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发颐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外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附骨疽患者多见于:A.婴儿B.儿童C.少年D.青年E.老年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2.提脓祛腐主要适应证是:A.溃疡脓腐未尽B.溃疡脓腐将尽C.溃疡脓腐已净D.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3.以下情况中,不是清热法适应证的是:A.红肿热痛的阳证B.?红灼热之丹毒C.阴虚火旺之瘰疬D.热毒内传的疔疮走黄E.流痰初起漫肿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4.引起发颐的主要原因是:A.外感风温B.热病余毒C.口腔慢性溃疡D.少阳郁滞E.胃热上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5.水疝相当于西医学的病为:A.精索静脉曲张B.腹股沟直疝C.腹股沟斜疝D.鞘膜积液E.精液囊肿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6.肿疡之证出现不足(无力)之脉,其病理属:A.毒盛正虚B.邪气深闭C.正虚毒去D.毒滞难化E.正虚邪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7.甲状腺的解剖特点除哪项外均正确:A.甲状腺每一侧叶呈锥形B.甲状腺由左右两叶和中间的峡部构成C.峡部位于第三、第四气管环前D.甲状腺侧叶背面附有甲状旁腺E.甲状腺覆盖于喉和气管起始部的两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8.引起尿潴留的病因病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湿热壅滞B.瘀血败精C.肺脾气陷D.肾阳不足E.肝失疏泄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9.乳发初起治法为:A.清热利湿B.托里透脓C.健脾利湿D.清热凉血开窍E.泻火解毒利湿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10.下列哪一条不属于手足疔疮的病机:A.湿火蕴结B.血凝毒滞C.血分伏热D.经络阻隔E.热胜肉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11.淋是指排尿时:A.尿频B.尿线变细C.排出费力D.尿痛E.滴沥涩痛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12.以下关于乳癖预防护理中错误的是:A.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B.适当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C.及时治疗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D.及早化疗防止转移复发E.对发病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外科学13.感染性休克病人,表现为意识清醒、皮肤潮红、脉搏无力、脉压>30mmHg,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小于2秒,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
06第六章 疮疡(发颐、丹毒、无头疽)
概述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如生于 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 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本病西医学也称丹毒。其临床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 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燃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 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少阳司夭,客胜则丹診外发,及为丹燻疮疡……”《诸病源候 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域赤,如丹涂之状,故谓 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 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预防与调护】
1.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床边隔离。 2.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30。〜40。。 3.有肌肤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毒邪而发病。因脚湿气 导致下肢复发性丹毒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可减少复发。
第九节 无头疽
病例
郭某,男,41岁。10天前左侧大腿部出现疼痛,以髄部为重, 局部皮色不变,活动受限。近3日出现发热,疼甚不能行走,经 口服长效磺胺等多日症状不减。
概述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 其初起无头故名。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其临床特点是多见于儿童,发病急骤,初起无头,发无定处,病 位较深,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发于 四肢长管骨者多损骨,生于关节者易造成畸形。
《外科证治全书》云:“阴疽之形,皆阔大一,根盘坚硬,皮 色不变,或痛或不痛,为外科最险之症。”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 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辨病】
中医外科临门一脚
1、感染邪毒的是漆疮。
2、现存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刘涓子鬼遗方》3、红肿热痛,范围6~9cm的是痈。
4、垫棉法的注意事项:①在急性炎症红肿热痛尚未消退时不可应用,否则有促使炎症扩散之弊;②所用棉垫必须比脓腔或窦道稍大;③用于黏合皮肉一般5~7天更换一次,用于袋脓可2~3天更换一次;④应用本法未能获得预期效果时,则宜采取扩创引流手术;⑤应用本法期间若出现发热、局部疼痛加重者,则应立即终止使用,采取相应措施。
5、肛肠疾病的内治法:①清热凉血②清热利湿③清热解毒④清热通腑⑤活血化瘀⑥补气养血⑦生津润燥⑧补中升陷6、消法包括: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法和营法7、疮疡阳证可选用的膏药:太乙膏千锤膏8、内陷的分型:火陷干陷虚陷(补充:火陷是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加之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干陷是由于气血两亏,正不胜邪,不能酿化成脓,载毒外出,以致正虚毒盛而成;虚陷是由于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导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余毒窜走入营。
)9、肝肾不足所致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多呈慢性过程皮损表现为干燥肥厚粗糙脱屑或伴毛发枯槁脱发色素沉着指甲受损或伴生疣目、血痣等。
10、风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①发无定处,骤起骤消,如瘾疹、游风;②剧烈瘙痒,皮肤干燥、脱屑,如风瘙痒;③多发于上部,如面游风、白屑风等。
11、湿疮的病因:风湿热脾虚恋邪血虚风燥12、肛裂好发于:------------ 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
13、药毒的特点:------------- ①发病前有用药史,并有一定的潜伏期,②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可泛发或者仅限于局部。
14、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大黄芒硝桃仁牡丹皮冬瓜仁15、周围血管病的清创方法:鲸吞法蚕食法16、艾滋病的病机:邪毒外袭正气不足17、疮疡的含义:广义之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狭义指体表化脓性疾病的总称18、外痔的分型: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19、肠痈的治疗关键: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泄热为法20、臁疮好发于双小腿内、外侧下1/3处21、淋病的临床表现:尿道刺痛,尿道口排出脓性分泌物22、流痰:以-----------为本,以------------为标。
-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除而蓄集袋底,即为袋脓。
2.箍(gu)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
3.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痈。
4.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及髂窝部脓肿。
5.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腮腺炎。
6.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本病西医学也称丹毒。
7.无头疽: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8.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误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9.内陷:为除疔疮以外的其他阳证疮疡疾患过程中,因正气不足,火毒炽盛,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10.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
11.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结核累累如串珠,故名瘰疠。
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12.外吹乳痈:是由热毒入侵哺乳期妇女的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13.乳漏:发生于乳房或乳晕部的脓肿破溃后,久不收口而形成管道者,称为乳漏。
14.乳疠: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称为乳疠。
相当于西医学的乳房异常发育症。
15.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癌。
16.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交集而形成的肿瘤。
相当于西医学的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17.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脂肪瘤。
2015年上半年新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发颐的概念考试题
2015年上半年新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发颐的概念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患者,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A.乌附麻辛桂姜汤B.乌头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E.蠲痹汤2、男性,61岁,近1个月来,间断多次少量咯血,应高度怀疑____A.钩端螺旋体病B.肺癌C.血液病D.肺梗死E.肺炎球菌肺炎3、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A.吐法B.补法C.汗法D.消法E.和法4、习惯性痛经针灸疗效最好的时间是A.行经前3~4天至经期后4天左右B.痛经未发作时C.行经前或行经后D.行经期或行经后3~4天E.坚持每日治疗,需针灸三个月5、阴偏衰多见于A.心肾B.脾肾C.肝肾D.肺肾E.肺肝肾6、疮疡初起如粟,根脚坚硬较深、麻木、顶白而痛者为____A.痈B.疔C.疽D.疖E.麻疹7、广泛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A.下肢溃疡B.肺栓塞C.下肢浅静脉曲张D.伴动脉痉挛、肢体缺血E.腔静脉阻塞8、外科病疼痛辨证,下列哪一项是属于由痰而引起的____A.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B.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C.痛而酸胀,肢体困重,按之凹陷D.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E.疼痛轻微,或隐隐作痛,皮色不变,压之酸痛9、悬钟穴位于A.外踝后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B.外踝前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C.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D.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E.外踝上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10、患者女,68岁,喘而胸闷,甚不能平卧,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兼呕恶纳呆,苔白厚腻,脉滑,病因为A.风寒B.过劳C.七悄D.痰饮E.瘀血11、痉证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A.滋养营阴B.平肝熄风C.活血化瘀D.除湿通络E.祛风散寒12、患者,男,40岁。
腰痠膝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并有遗精、早泄。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点内容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育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疽: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的有有头疽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是发生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外感六淫的特点:1)六淫邪毒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2)在人体抵抗力能力低下时发病3)六淫邪毒致病有季节性4)六淫邪毒可单独致病,也可混合致病5)六淫邪毒可以无脏腑致病6)六淫邪毒致病有一定的部位,上部:风温风热;中部:气郁、火郁;下部:湿热、寒湿。
●上部辩证:病因特点:风邪易袭,温热多侵。
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发病特点:上部疾病的上升一般来势迅猛。
因风邪侵袭长发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
常见症状: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赤目,口干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而数。
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束,肿势高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中部辩证的:病因特点:七情内伤,五志不畅可致气机郁滞,过极则化热生火,或由于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郁阻,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
多为气郁,火郁。
发病特点: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
一般发病时常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
常见症状:中部症状比较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症状表现轻重不一。
概括之主要有:呕恶上逆,胸肋胀痛,脏腑痞满,纳食不化,大便秘结或而不爽,腹痛肠鸣,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
●下部辩证:病因特点:寒湿,湿热多见,由于湿性趋下,鼓下部疾病者多夹湿邪。
最新中医外科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除而蓄集袋底,即为袋脓。
2.箍(gu)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促其消散。
3.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痈。
4.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是发于肌肉深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及髂窝部脓肿。
5.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腮腺炎。
6.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本病西医学也称丹毒。
7.无头疽: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
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8.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误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9.内陷:为除疔疮以外的其他阳证疮疡疾患过程中,因正气不足,火毒炽盛,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10.流痰:是一种发于骨与关节部位的感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
11.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结核累累如串珠,故名瘰疠。
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淋巴结结核。
12.外吹乳痈:是由热毒入侵哺乳期妇女的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13.乳漏:发生于乳房或乳晕部的脓肿破溃后,久不收口而形成管道者,称为乳漏。
14.乳疠: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称为乳疠。
相当于西医学的乳房异常发育症。
15.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癌。
16.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交集而形成的肿瘤。
相当于西医学的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17.肉瘤:是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脂肪瘤。
最新感染性皮肤病的中医治疗1-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29
丹毒——治疗
肝脾湿火证(少见) 临床表现:躯干部好发,红肿蔓延,红 肿疼痛,伴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 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选方: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30
丹毒——治疗
湿热毒蕴证(常见) 临床表现:发于下肢,局部红肿疼痛, 可出现水疱、紫斑,甚至皮肤坏死,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选方: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或凉血五根汤
10
中期——病因病机
病因:阳证:火毒热毒加重。 病机:热胜肉腐,肉腐为脓,初之病理 加重。
11
中期——辨证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另外有成脓或溃脓表现。 全身:脏腑失调,热毒炽盛之象。可有走黄(疔疮火 毒炽盛,走散入血,内攻脏腑的一种危急重症 )、内 陷(为疮疡阳症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 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 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机疾病 )。
12
中期——治疗
内治:托法,加重清热解毒,予透脓散 或托里消毒饮 外治:药物蚀破疮头,切开引流或九一 丹药线引流。同时外盖金黄膏或鱼石脂 膏。 脓尽后可改用皮粘散,美洲大蠊散生肌。
13
中期——治疗
脓成之时方能切开,切忌过早切开 辨脓方法:按触法—左右手指按触 透光法—强光手电正侧方 点压法—单手指气球感 穿刺法—脓肿下方穿刺 B超—影像学检查深部脓肿
感染性皮肤病的中医治中医皮肤病学源于中医(疮疡)外科学 ,中医所阐述的感染性皮肤病主要包括 了中医外科学的疖、疔、痈、发、有头 疽、流注、发颐、丹毒、无头疽、走黄 与内陷、流痰、瘰疬、褥疮、窦道。
2
中西医诊断对照
疖—疖。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皮肤感染 疔—疖、痈、气性坏疽、皮肤炭疽、及急性淋 巴管炎。 痈—皮肤浅表性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发—蜂窝组织炎 有头疽—痈。(有多个脓头) 流注—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髂窝脓 肿。 发颐—化脓性腮腺炎。
《中医外科学》考试题
《中医外科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下列疾病中以病因命名者是:A.鹅掌风B.白驳风C.破伤风D.面游风E.油风2. 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是:A.疡B.疮疡C.肿疡D.溃疡E.疮肿3. 风为:A.阳邪B.阴邪C.内生之邪D.特殊之毒E.外来伤害4. 湿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于人体:A.上部B.下部C.中部D.上肢E.背部5. 饮食不节可导致:A.经络阻塞,气血凝滞B.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火毒内生C.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和D.局部气血凝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E.阴液受损,咽喉干燥6. 病因劳伤虚损中错误的是:A.过度劳力B.食伤C.过度劳神D.过度劳心E.以上都不是7. 下列症状哪项属于阴证表现:A.高肿突起B.根盘收束C.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D.有脓,脓质稠厚E.肉芽红活润泽8. 下列关于辨脓的方法,错误的是:A.按触法B.透光法C.切开法D.穿刺法E.点压法9. 下列哪项不是清热法的适应证:A.热毒内传之走黄内陷B.药物性皮炎皮损色红灼热C.流痰初起,骨骼隐痛,漫肿不显者D.流痰后期,阴虚火旺,虚热不退者E.局部红,肿,热,痛10.阳证疮疡外用药物宜首选:A.红油膏B.冲和膏C.金黄膏D.疯油膏E.以上都不是11.挂线法常用于治疗:A.内痔B.脱肛C. 瘰疬D.肛瘘E.以上都不是12.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隐,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范围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脓,易敛。
应诊断为:A. 疖B.有头疽C. 疔D.附骨疽E.痈13.劲痈初起治疗选用: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仙方活命饮D.牛蒡解肌汤E.普济消毒饮14.有头疽的好发部位:A.臀部B.面部C.四肢部D.项后背部E.以上都不是15.某患者,颈后疮形高肿,色红,多个脓头,焮热剧痛,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则应为:A.清热利湿,和营消肿B.散风清热,化痰消肿C.清热解毒,和营消肿D.清热泻火,和营托毒E.清热解毒16.生于下列哪一部位的疔疮最易发生走黄:A.项后B.四肢C.颜面D.少腹部E. 膻中17.丹毒的中医治疗原则以下哪一项最恰当:A.清热解毒B.利湿解毒C.活血祛瘀D.清热凉血解毒E.健脾利湿消肿18.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A.发颐B.痄腮C,热疮 D.疔疮 E.多发性疖19.褥疮的临床特点中最主要的是:A.好发于老年人B.经久不愈C.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部位D.好发于消渴病人E.好发于下肢20.颜面部疖和疔的鉴别要点是:A.脓的形成B.皮肤颜色C.根脚深浅D.起病速度E.发热程度21.治疗邪气阻塞经络,营卫不知所致乳房疾病的原则是:A.活血清热解毒B.解郁化痰清热C.补益扶正解毒D.疏表清热解毒E.解表清热利湿22.乳痈热毒炽盛证最常用的方剂是A.瓜蒌牛蒡汤加减B.牛蒡解肌汤加减C.透脓散加减D.橘叶散加减E.开郁散加减23.乳痨相当于西医的:A.慢性乳腺炎B. 浆细胞性乳腺炎C. 急性乳腺炎D.乳房结核E.炎性乳癌24.乳癖的临床表现常随什么而变化:A.月经周期B.饮食多少C.运动强度D.睡眠长短E.季节变换25.关于乳癖疼痛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A.多以胀痛为主B.多在经前加重C.可随情绪变化D.多为隐隐作痛E.可涉及肩背部26.下列哪项不是乳岩肿块的特点:A.无痛无热B.皮色不变C.表面光滑D.质地坚硬E.推之不移27.瘿的发病部位是:A.颈部B.颈项C.喉咙D.项背E.颈前喉结两侧28.以下哪项不是瘿病的病机A. 气滞B.血瘀C.痰凝D.血虚风噪E.痰火郁结29.瘿病的治疗方法不包括:A.理气解郁B.清热凉血C.活血祛瘀D.化痰软坚E.调摄冲任30.化痰软坚法治疗瘿病的代表方剂是:A.柴胡清肝汤B.右归饮C.海藻玉壶汤D. 桃红四物汤E.逍遥散31.以下哪项是气瘿的特点:A.肿块坚硬B.疼痛C.随喜怒消长D.肿块局限E.以上都不是32.肉瘿伴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手部震颤者证属:A.肝郁气滞B.气滞痰凝C.气阴两虚D.肝肾不足E.冲任失调33.石瘿相当于西医的:A.甲状腺炎B.甲状腺癌C.甲状腺肿D.甲状腺病E.甲状腺瘤34.瘿痈局部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脉浮数,其证属:A.肝郁气滞B.风热痰凝C.血瘀化热D.痰瘀内结E.气滞痰凝35.瘤的特点没有下列哪一项:A.局限性肿块B.生于体表C.局部漫肿D.发展缓慢E.以上都不是36.中医的岩相当于西医所说的:A.体表肿物B.恶性肿瘤C.体表恶性肿瘤D.体内肿瘤E.内脏肿瘤37.下列哪项不是岩的特点:A.质地坚硬B.表面凹凸不平C.多发于青少年D.皮色不变E.预后不良38.下列哪项不是瘤和岩的病因病机:A.六淫之邪B.情志郁结C.脏腑失调D.淤血阻滞E.饮食不节39.治疗瘤,岩寒痰凝滞证宜选用下列那个方剂:A.开郁散B.阳和汤C.散肿溃坚汤D.五味消毒饮E.保元汤40.自皮肤肿起,按之浮软有弹性的属于:A.气瘤B.血瘤C.筋瘤D.肉瘤E.骨瘤41.肉瘤相当于西医的:A.脂肪肉瘤B.骨骼肌肉瘤C.脂肪瘤D.纤维肉瘤E.平滑肌肉瘤42.肾岩是指发生在:A.肾脏的恶性肿瘤B.睾丸的恶性肿瘤C.阴茎的恶性肿瘤D.会阴部的恶性肿瘤E.阴囊皮肤的恶性肿瘤43.筋瘤的病因病机是:A.寒湿凝滞,痰浊瘀阻B.长期站立,劳倦伤气C.长期卧床,气血运行不畅D.肾阳不足,寒湿之邪外侵E.跌扑损伤,气血凝滞44.治疗脱疽的基本原则是:A.活血化瘀B.疏风清热C.清热凉血D.疏肝行气E.益气活血45.下列哪项是不脱疽早期的表现:A.患肢发凉B.患肢麻木C.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D.间歇性跛行E.静止痛46.臁疮的病因病机是:A.久病气血虚亏,不能营养肌肤B.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C.湿热下注,淤血凝滞经络D.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E.寒湿凝聚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47.股肿最危险的并发症为:A.局部疼痛B.发热C.肺栓塞D.水肿E.患肢增粗48.可作为股肿发病原因的是:A.吸烟B.寒冷C.长期站立D.创伤或产后E.静脉注射药液49.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发病原因是:A.寒湿之邪外侵B.湿热之邪外侵C.外感风热之邪D.肝肾不足,气虚血亏E.肺胃积热下迫50.臁疮的好发部位是:A.前臂下1/3B.足部C.臀部D.小腿下1/3E.膝内侧51. Ⅱ度冻疮损伤一般深及:A.表皮层B.真皮层C.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D.肌肉E.骨骼52.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休克的时间一般为:A.12小时之内B.24小时之内C.36小时之内D.48小时之内E.72小时之内53.毒蛇咬伤后,下列局部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早期结扎B.扩创排毒C.艾灸法D.烧灼法E.封闭疗法54.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A.24小时B.2~3天C.4~14天D.20~30天E.2~6个月55.破伤风前驱期不应有的症状是:A.头痛,头晕B.乏力,多汗C.烦躁,打哈欠D.咀嚼无力E.张口困难56.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依据是:A.右侧腹痛,伴恶寒,发热B.右下腹痛突然而剧烈,检查发现右侧囊性肿物C.突发性右下腹绞痛,腹软,肾区叩痛D.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局限性右下腹压痛,拒按E.阵发性右侧腹部疼痛,伴恶心欲呕57.下列何项非破伤风的临床特点:A.肌肉强直性痉挛B.肌肉阵发性抽搐C.发作期神志不清D.发作期排尿困难E.以上都不是58.皮损为一可触及的圆或椭圆形的局限性损害称为:A脓疱B丘疹C疱疹D结节E囊肿59.接触性皮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红斑肿胀丘疹水疱B急性发作C有明确接触史D边界清楚E瘙痒疼痛60.传染性软疣可见:A角化性丘疹B扁平丘疹C毛囊丘疹D圆形丘疹E半球型丘疹61.除什么外为黄癣的特点:A 特殊鼠尿臭味B 病发易折断C 毛发永久性脱落D 萎缩性疤痕E 典型的黄癣62.在皮肤上出现簇积性水疱,疼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称为:A 热疮B 脓疱C 蛇串疮D 湿疮E 风热疮63.除以下哪项为淋病特点:A 化脓性炎症性疾病B 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C有尿路刺激症状D 尿道分泌物少而稀薄E 可分急性、慢性、播散性64.急性湿疮大量渗出应选用:A 油剂B 溶液C 酊剂D 粉剂E 软膏65.下列哪项和疥疮关系密切:A 成簇小疱带状排列B 瘙痒性风团C 苔藓样变,色素沉着D 抗细菌治疗有效E 丘疹、水疱、隧道66.中医称银屑病为:A血风疮 B 热疮C猫眼疮D浸淫疮E白疕67.下列哪项与瘾疹关系密切:A.发于四肢屈侧,皮损多形性B.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经后消失C.发于颈项,皮损为苔藓样变D.单侧出现成群的水疱E.暴露部位出现脓庖脓痂68.继发性损害不包括:A鳞屑B脓疱C痂D糜烂E皲裂69.药疹中最重的一型是:A固定红斑型B大疱表皮松解型C剥脱性皮炎型D多形红斑型E湿疹皮炎型70.疥疮的好发部位:A 皮肤皱褶处B 头面部C 肘膝关节D 掌跖部E 颈项部71.一期梅毒的特征是:A疳疮B扁平湿疣C杨梅结毒D杨梅疮E神经病变72.下列哪项不是白疕的特征()A红斑鳞屑B好发四肢屈侧C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D毛发成束E甲板有点状凹陷73.表现为单侧发疹的皮肤病:A热疮B血风疮C蛇串疮D脓庖疮E风热疮74.哪项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A花斑癣B圆癣C股癣D牛皮癣E头癣75.慢性皮肤病伴结痂、皲裂、苔藓样变损害应选用:A 粉剂B溶液C酊剂D软膏E油剂76.牛皮癣的常见发病部位是:A.头皮B.面部C.颈项D.手足E.皱褶部位77.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哪项不正确:A虫蛀样脱发B鳞屑性丘疹C脓疱疹D横痃E扁平湿疣78.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A.齿线B.白线C.肛缘D.肛管直肠环E.外括约肌79.肛裂常发生于胸膝位的:A.6、12点处B.3点处C.3、7、11点处D.9点处E.3点和6点处80.肛瘘常发生于下列哪种治疗后:A.痔注射疗法B.肛裂切除术C.血栓外痔切开取栓术D.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E.内痔环切术81.母痔区是指截石位的:A.6、12点处B.3、7、11点处C.3、9点处D.6、7、12点处E.2、5、8点处82.I期内痔的特点是:A.便血B.脱出C.疼痛D.流脓E.大便变形83.区分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是以_____划线为标志?A.白线B.齿线C.内括约肌D.外括约肌深部E,直肠中瓣84.肛周脓肿的原发内口是:A.齿线B.直肠柱C.肛隐窝D.肛瓣E.肛乳头85.肛管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吸收营养B.储存粪便C.控制排便D.排便、分泌粘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E.消化86.二度直肠脱垂脱出物的长度:A.3-5cmB.5-10cmC.1-2cmD.10-15cmE.15cm以上87.下列哪种情况不宜作直肠指检:A.内痔出血B.复杂性肛瘘C.直肠息肉出血D.直肠脱垂E.肛裂88.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的:A、精癃B、癃闭C、精浊D、子痈E、子痰89.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表现:A、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自尿道滴白B、突发性腰腹部绞痛C、疼痛向阴茎放散D、排尿突然中断E、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90.膀胱结石的临床表现:A、突发腰腹部疼痛B、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液C、排尿中断D、血性精液E、尿线变细91.急性子痈临床特点:A、阴囊无痛性肿大B、早期即见阴囊红肿热痛C、睾丸或附睾肿胀疼痛D、阴囊部隐痛、发胀、下坠感E、输精管增粗,呈串珠样改变92.男性前阴部脏腑经络归属错误的是:A、玉茎属肝B、马口属小肠C、阴囊属肾D、肾子属肾E、子系属肝93.男性30岁,干部,左侧阴囊肿胀、坠痛3天就诊,伴下腹隐痛。
发颐的辨证论治、医案
发颐的辨证论治、医案发颐,《外科秘录》称之为“颐发”,又称“汗毒”。
是由于热性病后余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患,病势较为严重,有时可出现逆证。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清《疡科心得集。
辨发颐豌豆疮论》说:“发颐,乃伤寒汗下不彻,余热之毒未除,邪结在腮颌之上,两耳前后硬肿疼痛。
”本证经属阳明少阳,阳明者胃火上壅,少阳者肾阴虚而相火上攻,多交互而作,内外合邪,故颐肿为表,脏腑虚实为本。
【辨病】一、临床表现:1、初期在颐颌之间的一侧发生疼痛并有紧张感,轻微肿大,开口稍感困难;继则肿胀逐渐显著,并延向耳之前后;如压迫局部,在第二臼齿相对的颊粘膜上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
此时张口困难,唾液分泌物大为减少。
2、成脓期局部疼痛加剧,呈跳痛性,皮色发红,肿胀更甚,肿胀可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压痛明显,按之有波动感,同时颊粘膜腮腺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3.、后期若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颌部或口腔粘膜或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本病初期即有轻度发热,发展严重时可伴高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如患者极度衰弱,可有痰涌气塞,汤水难下,神识昏糊等毒邪内陷之证。
二. 诊断要点:1、常发生于伤寒、麻疹、烂喉痧等时行热病后,或见于胸腹部大手术后长期禁食者。
2、单侧或双侧发病,颐颌间腮腺区红肿热痛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化脓后可测得波动感。
3、患侧腮腺管口红肿,压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发病急,伴有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三. 鉴别诊断: 痄腮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发病,色白漫肿,不会化脓,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性。
【辨证】一、温毒蕴结证一侧颐颌肿胀疼痛,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可逐渐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项等处,张口困难。
伴高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胃火上壅证肿块结于颐颌,焮红肿痛,张口困难,饮食难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身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三、虚火上炽证颐颌肿痛,连及耳后,发热口渴,咽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发—中医外科学
• 总之,风温外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外伤 染毒是发的诱发因素,气血瘀滞、热盛肉腐为 发的病机特点。 • 发与湿热、火毒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在上者, 多为风温、风热;病在中部者,多为气郁、火 郁;病在下者,多为湿火、湿热。
• 西医认为。发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 疏松组织的一种弥漫性急性化脓性炎症,由皮肤、 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或肠道细菌污染引起。也可能 为化脓性病灶的直接蔓延或经血行、淋巴播散所 致。最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或厌氧菌 。
• 证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出脓稀薄,收口缓慢。伴神疲乏力,纳 谷不香;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 治法:调补气血。
• 方药:八珍汤加减。
• 初起 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或用玉露散或双柏散, 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患处。
• 成脓 切开排腋。锁喉痈宜及早切开减压,防止喉 头水肿,气管受压;臀痈切口应低位够大够深,引 流通畅。
1.临床表现
锁喉痈 臀痈 手背发 足背发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 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 超 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形成脓肿和定位。x线 检查可确定有无死骨。必要时应根据病情作 疮面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等检查。
丹毒 皮色鲜红,边缘清楚,略高于皮肤,一般不化脓溃病,常有 反复发作史。 颈痈 颈部一侧初起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 经7~10d成腋,10~14d可以愈合。其病变范围、肿痛程度等相对较轻。 瘿痈 发病前多有风温、风热症状,颈部结喉两侧结块,皮色不变, 微有灼热,疼痛牵引至耳后枕部,较少化脓。 有头疽 初起有粟粒脓头,痒痛并作,溃烂时有多个脓栓,状如蜂 窝。 流注 初起漫肿疼痛,皮色如常,不局限于臀部一处,有此处未愈, 他处又起的征象 托盘疔病在手掌部,手掌部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突 出,并伴手背部肿胀。
痈发发颐
局部营卫不和,气滞 血瘀,经络壅遏
鉴别诊断
脂瘤染毒:患处平时已有结块,染毒后红肿较 局限,化脓约在10天左右,脓出夹杂有粉渣样 物,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鉴别诊断
有头疽:多发于项背部肌肉丰厚处。初起 有一粟米样疮头,随着病情发展脓头逐渐 增多,红肿范围往往超过9-12cm,溃后如 蜂窝状,全身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内治
1、(早期)热毒蕴结:治宜清热解毒,用普 济消毒饮加减。
2、(中期)毒盛酿脓:治宜清热解毒透脓, 用普济消毒饮去牛蒡子、僵蚕,加皂角刺, 炙山甲;
3、热毒内陷: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 津,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4、(后期)余毒未清:清脾泄热,化痰散结。 常用夏枯草、连翘、黄芩、银花、山栀等
效可扩创引流。
预防及调护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 平素少食辛辣炙煿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
品,患病时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卧休息,并减少患部活
动。
颈痈
概念:发生于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俗名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西医的颈部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特点:多见于儿童,冬春季节多发,局部 结块肿胀疼痛,界限清楚,多有龋齿、乳 蛾、口疳等病史。
外感风温,客于肺胃,或患痧痘、麻疹之 后,体虚余毒未清,或素体虚弱,口唇齿 龈生疮、咽喉糜烂等感染,导致毒邪痰热 上蕴结喉,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而成。
鉴别诊断
颈痈:初起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 范围相对较小,灼热疼痛,经7-10日成脓, 10-14日左右可以痊愈。伴有明显的外感风 温症状。
治法
内治: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脓成加炙甲片、皂角刺。
外治:脓成切口手术时,宜循经直开,低位引流, 切口够大。若有袋脓则及时扩创;疮口将敛时需 外盖棉垫,压紧疮口,以加速愈合。
《中医外科学》 疮疡 习题.
疮疡(2011-03-30 20:12:02)转载▼题型:单选题题目: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范围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脓、易敛。
应诊断为( )选项:A.疖B.有头疽C.疔D.附骨疽E.痈答案: E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痈为发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范围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脓、易敛。
题目:患儿颈部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灼热疼痛,边界清楚,伴风温外感症状。
治法应为( )选项:A.清热利湿,和营消肿B.和营托毒,清热利湿C.散风清热,化痰消肿D.清热解毒,和营消肿E.清热解毒答案: C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风热痰毒颈旁结块,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宜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热盛者,加黄芩、生山栀、生石膏;便秘者,加瓜蒌仁、莱菔子、枳实;脓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肿块坚硬者,加丹参,赤芍、皂角刺,去荆芥、牛蒡、薄荷。
题目:颈痈初起治疗选用( )选项: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仙方活命饮D.牛蒡解肌汤E.普济消毒饮答案: D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风热痰毒颈旁结块,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宜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热盛者,加黄芩、生山栀、生石膏;便秘者,加瓜蒌仁、莱菔子、枳实;脓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肿块坚硬者,加丹参,赤芍、皂角刺,去荆芥、牛蒡、薄荷。
题目:局部红肿热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在3cm左右,易脓、易溃、易敛之病是( ) 选项:A.痈B.疗C.疖D.有头疽E.无头疽答案: C难易:易要求:掌握分析:疖局部红肿热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在3cm左右,易脓、易溃、易敛题目:颈痈的病因病机是( )选项:A.风温、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B.风温毒邪客于肺胃,积热上蕴,挟痰凝结C.心脾湿热、火毒流于小肠,结于脐中,以致血凝毒滞而成D.湿热火毒蕴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E.湿热下注,壅遏不行,阻于脉络答案: A难易:中要求:掌握分析:多因外感风温、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所致;亦有因乳蛾、口疳、龋齿或头面疮疖等感染毒邪而诱发。
发—中医外科学
辅助治疗
针灸还可以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如中药治疗、推拿按摩等,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压力
通过推拿按摩头皮,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 环,改善头发的营养状况。
推拿按摩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 对于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脱发有一定的缓解 作用。
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
适当的推拿按摩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 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治疗脱发。
牵拉头皮
用手指捏住头皮,向上轻轻提拉,观察有无疼痛 和结节。
遗传筛查
家族史
询问家族中是否有脱发史,尤 其是男性亲属。
遗传模式
了解脱发的遗传模式,是否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确定脱发相关 的基因变异。
03
脱发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针对病因
01
根据脱发的具体原因,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辨证施治,如补肾
诊断方法
中医外科学采用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进行辩证诊断,综合 分析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针灸等多种方 式,注重内外兼治、综合调理。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
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中医外科学强调人与自 然的整体性,认为自然 环境对皮肤病的发生和 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
中医外科学注重人体的 整体性,认为皮肤病不 是孤立的,而是与全身 状况密切相关。
疾病的整体性
中医外科学认为皮肤病 具有完整的病理过程和 传变规律,疾病的传变 与人体正气强弱密切相 关。
以辩证论治为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中医外科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 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针对发颐的健康教育
情绪问题:疼痛和 不适感容易引发患 者的情绪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影 响生活质量。
社交障碍:由于疼 痛和不适感的存在 ,发颐患者可能会 减少社交活动,导 致社交障碍。
睡眠质量下降:疼 痛和不适感会影响 患者的睡眠质量, 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
发颐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康复指导
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求,提供安慰和支持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调整心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发颐患者康复期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 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 期看牙医
饮食调整:避免坚硬、辛辣、 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软 食、流质食物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感染情 况
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生的 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不要 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 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 悦,有利于康复和身体恢复
_
汇报人:刀客特 万
目录
发颐的定义与概述
发颐的发生率较高,且易反 复发作
发颐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 疼痛、出血等
发颐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发颐的原因包括口腔卫生不 佳、饮食习惯不良等
发颐的分类与鉴别
分类:急性发颐、慢性发颐 鉴别:发颐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的鉴别 表现:发热、疼痛、肿胀等症状 诊断:医生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提高发颐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制定科学合 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增 强免疫力。
中医外科学考核考试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考核考试及答案————————————————————————————————作者:————————————————————————————————日期:中医外科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A.《肘后备急方》B.《刘涓子鬼遗方》C.《金匮要略》D.《内经》E.《诸病源候论》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A.疳B.疹C.疮D.痘E.疥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A.热肿B.风肿C.湿肿D.气肿E.痰肿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A.外疡的阴证B.外疡的阳证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D.疡脓未成者E.以上均不对5.阳证疮疡可()A.玉露膏B.风油膏C.冲和膏D.生肌玉红膏E.生肌白玉膏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A.四物汤B.桃红四物汤C.四君子汤D.二陈汤E.八珍汤7.三陷证是指()A.内陷、火陷、虚陷B.火陷、干陷、虚陷C.内陷、火陷、干陷D.内陷、干陷、虚陷E.以上都不对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A.浅在肌肤B.深在筋骨C.毒已渐聚D.毒邪四散E.以上均不是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月经后15天B.月经后3~5天C.月经后7~10D.月经前3~5天E.月经前7~10天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A.二陈汤B.二仙汤C.四物汤D.逍遥蒌贝散E.逍遥散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A.旋耳疮B.脐疮C.四弯风D.乳头风E.肾囊风12.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A.暑湿流注B.余毒流注C.四弯流注D.胸胁流注E.以上均不是13.褥疮的外治法初起用()A.红灵酒药B.九一丹C.红油膏D.生肌散E.生肌玉膏14.疖、痈、发是以什么而命名的()A.疾病特性B.病势缓急C.症状D.形态E.范围大小15.蛇腹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C.指端掌面纵切口D.指端侧面纵切口E.以上都不是16.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A.发颐B.痄腮C.热疮D.疔疮E.多发性疖17.流注余毒攻窜证治疗常用方是()A.清署汤B.仙方活命饮C.五味消毒饮D.阳和汤E.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18.蛇头疔最常用的验脓法是()A.穿刺法B.应指法C.B超D.透光法E.点压法19.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是()A.蛇串疮B.湿疮C.热疮D.黄水疮E.风热疮20.肛痈多由哪个部位感染所致()A.肛隐窝B.肛柱C.肛瓣D.肛腺E.肛乳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痈的范围多在㎝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痄腮 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有接触史。病发 于颐颔之间,但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 不会化脓。
• 颈痈 结肿每于耳下、颈下,多见于一侧,肿胀疼 痛,常易化脓,但口内颊部处不红肿,腮部不肿胀。
• 骨槽风 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有拔牙史,腮颊 部漫肿锨痛,色红或白,牙关拘紧,不能咀嚼。脓 成溃后疮口久而不收,且有死骨流出。
肿痛渐增,检查腮腺导管开口处常现红肿, 压迫局部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伴身热恶寒, 口渴,溲赤,便干;苔薄腻,脉弦数。
• 治法:清热解毒。
•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漫肿不散加海藻; 热甚加生山楂、生石膏;便秘,加瓜蒌仁、 生大黄、枳实;恶寒高热,易于动风加钩藤。
• 证候:颐颔间结肿疼痛日增,甚至肿势延及 面颊和颈项,掀红灼热,张口困难,继之酿 脓应指,腮腺导营开口处能挤出脓性分泌物; 伴高热口渴;苔黄腻,脉弦数。
• 胃热上壅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火毒内 生。胃火积聚上攻,蕴络而发。
(图)
• 临床表现多发于成年人,尤多见于伤寒、温病等 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多数是单侧 发病,亦可双侧同时发病。
• 初起、成脓、溃后临床表现 。
•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比例明显增高。
发颐是热病后余邪热毒结聚于颐颔间引起的 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其临床特点是以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 发病。颐颔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 状明显,甚者发生内陷。
• 余毒内蕴伤寒或温病后汗出不畅,以致余邪 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 血凝滞,腐肉为脓而成。
•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皂角刺、白芷等。便秘 者加生大黄。
• 证候:颐颔间肿块多平塌散漫,肿势延及面
颊和颈项,焮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咽; 伴壮热口褐,痰涌气粗,烦躁不安,甚至神 昏谵语;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
• 治法: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律。
• 方药: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总以清热解毒为治法,内外治并举。
内治
1.辨证论治
外治
2.其他疗法
热毒蕴结证 毒盛酿脓证 热毒内陷证 余毒未清证
(1)热病后、大手术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用漱口方或板蓝根30 g,煎汤待温 漱口。
(2)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 性饮食及辛辣刺激之品。
(3)保持大便通畅。
(4)慢性期,可作局部按摩,常食酸性食物, 如咀嚼乌梅等。
• 成脓 发病7~10 d。腮腺部疼痛加剧,呈跳痛性,皮 色发红,肿胀更甚,肿势可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 等处,压痛明显,按压局部有波动感,同时腮腺导管开 口处能挤出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
• 溃后 若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颔部或口腔黏膜或向 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 证候:颐颔之间结块疼痛,张口不利,继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节完
• 初起 颐颔之间发生疼痛及紧张感,轻微肿胀,形如结 核,张口稍感困难。继则肿胀逐渐显著,并延及耳之前 后,以耳垂下部最著,如压迫局部,在上颔第2臼齿相 对的颊黏模腮腺导管开口处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张口 困难。唾液分泌大为减少,并可出现暂时性口限歪斜之 症。伴轻度发热,甚者体温可高达40℃,口渴纳呆,大 便秘结。
• 初起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撒红灵丹外敷, l~2 d调换1次。
• 成脓及早切开排脓。
• 溃后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口 腔黏膜出脓处,用青吹散外搽,每日4~5次。 疮口脓尽,用生肌散、红油膏。
(1)参照“流注”。
(2)毫针疗法:取穴角孙、翳风、颊车、合谷、 风池、液门、肩井、外关、曲池、丰隆。热 毒内陷证,加十宣、大椎、水沟,均用提插 捻转泄法,中强刺激,留针15~30min,每日 1~2次。
(3)耳针疗法:取腮腺区、面颊、神门、皮质下、 内分泌、耳轮穴,可针刺或药物籽按压,每 日1次。
• 证候:病程日久,患者多有数月以至数年的反复发作
病史,发作时颐颔部肿痛,触之似有条索状物,进食
时更为明显。但进食后又逐渐减轻,在两次发作的间 歇期,患者口内常有臭味,早晨起床后挤压腮腺部, 腮腺导管开口处有黏稠的涎液或脓液溢出;苔薄黄或 腻,脉滑。
• 治法:清脾泄热,化瘀散结。
• 方药:常用药物有山栀、苍术、黄苓、银花、连翘、 竹茹、生石膏、夏枯草、王不留行子、玄参、黄药子、 莪术、芦根。伴有阳痿者加鹿角粉1.5 g,每日2次, 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