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科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
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
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
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
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
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
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
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
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
孔子所说的“父之道”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孔子是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其以“孝”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精神文明”的成果。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月考二答题卷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1.( )(3分)2.( )(3分)3.( )(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 )(3分)5.( )(3分)6.( )(3分)7.(1)(5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8.(5分) 9.(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1) , (2) , (3) , (4) ,乙 选考题三、四题为选做题,请在两大题中选做一题,在所选大题后的括号内打“................................√”..,再作答。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 )11/12.(25分)(1)(5分)()()(2)(6分)(3)(6分)(4)(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3分) 14、()(3分)15、()(3分)16、(3分)①②③17、(6分)(1)(2)(3)2015-2016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月考二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
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2)过程的易操作性。
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
(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
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上册
【注】①格色:北方方言中指特殊,与众不同,多含贬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小说使用了具有天津卫特色的方言,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有板有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④多感官参加背诵活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即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还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早就指出:“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因此,如果一个教师想使学生牢牢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他就应该注意尽可能让儿童更多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肌肉运动的感觉来参加识记。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①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世宗嘉之,授都指挥使。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少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赐名马、玉带、锦彩数百匹。
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萌生了敬佩之情。
D.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的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2010-2023历年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2题)1.《子夜》冯云卿是如何让自己的女儿赵伯韬施美人计。
“也罢,这是开市大吉!将来我们再干!”吴荪甫微微笑着说。
太阳斜射在他的脸上。
反映出鲜艳的红光,从早晨以来时隐时现的阴沉气色现在完全没有了。
他已经突破了重围,在两条战线上都得了胜利。
上文所说的“两条战线”分别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选答第()题答: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到了下半天,人客更多了,事情也更繁了,瞻前不能顾后,正在着急,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了:“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
”凤姐听了这话……嗓子里一甜,便喷出鲜红的血来。
凤姐为何事而忙乱?为什么气急吐血?请简述相关情节。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
”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
把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的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
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他们用什么“办法”处理这件事?请简述。
选答第()题答:3.作文(60分)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
瀑布气势磅礴,从天而降,但它不为任何人停留,只有噪声而无营养。
理解上面材料的内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或抄袭。
4.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②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涎(xián)皮怂(sǒng)恿轴(zhóu)线咬文嚼(jué)字B. 迤(yǐ)逦蓬蒿(gāo)寒砧(zhēn) 茕茕孑(jié)立C. 簪笏(hù)踹(chuài)水付梓(zǐ) 得鱼忘筌(quán)D. 酒馔(zhuàn) 岩岫(yòu)矜(jīn)育锱(zī)铢必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遐想懿范惆怅入场券委屈求全B. 告罄岑寂尺牍掉书袋唉声叹气C. 布署拔擢疏朗杀手锏命途多舛D. 孤鹜荟萃悸动蓬间雀默守成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责任官员一再用权力语言“雷”人时,总该有人告诉他们:不是记者管太多,而是公权太___。
(2)作家巧妙地___了一些富有诗意的意象,强化了自己对小巷的一片深情。
(3)如何___一件古董的价值?大体说来,可以从“真善美,少特精”六字着手。
(4)国家有关部门的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A.放纵撷取欣赏监测 B.放肆撷取鉴赏监测C.放肆采取鉴赏监控 D.放纵采取欣赏监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2011年夏天,意大利足球超级杯最终落户鸟巢,能够在现场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比赛,尤其是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偶像,无数球迷拍手称快....。
B.古代学者虽然有人论及七言诗与楚辞的关系,但都是零散、片断的只言片语....,而且各家对七言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C.她茫然走在夜晚的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D.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auhAAA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5-2016年度(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春季)一、名句名篇默写(14分)(1)东船西舫悄无言,。
(2),到黄昏点点滴滴。
(3)羽扇纶巾,(4),只是朱颜改。
(5)此情可待成追忆,(6)落红不是无情物,(7)想当年,金戈铁马,(8)山河破碎风飘絮,(9),小桥流水人家。
(10)伤心秦汉经行处,(11)大弦嘈嘈如急雨,(12),相逢何必曾相识(13),一弦一柱思华年。
(1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列文言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①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注释]①句读:古代文章停顿处,文意已尽处为“句”,未尽处需停顿处的为“读”。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懂得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牙齿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惑而不从师,④吾从而师之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而”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而”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而”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而”相同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福建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福建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
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
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一、以文求官。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
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
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
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
汉代自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
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
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
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稹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
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
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
中国古代,士大夫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
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不分版本2015——2016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局部藩属国的文化。
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
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一局部。
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
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绝对多数,但要注意,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
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吸收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文化在开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
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血统是没有方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那么不同。
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交化,就等于成认了是中国文化的—局部,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
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
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
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文化是独立开展的。
在西方人翻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开展的。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1)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一、古诗文阅读(一)1、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2)__________________,报养祖母之日短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
(4)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6)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
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
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
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
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
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
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
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
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
继勋亦以泉州降。
璟将但克汀、建而归。
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
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
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
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
民甚爱之,部内安治。
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福建省莆田市高二上月考二语文试卷
福建省莆田市高二上月考二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商贾(ɡǔ)吮吸(shǔn)毋庸置疑(wù)B . 机杼(zhù)信笺(jiān)拈轻怕重(niān)C . 可汗(hán)挞伐(tà)累及无辜(léi)D . 耶稣(yē)挟制(xiá)如椽之笔(chuán)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数见不鲜(shuò)B . 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鲜为人知(xiǎn)C . 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一蹴而至(cù)D . 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轻鸢剪掠(yuān)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爸爸去哪儿》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准备于明年再推第二季。
萌娃们天真烂漫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 走在骊山下,杜甫知道,唐玄宗正把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尽情挥霍,长歌当哭,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C . 2013年,雾霾由京津冀地区扩散至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造成中国东部的大范围污染,其扩散速度、污染程度让人们叹为观止。
D . 蒙哥马利在诺曼底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标新立异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并为世人熟知和传颂。
4. (2分) (2017高三上·肇东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上语文学科月考2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古代诗文阅读(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分) (1),? ?。
(2)水河澹澹, 。
(3)? ?, (4)越明年,政通人和, 。
(6, 。
。
,身世浮沉雨打萍。
(9) ,山岳潜形。
(10) ,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朱碧潭诗序 ? [明]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
登匡庐①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
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其诗不行于时。
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
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②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
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③,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
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
吏人至门,强君入谒。
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
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
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
守独出访之。
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
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
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
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
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
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
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
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
呜呼,可谓穷矣! 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
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
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
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
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 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16-17下学期第二月考高二语文命题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 (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
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
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
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
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
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
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
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
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
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
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
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
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2015-2016年度高二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
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
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外乡学者的照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
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官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
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
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根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
建筑既然效劳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
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
莆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考试卷
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做题(45分)一、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该项表述逻辑错乱。
“与‘夷狄’共同体现了华夏文明的自我认同,又指华夏文明主体建立的政权”这一表述不当,根据原文第一段,“‘中国’又具有政治、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常与‘夷狄’并举,体现了华夏文明的自我认同。
在此意义上,‘中国’又指华夏文明主体所建立的政权。
”“夷狄”与“华夏”是两个并列的概念。
)2. C (该项表述扩大外延。
根据原文,改变政治意义上“中国”的应该是“南下的政治、文化精英”,而不是“民众”;“从此以后”应为“此时”。
)3. C (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推断不当。
根据原文语境,中原人南下并不全是为了躲避战乱。
)二、古代诗文(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 5.A 6.B7.(1) 沈与求引用元丰间的旧制度,请求允许台官谏官弹劾上奏,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2) 等得到圣旨,沈与求于是退回而感叹道:“这是件大事,却不让我知道,我还凭什么在这个职位上呢?”【评分说明】(1)①“援”译为“援引”、“引用”,给1分。
②“弹奏”的“弹”译为“弹劾”,给1分;“奏”译为“上奏”,给1分;翻译为“弹劾”只给1分。
③“从”应解释为“听从”,给1分。
④语意通顺,给2分。
(2) ①补充出主语“沈与求”,给1分。
②“吾不与闻”译为“不让我知道”,给1分。
③“何以”译为“凭什么”,给1分。
④“退”译为“告退”也可以。
⑤语意通顺,给2分。
【参考译文】沈与求,字必先,湖州德清人。
政和五年考中进士,一步步升职为明州通判。
因御史张守推荐,被召入朝为君王答对,任监察御史。
上疏评论宰相等高官,升任兵部员外郎。
沈与求自我弹劾认为说话随便不当,不应得到升迁。
皇帝便按他说的办,任命为殿中侍御史。
皇帝在会稽时,有人劝说皇帝到饶信(今江西上饶地区)去,有紧急情况就入闽。
沈与求认为现在国家的根本在于江、浙,应该到建康定都,以图谋恢复国土。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莆田二十四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
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
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
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
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
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
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4-2015(上)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一、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
(10分)(1)吴楚东南坼,【1】。
(2)细草轻风岸,【2】。
(3)【3】,月涌大江流。
(4)【4】,各自东西南北流。
(5)心非木石岂无感?【5】。
(6)【6】,长使英雄泪满襟。
(7)【7】,千载谁堪伯仲间。
(8)映阶碧草自春色,【8】。
(9)塞上长城空自许,【9】。
(10)卧龙跃马终黄土,【10】。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万夫雄打虎传泾川有万姓字夫雄者,少负膂力,以拳勇称,初亦何尝事田猎也。
一日,与夙所莫逆尔汝昆季范姓友,早行深山中。
忽林莽出巨虎,搏范以去。
范号曰:“万夫雄救我!救我!”万亦茫然惊惶失措,遂撼大树拔之,怒持树往追。
经里许,震天一呼,虎为逡巡退步者三,范得以脱。
因梃击虎,中其项。
虎负狰狞欲迎斗,然项痛,竞不能举。
万乘势一再击之,虎毙矣。
母虎暨虎子相寻至。
万度不能中止,且却且前,又奋鼓生平之勇,纵送格扑,而二虎复接踵而毙于其手。
嗟乎!万夫雄一乡野在下耳,素不识《诗》《书》为何物,亦不识交道为何事,而仓卒间不忍负异姓兄弟之意,卒毙三虎以救其友,其义岂不甚伟?万夫雄亦诚烈丈夫哉!余尝见世之聚首而处者,交同手足之亲,谊比金石之固,设有缓急,即蜂虿微毒,不致贻祸杀人,当其纷纷未定之时,虽夙昔周旋,密迩徒辈,靡不潜迹匿形,鸟飞云散,悄但是不一顾焉。
其视万夫雄为何如也?或云:“一人而毙三虎,颇似不经,殆属乌有子虚之谈。
”噫!诚有之矣!家九宣从泾川来,为余述其事最奇。
亦曾亲见其人,短小精悍。
与之语,意气慷慨,须眉状貌,殊磊砢非凡,飞扬嚣张,犹可想望其打虎时英风至今谰飒云。
盖义愤所激,至勇生焉;即后亦不自知其何以至此也。
从古忠孝节义,蹈水赴火,为人之所不能为,并为人之所不敢为,往往以蚩愚诚朴而得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年(上)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喻国明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微博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当“你‘织围脖’了吗?”成为人们的问候语时,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缺乏意义的无用信息和情绪发泄在微博上时有出现,于是人们有了微博正在被“口水化”、变成“泄愤地”的担忧。
那么,微博会不会被“口水淹没”呢?其实,正如人具有多面性一样,微博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特性是复杂而多面的,而“口水化”只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说法,并未揭示微博特质的全部,更不是微博这种新兴媒体的本质。
大家可能看到一些社会名人借微博论战,其中有激烈的言论。
但这不是微博的本质所必然导致的。
同其他许多网络媒体一样,微博也是网络人格化的一种表现,其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多是由使用的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但是,微博的这些特性,不仅不会阻碍和扭曲人们的交流,反而会起到正面的推动效果。
首先,它的传播是即时便捷的。
其次,它对字数的限制,使得人们的网络表达必须简洁,在有限的篇幅里言之有物。
能不能在140个字里把话说清楚,这对人们的表达习惯提出了新要求。
字数的限制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因为微博沟通是即时互动的,一条微博表达不清楚,可以多发几条来表达。
相比其他的网络工具和传统媒体,微博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比如说QQ等社交网络以“人际关系”为重点,多数是用于熟人之间的沟通;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则以“内容”为重点,最注重“说什么”。
而目前中国的微博则是既以“内容”为中心,同时也辅之以“关系”为架构。
在微博上,我们既可以和朋友交流沟通,还可以靠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大量的陌生“粉丝”。
只要话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普通网友也会拥有众多“粉丝”,反之,名人微博的话题如果毫无新意,也会遭遇门庭冷落。
因此,说微博仅仅是“名人堂”或者“口水化”都不是很恰当的。
我们对微博的发展趋势,要有包容平和的态度。
在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上,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它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其实,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所谓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都是不能违背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1.下列各项,不属于“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依据的一项是()A.微博中的激烈言论是由使用人的性格决定的,而非这种媒体本身。
B.微博的特性促进了即时互动的沟通,对人们的交流起到正面作用。
C.任何媒体都不可能毫无约束,更不能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
D.可以用多条微博表达观点,所以字数限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微博正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B.微博的字数限制会让使用者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话说清楚,言之有物。
C.微博的复杂而多面,恰恰是微博使用者多面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D.由于微博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的信息和过激言论,其发展受到争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微博会以其传播即时便捷的优势推动人们的交流。
B.社交网络重“人际关系”,传统媒体重“内容”,而目前中国微博则在重内容的前提下兼有两种特点。
C.我们要以包容平和的态度对待微博的发展,微博不是名人堂,也不可能被“口水化”。
D.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网友,在微博上要吸引众多的“粉丝”,发起的话题都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5分)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注:①涴:弄脏。
②狃:因袭。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录:抄写B.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质:对质C.服食器用,辄多亡失辄:总是D.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善:友好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A、①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①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②于是渐不信孤C、①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②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D 、①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②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D.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7.课间诗歌阅读:(1)杜甫《阁夜》全诗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慨(3分)(2)赏析颔其中的颔联“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9分)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江:赣江。
帝子:指滕王。
槛:栏杆8、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是由“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4分)9、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
(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1分)1.香远益清,。
2.,,难赋深情。
3.,盖竹柏影也。
4.大雪深数尺,。
5.其业有不精,,,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矣。
6.野芳发而幽香,。
7.戎马关山北,。
8.,千载谁堪伯仲间。
9.,长使英雄泪满襟。
10.,使我不得开心颜。
11.问君能有几多愁?。
12.野哭千家闻战伐,。
13.卧龙跃马终黄土,。
14.千岩万转路不定,。
,。
15.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心理师的杯子郭震海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疲惫了,懒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热烈。
在省城,我要去见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原本学古代汉语,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觉不满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鱿鱼,学起了心理学。
三年后,他“功德”圆满。
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心理咨询所。
据他自己说,生意很火,也有人说他是吹牛,生意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好。
不管如何,他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别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别人。
我们见了面后,他很夸张地张开双臂,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变得比过去油嘴滑舌多了。
在他简易的会客室坐定,我们开始聊天。
他说:“好长时间不见,最近如何?”我说,烦恼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单位那些破事儿……当时我列举了许多。
朋友笑了笑说:“你口渴吗?”我点头,说了一阵子话确实想喝水了。
“咱们喝茶吧。
”朋友说着起身去烧水,并吩咐我说:“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来一个自己用。
”我起身,回头,打开柜门,有点儿吃惊。
这家伙什么时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锈钢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现代的。
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的显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我拿出杯子,又仔细看了看。
这个紫砂杯子的确特别,光滑圆润的外表,看不出一点儿瑕疵,让人爱不释手。
水开后,朋友帮我满上了茶水。
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四周,为这个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几分雅致。
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选择的杯子。
突然他笑了。
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这杯子有问题吗?他说:“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紫砂杯子用呢?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虚,我最不喜欢他这样。
他经常会搞一些在我看来很可笑的心理测试。
比如,他会很随便让你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来判断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是否忠诚;他可以让你随意说一种颜色,或者是动物,判断你一生会有几个情人。
我总觉得,这有点儿恶作剧的意思,或者说就是一种消遣。
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可以列举出很多道理来印证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专著,通篇全是各类测试,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事业的、家庭的等等,据说卖得非常火爆。
“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吗?”他笑着,盯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的样子我说:“必须回答吗?”他说:“是的,这非常关键,所以你必须回答。
”我说:“连白痴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他说:“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吗?”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没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
看到他非常认真的样子,我点头如实说,没有在意。
他说,柜子里放了许多杯子,半年时间,他测试了二百多个人,几乎每个人在选杯子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个紫砂杯子,就因为这个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
而大多数人在选择杯子的时候,忘记了杯子的功能是用来喝水的。
我不解。
朋友说,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杯子。
没有杯子我们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
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
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开心、烦恼都是因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
我当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这家伙几年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白学。
就在我准备向他提一些问题的瞬间,突然发现他用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选的紫砂杯子还要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