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远四中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合集下载

云南省开远四中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云南省开远四中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精品

云南省开远四中2018-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7页,答卷卡8至11页,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第I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各句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的程度。

B.有的城市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太多,显然(供不应求)。

C.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D.这几首乐曲是他的早期作品,当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等量齐观)。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B.近日,各新闻媒体和市民密切关注着三鹿奶粉事件的发展。

据调查结果表明,市场上目前大约有700吨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

C.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D.2018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3.下列有关《氓》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4.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开远市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及答卷卡三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47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卷卡填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选项填入答卷卡选择题答案栏上,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须将答卷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语》为何不是“经”书?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

但始终没有成为“经”。

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

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

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

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

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

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

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

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

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

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

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

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

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

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问本质的相同。

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

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表荣枯。

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

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

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

云南省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是______。

(2)杜牧的《赤壁》中发挥想象以两位女性的命运作结,从反面议论历史的诗句是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4)在《登岳阳楼》中,表明诗人杜甫站在岳阳楼上凭倚轩窗、不禁涕泪交流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

(5)杜甫的《阁夜》中表现千家万户不堪忍受战争之苦的诗句是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正如教科书所说,光彩炫目的广告表现仅仅是冰山一角....,水底之下隐伏着无数的策略和机关。

②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言论多是不刊之论....,错误百出。

③她写戏曲喜欢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所以主人公一出场就以惊人的美丽吸引了观众。

④一个出奇制胜....的决策除了需要天马行空的思维,更需要对市场的科学测评和准确定位,否则再好的创意也只能成为空中阁楼。

⑤因为科学家们处心积虑....地研究,我国的防疫学取得了巨大进步,终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注意。

⑥章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对我们班上五十六个同学都是等量齐观....的,不存在偏心哪一个的情况。

A. ②⑤⑥B. ④⑤⑥C. ①③④D. ①②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乡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B.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现实,使本来就向往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朱光潜,在从理智上认识到改文言文为白话之必要的同时,更从事实上看到了推行白话的可能性,以及白话文学发展的广阔前景C. 野外探险具有极大的风险,仅有“人定胜天”和“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不够,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D. 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 为便于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烦请各位校友先到接待处签名报到.B. 日前惠顾贵公司的网站,得知招聘网络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C. 对于有兴趣投资山乡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D. 金先生早已著作等身,但仍笔耕不辍,他最近又出版了一部拙作.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本套试卷共17小题,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也只有双向进行的交流才是健康的、正常的交流。

秦汉时期在大量引进域外文明的同时,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秦汉以前,中国文明的向外传播多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因而其影响范围相当有限,仅及与周边地区。

而秦汉时期中原文化的传播则远远超过了周边范围。

史载,汉王朝的使者曾到达过安息(伊朗)、犁轩(古罗马)、身毒(印度)、奄蔡(今黑海东北)、条支(今波斯湾西北)等地,他们在扩大汉王朝影响的同时,自然也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了这些地方。

实际上,从考古发现看,秦汉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及影响已大大超过上述范围。

秦汉时期向域外传播的诸多文明中,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当数丝绸、钢铁、冶铸和水利技术等。

据希腊古代学者希罗多德记载:希腊人早就知道以产丝著称的中国。

但是丝绸大量输入西方则是秦汉时期。

20世纪初以来,各国考古工作者在这条路上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丝绸即证明了当年丝绸贸易的兴盛。

而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出土的一件汉锦,其上“登高明望四海”的文字,则充分展示了汉王朝面对世界的恢廓胸襟和无比自信的气势。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冶炼术也在秦汉时期远传到了西方,有关记载表明,安息帕提亚王国马尔基纳地区的首府木鹿,曾是中国优质钢铁的集散地,并以“木鹿兵器”闻名于世。

所谓“木鹿兵器”就是用中国优质钢铁制造的刀剑等兵器,其犀利无比,主要供安息骑兵使用。

在罗马,中国的铁器与丝绸同享盛名。

从非洲东部苏丹境内的古都麦洛埃遗址出土的汉式三足铁鼎可以看出,中国汉代的冶铁术和炼丹术可能已传入罗马统治下的非洲地区。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商人也在东汉时期首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除冶铁术外,汉代的水利灌溉技术也西传到了中亚地区。

【最新2018】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最新2018】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二的语文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这让部分学生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不如试着找些语文试题来写写,提前适应考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46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①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末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①砉然:骨肉相离的声音。

②硎:磨刀石。

(选自《庄子•养生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乃中《经首》之会会:韵律,节奏。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进入。

C .刀刃若新发于硎发:生,出,引申为“磨”。

D.善刀而藏之善:擦拭,揩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庖丁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2分)①合于《桑林》之舞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③牛不知其死也④未尝见全牛也⑤所见无非全牛者⑥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庄子这个寓言于后世形成了如下成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目无全牛等。

2018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8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精心整理2018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诗》风且曀(yì,阴沉而有风;昏暗)”“曀曀其阴”,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

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

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

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终风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

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

霾,在此命重镇率先饱受空气污染,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近年来,霾频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

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

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

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

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

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

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

) 1.B.C.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霾”是大风扬起尘土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如《诗经》中的“终风且霾”和《九歌》中的“霾两轮兮絷四马”。

B.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现在轮到中国的城市了。

这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呼吸阵痛”。

C.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环境与伦敦等饱受空气污染的工业革命重镇相比,明显更具有环保性和田园性。

D.在今天,人类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对付雾霾,还是基本靠“吹”,还得依靠一场大风,“终风且霾”。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2018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2018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2018【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2018》,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一、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邓琮琮、张建伟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

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

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梁思成流泪了。

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

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共产党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

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

共产党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

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

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

城里有哪些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

”高考资源网梁思成先生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并对他进行了详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开远四中2018-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42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

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

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和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

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

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

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

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它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

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体系中的建筑物都是以木材作为结构方式的,方法是用木材作为梁架。

B.梁架是由木材组成的,包括立柱、横梁以及枋、檩等部分,它们有机结合组成“间”。

C.新材料的建筑物,如钢筋混凝土构架的房屋,结构形式符合中国建筑体系特征。

D.中国建筑体系的墙壁不是承重的,只是起割断的作用,可以划分内部的空间。

2、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拱”指由“斗”和“拱”组成的一种房屋结构,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B.“拱”是一种弓形短木,位置在立柱和横梁之间,作用是减少立柱和横梁之间的剪力。

C.“斗拱”这种结构早期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增加牢固性。

D.柱头挑出去的部分可以承受上面的其他结构,比如屋顶、平坐这样重的房屋结构。

3、填入上文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但能展现出本质结构的美丽B.不但在木材使用上有应用C.不但会在木构上得以保存D.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二、课内外古诗文阅读、默写(16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绝.云气,负青天绝:穿越B.此亦飞之至.也至:到达C.故夫知效.一官效:胜任D.而御六气之辩.辩:变化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此小大之.辩也审容膝之.易安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门虽设而.常关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宋荣子嗤笑那才智、品行、道德、能力俱佳的人,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逍遥游是摆脱现实生活中各桎梏之后的精神上达到的绝对自由。

7.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⑴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译文:⑵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8、为什么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诗眼?(3分)9、这首诗体现了李白诗歌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请作一简析。

(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2),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3)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4)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5)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三、课外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4分)最后一张药方立夏习武镇人人习武,连姑娘家都会几手花拳绣腿,小娃娃也学着舞枪弄棒。

却有一人例外,那人就是王小三。

王小三是个外乡人,如果没有一手高超的医术和见人先露三分笑的巴结,不习武的王小三是绝无可能在习武镇站稳脚跟的,他跟习武镇的人实在是大不相同。

习武镇人高大健壮,王小三黑瘦干瘪;习武镇人说话高亢激昂、中气十足,王小三却操一口绵绵软软、叽里咕噜的外乡话。

习武镇人崇尚用拳头说话,谁的拳头硬,就服谁。

所以王小三越和善客气,越让习武镇的人看不起。

不过,习武镇及周边四邻八乡的人离不开王小三,他开的小三药店,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闻名。

那些鼻青脸肿、断胳膊断腿的主儿,在王小三这儿开个药方,推拿敷药十天半个月,又能生龙活虎地出去打打杀杀。

所以小三药店每日车马盈门,任他收费低廉,还是挡不住地成了习武镇数得出来的富户之一。

既是富户,就有人上门借钱。

在习武镇借钱,靠的是拳脚上的功夫。

邻镇的那几个小泼皮,只有几手皮毛功夫,在镇里的其他富户那儿借不到,专找王小三借。

每次泼皮一开口,王小三立马把银两奉上,绝无二话。

镇上的人气不过,合计着要替王小三出头,刚一露话音,王小三就将一双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邻居们顿时兴味索然,不再管他的闲事。

渐渐地,习武镇得健忘症的人多了,拿了药方,敷了药,却忘了带钱,事后还忘了还,王小三也不计较,下次见面,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那日凌晨,老街的榨油作坊突然失火,等到大家发现,火舌已吞噬了整个铺面,老板娘抱着她的小女儿困在后厅尖叫,人们越不过火墙,只能提着一桶桶的水泼上去,却于事无补。

这时,只听对面小三药店的木门“吱呀”一声,一个瘦小的人形呼地蹿过街面,一个鹞子翻身,灵巧地跃上了临近的屋顶。

不等人们回过神来,王小三已手提两人出现在屋顶,轻松落下。

将她们放下后,他再次跃上屋顶,手劈脚踢,硬是将周围房子的椽条全部挪开,防止了火势的蔓延。

第二天,小三药店的门外大清早就齐刷刷站着那帮泼皮,他们是来还钱的,王小三眯眯笑着收下了。

他们却还不肯走,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咚咚响,求王小三收他们为徒,王小三决计不肯,把一双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初秋的天气渐渐有了凉意,习武镇来了一个陌生中年男子,一路打听来到小三药店。

王小三一见此人,顿时面如死灰。

那人并不说话,只伸手在墙上轻轻一按,墙上立刻出现五个深深的指印。

王小三也没说话,伸出手,在那指印上轻轻一抹,指印不见了,只看到一块凹进去的墙面。

那人面色一沉,扭身就走,绝尘而去。

王小三长舒一口气,依旧做他的药店掌柜,脸上的笑意却渐渐地浓了。

转眼又过了两年,一须髯皆白的老者寻到药店,叫一声习武镇人从没听到过的陌生名字。

王小三呆了半晌,还是应了,走到老者面前,低头说:“来吧。

”老者在王小三肩膀上重重一拍,然后仰天长笑一声,摇摇晃晃走了。

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

王小三从此一病不起。

习武镇人络绎不绝地来看他,有血气方刚的,摩拳擦掌要王小三说出老者是谁,他们练好武功帮他寻仇。

王小三虚弱地摆着手:“是我犯大错在先啊!当时年少轻狂,苟且偷生这些年,足矣。

”习武镇人哀哀叹息。

“以后我们有了伤痛,又去哪里找你这么好的医生啊?”王小三手指药柜最上一格:“那里有一张药方,乃根治一切伤痛之良方,等我走了,你们拿出来看吧。

”说完,便溘然而逝。

那张药方,一直被恭恭敬敬挂在习武镇的祠堂。

据说,看过药方的人,从此很少有错筋动骨之伤。

11、小说前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极力叙写王小三对人的和善客气?请作简要分析。

(3分)12、为什么说“王小三站在那儿,汗如雨下,面色却出奇地平静”?(3分)13、试分析小说中王小三这一人物形象。

(4分)14、小说的题目“最后一张药方”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要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4分)第II卷(运用题共5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人才辈出精减机构发人深省望风披靡B 如法炮制稳操胜卷命途多舛头昏脑胀C 名人提词买椟还珠云销雨霁眉青目秀D复习提纲相辅相成东隅已逝人情世故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