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背离审美现代性、否定艺术自律的社 会根源进行了彻底批判。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2
马克思又赋予文学艺术以伟大的使命。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3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9
黑格尔将美视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就意味着美只 存在于“精神阶段”中的“绝对精神阶段”。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0
美与“逻辑阶段”的逻辑观念完全不同。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4
马克思为审美现代性确立了社会存在与历史运动的内在觃定性,为当 代文艺活动构建了历史普遍性与生活合法性,使审美现代性成为现代 世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实践关系,实现了审美现代性 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体到社会、从精神的意识活动到生活的实践活动 的全面彻底的转换与超越.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 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张政文
现代社会中那些与传统不同的社会性质与文化 特征以及对这些独特的社会性质与文化特征的 理解、判断便是现代性。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
一种是
经济政治制度
另一种则是
的现代性。
审美文化活动
的现代性。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9
绝对理念只能被信仰却不能感知,认知绝对理念便失去感性 的客观性和知性的普遍性,人的感性与人的理性对抗分裂, 产生主体的二律背反.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0
反思判断力的能力能够调解这种矛盾; 反思判断力的感性能力就是人的审美能力。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6
化解社会冲突、和解文化对立成为黑格尔哲学的主题。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7
黑格尔将美与艺术的本质界定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将美 与艺术的根源描述为绝对理念在精神发展时期的感性阶段。
2018/2/28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0
马克思则彻底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感性的 学说,认为“人们的存在(sein)就是他们 的现实生活过程”,就是他们的实践活动过程.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1
感性便成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社会的革新、对精 神的变更的社会力量,成为“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的客观历史过程。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2
二、感性的展开与审美现代性的
本质确立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以感性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现代性不同于 以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4
植根于感性的审美现代性的关键作用就在于 消除启蒙理性内部的自反。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2
1.天才不通过摹仿或套用规则从事创作,天才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性。 2.天才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典范性。富有创造性的东西可能毫无意义,但天 才的作品一定具有评判价值。 3.天才不能科学地指出如何创作作品;天才的创作是所谓自然流露。
4.天才只限于美的艺术领域。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
一、感性的确立与审美现代性的
理论设计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就有一种压抑感性的 文化意识形态,存在着一种从忽视感性到 淡化感性、再到忘却感性的感性失忆现象。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1
美也不是“自然阶段”的物质存在。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2
美与同处于“绝对精神阶段”的宗教与哲学亦不同。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3
美则始终居于感性中,通过对审美对象、尤其是各 类艺术作品的审视、鉴赏来直观绝对理念的意义。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4
马克思将审美现代性置于整个人类社 会有序多层的现实社会结构关系中。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5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物质系统, 这个系统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功利、无目的;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2

自我的本质既不是主观东西,也不是客观东西,而是一种同一性.

-------费希特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3
在行动中感性就是理性直观自己,费希特所理解的感性不是 单一维度的主观意识而而是对理性直观的实践行动。
2018/现代性转换
3
德国古典哲学用理性
在哲学层面上为现代西方社会设计了经济政治制度的现代性,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则通过揭示作为现代性的物质基础与
客观存在方式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结构、本质矛盾与其存在的 历史性,批判性地改造了经济政治制度的现代性,并提出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原理。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9
在马克思看来,审美鉴赏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中一般生 产过程与产品、产品与消费的对立、断裂现象。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0
马克思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 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5
费希特认为想象是艺术自律的集中体现。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6
谢林认为
同一 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谢林认为长篇小说是现代文学艺术中的典型形态,它同一了诗与散文的冲突、 融化了真与善的矛盾、超越了优美与崇高的对峙,成为生活世界的写照,反 映生活本质与日常风貌是长篇小说的自律规定。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费希特相信
• 艺术与人的生存同一、 • 艺术与人的精神文化同一, • 而且艺术自身也是同一的。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4
费希特认为艺术的自律首先源于包含着情 感而又比情感更为复杂、丰富的主体感受.
2018/2/28
意大利文艺复兴带来的感性自醒, 进而欧洲启蒙运动实现的感性自觉,
德国古典哲学在理论上系统地将感性逻辑化为人的主体 能力、意识活动和精神历史,造就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 时代精神,创生了与理性为中心的启蒙现代性同样重要 并相成互补的审美现代性,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
审美文化活动的现代性则是德国古典哲学依据
提升、拓展、深化感性为着力点,昭显感性与理性的现 实关系,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审美文化活动设计的庞 大、深刻而系统的理解与表达体系。
而马克思则将感性理解为人的历史性存在,感性不
仅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认识主体,更是存在论意义 上的社会实践主体。
7
伴随着宗教世俗化和生活市民化的进程,西方文学艺术领域 萌发了一种既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知性模仿传统,也不同于启 蒙时代早期理性化叙事的审美趣味.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8
新的文艺实践和文艺观念共同制造了一种既不同于传 统审美文化性、也不同于以理性为本质觃定的启蒙现 代性的感性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这就是审美现代性。
诗超越思、艺术涵括哲学。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7
在艺术面对自然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艺术自律。 在艺术面对社会时,和解人与社会的矛盾就是艺术的自律.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48
在马克思看来艺术是一种感性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 不过这种感性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生产主体、生产过 程、生产结果和对结果的消费确实不同于物质生产活 动,也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活动。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5
就审美判断的质而言,审美是感性情感过程,
就审美判断的量而言,审美是单称判断,
就判断的关系而言,审美过程无直接而明确的目的性, 就判断的模态而言,以感性情感为特质的个体审美判断 又对整个人类具有普遍有效性。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6
认为以感性为本质特征的审美现代性展开在动态的现实生 活动中就物化为人类的技艺活动。 ------费希特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7
审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本质就是艺术。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28
在艺术活动中,自我既有意识又无意识,意识与无 意识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完全同一。
36
上层建筑
是社会法律、政治等制度体系和管理机构。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7
意识形态
则是一切社会存在的文化意识。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8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生活的文化意识活动属于意识形态这 个大结构中的一部分,是人们把握世界一种特殊方式。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39
三、感性的实现与审美现代性的
特性展开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艺术自律成为德国古典哲学关于感性的实现与审美 现代性的特性展开的主要方式。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艺术的自律准则由康德率先确立,他将艺术 活动的自律性质归之为天才.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8
绝对理念 则是一切存在的共同本质和最初原因。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9
在绝对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感性直观的形式认识绝对 精神便产生了美、艺术,以知性表象形式认识绝对理念 就生成了宗教,以理性思想形式认识绝对理念则造就了 哲学。所以黑格尔说,美、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4
物质与精神本来就是绝对同一的两方面,物质是可见的精神,精 神是不可见的物质,感性是感觉到的理性,理性是思维中的感性。
-------费希特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5
物质与精神的同一意味着感性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而 最完美体现物质与精神同一的感性是自然,自然也是最完 美的呈现在人的物质与精神同一的感性中。
55
美是生活,谢谢!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张政文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56
2018/2/28
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的审美现代性转换
11
康德在理论上将审美现代性植根于人的主体性中并为它设计了两个基本特性:
其一,审美现代性是感性的,它拒绝理性一统天下,反对生存的工具化, 用自身感性的本质担当着人类的普遍价值和共同目的。 其二,审美现代性具有强烈的自律性,不受认识觃范,自身无概念、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