相当于美国孟山都公司销售额的1/15左右,且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或者研发能力薄弱。
我国种子企业目前的现状是: ‘种子企业多"大型企业少’购买品种权的企业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经营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 企业#多"小"散"弱。
缺乏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国际竞争实力的#种业航母1.2跨国种企入驻,国内种企压力倍增目前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种子企业已达76家,这些企业通过聘请国内技术人员建立研发中心,布置品种试验,参股本土优势种子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已全面进入我国种业市场。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虽是种子大国,但不是种子强国,国外跨国公司在带来了先进管理"营销理念的同时,也给我国种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如目前我国高端蔬菜种子市场基本被外资公司控制,其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
在粮食作物方面,外资企业在我国已审定玉米品种80多个,部分品种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焦点问题关键词:种业。
种子。
种子市场"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总量均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种业的长足进步功不可没,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作用巨大。
一、我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双轨制、再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制度变迁,整个种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1.市场主体实现了多元化,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目前,全国共有持证种子经营企业7300多家,种子零售商近18万家,外资公司(独资、合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50多家。
各类股份制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国种子市场的主力军。
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种业的竞争和发展。
目前,大型种业公司从2001年的12家发展到100多家,10强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有效地维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强。
据农业部资料,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2.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种子生产能力显著提升通过种子工程项目的支持,"九五"以来建成一批种质资源库(圃)、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区域试验站、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分中心、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种子加工中心等,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力地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995-2005年间,通过种子工程专项资金投资,我国建设项目共有10类812个。
其中,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39个,农作物品种改良中心项目96个,国家原种场项目54个,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97个,经济和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项目171个,薯类苗木脱毒中心项目35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135个,种子质量检测体系项目139个,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项目34个,其他项目12个。
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种子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种子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与1995年相比,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由64亿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80亿公斤,种子加工能力由33亿公斤提高到50亿公斤,种子加工设备及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商品种子全部实现了精选加工,种子包衣面积从无到有,应用面积达到4.2亿亩,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合格率分别提高了40和27个百分点。
救灾备荒种子国家储备能力取得零的突破,储备能力达到5000万公斤以上。
农作物新品种更新周期由原来的10年左右缩短到6-7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由"八五"时期的80%提高到2005年的95%以上。
3.市值快速增加,外资进入步伐加快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也是世界种子市场大国。
据国际种子联盟(ISF)数据显示,全球种子的市场销售额已达到365亿美元,其中国内种子市场规模最大的美国为8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份额的23%;其次是中国为40亿美元,约占11%(表1)。
中国种业的市场价值已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多亿元。
其中,玉米、水稻、转基因棉花、菜瓜花种子是中国种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市场总量的近80%(表2)。
尽管中国种业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但相对于中国的需求来看,仍然不足。
目前中国的商业种子供应能力只有45亿公斤左右,商品率仅为36%,远远落后于种子商品率70%这一世界平均水平。
巨大的市场潜力,加上土地租赁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外资种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目前,全国共设有外商投资种子企业70多家,世界排名前几位的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利马格兰等跨国种业公司均在我国设立了生产经营机构,经营范围由原来的蔬菜、花卉逐步延伸到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
这些跨国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研发能力,在带来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民族种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表1部分国家或地区国内种子市场规模(2008.6)序国家或国内市场规占全球位地区模(亿美元)比例(%)序国家或国内市场规占全球位地区模(亿美元)比例(%)1美国85 23.292中国40 10.963法国21.5 5.894巴西20 5.485印度15 4.116日本15 4.117德国15 4.118意大利10 2.749阿根廷9.5 2.6010加拿大5.5 1.51 11俄罗斯5 1.3712西班牙4.5 1.2313澳大利亚4 1.1014韩国4 1.1015英国4 1.1016墨西哥3.5 0.9617波兰3.5 0.9618土耳其3.5 0.9619台湾3 0.8220南非3 0.82摘自:王学君,宋敏《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种业竞争力分析》,2009数据来源:国际种子联盟(ISF)表2中国种子市场主要产品结构作物品种播种面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种子总产量种子商品量商品率种类数量万公顷亿元%万吨万吨%玉米98 2600 60 30 120 118 98.3水稻65 3133 47 23 70 45 64.3油菜80 667 52 11 100小麦25 2867 23 11 650 160 24.6棉花95 400 84 10 990大豆30 800 3-30 930花卉99-4 2---蔬菜70 1333 30 15 3--瓜类-4200 53-2.5-摘自:苗子胜《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2008数据来源:农业部种植业司种子于植物检疫处4.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首先,政企脱钩任务基本完成。
截至2008年8月,原隶属各级农业部门的2339个国有种子企业,已有1986个完成了脱钩任务,其余300多家未完成脱钩任务的企业,也都按国办《意见》要求,停止了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脱钩完成率为85%,其中省、市、县三级分别完成91%、87%和84%。
其次,种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国种子管理机构达到2500多个,其中新建或恢复成立435个,所有省级、96%涉农地市、90%涉农县区都建立了种子管理机构。
二是队伍进一步充实,全国省市县核定人员编制2.5万多人,比改革前增加l000多人,实有人员2.48万人,比改革前增加3000多人。
特别是县一级种子管理队伍得到充实,人员增加较多。
三是职能进一步明确,有60%以上的种子管理机构承担行政许可、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职能,比改革前增加了30%。
四是人员经费基本保障,现有种子管理机构中,全额拨款的2229个,占90%左右。
最后,市场监管明显加强。
主要表现为:一是清理了种子市场主体。
共注销或吊销许可证1300多个,持证企业由改革前的85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7200多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整体实力得到提高。
二是启动了品种退出机制。
国家和20多个省已公告3000多个品种退出了生产领域,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状况明显改善。
三是强化了质量监督管理。
监督抽查在以国家和省级为主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市县两级的延伸;抽查范围由玉米、水稻"两杂"种子扩大到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种子;抽查方式由冬季仓库抽样检验扩展到春季市场抽样检查,以及不定期有针对性的质量指标抽查;抽查内容从四项质量指标扩大到种子包装、标签、档案等。
国办《意见》下发以来,全国共查处种子案件8600多起,有效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二、中国种业发展的焦点问题:1.良种补贴对中国种子市场的影响良种补贴又称为良种推广补贴,是国家财政扶持种粮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资金补贴。
自2002年实施以来,补贴作物种类、补贴资金和补贴区域都在不断扩大。
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粮棉油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良种补贴范围和力度的增加,对我国种子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现有的良种补贴实施方法,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阻碍了我国种子市场的正常发展。
目前实行的良种补贴项目,被大多种子企业看作是政府主导下种子市场的重新定位。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仅是良种补贴工作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农民选购种子的代理人。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被"校正"。
刚刚建立在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基础上的种子产业,无疑将面临重新"洗牌"。
种业是农业的基础,具有竞争性的种业是实现中国粮食安全重要保障之一;种子企业是良种的供应商,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所供种子的优良程度;充分的市场化环境是造就具有竞争力企业的必要条件,营造优良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所以,从长远来看,在落实国家良种补贴这项惠农政策方面,应当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引导种子市场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推进中国种业健康发展,为中国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
2.跨国公司对中国种业的冲击由于我国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不断吸引一些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设立生产经营部,参与国内种子市场的竞争。
还有一些外国种业公司千方百计搜集中国的种质资源,研究中国种子市场的未来走势,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
早在1998年跨国种业巨头杜邦公司海外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在辽宁省铁岭市成立了"中国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建立育种试验站,积极开展杂交玉米试验。
目前,杜邦公司已经有20多个玉米组合进入区试,6个玉米杂交品种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2000年12月,杜邦公司又与山东登海种业宣布成立山东登海先锋种业合资公司,其中登海种业控股51%,杜邦公司占股49%。
目前已基本上完成在中国种业"布阵"的准备工作,杜邦公司正一步步地向中国种子市场挺进。
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跨国种业公司凭借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的管理模式、高科技含量的品种大举进入中国种子市场,这已成为中国种子市场发展的又一新趋势。
面对跨国种业公司的虎视眈眈,中国民族种业没有任何"避风港",最现实的选择是,加快种业市场化进程,融入种业国际化链条。
首先,应切实提高种业竞争力。
重点扶持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优良品种;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扶持企业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种子加工处理和综合生产能力。
逐步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以及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种子企业,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生产经营业务相互补充、相互配套的种子市场主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