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论文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酸和碱》复习课教学反思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反思作为单元复习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化学知识、技能系统化和条理化,达到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
对学生来讲,复习课是“温故而知新”,对老师而言,复习课应该“反复而不重复”。
立足于此课型的特点,本课从以下几个角度做了些思考和尝试。
去做了就有收获,但不代表一些困惑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希望有共鸣者留下您的痕迹。
1、对于常用的以酸、碱性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形式组块是否合理将知识进行联系能让记忆更牢固,这种将能反应的物质连线能清楚对比出酸和碱性质的差异。
那么在专家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有没有这张图(见下图)呢?作为老师,我自己是否在使用类似的认知结构呢?可能是有的,但在某阶段不一定会被优先激活。
举例比如我还记得,自己在初三时去判断稀盐酸和氧化铜是否能反应时,我首先是按照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来同化,想到交换成分后,反应产生了水,所以能反应。
后来经过多次训练后就能够熟练地判断出(强)酸和金属氧化物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来判断。
于是我想我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也有这一知识块。
对同一知识如果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加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连结点,便于提取。
我们可以从物质的性质来归纳,也可以从反应类型的规律角度来认识,这样多角度地看,能让学生记忆得更牢固吧。
这么看,将知识组块是有道理的。
2、让学生主动建构,放权到什么程度?本课的中心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建立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结构图。
让学生自己归纳,能让知识记忆得更牢固,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比如要得到上面的酸碱性质图,我想过就是在学案上只画几个空白的框,然后让学生填物质的类别,再将能反应的连线。
但是又担心学生完成不了,(以前锻炼的少,只是在碳和碳的化合物那一知识块中使用过。
)另外时间也比较紧张,于是就帮学生把物质的类别写好了,只让他们连线。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束缚住了学生的手脚,其实归纳的形式应该是很丰富的,呈现出的知识结构图也可以成为本课的亮点。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常见酸和碱的复习》教后反思
《常见酸和碱的复习》教后反思
今天进行了常见的酸和碱的复习,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触颇深。
在课前教研组集体备课中,大家都觉得酸和碱的知识较有难度,新课时部分学生就掌握得不好,形成了畏难情绪。
复习如果再按照老方法由教师讲述酸和碱的性质,复习课就会变成“炒冷饭”,达不到复习课的目的。
于是我们决定以酸和碱的鉴别为载体,进行性质复习。
在这节课中,通过酸碱的鉴别引路,复习常见酸碱的性质,教学目的得到了很好体现。
首先课堂上教师打破常规,改变知识的呈现顺序,通过学生的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再次巩固了酸碱的知识,然后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将无序的知识上升为有序知识块。
这样改变了过去单纯灌输知识的复习方式,事实证明这样的复习,学生的兴趣高,是有效的复习方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转变了观念,不再一味的追求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而是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一点很重要,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化学专业人才。
再次课堂上注重了方法引领,强调过程参与和体验,三维教学目标体现充分。
最后注重了课堂评价,经常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在一种融洽氛围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但是在这堂课上,整个教学突出了过程和体验,但化学方程式的落实做的不够,若让学生在设计方案的同时,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也书写出来,复习可以更全面。
同时,在整堂课的最后再加一个环节——反思和小结,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回顾整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反思小结,加深印象。
第1页共1页。
“酸”的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论文
“酸”的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课无完课,教学其实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摸索中……——题记今年有幸成为全县唯一一位被学校和县局教研室推荐到市参加2011年春学期“城市组”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老师,感到这既是荣誉,也是更大的责任。
现在正是我县实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如何展示我县和我们学校的化学课堂改革成果,同时又能得到全市各位化学界专家们的认可呢?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谋划课堂,一直昨天展示结束,一颗心才算平静下来。
回头想想感到有一点点的收获和不足,现在撰写成文与各位共享。
成功之处:一、课题设计的原创性好的课题设计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这一轮刚开始的复习的时候,让听课的学生,听有所获,同时又要防止人家的进度,是否已经复习过,如果是这样,学生对知识肯定已经很熟悉,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而言,是必是听之无味,如何让自已课题定位准确具有新意,又不乏传统。
经过再三思虑,确定为刚刚学过的酸的知识。
这也是历年中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知识点联系最广泛的,对学生而言,真的能获取新知,上出新意。
二、考点覆盖广泛性通过对中考考点的研究,可以说在历年的中考中对酸的考查还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如何在这节课中,实现众多知识点的课堂再现并达到有效的复习,把这些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中复习的考点主要有酸的读法,写法,分类,以及酸的特性,用途,浓酸的稀释,重点突出酸的五点化学性质的复习,同时突出对酸性通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应用。
三、选题的基础化在选题的过程中,突出基础化,面向全体为目的,强化在经典中创新的意识,在真正在看似简单的题目中获取最基础的知识,因为我始终坚信基础就是能力,最基础就是最有生命力,例如,学习任务一中三个小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干冰b.纯碱c.消石灰d.蚁酸2. 从组成看下列酸与其它不是一类的是()a.hclb.h2so4c.hno3d.h2co33. 酸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氢和氧b.金属元素c.非金属元素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在前面交流的过程中感悟酸的读法,同时认识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等化合物和俗名的关系。
《酸和碱》 复习课教学反思
教学文档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反思
(酸和碱)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这种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课不能只停留在对所学知识重复的层面上,应通过复习,使学生学会依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采纳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低起点、高落点〞,“源于平常,高于平常〞的原则。
复习课要预防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机械记忆,教师要特长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到达三维目标,产生质的飞跃。
本节课的复习,我突出了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
“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
通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出解决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稳固。
同样的知识归纳与整理,以不同的问题情景出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引导型〞问题、“放开型〞问题、“挑战型〞问题等,到达“联点成线,以点带面;抓住一块,带动全盘〞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梳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链条,完成认知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比方,对于根底较差的同学,在设计实验方案上就有较大困难,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和援助;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他们也存在分析不到位或以偏概全等现象,此时教师肯定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援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时时予以关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指导,预防他们落在后面,产生厌学情绪。
.。
《酸和碱》专题复习听课反思
《酸和碱》专题复习听课反思扎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永远要关注的两个纬度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通过什么途径达成目标”。
为此教师应明确好课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意识地不断地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切实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下面我就从好课的一些特征方面谈一谈对周丽丽老师的课的点滴认识。
一。
好课有德这里的德是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情、态度和习惯,关注学生间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让他们会倾听、会观察、会尊重、会欣赏、会助人、会共享、讲文明、讲道理等。
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的活动中得以成长。
周老师的课从小魔术引入开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交流甚至是争论,师生间有互动,学生间相互倾听、共享等。
合谐的学习氛围不可能只是表现在这一节课上,从这节课也映射出周老师一贯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如春雨润物般的教学痕迹。
二。
好课有效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
上你的课之前与课后学生是否有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衡量“好课”的重要尺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
周老师的课堂教学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利用精美实用的课件对酸碱的各知识点进行再现、巩固、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前学生对酸碱的认识是量的积累,而课后则是质的飞跃。
找出并能构建知识网络是对知识的最高层次的理解。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获益匪浅。
三。
好课民主教师在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握预设目标,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把握方向,即知道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怎样指导学习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质。
本课的教学中周老师在导的方面的确下了很大功夫,从引入到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与组织等都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四。
好课求真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变化过程。
学生的想法有深刻的、符合逻辑的,也有肤浅的、违背常规甚至是错误的。
一堂课会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这虽不是任课老师追求的结果,却是事物的必然。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白莲学校黄秋霞
成功之处:
1、顺利完成了本节课酸的性质的教学,并通过探究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教学过程中能善于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好,语言生动幽默。
3、学生实验做的都很成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做了铺垫。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不足之处:
1、学生上来做实验的时候,教师没有指导好,对于学生所犯的操作性错误没有及时指正。
2、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没有让学生多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
4、对于没有答对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深入的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和教法,力争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_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师寄语《生活中的科学》只是小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生命中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值得他去探索……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可以擦亮眼睛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热点,拿起手中的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倾听。
思索。
这堂课不只是单纯的复习知识,我更希望的是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认识到生活是学科知识的来源,学习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从而可以更多的关注身边的化学。
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九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总体情况是:班级纪律好而且集体荣誉感强,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充满了热情和激情。
但是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内心比较敏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这节课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
学生在本节复习课之前,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取、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酸及对酸碱指示剂的探究,对金属与酸、酸与指示剂的反应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
但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缺乏融会贯通能力;并且在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之后,学生普遍存在两大困惑:知识点多——记忆困难,变化多——应用困难。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故既要有归纳又要有演绎。
对程度一般的学生,要注意其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感性认识,如具体的化学反应,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程度较高的学生,则要注意其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性认识,引导其将知识内化,并上升到规律。
“老师,你太赞了!真没想到化学复习课可以这么上……”“你太有童心了,老师!这节课上的真有趣。
”“要是每节化学课都这么上该多好,那样的话我对化学的兴趣就不会消磨没了,我的化学就不会学得一塌糊涂了!”上完这节课后,这是好多学生反馈给我的信息,显然是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最好的认可。
这节复习课以小强的周记为线索贯穿始终,让学生对周记的内容充满了兴趣,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分析其中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通用8篇)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通用8篇〕常见的酸教学反思1今天在两个班上了第十单元课题1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解酸的通性。
先是通过复习,引出酸具有的三个性质〔酸能与指示剂反响,酸能与金属单质反响,酸能与某些盐反响〕,引出今天的课题。
然后这三个课题,有的是通过习题引入,有的是通过讲解引入,然后再加深。
另外出两个那么采取实验的方式引入。
课的设计,我设计了随机学习的方式,即首先我告诉学生,酸有五个性质,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的顺序,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
不过,今天的课也有缺乏,虽然酸的通性是学习完了,根本上到达了目的,但设计的几个习题,却没有时间讲解。
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虑不周,以前我讲解这个内容时,一般都是设计两个课题进展讲解;二是学生反响也确实慢,其实原理我讲解得很清楚,剩下的,就是如何书写的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鉴于酸碱盐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我准备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一是复习稳固酸的性质,让学生知道酸的性质,需要知道哪些知识点,哪些可以巧学;二是通过练习,对知识加以迁移,到达稳固进步的效果。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2“让一让,学堂变课堂”捧着这样的宗旨,对酸的化学性质进展归纳,总结出酸的三点通性。
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才能,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展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方法的教育,并引导学生利用酸的性质来解析一些与生活、消费理论相关的现象,最终到达知识转化成才能的目的。
整节课,知识的内容面广、量多,假如教不得法,学生常感它易学难记、易懂难用,学生的思维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激发不了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探究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了情感的浸透,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详细操作与特点如下:一、结合教材,创设情景,培养思维。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承受体,在教学设计时,我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中间过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设一些与生活、消费理论相关的教学情景。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常见的酸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授课,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成功的地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本节从学生亲身体验入手引出问题,较好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打好基础。
本节课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可以亲自设计实验、动手探究,方便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亲自体验当魔术师的感觉,尝试合作的力量,体验解决困惑后的喜悦。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通过对比学习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它们的特性,也是为以后学习酸碱做好辅垫。
授课过程中,利用食物味道和回忆感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获取对酸和碱的感性认识;用小魔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从而到出酸碱指示剂,并会用指示剂区分酸碱溶液;通过实验探究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推理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同时在使用浓硫酸时,注意它的强烈的腐蚀性,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效果比较好。
不足的地方:在讲授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时,有点杂乱。
总之,教学传授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进行反思,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水平才能提高。
常见的酸教学反思2《常见的酸和碱》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中之重。
设计本节课我首先明确了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酸和碱是化学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但此时学生对这些物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而且本节课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的“酸碱盐”的入门课,所以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启发讲解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学习化学知识;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指导 对酸的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对酸的总结反思【初中化学】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对酸的总结反思在学习了酸的一般性后,学生应注意及时总结两种典型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并通过比较总结出酸的一般性,应能举一反三。
特别是要注意酸的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总结如下:一、理解酸具通性的原因,准确把握酸的通性因为酸能使水溶液中相同的H+电离,所以酸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酸碱指示剂与酸性或碱性溶液反应时,发生颜色变化的主体是指示剂。
2.酸+活性金属-→ 盐+氢(1)在金属活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K、Ca和Na除外)可以与酸反应;(2)酸主要指盐酸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浓硝酸氧化性强,不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铁盐。
3.酸+碱性氧化物—&rarr初中语文;盐+水(1)难溶性酸不能发生反应,如硅酸;(2)属于复分解反应;(3)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4.酸+碱-→ 盐+水(1)所有碱都能反应;(2)属于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在这个阶段学到的酸是可溶酸,这种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水。
5.酸+盐—→新酸+新盐(1)酸是可溶性强酸;(2)盐除了硫酸钡、氯化银等难溶性盐外都可以;(3)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水或沉淀中的一种;(4)此性质可用来检验氯离子、硫酸根和碳酸根的存在。
二、金属活动顺序表,主要意义,用途和注意事项1含义:金属越向前,越活跃。
2.用途:(1)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而氢后面的金属不能;(2)前排的金属可以将后排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注意事项:(1)最活跃的金属K、Ca和Na不能直接与酸反应,而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然后用酸中和;(2)酸主要指盐酸和硫酸。
三、掌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能正确使用ph试纸l.盐溶液不是都呈中性。
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氢钠呈酸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的专题复习的教学反思
课无完课,教学其实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摸索中……
——题记
今年有幸成为全县唯一一位被学校和县局教研室推荐到市参加2011年春学期“城市组”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老师,感到这既是荣誉,也是更大的责任。
现在正是我县实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如何展示我县和我们学校的化学课堂改革成果,同时又能得到全市各位化学界专家们的认可呢?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谋划课堂,一直昨天展示结束,一颗心才算平静下来。
回头想想感到有一点点的收获和不足,现在撰写成文与各位共享。
成功之处:
一、课题设计的原创性
好的课题设计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这一轮刚开始的复习的时候,让听课的学生,听有所获,同时又要防止人家的进度,是否已经复习过,如果是这样,学生对知识肯定已经很熟悉,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而言,是必是听之无味,如何让自已课题定位准确具有新意,又不乏传统。
经过再三思虑,确定为刚刚学过的酸的知识。
这也是历年中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知识点联系最广泛的,对学生而言,真的能获取新知,上出新意。
二、考点覆盖广泛性
通过对中考考点的研究,可以说在历年的中考中对酸的考查还是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如何在这节课中,实现众多知识点的课堂再
现并达到有效的复习,把这些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中复习的考点主要有酸的读法,写法,分类,以及酸的特性,用途,浓酸的稀释,重点突出酸的五点化学性质的复习,同时突出对酸性通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和应用。
三、选题的基础化
在选题的过程中,突出基础化,面向全体为目的,强化在经典中创新的意识,在真正在看似简单的题目中获取最基础的知识,因为我始终坚信基础就是能力,最基础就是最有生命力,例如,学习任务一中三个小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干冰
b.纯碱
c.消石灰
d.蚁酸
2. 从组成看下列酸与其它不是一类的是()
a.hcl
b.h2so4
c.hno3
d.h2co3
3. 酸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氢和氧
b.金属元素
c.非金属元素
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在前面交流的过程中感悟酸的读法,同时认识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等化合物和俗名的关系。
第2题:教会学生从酸的组成上进行分类,即无氧酸和含氧酸,那就选a
还可以启发学生从电离特点上去思考,即分为强酸和弱酸,那就选d
第3题:指导学生从整体的组成上去认识酸的组成,结合第2题观察很快就会得出选项c,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所有化合物中肯定有正价元素和负价元素之分,只有非金属元素才显示负的化合价,所以在所有的化合物中都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这样的理论推理,对学习碱盐等化合物组成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讲解内容的生活化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讲解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落点,真正感到我们多彩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只要我们善于用化学的视角,智慧的眼光去发现我们就会感到化学的美妙。
在复习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调味品醋,和生活中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的研究,在教学语言的表述中突出讲解的通俗化,由浅入深的启发和引导,旨在让学生这平淡的复习中体会和感悟,从而形成内在的能力。
不在于讲解的难度和深度,而在于体验学习消化的过程,真正掌握酸的最基础的知识要点。
这也是学习中最有生命力的知识。
五、实验探究的情景化
在复习过程中对于重要的知识,没有直接讲述和简单的重复,而是设计成一些实验探究题,而且每一道探究都情景化,就好像这样的实验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更好引发学生善于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达到复习强化的目的。
复习中几个实验的设计都是如此,真正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让学生小组活动讨论解决难题。
例如:浓硫酸和浓盐酸特性的复习
(原题: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浓盐酸浓硫酸,现在发现实验员忘了及时贴上标签 . 你能设计实验方案帮帮老师吗?分小组讨论,方案越多越好),再如:稀硫酸和盐酸化学性质相似性的复习(原题:小王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有点不相信,跑到实验,选取几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结果发现:你知道他加入的固体可能是什么吗?
【1】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2】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3】白色固体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4】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等等
六、课件制作的精细化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每一张幻灯片都追求完美,清晰,大气,格局合理,播放展示突出重点,科学合理。
不足之处:
一、语言表达
课堂语言仍需精练,尽量练习用普通话讲课。
二、现场准备和演示
在以后这样的比赛一定要考虑再周密,现在多演示,才能避免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一些意想不到的过失而引发的程序错误和操作
错误.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己应变的能力,努力上好每一节这样的课。
通过认真的研究和准备上好这一节课,让我在这其中收获了许
多,以上只是我对一节市级公开课的部分感悟和体会,恐有言过之实之处还请各位仁者指教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