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约束_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以涵盖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方式、相互联系与变动规律,分析并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经济波动等问题,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
2、国民经济核算帐户:用来定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关系,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账户,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提知识。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基本概念,度量一定时期一国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总产出价值。
4、名义GDP:采用现行物价衡量总产出价值。
5、实际GDP:采用不变价格衡量总产出价值,用物价指数对名义GDP进行通缩。
6、支出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进行加总,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收入法: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8、部门法、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9、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10、个人收入: 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的部分。
11、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12、劳动生产率: 一个单位的劳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速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13、社会生产函数: 生产理论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具有以下一般形式生产函数: Y= AF(L,K)。
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从短期看问题”分析角度,体现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该模型显示总需求决定经济运行规模的原理和条件。
2、边际消费倾向(MPC):表示一单位收入变动带来的消费变动量。
3、总供求模型:描述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问题,表述一般物价水平与总供求数量(消费:总支出;供给:总收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第74卷第3期2021年5月Vol.74No.3May2021119~130DOI:10.14086/ki.wujss.2021.03.012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万晓琼王少龙摘要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将中国居民家庭依据流动性约束和人均家庭净资产情况分为四类,利用QUAIDS结构方程可以分析中国居民家庭2010-2018年的消费趋势及演化特征。
研究发现:第一,2010-2018年四种类型家庭都经历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富裕类家庭高收入群体也在增多,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消费提升更为明显。
第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整体呈现升级态势,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负担仍然较重。
第三,2014-2018年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的消费占比随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表明这些消费缺乏弹性。
第四,从支出弹性来看,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表现出“奢侈品”特性,表明中国居民家庭愈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第五,四种类型家庭中,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在家庭用品、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小,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大,表明这类家庭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政府应致力于稳定提升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的放矢地提振整体居民消费,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增添动力。
关键词家庭消费结构;收入分布;QUAIDS模型;支出弹性;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图分类号F1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21)03-0119-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2010)一、引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而有所放缓。
自从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发生以来,通过外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逐步减弱;而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农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
4 之 多 倍 ②自从 1 9 9 8年 我 国开 始 大 力倡 导 消费 信贷 以来 ,农 村居 民的消费信
① 赵霞 ,特华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博士后 ,中国农业大 学经济管理 学院讲 师。Em i zax - a ,— o i l h—a
p u y b o c m. n k @ a o, o c
摘要
本文利 用 17- 20 年我 国农村居 民人均 消费支 出和人 均可 支配收 98 04
入数据对农村居 民消费和流动性 约束之 间的 关 系进行 了实证研 究 。分析 结果表 明 :我 国农村居 民受流动性约束 的程度 明显偏 高 ;而 自从 我 国大力发展居 民个 人消 费信贷业 以来 ,流动性约束水 平有所 下 降,消 费信 贷的发展发 挥 了一定 的 作 用。今后 在我 国农村地 区进一 步建立健 全 面向广 大农 民 的消 费信 贷业务 ,对
的关 键 时 期 ,特 别 是 党 中 央 在 十 六 届 五 中 全 会 上 提 出 了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宏 伟 目标 ,其 中要 达 到 的一个 重要 目标 就是促 进农 民的持 续增 收 ,提 高农 民的
消 费 水 平 。 在 这 种 宏 观 背 景 下 ,研 究 影 响 我 国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行 为 的 一 些 决 定 性 因 素 , 以及 这 些 因 素 的 影 响 作 用 有 多 大 ? 对 于 启 动 我 国农 村 居 民 的 消 费 具 有 重
② 以 17 年的物价水平为基期 ,排除掉了物价变动 的因素 。 98
・ 9 4 ・
维普资讯
农 业 经 济 评 论
o. No1 (9 5 ) 1 . 4  ̄ 7 4
贷 也有 了一定 程度 的发 展 。据人 民银 行 的 数 据 统 计 ,截 至 2 0 0 4年 年 末 ,我 国
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非对称性动态关系
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非对称性动态关系作者:徐小君刘欣瑶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为考察我国居民如何调整消费以适应收入的变化,采用1978-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运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对收入影响消费的非对称性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1.城镇居民由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正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增长的程度大于负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减少的程度;2.农村居民由于风险规避和预防性储蓄的原因,正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增长的程度小于负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减少的程度。
研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我国居民消费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原因,从而对政府部门制定消费相关政策有着参考意义。
关键词:居民消费;临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作者简介:徐小君,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宏观经济学(Email:*****************.cn);刘欣瑶,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福建泉州362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及其有效性研究(17BJY192)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4-0084-13一前言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逐渐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
随着收入水平的快速上升,我国从贫困落后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再迈向高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着不断地改变。
家庭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需求一直处于转型和升级之中。
因此考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动态发展和演变过程,研究经济转轨背景下居民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有助于丰富与发展现有消费经济理论。
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
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一、前言消费即使用和发挥物质或者非有形物质的价值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消费一直存在,在市场形成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确定,在某一个确定的时代或者说时空,消费观念的变化不大,可以认为不变。
研究消费者的态度和观念以及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市场形成以前,消费者消费的对象是通过自给自足来满足的,此时的消费缺乏质量和价值的明显而且清晰的概念,但是人们在狩猎、渔牧、耕种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例如要求收入量大、收成质高等模糊的要求。
随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商品交换和货币制度的形成,人们在交易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质量要求的观念。
至今,不管什么地域,不管什么文化差异,人们在某些方面存在了十分惊人的一致。
比如,购买时要求物美价廉。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和轨迹,地域决定了沟通的有限性,或者根本上限制了文化上的交流和互通。
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们观念的差异,在消费行为中和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导致差异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也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消费行为,需要有不同的对策,使进行经济行为并使这个行为继续下去成为可能。
当然,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消费观导致了不同的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中外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及其对策,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比较文化差异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和中外消费观念的发展历程;2、比较当下中外消费观念的差异;3、讨论和比较对于不同消费行为的中外消费者的对策;二、关于消费方面的中外文化差异总的来说,基于人口基数和地区面积,如今大潮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消费观念,即以中国人为主的亚太地区的保守观念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提前消费观念。
本文的比较将在具有较大影响力并起决定作用的中美消费观念之间展开,一次作为中外消费者行为差异比较的代表。
不确定性预期与居民消费需求——中国的经验证据
减规 律 ) 以来 , 西方 学者关 于 消 费理论 围绕 “ 确定 性 ”
与“ 不确定 性 ” 的探 讨 大致 经 历 了“ 当期 消 费 扩展 由
述 了消费 对经 济发 展 的理 论 与实 践 作 用 , 补 了我 填
国经 济科 学在 消 费 理 论研 究 的一 个 空 白。之 后 , 晓
消 费理论 与 消费政 策 的研究 水平要 远 远落后 于 国外 同行 。1 7 9 9年 , 尹世杰 以“ 为人 先 ” 敢 的开拓 精 神 阐
定不 存在 不确 定性 和 流动 性 约束 , 费 者 即期 实 际 消
收入 决定 消 费支 出 , 且 居 民边 际 消 费 倾 向遵 循递 并
基 于 模 型 分 析 的 结 果 , 出 缓解 居 民对 未 来 的 不 确 定 性 预期 , 强 居 民消 费 需 求 的政 策 导 向建 议 。 提 增 关键词 : 消费 理 论 ; 确 定 性 预 期 ; 镇 居 民 ; 费需 求 不 城 消
中图分类号 :045 F 1 .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2 1 (0 10 一O 5 —0 1 7 - 8 7 2 1 )1 0 7 5
1 9 ) 。当前 , 不 确 定性 ” 素 为假 定 条 件 , 94等 以“ 因 在
内生 因素时 , 无法 准确地 加 以观 察 、 析 和预 见 的情 分 况 。通 常 , 期 的不 确定 、 人 的有 限理 性和信 息不 预 个 对称 是造 成 经济行 为人 对未 来存 在不 确定 性 预期 的 重要 原 因 。 自 1 3 9 6年 凯恩 斯 首 次 将不 确 定 性 引入 其宏 观经 济分 析并 提 出绝对 收人 消 费 函数 理 论 ( 假
跨 时最优 的分析 框 架 内对 随机 游 走假 设 予 以修 正 , 然后 将之 引 入到实 证研 究 的预 防性储 蓄假说 和 流动 性 约束假 说 , 成为 现代 西方 消费理 论研 究 的主流 。
流动性约束、政府消费替代与中国居民消费波动
波动大于产出波动,其原因可归于政府消费对于居 民消 费 的替代 作 用 o0 永 刚和 刘方 参 照 坎 贝尔 和 [] 1胡
曼 昆 ( a bladMa kw)与 布 加林 和埃 勒 利 C mp e n n il
( u ai n l r ) B g r a dE l y 的研 究 ,通 过 异 质性 居 民 的 n e
一
、
引言
研 究 中 。布 加林 和埃 勒利 ( u ai n lr)认 B g r adEl y n e
为 ,巴西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受到流动性约束从而消
20 之后 一 些 运 用 滤 波 技 术 细 致 分 析 中 国 05年
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 我国在 17 年 以后的经济波 98 动 中居 民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 ( 消费波动的标准
约束的增加减损居 民福利,而政府消费替代比例的增加则能提高居 民福利。 [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政府消费;替代作用;消费波动 [ 中图分类号]F 2. 3献标识码]A [ 1 61 Et 文章编号]1 0 —56 (0 2 2 o7 0 o0 9X 21 )0 一O3 一O9
中在对 发展 中国家特 别是 新兴 市场 国家 的经济 波动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一、1、宏观经济学:以涵盖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方式、相互联系与变动规律,分析并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经济波动等问题,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
2、国民经济核算帐户:用来定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关系,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账户,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提知识。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基本概念,度量一定时期一国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总产出价值。
4、名义GDP:采用现行物价衡量总产出价值。
5、实际GDP:采用不变价格衡量总产出价值,用物价指数对名义GDP进行通缩。
6、支出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进行加总,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收入法: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8、部门法、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
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9、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10、个人收入: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的部分。
1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12、劳动生产率:一个单位的劳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速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13、社会生产函数:生产理论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具有以下一般形式生产函数:Y= AF(L,K)。
二、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从短期看问题”分析角度,体现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该模型显示总需求决定经济运行规模的原理和条件。
2、边际消费倾向(MPC):表示一单位收入变动带来的消费变动量。
3、总供求模型:描述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问题,表述一般物价水平与总供求数量(消费:总支出;供给:总收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习惯形成、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
相 关 研 究 综 述
西方 消费理 论 的发展 基本上遵 循这样 的一个 线索 : 由即期消 费扩展 到跨期 消费 , 由确定 性条 件下 的消
费扩展到 不确定 性条 件下 的消费 , 由较宽松 下 的预算约束 扩展 到较严 格 条件下 的约算 约束 。 自从凯 恩斯在
《 通论 》 中提 出消 费 函数 的概念 之后 , 西方学 者进一 步提 出 了绝 对 收入假 说 、 相对 收 入假 说 、 久 收入 假说 永
收 稿 日期 : 0 9—1 20 2—1 7
作 者 简 介 :戴丽 娜 (95一) 女 , 17 , 河南 漯 河人 , 州 大 学 商学 院教 师 , 师 , 济 学博 士 , 要从 事 统 计 分 析与 建模 研 究 。 郑 讲 经 主
第 3期
戴 丽娜 :习惯形成 、 确定性 、 动性 约束 与居 民消费 不 流
5 9
分 离的 。 此 隐含假设 之下 , 时期 的消费仅 仅影 响 当期 的效用 , 在 各 而并 不影 响 以后 时期 的效 用 。 在更 为现 实 的背 景下 , 消费者 通过 一段 时 间形 成偏 好 , 而这种 偏好 的形成 是通 过 与同伴 和他们 自己过去 的消 费决 策 的 比较 形成 的 。 习惯 的重 要性 可 以追 溯 到 D eeb r (9 9 , u sn e y 14 ) 他首 次将 习惯 纳人 消费行 为研 究 中 。 据他 r 根 的描 述 , 旦消 费习惯 形成 , 一 便不 容易 打破它 , 他将 其称 为 “ 轮效 应 ” 棘 。 在 国内的研究 中 , 藏旭恒 ( 9 4 用 永 久 收入/ 命 周期 假 定 下 的新 古 典 消 费 函数 模 型 和 “ 19 ) 生 随机 游 走 ” 型分别 估计 了全 国总体 和城 乡居 民 的消费 函数 , 出 的结论 是 : 模 得 有关 全 国居 民和城 乡居 民的系 数基 本上拒 绝 了“ 随机游 走 ” 假说 。 万广华 等 ( 0 1 E 将 反 映 收入 不 确定 性 的 消费 增 长方 差 , 期 收入 增 长 以 2 0 )6 ] 预 及 消费增 长 的滞后 变量 同时 引入对 数线性 欧拉 方程 , 全 国总体 数 据对 消 费 函数 进 行 了估 计 。 志和 、 用 龙 周 浩明 ( 0 0 ¨ 则选 择城 镇居 民 19 — 1 9 年 间 的平 行 面数 据 , 用工 具 变 量 (V) 广 义矩 ( M 估 计 20 ) 9 1 98 采 I 和 G M) 方 法 , 二 阶泰勒 近似 的欧拉方 程进 行估 测 , 明 了我 国城 镇居 民存 在显 著 的预防性储 蓄 动机 。 志 和 、 对 证 龙 王 晓辉 、 艳 (0 2 [ 对 中国居 民消 费习惯 形成 问题从 实证 上作 过分 析 。 孙 20 )8 J 以上 文献从 习惯 形成 、 不确 定性 与流 动性 约束等 某一 方 面对 居 民消 费 影 响进 行研 究 。 革 开放 以来 , 改 特别 是2 世 纪9 年代之 后 , 国的经济状 况发 生 了很 大 的转变 , 0 O 我 由计 划 主导 转 为市 场 主导 , 直 接导 致 了 这 居 民面临 的不确 定性增 强 , 这主要 体 现为未 来收入 、 出 的不 确定 性增 强 。 支 与此 同时 , 国金 融市场 的不完 我 善对 居 民产生 的流动 性约束 以及 人们 的消 费存在 着依 赖心理 , 要我们 综合 考虑 习惯形 成 、 需 不确定 性与 流 动性 约束对 居 民消费 的影 响 。 因此 , 大多数 文献 的研究 是从 某单 一方 面 出发 相 比较 , 文考 虑多重 因素 , 与 本 将 习惯 形成 、 不确 定性 与流 动性约 束对居 民消费 的影 响综合起 来并 基于 面板数 据对 其进 行实证 分析 。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开题报告(含提纲)2300字》
1.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四、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自变量
(二)模型的设定
(三)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与修正
1.回归分析
2.异方差检验
3.自相关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增加居民个人收入
2.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
四、创新思路
本文首先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其次,分析相关的居民消费的概念,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分析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不确定性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依据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状况来分析居民的消费特征;在实证研究上,主要通过对2015年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其分析过程是以全国各省份的消费水平为样本,通过建立以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数量化分析的,并以此提出部分意见和建议。
Evidence[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itivity,2015,(2):61-100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3]张琦.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5,(36):197-198.
[4]陶伟.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J].知识经济,2015,(14):17-18+20.
[5]孟芷汀.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5,(21):40-41.
Equivalence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4,104(2):275-298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
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经济学解读本文通过阐述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进而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预防性储蓄不确定性借贷制约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近年来,我国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消费规模出现了标志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使即期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也大有提高,服务性消费比例也快速上升。
但从我国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我国消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突出表现为:第一,最终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呈不断减弱之势。
第二,居民消费率过低,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受到较强的压抑。
第三,信用消费规模过低,信贷消费种类过少。
第四,居民储蓄率过高,居民支出构成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即期消费需求受到强烈“挤压”。
本文综合了国内学者中很有代表性的观点,着重从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角度,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来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居民消费率的决定因素(一)居民消费率的含义消费率(或最终消费率)是指一国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它是衡量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消费率=最终消费/GDP(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政府消费率是指政府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政府消费率=政府消费额/GDP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为: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额/GDP其中,居民消费率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调,损害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难以实现。
(二)决定居民消费率高低的基本因素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会随着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
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第二 ,0 5 2 0 年至 20 07年工业内部结构 变化导致工 业废气排 放量明显增加 ,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说明调整工业部门 结构 、 加快工业 内部 的产业结构升级 、 力发展工业高新技 术产 大
业有利于减 少工业污染 , 提高环境质量 。 第三 , 排放强度效 应在工业“ 三废 ” 的减排方面 有显著作用 ,
rn nU. a e y o ra o E o o c,9 5 1 02 . o met] Qu ̄ f Junl f cn m s19 ,1 ( ) l i
【 a a oo : .De s f n h n i n na K z e uv : 2 n y tu T 】P myty g t e E vr me t u n t C r e ii o l s
【 G os n G a d A B K u g rE o o cG o t n eE v 1 rs 】 ma n . r e e : c n mi r w h a d t n i h —
【 关键词 】 消费 不确定性 D nn ya 模型 流动性约束
未 来预 期 约 束
型 . 过 将 风 险 分 解 成 收 入 变动 风 险 、 房 支 出风 险 、 疗 通 住 医 支 出风 险 和教 育 支 出风 险 .具 体 分 析 这 些 不 确 定性 对 于居
高工业 固体废弃物 的资源化 再利 用率 , 减少污染 , 走工业可 持续
发展之路。
民 消 费行 为 影 响 的程 度 。 【 参考文献 】
【 + ) 十 Y 十 C l rA[+ 一 t _ 1
[1 伟 丽 、 德 宁 : 中 国经 济 增 长 的 环境 效 应 的 分 解 【1 念 7侯 成 对 A. 纪
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
第 2 2年 第O月 O期 2 8卷 1 1 0 0
J u n l fFn n ea d E O o is o ra i a c n c n m c o 财经研 究
V 1 8N . O o. o 1 2
Oc . o 2 t2 o
收 稿 日期 :0 20 -7 2 0 .5 1
作者简 介 : 好文 ( 9 8 ) 男 , 西西安 人 , 周 14 一 , 陕 西安交 通 大学经 济与 金融学 院博 士生导 师 , 南财 贸学 院金融 学 系教 授 ; 云 潘 朝顺 ( 9 9 ) 男 , 徽安庆 人 , 16 一 , 安 西安交 通大 学经 济与金 融 学院讲师 , 士研究 生 。 硕
的 原 因 。本 文 力 图在 前 人 研 究 的基 础 上 建 立 一 个 包 含 不 确 定 和 流 动 性 约 束 在 内 的 、 内在 逻 辑 一 致 的模 型 , 且 运 用 这 个 模 型 分 析 我 国居 民 消 费 的特 征 以及 这 种 特 征 的 内在 原 因 。 并
一
、
西 方 消 费 理 论 的 发 展 及 其 在 中 国 的 运 用
绝对 收入假说 开始 。凯恩斯在其 《 通论》 中首次提 出消费 函数 的概念 , 为消费是 由当期 收人决 认 定 的 , 且 边 际 消 费倾 向 小 于 1 这 样 总 需 求 就 可 能 小 于 总 支 出 , 而 需 要 政 府 对 经 济 的 干 预 。 并 , 从 ( ) 森 贝 里 从 否 定 了绝 对 收入 假 说 的前 提 条 件 着 手 , 出 了相 对 收 入 假 说 , 为 消 费 具 有 示 范 2杜 提 认
西 方 消 费 理论 是 在 12 - 13 9 9 9 3年 经 济 大 危 机 下 产 生 的 。 其 发 展 基 本 上 遵 循 这 样 的 一 个 线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孙 凤 王玉华ABSTRACT Because the consum ption function which are often em ployed to study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omit research of the institution and consumer saving m otive,the conclusions of re2 search do not give full answers about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The paper builds analysis frame according to the precautions saving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o analysis m odel of EC M,as well as studies data about Chinese saving m otive investigate.S om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关键词: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态势。
消费占G DP的比重,由80年代的52%降低到现在的46%。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包括降低银行存款利率,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提高中低层居民收入等一系列举措,然而居民消费并没有摆脱低迷状态,1998年全国消费品零售增长618%,比1990—1997的年均增长低1415个百分点。
与居民低消费率相对应,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
居民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和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包括实物性储蓄和金融性储蓄。
在我国的居民储蓄中,金融性储蓄约占75%,是居民储蓄的主要部分。
金融性储蓄又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外币储蓄和手持现金等,其中银行存款约占60—70%。
试论流动性约束_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_叶海云
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叶海云(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 430072)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国外现代宏观消费理论对于研究我国消费需求的局限性,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了一个“短视消费模型”,讨论了边际消费倾向与短期储蓄目标的关系,从而论证了造成我国目前消费疲软的根本原因是短视行为与流动性约束太强,最后解释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以及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
关键词:流动性约束 短视行为 短期储蓄目标多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一直占国民收入的60%左右,因此要达到启动内需的目的,必须弄清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形成机制,以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刺激需求的政策。
近20年来,中外学者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对中国的消费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形成机制尚未弄清,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运用国外现代消费理论研究我国消费需求的局限性国外现代消费理论研究的是成熟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但是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如果简单地套用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例如,莫迪里亚尼等人(Modigliani and Brumberg ,1954)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Friedman ,1957)的永久性收入假说以及里兰德(Leland ,1968)的预防性储蓄假说的出发点是假设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通过分配一生的收入来规划一生的消费使一生的效用最大化。
具体地说,如果一个消费者的跨时效用函数(Intertem -po ral utility function )是U =U (C 0,…,C t ,…,C T )(1)其中C t (t =0,1,…,T )表示在t 时期的实际消费(real consumption ),T 表示其寿命。
如果A 0表示其初始流动性资产水平,y t 表示其t 时期的收入。
假设各个时期的实际利率不变为r ,则消费者在各个时期的消费的折现值不能超过其在各个时期的收入的折现值加其流动性资产水平的总和,即∑T0C t /(1+r )t ≤∑T 0y t /(1+r )t +A 0(2)则消费者的问题是在(2)的条件下选择C t (t =0,1,…,T )使效用U 最大。
“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的再检验——基于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学院金 融研究所 、 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张素芹 (9 1 , , 16 一) 女 河北阜平人 , 北大学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 河
16 0
燕 山大 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2 1 年 0】
论为基础 ,构建扩 展的消费方程 , 前景理论对 收 将 入 的细分 、流动性约 束、不确 定性 以及 消费 的过度
策 。因此 ,分 析消费者 行为 ,研 究消费 的影 响因素
尤显 重要 。
消费是拉动 经济增 长 的三 驾马车 之一 , 只有 消 费提 高 了,才真 正体现个 体福利 的提 升与 改善 , 进 而也才 能更好 的实现经 济增长 的 良性循 环 。 改革 开
放 以来 ,河北省经 济增长获 得 了极 大提升 ,但 与此 同时 ,居 民消 费长 期 处于 较低 水 平 ,总 需求 不足 条件 下 的储 蓄总 量扩 张和储 蓄率提 升 同时存在 。
等 。因此 ,有必要更 加具体深 入 的研 究影响消 费的 诸 因素 。本文在现 有理论 的基础上 ,以 L — I 理 C PH
[ 基金项 目]保定市科技局软科学项 目 (9 R 1) 0 Z 0 2
宇 (9 4-) 17 - ,男 ,河北石家庄人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巧莎 (9 0-) 18 - ,女 ,河北石家庄 人, Sp e .2 1 01
“ 前景理论 " 、流 动性 约束 与不确 定性 的再检验
— —
基于河北省城 乡居 民消费行为 的研 究
吴 宇 李 巧 莎 张素 芹 , ,
(. 1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 10 ;2 河北金融学院金 融研 究所,河北 保定 0 15 ) 70 2 . 70 1 [ 摘 要] 本文通过构建消费者函数方程 ,以 17 — 0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同时运 98 08 2 用 O S和 G L MM 两种 估 计 方法对 河北省 城 乡居 民 的消 费行 为进 行 了理论 和 实证研 究 。该研 究
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城乡差异
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城乡差异--基于我国东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浙江工商大学赵亚茹、胡晓丽、王璐摘要:本文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我国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城乡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消费受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对实际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而城镇居民与之相反;农村居民受前期消费变动和长期消费倾向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对于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城乡居民消费是否有影响无法得到定论。
关键字: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东部地区城乡消费差异面板数据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的储蓄额大幅度上升,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的最终消费率处于偏低水平,并且我国目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城市化工业化不断加快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的城乡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Duscnberry(1949)的相对收入假说。
随后Friedman 和F.Modigliani在原有消费者行为分析框架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
而Hall(1978)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存在,将理性预期理论引入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提出随机游走假说。
Flavin(1981)假设持久收入遵循一阶自回归过程,并利用美国的总和时序数据进行估计,发现消费不仅取决于持久收入,也且也收到预期的收入变化的影响,即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
而Campbell and Deaton (1987)试图从不同于Hall和Flavin的角度验证随机游走假说,提出了消费的“过渡平滑性”,即消费的实际波动小于理论估计值,这一发现对随机游走假说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这种现象却可以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理论得到很好地解释。
流动性约束下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西北五省区为例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0 1 7 — 2 0 1 4 ( 4 ) 一 0 0 2 8 — 0 5
、
引 言
生产 、 分配、 交换 、 消费的循环运动构成 了社会再生产活动持续进行的重要基础 , 其中, 消费作为社会再 生产的最终环节 , 如果消费疲弱将会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 , 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资金的供给。消费需求作 为最终需求 ,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来源 , 但是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 , 消费疲弱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 而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 和大型项 目 建设的推动下有 了迅猛 的增长 , 投资和消费的失衡给经济运行 带来潜在的风险。 尤其对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 区来说 , 经济发展阶段和滞后 的基础设施建设决定 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占 主导地位 , 虽然经济增速较大 , 但是 , 受 消费观念 、 收入水平 、 市场环境的制约, 居 民消费水平却增长缓慢 , 居 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受到限制 , 使经济发展缺乏持续的内生增长点 , 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 并
居民 ・ 消费支 出的制约因素及消费疲弱的深层原因 , 并检验消费信贷政策实施以来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
这将 对欠 发达地 区制定 消费政 策 、 扩 大 内需 、 调 整经 济结 构有 一定 的现 实意 义 。
二、 相 关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近代西方消费理论开始于凯恩斯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背景下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 。 这一假说认为随着收入的增长 , 消费者消费支出也增加 , 但是消费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 , 其基本思想就是边 际消费倾 向递减。此后 , 以杜森贝里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 , 认为消费支出不仅受 自身收入 的影响 , 而且受他人消费支出的影响 , 即消费的“ 示范作用” , 揭示 了人们消费行为相互影响的事实 。莫迪利 安尼 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在消费行为研究 中考虑了预期收入因素。包括绝对收入假
流动性约束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
流动性约束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论文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对流动性约束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大部分资金有限的西部农村居民只能花费其当期的收入,进行生产资料的购买或者生活消费品的购买,呈现短视性的消费特点。
针对流动性约束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提出了改革西部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约束;西部农村地区;居民消费;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189-01在消费理论中,流动性约束就是指消费者不能借入资金而自身又缺乏财富存量来进行消费支出,也可以将流动性约束定义为消费者没有能力用未来的收入做为担保而获得贷款。
流动性约束理论认为,由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进行储蓄来为收入下降时做准备。
“借入约束最重要的效应可能是提高了整个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
很明显,对于借入数量低于期望值的收到约束的消费者,可获得资源的任何增量都会被花费掉。
”[1]流动性约束是影响西部农村居民[2]消费的重要因素,其造成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一、建立流动性约束与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模型将西部农村居民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他们收入预期性低,不敢借贷消费或者无法向金融机构借款消费,只能是花费当期的收入来进行消费;另一类是不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他们可以花费持久收入来进行消费。
在这里,假设受到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用来表示,那么总消费的公式是:(1.1)用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是表示从到期的持久性收入的变化,x 是代表一个常数项。
值代表消费对当期收入的过度敏感性系数,也可以称为流动性约束系数。
值如果越大,表示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重越大;1-值越大,则表示消费持久性收入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重越大。
选取1988年至2009年西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1988年-2009年统计年鉴),分别用yt和ct来表示,并对yt和ct取对数。
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的消费敏感性
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的消费敏感性作者:李春风陈乐一李玉双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6期[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发现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在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问题上有一定局限性。
在该假说的基础上引入流动性约束条件构建出新消费模型。
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该新消费模型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更具合理性,我国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消费的敏感性并不强,表现出一定的平滑特性。
同时还发现,在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收入等级不同城镇居民消费敏感性呈“W”型曲线分布。
[关键词]消费敏感性;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 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6—0073—06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
居民消费需求是有效需求最重要的部分。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表现出持续疲软之势,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从1990的0.85下降到2009年的0.714,年均下降达0.7%数据是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所得,下同。
为了缓解居民消费需求的低迷,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如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提高中低层居民收入等,希望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不尽如意,我国仍面临消费疲软、总需求不足的现状。
针对这一现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并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战略。
可见,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已引起了决策层的极大关注,因而探讨目前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原因,找出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都十分重视消费问题,尤其是关注消费与收入的动态联系。
Keynes 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是当期收入水平的函数,随着当期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Duesenberry 的相对收入假说,指出不仅当期收入水平会影响消费,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其他人的消费行为也会影响消费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年第 11 期
这一最优化问题的必要条件可以用如下欧拉方程来表示 ( Hall ,1978) :
u ( Cτ) =βEt (1 + rτ+ 1 ) u ( Cτ+ 1 )
(1)
式中 , t 和τ是时间指数 , E 是数学期望值运算符号 , u ( C) 代表即时效用函数 ①,β表示主观贴
正常水平 ,同时消费利率弹性会趋于更小 。
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偏离确定性条件下欧拉方程 (以及方程 (2) ) 的另一个可
能的原因 。只要体制性障碍 (比如缺乏消费信贷 ,或资本市场不完全而导致信贷配给) 存在 ,流动性
约束就会产生 (Stiglitz 和 Weiss ,1981) 。Deaton (1991) 的研究表明 ,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流动性约束型
性 。由上式可知 ,消费水平由资产存量 、当前和未来收入流量以及利率三个因素决定。
显然 ,方程 (2) 是在确定性和完全资本市场的前提下推导出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 ,上述两个前
提条件会时常被打破 。当不确定性出现时 ,只要边际效用函数是非线性的 ,欧拉方程就会涉及到利
率和消费两个变量联合分布的二阶以上的矩 。尤其是 ,如果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零 ,那么边际
期收入 。这时 ,其消费行为就变成一种“短视”的短期消费行为 ,这恰好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
合 。由此可见 ,对于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而言 ,利率的变化不会直接对其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利率
的变化只能通过其他途径 ,或是改变收入流量 ,或是改变信贷条件 ,或是两者兼有 ,而最终对消费产
生影响 。
212 经济计量模型
2001 年第 11 期
流动性约束 、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万广华 张 茵
牛建高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经济系 050031)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中国 1961 —1998 年间数据 ,通过测试罗伯特·霍尔 ( Robert Hall) 的消费函数及其扩展模型 ,分析了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在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中所 起的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重的上升以及不确定性的 增大 ,造成了中国目前的低消费增长和内需不足 。此外 ,我们还发现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 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两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 增长率的同时下降 。
备完全信息 (即不存在不确定性) ,利率固定不变 。在这些假设下 ,消费者现期消费的最优水平可以
表示如下 ②:
Ct =
1
-
βσ(1 + 1+
r) σ r
∑ (1 + r) ( Wt- 1 -
∞
Ct - 1 ) + τ= 1
1 τ- 1 1 + r Yτ
(2)
式中 , Wτ 表示τ时期初的资产存量 , Yτ 表示τ时期的非资产性收入 ,σ表示消费跨时利率弹
现率 (假定为一常数) , Cτ 表示τ时期的实际消费量 , rτ 表示从τ- 1 到τ时期资产的实际利率 。欧
拉方程的经济含义是 ,在任一时点 t ,最优消费路径是使相邻两个时期消费的边际效用的现值相
等 。为求解现期消费需求 Ct ,进一步假定效用函数 u ( C) 为相对风险厌恶型 ( CRRA ) 的 ,消费者具
(3)
① 效用函数曲线 u ( C) 凹向坐标横轴 ,并满足 Inada 条件 。 ② 求解现期最优消费水平要求消费增长率小于实际利率值 ,或βσ(1 + r)σ < 1 + r 。 ③ 详细论证见 Carroll (1992) 。 ④ 将方程 (1) 滞后一个时期即得到方程 (3) 。
37
万广华 、张 茵 、牛建高 :流动性约束 、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由于传统消费理论难于圆满解释上述现象 ,一些经济学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提出了两个 假说 ,即隐蔽性通胀假说与结构转型假说 (Ma ,1993) 。隐蔽性通胀假说认为 ,当消费品供小于求时 , 未被满足的需求由于被抑制而导致储蓄的不断膨胀 ( Feltenstein 等 ,1990) 。结构转型假说则把这一 结果归咎于不断加快的货币化进程以及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 ,认为它是同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相 伴而生的产物 (Qian ,1988) 。但是 ,上述假说都不能解释中国最近几年的宏观经济现象 。经过十多 年的大规模投资和价格改革后 ,中国消费品市场大多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达到了均衡 ,1989 年至 1991 年间中国甚至首次出现了供给过度 (恰好与需求过度相反) 。因此 ,隐蔽性通胀假说随着短缺 经济的结束而不再成立 。另一方面 ,其他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同中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新近实现 工业化的东亚国家的经验表明 ,货币化比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就会达到顶点 。早 在 1992 年 ,中国的广义货币 (M2 ) 占 GDP 的比率就已经达到 1105 。这个比率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 ,甚至一些发达国家 。上述事实表明 ,主张货币化在经济改革后期对于储蓄积累仍起着关键作用 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 ,由于中国在住房 、养老保险 、就业 、教育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推行了一 系列改革 ,不确定性不仅存在 ,甚至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还有所强化 。因此 ,结构转型假说还没有完 全失效 。不过 ,结构转型假说仅仅关注消费结构转换是否发生 ,而忽视了消费结构转换的内在动 因 。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假说没有区分货币化和不确定性在引起消费结构转换中所起的作用 。至
消费者的行为变化与收入变量的统计分布有关 。如果其收入流量呈正向相关 ,与非流动性约束型
消费者相比 ,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倾向于增加储蓄 ,以保持大量的缓冲资产存量 。并且 ,流动性约
束程度越高 ,消费在不同时期间的转换能力就越差 ,由此会产生更多的谨慎储蓄 。然而 ,如果其收
入流量服从随机游走过程 ,谨慎储蓄则不再提供相应的保障作用 ,消费者就会凭经验花费他们的现
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提出三个新的假说以解释中国不同寻常的高储蓄率 ,并将对此进行实证检 验 : (1)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结构性转换 ; (2) 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 上导致了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 ; (3) 改革以后 ,不确定性对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的影响日益增 加 ,进而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影响 。
二 、消费理论与经济计量模型
211 谨慎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与居民消费 新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基于以下假说展开的 :在跨时预算约束条件下 ,一个典 型的消费者将通过分配一生的收入来规划一生的消费 ,以实现其预期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 。②
① 现存文献大多着重研究消费或储蓄比率的决定 ,并且发现收入变量与消费相关 ,而利率与消费无关 。 ② 通常假定消费是非负的 。
式中 , c 代表消费变量 C 的对数 , v 为一包含 c 和 r 的方差及协方差的残差项 ,所以 , v 可用于
测度不确定性的大小 。Hall (1988) 假定 v 为一常数 ,因而方程 (3) 可以转换为下面的线性回归模型 :
Δct = γ+σrt +εt
(4)
式中 ,Δct = ln Ct - ln Ct - 1 ,γ=σlnβ,ε是一白噪声误差项 。方程 (4) 表明 ,消费增长对利率变化
除不确定性之外 ,中国经济也发生了其他一些变化 ,并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影响 。首先 ,当 前大部分居民已经生活在温饱水平以上 ,这意味着家庭消费决策的灵活性大大提高 ,使得居民具备 跨时期消费的可能 。其次 ,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 ,表现为城市与农村居民的吉尼系数分别从 1978 年的 0116 和 0121 上升到 1999 年的 0130 和 0134 。消费者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越大 ,其消费行为 出现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于这一问题 ,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 ,而以中等收入的典型消费者为研 究对象来建立消费模型 ,其解释效力就值得怀疑 。最后 ,四大国有银行仍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居于统 治地位 ,金融市场仍然很不完善 。由于直到最近银行才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大部分中国居民还没有 形成靠银行贷款购买商品的观念 。上述这些变化使得居民个人消费的流动性约束不断加剧 。即使 居民想要购买涉及大量现金支出的商品 ,他们也会被迫推迟这一消费 ,直到其积累了足够的流动性 资产 。这种强制性储蓄的产生 ,不是由于消费品的缺乏 ,而是因为缺乏流动性 。进一步讲 ,日益严 重的收入不平等意味着更多居民的收入下降到平均线以下 ,因此 ,流动性约束可能会影响到越来越 多的家庭 。
本文运用规范的经济计量模型来检验文中提出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假说 。与早期研究的 不同之处在于 ,本文着重研究金融市场而不是消费品市场的失衡 ,并且定量分析了不确定性因素对 居民消费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确定性因素和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变化能 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改革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演变 。本文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对消费理论和相 关经济计量模型作一简要回顾 ,第三部分是数据分析和模型估算 ,第四部分讨论实证结果 ,最后对 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
为了考察上述理论是否符合中国实际 ,有必要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如果
假定利率服从正态分布 ,消费变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欧拉方程 (1) 就变成下式 (见 Hall ,1988 ,
341 —342 页) ④:
Et - 1 ct =σlnβ+σEt - 1 rt + ct - 1 + v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不确定性 中国居民消费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居民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居民储 蓄比率在持续上升 ,这反映了边际消费倾向的不断下降 。从 1996 年 5 月份以来 ,尽管中国人民银 行连续 7 次降息 ,国内消费需求仍然疲软 。实际上 ,这一时期 ,处于上扬趋势的储蓄比率屡创新高 。 其结果是 ,最终消费率 (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 从 1990 年的 6113 % 降至 1998 年创记录的新低 5811 % ,而居民消费率从 50 % 降至 46 %。① 居民消费的疲软也同样被不断下降的消费品零售额增 长率 (从 1996 年第一季度的 24 % 降为 1998 年第三季度的 715 %) 所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