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考研总结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
遥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通过使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对于想要深入研究遥感技术的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遥感专业考研题库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遥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从遥感的定义出发,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遥感和现代遥感的区别。
2. 遥感数据的分类和获取方式:介绍遥感数据的分类,如光学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等,以及获取方式,如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
3.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讲解如何解译遥感图像,包括图像增强、特征提取等方法,并介绍遥感在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4. 遥感平台和传感器:介绍不同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1. 遥感数据预处理:讲解遥感数据预处理的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以及常用的预处理软件和方法。
2. 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介绍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等,以及常用的分类算法。
3. 遥感数据融合:讲解不同遥感数据的融合方法,如光学和雷达数据的融合,以及融合后的应用。
4. 遥感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介绍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如变化检测、时序分
析等,以及如何建立遥感模型进行预测和模拟。
第三部分: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
1. 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讲解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水质监测、土
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
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光学、电子、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遥感基础知识:考生需要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等。了解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如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红外遥感等的特点和应用。
2.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考生需要掌握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融合、图像分类等。了解不同遥感图像处理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如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PCA(主成分分析)等。
3. 遥感数据解译与应用:考生需要了解遥感数据的解译原理和方法,包括地物解译、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等。熟悉遥感数据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考生需要了解遥感与GIS的关系和应用。熟悉遥感数据在GIS中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遥感影像的配准、遥感数据与地理数据的融合等。
5. 遥感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考生需要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
趋势,掌握遥感技术在农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应用。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提高自己的遥感科学与技术水平:
1. 学习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掌握遥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2. 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了解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3. 利用开放的遥感数据集进行实践操作,熟悉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过程。
4. 多做习题和实验,加强对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
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广泛涵盖地球观测、信息提取和数据分析的跨学科领域。考研方向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遥感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及相关的就业领域:
1.遥感信息工程:
研究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工程技术。
就业方向: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司、环境监测机构、卫星遥感公司等。
2.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
研究遥感数据的处理算法、图像分析、空间信息技术等。
就业方向:地理信息科研机构、遥感软件开发公司、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等。
3.卫星遥感技术:
研究卫星遥感系统、传感器技术、卫星数据获取与处理。
就业方向:国家航天局、遥感卫星制造公司、科研院所等。
4.环境遥感与资源调查:
研究遥感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就业方向:环境保护部门、矿产资源开发公司、生态监测机构等。
5.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
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领域的应用。
就业方向:城市规划部门、地理信息科技公司、农业规划机构等。
6.大气遥感:
研究大气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
就业方向:气象局、环境保护部门、空气质量监测公司等。
7.水资源遥感:
研究水资源监测、水质遥感等方面的技术。
就业方向: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公司、水环境研究机构等。
8.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研究遥感在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就业方向:全球环境研究中心、科研院所、国际环境组织等。
9.激光雷达遥感:
研究激光雷达技术在地球观测中的应用。
就业方向:地质勘探公司、林业资源管理机构、激光技术公司等。
北大遥感考研380
北大遥感考研380
北大遥感考研380是许多遥感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考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准备和努力。北大作为中国顶级的大学之一,其遥感专业更是备受推崇。
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遥感备考资料非常重要。首先,要对遥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包括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的应用等。其次,要选择一些经典的遥感教材进行学习,可以参考一些北大遥感专业教授推荐的书籍进行阅读。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遥感培训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除了理论学习,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一些遥感软件进行实际的操作,比如ENVI、IDRISI等,通过处理真实的遥
感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译能力。同时,还可以参与一些遥感项目或实验室的研究,积累实际经验。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做题练习。可以通过解析真实的考研试题来了解考点和出题思路,并进行自主的练习和总结。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备考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学习节奏。考研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和毅力。要保持每天的学习时间和计划,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总之,北大遥感考研380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挑战。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准备,才能最终实现这个梦想。希望每个准备考研的学生都能勇敢面对,取得优异的成绩。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概括_考研
名词解释
1. 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一般指的是电磁波遥感.p1
2. 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p1
3. 干涉:有两个(或以上)频率、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的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叉区域某些地方震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成为干涉。P2
4. 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P2
5. 电磁波谱:不同电磁波由不同波源产生,如果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就能得到电磁波谱图p2
6. 绝对黑体(黑体):如果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P4
7. 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和单色吸收之比,等于同一温度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8. 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的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P6
9. 太阳光谱辐照度: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该值随波长不同而异。
10. 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P10
11. 米氏(Mie)散射:如果介质中不均匀颗粒与入射波长同数量级,发生米氏散射。P10
天津市考研地理信息科学复习资料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天津市考研地理信息科学复习资料遥感技术
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空间数据收集、整合、分析和展
示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遥感技术是地理信息
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重点分析天津市考研地理信息科学
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或无人机等远离目标地的传感器,通
过接收和记录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能量,并将其转化为
图像和数字数据。在地理信息科学中,遥感技术有很多应用。下面将
从地表覆盖分类、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分析天津市考研地理信
息科学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地表覆盖分类
遥感技术在地表覆盖分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
和处理,可以对天津市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进行精确的分类和
监测。这为天津市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天津市的耕地面积变化。通过不
同日期的遥感图像,可以比较出不同农作物的增长情况,并有效预测
农作物产量。这对于天津市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通过获取遥感图像,可以监测天
津市的陆地、大气和水体等环境因子。这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天津市的空气质量。通过获取的遥感
图像中的气象要素数据,可以推测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这对
于天津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通过获取高清晰度遥感
影像,可以对天津市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进行详细的分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考研方向是什么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考研方向是什么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考研方向是什么
1.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学信息工程(主题代码:081603)就是要科学地研究地图图形的运用、它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获取空间信息、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手柄、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
2.测绘工程(专业硕士)
测绘工程,测量空间、各种地球信息和绘制各种地形图。以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以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非常广泛,它主要包括各种表面特征、地貌与地下地质构造、水文学、矿床等,像山川、河流、房子、路、植被等。通常是在一块土地被开发或一个大项目被建造之前,地形图必须由测绘工程师测绘,并提供其他信息,然后你就可以做决定了、规划设计等,所测绘是非常重要的。
3.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与遥感(主题代码:081602)是测绘科学技术的一级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属于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它是在地球表面和环境上使用非接触成像和其他传感器、其他目标或过程获得可靠的信息,并记录、测量、分析与表达科学与技术。
4.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主题代码:081601)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测绘科学技术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也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本课题以精密工程测量为基础、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空间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是多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和解决各种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大型工程测控理论与监测技术的'建立。
拓展阅读: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备能力
遥感(RS)考研总结
遥感科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遥感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 遥感技术
以摄影方式或非摄影方式获得被探测目标的图像或数据的技术。
3.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传播的过程就是电磁波。4.电磁波普
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者递减顺序的排列。
5.绝对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6.辐射温度
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7.太阳常数
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8.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9.发射率
是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
10.光谱反射率
是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ρ=Eρ/E,这个反射率是在理想的漫反射的情况下,整个电磁波长的反射率。
11.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称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卫星轨道参数 :用来描述在空间中的卫星轨道的具体形状位置,并可以用这些常数递推出卫星在过去或将来的位置。最常用的是开普勒轨道常数,即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幅角ω、轨道倾角i、卫星轨道的长半轴a、卫星轨道的偏心率e、近地点角距w。
遥感真题(师大考研)
遥感真题(师⼤考研)
⼀、名词解释
1、(1)太阳常数:⼀个描述太阳辐射能流密度的物理量。它指在⽇地平均距离处,单位时间内,
垂直于太阳射线的单位⾯积上,所接收到的全部太阳辐射能,其数值为1.36×10-3W/m2。
2、(1)⿊体:⼀个假设的理想郎伯源,既是完全的吸收体,⼜是完全的辐射体
3、(1)维恩位移定律:描述了物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表⽰为λmax= A/T。A
为常数,取值为2898µm·K。
4、(1)⼤⽓窗⼝:⼤⽓吸收较弱,透过率较⾼的波段。
5、(1)瑞利散射:当引起散射的离⼦直径远⼩于⼊射电磁波波长(d<<λ)时产⽣的散射,是
⼀种各向同性散射,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
6、(1)地表粗糙度:⽤以描述地⾯⼏何形态对⼊射电磁波反射特性影响的参数,是⼊射波长的
函数。
7、(1)光学厚度:描述介质对⼊射电磁波吸收强弱的物理量。定义辐射强度衰减到1/e时的光
学厚度为1。
8、(1)漫反射:当⼊射能量在所有⽅向均匀反射,即⼊射能量以⼊射点为中⼼,在整个半球空
间内向四周各向同性的反射能量的现象。⼜称为郎伯反射。
9、(1)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来⾃i⽅向地表辐照度的微增量与其所引起的r⽅向上反射辐射
亮度增量之间的⽐值。它描述了地物⽅向性反射的这⼀特性。
10、(2)地物反射波谱:⽤以表⽰地物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特征的⼀种⼆维曲线。
11、(3)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以某⼀特定周期以经线轨道运⾏,这个周期使得卫星到达每⼀地区
上空时的太阳⾼度⾓都相同。
12、(3)⾼光谱:指成像光谱仪能获得整个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波段的多⽽很窄
遥感科学与技术学学科总复习提纲(广西考研)
遥感科学与技术学学科总复习提纲(广西考
研)
一、遥感概述
1.1 遥感定义与基本原理
1.1.1 遥感定义及发展历程
1.1.2 遥感数据获取方式与分类
1.1.3 遥感基本原理:辐射传输、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与解译 1.2 遥感数据与卫星平台
1.2.1 遥感数据源及特点
1.2.2 卫星平台与传感器
1.2.3 国内外典型遥感卫星及其应用
二、遥感数据预处理与校正
2.1 遥感影像质量评价与辐射校正
2.1.1 遥感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2.1.2 遥感影像辐射校正原理与方法
2.1.3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方法
2.2 遥感影像配准与融合
2.2.1 遥感影像配准原理与方法
2.2.2 遥感影像融合方法与应用
2.2.3 遥感影像时序融合技术
三、遥感图像解译与分类
3.1 遥感图像解译基础
3.1.1 遥感图像解译概述
3.1.2 遥感图像解译分类与流程
3.1.3 遥感图像解译要素与技术手段 3.2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与应用
3.2.1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概述
3.2.2 基于像元的分类算法
3.2.3 基于对象的分类算法
3.2.4 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评价与检验
四、遥感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4.1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监测
4.1.1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监测概述 4.1.2 土地利用数据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4.1.3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遥感技术与应用案例 4.2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4.2.1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概述
4.2.2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与指标体系
4.2.3 生态环境监测遥感技术与应用案例
4.3 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
4.3.1 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概述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 遥感考研总结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获取目标的观测数据,然后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即认识观测对象)。
2、遥感技术系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空间部分(空基系统)、地面部分(地基系统)。
从功能的角度:观测系统、数据传输与接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系统。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依大小顺序划分成波段并排列成谱。
4、瑞利散射:由尺寸远远小于电磁波波长λ的微粒引起的散射。
5、米氏散射:由尺寸与波长λ相当的微粒(水滴、烟尘、花粉、气溶胶)引起的散射。
6、大气层窗口: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比较高的波段。
7、镜面反射:电磁波照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反射。
8、漫反射:电磁波照射到一定粗糙程度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并且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反射亮度是相同的的一种反射。(在物体表面的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能量的分布的一种反射)
9、方向反射:由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的复杂性,电磁波往往在某些方向上反射最强烈。
10、反射率:物体的反射通量(单位时间内的反射能量)与入射通量之比,即ρ=Eρ/E。
11、波谱反射率: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通量与该波段的入射通量之比。
12、波谱反射特性:地物波(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13、遥感平台:遥感过程中,搭载传感器(成像设备)的工具。
14、卫星轨道根数:用于确定轨道形状及卫星在某时刻的位置需要的参数。(表示卫星运动轨道特征的参数)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地质、生态、土地空间规划等多个领域。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卫星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各种信息,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农业、地质灾害预测、城市规划等。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遥感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可以考虑考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下面将介绍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一、考研方向
1.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的核心学科。在遥感图像处理中,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光学成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等。如果你想从事遥感图像处理相关工作,选择数字图像处理方向会有益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2. 遥感信息获取与地理信息系统
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该方向将帮助你充分理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以及导致试验设计,开发新的算法和工具来整合到GIS中。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将使你更愿意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工作,并能开发更具创新性的软件和方法。
3. 遥感影像处理与遥感应用
遥感影像处理与遥感应用是两个面向未来的遥感科学方向,在农业、林业、草原、气象、环境等领域具有显著的遥感应用。选择这个方向,将加深你对空间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让你更容易找到与未来相关的工作。
二、院校排名
1、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不只是因为该校在《自然计算》和《计算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期刊》两个领域拥有着不错的影响力。此外,东南大学还设有“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焦点学科,该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北京市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遥感与数字地
北京市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遥感与数
字地
理综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
集成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数据的输入、编辑、
分析和输出实现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在北京市考
研中,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遥感与数字
地理信息系统,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北京市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相关的内容。
一、遥感技术
遥感是指以人造卫星、无人机或其他设备获取地面目标的信息而不
直接接触地面的一种技术。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
理信息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在考研
复习中,需要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以及遥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等知识点。
1.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辐射能量的传输过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和遥感数据的解译方法等。辐射能量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辐射能量的
发射、辐射能量的传播和辐射能量的接收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
到主动传感器和被动传感器的区别,以及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遥感数据的解译方法包括目视解译、数值解译和模型解译等。
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遥感数据的
预处理和遥感数据的分类等。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遥感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
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遥感数据的分类主要包括像元分类、物体分类
遥感考研知识点总结
遥感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遥感概述
1. 遥感的定义和分类
遥感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如卫星、飞机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根据获取信息的方式,遥感可以分为空间遥感和大气遥感;根据波段的选择,可以分为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红外遥感等。
2.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与地物相互作用的特性,在地物上产生信号并进行解译。
3. 遥感的应用领域
遥感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
二、遥感数据
1. 遥感图像
遥感图像是从卫星或飞机上获取的地面信息,可以分为多光谱图像、高光谱图像和全色图像。
2.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卫星和飞机等设备,处理包括预处理、增强处理和分类处理。
3. 遥感数据的解译
遥感数据的解译包括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辅助解译,目视解译需要经验丰富的遥感人员进行判断。
三、遥感技术
1. 遥感传感器
遥感传感器是获取遥感数据的设备,主要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
2.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载体,主要有卫星、飞机和地面观测站。
3. 遥感数据的处理与解译
遥感数据的处理与解译包括数据的校正、增强、分类和应用等步骤。
四、遥感影像处理
1. 遥感影像比较与配准
遥感影像比较与配准主要包括影像的变化检测和几何校正。
2. 遥感影像分类
遥感影像分类是将遥感图像分成不同类别的过程,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两种。
3. 遥感影像处理软件
遥感影像处理软件有ENVI、Erdas、ArcGIS等,可用于遥感影像的处理、分析和制图。
五、遥感数据分析与应用
1. 遥感数据分析
遥感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植被指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水体提取等内容。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简介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利用航天器或飞行器等远距离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并进行分析与应用的学科。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从遥远的地方获取到大范围、全天候的地球表面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考研方向是指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选择的研究方向。
考研方向介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方向主要研究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地物信息的方法和技术。研
究方向包括图像去噪、边缘检测、特征提取等,还包括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分析方法。
遥感数据融合与应用
遥感数据融合与应用方向研究如何将来自不同遥感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在一起,提
高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研究方向还包括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地表变化检测等应用。
空间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研究遥感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建模等内容。
环境遥感与资源调查
环境遥感与资源调查方向主要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自然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监测、水资源调查与管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内容。
学习与研究建议
系统学习遥感基础知识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涉及较多的遥感基础知识,包括遥感传感器、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议考生在考研前应系统地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以打好基础。
选取合适的研究方向
考生在选择考研方向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如果对图像处理感兴趣,可以选择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方向;如果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感兴趣,可以选择空间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海南省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遥感与GIS技术应用解析
海南省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遥感与
GIS技术应用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遥感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解析海南省考
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中关于遥感与GIS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物体
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再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来了解地球
表面的特征和变化。
根据遥感平台的不同,遥感技术可分为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航空
遥感主要通过航空器获取影像数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活性;卫
星遥感则利用卫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遥感数据,具有覆盖面广等优势。
二、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GIS技术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与展示的一种集成技术系统。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并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GIS技术可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
交通规划等方面。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现有条件和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三、遥感与GIS技术的结合应用
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相互结合应用,实现
更加全面和精确的地理信息分析。
1. 遥感影像在GIS中的应用
遥感影像是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球表面物体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可
以作为GIS的输入,用于提取地物信息、构建地理数据库等。通过遥
感影像在GIS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环境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获取目标的观测数据,然后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即认识观测对象)。
2、遥感技术系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空间部分(空基系统)、地面部分(地基系统)。
从功能的角度:观测系统、数据传输与接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应用系统。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依大小顺序划分成波段并排列成谱。
4、瑞利散射:由尺寸远远小于电磁波波长λ的微粒引起的散射。
5、米氏散射:由尺寸与波长λ相当的微粒(水滴、烟尘、花粉、气溶胶)引起的散射。
6、大气层窗口: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比较高的波段。
7、镜面反射:电磁波照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的反射。
8、漫反射:电磁波照射到一定粗糙程度的表面上,引起的一种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并且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反射亮度是相同的的一种反射。(在物体表面的各个方向上都有反射能量的分布的一种反射)
9、方向反射:由于地形起伏和地面结构的复杂性,电磁波往往在某些方向上反射最强烈。
10、反射率:物体的反射通量(单位时间内的反射能量)与入射通量之比,即ρ=Eρ/E。
11、波谱反射率: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通量与该波段的入射通量之比。
12、波谱反射特性:地物波(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13、遥感平台:遥感过程中,搭载传感器(成像设备)的工具。
14、卫星轨道根数:用于确定轨道形状及卫星在某时刻的位置需要的参数。(表示卫星运动轨道特征的参数)
15、近极轨道:环绕地球两极并且轨道倾角约为90度附近的卫星轨道。
16、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变化的轨道。(太阳高度角不发生变化的卫星轨道)
二、问答题
1、遥感中为什么要讲电磁波知识?
遥感是一种远距离的、非接触的目标探测技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获取目标的观测数据,然后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变化规律的描述(即认识观测对象)。遥感的任务,是通过探测和记录观测对象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来实现的。
遥感中的问题:1、观测对象(称为“地物”)的表现形式(色调或颜色)、2、传感器的设计;3、观测图像的识别与理解。这些问题与电磁波有关,所以需要了解电磁波。
2、电磁波有哪四个要素。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振幅;传播方向;偏振面(包含电场矢量的平面)。
3、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当天空晴朗时,空气中的微粒(水分子、气体分子)尺寸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从而引发瑞利散射,并且微粒的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关系为:γ∝ 1/λ4 。所以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在三原色中,蓝色波段的波长最短,所以散射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成蓝色。
4、云、雾为什么呈白色?
云雾是由大气中的气溶胶、液溶胶组成,所以它们的微粒半径尺大于可见光波长,此时会发生米氏散射,而米式散射的强度几乎与波长无关,所以各波段的散射几乎相同,云雾呈白色。
5、遥感是根据什么要选择大气窗口的?
大气窗口表示的是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比较高的波段,所以选择大气窗口时要先考虑大气透过率;其次,因为遥感需要使用电磁波去分辨地物,所以该电磁波需要对不同的地物有不同的反射率,便于进行区分。
6、当太阳光入射到地面时,为什么会发生三种不同形式的反射?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物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且电磁波入射到地面的波长和入射角也有不同,所以导致产生的三种不同形式的散射。
7、结合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反射特性曲线,说明在进行森林普查时为什么要选择近红外波段进行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原理是什么?
8、试绘出一些常见的地物(雪地、阔叶树、针叶树、水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并说明它们的差异对遥感图像色调的影响。(课本P21页)
10、遥感为什么要使用近极轨道?
通过近极轨道,卫星可以观察到地面目标区域就越广,进而可以获得全球覆盖。
11、遥感为什么要使用太阳同步轨道?
(1)能使卫星以同一地方时飞过成像区域上空,成像区域在每次成像时都处于基本相同的光照条件,便于监测地物的变化情况。
(2)对卫星工程设计及遥感仪器工作非常有利
(3)有利于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2、遥感平台的姿态及其对遥感成像的影响?
遥感平台的姿态主要有:滚动、俯仰、偏航三种姿态。
不同的姿态对遥感成像有不同的影响。
滚动和俯仰会导致遥感图像出现的非线性变形,而偏航会导致其发生线性变形。三、论述题I love you so much congratulation
1、遥感的主要使命和任务。
遥感是利用地面目标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观察目标的电磁波信息以达到获取目标的几何信息和物理属性的目的。它主要应用于:农林、地质、水文、海洋、气象、环境。从室内的近景摄影测量大大范围的陆地、海洋信息的采集以致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变化监测,遥感技术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有:资源勘查、环境监测、植被监测、沙漠化监测、气象分析。
定性(是什么?)、定量(有什么?)、定位(在哪里?)、演变规律分析(变化否?)
2、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初级阶段遥感技术的特点:完善了地面到空中取得像片的手段;对像片的几何、物理特性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发展阶段的特点:航空摄影测量的手段、方法、原理及多光谱、彩色摄影、机载侧视雷达成像技术成熟;使用多样化平台(飞机、气球、火箭等)出现了判读仪器,对像片的几何,物理特性有一定的认识;开始用于规模军事侦察和地形测图。
飞跃时期遥感技术的特点:光机扫描、CCD扫描仪成像技术、星载SAR技术成熟;成像幅面大、覆盖范围广,基本全球成像;影像获取速度快,易于重复观测;用于资源勘查、军事侦察、地形测图;波段数目多,可用波谱范围宽。遥感技术的优势?(自行解答)
课件答案:效率高,效益好(特别大范围、宏观、境外等应用);客观性好(与传统方法比较);适合动态监测、变化规律研究(传输型卫星可周期性观测)。
遥感技术基础课后作业(二)
名词解释:
传感器:收集、探测、处理和记录物体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设备
画幅式传感器:在空间摄站上摄影的瞬间,地面上视场范围内的目标的辐射信息一次性地通过镜头中心后在焦平面上成像的成像装置。
推扫式传感器:在城乡过程中,采取线阵列或面阵列的形式对地面垂直目标进行推扫以获得电磁波信息的成像装置。
側扫式传感器:又称光学传感器,借助于遥感平台沿飞行方向运动和遥感器本身光学机械横向扫描达到地面覆盖,得到地面条带图像的成像装置。
多光谱传感器:同一瞬间,对同一景物进行摄影,并分波段记录景物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形成一组多波段黑白图像的成像装置。
同轨立体观测:在同一条轨道的方向上获取立体影像的观测方法。
异轨立体观测:在不同轨道上获取立体影像的观测方法。
黑白图像:只有亮度差别,无色彩差别的图像。
彩色图像:具有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等色彩信息。彩色图像一般分为:真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
全色图像:黑白图像的一种,记录了所能探测到的景物所有电磁波信息(一般包括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的黑白图像。
多光谱图像:对同一景物进行摄影时,分波段记录景物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形成的一组多波段黑白图像,不同波段图像在几何上是完全配准的,但记录的是景物在不同波段范围内的电磁波信息。
热红外图像:记录的是地物热辐射信息的遥感图像。
微波图像:记录的是波长在1mm~1m之间范围内的地物辐射信息的遥感图像。画幅式图像:由画幅式相机拍摄的具有面中心对称特性的图像。
面中心投影图像:地面上所有点均通过投影中心在投影平面上成像,图像几何关系稳定。
面阵图像:即面中心投影图像。
线中心投影图像:同一幅图像有多条扫描线构成,任意一条扫描线上的点都通过某一投影中心成像,扫描线内几何关系稳定。
线阵图像:即线中心投影。
点中心投影图像:同一幅图像有许多扫描点构成,每一扫描点的几何关系都不一样。
立体图像:两幅同一地区不同角度的立体像对。
空间分辨率: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单元所对应地面尺寸。
光谱分辨率:反映了传感器的光谱探测能力。它包括传感器探测的波谱宽度、波段数、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
辐射分辨率:反映了传感器对电磁波探测的灵敏度。对图像的色调和表面细节有影响。
时相分辨率:是相邻两次对地面同一区域进行观测的时间间隔。
Landsat卫星:美国发射的用于进行地球资源勘查的系列卫星,至今为止已经发射了7颗(一颗失踪),现在正常运行的是4,5号卫星。4、5号卫星的轨道高度是705千米,轨道倾角是98度,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准回归周期是17天,星体上分别携带了MSS(4波段)、TM(7波段)传感器。7号卫星的轨道高度705.3千米,轨道倾角是98.2度,准回归周期是16天,星体上携带了ETM+(7波段、1全色)、SEAWIFS传感器。
SPOT卫星:法国发射的高性能地球观测系列卫星,至今已经发射4颗,现在正常运行的有2、4、5号卫星。卫星的高度统一为830千米,轨道倾角为98.7度,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回归周期26天,1、2、3号卫星上携带了HRV(3波段、1全色)传感器,4号卫星上携带HRVIR(4波段、1全色)传感器。IKONOS卫星:美国SpaceImaging公司1999发射的新一代高分辨率卫星中的第一颗商业卫星,轨道高度为681千米、轨道面倾角为98.1度的太阳同步轨道。星体上携带了SPACEIMAGING(4波段、1全色)传感器
Landsat图像:由Landsa卫星拍摄的图像,MSS传感器所得到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80米,TM传感器的分辨率为30米,ETM+传感器的分辨率为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