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的香草

合集下载

《离骚》中“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

《离骚》中“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
是有待 商榷 的 。
梁文 勤在 《 香花 芳草 的深层世 界一 离骚 芳草意 象群的 多重 喻 指》 中认 为 : 《 离骚 》 中的香 花 芳 草具有 多 重 喻指 : “ 我 ”之 美 德修 能 、 质 变的 人才 、 贤 臣及君 土 。从 修辞 层而 看 , 芳 草意 象与其 深 层喻 指之间 是一对 多的关 系 ; 隐喻和 转 喻是芳草 多重喻 指的实 现机 制 。从 语义层 来分 析 , 芳草 之芬芳 暗示 了其喻 指对象之美 好 。
《 离骚》中 “ 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
文史 纵 横
《 离骚 》中 “ 香草 "意象的研究概述
孙 晓榴
( 南通 市 广播 电视 大学 江 苏 南通
2 2 6 0 0 6 )
【 摘 要 】 文章对我 国古代伟 大爱国诗 人屈原的经典代表 作 《离骚 》中采用大量的 “ 香草 ”意象的研 究成果进行 综述: 第一 , 古代研 究认 为屈 原 “ 讽 君子 小人 , 则引香草恶 鸟为比” , 通过香草 的描 写抒发 自己愤世 嫉俗的情感 ; 第二 , 近代研 究认 为, 《 离骚 》中的香草 美人是
1 、 文 本 分 析 研 究

古代 关 于 “ 香草 ”意 象的研 究—— “ 譬喻 说 ”
王逸在 《 楚辞 章句 》 中评论 《 离 骚》 : “ 《 离骚 》 之文 , 依《 诗》 取 , 引类 譬喻 , 故 善鸟香 草 , 以配 忠贞 ; 恶禽 臭物 , 以比谗 佞 : ”作者认 为 《 离 骚》 中采用 了 《 诗经 》 “ 比” 、 “ 兴” 手法 , 用“ 香草” 来 比喻 “ 忠贞 ” , 以 “ 臭物 ”比 喻小 人 , 王逸 从 忠君 的思 想 来 阐述 香 草的 意象 , 关 于 这种 说法 得到 了后 世学 者的 认可 , 很多 学者 都是 基于 王逸 的理论 进 行香 草意象 的研究 。其 中 , 诗人 白居 易在评论 《 离骚 》 时, 这样说 道 : “ 讽 君 子J . I 、 人, 则 引香 草恶 乌为 比 ” , 可见 白居 易 诗继 承 了王 逸 的学 说理论 。 朱熹认为 《 离骚 》 中的 香 草诗 , 暗 含 了作 者 情 感的 抒发 , 朱煮 发展 了 王逸 的观点 , 认 为香 草不 仅寓 意忠君 , 更 是一 种情 感的 象征 , 将香 草的譬 喻内 容进一 步发 展 。 梅 尧 臣在研究 《 离骚 》中的香 草意象 时写道 : “ 屈 原作 《 离骚 》 , 自哀 其 志 穷 , 惯世 嫉 邪意 , 寄在 草 木 虫 ” , 这 里将 香草 象 征 的情 感更 加 具体 化 , 认 为屈 原将 “ 惯 世 嫉 邪意 ”的情 感融 入 香草 之 中 , 通过 香草 的描 写抒发 自己愤 世嫉俗 的情 感 。 王世 贞 在 《 艺苑 卮 言 》中 提 到 : “ 《 骚 》赋 虽 有 韵之 言 , 其与 诗 文, 自是 竹之 与草 木 , 鱼 之与 鸟兽 , 别 为一类 , 小 可偏 属 。《 骚 》辞所 以总杂重复, 兴与 寄 不 一 者 , 大 抵 忠 臣怨 夫 , 恻怛深至, / J \ 暇致 诠 。 亦其 乱其 叙 , 使 同声者 自寻 , 修 隙者难 摘耳 。今若 明 白条 易 , 便 乖厥 体。 ”他 主 要是 从 文学 艺 术创 作 的角 度对 香 草 意象 进行 分 析 , 屈原 生 活在 战 国时 期 , 是 中国 古代 建社 会诸 国 并 存的 历 史时 期 , 当 时 的政 治和 社 会形势 比较 复杂 , 他 认为 屈原之 所 以通过 香草 来 象征 自 己的 情感 , 是 因为现实 的原 因 。他 的思想 跟先前 学者 的 “ 忠君 之说 ” 产生 了很大 的差 异 , 是研 究文 学的~ 大突破 , 具 有重要 意义 。

《离骚》中“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

《离骚》中“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

《离骚》中“香草”意象的研究概述摘要:《离骚》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杰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屈原在创作《离骚》时,运用了大量香草意象,这些香草意象成为《离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楚辞的重要特点之一。

《离骚》中的香草意象在楚辞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离骚》的一个重要特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离骚》中“香草”意象展开重点赏析。

关键词:《离骚》;“香草”;意象1引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其所塑造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其“香草”意象,成为后人争相吟诵的文学经典。

屈原用香草形象表达了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崇高理想,表达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的高洁人格。

通过《离骚》,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也可以看到屈原在追求理想时的执着追求、顽强不屈;也可以看到屈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他在为自己理想奋斗时,不断探索真理,表现出他对自由精神的执著追求。

2《离骚》中“香草”意象的赏析2.1 象征政治理想《离骚》中的香草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含有深刻的政治内涵。

屈原的《离骚》,以“香草”为媒介,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屈原在其作品中寄托了自己追求理想政治的强烈愿望。

《离骚》中用香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楚国前途和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他对自己理想政治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诗人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所产生的强烈情感。

首先,香草意象象征着诗人在楚国实行“美政”的政治理想。

他在作品中写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意思是说:“众人嫉恨我之美貌,谣言说我以不正经而淫荡,以我被称为‘善淫’而获得更多人喜爱”。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美政”,以“美政”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所以诗人用香草来比喻自己,表现出自己政治上的纯洁和高尚,是一种内心美的象征。

《离骚》中所写的香草就是一种内心美。

香草美人_香草美人典故

香草美人_香草美人典故

香草美人_香草美人典故香草美人典故①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

②称《离骚》之辞。

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它又是与楚国地力文文化紧密相关的。

香草美人是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

香草美人解析xiāng cǎo měi rén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典故出处: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成语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成语举例:清·龚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

”感情色彩:中性词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忠贞贤良之士成语结构:联合式香草美人接龙香草美人→ 人不自安→ 安安合适→ 适材适所→ 所当无敌→ 敌变我变→ 变动不居→ 居安虑危→ 危辞耸听→ 听谗惑乱→ 乱蝶狂蜂→ 蜂虿有毒→ 毒赋剩敛→ 敛锷韬光→ 光采夺目→ 目别汇分→ 分浅缘薄→ 薄唇轻言→言必有中→ 中风狂走→ 走骨行尸→ 尸骨未寒→ 寒蝉僵鸟→ 鸟钞求饱→ 饱谙世故→ 故步不离→ 离本趣末→ 末路穷途→ 途穷日暮→ 暮楚朝秦→ 秦关百二→ 二八佳人→ 人才辈出→ 出榜安民→ 民胞物与→ 与人无争→ 争长竞短→ 短兵接战→ 战火纷飞→ 飞必冲天→ 天宝当年→ 年方弱冠→ 冠屦倒施→ 施不望报→ 报本反始→ 始料所及→ 及锋而试→ 试才录用→ 用兵如神→ 神安气定→ 定乱扶衰→ 衰草寒烟→ 烟波钓徒→ 徒陈空文→ 文炳雕龙→ 龙标夺归→ 归根到底→ 底里深情→ 情不可却→ 却病延年→ 年丰时稔→ 稔恶藏奸→ 奸臣当道→ 道傍之筑→ 筑舍道傍→ 傍观必审→ 审几度势→ 势不得已→ 已陈刍狗→ 狗傍人势→ 势不俱栖→ 栖冲业简→ 简单明了→ 了不长进→ 进谗害贤→ 贤才君子→ 子不语怪→ 怪诞不经→ 经纶济世→ 世代相传→ 传柄移藉→ 藉草枕块→ 块儿八毛→ 毛宝放龟→ 龟鹤遐寿→ 寿比南山→ 山包海容→ 容当后议→ 议不反顾→ 顾彼失此→ 此动彼应→ 应变将略→ 略不世出→ 出尘不染→ 染苍染黄→ 黄尘清水→ 水碧山青→ 青出于蓝→ 蓝田出玉→ 玉惨花愁→ 愁肠百结→ 结不解缘→ 缘波讨源→ 源深流长→ 长安少年→ 年复一年→ 年富力强→ 强嘴拗舌→ 舌敝唇焦→ 焦熬投石→ 石沉海底→ 底死谩生→ 生不逢时→ 时变是守→ 守常不变→ 变风改俗→ 俗不可医→ 医时救弊→ 弊车羸马→ 马齿加长→ 长才短驭→ 驭凤骖鹤→ 鹤背扬州→ 州官放火→ 火传穷薪→ 薪传有自→ 自拔来归→ 归华别业→ 业精于勤→ 勤兵黩武→ 武不善作→ 作壁上观→ 观变沉机→ 机变如神→ 神安气集→ 集思广议→ 议论纷错→ 错彩镂金→ 金榜挂名→ 名不常存→ 存而不论→ 论辩风生→ 生不如死→ 死败涂地→ 地崩山摧→ 摧锋陷坚→ 坚壁不战→ 战胜攻取→ 取长补短→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 三百瓮齑→ 齑身粉骨→ 骨颤肉惊→ 惊才绝绝→ 绝壁悬崖→ 崖岸卓绝→ 绝不护短→ 短吃少穿→ 穿壁引光→ 光彩夺目→ 目不别视→ 视白成黑→ 黑白不分→ 分所应为→ 为而不恃→ 恃才傲物→ 物腐虫生→ 生不遇时→ 时变之应→ 应变随机→ 机不可失→ 失旦之鸡→ 鸡肠狗肚→ 肚里蛔虫→ 虫臂拒辙→ 辙环天下→ 下阪走丸→ 丸泥封关→ 关怀备至→ 至诚高节→ 节变岁移→ 移编绝简→ 简断编残→ 残暴不仁→ 仁浆义粟→ 粟陈贯朽→ 朽戈钝甲→ 甲乙丙丁→ 丁丁当当→ 当场出丑→ 丑类恶物→ 物阜民安→ 安安静静→ 静不露机→ 机不容发→ 发短心长→ 长才广度→ 度日如年→ 年高德韶→ 韶光淑气→ 气傲心高→ 高岸深谷→ 谷父蚕母→ 母慈子孝→ 孝悌力田→ 田夫野老→老八辈子→ 子承父业。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楚辞》中的"香草美人"的说法大约是来自《楚辞》原文中的,如《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一般来说,"香草美人"主要是指《楚辞》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主要在于它具有政治抒情的意味。

正如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所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所论当否,姑置不论。

但由此可知"香草美人"在作为《楚辞》中一种表现手法的意义上,大抵是要象征诗人的政治理想与高尚人格。

这种意义上的"香草美人",最典型的主要存在于《离骚》《九章》以及《远游》等几篇中。

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的意象美人、香草了。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屈原很多时候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形象生动,符合当时的情境。

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王逸说:“女以喻臣。

”李陈玉认为:“言求女者,求贤君之譬也。

”我认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内外美统一的女子。

屈原想寻求一个与自己一样既有美好之心灵又有动人之仪表的女子,来陪伴自己,安慰自己。

然而找来找去,总不能如愿。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在诗人眼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

”张德纯说:“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

离骚中香草

离骚中香草

《离骚》中的香草
既替余以蕙纕兮 蕙-佩兰(薰草)


蕙-佩兰(薰草)
又 申 茝 之 白以 芷揽 茝
-


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俗草 为 留 称。 就 夷 马杜 是 , 蹄衡 辛 一 香, 夷 种 ,与 。 楚 可葵 揭 地 入的 车 产 药样 , 的 。子 一 香 相种草 似楚, 的地也 香产有 草的人 ,香认
菌 茝杂 桂 申 , 椒 与 桂 菌 的 桂 一 兮 种 , , 岂 白 维 花 纫 黄 夫 蕊 蕙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 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 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 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 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在诗人眼 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 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 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追求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 “兰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 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属。”这充分说明了香草 的喻义。
畦 留 夷 与 揭 车 兮 , 杂 杜 蘅 与 Nhomakorabea 芷 ;
紫木 夕 玉兰 揽 兰, 、即 洲 望辛 之 春夷 宿 花, 莽 别 名
朝 搴 阰 之 木 兰 兮
可宿夕朝 入莽揽搴 药 , 洲 阰 。 即之之 紫宿木 苏莽兰 , 兮
申杂 申 椒椒 ,与 楚菌 地桂 的兮 , 花岂 椒 维 。
纫 夫 蕙 茝

《离骚》——香草美人

《离骚》——香草美人

• 1)喻明君 • 2)喻贤臣 • 3)喻自己
美人
•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 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 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 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 ——【汉】 王逸《离骚》序
• 关照自然,天人合一
• ——李商隐《无题》
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指出:“ 此等诗 , 似寄情男女, 而世间君臣朋友之间, 若无此意, 便泛泛与陌路相似 ,此非粗心人所知。”
练习
• 《洛神赋》——曹植 ✓讲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但“人神殊途”,他们的
爱情注定不会长久。其实曹植并非真想描述这样一个失 败的爱情故事,他只不过假托这样一个娴熟、善良的女 子比喻君王,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进而达到托 寓身世,表明心迹的目的。
香草美人
• 渊源
• 神巫文化。《尚书》中提到:“至治馨香 , 感于神
明”,古人认为神灵比较喜爱香草,所以香草就成为 古代巫术祭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当时的楚国巫风 很重,连楚怀王都曾“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 却秦师”(《汉书·郊祀志》)。
• 楚人用香草祭神祈福,驱邪避凶的习俗说明其在宗教 或祭祀中的特殊意义,理所当然,这也为屈辞香草意 象的形成提供了文化背景。
• 渊源
香草美人
• 《诗经》——香草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
✓ 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
✓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
“舜华”“蔓草”等各种花草,用以比喻人的容颜。
《诗经》——怨妇
✓ 《氓》
香草
• 芰荷、白芷、兰椒、芙蓉、江蓠、菌桂

香草美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香草美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香草美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香草美人”:《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着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选,但它们又是上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的。

这些较为原始的楚地民间文化中的文学意象不但被屈原借以描述现实,同时也帮助屈原进入古代神话或原始宗教的情境之中,通过对来自历史和人类心灵深处的自由和激情的体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

【资料拓展】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编撰者刘义庆。

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它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

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嗒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2、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3、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木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高。

因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所居书斋名玉茗堂,四剧中都有描写梦境的情节而得名。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I﹑理解《离骚》的准确含义及英语译文,理解“香草美人”的含义,为赏析译文打下基础:“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

“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从屈原的全部作品及作品中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整体认识问题,暂时逃离骚乱的楚国,这就是‘离骚’。

”通常译为“Sorrow After Departure”.有译为“On Encountering Trouble”。

也可以直接写“Li Sao”.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在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从以上对屈原德行文采之评价,我们似乎可以闻到远古飘来的淡淡的芬芳。

诸如以上谈到香草香木的诗句,不下六、七十句,种类约有三十种之多。

他一再以兰蕙等香草来显扬君子修身养性所追求的「明德之香」。

II﹑了解屈原生平,以把握《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的背景。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

诗人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

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如下列诗句中英文的比兴意义: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芬芳香草比品德高尚。

I make a belt of grasses sweet ,oh!And add to it clovers and thymes.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众女嫉妒比小人诽谤。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离骚》中的两大意象“香草”“美人”解读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离骚》中的两大意象“香草”“美人”解读

《离骚》中的两大意象“香草”“美人”解读《离骚》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点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

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离骚》对自己的上下求索有出色的描写。

第一次远逝历经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

第二次远逝,由于目睹故国而不忍离去。

对这两个情节的理解,一般根据“灵氛”所言“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认为象征屈原试图离开楚国另寻可以实现自己理想之处,但由于对宗国的留恋而终于不能成行。

这两次远逝中都有十分壮丽的场景,试看这一段的描写: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望舒先驱,飞廉奔属、凤凰承旂、蛟龙为梁,在这些神圣形象的支持下,屈原显得如此从容、自由,他伟岸的人格也更加光辉灿烂。

屈原与香草的神情——兼论《离骚》中的香草意象

屈原与香草的神情——兼论《离骚》中的香草意象

屈原与香草的神情——兼论《离骚》中的香草意象摘要“香草”意象在《楚辞》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而在《离骚》中尤甚。

香草是屈原的精神人格和价值取向的寄托,是其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信仰。

楚文化的深厚积淀影响着屈原对香草的神情,并在个中融入了“洁与不洁”的宗教经验。

主题词屈原香草楚文化《离骚》一个芳香异彩的奇幻世界:“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江离、辟芷、兰、木兰、宿莽、申椒、菌桂、留夷等等,这些植物香草充斥在《离骚》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袭人的香气,鲜花的簇拥,仿佛进入一个植物的王国。

而这,都是屈原钟情于香草的结果。

1.香草:灵魂归宿屈原的作品中,不仅展示了屈原自身的政治遭遇和人格魅力,同时还把楚国历史的、现实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生活的全部更集中的表现出来。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司马迁对他的高度评价,说明屈原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文弱书生,在政治外交上也颇高的才能。

总的来说,屈原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教养,并怀揣政治梦想的伟大诗人。

《离骚》中提到: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深感国家的危急状况,并积极地想用革新政治挽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可是“党人”之“偷乐”,路幽昧而险隘!楚王也不明时非,尽信谗言,反反复复,置国家危难于不顾。

此时,“全世界都是他的对立面:楚王不信任他,党人排挤打击他,他培养的人才随波逐流倒向敌人一边,普通老百姓不理解他,女嬃、灵氛、巫咸等人也只是同情他,劝他去国或随大流。

”[1]屈原内心孤独无助,他宁愿孤独一世,在他孤独中求得求仁。

屈原“上下求索”:抠闾阖、游春宫、求宓妃、见佚女、灵氛占卜、巫咸降神、旧乡临睨、仆马悲怀。

可是,最后竟是博大九州,无与我同心之女!草木零落、众芳芜秽,使屈原郁结于心,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兮,今直此为萧艾,使屈原悲痛欲绝。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

赏析屈原英汉《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I﹑理解《离骚》的准确含义及英语译文,理解“香草美人”的含义,为赏析译文打下基础:“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

“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

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从屈原的全部作品及作品中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整体认识问题,暂时逃离骚乱的楚国,这就是‘离骚’。

”通常译为“Sorrow After Departure”.有译为“On Encountering Trouble”。

也可以直接写“Li Sao”.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贤良之士,在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从以上对屈原德行文采之评价,我们似乎可以闻到远古飘来的淡淡的芬芳。

诸如以上谈到香草香木的诗句,不下六、七十句,种类约有三十种之多。

他一再以兰蕙等香草来显扬君子修身养性所追求的「明德之香」。

II﹑了解屈原生平,以把握《离骚》诗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的背景。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

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

诗人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

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如下列诗句中英文的比兴意义: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以芬芳香草比品德高尚。

I make a belt of grasses sweet ,oh!And add to it clovers and thymes.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众女嫉妒比小人诽谤。

香草美人在离骚中的句子

香草美人在离骚中的句子

香草美人在离骚中的句子以下是 8 条关于香草美人在离骚中的句子及例子:1.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就好像我们精心挑选喜欢的饰品来装扮自己一样,屈原用这些香草来突显自己的高洁品格呀!- 例子:你看人家屈原,那真是把江离、辟芷、秋兰当作宝贝,就像咱出门精心戴上漂亮项链一样,这感觉,多棒!2.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哇塞,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生活,不就像我们有时会追求那种浪漫小情调吗?- 例子:哇,屈原早上喝木兰坠露,晚上吃秋菊落英,这不就跟咱们偶尔想要来点特别的,比如在海边看日落喝果汁一样嘛!3.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简直太有创意了吧,把芰荷芙蓉做成衣服,不就类似我们发挥奇思妙想去搞个独特的装扮吗!- 例子:嘿呀,屈原用芰荷做衣服,芙蓉做裙子,那感觉就像咱突发奇想给自己搞个超级独特的造型去参加派对一样!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哎呀,那些人嫉妒屈原的出众,就像有些人嫉妒别人优秀一样,真让人无奈啊!- 例子:瞅瞅,那些人因为屈原优秀就嫉妒,还造谣,这跟咱有时候看到别人厉害就酸人家不是一样嘛,真无语!5.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是多么细腻的情感呀,不就像我们担心时光流逝,美好不再一样嘛!- 例子:你想想,屈原担心草木凋零、美人老去,咱不也常常感叹时光太快,害怕自己青春不再嘛!6.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即便身处复杂的环境,但屈原的美好品质依然未变,这多像我们坚持自我的样子啊!- 例子:屈原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自己的品质,这和咱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坚持做自己不是很像嘛!7.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这是多么独特的行为呀,就如同我们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来展现不一样的自己一样!- 例子:哇哦,屈原弄木根结茝,穿薜荔落蕊,多有个性,咱有时候不也会做些特别的事让自己与众不同吗!8.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屈原这遭遇,真的太让人心疼了,就好像我们莫名其妙被冤枉一样!- 例子:你瞧,屈原无端被这样对待,这不就跟咱好端端的却被人误解冤枉一样嘛,也太惨了!我的观点结论:香草美人在离骚中真的是非常独特且充满魅力的元素,通过这些句子,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屈原的情感和品格,也能从中找到与我们生活的共鸣之处。

中国文学史--《离骚》简述题

中国文学史--《离骚》简述题

中国文学史--《离骚》简述题1.简述《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

答:《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二字,司马迁认为是遭遇忧患的意思,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

”而王逸则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骚》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到“岂余心之可惩”,写其“美政”理想和坚贞情操:后一部分极其幻漫诡奇,表现其苦闷、彷徨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主要内容是其美政理想和身世之感,“美政”主要指明君贤臣共兴楚国,屈原主张两美必合,还与他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离骚》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首先,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他那傲岸的人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

其次,香草美人的象征和意象。

这是屈原的创造,又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后者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还有,《离骚》中的比兴开始将物与我、情与景融合起来,从而使物具有象征的性质,情具有更具体的寄托。

再次,在诗歌形式和语言上的创新。

《离骚》学习借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还吸收了当时新体散文的笔法.从而增强了诗句的容量和表现力,此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尤其是对“兮”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屈原列传解释美人香草的句子

屈原列传解释美人香草的句子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香草美人是一个自带流量与浪漫标签的文学名词,而屈平则是香草美人意象的首创者。

香草美人意象在《楚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抒情风雅的《离骚》,还是庄重典雅的《九歌》,抑或是深婉韵致的《九章》,都充盈着香草美人的意象。

可以说,整部《楚辞》都被香草美人的意象的浸染。

被香草美人意象勾勒、点染、描绘的《楚辞》,呈现出唯美动人的意境,也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浪漫画卷。

若按照香草美人的出镜率计算的话,香草美人的意象在《离骚》中出现的频率毋庸置疑是最高的。

其实,“香草”与“美人”在《离骚》中也是两个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意象。

《离骚》文中诗人佩戴香草的句子

《离骚》文中诗人佩戴香草的句子

《离骚》文中诗人佩戴香草的句子《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作品,那么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分别有哪些与佩戴香草有关的诗句?如果你想知道可别错过这篇文章哟!佩戴香草的句子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③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④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⑤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作品背景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

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

《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

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离骚》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

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但这并不足信。

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作品鉴赏】《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

它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中的香草
既替余以蕙纕兮 蕙-佩兰(薰草)


蕙-佩兰(薰草)

-

申 之
白以
芷揽



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俗 称 马 蹄 香 , 可 入 药 。
草 。 杜 衡 , 与 葵 的 样 子 相 似 的 香 草 ,
为 就 是 辛 夷 。 揭 车 , 一 种 楚 地 产 的 香
留 夷 , 一 种 楚 地 产 的 香 草 , 也 有 人 认
畦 留 夷 与 揭 车 兮 , 杂 杜 蘅 与 芳 芷 ;
紫木夕 朝
玉 兰 、 望
兰 , 即 辛
揽 洲 之
搴 阰 之
春夷宿 木
花,莽 兰
别 名

可宿夕朝 入莽揽搴 药,洲阰 。 即之之
紫宿木 苏莽兰 ,兮
申杂
椒 , 楚
申 椒 与 菌
地桂
的兮
花 椒茝
菌杂
桂申
, 桂 的 一 种
椒 与 菌 桂 兮 ,
,岂
白维
花纫
黄夫
蕊蕙
。茝
《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从字面意 思来看就是像草一般朴素,这些香草作为装饰, 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 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 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在诗人眼 里,各种香草显得那么可爱,诗人爱香草几乎到 了成癖的程度,他把它们佩戴在身上。
诗人对香草美人的追求,不仅表现了对人类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追求
王逸说:“行清洁者佩芳。”张德纯说:“兰 芳秋而弥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 取譬甚繁,指各有属。”这充分说明了香草的喻 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